六年级一班德育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1.学生乐于助人在小学,有一位初一学生叫小明,他在班级中始终表现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一天,班级里的新同学小红因为刚刚转学过来,对新环境还不太熟悉,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小明主动扮演起小红的向导,带领她参观学校,介绍各个教学楼和校园设施,帮忙借教材和笔等物品,还经常和她一起完成作业。

小红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无法经常来学校与老师交流,小明还时常帮忙传递信息,确保小红的学习和生活无忧。

小红对小明的帮助心存感激,也慢慢融入了新的班集体。

2.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市小学,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

全校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了宣传和募捐。

其中,六年级学生小李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制作了一些工艺品,包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动物公仔和环保小礼品。

事先,他还特地了解了动物的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准备了一份以漫画形式展现的小册子,用于宣传教育。

在活动当天,他自费购买了一些小物件,与其他班级的学生一起用于游戏互动,吸引了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此外,小李还积极参与义工行动,帮助老师收集现金募捐和衣物捐赠。

通过这次公益活动,小李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多的同学也认识到了环保和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妥善处理纠纷在小学,有两个学生小刚和小张由于一次意外的冲突产生了矛盾。

原本的小事发展成了日常的摩擦,甚至影响到了班级的和谐氛围。

班主任及时发现并决定对两个学生进行引导。

他们两人被要求到办公室进行解释,并倾听了双方的陈述。

经过调解,了解到矛盾的起因是一些小误会,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坏。

班主任通过讲述故事和案例,向他们传递友善相处的重要性。

同样地,他们俩被要求在班级公开道歉,以彼此的友谊为前提,重新构建友好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两个学生开始互相理解,从而解决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学校建议他们参加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4.学生勇于正义在小学,一位名叫小刘的学生发现同学小强在班级中经常受到欺负。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案例一:友善待人小明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他对待他人总是非常友善。

在班级里,如果有新同学来到,他总是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他也是班级里的和平大使,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矛盾和纠纷。

他总是愿意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案例二:尊重他人差异小红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她在班级中展示了尊重他人差异的品质。

她理解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意见。

当班级讨论某个话题时,她总是积极促使同学们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她也从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他人,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

案例三:关心帮助他人小华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他常常展现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他总是乐于助人,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他会主动询问同学们是否需要帮忙,而不是等待别人向他提出请求。

他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的善行也激励着其他同学多关心他人,多做好事。

案例四:诚实守信小明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他一直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他从不说谎和欺骗他人,他总是保持诚实的态度。

当他犯错时,他也始终勇于承认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推卸责任或撒谎逃避。

他对他人的承诺也始终如一,始终信守自己的诺言。

他的行为影响着周围的同学,让大家都懂得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

这些案例可以让小学生在德育启蒙时感受到友善、尊重他人差异、关心帮助他人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小学德育工作教育案例(2篇)

小学德育工作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德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关爱他人为主题,通过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落实关爱他人这一教育目标。

二、案例描述(一)案例起因小明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小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报名参加。

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只有小明默默地坐在教室里。

(二)案例经过班主任发现小明的异常情况后,主动与他交谈,了解情况。

小明告诉班主任,他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他担心自己负担不起。

班主任听后,深感同情。

她决定开展一次以“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学会关爱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三)案例实施1. 主题班会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小明分享他的家庭情况。

同学们认真倾听,纷纷表示要关爱小明,帮助他度过难关。

2. 捐款活动在班主任的倡议下,同学们纷纷捐款,为小明筹集活动费用。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明成功报名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3. 关爱行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主动与小明结伴,一起玩耍、学习。

他们关心小明的日常生活,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小明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四)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关爱行动,小明逐渐变得开朗、自信。

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同学们也学会了关爱他人,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案例分析(一)关爱他人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案例以关爱他人为主题,体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通过关爱他人,可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本案例中班主任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困难,有效地开展了德育教育活动。

小学六年级德育案例范文

小学六年级德育案例范文

小学六年级德育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的一个班级中,有一名叫小李的男生,他性格较为内向,平时在班级里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互动。

小李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水平,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导致他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同时,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对他的关心和陪伴较少,使得小李在情感上较为孤独和缺乏安全感。

