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文化典范――余花龙门子

合集下载

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分析

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分析

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分析作者:杨丝嘉石永婷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7期摘要: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是乡村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资源,但在当下乡村更新中多存在误用情况。

基于此,以颇受好评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竹艺村的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在解读其地域特色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艺术、铺装材料和艺术乡建五个方面,深入分析竹艺村景观更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融入景观各方面的具体方式,总结彰显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建议,以有效指导其他乡村的建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道明竹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明竹艺村概况道明竹艺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而得名,是道明镇龙黄村9、11、13组形成的自然聚落,也是道明镇竹编文化创客产业核心区和聚集区。

据调查,2018年区域内共有86户,共295人,其中竹编大户3户,竹编从业人员50余人,拥有丁知竹、继军竹编等竹编知名品牌。

2016年,道明竹艺村在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地方特征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中,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了一个极富地域性的传统村落,将其建设成为崇州市地域特色小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典范。

二、道明竹艺村的地域特色崇州市道明镇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格局、建筑造型、庭院空间、农耕文化与民俗生活上,其中的“竹文化”是区别于成都市其他乡村的重要地域特色。

崇州市位于川西平原西部,道明竹艺村坐落于崇州市西北部。

“四山一水五分田”的自然格局体现了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道明竹艺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常年温和,农作物以水稻、蔬菜为主,植物以竹、桤木为主。

竹艺村位于丘陵与坝区的交界处,属于半丘陵地形,呈现出“背山面田”“靠水环林”的地域自然特征,西部位于无根山山脚,北有白塔山,西北部是起伏的丘陵,东南面是开阔的农家田地,海拔为560—757米。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川西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支系,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而闻名于世。

其中,林盘文化作为川西地区独有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本文将探讨川西林盘文化的要义,深入了解其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一、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川西林盘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川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对林盘文化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川西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山脉纵横交错、河流纵横交织。

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川西地区独特的气候、植被和地质条件,为林盘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二、自然崇拜与生态意识川西林盘地区的居民对自然崇拜和生态意识非常重视。

他们将自然视为神圣的存在,尊敬山川灵峰、奉祀自然神灵。

他们崇尚“以天地为家、以山水为友”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注重生态保护,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环保活动。

这种自然崇拜和生态意识的传统应当得到我们的重视和传承。

三、民俗与传统艺术川西林盘地区的民俗与传统艺术极具特色,是川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西的民俗习惯多彩多姿,如丰收祭祀、农耕习俗、祈雨祈福等。

这些民俗活动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同时,川西地区还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例如川剧、川绣、川陶等,它们承载了川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民族融合与地域交流川西林盘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藏族、羌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痕迹。

不同民族之间的民俗、语言、信仰的融合,使川西地区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元。

同时,川西地区也是中原文明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这种地域交流为川西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五、旅游资源与传统经济川西林盘地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传统经济而闻名遐迩。

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如九寨沟、黄龙、卧龙等景区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川西地区还以其传统的盐业、木材业、呢绒业等传统经济为当地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支撑。

风水林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郫都实践

风水林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郫都实践

风水林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郫都实践作者:张克俊李晓燕虞洪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1年第12期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八河并流、林盘错落、水旱从人,位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都西部片区,生态资源丰富,环境发展优良,享有“八河并流的水上城市”“成都平原至美的田园”的美誉,被称为“成都后花园”。

近年来,郫都区坚持“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围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探索形成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4+4+4”经验做法,获得2019年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增收效应不断凸显。

郫都区依托“风水林田”等生态要素,实施“清风、治水、护林、整田”等工程,塑造蓝绿相映、河湖环绕、清新明亮的公园城市特色风貌和川西林盘特色乡村形态,实现生态资源产品化、生态产品市场化。

——好风借力模式。

作为成都市上风上水的区域,郫都区致力于做优空气质量,凸显“西望雪山、东望都市”气质,提升上风区域品质。

为此,郫都区通过预留通风廊道,严控郫都—新都、郫都—温江等风廊,守好成都“清风系统”。

针对空气污染,郫都区以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为突破口,以部门联动执法和街道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了“常态管控+督查曝光+整改承诺”机制。

针对工业源、汽修源、餐饮源、工地源、加油站五大类挥发性有机物,实施停产、限产、错峰生产等“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方案。

