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笛协奏曲》钢琴与笛子协奏的探究
乡土与世界共存——台湾作曲家马水龙的创作之《梆笛协奏曲》
学术探赜76内容提要致力于发扬和保存民族本土传统文化,立足于本土传统音乐并以西方作曲理论为基础,创作出带有台湾乡土特色的音乐,是作曲家马水龙一贯坚持的创作风格。
纵观其一生精彩的创作生涯,走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道路,饱含了对民族民间音乐和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的创作理念是其从未停歇的追求。
本文从马水龙的生平创作经历入手,分析并结合其作品,深入探讨和研究《梆笛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关键词马水龙 协奏曲 梆笛作者简介金宏兆育(1982—)女 ,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
一、马水龙其人及创作背景与艺术成就土生土长在台湾省基隆市“雨港”的中国作曲家马水龙(1939-2015),是台湾音乐界理论作曲的先驱导师之一。
他曾两度获得金鼎奖,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吴三连文艺创作奖等,被收录于‘世界名人录’及‘五百名人录’,世界音乐词典(Contemporary Composers),是第一位在纽约林肯中心上演个人作品音乐会的台湾作曲家①。
“我在自己的土地上成长,在中国的音乐传统中生活,”这是马水龙对自己的讲述:“我采用西方的乐器和技法,去芜存菁地创造新中国的音乐文化。
”纵观马水龙一生的创作,“他突破了东西方音乐的藩篱,并揉合了东西方音乐不同之表现手法与传统特质,予以平衡处理,”②纽约时报知名乐评家Bernard Holland 曾评价马水龙,难能可贵而不落俗套地,成功的表达了他自我文化内涵与思想。
马水龙的创作领域非常广泛、数量众多,作品包括管弦乐、室内乐、钢琴曲、艺术歌曲、与合唱、舞台剧等。
这部马水龙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梆笛协奏曲》完成于1981年,应中国广播公司委托创作,同年由台湾竹笛演奏家陈中申与张大胜指挥台北世纪交响乐团首演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在中国广播公司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现代乐展”中亮相。
作品的序奏部分稍作修改后,成为当年中国广播公司每天整点报时所播放的音乐。
1983年4月于台北国父纪念馆由俄罗斯著名指挥家罗斯托波维奇指挥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梆笛协奏曲》,演出实况经由人造卫星转播至美国PBS 公共电视网,引起巨大反响,深获国内外专业人士好评。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华夏乐章(三)《协奏曲》教案 湘艺版
协奏曲
协奏曲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
它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在音乐进行中,独奏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相互对答、呼应和竞奏。
独奏时,管弦乐队处于伴奏地位,全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管弦乐队演奏。
古典协奏曲的奠基人是莫扎特。
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多用奏鸣曲式,音乐充满生气;第二乐章是优美的、抒情的慢板,音乐带有叙事风格;第三乐章是欢乐的舞曲,音乐蓬勃有力,活跃奔放。
在第二乐章结束前往往加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
同曲合奏南北笛韵相和鸣
同曲合奏南北笛韵相和鸣姜妍【摘要】曲笛和梆笛虽然都是竹笛,但是两者的形制具有明显区别,由此带来音色、音高、音域等等诸多不同,进而影响到它们的曲调适宜性,即是说它们各自有其特别适宜表演的曲调;再深化下去就会发现,这对两者的情感表达也会产生相当的制约效用.因为情感表达和表演形式息息相通,所以本文主要选取几首作品和演奏进行比较研究:曲笛和梆笛合奏同一首曲目,则是凸现出曲笛、梆笛相和鸣的笛韵之美.【期刊名称】《艺术研究》【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曲笛;梆笛;情感表达;合奏;笛韵之美【作者】姜妍【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本文是从曲笛和梆笛情感表达方面作比较研究的,又是一个新的角度,那就是:曲笛和梆笛合奏同一首曲目时,情形又会如何呢?曲笛和梆笛的情感基调、主导风格是有区别的;但是两者毕竟同属竹笛艺术,因而它们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这种异同同样体现在两种笛子合奏一曲之时:两者合奏时一方面表现出不同情趣,一方面又能配合默契;既有彼此的反衬,又有共同的烘染,那真是美轮美奂地凸现出曲笛、梆笛相和鸣的笛韵之美。
曲笛和梆笛合奏同一首作品,具体说来常见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曲笛和梆笛同时演奏一样的旋律,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不同的演奏和不同的感受却又是和谐共鸣的。
第二种类型是以重奏的表演形式出现,曲笛和梆笛往往各自代表不同的事物,这两种事物是对比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在这里常常是既有两者的对比、反衬,又有彼此互相依存的衬托烘染。
第三种类型是以协奏的表演形式出现,梆笛,曲笛交替轮流展示自己的优点。
这一类的协奏曲一般都是叙事型的作品,其故事情节有时极度渲染热烈欢快的场面,有时着力描摹怀旧苦难的生活。
作曲家谱曲之时,根据不同的场景,画面,不同调式笛子的音域音色,来决定哪一段用什么调式的梆笛,哪一段用什么调式的曲笛。
当然这绝不是简单粗率的一蹴而就的工夫,然而优秀的成功的作曲家们非常熟悉笛子的性能,总是能够遴选出最合适的调式笛子以便更好地勾勒出故事情节,更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
琴笛互融 相得益彰——《十二月菊花》中的钢琴创作探析
Vol.42 No.1Feb. 2021大连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第42卷 第1期2021年2月琴笛互融 相得益彰——《十二月菊花》中的钢琴创作探析郭红喜,严 艺(大连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116622)摘 要:《十二月菊花》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于2006年完成的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室内乐作品,采用了自由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技法,尤其在对乐器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上有着非常细腻的技术要求,而这些技术要求恰恰是这部作品艺术内涵表现的核心。
