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育

合集下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七十种策略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七十种策略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七十种策略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重问题。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的丰富性和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许多物种正面临着极高的灭绝风险。

为了保护我们的自然遗产并维护生态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七十种策略,这些策略可用于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1.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以确保对生物多样性的合理管理和保护。

2. 设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维护和恢复受威胁的物种和生境。

3. 保护重要的栖息地,如湿地、森林和珊瑚礁,为物种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

4. 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合作,以减少非法野生动物和植物的走私。

5. 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实践,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冲击。

6. 推广有机农业和永续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增加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多样性。

7. 加强研究和监测,了解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8. 保护遗传资源,包括保存原生态育种材料并促进植物和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9. 推广可持续的旅游和观光业,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0. 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11. 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

12. 鼓励社区参与生态保护项目,增强本地居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13. 通过纳入生物多样性考虑,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4. 加强渔业管理,保护海洋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并采取措施减少捕鱼中的非目标物种。

15. 鼓励植树造林,并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促进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恢复。

16. 限制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动植物物种保护。

17. 降低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18. 采用可持续的渔业和农业实践,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种类和遗传信息的丰富性。

它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增强环境稳定性和提供人类福利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许多国家和组织制定了各种保护规定。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并重点介绍其内容和实施情况。

1. 国家和地区级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在国家和地区级别,各国和政府机构通常制定了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些保护规定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自然保护区网络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的核心手段之一。

各国设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具有特殊生态、地理和文化价值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珍稀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物种保护为了保护濒危物种,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物种保护规定。

这些规定主要包括限制狩猎、捕捉和贸易濒危物种,禁止破坏栖息地以及推动濒危物种的保育繁殖和引种工作等。

1.3 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控制工业排污、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动可持续开发等。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2.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除了各国自行制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外,联合国和国际组织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2.1《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于1992年通过的一项国际环境公约。

该公约旨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各缔约方根据公约的要求,制定了各项措施,包括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强国际合作等。

2.2 其他国际公约和协议除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外,还有许多其他国际公约和协议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比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拉姆萨尔公约》(涉及湿地保护)等。

这些公约和协议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合作的平台,推动各国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育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保育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保育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保育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以下是保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矿产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保护是保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调整生产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方面。

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是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任务。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育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特有物种等方面。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链条的完整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防止生物灭绝具有重要意义。

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保护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资源,减少污染和排放,促进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

环境保护是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也要保护和满足未来世代的需求,是一个关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

保育学强调可持续发展,提倡环保、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理念,促进综合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长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5. 自然灾害防治自然灾害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难题,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旱灾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保育学致力于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提倡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的能力。

6.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互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7.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主要包括探险旅游、环保旅游、生态旅行等。

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

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

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渔业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但过度捕捞、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导致了渔业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和保育渔业生物多样性,关注渔业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的策略,并重点介绍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渔业生物多样性是指渔业所涉及的各种物种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它包括了捕捞目标物种、非目标物种和栖息地,对维持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和保育渔业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在现代渔业活动中,存在着一些对渔业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因素。

其中,过度捕捞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和高强度的捕捞压力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严重影响了渔业生物多样性。

此外,栖息地丧失和破坏、气候变化、生物入侵、污染等也对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威胁。

三、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为了保护和保育渔业生物多样性,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策略。

首先,建立科学的管理措施,包括渔业资源评估、渔业配额管理、渔业规模控制等,以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加强渔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捞和偷渡捕捞行为。

此外,通过建立渔业保护区和禁捕区等自然保护措施,保护和恢复渔业生物的栖息地。

同时,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增强渔业从业者和社会大众对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

四、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一些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

例如,澳大利亚格林斯通群岛的休渔措施,通过限制捕捞行为和提供保护区,成功恢复了当地的渔业资源;挪威和冰岛对大西洋鳕鱼的科学管理和捕捞限制,使其从资源崩溃的边缘恢复到了可持续利用的状态。

这些成功案例证明,只要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渔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保育是完全可行的。

结论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保育名词解释

保育名词解释

保育名词解释概述保育是指对动植物种群、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

在面临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挑战下,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探讨保育的概念、原则、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保育的定义保育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维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动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一系列行为。