针对大气臭氧和细颗粒物指标,实施全域洒水抑尘、绿色施工、禁烧巡查、应急减排等措施。

——以水筑景模式。

郫都区深入挖掘水源地生态优势,推动水资源变水产品,以水筑景开阔滨水空间,打造水美新村,不断提升沿水土地价值。

郫都区为实现“以水筑景”,首先是治理废水污水,有效实施了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厕所污水“三水共治”,切实承担起水源保护地政治责任。

全区坚持政府“软要求”与村规“硬约束”相结合,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共建共管共享。

川西林盘文化典范――余花龙门子

川西林盘文化典范――余花龙门子

实施川西林盘群保护与改造创建西蜀林盘文化典范扎实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余花龙门子林盘文化打造简介桤泉镇作为成都市的一个远郊乡镇,依托安仁古镇的打造,在错位中寻求竞争优势。

我们确立了以都市现代农业为本底、推进三次产业互动、推进“四大功能区”(生态循环“有机”种养殖功能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功能区、以“公馆门前的大田园”为理念的观光农业休闲渡假功能区、场镇商贸服务功能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在构建新型城乡聚居形态方面,一方面我们按照“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推进土地综合整理,新建一批;另一方面,我们立足安仁---桤泉丰厚的林盘文化资源着力实施林盘保护与改造,提升一批。

余化龙门子林盘位于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11组,与大邑安仁刘氏庄园毗邻,地处桤木河畔,风景宜人,环境优美。

现有住41户,人口130人。

余花龙门子初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36年),先祖余腾海为清朝武举,系元世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后裔,截止已在桤泉繁衍三十余代。

在依托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下,我们立足三千产业、桤木河滨江河堤打造和农博康道建设,本着以余花龙门子西蜀林盘农耕文化传承与宏扬为核心、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民居模样、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生产方式、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生活方式、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民俗文化,坚持共建共享,尊重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之话语权的理念,以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打造旅游小村,实现文态、业态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打造公馆门前的“大田园”为目标,对余花龙门子进行了保护性改造。

在改造中,我们坚持“历史的是最珍贵的,最土的就是最洋的”、坚持“民俗本土化、取材本土化、依靠本地群众”、对余花龙门子内的民居风貌进行了修复、对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建设,对文化氛围进行了恢复。

通过保护性改造,现在余化龙门子改造工作完成后,余花龙门子青春焕发,林盘内阡陌纵横、炊烟袅袅、沟渠相连、雨污分流、曲径通幽,一个西蜀林盘文化典范展现在世人面前。

川西名园新繁东湖园林艺术探究

川西名园新繁东湖园林艺术探究

川西名园新繁东湖园林艺术探究摘要:新繁东湖是川西园林的代表之一,最早由唐代宰相李德裕修建而成,经历代沧桑变革保留至今。

本文以新繁东湖为切入视角,对其空间特征及园林设计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川西园林的造园艺术特点。

关键词:川西园林;空间特征;设计要素;新繁东湖新繁东湖公园地处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中心地区,始建于唐代宰相李德裕任新繁县县令时期,明朝因战火衰败不堪,后由清朝新繁县令程祥栋重建。

东湖布局古朴典雅,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全部形态与表达方式。

建筑形式精致多样,有亭台楼阁20余座,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

园内高林巨树,古意盎然,素有“古蜀名园”的美誉。

1空间特征1.1开敞性内向空间的布局从平面布局来看,东湖整体布局较为自由,借以外湖引水入园,依水面的开合而营造出空旷开阔和深奥无穷的空间,并构成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动静结合的观赏序列[1]。

虽然面积不大,不如北方御花园的富丽堂皇,但也不像江南的花园那样精巧,幽静幽静,显得空旷。

1.2局墙围临,内向封闭东湖北面建有城墙,但此城墙不同于一般城墙,其头顶高帽,与李德裕之相位有关,意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

城墙以内筑有土山,与土山结合融为一体以丰富园内竖向的空间结构。

垂直空间由三层构成:一层是以城墙最上面的道路为主体,辅以城楼、园亭等建筑物,供人登高远望,土山坡上种植矮花、灌木、高树等,构成一道视觉屏障,隔绝了上层视野与园林环境的直接对应;二层以与土山相连的低层公路为主,是围绕园内的主干道,作为游览园内的主要通道,也是主要的通行通道;第三层为环湖廊道,沿途设置了亲水平台及观景平台。