因此精确地分析作曲家对钢琴和长笛音色表达的技术构成与深层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一定程度上把握当代中国专业作曲家的艺术表达风格和表现手段。
关键词: 意念表现;韵味表达;技术构成中图分类号:J 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21)01-0100-06收稿日期:2020-07-31基金项目:大连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开放、系统、融合”型课程体系之“音乐分析学”作者简介:郭红喜(1978-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研究;严艺(1997- ),女,大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研究不该仅仅局限在钢琴独奏领域,事实上古今中外的音乐文献中永远不乏钢琴作为重要角色参与的风格典雅精致、技术严密高超、内涵丰富深邃的室内乐作品。
此时的钢琴音乐绝不可简单地被理解为“伴奏”的功能,实际上当现、当代作曲家们以“为某某乐器与钢琴而作”来定性音乐编制构成时,钢琴已然不再是通常理解中的“伴奏”意义了,它是音乐构成中举足轻重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体艺术构建中完全可以与其他音色居以相同地位的,这尤其体现在传统艺术歌曲和现、当代二人带有钢琴编制的室内乐作品中。
既然此时不再以其他声响为主体,钢琴在其中的艺术内涵自然也就不再是尴尬的“配角”了,而是在整体艺术表现中起到重要的支柱性作用,继而在写作和演奏上就要求具有较强的艺术独立性了。
浅谈竹笛演奏中的钢琴伴奏
2017年第11期(总第323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1,2017(CumulativelyNO.323)浅谈竹笛演奏中的钢琴伴奏毛瑾熙(星海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摘要】竹笛是我国传统吹管类乐器,是有着非常独特韵味的民族乐器,竹笛演奏技法中有许多特有的方式,是它引以为豪的乐器优势,但是在与钢琴伴奏的融合中,这些独特的演奏方式却又成为了一道阻碍两者完美结合的屏障,本文就此论点进行比较、探究。
【关键词】竹笛;钢琴伴奏;民族韵味【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多元化艺术环境和艺术审美已经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的多元融合趋势。
钢琴,这个纯正的西方乐器也早已作为民族乐器的伴奏角色被人们所接受了。
但钢琴演奏者多半是从西方文化中吸取养分,如何对一件民族乐器"能够有全面、细致地的了解是能否完美演绎作品的关键。
因此就对伴奏者对于伴奏的民族乐器的构造特点、演奏特征、风格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本文就竹笛的钢琴伴奏来谈一谈这种中西合并的演奏形式。
钢琴给竹笛伴奏的实践中常常会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音准的差异、音色的融合以及风格的统一等。
一、竹笛与钢琴的音准融合问题通过调音,钢琴音准有非常固定的标准,每个音都有自己固定的震动频率,这是现代钢琴的基本要求。
钢琴的音准在小范围的气候变化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温度、湿度对其音准的影响较小,即便有波动也是在平均律的基准范围之内波动。
十二平均律在西洋乐器里使用非常广泛,但是民族乐器却不完全都是按照十二平均律的律制进行调制和演奏的。
在音准方面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同的演奏者对于控制半音的能力和经验都是不同的,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演奏者的个体差异、乐器的情况、笛膜的贴法正确与否等等都会对竹笛音准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为了能够与西方乐器有更好的融合,竹笛的律制长久以来还是以十二平均律为主,能尽量减少与钢琴伴奏之间的音准误差。
浅析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马博【摘要】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家同时也是古典音乐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以其独特的曲调和动人的乐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乐曲以古典主义为主同时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本文以研究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为主,分析该作品的艺术风格、演奏特点、演奏方法等,通过该作品的研究为现代人们了解莫扎特做出微薄的贡献.【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1页(P75)【关键词】古典主义;莫扎特;长笛;演奏技巧【作者】马博【作者单位】大同大学,山西大同 037009【正文语种】中文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一七五六年生于奥地利,是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早期莫扎特对音乐有天生的兴趣,并且随着水平的提升曾多次随父亲参加欧洲的艺术表演,在一七八一年留在维也纳进行长达十年之久的创作,同时也是维也纳古典音乐的著名代表人物,年终三五岁。
莫扎特一生创作出几百部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协奏曲、等等众多曲调。
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
后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他的长笛协奏曲美妙动听、晶莹剔透、充满幽默感。
《D大调长笛协奏曲》是莫扎特作品中著名的长笛协奏曲之一,因此解读该部作品中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欣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该协奏曲整片曲目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以欢乐的快板为主,D大调,该章里带有浓重的意大利的风格,乐曲里充斥着欢乐的轻松的节奏。