二、问题表现。

1. 学习方面。

- 在课堂上,小李总是心不在焉,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点名回答,声音也很小且回答往往不准确。

对于数学作业,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

- 他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就表现得更加沮丧,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提高成绩。

2. 社交方面。

- 课间休息时,小李总是独自坐在座位上,看着其他同学玩耍,自己却很少参与。

同学们主动邀请他一起玩时,他也会拒绝,久而久之,同学们也渐渐减少了与他互动的次数。

- 他在班级里几乎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缺乏正常的同伴交往,这也进一步影响了他的性格发展,使他变得更加孤僻。

3. 心理方面。

-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以及在学习和社交上的不顺利,小李表现出了自卑的心理状态。

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很低,缺乏自信心。

三、德育措施。

1. 建立师生信任关系。

- 作为班主任,我开始主动关注小李的情况。

在课堂上,当他有一点小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他的书写比以前工整了一些,我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认真态度。

课后,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刚开始他不太愿意说话,但我总是耐心地倾听,逐渐地,他开始向我敞开心扉,讲述他在学习和家庭中的烦恼。

2. 学习帮扶计划。

- 针对他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我安排了一位数学成绩较好且乐于助人的同学小王与他结成学习对子。

小王会在课间和课后帮助小李解答数学难题,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讲解。

小学生道德教育案例(5篇)

小学生道德教育案例(5篇)

小学生道德教育案例(5篇)案例一:诚实守信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小学生,他在学校里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他在操场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有很多钱和一些证件。

小明知道这是别人的东西,于是他立刻把钱包交给了班主任老师。

教育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小学生要诚实守信,珍惜别人的财物,不要偷窃或占为己有。

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该案例的经过,引导学生讨论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解释为什么诚实守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小明的行为,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育效果:通过这个案例的教育,小学生能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案例二:友善互助案例描述:小红是一名小学生,她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和老师。

有一次,她看到同学小明拿着很多书袋走得很吃力,于是主动上前帮助他分担重物。

教育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小学生要友善互助,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该案例的经过,引导学生讨论小红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解释为什么友善互助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互助经历。

教育效果:通过这个案例的教育,小学生能够明白友善互助的重要性,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案例三:尊重他人案例描述:小华是一名小学生,他非常尊重他人。

有一次,他在学校的食堂排队买饭时,看到有同学插队,但他没有责备或争吵,而是耐心等待自己的轮次。

教育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小学生要尊重他人,不插队,遵守公共秩序。

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该案例的经过,引导学生讨论小华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解释为什么尊重他人和遵守公共秩序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排队等候的场景。

教育效果:通过这个案例的教育,小学生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和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四:诚实道歉案例描述:小杰是一名小学生,他犯了一个错误后,能够勇于诚实地道歉。

小学品德教育案例(2篇)

小学品德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我校六年级一班为例,讲述了一次关于关爱他人的品德教育实践活动。

二、案例过程1. 事件起因六年级一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同学,他家庭贫困,父母因生病无法工作,家里经济拮据。

尽管小明性格开朗,但长期的生活困境让他倍感压力,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2. 教师介入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小明的情况后,立即组织了一场班会,让同学们了解小明的困境。

在班会上,李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关爱他人,传递温暖?3. 学生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同学提出为小明捐款,有的同学表示要为小明辅导功课,还有的同学表示要给小明写信,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

4. 实践活动(1)捐款活动: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捐款,共筹集了500元。

这笔钱将用于帮助小明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2)学习辅导:同学们主动为小明辅导功课,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3)写信鼓励:同学们给小明写了鼓励信,告诉他要勇敢面对生活,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

收到同学们的鼓励信,小明倍感温暖,脸上露出了笑容。

5. 效果评价通过这次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小明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关爱,他逐渐走出了困境,学习成绩和生活态度都有了明显改善。

同时,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案例总结1. 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是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2. 教师在品德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人,培养他们的爱心。

3. 家校合作是提高品德教育效果的关键。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社会实践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六年级德育案例

六年级德育案例

六年级德育案例第一篇:六年级德育案例春雨润“花”细无声----六年级沈小凤[案例简介]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环境的因素,有家长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的因素。