1.3以动为主,以静为辅东湖的建筑物大多环湖而建,以园林中心一块方形水塘一瑞莲池进行发散,形成多条环形的游览路线。

水巷复环,小桥叠嶂,登高远眺,南面尽览园内景色。

园林东西两侧的梅园,桃李园,桂花园,则构成了“园中园”的格局。

园林层层叠叠,池塘蜿蜒,建筑布局巧妙,道路曲径通幽,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变化。

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川西林盘保护发展模式——以成都市双流区陈家水碾林盘保护为例

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川西林盘保护发展模式——以成都市双流区陈家水碾林盘保护为例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54XIANGCUN KEJI2019年12月(上)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川西林盘保护发展模式——以成都市双流区陈家水碾林盘保护为例谭林陈岚(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城市化冲击下,保护川西林盘迫在眉睫。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围绕地域文化、川西林盘内涵特征、乡村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文化主题为导向,梳理相关产品体系,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与人文价值,从竹文化、水碾文化和林盘文化等角度入手,探索乡村发展和地域文化的融合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川西林盘保护中实现文化回归的举措。

[关键词]川西林盘;乡村振兴;乡村规划;文化回归[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34-54-21川西林盘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以林、水、宅、田为主要元素的乡村居住、生活空间形态,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川西田园风光,同时承载着传统的川西农耕文明。

反观近几年林盘的发展历程,问题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在日益突出的拆并现象和同质化发展。

受土地整理政策影响,许多林盘聚居点涉及村落整合与搬迁,本地村民就近进城务工,原居民点跟随迁移,导致林盘或被废弃或被拆除,村庄继而出现空心化;在建筑风格、外观等方面照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对现代科技与技术手段不加筛选,村民凭借自身喜好搭配建筑色彩,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居住模式,川西林盘原有的空间形态与意境遭到破坏,也使得乡村逐渐失去了原始的、自然的、本真的大地田园风光和文化底蕴;村落面貌与文化千差万别,很多林盘在发展中未能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实际,“对症下药”,导致本土文化缺失,丢掉自身特色。

2基于文化主题的修补原则与策略结合当地林盘优势资源条件,将文化植入途径总结为水碾文化、竹文化、林盘文化三大类,并参照现有产业及未来乡村发展趋势,将产业类型细分为创意型、博览型、教育型等5种类型,以打造文化氛围浓厚、景观类型丰富的林盘景观,为林盘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1]。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探究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探究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探究川西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以种植、耕种为生,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景观。

本文将对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进行探究,力图揭示其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展示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

一、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川西平原地处长江上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耕区。

在古代,川西平原就是巴、蜀、夷三族聚居之地,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发达的农耕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意象。

古代川西平原农耕文化主要以稻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人们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开辟了大片的田地。

在农耕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农耕技术和方法,例如种植水稻的水田、修建灌溉工程、利用农事节庆进行土地祈福等,这些技术、方法和习俗传承至今,成为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西平原还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农耕文化在这里得以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发展。

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不断融入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中,丰富了这片土地上的农耕文化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意象。

二、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的特点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历史底蕴而备受关注。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以农耕为生,将自己对土地的热爱和尊重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景观。

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以田园风光为特色。

在川西平原,盛夏时节,金黄色的稻田随风摇曳,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的田野、山川、水系,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耕文化景观画卷。

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以丰富的农耕文化遗产为特色。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农耕遗迹和文物,如灌溉工程、农具等,这些农耕文化遗产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发展史,也为后人展示了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

川派建筑特点

川派建筑特点

川派建筑特点四川,这片土地上孕育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而川派建筑,作为川西地区的代表,既是这片土地上风雨沧桑的见证,也是人们灵魂的寄托。

川派建筑特点独具一格,体现了四川人民勤劳智慧和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围绕着川派建筑的外观、结构、特色以及地域性,探讨其独特之处。

首先,川派建筑的外观既包含了实用主义又融入了山川自然之美。

在森林覆盖面积巨大的川西地区,川派建筑的外观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木料的运用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亲切。