第二章以慢拍为主,3/4拍。
本章节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该接中以长笛的装饰音为主,强调长笛旋律的特点,当我们去聆听的时候给予的感觉是一种缠绵的、悠长的感觉,同时把意大利的诗情画意都赋予在本章节中。
第三乐章中以快板的形式,采用回旋曲式,4/4拍.本章节是《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核心章节,乐曲中开头以明亮的快节奏为主,回应了第一章的旋律,同时在不断的加速中形成一种特殊的韵律,给人以欢快自然、明朗特殊的情感。
竹笛演奏中的钢琴伴奏探索
竹笛演奏中的钢琴伴奏探索摘要: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乐器更是多种多样,其中,竹笛就是传统吹管类乐器的主要代表,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
进行竹笛演奏时,演奏者要掌握不同的演奏技法,才能保证演奏效果。
然而,在竹笛演奏中融入钢琴伴奏时,演奏者要考虑到两种乐器的区别,避免过于炫技,而是要保证竹笛与钢琴伴奏的融合更加自然,因此,文章主要对二者之间的融合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关键词:竹笛演奏;钢琴伴奏;音准;音色引言竹笛与钢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前者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后者是西方乐器,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艺术开始迈向多元化方向,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日益紧密,钢琴亦逐渐进入民族乐器演奏行列之中,承担重要的伴奏职能。
然而,进行钢琴演奏时,伴奏者要考虑到钢琴与民族乐器的融合还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全面了解民族乐器的特点、演奏特征和演奏风格。
文章主要对竹笛演奏中的钢琴伴奏融合进行分析,旨在促进中西艺术实现顺利融合。
一、钢琴给竹笛伴奏的常见问题1、竹笛结构影响制作竹笛的主要材料是竹子,竹子的局限性较大,制作者会按照标准工艺在材料上打孔,不能保证每一根笛子发出同样的声音。
竹子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演奏环境温度较低,竹笛的音准会有所下降。
从竹笛的各部分组合情况和制作竹笛材料来看,上述内容均会对竹笛的音准造成影响。
如果竹子自身构造有差异,就会给演奏带来一定的困难,演奏者需要对气息和指孔进行调整,才能保证演奏音准正确。
2、律制差异钢琴的每一个音均有固定的震动频率,音准也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之相比,竹笛的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其律制具有管律特点,比如,竹笛音高并不完全遵循十二平均律,这使得钢琴伴奏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3、技法风格融合困难近年来,竹笛演奏者会频繁参与到各种演奏活动之中,竹笛表演不再有地域的界限,而是逐渐具有多种风格。
竹笛创作和演奏神兽现代西方音乐的影响,竹笛演奏技巧、审美均突破传统民族音乐的概念,竹笛的演奏艺术内涵亦得到拓展。
(荐)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五节协奏曲(文化艺术与体育类音乐
《协奏曲》教案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图片,提问学生小提琴单簧管小号1、你认识这些乐器吗?这些乐器可以组成什么样的演奏形式?观看图片认识乐器学生对各种器乐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协奏曲打好基础。
协奏曲协奏曲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竞争”或“比赛”。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协奏曲”,是一种由多件乐器组成一组乐器与乐队竞奏,有时候特别强调管乐器和弦乐器之间的差别,其中代表作有《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
第二种协奏曲就是由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竞奏的“独奏协奏曲协奏曲通常是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组成,而在第一乐章总穿插一长段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由独奏者单独炫技表演,第二乐章是慢速,以便于独奏乐器抒发其歌唱性特点,最后的乐章往往带有活泼欢快的特性。
了解协奏曲的表现形式和演奏特点为学习感受乐曲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F 大调第二作品介绍这部作品是享有古典音乐最高荣誉的“音乐之父”巴赫所创作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首,是巴洛克时期精美的复调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作品主要为小号、长笛、聆听介绍作品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双簧管和小提琴4件乐器而写,再加上其他的伴奏乐器。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
整个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叠句,在叠句各次重复出现之间有着织体清晰的插部,简短而生动的独奏、二重奏、三重奏,主题此起彼伏,又相互关联。
聆听欣赏一、多媒体播放音乐片段听辨乐曲中的主要4件乐器,听辨它的音色。
二、提出问题:1、乐曲中还出现了哪些乐器?2、这些乐器都表现了怎样景象?谈谈你的感受。
欣赏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受力。
音乐知识巴洛克音乐西方音乐史上一般将1600年~1750年这一段时期产生的音乐统称为巴洛克音乐。
构思宏大,情绪夸张,气度高昂,讲究对称华丽,富有精美的装饰性是巴洛克音乐的美学特征。
多为复音、复调音乐。
这一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等。
弗朗西斯·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赏析--优秀毕业论文