正因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

学困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想学。

这些孩子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不会学。

这些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三是学习有障碍。

这部分学生是属先天智力低下的特殊儿童。

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辅导时才能有的放矢,辅导学困生。

[产生背景] 许多学生,从小就失去了亲人的呵护和教育,再加上家庭孩子较少,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

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臵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

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调查] 调查1:龚潮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农活又忙,且父亲身体很不好,根本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地步。

调查2:他在班内人际关系差,同学讨厌。

调查3:常受老师的批评,自认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

针对个别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们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龚潮同学从小没人教育和管理,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

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六篇

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六篇

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六篇小学德育故事案例1[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去听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

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认为她的最后一题算错了。

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道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人才,其次是教育人才。

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节课中,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中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数学课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及时使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必须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接受教育,还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这就是所谓教书育人的道理。

然而,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思想教育的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进行空洞、标签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简单地教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只教学不育人。

假如我们静下心来再来审视以上三个教学案例,问题就来了。

案例1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

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精选3篇)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精选3篇)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精选3篇)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篇1迟到的原因背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老师们也在感叹学生的素质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学生们都有很强的个性,我们要去改变他们一些长期形成的坏习惯,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用心去分析去处理,用足够的机智去帮助他们成长。

为了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抓紧学业,我规定我任课班学生每节要准时到教室。

但一段时间下来迟到者屡禁不止较多,于是我决定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勤教育。

案例:一个星期上课前我准点到教室时,还有10位学生未到,于是一种莫名的怒火在我心中产生,我脸上也流露出了不悦的表情,教室里很安静,但我也能感觉到有很多学生感觉到了我的不悦,在偷偷的用眼睛打量着我这位班主任,似乎在等着我的大发雷霆。

我马上决定就站在门口等那这十位迟到者。

先来了两位女生,给出的理由是忘记了时间。

又来了两位男生,他们给我的理由有是去厕所了。

一直到上课十多分过去了,这10位学生才到齐,其中有四位男生,六位女生。

男生给出的理由是全部是上厕所,女生有四位给出了上厕所的理由,而两位说是忘记时间了。

作为任课教师对于他们编出的所谓厕所的理由肯定是不接受的,我强压着胸中的这团怒火,听完他们的解释后就叫他们进去看书了,我又进了教室转了一圈,然后就去办公室,因为我知道我需要冷静,发脾气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回到办公室冷静下后,我马上上网搜索了便秘的危害,列了一张清单。

半个小时后,我整理了一下心情,又重新走进了教室。

转了一圈后,我说:“同学们请停一下,我说几句,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刚才一共有10位同学迟到,其中两位同学给出的理由是忘记了时间,我觉的记忆力不好,这个可以原谅,只要加强记忆就可以了,所以请这两位同学于晚自习结束前把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默写给我。

我奇怪的是另外8位同学(四位男生,四位女生)都说在厕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女厕所有6个坑,我们班占了4个,男厕所我不知道有几个坑,但我们也占了4个……”有同学回答,“老师,5个。

小学德育方面的教育案例(2篇)

小学德育方面的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校六年级一班开展了“爱心传递,温暖校园”的德育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案例实施过程1. 确定活动主题在活动开始前,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共同确定了“爱心传递,温暖校园”这一活动主题。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爱心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校园充满温暖。

2. 制定活动方案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

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

(2)活动内容:①开展爱心捐款活动,为贫困学生筹集善款。

②组织同学们关心校园环境卫生,维护校园整洁。

③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

④开展“我为班级做贡献”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3)活动要求:①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做好活动记录。

②活动期间,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3. 活动实施(1)爱心捐款活动活动期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贫困学生捐款。

班主任将捐款交给学校,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2)关爱校园环境卫生同学们自发组成清洁小组,定期打扫校园环境卫生。

在他们的努力下,校园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3)关爱留守儿童学校组织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同学们为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等礼物,并陪伴他们度过愉快的时光。

(4)“我为班级做贡献”活动同学们纷纷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的同学主动承担起班级卫生工作,有的同学为班级组织文艺活动,还有的同学为班级出谋划策。

4. 活动总结一个月的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进行总结。

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爱心和温暖,也让他们明白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班主任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爱心。

三、案例效果1. 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心意识通过此次德育活动,同学们更加懂得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德育类教育案例(2篇)