川派建筑主要采用三斗五将的结构形式,屋顶则采用四坡或六坡样式,给人一种纵深感和坚固感。

与此同时,川西地区常年多雨,因此川派建筑的屋顶倾斜度较大,既方便排水又能防止雨水渗入房屋内部。

此外,川派建筑外观不仅注重美感,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蕴。

经典的彩绘和雕刻装饰,常常在川派建筑的窗户、门楣等部分展现出来,这些装饰不仅起到了美化的作用,更是对川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体现。

其次,川派建筑的结构更是凝聚着四川人民的聪明才智。

川派建筑采用的是典型的木质结构,每一根柱子、梁和框架都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地震和自然环境的要求。

西方地震多发区,完善的木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川西地区山地较多,土地资源宝贵,因此川派建筑的木结构能够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快速搭建并适应各种地形。

除此之外,川派建筑的结构还注重了室内空间的合理规划。

通风、采光和视野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四川地区常年多雨和湿润的气候特点,保证了室内环境的干燥、舒适和通畅。

再者,川派建筑的特色体现了四川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文化品味。

四川人民一直以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为骄傲。

川派建筑在设计上融合了多种风格,如藏、汉、羌、彝等民族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川派风格。

色彩斑斓的竹编、绚丽多彩的壁画以及传统的彩绘装饰,都体现了四川人民爱好繁华和热情的特点。

川派建筑还常常融合了当地民族特色的传统房屋元素,如藏式斗拱、木雕、石雕等,使得川派建筑更具魅力和独特性。

川西林盘

川西林盘

简介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

这种历史形成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符合行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在成都平原通常被大家称为“川西林盘”。

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成型于漫长的移民时期,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它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尤以川西扇形冲积平原的林盘为典型。

成都地处古蜀文化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成都周边广大的农村区域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乡村院落,这些院落空间以建筑实体形式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最终构成了以林、水、宅、田为主要要素的川西林盘,从而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川西田园风光。

川西林盘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模式,其生活形态和建筑形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烙印于川西民风民俗之中。

它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

这一生产生活模式历时悠久,与成都平原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需要相互协调,并扮演着维护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角色。

川西林盘的生态学价值1.城市森林的外延“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这己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同时,城市森林建设也形成了以花草林木构筑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林盘聚落虽然地处乡村地区,但随着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它所具有的森林资源也必然成为构建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广袤的乡村农田肌理作为本底,林盘结构可视为现代大都市范围内众多斑块状的绿岛,作为人、植物、动物和谐共生的载体。

在发挥其绿岛效应的同时,配合建设城市森林所提倡的城区绿岛、城边绿带等要求,为最终形成城郊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2.生物多样性川西林盘因其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景观层次。

斜源古镇景点介绍

斜源古镇景点介绍

斜源古镇景点介绍
斜源古镇位于中国四川省丹巴县境内,是藏羌彝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川西明珠"。

以下是斜源古镇的一些主要景
点介绍:
1. 青龙湖:青龙湖是斜源古镇的最大景点之一,是一个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雄伟的山脉,景色优美宜人。

2. 藏族民居:斜源古镇是一个保存完好的藏族古镇,这里依然保留着传统的藏族民居,游客可以参观当地居民的家庭、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3. 斜源古桥:古镇内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桥面弯曲而独特,称为斜源古桥。

这座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镇的象征之一。

4. 文庙:斜源古镇还有一座古老的文庙,供奉着文庙神像,是当地居民祭祀文化的重要场所。

5. 丹巴大峡谷:斜源古镇位于丹巴大峡谷的入口处,这是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峡谷,峭壁陡峭,水势湍急,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6. 香格里拉农庄:斜源古镇附近有一片农庄,被称为香格里拉,这里种植着美丽的花卉和蔬菜,游客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风景和农耕文化。

以上是斜源古镇的一些主要景点介绍,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新都桥鱼子西简介

新都桥鱼子西简介

新都桥鱼子西简介新都桥鱼子西是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的一个小镇,位于成都市的西部,距离市中心约85公里。

这个小镇以其独特的鱼子西文化和风景名胜而闻名。

新都桥鱼子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朝时期,鱼子西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社区。