分类号:
密 级:
学 号:09001062
西安音乐学院 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弗朗西斯·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赏析
弗朗西斯.普朗克的《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此曲顾名曰奏鸣曲,是一个体裁 与风格上的概念,不是曲式结构的概念,实则只算 Sonata 的奏鸣套曲。弗朗西 斯.普朗克的《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是受美国柯立芝基金会(Coolidge Foundation) 委托而创作,为了纪念美国的艺术推动者伊丽莎白.柯立芝夫人( Elizabeth Sprague Coolidge,1864-1953)于 1957 年完成的作品,献给法国著名长笛家朗帕 尔并由其担任首演。现如今,这首《长笛与钢琴奏鸣曲》已经成为了长笛演奏者 的必备曲目。同时,这首作品显示了法国乐坛杰出的木管成就,具有典型性和代 表性。F.普朗克为了表现与真实世界的扭曲与矛盾,善于运用法国民间音乐的自 然元素和特点旋律去装饰 20 世纪音乐的不协和性。音乐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的 色彩。周而复始的节奏型及频繁交替的调性变化,使得作品结构质朴简练而又多 姿多彩。在作品的演奏特点方面,乐器演奏的音域适中、力度变化丰富、风格独 特等。目前国内对于 F.普朗克及其作品熟知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该作品展开 具体的研究,从而提供给演奏者更深入的关于 F.普朗克的史料。笔者将由演奏 法、音色情感及创作特征等方面入手,可以提供学习者一定程度上关于演奏与技 巧的专业知识。《长笛与钢琴奏鸣曲》音乐内容丰富。
研究Hale Waihona Puke 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同曲合奏 南北笛韵相和鸣
本文是从 曲笛和梆笛情感表达方 面作 比较研究 的,又是一 个新 的角度 , 那就 是 : 曲笛和梆笛 合奏 同一 首曲 目时 , 情形又会
是在于能够更 为充分地说 明问题。
一
、
《 紫竹调》
如何 呢?曲笛和梆笛的情 感基调 、 主导风格是有 区别 的 ; 但是 两
联 系实际的需要 ,有 的例证超 出了本文副标题 限定 的丝竹和牌
子曲的范围 , 但仍 旧属 于梆 笛和 曲笛 的代表作 , 这样做 的效用则
,
5 8
日
是犹如杜甫《 赠花卿 》 所云“ 此 曲只应天上有 , 人 间哪得几 回闻” 。 跟通 常只是纯 用 曲笛来 吹奏 的《 紫竹调 》 相 比, 这样 的合奏
的作曲家们非常熟悉笛子 的性 能 ,总是能够遴选 出最合适 的调
式 笛子 以便更好地勾勒出故作 为领奏 , 笛子衬托 , 与第 一段 的不 同之处是 ,
能明显 听出二胡的技巧加 花十分丰 富, 如果说笛子 的旋律好 比作
下文即以三首典型的合奏作 品作 为例证 , 论证本节 的主 旨 :
者毕竟 同属竹笛 艺术 , 因而它们是 同 中有异 , 异 中有 同。这种异
《 紫竹调 》 本来是一首典 型的江南丝竹乐 曲, 此 曲细腻纯 净 ,
秀雅精细 , 一般是纯用曲笛来 吹奏 。而笔者手里却有另一版本 的 《 紫竹调 》 , 里面既有梆笛的 S O L O, 也有 曲笛的主旋。两种笛子 同
同曲合奏 南北笛韵相和 鸣
圃 姜 妍
摘
要: 曲笛和梆 笛 虽然 都是 竹笛 , 但 是两 者 的形制 具 有明 显 区别 , 由此 带来 音色 、 音高 、 音域 等等 诸 多不
笛子 钢琴 合奏 描写
笛子钢琴合奏描写
笛子和钢琴的合奏是一种美妙的音乐体验,两种乐器的搭配可以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首先,让我们从乐器本身的特点入手,来描述这种合奏的魅力。
笛子是一种古老的木管乐器,它有着清澈悦耳的音色和独特的吹奏技巧。
笛子可以演奏出高亢明亮的音调,也可以吹奏出柔和细腻的旋律,其音色变化丰富,表现力极强。
而钢琴则是一种键盘乐器,它拥有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变化。
钢琴可以演奏出深沉浑厚的低音,也可以奏出明亮清澈的高音,同时具有丰富的和声和音色过渡能力。
因此,笛子和钢琴在音色和音域上的差异为合奏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在合奏中,笛子和钢琴可以相互呼应,相互交织,产生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例如,在一段快速激昂的乐曲中,笛子可以吹奏出飘逸灵动的旋律,而钢琴则可以奏出有力的伴奏,二者相互配合,使整个乐曲充满活力。
而在一段抒情的乐曲中,笛子的柔和音色和钢琴的丰富和声可以相互融合,营造出温柔动人的音乐氛围。
除了音色和音乐表现力外,笛子和钢琴合奏还可以展现出乐曲
的多样性。
二者可以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如古典、民族、流行等,丰富的曲目选择使得合奏的魅力更加多样化。
同时,笛子和钢琴的
合奏也为作曲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两种
乐器的特点,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总的来说,笛子和钢琴的合奏具有丰富多彩的音乐特点,其音色、表现力和曲目选择都使得合奏具有极大的魅力。
无论是在舞台
演出还是音乐创作中,笛子和钢琴的合奏都能带给人们美妙而深刻
的音乐享受。
浅析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合作演奏技巧
浅析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合作演奏技巧作者:闻敏胡萍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7期【摘要】钢琴与长笛合作演奏是典型的室内乐二重奏形式,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二重奏作品之一,被人们广泛演奏。
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自身演奏体会,列出该曲典型性的合作技术重点难点,提出合理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大家更深入理解该曲的合作技术形态,更好地演奏该曲。
【关键词】普朗克;合作;演奏;室内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40-02室内乐是一种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西方传统音乐体裁,原本是在房间内演奏的小型音乐,后来变成在较小的场所内演奏的音乐。
现在一般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是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
