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f08719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b.png)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
以下是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 翻译技巧:学会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主题思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深层含义:探究文章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1. 诗词形式:了解不同诗词的格律、韵律和对仗。
2. 意象分析: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
3. 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4. 文化背景: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四、作文1.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和主题。
2. 结构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3.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
4. 创新思维:在写作中展现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2. 文学体裁: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重要作品:熟悉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六、语言文字运用1. 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反义词,正确使用词语。
2. 成语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避免望文生义。
3. 标点符号: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结束语高考语文的知识点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82d0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f.png)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语文基本要素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2一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1)问: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①概括形象特征:本诗塑造了一位的身份形象。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关键点手法)③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寄寓的情感蕴含的哲理。
(2)人物描写手法(怎样塑造刻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怎样表现人物情绪的)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依附于其他描写手法存在)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正衬对比反衬等借助修辞:比喻象征等2事物形象(咏物诗)(托物言志之物,象征人物品格理想情操)问:描写(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答:①概括物象特征②结合诗句分析(点手法)③作用: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寄托什么样的情感常见形象:兰花菊花梅花松柏竹蝉马等(分析总结象征内涵)常用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等(描写物)象征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情)3景物形象:(1)意象:(蕴含诗人情感(意)的景物形象,在诗词中设有几个意象名词。
语文高考试卷考点
![语文高考试卷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44ee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要求掌握字音、字形、字义,正确使用词语。
2. 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要求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够准确运用。
3.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的成语、谚语、格言、名言等。
4. 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5.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6. 理解词义、句意、段意,正确判断词语、句子、段落在文中的含义。
7. 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8. 识别并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古诗文阅读1. 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求准确、流畅。
3. 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4. 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如历史、地理、官职等。
5. 分析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如议论、叙述、描写等。
6. 把握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1. 理解现代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在文中的含义。
2. 分析现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把握现代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 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如记叙、议论、描写等。
5.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
6. 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四、作文1. 确定作文立意,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2. 选择合适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布局谋篇,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4. 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
5. 注重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
6. 修改和润色文章,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之,语文高考试卷考点涵盖了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个方面。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掌握各个考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高考语文最全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最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66ca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3.png)
高考语文最全知识点总结语文是高考的一科,也是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
它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阅读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写作等多个方面。
为了顺利应对高考语文,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高考语文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古代文学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古代文学名著,掌握其主要内容、作者以及反映的历史背景。
如《红楼梦》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生活,《西游记》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局势。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些重要章节和篇目。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现代文学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现代文学名著,如《围城》、《活着》等。
除了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背景外,还需要从中抽取出表现主题、描写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点。
三、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古代诗词,如李白、杜甫的名作,了解其写作背景和意境。
同时,还需要具备识别诗词的能力,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并从中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运用语言的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高考语文中经常会出现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对于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我们需要了解其含义及在句子中的运用方式。
五、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它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文章时的关键词,能根据问题迅速定位答案。
同时,需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六、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需要掌握好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标题的拟定、逻辑结构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必考内容。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文章,了解其中的句子结构和词语用法。
同时,还需要适当拓展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包括古代文言的写作特点、常见的词语和用法等。
202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2dc0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0.png)