在历代的统治下,这个小镇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和旅行者。

当地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也有彝族和藏族等少数民族。

鱼子西有着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整个小镇被群山环绕,河水从中穿过,景色秀丽。

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适宜生长各种植物。

当地人民主要依靠农业为生,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并养殖鱼类和家禽。

鱼子西以其特色的鱼子西文化而闻名。

这里的人们秉承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尊重老年人,注重家庭和睦,强调和谐与共识。

小镇上有许多古老的宗祠和庙宇,如双龙庙、端瓷庙等,成为了居民们信仰和宣扬传统文化的场所。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如剪纸、风筝、刺绣等,吸引了许多游客。

除了独特的文化,鱼子西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值得一游。

其中最著名的是新都桥景区,这座汉代的古桥横跨在河上,是连接新都桥与鱼子西的主要通道。

这座古桥建于2000多年前,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是当地人民的骄傲。

游客们可以在桥上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也可以聆听传说与故事。

此外,鱼子西还拥有一些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小镇西北部有一片茂密的森林,名为龙虎山。

这里的雄伟山峰和浓密的森林吸引了许多登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

在村庄周围还有一些美丽的田园风光,如著名的湖光山色。

游客们可以漫步在大片的绿草地上,欣赏到湖泊和山脉的美丽景色。

鱼子西的美食也是小镇的亮点之一。

当地人以鱼肉为主要食材,制作出许多美味的菜肴,如水煮鱼、麻辣鱼、鱼汤等。

这些菜肴口味独特,香辣可口,吸引了许多食客。

总之,新都桥鱼子西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美丽景色的小镇。

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美食。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川西林盘文化要义川西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片重要区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其中,林盘文化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探讨川西林盘文化的要义,并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首先,川西林盘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林盘,指的是大片丛林中的山地平坦地带,也是川西地区最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川西人民长期以来依靠林盘进行种植和养殖,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模式。

在这一生产模式中,人们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

这种“谐天地之道”的观念贯穿了川西人民的整个生活,成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特征。

其次,川西林盘文化强调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在川西地区的相对封闭的山区社区中,家庭和社区是人们生活的核心。

而林盘作为主要的农耕区,成为了人们相互交流、合作和分享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川西人民通过亲密的人际关系和互助精神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他们一起种植、收割,互帮互助,形成一个大家庭般的生活圈。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们共同面对困难、享受成功,共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此外,川西林盘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川西地区的人民具有深厚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

他们注重礼貌、正直、忍让和谅解,传承着古老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念。

与此同时,川西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同的民族群体在这里共同生活,他们的宗教信仰也融合在川西林盘文化中。

无论是藏传佛教、道教,还是土家族、羌族的神灵崇拜,都为川西林盘文化增添了多元的宗教色彩。

最后,川西林盘文化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川西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和尊重,他们通过口口相传、祭祀活动、戏曲表演、手工艺制作等方式将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这种文化传承的方式不仅使川西地区的文化得以延续,也让新一代人从中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锦鲤古街的简介介绍

锦鲤古街的简介介绍

锦里古街的简介介绍一、锦里古街简介成都锦里民俗休闲古街于2004年10月底正式开肆,目前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万平方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川西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形象集中地展示了四川民俗文化的精髓,是三国文化延伸的一次产业化市场实践。

古街为游客提供了吃(小吃、大型餐饮、饮品站)、住(锦里民俗客栈)、游(建筑、景观小品、民俗现场演绎)、乐(酒吧、演艺)、购(民俗特色工艺品、土特产)、体验(民俗体验、节庆活动),是“体验川西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化休闲一条街”,感受成都的休闲方式。

锦里古街自开街以来,尽己之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力地保护、传承和发扬,使民间艺人在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从而有了立足之本。

锦里民俗演绎团的成立,将整合锦里民俗艺术和民间艺人团队优势,使之成为民间艺人相对稳定,但又自主的松散联合体,担负起传承古老民俗的责任,并与时代结合发展新民俗。

锦里古街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27种,涵盖了民俗技艺、传统小吃保护等各个方面,弘扬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锦里有川西古镇“赶场”的热闹场景、特色小摊的民间艺人展演,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中的诸多精彩:古法织锦、蜀绣、瓷胎竹编、成都灯影……也可体会最地道的四川民俗:吹糖人,糖画,打草鞋,泥塑,半边蛋壳画,传统玩具,传统变戏法,风车等等,他们或俗或雅,或精或巧,但都具有同样引人注目的诱惑力。