由于参演人员较少,区别于大型管弦乐的宏伟磅礴,音色丰富多变,室内乐声部相对独立清晰,具有优雅、情感细腻的特点。
钢琴与长笛合作演奏是典型的室内乐二重奏形式。
普朗克的《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二重奏作品之一,被人们广泛演奏。
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列出该曲典型性的合作技术重点难点,通过细致的分析和归纳,提出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大家更深入理解该曲的合作技术形态,并将技术正确合理的运用到其他演奏中去。
一、普朗克及其《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概述弗朗西斯·普朗克是十九世纪法国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于一身的作曲家,钢琴家和管风琴家。
1920年正式成为法国“六人团”其中一员,他的作品兼具古典主义和浪漫时期风格特点和法国民族特点。
《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是普朗克1957年为了纪念美国的艺术推动者柯立芝所作的作品,题献给长笛演奏家让·皮埃尔·朗帕尔,并由其担任首演。
该作品显示了二十世纪法国乐坛杰出的木管成就。
二、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一)第一乐章忧郁而悲凉的快板,2/4拍,♩=84,复三部曲式,以e小调为主调,中间段多次转调,最后回归e小调结束。
试析钢琴在琵琶协奏曲中的运用
试析钢琴在琵琶协奏曲中的运用作者:于梦璐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0期[摘要]钢琴既能独自演奏,也是伴奏乐器的主要成员,音色能与大部分乐器相融合,堪称“乐器之王”。
而琵琶演奏技巧极多,音域宽广、音色独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被誉为“民乐之王”。
当二者在同一首协奏曲中出现、当“乐器之王”碰上“民乐之王”的时候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钢琴这件乐器又是怎样在琵琶协奏曲中运用的呢?笔者试以李博禅的琵琶与钢琴协奏曲《晚秋》为例,分析其中的奥妙。
[关键词]琵琶;钢琴;协奏曲琵琶与钢琴的协奏曲不多,但每首都十分精彩。
赵季平先生的《祝福》可为经典之作,其中钢琴部分的演奏难度之大,不亚于独奏乐曲,可见在琵琶协奏曲中钢琴声部的重要性。
《晚秋》首演于2014年12月9日,中央音乐学院张雅迪琵琶独奏音乐会上,是该场音乐会的委约作品,虽然创作时间不长,但也很能展现钢琴声部在乐曲中巧妙地运用方式,曲作者兼钢琴声部演奏者是李博禅,琵琶声部演奏者是张雅迪。
一、作者介绍中国青年作曲家李博禅。
200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0年保送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14年获推荐保送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硕士研究生,曾师从刘长远、叶小纲教授,现师从郭文景教授。
作品在欧、亚、美洲多个国家以及国内多个城市上演。
二、演奏者介绍张雅迪。
师从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强教授。
200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0年被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2011年入选“中央音乐学院首届‘BOB’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被保送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三、乐曲《晚秋》背景《晚秋》是中国青年琵琶演奏家张雅迪独奏音乐会上的曲目之一,这场音乐会也是此曲的首演,曲作者李博禅在其中担任钢琴部分的演奏。
作者仅标明其为“晚秋——为琵琶和钢琴而作”,对乐曲的介绍更是吝于言词,只道一句诗词“……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便罢,想来怕是作曲家想表达的满满思绪已无法用语言来叙述,只得代之以音乐了。
不会消失的传奇——杜蒂耶《长笛与钢琴小奏鸣曲》解析
不 会 消 失 的 传 奇
杜蒂耶 长笛 与钢琴小奏 鸣曲 解析
孙 晓琳
) ( S o n a t i n a f o r F l u t e a n d P i a n o )  ̄ J 作于 1 9 4 3 年, 此曲是杜蒂 [ 内 容 提 要】 长笛与钢琴 小奏鸣曲) 耶应 巴黎音 乐学院之邀 , 为其长 笛专业学生所创作 的 “ 测试作 品” 。 本文将对 长 笛与钢琴 小奏呜 曲》 的结构和演奏技 法进行分析研 究, 有针对性 的总结 归纳。 这 首杜蒂耶创作 的唯一 一部 长笛作 品, 是长 笛乐曲库 中不可多得 的瑰宝。笔者结
【 1 】 作者 简介 : 孙 晓琳( 1 9 8 5 ~ ) 女, 沈 阳音 乐学院 艺术 学院讲 师。 [ 2 ] 加斯 顿 ・ 克伦 埃 尔( G a s t o n C o u r e l l e , 1 8 9 8 —1 9 9 0) : 巴黎 国立音 乐学院长笛教授 , 曾教授 过让. 皮埃尔 ・ 郎帕 尔、 詹 姆
a n n e a u d u R o i ) ) 获得 了罗马大 奖。 他 曾担 任过法 国广播 电台音 学院长笛教授 , 加斯顿 ・ 克伦埃尔 与杜蒂耶于 1 9 4 4 年 1 月
乐听众服务 部主任, 在职期 间, 参与 了戏剧 、 电影、 广播等众多 1 7日首演 , 当时的杜蒂耶 只有 2 8岁。 艺术形式的音乐创作实践 , 这使他得 以接触 到多种流派的音 这首小奏鸣 曲创作于 1 9 4 3 年, 当时 , 新古典主义 、 表 现主 乐风格, 兼收并蓄的不断创新形成 自己独特的艺术 风格 。 2 0 0 4 义、 民族 主义等 2 0 世纪新兴艺术风格与后浪漫主义等较 为传 年 获得 法 国文 艺界 的最高 荣誉—— 法兰西 文化 艺术骑士 勋 统的艺术风格正处“ 共融的阶段” 。 虽然这首作 品没有 明显归 章。 他被视 为莫里斯 ・ 拉威尔和阿 尔伯特 ・ 鲁塞尔实至名归 类于某一种 当时 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段 , 但在整个作 品中却 的接 班人 。 不难发现 同时代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段 的痕迹 ,同时这部作 品 西方音乐进入 2 O世纪以后 , 新 的音乐流派 、 音乐技法层 又有一种典型的法 国印象派 的和声音 响, 所 以属于一个较为 出不穷, “ 先 锋派” 作 曲家们追逐着风格迥 异的作 曲技术 , 表现 “ 融合” 的作品 , 在本曲的某些片段 中还有 “ 自由十二音 ” 的影 出对 传统音 乐的背离 , 但杜蒂耶 却没有一味地追逐这股 “ 疯狂 子 , 同时兼具古典作品 中的结构 思维 。笔者从不 同的视 角分 创新” 的大 潮, 他继承 了音乐家先辈们传统作 曲技法的精华 , 析, 判断这 部奏鸣曲是一部较为多元化的作 品。 完美地糅合 了各 种优 秀的音乐元素 , 形成 了 自己 独特 的风格 。 2 0世纪时 , 既能够被公众欣赏又被 同行认可 的作 曲家凤 毛麟 结 构特 征 角, 杜蒂耶就是 其中之一 。他 的作 品中既有精 良丰富的现代