保育的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保育的原则1.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保育工作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指出保育应注重保护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多样性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 可持续利用原则保育不仅要保护生物资源,还要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在保育中,需要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其不被过度开采和破坏。

3. 生态系统服务原则保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食物、水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各种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的服务。

保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和提升。

保育的方法1. 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保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护特定物种的栖息地,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引入保育种群在一些濒危物种的保护中,引入保育种群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通过人工繁殖和放归等手段,可以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3. 控制非法贸易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是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濒危物种免受非法贸易的侵害,需要加强对非法贸易的打击,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保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保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保育工作。

保育的应用领域1. 自然保护自然保护是保育的最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管理方法考核试卷

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管理方法考核试卷
C.热带雨林
D.寒带针叶林
7.关于生物入侵,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生物入侵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生物入侵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
C.生物入侵对原生物种没有影响
D.生物入侵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然选择
8.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A.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B.大规模开发自然保护区
C.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提高环境承载力
C.减少人类活动干扰
D.人工繁殖珍稀物种
3.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目标主要是保护?()
A.生态系统功能
B.生物种类数量
C.生物个体数量
D.生物基因多样性
4.以下哪个国际公约主要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在生态系统中起着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抵抗力等作用。
2.
-建立自然保护区:优点是能有效地保护生物栖息地,缺点是需要大量土地和资金,管理难度大。
C.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D.忽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16.以下哪个原因可能导致生物物种灭绝?()
A.环境污染
B.生态入侵
C.自然选择
D.生物进化
17.以下哪个概念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密切相关?()
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B.环境污染治理
C.人口增长
D.社会经济发展
18.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A.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动物栖息地破坏与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措施

动物栖息地破坏与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措施

动物栖息地破坏与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措施动物栖息地破坏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发展,许多动物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改变。

这不仅对动物自身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威胁,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保护动物栖息地并采取相应的保育措施成为了当务之急。

首先,了解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动物栖息地是动物们生活、繁衍和寻找食物的重要场所。

它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使得动物能够生存下去。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许多动物栖息地受到了破坏和改变。

例如,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森林和湿地的消失,这使得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和繁衍的地方。

因此,保护和恢复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采取适当的保育措施对于保护动物栖息地至关重要。

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并加强执法力度,严惩破坏栖息地的行为。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促使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减少对栖息地的破坏。

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为动物栖息地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栖息地的特点和生态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

例如,通过追踪动物的迁徙路线和栖息地选择,可以确定哪些区域需要特别保护,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

同时,技术创新也为栖息地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栖息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途径。

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制定和实施保护计划。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以减少对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动物栖息地破坏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与政策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与政策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与政策措施近年来,全球各地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与政策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要的技术与政策措施,并讨论它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和可行性。

技术措施1. 制定和实施保护区网络保护区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划定保护区域,可以为各种濒危物种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这些保护区域涵盖有陆地、水域以及海洋。

制定和实施保护区网络需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将科学数据与政策制定相结合,确保保护区域的覆盖面广泛且有效。

2. 推动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平衡点,既能满足人类利益,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是实现这一平衡的关键。

可持续利用包括合理管理渔业和林业资源,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草地和湿地的保护。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基因库和种质资源库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或种群衰退,建立基因库和种质资源库是至关重要的。

基因库可以保存各类生物的遗传物质,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力。

这些资源可以用于研究、保育和恢复濒危物种。

同时,基因库也有助于人类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积极投资和建设这些设施,以提供全面和可靠的遗传资源。

政策措施1. 采取法律和监管措施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和监管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非法砍伐、过度捕捞和污染等活动的打击力度。

同时,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和处罚制度,鼓励个人和企业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努力。

2. 促进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公众的参与和意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物种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如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和媒体广告,普及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

生态系统保育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保育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保育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断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寻求全球合作和协调。

一、生态系统保育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之相关的地理环境和地球的生化作用的总体。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对于维持生命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因此,生态系统的保育是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生物多样性保育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限制人类活动的地方。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育。

(2)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保育的关键。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避免物种灭绝。

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培育珍稀物种、恢复生物多样性等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2.生态系统功能保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能够维持我们的生命和环境的平衡。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功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行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推广可以降低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生态农业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2)节约能源和资源我们需要意识到节约能源和资源对于生态系统保育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采取减少浪费、开发新能源、优化生产等措施来节约能源和资源。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通过满足当前需求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权利和能力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通过持续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来实现长期的发展。