德育类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六年级。

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在德育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

他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不懂得尊重他人,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荣誉感。

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决定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案例分析1. 小明存在的问题:(1)不懂得尊重他人,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

(2)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关心集体。

(3)缺乏集体荣誉感,对班级活动参与度不高。

2. 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过于溺爱,导致小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校德育教育不够深入,未能及时纠正小明的错误行为。

(3)小明自身性格原因,活泼好动,难以约束自己。

三、德育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家庭教养方式。

(2)家长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小明学会尊重他人。

2. 学校德育教育:(1)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小明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参与其中,培养他的集体荣誉感。

(3)邀请优秀学生分享经验,让小明学习他们的优点。

3. 自我教育:(1)鼓励小明多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2)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让他学会关心他人。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小明取得了显著进步:1. 小明学会了尊重他人,与同学相处融洽。

2. 小明关心集体,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争光。

3. 小明的性格逐渐变得沉稳,不再自私自利。

五、总结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家校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第2篇【案例背景】小明是班级里的一位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他在班级中的存在感较低,常常独自坐在角落里。

尽管他学习努力,但与同学们的互动较少,班级氛围也因此略显沉闷。

班主任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决定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小明融入集体,提升班级凝聚力。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班级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理论要求比较高,它关系到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一引导教育鼓励为先我当班主任的年数不多,可在班级里总会发现几个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同学。

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没有太大的改变。

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德问题,还有其心理问题。

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打人行为改进呢?通过思考、实践,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介绍:班中有一个男生,名叫张冲,长的人高马大,学习成绩也一般。

记得我刚接班,就有人频频来报告:“老师张冲打我。

”问他们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就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天天都是这样,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于是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

”看着他们,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一起改掉,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就是喜欢打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这毛病。

二、案例分析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同学有喜好打人的坏习惯,只要他有空,他就会找任何理由,任何方法,随时随地打人,我想:或许他有一点攻击性的行为。

所谓攻击性行为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常表现为:(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

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

(二)爱惹事,自控力差。

这类孩子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

德育五心教育案例分享(3篇)

德育五心教育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德育五心教育是一种以“孝心、爱心、责任心、上进心、感恩心”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篇德育五心教育案例分享,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德育五心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成效。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0人。

该校一直致力于德育五心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近期,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孝心”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2. 案例过程(1)活动策划学校德育处制定了详细的“孝心”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

活动目标为:让学生了解孝心的含义,培养孝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活动实施①开展主题班会:各班开展了以“孝心”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讲述孝心故事、分享孝心体会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孝心的重要性。

②开展孝心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孝心。

③开展“孝心”征文活动:学校鼓励学生以“孝心”为主题,撰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孝心的理解和感悟。

(3)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孝心”主题教育活动总结会,各班代表分享了活动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同时,学校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了表彰。

3. 案例成效(1)学生道德素养得到提高:通过此次活动,学生认识到孝心的重要性,培养了孝心,提高了道德素养。

(2)家庭关系得到改善:学生在活动中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进了亲子关系,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3)班级凝聚力增强:各班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活动等,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三、案例启示1. 德育五心教育要注重实践德育五心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

如本案例中,学校组织学生回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孝心。

2. 德育五心教育要注重家校合作德育五心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关注德育五心教育,形成合力。

德育教育典型案例六年级(3篇)

德育教育典型案例六年级(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即将步入中学,面临着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加强六年级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则六年级德育教育典型案例。

二、案例描述(一)案例背景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

班级整体学习氛围较好,但部分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自私、缺乏责任感、不尊重他人等。

(二)德育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德育教育实施过程1. 开展主题班会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围绕道德素养、责任感、尊重他人等主题进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学习如何改正。

2. 举办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培养责任感。

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聊天等;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3.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德育教育方法。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 评选“道德标兵”每月评选一次“道德标兵”,表彰在道德素养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通过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部分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辅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心态,提高道德素养。

(四)德育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六年级一班的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 学生的道德观念逐渐成熟,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关心他人,团结协作;2. 学生的责任感增强,能够主动承担班级、家庭和社会责任;3.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案例一,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比如争吵、打架等。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我首先会及时制止冲突行为,让学生冷静下来。