【音乐百科】协奏曲知识详解
【音乐百科】协奏曲知识详解协奏曲是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器乐套曲。
在协奏曲中,有时由独奏乐器主奏,有时则由乐队独当一面,两者好象是在互相竞争,所以协奏曲又称竞奏曲。
但是,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之初的协奏曲,有些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器乐合奏曲,和组曲没有多大区别;有一些则是由一小组独奏乐器和大组乐器即全体乐器协同演奏的,其中有些段落由小组乐器独当一面,和由全体乐器演奏的部分形成对比。
小组乐器包含两三件独奏弦乐器,有时还有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大组乐器包含各种弦乐器,还有一个主要演奏和声的古钢琴。
古钢琴的乐谱上只写着一个低音部分,上面注着一系列表明和弦结构的数字。
演奏者看了低音和数字弹出和声来,这种数字低音乐谱叫做“通奏低音”。
有时也用两个古钢琴参加演奏,一个古钢琴支持大组乐器,另一个古钢琴支持小组乐器。
这种古老的协奏曲,叫做“大协奏曲”。
巴赫为勃兰登堡侯爵路得维希写了六部协奏曲,世称“勃兰登堡协奏曲”,其中第二、第四和第五首具有大协奏曲的特点。
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小组乐器有小提琴、第一长笛和第二长笛;大组乐器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古钢琴。
全曲包含快板,行权和急板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一个欢快活泼的、舞曲性质的乐章,音乐具有非常明朗的田园色彩,它分为五个段落,这五个段落可以用“A-B-C-B-A”来表示,从这个图式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乐章是一种前后对称的形式。
第一个段落由小组乐器和大组乐器协同演奏,“但小组乐器后于比较突出的地位。
第二段突出了小组乐器中的独奏小提琴,这一段音乐是从第一段的开头两小节发展而成的。
流动不息的旋律,在古钢琴和低音弦乐器的支持下。
由独奏小提琴奏出。
第二段的末了,小组乐器和大组乐器通力合作,就没有主次之分了。
第三段出现了新的旋律,但和前面部分的对比并不很大,这一段又经常突出小组乐器。
第四段是从第二段变化出来的。
第五段是第一段的原封不动的反复。
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由于小提琴演奏技术的提高和主调音乐的发展,出现了可以充分发挥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以独奏小提琴与乐队协同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
长笛与钢琴伴奏的演奏合作研究
海音乐学院学报》 2 0 1 5 2 [ 3 ] 曹漪 曹蜜 《 从《 酒狂》看阮籍的音 乐美学思想》 《 北 方音乐》 土音 乐 的率直 , 又彰 显 出鲜 明的 新 古典 主 义特 征 。他在 晚 期 创 作 的 《 长 笛与 钢
给人 的感觉 非常新鲜 、 眼 《 普 朗 克和 他 的 朋友 们 》 , 其 中包括 朗帕 尔 笛与钢 琴奏 鸣曲》, 与 普朗 克演 奏的 第二 乐章 , 还 有 朗帕 尔携 手 前一 亮 , 在 演奏 时 两者 搭 配 比较 默 契 , 同时
该 作 品 在 长 笛 与 钢 琴 伴 奏 的 演 奏 合 作 中也 是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 作 品 之 一 。 在 1 9 9 2年 V AI AUDI O 公 司 发 行 的 美 国长
尔 的演奏 版本相 比有很 大 的差 别。而 帕胡德 和 拉萨 兹共 同演奏 配合默 契 度极 高 , 而且更
、
弗 朗西 斯 ・ 普 朗 克 在 法 国 属 于 新 古 典 主 义流 派 的代 表 人物, 他 所 创作 的作 品 既保持
高 。笔 者 就 是 参 照 该 作 品 与 其 他 两 个 版 本 进
版 本 。第 一 个 是 E M J 唱 片公 司发 行 的 D VD
行 对 比后 认 为,巴克与 丽 萨共 同演奏 的 《 长
音 都应 认真 对待 , 特 别是 滑 音和 6 / 8拍的特 点 以及 强 弱变 化 、旋 律走 势 , 是 我们 演 奏 时
值 得 注 意 的 地 方。另 外 曲中 收 放 自如 , 想释又
指的掌 关节 ( 大关节 ) 不 宜凹陷。
滑 音 的运用 使 乐曲有 了韵律 的 变化 , 右
强 弱会有 明显 的变 化 , 以 此 来 表 现 醉 酒 之 人
《梆笛协奏曲》钢琴与笛子协奏的探究
《梆笛协奏曲》钢琴与笛⼦协奏的探究2019-04-13摘要:《梆笛协奏曲》是⼀⾸以梆笛为主奏乐器结合西⽅管弦乐团,或与钢琴协奏表演的协奏曲。
在与笛⼦协奏的演奏中,钢琴部分具有与笛⼦对等的地位。
通过对《梆笛协奏曲》第⼀乐章曲式结构、风格特征以及对钢琴的演奏⽅法、演奏要领等为对象进⾏探索,探究钢琴与笛⼦协奏的实践中对钢琴的认识,丰富笛⼦与钢琴协奏的实践。
关键词:钢琴协奏笛⼦《梆笛协奏曲》⼀、钢琴与笛⼦的协奏(⼀)协奏协奏源于“协奏风格”,它是⼀种从⽂艺复兴末期逐渐孕育并在巴洛克时期⾛向成熟的风格,通常指声乐和器乐结合在⼀起的作品。
17世纪后半期起,指⼀件或⼏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近代以来在我国的协奏演奏中,钢琴取代了民族乐队与笛⼦形成了协奏的艺术形式。
协奏中,笛⼦和钢琴处于相互对⽐⼜彼此协调的关系,在表现⾳乐形象时,⼆者没有主次之分,是协作关系,共同完成⾳乐形象。
(⼆)钢琴与笛⼦协奏近代以来的民乐演奏中,钢琴代替民族乐团与笛⼦合奏的例⼦已不胜枚举。
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之王,具有宽泛的⾳域、较强的交响性和丰富的⼒度变化等特征被⼴泛地使⽤于民乐创作作品中。
笛⼦是我国传统民乐之精华,梆笛具有⾝细短⼩,⾳⾊⾼亢明亮有⼒的特征。
颗粒性较强的钢琴与连绵起伏的笛⼦的协奏可使⾳乐的⾳域更为宽泛、听觉效果对⽐更加强烈,⾳乐形象更加⽣动。
(三)协奏中钢琴的作⽤1.调节⾳准因为笛⼦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偏差,所以笛⼦的⾳准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同时笛⼦在⾳准控制⽅⾯如果⽓息或指法稍有不慎,也会使⾳准偏离,产⽣⼤、⼩⼆度。
因此通过与钢琴的合作,尽可能地使演奏者主观上加以调整控制,从⽽达到较为标准的⾳准。
2.把握整体节奏合作中钢琴对乐曲的风格、节奏和速度的把握有控制全局的作⽤。