1.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的平衡。

生物多样性保育教案

生物多样性保育教案

生物多样性保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组成以及其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方法和措施。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组成。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2、难点(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如何引导学生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威胁。

4、实践活动法安排一些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植物观察等,增强学生的体验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图片,如热带雨林、珊瑚礁、草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景观中丰富的生物种类,从而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组成(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即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不同品种的狗具有不同的基因,地球上存在着数百万种不同的物种,以及森林、湿地、海洋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帮助学生理解这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生态服务功能讲述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方面的作用,如森林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湿地可以蓄水防洪、净化水质等。

(2)经济价值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的直接经济价值,如食物、药物、木材等资源;以及间接经济价值,如旅游、文化等。

(3)文化和美学价值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审美体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如各种传统的农耕文化、民间艺术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濒危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濒危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濒危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消耗,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濒危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保育行动已成为当今全球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濒危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性、挑战和策略。

保护濒危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和繁衍的基础,它维持了生态平衡,促进传粉、授粉和有益物种的保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资源回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破坏时,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破碎、不稳定和易受干扰的局面。

然而,濒危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人类活动是最大的威胁之一。

森林砍伐、野外开发和非法狩猎等破坏性行为,不仅破坏了物种的栖息地,还导致物种数量骤减。

此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

全球变暖使许多地区的栖息地变化,使一些物种难以适应新环境,增加了其濒危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育策略。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常见的措施之一。

自然保护区提供栖息地,限制人类活动,并促进物种的保存和自然恢复。

其次,推动国际合作也是重要举措。

通过跨国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努力,分享资源和经验,增加濒危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成功几率。

此外,开展公众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育公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濒危物种的保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可以增强人们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并激发他们参与保育行动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和数据收集,有助于深入了解濒危物种的生态需求和栖息地的恢复能力,为保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濒危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只有通过合作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保护濒危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采取行动,支持保育工作。

只有通过保护濒危物种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才能确保我们的地球能够持续支持人类和其他生命的繁衍和发展。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尤其需要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保育。

本文将从减少破坏、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栖息地以及推动恢复与重建等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现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1. 减少破坏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在规划施工区域时,应尽量选择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地块,避免破坏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2)使用环保材料:在施工建筑物和设施时,应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使用可降解材料、低碳材料等。

(3)限制施工噪音和振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的野生动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应采取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降低对生物多样性的干扰。

2. 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以下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1)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在施工现场周边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禁止非法狩猎、采集和破坏生物栖息地。

同时,加强巡护和管理,保障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种植和保护植被:在施工现场周边及其周边区域,可以进行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

例如,种植适应该地生态环境的植物,加强对珍稀植物的保护与研究。

(3)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对于濒危或受威胁的野生动物,可以在施工现场周边建立人工繁殖基地,保护其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3. 推动恢复与重建为了实现施工现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保育,需要积极推动恢复与重建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生态补偿:施工单位应承担生态补偿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合理补偿,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

(2)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对施工现场周边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监测和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

(3)教育与宣传:加强对施工现场相关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

专业保育知识讲解

专业保育知识讲解

专业保育知识讲解我们要明确保育的定义。

保育是指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的过程。

它旨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专业知识。

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食物、药品、原材料等资源,还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净化空气、水源和土壤,调节气候等。

因此,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是专业保育人员必备的知识。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层次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多样性。

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实用价值,如食物、药品等;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潜在价值是指尚未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1.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科学研究和制定政策法规等。

就地保护是指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物种转移到动物园、植物园等人工环境中进行保护。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和非物质利益。

保护和恢复这些生态系统服务,以确保人类福祉的可持续性。

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功能和服务,以及它们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2.1 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功能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城市等多种类型。

不同生态系统的功能各不相同,如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调节径流等功能。

2.2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也逐渐遭到威胁。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保护是指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完整性的一系列行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精密的平衡。

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利用和破坏,这种平衡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生态保护的核心目标是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生态服务,如水源、空气净化、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

如果生态系统发生破坏,这些生态服务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保护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如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

如果这些资源受到破坏,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态系统的稳定还能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丰富程度。