清明插柳,端午戴艾……长久以来,锦里恪守古风,渐渐成为集中展示民间传统节俗的圣地,清明寒食的花粥,七夕乞巧的香案,中秋的兔儿灯……锦里总在一片精致的古风中守护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人们拾回的是文化的自信。

二、获得荣誉1.200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2005年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巡检中,被确定为四川唯一的免检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3.2006年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2006年,被中共成都市宣传部等8个部门联合评为成都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5.2006年11月,被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及成都市旅游局评为“成都市文明旅游街区”6.2007年3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中国景区媒体旅游业联合会评选锦里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7.2007年4月完成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对锦里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巡检申报工作8.2008年被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评为“2008年度四川省旅游骨干企业”9.2008年被成都市政府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市级示范区10.2010年被四川省商务厅评为四川首批“四川省特色商业街”11.2011年被评为“成都市特色商业街”,锦里荣获成都新十景12.2011年,公司被认定为成都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3.2013年锦里古街被成都市政府命名为“电子商务示范街区”14.2016年,被成都工商局评为首批“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示范单位15.2016年,被成都市节水办授予节水型企业16.2016年锦里古街被授予成都市首批“放心舒心消费城市”示范单位17.2016年被四川省纪委授予节水型企业18.2018年,被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授予常务理事(副会长)单位19.2019年锦里古街被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社授予“四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20.2019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旅游频道,将中国四川的锦里古街评为“世界最美街道”榜首。

大巴山南麓来源于“五禽戏”的土家余门拳

大巴山南麓来源于“五禽戏”的土家余门拳


余 门拳 的绝 大 多数练功 器

械 和 攻防套 路 器 械都 是 就地 取 材 打杵

山 区 农 家的

拐杖


抓 耙 ( 用来捞树叶的竹 制 工 具 )

甚至 椅凳
无 所不 用
加 之 百 里 峡 所 在 的前 河

自古就 是 宣 汉 通 向 州 河
渠江

长 江 的航 道


余 门拳有很 多传 承 人 都是船 家 子
尚武 的 巴 人 曾跳着


天 火 祭神

的舞蹈

为周武 王
师者络绎 不 绝
重 庆地 区 )



余 门拳 开 始在 四 川 ( 包括今

冲锋陷阵 率 先将旗帜插在 了 殷商国都朝歌 的城 楼


湖南
陕西 等地流传开 来

汉 代后

巴人

脉支系 隐居 在此


后 来被 当地

余 门拳 弟子举 义 起 事
湖南
陕西 等地流
传开 来

医武 小 分家 川 尔无 人 不 识 余 门 拳
在 当地 流 传 最 广 的 的故 事 载







向 平 学艺


宣 汉 县 志 》记 据 民 国 时期 印行 的 《

余 有福 有
名 叫 向平 的 徒 孙


是 个 武 学怪

他 在 河滩 上 行 走修 习 步 法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探究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探究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探究川西平原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这里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渐渐淡漠,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地理、历史、文化等角度对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意象进行探究,以期唤起人们对农耕文化的珍视与重视。

一、地理环境与农耕文化景观川西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南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这里的农耕文化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居民们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耕作,建立了自己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

农耕文化景观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并深深影响着这里的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中,人们可以看到成片的稻田、麦田,满眼金黄色的谷穗和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和对丰饶土地的感恩之情。

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在古代,川西平原曾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巴蜀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古代的川西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中心之一,古代农耕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历史上,川西平原的居民们在这里进行耕种、养殖、筑塘等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景观。

在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中,人们可以看到古老的农耕工具、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民间传统的庆丰收活动等,这些景象让人们回顾起古代的辛勤劳作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是这片土地上居民们长期的劳作和文化传承的结晶。

在这里,人们能够看到代代相传的农耕技艺、祭祀活动、农家乐等各种传统文化形式。

这些文化形式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和乡土风情。

在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农耕文化对于这里居民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也能够感受到这些文化形式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景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

四川龙门山风景区介绍

四川龙门山风景区介绍

四川龙门山风景区介绍摘要:一、龙门山风景区概况二、龙门山的地质特点三、龙门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四、龙门山的历史与文化五、旅游指南正文:一、龙门山风景区概况龙门山风景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成都彭州市,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龙门山脉中段。