202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3、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4、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等。
其他知识点:1、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2、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3、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4、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标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标点符号考题是常出现,它的分类比较多,所以要谨记每个符号使用的方法。
标点符号常见考法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考查内容较为固定,点号的连用、后括号的位置、引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等都是重点。
在写作文中标点符号也是核心考点,如果运用不好会影响到作文的分数。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通过*的学习能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详细内容如下: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长生歧异,可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用顿号。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5.并列词语做谓语、做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感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7.并列的成分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关于冒号的使用: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3.如果后文是应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5.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完整版)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完整版)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6268935acfa1c7ab00cc1d.png)
文化知识1、“以字行”,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道德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代男子20 岁女子 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否则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有关的又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履行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源泉。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多数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还有“赋比兴”三种手法。
赋:直抒胸臆,比:比喻,兴:氛围衬着,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唱之物。
比如: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原来是想讲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惨剧,可是先讲孔雀东南飞,为了引出下文。
3、四书五经,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
四书指《大学》--曾子、《中庸》--子思、《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4、“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签字。
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 ,从四品。
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5、五陵年少:指京城荣华人家的子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邻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因今后代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6、六艺:多指礼(礼仪 )、乐 (音乐 )、射 (射箭 )、御 (驾车 )、书 (识字 )、数 (计算 )等六种科目。
但在《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经》的“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赋:平淡无奇,铺陈、排比。
相当于此刻的排比。
2023高考语文复习必看知识点
![2023高考语文复习必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c76a3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8.png)
2023高考语文复习必看知识点2023高考语文复习必看知识点考点如果学生们复习高考语文的时候,没有做过系统的知识总结,可能会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语文复习必看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8706ce4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c.p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基本知识汉字是汉族的传统文字,包括基本汉字和常用汉字两个层次。
基本汉字有214个,常用汉字则有近3500个。
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笔画顺序和读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石。
2. 拼音与音标拼音是用来标注汉字读音的字母系统,音标则是用来表示语音发音的符号。
掌握拼音和音标有助于正确地读、写和理解词语。
3.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在语言使用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近义词、反义词或相近词语之间的差异。
例如,区分"善良"和"友善"、"大胆"和"冒险"等。
4. 词汇搭配与固定搭配词汇搭配是指词语之间常常搭配使用,形成搭配习惯,例如"高兴"搭配"快乐","生病"搭配"去医院"等。
固定搭配则是表示一种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例如"纸上谈兵"、"一帆风顺"等。
了解和运用词汇搭配和固定搭配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1. 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文章、课文或段落,理解其中的意思、细节和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掌握快速阅读、 skimming 和 scanning等技巧,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本。
2.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
掌握写作技巧需要了解文体的特点、写作结构的组织和常用表达方式。
同时,提高词汇量、加强逻辑思维和培养文学素养也是写作的关键。
三、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是指古代文学作品按照传统、风格或题材进行的分类。
例如"诗"、"词"、"赋"、"曲"、"小说"等。
了解古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高考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
![高考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3c7e8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b.png)
高考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高考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考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考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一、语文基本知识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2de3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c.png)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1. 作品解读和分析
- 确定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 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结构和语言特点- 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2.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 熟悉常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
- 进行文言文的准确翻译
3.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 阅读理解现代文言论及社会热点话题文章- 分析文章的论证逻辑和观点
- 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古代诗词鉴赏
- 熟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诗词及其作者- 分析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 解读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5. 阅读理解与写作
- 高效阅读理解各类文学作品和非文学材料
- 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理解技巧
- 进行正确和有逻辑性的写作
6. 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 理解文学常识和文学著作中的典故和引言
- 辨别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和创作
7. 作文技巧和范文阅读
- 研究不同文体和文风的作文表达方法
- 分析范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 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的完整版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全)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