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

生物多样性保育不仅仅是在保护某个物种的生存,更是为了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道义要求,还有很多实际利益。

首先,生物多样性对食物安全至关重要。

各种农作物和家畜的养殖依赖于野生生物的传粉和控制害虫等生态服务。

如果生物多样性丧失,我们将面临食物供应的巨大压力。

其次,生物多样性也对医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药物和生物制品都来自自然界的物种。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我们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药物来源,给医疗领域的发展带来挑战。

而且,生物多样性对旅游业具有吸引力。

各种独特的生物和景观是游客前来观光的重要原因。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还能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收入。

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ppt课件完整
19
外部原因——高度特化
▪ 大彗星兰 ▪ 天蛾特异为其传粉
ppt课件完整
20
物种灭绝的人为原因
ppt课件完整
21
生物多样性研究
▪ 保护优先级 ▪ 种群生存力分析(PVA)、最小可存活种群(MVP) ▪ 灭绝率与生境片段化 ▪ 岛屿生物地理学 ▪ 自然保护区设计
ppt课件完整
22
生物多样性研究
▪ 泥盆纪后期(3.65亿年前),30%物种灭绝, 约50%的海洋生物灭绝
▪ 二叠纪末期(2.55亿年前),生物演化史上最 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地球上约80-95%的物种 灭绝
▪ 三pp叠t课件完整纪末期(2.05亿年前),规模较小,部分7
灭绝的类型
ppt课件完整
8
谱系角度的灭绝
▪ 真灭绝 ▪ 假灭绝
ppt课件完整
▪ 赛加羚羊
13
物种角度
▪ 全部灭绝 ▪ 野外灭绝 ▪ 局部灭绝 ▪ 亚种灭绝
▪ 里海虎
ppt课件完整
14
灭绝类型
▪ 背景灭绝
▪ 大量灭绝
▪ 随着生态系统的变 ▪ 由于自然灾害而发生 化,某些物种消失, 的大规模物种死亡。 另一些替代了它们,
▪ 这人为种灭物绝 种的周转, 其速率比较低,称 ▪为由人背类景引起灭的绝灭绝。
▪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 样性四个层次[2]。
ppt课件完整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ppt课件完整
3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3]
概况:
▪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高等植物34984种,居世界第三; ▪脊椎动物6445种,占世界13.7%; ▪真菌约1万种,占世界1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育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育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育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丰富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育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们关乎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挑战以及实施生态保育的方法。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1. 维护生态平衡: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持食物链的稳定。

2. 促进生物资源利用:地球上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维持着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保护了人类的生态健康。

破坏生物多样性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和新疾病爆发等问题。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1. 栖息地破坏: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发等行为导致了大量栖息地的破坏,使许多物种失去了生存空间。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

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都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影响。

3. 过度捕捞和非法猎杀:过度捕捞和非法猎杀使得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区的设立变得尤为重要。

三、实施生态保育的方法1. 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通过划定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限制人类活动,保护栖息地和物种,从而实现生态保育的目标。

2. 加强监测和研究:加强对物种分布、数量和濒危状态的监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3. 推行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农业、林业和渔业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便于物种得以恢复和繁衍。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和措施的宣传教育,增加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结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育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面对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关注生物多样性,积极参与保护与保育工作,为地球家园的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物种、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并制定有效的工作思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工作总结1. 生物多样性保育在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将生物多样性保育放在首位。

通过开展科学调查与监测、物种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我们成功保护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如xxxx。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相关研究机构和保护组织的合作,分享科学研究成果和保护经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的发展。

2. 社区参与与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社区参与与宣传教育工作。

我们与周边居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组织了系列活动,提高了他们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此外,在社交媒体平台和宣传媒体上积极宣传保护区的工作成果和意义,提高了公众对自然保护的重视和支持。

3. 治理措施和协调管理为了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了执法和巡护力量、改善了监测和数据管理系统等。

同时,我们也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了协调合作,形成了联防联治的工作格局,共同维护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

二、工作思路1. 加强科研与监测科学研究和监测是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基础。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和长期监测。

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和物种的生态需求,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强化立法和执法为了提高自然保护区的法治化水平,我们将加强对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和需求的法规体系。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执法力量的培训和配备,提高执法效能,确保保护区内的法律秩序和生态安全。