最高峰太子城海拔4812 米,由丹景山、银厂沟、九峰山、马鬃岭等组成,规划面积约203 平方公里。

彭州素有“天府金彭”、蜀中“膏腴之地”的美称,有史可考达三千年。

龙门山古代即是川西著名游览胜地,历代骚人墨客王勃、高适、陆游、汪元量、杨慎、李调元等均到此探幽揽胜,赞颂这里为“天帝会昌之国”、“英灵秀出之乡”。

二、龙门山的地质特点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中段,彭州--绵竹之间,直线距离约60 公里的地段。

由于所处构造位置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奇观。

龙门山风景区的地质遗迹类型为推覆构造(飞来峰)或冰川漂砾。

其中,飞来峰构造地质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大特点,规模宏大,闻名于世。

三、龙门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1.九峰山:海拔3315 米,神圣奥妙之区,道佛共享之地。

古之朝山者言,凡心不诚者,往往遇风雨雷电,不得生还或不得善终。

2.银厂沟:内奇峰叠峙,云蒸霞蔚。

峡谷低处,古木蔽天。

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一种莫名的神秘与肃穆。

景区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杜鹃似海,冬日素裹银装,盛夏金秋则林森葱郁,清流急湍,飞漱其间。

四、龙门山的历史与文化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诞生在这里。

为纪念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的伟大功绩,该山因名为龙门山。

此外,龙门山还与道教、佛教等有着深厚的渊源,许多寺庙、道观曾在此地建立,香火鼎盛。

五、旅游指南龙门山风景名胜区门票参考价格,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门票。

此外,游客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旅游路线,如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观景等。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川西林盘地处中国四川盆地西部,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林盘以其峻峭的山峰、清澈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而闻名,被誉为“川西明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们创造了独特而宝贵的林盘文化。

首先,林盘文化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特征。

这里的山峰巍峨挺拔,森林葱茏郁郁,水流潺潺,构成了独特而壮观的自然景观。

人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体现在他们的艺术和宗教活动中。

林盘文化中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紧密地与自然相连。

绘画作品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描绘了林盘壮丽的山水风光和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此外,林盘人还传承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认为大自然是神灵的居所,崇拜自然神祗。

他们通过舞蹈、歌曲和祭祀等仪式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

其次,林盘文化以和谐共处为核心价值观。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林盘人形成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他们珍惜土地资源,崇尚节约粮食、水和能源。

林盘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林盘的山水间,咏歌和舞蹈是人们最常见的活动形式。

林盘咏歌常以弹唱为主,歌颂自然、歌颂劳动,歌颂家庭和睦,歌颂社区和睦。

舞蹈则是人们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敬仰和情感的一种庄重形式,舞蹈动作和旋律与自然风景相呼应,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此外,林盘文化注重传承和深化。

文化传承是林盘人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

林盘人通过口头传统和节日庆典等形式,将智慧和经验代代相传。

例如,林盘人通过祭祀仪式等活动来敬拜祖先和神灵,并重视家庭传统和家训的传递。

林盘还有独特的节日和庆典,如新年、清明节和七夕节等,这些活动既是林盘人欢庆的时刻,也是人们了解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此外,林盘文化也不断吸纳新的元素,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文化更具活力和包容性。

综上所述,川西林盘文化以自然之美、和谐共处和传承深化为核心要义。

林盘文化的独特性和宝贵性在于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与人的和谐共处。

罨画池——川西名园一奇葩

罨画池——川西名园一奇葩

罨画池——川西名园一奇葩
于仁
【期刊名称】《四川统一战线》
【年(卷),期】1995(000)001
【摘要】西出成都38公里处,座落着川西著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崇州市。

在这座经济繁荣的古城闹市区,有一幽静的去处——罨画澉。

她以如诗如画的美景,古香古色的建筑和集人文历史与古典园林为一体的风格,吸引着众多游人。

【总页数】1页(P19-19)
【作者】于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
【相关文献】
1.基于文化内涵的西蜀园林空间解析——以罨画池为例 [J], 唐毅; 殷娇; 孟修竹
2.浅析罨画池空间布局特征 [J], 周雪倩;谢静;孙大江
3.川西绝胜:罨画池边第一诗 [J], 萧岩
4.城市古典园林遗产的背景环境要素识别研究——西蜀名园罨画池案例分析 [J], 郭璇;王小菁
5.成都市西蜀园林声景观调查研究——以成都百花潭及崇州罨画池为例 [J], 姚鳗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西第一名园:四川温江陈家桅杆