![(全)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b9a350df524ccbff0218428.png)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 论点B 论据C 论证3.比喻三要素:A 本体B 喻体C 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 t5.律诗四条件: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C 中联对偶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 叙述B 议论C 抒情D说明E 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 举例子B 列数字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E 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 总分总结构B 总分结构C 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 举例法B 对比法C 喻证法D 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夸张E 反问G 反复F 设问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 并列短语B 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 动宾短语E 动补短语F 介宾短语G 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 名词性短语B 动词性短语C 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E 定语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A 名动形B 数量代C 副介连D 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 顺叙B 倒叙C 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 表引文内容省略B 表列举事项省略C 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 表解释说明前文B 表后文跳跃转折C 表声音中断延长D 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 表引用实际内容B 表讽刺反语C 表特定称谓D 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6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 听到listenB 看到lookC 写到writeD 说到speA 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 依据表达方式B 找寻明暗线索C 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 对比写法B 象征写法C 烘托写法D 以小见大写法E 先扬后抑写法F 虚实结合写法G 夹叙夹议写法三.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考语文知识点摘抄大全
![高考语文知识点摘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e66a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6.png)
高考语文知识点摘抄大全作为高考的一科,语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的命题范围涉及广泛,知识点繁多,备考的复习内容繁杂且琐碎。
为了更好地备考高考语文,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语文知识点的摘抄。
一、修辞手法:1. 比喻:用某种事物来比拟另外一种事物,以形象地描绘事物的特点。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以增强描述的效果。
3. 夸张:对某种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张的表达,以渲染气氛或强调某一特点。
4. 排比:通过将同类事物或概念并列起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5. 对偶:通过并列的两个相对的词或短语的运用,使句子更加平衡。
6. 比拟: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的特点,使句子更加形象。
7. 省略:在表达中省去部分词语或语句,以简洁表达。
二、常见修辞手法:1. 平韵:指以声母和韵母相同或相似的音节相致。
2. 连续反复:即反复颠倒前后语序。
3. 夸张:以语言的方式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渲染,以加强感染力。
4. 对偶:将同类型的词语或句子安排在相对的位置,以增加对比效果。
5. 比喻:将某个事物或概念用具体的形象来描绘,以增加印象力。
6. 押韵:指在诗歌或文学作品中,将结构相似的两个或多个句子谐音相同。
7.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使读者或听者对事情有所思考和反思。
三、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场景:1. 描写景物:通过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 表达感情:修辞手法可以使感情更加饱满,并能够更好地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3. 突出主题:通过运用反问、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突出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文言文基础知识点:1. 文言修辞手法:夸张、对偶、比拟等文言修辞手法常见于文言文的表达中,使文言文更加生动有力。
2. 文言文常见格律:平水韵、离合韵、仄阳平仄、卷舌韵等是文言文的常见格律,需要熟练掌握。
3. 文言文句式和排比: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排比方式也是备考高考语文时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
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
![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7bba93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0.png)
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每个高中生必须重点学习的科目之一。
高考语文考试在试卷的命题上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规律性,考察的内容也基本围绕着语言文字的运用、文学常识和文化素养展开。
下面将为大家列举一些语文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类1. 词语辨析:考察同音字、近义词的使用上的差异。
如"颇具建树"和"历历在目"的意思和用法。
2. 词汇积累:高考中经常涉及到的政治词汇、历史名词、文化名人等,考生需要掌握并灵活运用。
3. 常用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时态的运用、从句引导词的使用等,考生要能正确运用。
二、阅读理解类1. 理解文本:考生需要对文章大意进行准确把握,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恰当地引用文中的细节进行支持。
2. 分析推理:考生需要根据文章的信息结构和语言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和推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归纳总结或作出合理判断。
三、写作技巧类1. 议论文写作:考生需要掌握论点的提出,论证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的得出等写作技巧。
2.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考生需要熟悉文言文的常用句式、修辞手法和常见的表达方式,并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四、文学常识类1. 文学作品的作者与作品:考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文学作品的作者以及他们的作品,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2. 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评论家、文学术语等,考生需要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一些语文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实际上语文的考察范围远不止这些。
想要在高考语文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并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此外,积累大量的词汇和阅读文学作品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而言之,高考语文是一门考察学生综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学科。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拿到理想的成绩。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5d1a28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e.png)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生活总会经历一些特殊的节点,高三就是学生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语文课程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备考语文,以下是一些必背的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发展阶段:先秦文学、汉赋、魏晋南北朝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等。
2. 古代文学代表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史记》、《红楼梦》等。
3. 古代文学流派:儿歌、乐府、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1.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代表作家有鲁迅、胡适等。
2. 20世纪文学:代表作家有郭沫若、巴金、茅盾、朱自清等。
3. 文学流派:现代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
三、修辞手法1. 比喻:用本身与所要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联系的表达方式。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描写成有生命的,给予其人的性格特征。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描述,加强表达的效果。
4. 对偶:通过相同的形式、结构或意义的平行句来表达。
5. 排比:通过并列的方式,列举事物的多个方面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四、诗歌鉴赏1. 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指每一句诗句的字数是五个,七言诗则是七个。