钢琴的加⼊不仅统率性地从全局把握曲⽬风格特点,还能细致⼊微、极为精准地表现乐曲的艺术特⾊,从⽽使协奏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3.共同完成⾳乐形象笛⼦的形制千差万别,吹奏笛⼦的技术也各有千秋,从⽽导致笛⼦的⾳⾊不尽相同。
学习当代笛子舞台呈现形式的探索及展望有感
学习《当代笛子舞台呈现形式的探索及展望》有感笛子演奏有很多形式,丰富多样。
我们课题组学习了周栋梁先生《当代笛子舞台呈现形式的探索及展望》感触很多。
网络上笛友们对笛子演奏形式的思考使我对笛子舞台呈现形式有了进一步地思考。
我个人认为,当代笛子舞台呈现形式的探索是对笛子演奏者、爱好者们有积极意义的。
一、表现为笛子与其它艺术的融合。
1、竹笛与歌唱笛子与歌唱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发明出新技术------卡腔(俞逊发发明)和自声伴唱(胡结续发明),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伴奏方式------人声伴奏(如《瑯琊神韵》),更重要的是,人声出现在笛子协奏曲中有着独立的旋律和审美意义。
如林克仁教授演奏的《问》中,人声的旋律传达出在迷惘中奋进的心声。
从而为整个乐曲精神意义的构建,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再如李复斌创作的,张红阳演奏的《楚辞后奏曲》中,《沧浪》的独立吟唱,女生齐唱,男声与笛子的重奏很美!《沧浪》本是孔子在楚国听小孩吟唱的歌,跟屈原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衬托了屈原高洁的人物形象,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境界,产生了奇妙的审美情趣。
2、竹笛与舞蹈竹笛与舞蹈的渊源很近,它们都是对生活进行提炼和夸张,从而适合舞台表演。
如《牧笛》、《水乡随想》、《小八路勇闯封锁线》等乐曲。
其中有一些独奏曲就是为舞蹈写的;也有一些舞蹈是用笛子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来创作的。
如笛子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与舞蹈《苗岭的早晨》;笛子独奏《春到湘江》与舞蹈《春到湘江》;《牧笛》与舞蹈;《水乡随想》(陈鹏年作曲)与舞蹈等。
将笛子与舞蹈同时呈现在舞台,是大部分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一方面笛子烘托了舞蹈的情景,一方面舞蹈形象地展示了笛子的内涵。
所以,一些笛子独奏会已经利用了这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竹笛与朗诵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2002在我上县级公开课时,曾用很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秋湖月夜》的内容。
我惊奇地发现,五年级的小朋友也能感受到该曲的美。
2007年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作家刘心武讲《红楼梦》,选用的背景音乐就是笛子曲《阴阳》。
竹笛曲《梆笛协奏曲》主持词
竹笛曲《梆笛协奏曲》主持词《竹笛曲〈梆笛协奏曲〉主持词》嗨,大家好!今天呀,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首超级棒的竹笛曲——《梆笛协奏曲》。
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听过那种声音一出来,就像有个小精灵在你耳边跳舞的音乐呀?《梆笛协奏曲》就有点这种感觉呢。
竹笛这个乐器啊,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棒。
你看,它就那么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上面有几个小孔,可是当演奏家把它放在嘴边,手指在小孔上轻轻跳动的时候,哇,那可不得了,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奇妙声音的宝盒。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听音乐会。
那时候我还不太懂竹笛呢。
音乐会开始了,当演奏家拿起竹笛开始吹奏《梆笛协奏曲》的时候,我的小伙伴小明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他就像看到了什么特别神奇的东西一样。
我就悄悄问他:“小明,你为啥这么惊讶呀?”小明说:“你听这声音,像不像一群小鸟在树林里欢快地飞来飞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
”我一听,嘿,还真像呢。
那竹笛发出的高音,就像小鸟飞得高高的,在云朵旁边唱歌;那低音呢,就像小鸟落到了树枝上,在和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地聊天。
这《梆笛协奏曲》呀,它的节奏也是特别有趣的。
有时候快得像一阵旋风,呼呼地刮过。
我感觉就像我在操场跑步,跑得特别快,心都要跳出来了。
演奏家的手指在竹笛上快速地按动,就像在键盘上跳舞的小仙子一样灵活。
而有时候呢,节奏又慢下来了,慢得像一只蜗牛在慢慢地爬。
这个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好像在一个宁静的花园里,周围的花都慢慢地开着,那种感觉特别舒服。
再说说这曲子里的情感吧。
就好像一个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有时候听起来特别欢快,就像你在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好多好多礼物,开心得想蹦起来。
我想呀,演奏家在吹奏这样的段落的时候,心里肯定也是充满了喜悦的。
那竹笛的声音就像是快乐的笑声,在音乐厅里到处传播。
可是呢,也有一些段落听起来有点忧伤。
就像你心爱的小宠物走丢了,你到处找它,心里空落落的。
我听着这样的旋律,心里都有点酸酸的呢。
我旁边的小红这个时候眼眶都有点红了,我问她:“小红,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曲子有点让人想哭呀?”小红点了点头说:“嗯,这曲子好像能钻进人心里,把心里那些藏起来的小情绪都勾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梆笛协奏曲》钢琴与笛子协奏的探究
摘要:《梆笛协奏曲》是一首以梆笛为主奏乐器结合西方管弦乐团,或与钢琴协奏表演的协奏曲。
在与笛子协奏的演奏中,钢琴部分具有与笛子对等的地位。
通过对《梆笛协奏曲》第一乐章曲式结构、风格特征以及对钢琴的演奏方法、演奏要领等为对象进行探索,探究钢琴与笛子协奏的实践中对钢琴的认识,丰富笛子与钢琴协奏的实践。
关键词:钢琴协奏笛子《梆笛协奏曲》
一、钢琴与笛子的协奏
(一)协奏
协奏源于“协奏风格”,它是一种从文艺复兴末期逐渐孕育并在巴洛克时期走向成熟的风格,通常指声乐和器乐结合在一起的作品。