然后,我会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了解矛盾的起因和经过。

接下来,我会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比如进行心理疏导、进行批评教育、进行调解等。

最后,我会跟进矛盾冲突的解决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修复。

案例二,学生的品行问题。

在班级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品行问题,比如懒惰、不守纪律、撒谎等。


于这种情况,我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原因,然后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

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督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改正自己的行为。

在处理学生的品行问题时,我会注重引导和激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三,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比如情绪低落、自卑、焦虑等。

对于这种情况,我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同时,我也会及时与学生的家长和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我会注重温暖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学校的关爱和帮助。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享,我深刻认识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广大教师和家长也能够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德育教育案例范文小学(3篇)

德育教育案例范文小学(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随之而来的是德育教育的缺失。

为了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我校开展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案例实施(一)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制作PPT,设计活动方案。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感恩的故事、诗歌、歌曲等。

(二)活动过程1. 主题班会(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通过PPT展示感恩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3)教师总结:感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会感恩,关爱他人,尊敬师长,热爱祖国。

2. 感恩手抄报比赛(1)学生以“感恩的心”为主题,设计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感恩之情。

(2)评选优秀手抄报,展示在校园内,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3. 感恩主题演讲比赛(1)学生以“感恩的心”为主题,进行演讲,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2)评选优秀演讲,展示在校园内,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4. 感恩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敬老院,为老人送上祝福和礼物,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2)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案例总结通过本次“感恩的心”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对感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尊敬师长、热爱祖国。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收获:1. 学生们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学会了感恩他人。

2. 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愿意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4. 家长们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案例反思1. 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我的教育观德育案例分析(2篇)

我的教育观德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本文将以一个德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教育观德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某小学六年级一班,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学生,他在课堂上经常扰乱纪律,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在校园内欺负弱小。

李老师了解到,小明家庭条件较差,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面对这样的学生,李老师采取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措施。

三、教育措施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李老师首先与小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在交流过程中,李老师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

于是,李老师邀请小明参加学校足球队,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在足球训练中,李老师以身作则,教育小明团结协作、尊重他人,使他的行为逐渐规范。

2.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李老师与小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和需求。

同时,李老师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李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明的家庭氛围逐渐改善,他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3. 开展主题班会,培养集体荣誉感李老师针对小明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开展了以“团结友爱,共建和谐班级”为主题的班会。

在班会中,李老师组织学生分享团结友爱的故事,引导他们认识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此外,李老师还鼓励小明参加班级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激发他的集体荣誉感。

4. 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成长针对小明的特点,李老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在课堂上,李老师关注小明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他指导和帮助。

在课余时间,李老师与小明谈心,了解他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四、案例分析1. 教育观德育的核心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案例中,李老师关注小明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他的学习,还关注他的生活、情感和品德。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李老师使小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小学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2篇)

小学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平时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然而,最近他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了。

这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开始反思诚信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1. 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一个诚信的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反之,缺乏诚信的人,往往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影响自己的形象。

2. 小明作弊的原因小明作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追求高分:小明一直希望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2)心理压力: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小明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3)道德观念淡薄:小明认为,只要能取得好成绩,作弊这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3. 案例启示(1)加强德育教育: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德育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让他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和家庭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树立榜样: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要以身作则,树立诚信的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德育教育措施1. 开展诚信主题班会:通过班会、演讲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

2.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开展诚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诚信的价值。

4. 评选诚信之星:设立“诚信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通过以上措施,帮助小明和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第2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六年级一班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太愿意与同学交流。

在班级活动中,他常常独自完成自己的任务,缺乏与他人的协作。

为了帮助小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班主任决定开展一次以“团结协作,共创佳绩”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

二、案例过程1. 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团结协作,共创佳绩。

中小学道德教育案例(2篇)

中小学道德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诚信缺失、道德观念淡薄等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某小学开展了以“诚信的力量”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小华,平时表现良好,成绩优异。

然而,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小华却因为抄袭他人答案而被老师发现。

这引起了班主任的关注,于是决定开展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

2. 活动过程(1)班会主题:诚信的力量(2)活动形式:小组讨论、观看诚信教育视频、撰写诚信心得体会(3)活动过程①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什么是诚信”、“诚信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②观看诚信教育视频:通过观看诚信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感受诚信的力量。