3. 推动可持续发展在自然保护区工作中,我们将不仅关注生态保育,也将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海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导则(试行)

上海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导则(试行)

上海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导则(试行)1 总则1.1 为了加强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的指导,规范湿地修复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的流程,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全市范围所有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

1.3 在湿地修复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育除应遵守本导则外,还应遵守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规定。

1.4生物多样性保育应建立在对湿地历史资料和现状数据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并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2 术语2.1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2.2 退化湿地:指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或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生态恶化的湿地。

2.3 湿地修复:指通过生态工程技术措施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4湿地修复区:按国家有关规定,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展的退化湿地修复区域。

2.5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本导则的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物种多样性,即动植物物种。

2.6生物多样性保育:是指通过栖息地保护、生境改造、增殖野放等措施来达到生物多样性增加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改善。

2.7 外来物种: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

本导则的外来物种具体指非上海自然分布的物种。

3 一般规定3.1 湿地修复前应对湿地修复区进行本底调查,了解湿地自然条件、水文水质、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条件及历史变化等,为湿地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以及遗传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自然界美丽的体现,更是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在当前环境压力与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有效保护这一宝贵资源。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深远而复杂,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

生态层面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石。

丰富的物种和基因遗传带来了生态系统的韧性,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变化、抵御疾病和抗击外来入侵物种。

例如,森林中的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支持各类动物和植物的共生关系,从而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

此外,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

这些服务包括土壤肥力、水源保护、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等,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

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更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服务功能表现得更为优越。

经济层面生物多样性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直接通过农林渔业生产实现价值。

许多经济作物和渔业资源依赖于特定的野生种群。

例如,农作物的发展依赖于其近缘种,这些种类能赋予作物抗病虫害、适应气候变化等优势。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在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旅游日益盛行,人们趋之若鹜地期望能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丰富的动植物群落。

如果没有有效保护,独特的自然景观将逐渐消失,也将对相关经济活动造成巨大损失。

社会与文化层面对于许多民族而言,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不仅是资源问题,更关系到他们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

某些区域特有的动植物承载着当地居民的传统知识、语言甚至宗教信仰,它们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

当这些资源遭到破坏时,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是文化遗产和社会结构的崩溃。

当前威胁及原因分析尽管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但人类活动正加剧了对其的威胁。

栖息地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自然栖息地被大量改建为农业用地、道路以及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樣性保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湯曉虞生物多樣性公約之產生* 地球上生物資源是維持人類經濟活動、社會發展之基礎,且持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是保存我們及下一代子孫極重要的資產。

* 由於人類各項活動對物種及生態系之破壞加速,造成物種迅速消失,對人類發出重大警訊。

* 為此198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成立一個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專家工作組來探討國際間是否有必要成立公約來在維持生物多樣性工作。

* 終於1992年6月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上簽署。

生物多樣性公約之特性* 意識到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價值,和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部分的生態、遺傳、社會、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娛樂和美學價值。

還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對演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性,確保保育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共同關切的問題,重申各國對它自己的生物資源擁有主權權利,也重申各國有責任保育它自己的生物多樣性,並以永續的方式利用它自己的生物資源,關切一些人類活動正在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嚴重減少,意識到普遍缺乏關於生物多樣性的信息和知識,亟需開發科學、技術和機構能力,從而提供基本理解,據以策劃與執行適當措施,注意到預測預防和從根源上消除導致生物多樣性嚴重減少或喪失的原因,至為重要,並注意到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減少或損失的威脅時,不應以缺乏充分的科學定論為理由,而推遲採取旨在避免或盡量減輕此種威脅的措施,注意到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基本要求,是就地保育生態系統和自然棲地,維持恢復物種在其自然環境中有生存力的種群,並注意到移地措施,最好在原產國內實行,也可發揮重要作用。

* 認識到許多體現傳統生活方式的原住民和地方社區同生物資源有著密切和傳統的依存關係,應公平分享從利用與保育生物資源及永續利用其組成部分有關的傳統知識創新與實踐而產生的惠益,並認識到婦女在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中發揮的極其重要作用,並確認婦女必須充分參與制訂和實施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各級政策,強調為了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及其組成部分的永續利用,促進國家、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國際、區域和全球性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認提供新額外的資金和適當取得有關的技術,可對全世界處理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進一步承認有必要訂立特別的條款,以滿足開發中國家的需要,包括提供新的和額外的資金和適當取得有關的技術,注意到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這方面的特殊情況,承認有必要大量投資以保育生物多樣性,而且這些投資可望產生廣泛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惠益。