17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近代以来在我国的协奏演奏中,钢琴取代了民族乐队与笛子形成了协奏的艺术形式。
协奏中,笛子和钢琴处于相互对比又彼此协调的关系,在表现音乐形象时,二者没有主次之分,是协作关系,共同完成音乐形象。
(二)钢琴与笛子协奏
近代以来的民乐演奏中,钢琴代替民族乐团与笛子合奏的例子已不胜枚举。
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之王,具有宽泛的音域、较强的交响性和丰富的力度变化等特征被广泛地使用于民乐创作作品中。
笛子是我国传统民乐之精华,梆笛具有身细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的特征。
颗粒性较强的钢琴与连绵起伏的笛子的协奏可使音乐的音域更为宽泛、听觉效果对比更加强烈,音乐形象更加生动。
(三)协奏中钢琴的作用
1.调节音准
因为笛子在制作过程中存在手工偏差,所以笛子的音准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同时笛子在音准控制方面如果气息或指法稍有不慎,也会使音准偏离,产生大、小二度。
因此通过与钢琴的合作,尽可能地使演奏者主观上加以调整控制,从而达到较为标准的音准。
2.把握整体节奏
合作中钢琴对乐曲的风格、节奏和速度的把握有控制全局的作用。
钢琴的加入不仅统率性地从全局把握曲目风格特点,还能细致入微、极为精准地表现乐曲的艺术特色,从而使协奏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3.共同完成音乐形象
笛子的形制千差万别,吹奏笛子的技术也各有千秋,从而导致笛子的音色不尽相同。
习惯上根据地域的差异粗略地把笛子的吹奏分为南方派和北方派,但无论哪个派别的技术都不能改变笛子单一的音响效果。
钢琴的加入不仅可以丰富音响、填补各派别技术上导致的残缺,而且与笛子一同演绎完整、丰满生动的音乐形象。
二、《梆笛协奏曲》的艺术特色
《梆笛协奏曲》是作曲家马水龙1981年创作的以梆笛为主奏乐器,结合西方管弦乐团编制的协奏曲。
该曲1984年获金鼎奖最佳作曲奖;并于1993年列为中
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而后经改编,以钢琴代替管弦乐团编制与笛子协奏。
全曲共两个乐章,本文选取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
(一)《梆笛协奏曲》第一乐章风格
第一乐章中钢琴与笛子时而交相辉映、时而护卫陪衬;时而此起彼伏、时而琴瑟和鸣般的默契,描绘出辽阔的平原、壮硕的山川气势和朦胧烟雨的秀丽江南景色。
呈现出我国南北景色的差异。
(二)《梆笛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
第一乐章从结构上由前奏、引子、主题A、间奏、主题B、间奏、笛子独奏C 和尾声组成,是带有间奏的三部曲式。
三、《梆笛协奏曲》第一乐章钢琴创作特征与演奏方法
对第一乐章钢琴伴奏的创作特征从音域、节奏型、速度、协奏特征,四个方面入手:
(一)音域
《梆笛协奏曲》音域涉及较广,从钢琴大字一组的F到小字三组的a,相当于横跨钢琴6个八度。
采用如此大规模的音域表现出作者旨在描绘祖国山川幅员辽阔之景色;钢琴大字组音区厚重音色的使用与小字组清脆柔美的音色呈对比,表现出山川迥异的奇美。
本曲不仅整体跨度较大,而且同一小节之内,甚至相邻的拍子之间跨度也较大。
这样为弹奏带来较大的困难。
如,音乐中常出现低音与旋律音构成八度的三和弦,横向和弦连接采用纯五度跳进。
在弹奏时要撑住手掌,手肘带动手臂,自然、迅速下落。
和弦交替时应注意纯五度距离。
同时,为避免跨度较大音符之间产生的间隙使音乐“断开”,可适度踩延音踏板加以控制。
(二)节奏型
《梆笛协奏曲》的节奏型复杂多变,钢琴协奏部分以八分音符节奏型、前八分后双十六分音符节奏型、三连音和震音最为常见。
这里要特别对震音和三连音加以说明。
1.震音
钢琴部分开篇即采用双手震音开场,从大字组C音持续震音至小字三组c,宏大的音响效果展现气震山河之势。
震音的使用有利于表现祖国江山的磅礴气势。
弹奏中需要采用重力弹奏法,迅速、连贯地弹奏出来。
同时要尽量做到由弱及强,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由远及近的艺术效果。
2.三连音
三连音的使用给人以激进昂扬、坚定、从容不迫之感,如《义勇军进行曲》就使用三连音表现革命斗志的坚定与激昂。
弹奏三连音时要侧重对音符时值的把握,即:三个音要均分拍子。
乐曲第三小节的三连音表示的时值共一拍,弹奏时尽量使每个音均等。
震音和三连音的使用,为整首协奏曲的气氛和场景做下铺垫。
同时可以看到这首协奏曲中,钢琴与笛子求同协作、密不可分,共同表现着祖国山河的壮丽。
当然作品中其他元素,如切分节奏和符点音符的使用增添了音乐的俏皮可爱和灵动生气,弹奏时做到时值和强弱的精准即可。
(三)速度
本首曲目第一乐章的速度呈现“板块”状,速度按结构的划分而异:前奏作为开篇部分速度不宜过快,但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引子至主题B部宜快,速度应统一为小快板。
间奏的速度宜慢于行板。
笛子独奏之后的尾声部分应回归主题小
快板的速度。
(四)钢琴与笛子的实践认识
协奏过程中钢琴与笛子演奏者应极其注意二者和声效果的把握。
首先,钢琴的独奏部分要加强自身旋律与和声对音乐风格、氛围的烘托与渲染。
进行协奏时,钢琴部分的演奏则需要根据两种乐器共同演绎的音乐形象为出发点,从力度、速度、踏板的使用上,对旋律与和声加以控制:当钢琴作为一种“衬托”或“背景”进行协奏时,钢琴应减弱声音,如本曲第一乐章第十七小节至二十二小节。
当钢琴与笛子“进行对话”时,钢琴应根据前后“语气”,控制力度,把握两种乐器的和声效果。
如第一乐章第二十四小节,钢琴与笛子进入“此起彼伏”的“模式”,钢琴应跟随情绪逐渐增加音量以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钢琴部分还存在其他音乐元素,如:装饰音、踏板具体的使用方法等细枝末节也对协奏的和声和旋律有一定的影响。
但因符合钢琴独奏的常规,不具特殊性,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四、结语
《梆笛协奏曲》中钢琴的弹奏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配合该曲目的特殊性。
只有切实地认识、把握钢琴在该首协奏中的地位、作用与演奏方法、特点,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配合笛子,与笛子一同演绎江南的秀丽、平原的辽阔和山河的壮丽。
参考文献:
[1]赵宴会.笛子教学中运用钢琴伴奏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音乐,2006,(04).
[2]冯韵.浅论钢琴民乐伴奏的色彩回归[J].理论园地,2013,(01).
[3]陈宥任.台湾笛家陈中申的笛子演奏艺术[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硕士,2013年.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于润洋.西方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