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话教学 焕发课堂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对话教学焕发课堂活力

[摘要]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教学。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效的对话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学生对话,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师学生课堂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两次提到“对话”,充分表明对话教育理念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指导理念之一。这里的“对话”包含着阅读对话和阅读教学对话两层意思。阅读对话是师生各自与文本之间展开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过程。阅读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准备、前提、基础;阅读教学对话是对阅读成果的表达、检验、提升。阅读对话教学的提出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论,是语文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课题,顺应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要求。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呢?

一、师本对话。

教师首先以普通读者的身份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掌握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创作状态。做到胸中有书,教学中才能达到与教材的思想感情溶化一起的艺术境界。(二)以学生

的身份阅读,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内容的已知、未知和难易程度;从学生的角度想怎样学才有兴趣,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从学生的角度想阅读会有哪些疑难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想课堂结构怎样

才引人入胜,怎样才有张有弛、跌宕起伏。进入到学生的角色中,做到目中有人。(三)以语文教师的身份阅读文本,通过查阅编排体列,课文前的提示,课文后的习题,了解编者意图,吃透教材精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难点,综合把握课文的特点,抓住“课眼”,做到心中有数。“课眼”就是文章的眼睛,就是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问题。备课时抓住了“课眼”,可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妙趣横生。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紧紧抓住了“毁灭”这个中心词构建——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可见,抓住了“课眼”,才能统揽全文,有的放矢,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总之,教师只有把教材钻研好,才具备与学生对话的“底气”。

二、生本对话。

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凭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经验积

累,自由地发挥,创造性理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可以就阅读理解的,或情感思想的,或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或大家提出的疑问,与文本展开对话。

学习《望庐山瀑布》,首先让学生自读诗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整体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品读诗文,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故事中的那些诗句?找出来反复读读,想想好在哪里?”接下来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在书本上作批注;最后让学生咏读诗文,引导思考“从诗句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悉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只有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才具备与老师、同学对话的“底气”。

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对话是阅读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互动的凭借是文本,互动的主题是学生,教师是互动的指导者、引领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以宽容、博大的信心顺势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之窗、情感之们纷纷敞开。这样课堂上,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会到阅读的精神享受。这样课堂上才会议论纷纷,情意绵绵。

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将自己定位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造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学生表达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要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民主、平

等的对话氛围,最大限度的挑起学生的对话欲望,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这样,学生才会在民主、和谐的氛围里积极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生活实践对话;才会张扬个性,妙语连珠;才会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幸福;才会兴趣盎然的学习语文。

然后,在相互信赖的氛围下启迪心智,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促进。彼此敞开心扉,真诚肯定对方,赏识对方,悦纳对方,从而共享知识、共享思考、共享情感、共享智慧,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则都有两种思想。通过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心灵的愉悦、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堂由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动态局面。

再如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课,在学生充分熟读诗文,理解诗文后,师生、生生展开心灵的对话。

师:请同学们再次轻读诗歌,把它的精妙之处感悟出来,行吗?看谁眼睛最明亮,谁最聪明。

生:我觉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得妙。“飞”写出瀑布流得急,“疑”是作者感觉瀑布像是银河从天上流下来的,这是大胆的想象,带有夸张性。

生:我觉得“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中“三千尺”写得好,它

是虚指,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瀑布的壮美。

生:我觉得“挂”用的妙,写出远看瀑布的感觉。

师: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你们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老师佩服你们。想一想,你们读过李白那些诗句也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也采用这样的夸张手法写出了危楼的高。

生:《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李白与好朋友的感情比桃花潭水还深。

生:我发现以上的句子中,诗人喜欢用数量词,如“三千尺”、“高百尺”、“深千尺”这些虚指数表达诗歌内容。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真是个小发现家。

生:正因为李白喜欢用夸张的手法,所以他的诗具有浪漫的特点,难怪人们称他为浪漫主义诗人。

师:你们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

这就是流动生成的对话教学,这就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这就是以思引思的丝丝相连;这就是肯定之中的引导,浅层之下的深入;这就是智慧开启智慧的造就。

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 没有了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