分别代表唐代的主要体裁。
2. 诗的韵律:平起平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仄收等。
3. 诗的格律:律诗通常由句、韵、字和平仄四个要素构成。
五、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1. 对仗:句与句、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呼应与对应,使得整篇文章显得和谐。
2. 假借:通过引用、拿来等手法借用一些成语、典故等,来达到修辞效果。
3. 比兴: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事物。
4. 省略: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会将一些词语、句子进行省略。
综上所述,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包括古代文学常识、现代文学常识、修辞手法、诗歌鉴赏和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这些知识点是高考语文的基础,掌握它们有助于高三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82f93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f.png)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一、阅读理解1.文章类型判断和主旨概括2.归纳概括3.事实细节4.推理判断5.观点态度6.修辞手法7.修辞效果8.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二、相关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设问6.反问7.对仗8.插叙9.补充说明10.并列11.托物抒情12.借代13.旁征博引14.象征15.比拟16.对称17.夸张与写实关系三、作文写作1.作文的写作类型(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2.作文的体裁3.作文的主旨思想4.作文的框架结构5.作文的开头结尾6.作文的段落写作7.作文的语言表达8.作文的修辞手法运用9.作文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10.作文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四、古代文学1.古代诗歌流派和代表作2.古代诗歌创作技巧3.古代词曲流派和代表作4.古代小说流派和代表作5.古代散文流派和代表作6.古代文学家和作品7.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思想8.古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9.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五、现代文学1.现代诗歌流派和代表作2.现代诗歌创作技巧3.现代小说流派和代表作4.现代散文流派和代表作5.现代文学家和作品6.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思想7.现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8.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六、修辞学知识1.修辞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3.修辞手法与表达意境的关系4.修辞手法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七、古代学术和文化常识1.古代文化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2.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制度3.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其价值八、现代语言知识1.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3.现代汉语的词语运用和表达技巧4.现代汉语的语义、语用和语感九、现代语言文字常识1.现代汉字的基础知识2.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和规范化3.现代汉字与表意、表音的关系4.现代文字的特点和应用以上是一个超详细的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清单,希望对同学们备考高考语文有所帮助。
语文高考知识点列表
![语文高考知识点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aacf87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3.png)
语文高考知识点列表1. 文言文1.1 时文阅读与写作1.2 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对比与联系1.3 古文阅读与鉴赏1.4 古代诗歌鉴赏和写作技巧1.5 古代散文鉴赏和写作技巧1.6 古代小说鉴赏和写作技巧1.7 古代戏剧鉴赏和写作技巧2. 现代文学2.1 现代文学流派的发展与特点2.2 现代散文的阅读与鉴赏2.3 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2.4 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2.5 现代戏剧的阅读与鉴赏3. 修辞与写作技巧3.1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3.1.1 比喻与拟人3.1.2 夸张与夸张对比3.1.3 对偶与排比3.1.4 反问与反义疑问3.1.5 以貌取人与典型描写3.1.6 借代与隐喻3.1.7 反复与渲染3.1.8 感官描写与场景刻画3.2 写作技巧与方法3.2.1 论说文写作技巧3.2.2 描写文写作技巧3.2.3 记叙文写作技巧3.2.4 说明文写作技巧3.2.5 应用文写作技巧4. 古代文化与文学4.1 古代思想与文化4.1.1 儒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2 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3 墨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4 理学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5 佛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2 古代文学作品4.2.1 唐诗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2.2 宋词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2.3 元曲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2.4 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 现代文化与文学5.1 现代思潮与文化5.1.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影响5.1.2 魏晋风度的精髓及其影响5.1.3 文学现代化的背景及其影响5.1.4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启示5.2 现代文学作品5.2.1 鲁迅先生及其代表作品5.2.2 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2.3 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2.4 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2.5 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及其特点以上是语文高考知识点的一个简单列表,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论述超过1000字的篇幅,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扩展和详细写作。
高考语文知识点大全收藏
![高考语文知识点大全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c0e712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e.png)
高考语文知识点大全收藏作为每年一次的重要考试,高考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而在高考中,语文作为一个重要科目,尤为重要。
无论是理解阅读材料、作文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大家整理并归纳一些高考语文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文学术语的理解和运用等。
考生需要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茶花女》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文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对偶、排比、反复等)等基本概念。
二、修辞手法与修辞方法修辞手法与修辞方法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修辞手法指的是作家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所运用的各种技巧,如拟人、比喻、夸张等。
而修辞方法指的是作家在组织语言时所采用的有组织的方法和形式,如对偶、排比、反复等。
考生需要熟悉并能够准确理解、分析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与修辞方法。
三、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古诗词通常包含了多种修辞手法与修辞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
考生需要能够读懂古诗词的意境,掌握其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文学流派等相关知识。
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包括逻辑推理、观点分析、细节理解等。
在阅读理解题中,考生需要通过理解文章的意思和结构来回答问题。
同时,还需要了解现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修辞方法,明确作者的观点及表达方式。
五、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环节,考生需要熟悉各种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和立意观点等。
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掌握词汇和语法的正确运用等。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1e273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1.png)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在高考中为我们赢得宝贵的分数。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份较为全面的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歌(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汉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2、散文(1)先秦散文主要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2)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的散文成就颇高。