川西第一名园:四川温江陈家桅杆

川西第一名园:四川温江陈家桅杆
洛嘎(摄影)
【期刊名称】《重庆建筑》
【年(卷),期】2024(23)4
【摘要】陈家桅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乡天鹅村,由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与共子武举陈登俊年营建,是至今硕果仅存的川西第一名园,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桅杆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八年完成,包括住宅、宗祠、园林等。

陈家桅杆大小共12院,组合精巧,布局合理,具有典型的清代特色。

院内建筑是穿斗木结构,门前曾经整立有双斗桅杆,因此俗称为“陈家桅杆”。

陈家桅杆四周有溪水环绕,门前双斗桅杆,毅然屹立,气势壮观。

院前建有照壁,八字粉墙位于两旁,墙上镌有浮雕石刻,呈镂空的福寿二字和蝙蝠图案工艺,重檐大龙门有黑漆卷拱,檐上绘有彩色花鸟,灿烂缤纷。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洛嘎(摄影)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
【相关文献】
1.成都温江陈家桅杆——古建筑文化琐谈
2.看温江陈家桅杆
3.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
4.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
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5.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与蜀道集团调研四川省公路设计院公司温江科技研发基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川西林盘群保护与改造创建西蜀林盘文化典范扎实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余花龙门子林盘文化打造简介桤泉镇作为成都市的一个远郊乡镇,依托安仁古镇的打造,在错位中寻求竞争优势。

我们确立了以都市现代农业为本底、推进三次产业互动、推进“四大功能区”(生态循环“有机”种养殖功能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功能区、以“公馆门前的大田园”为理念的观光农业休闲渡假功能区、场镇商贸服务功能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在构建新型城乡聚居形态方面,一方面我们按照“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推进土地综合整理,新建一批;另一方面,我们立足安仁---桤泉丰厚的林盘文化资源着力实施林盘保护与改造,提升一批。

余化龙门子林盘位于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11组,与大邑安仁刘氏庄园毗邻,地处桤木河畔,风景宜人,环境优美。

现有住41户,人口130人。

余花龙门子初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36年),先祖余腾海为清朝武举,系元世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后裔,截止已在桤泉繁衍三十余代。

在依托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下,我们立足三千产业、桤木河滨江河堤打造和农博康道建设,本着以余花龙门子西蜀林盘农耕文化传承与宏扬为核心、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民居模样、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生产方式、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生活方式、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民俗文化,坚持共建共享,尊重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之话语权的理念,以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打造旅游小村,实现文态、业态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打造公馆门前的“大田园”为目标,对余花龙门子进行了保护性改造。

在改造中,我们坚持“历史的是最珍贵的,最土的就是最洋的”、坚持“民俗本土化、取材本土化、依靠本地群众”、对余花龙门子内的民居风貌进行了修复、对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建设,对文化氛围进行了恢复。

通过保护性改造,现在余化龙门子改造工作完成后,余花龙门子青春焕发,林盘内阡陌纵横、炊烟袅袅、沟渠相连、雨污分流、曲径通幽,一个西蜀林盘文化典范展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余化龙门子的形态已具雏形,围绕群众就业和增收,我们通过租(租赁)、迁(迁移)、安(以土地综合整理的方式安置)等方法,转换一批房屋和土地资源,引进业主用于发展农家客栈和特色餐饮点位(现已引进万春卤肉),将余花龙门子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旅游小村,最终促进群众的就业和增收。

围绕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生产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将余花龙门子作为我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示范点,镇干部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发放群众明白册、开展星级评优、设立曝光台、订立文明公约、干部出资组织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干部深入农户家中整治环境卫生等方法,促进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产生活习惯,形成自觉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思想、树立“关注习惯就是关爱家园”、“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自己爱”的主人翁意识;并且将余花龙门子建设成桤泉学校的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

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下,余花龙门子必将实现形态、业态、文态的有机融合,必将成为川西林盘文化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