* 認識到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根除貧困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和壓倒一切的優先事務,意識到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對滿足世界日益增加的人口對糧食、健康和其他需求至為重要,而為此目的取得和分享遺傳資源和遺傳技術是必不可少的,注意到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最終必定增強國家間的友好關係,並有助於實現人類和平;期望加強和補充現有保育生物多樣性和永續使用其組成部分的各項國際協議;並決心為今世後代的利益,保育和永續利用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公約精神* 在於世界各國對於永續發展上之認同,並確認各國對其國內生物之主權。

* 使世界各國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利用各生物之組成、以及使用生物基因資源產生利益公平分享上跨出令人注目的一步。

生物多樣性保育五大策略>各國政府應依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之保持原則,來擬定國家政策綱領;切實評估生物資源的價值,並將之納入地方和國家的成本效益分析中。

>政府應鼓勵並協助地方社區的資源保育,若地方人士有關生物資源的知識被利用於商業用途時,地方人士應獲得經濟上的酬勞。

>政府應加強及推廣保護生物多樣性技術與方法。

保育工作之規劃及落實必須考慮生物區域性,以符合生態與社會實況。

各種資源之經營管理均應保存生物多樣性為原則。

保護區系統應包括全國各生態系,其管理目標必須與周圍的生態系及附近社區之經營目標相協助。

>提升人類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對資源永續利用的能力:加強民眾生物多樣性之重要的認知;透過國際協助培訓國家級研究和傳播資訊的人才,以支持決策者的需要。

>透過國際合作和規劃促進保育行動。

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七個步驟>建立工作組織,爭取政府高階層的支持。

>評估現狀,亦即進行國家狀況調查工作,調查範圍包括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之現狀與趨勢、法令、政策、組織、計畫、預算、人力資源,保育目標與現狀之差距,縮短差距之可能措施,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擬訂保護生物多樣性之終極目標及行動標的,分析及選定特定行動方案等,及相關細節。

>確定那個公立或民間單位應在那個地區,以何種方法執行那個特定方案,及相細節。

>以實際可行的方法來推動保育活動與政策,由所選定的單位實際負責進行執行工作。

>追蹤與評估各種方案對經濟、生態系、及各種社會指標的影響,包活法令、民眾行為、永續性、公平性的改變等。

>撰寫報告,向重要的社會成員或委託單位告知工作進度及成果。

2002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 2002年8月25日至9月7日於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

* 全球已命名紀錄的物種約有180萬種,但估計全部物種約有10-15百萬種。

近年來全球淡水魚類已有20﹪滅絕或瀕危;有75﹪的作物基因多樣性消失;全球50﹪以上的溼地消失,內陸水域與溼地的物種減少了一半;全球的珊瑚礁系統已毀掉了約三分之一;有24﹪的哺乳類及12﹪的鳥類成為受威脅種。

WSSD就「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經營」議題加以共商,所達成之主要共識如下:1.人類活動對生態系之衝擊不斷增加,必需落實相關策略永續經營生態系,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維持生態系功能。

2.以2015年為目標,達成將已遭減損枯竭之魚群量維持或恢復至可以最大持續生產量(MSY)之水準。

3.加強海岸溼地保育與永續經營,維持重要海岸與海洋地區之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

4.山地生態系支持居民生計,供應水源及維護生物多樣性,惟山地生態系大都脆弱,應特別加以保護。

5.對開發中國家提供財源及技術支援,在2015年前達成顯著減少目前生物多樣性之消失速率。

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原因* 社會、經濟與政治方面:如非永續的生產與消費模式、人口成長、生物多樣性價值之不當經濟評估、國際交易、貧窮等。