3、小说(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作品。
二、中国现代文学1、小说(1)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等。
(2)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都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诗歌(1)郭沫若的《女神》是新诗的奠基之作。
(2)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的作品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散文(1)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是优美的散文。
三、外国文学1、古希腊文学(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作品。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全集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05482a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8.png)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全集高考是每个学生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语文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科。
在语文考试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对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以便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指导。
一、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在语文考试中,古诗词的鉴赏是一项必考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熟悉古诗词的常见题材、常用修辞手法等。
同时,对于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也需要有一定了解,如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文化背景。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考察点。
同学们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常见表达方式。
此外,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也是备考的重点。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对文言文中生僻字词的理解和推测。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学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熟悉文章的结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的观点。
此外,要善于分析文章的语言表达手法,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考试中的一大考点。
同学们需要熟悉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并分析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此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同学们需要对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鉴赏。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同时,了解作品的作者和其代表作品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六、作文写作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
同学们需要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包括构思、提纲、组织思路和语言表达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连贯性。
此外,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修养,以此提升作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七、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除了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也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
高考语文高考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语文高考知识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dd1a9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e.png)
高考语文高考知识点有哪些高考语文是每位高中生所必须应对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文学、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
下面将对高考语文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文学知识1. 古代文学:高考语文中的古代文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读、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等。
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知识点包括近现代文学作品的选读、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风格等。
如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家的作品。
3. 古代诗词鉴赏:高考语文中的古代诗词知识点涉及到唐诗宋词的选读、作者和作品的鉴赏以及相关的修辞手法等。
4.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
二、语言知识1. 词语辨析:高考语文考试中常会考察一些常见词语的辨析,如近义词、同义词等。
学生需要熟悉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句子成分、句段结构、语法错误的判定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则以及正确的语法用法。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
学生需要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运用。
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各类文章,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细节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善于分析文章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四、写作写作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进行写作。
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学生需要具备清晰的思维逻辑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高考语文的考察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知识、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
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应试能力。
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全语文知识20条1.小说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 论点B 论据C 论证3.比喻三要素:A 本体B 喻体C 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C 中联对偶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 叙述B 议论C 抒情D 说明E 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 举例子B 列数字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E 分类别F 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 总分总结构B 总分结构C 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四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 举例法B 对比法C 比喻法D 道理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夸张E 反问G 反复F 设问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 并列短语B 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 动宾短语E 动补短语F 介宾短语G 的字短语按词性分三种A 名词性短语B 动词性短语C 形容词性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E 定语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A 名动形B 数量代C 副介连D 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 顺叙B 倒叙C 插叙A 表引文内容省略B 表列举事项省略C 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 表解释说明前文B 表后文跳跃转折C 表声音中断延长D 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 表引用实际内容B 表讽刺反语C 表特定称谓D 表着重强调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 听到ListenB 看到LookC 写到WriteD 说到SpeakE 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 依据表达方式B 找寻明暗线索C 依据时空顺序D 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 对比写法B 象征写法C 烘托写法D 以小见大写法E 先扬后抑写法F 虚实结合写法G 夹叙夹议写法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①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
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①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