③撰写诚信心得体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关于诚信的心得体会,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

3. 活动效果(1)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2)班级氛围得到改善,抄袭、作弊等现象明显减少。

(3)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成功之处(1)活动主题明确,贴近学生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活动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诚信的力量。

(3)活动效果显著,促进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2. 案例不足之处(1)活动时间较短,对学生的影响有限。

(2)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3)活动效果评估不够全面,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案例启示1. 道德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3. 活动效果评估要全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后续教育提供依据。

4. 道德教育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励,点燃了孩子的自信心
滨江小学校
一、案例描述
李黄伟是我班的学生,他的学习习惯特别差,上课经常心不在焉,经常做小动作,常常咬手指发神。

写的字特别小,无法认识,语文字仔细看好多字都差笔画。

自控能力差,作业完全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基本不做。

考试成绩都是班上最差的,我是五年接上期接手这个班的,刚接手的时候李黄伟数学考了二十几分。

在全班同学心目中,他是我班的最懒的笨小孩。

孩子的今天有很多因素: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从不认真听讲,经常咬着手指发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家庭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

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差,同学们都笑他笨,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李黄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他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孩子每次都考得比较差,导致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反正就是比别人的孩子差。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

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家长的不满。

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地也越来越不自信。

刚开始接手这班,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反正认为他学习成绩最差,肯定是智力问题,对他也不闻不问,所以他五年级上期的前两个月,他和以前一样,没有一点变化。

二、、案例分析及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点燃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

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很有礼貌的孩子,也是一个会与别人交流,特别爱帮助别人的人。

于是,为了去除李黄伟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让他慢慢喜欢与老师交流。

在五年级上册时,在上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第一节课上完,有好几个孩子不会做,然而李黄伟却把几个题都做对了,我在班上及时地表扬了他,我看到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第二节解方程的课上,我
特意让他到黑板上来板演,让他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让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能行。

后来,在上课时我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李黄伟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李黄伟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了,语文老师也说他有了很大进步了。

”渐渐的,孩子愿意与老师交流了,作业也开始渐渐地书写规范了,对的渐渐多了。

这学期,我见到他一举手就叫他,不管对与不对,我都找理由表扬他,一次一次的鼓励,让他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分数的意义单元考试得了55分,我在班上表扬了他:“你们看,李黄伟由原来的二十分上升到了55分,真不错,这和他上课认真听讲分不开,如果上课再认真点,作业不懂就问的话,我相信,他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考得更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在天分数加减法单元考试中,他居然得了75分,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也考了78分,这次月考,好多孩子不及格,他也考了68分,看到成绩,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他笑了,我也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李黄伟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李黄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

在一次与他妈妈的交流中,他妈妈说“只要你看着他做作业,他
就能把作业做好,并且多数都可以做对。

”于是,我和他妈妈商量,放学后,我在学校监督他完成数学作业,回家后他妈妈监督他完成语文作业,从开学第三周开始,只要不开会,我都坚持监督他完成作业,渐渐地,没有我的监督,孩子也能够完成作业了,只是错的还比较多,最近两周,我们学分数的加减法,我发现孩子做计算题特别快,找异分母的公分母很快就找出来了,我又一次在全班表扬了他:“李黄伟做分数加减法,特别地快,比我们有些成绩好的同学都做得快些。

”就这样,孩子慢慢没有了我的监督也能独立把作业做完了。

当他贪玩时,我时不时还听到同学对李黄伟说:“李黄伟,陈老师都说你很聪明,你做作业要相信自己噻,你不要总认为自己做不来噻,你快点做嘛,不要让老师来看着你做”。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中,李黄伟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三、辅导成效及感悟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李黄伟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渐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字也以前写大了一些,老师也能辨认了,有时还能见到他做全对的作业。

下课后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

家长也反映在家比以前学习主动,叫他读书他也乐意的自己读,不再像以前家长怎么说他就是不理你。

也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还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只要
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

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我能行。

”“我是最棒的。

”面对李黄伟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

因而,针对类似李黄伟这样的智力不差,只是学习习惯差的孩子,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他的鼓励,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