* 社會的缺失:如管理不當、單位間整合與協調不良、決策片段、文化認定與精神價值淪失、科技與落實能力不足、資訊不足、對生物多樣性價值之認知不夠等。

* 市場與經濟政策失敗:如欠缺適當的調控機制、不當的補貼政策、生物多樣性之物品與服務欠缺適當的市場、環境與發展政策不明、環境影響評估未落實等。

* 知識欠缺,特別是直接涉及生物多樣性管理與決策者。

臺灣生物多樣性現況(一)生態系多樣性? 台灣眾多複雜的微環境與微棲地,影響生態系的生命及其演化史,而演化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高比例的特有種與亞種。

? 臺灣面積雖小,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概估全島的生物約有15萬種,佔全球物種數的1.5%,30 %的物種是臺灣特有種。

? 但因人口密度高、開發壓力大、以及環境敏感、地質地形脆弱,易受衝擊等因素,同時,經濟活動與土地利用面積增加,使得台灣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與永續利用等工作的推動,益發重要。

(二)物種多樣性? 台灣的糧食、蔬菜、花卉、工業用與藥用種原豐富,並建立族群之系譜資料及基礎資料,以利移地保育的工作。

(三)遺傳多樣性? 野生物的遺傳多樣性? 栽培作物的遺傳多樣性? 水產養殖的遺傳多樣性? 家畜禽的遺傳多樣性? 微生物與菌類的遺傳多樣性當前面臨課題一、政府推動機制亟須建立二、資源管理架構亟須健全三、研究資訊亟待有效整合四、保育之觀念及教育亟須加強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 九十年八月十五日行政院第二七四七次會議核定通過,九十三年二月二十日核定修正通過。

* 執行期間自九十年七月起至九十四年十二月止,復修正至九十六年十二月止。

* 2002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提出「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由各部會推動執行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利用、研究與教育宣導工作。

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之實施策略>健全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之國家機制:由於推動生物多樣性的工作是全球的新趨勢,本院各相關機關既有之法規、政策和組織必須有所調整、更新,方能有效推動相關工作。

首先,要落實生物多樣性的永續利用及保育不僅需將其納入法規制度,更必須透過政策的引導,將之具體實踐在政府的施政當中。

例如:生物安全法、生物技術法和其他相關法規的制訂或修改;將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納入國家建設計畫與國土計畫法之考量;在行政架構中成立常設的生物多樣性組織,並設置或調整生物多樣性相關研究機構,積極進行與整合所有相關研究工作,以持續推動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目標等。

其次,若要保育並永續使用生物多樣性,必須建立財務機制的奧援。

另外,國內有關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資訊分散於多處,應儘速建立生物多樣性資訊交換機制,促進資訊的交流,以助於生物多樣性的工作。

>強化生物多樣性之管理:生物多樣性管理,在維護方面基本上可分為就地保育、移地保育和復育。

就地保育除需檢討現有之各類保護區的效益外,亦需將尚未被規劃為保護區,但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或特殊生態系的自然環境納入國土計畫中,成為國土保育地區。

各類生物的移地保育是為未來永續利用保存材料國人應有將本土生物之遺傳資源妥善保存的共識。

另外,在社會經濟方面,首先應制定《生物安全議定書》的國內法化。

《生物安全議定書》係管制改性活生物體之越境轉移的安全問題,我國需透過訂定國內法來約束輸入的改性活生物體,而在改性活生物體進入環境之前,必須就其風險加以評估,並給予適當的管制。

我國週遭國家均屬家禽重要傳染病疫區,農畜產品貿易自由化後,輸入動植物及其產品帶入傳染病的機率大增,加以大陸當局並未管制農畜產品的檢疫﹔而坊間不時興起的寵物飼養熱潮,帶來的外來種侵害,其結果可能危及其種源安全與保育,因此生物安全維護之各項防險疫措施亟需加強。

>加強生物多樣性研究與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工作分為三個重要元素,即保存、使用欲有生物多樣性、減緩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需要更了解生物多樣性在生態系中的角色及其對人類的重要性;而要永續使用生物多樣性,亦需將傳統和現代的知識應用在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研究上。

傳統和現代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和廢物處理上都有廣泛的應用。

目前方興未艾的生物技術之研發,如未有合理的規範,未必都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維護,如何避免生物科技研究對生物多樣性產生衝擊,亦為目前必須正視的課題。

生物多樣性為一跨領域的整合性學門,協調彙總政府及民間各領域的研發投入、資訊產出與人才教育培訓等均是此項重要課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