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语言特点讲课教案
2024年品味散文的语言品味散文语言艺术教案
![2024年品味散文的语言品味散文语言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52c0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d.png)
2024年品味散文的语言品味散文语言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运用散文语言进行创作,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散文语言的把握与欣赏。
2.散文语言在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散文作品及解析。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中的地位。
2.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散文吗?为什么?第二环节:散文语言特点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散文,感受散文语言的美。
2.教师解析散文语言的特点:a.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b.表达方式多样,富有变化。
c.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
第三环节:散文语言欣赏1.教师挑选几篇经典散文,让学生进行欣赏。
2.学生分享自己欣赏散文的心得体会。
第四环节:散文语言写作实践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运用散文语言进行写作。
2.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环节:散文语言艺术拓展1.教师介绍一些散文大家的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
2.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片段。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散文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表达自己对散文语言的喜爱。
六、作业布置1.学生挑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欣赏并写出心得体会。
2.学生尝试运用散文语言创作一篇短文,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附:教学素材1.《背影》——朱自清2.《草原》——老舍3.《春》——朱自清4.《济南的冬天》——老舍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散文语言特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背影》,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
“同学们,你们能从《背影》中找到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句子呢?”学生分享,教师引导解析:“嗯,这位同学找到了‘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蹑着脚走了进去。
语文散文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语文散文的特点与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01c6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d.png)
语文散文的特点与表现手法教案主题:语文散文的特点与表现手法一、引言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本课将以散文作品为例,通过分析散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魅力和韵味。
二、散文的特点1. 主题广泛:散文主题可以是人生哲理、社会问题、自然景物等,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2. 真实性强:散文常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3. 语言自由:散文对语言运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自由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
4. 文笔灵活:散文的文笔可以是平淡质朴的,也可以是华丽辞藻的,取决于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意图。
三、散文的表现手法1. 描述手法a. 形象描写:通过描写细节和形象,让读者产生直观感受。
b. 感官描写:通过描述五感的感受,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散文所描绘的事物。
c. 空间描写:通过对环境、场景的描写,营造出特定的空间氛围。
2. 叙述手法a. 时间顺序叙述: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发展。
b. 倒叙叙述:从结局开始,逐渐向前叙述,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c. 借代叙述:通过借用他人或事物的形象,来叙述自己的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 议论手法a. 示范性论述: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见解,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b. 比较性论述:通过对不同事物、观点的比较,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c. 反问式论述:通过反问的形式,来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
4. 抒情手法a. 感慨抒发:通过描写人生中的失落、迷惘、喜悦等情感,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b. 自述抒发: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心情,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观摩与分析:指导学生选取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品,观摩其中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其所达到的表达效果。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指派不同的散文进行阅读和讨论,梳理出散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散文特点和表现手法,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案:散文的特点与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教案:散文的特点与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c04f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1.png)
初中语文教案:散文的特点与阅读技巧一、散文的特点散文是指不受格律约束,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文体。
相对于诗歌和戏剧而言,散文更贴近日常生活,更注重文字本身的呈现。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散文的特点。
1.1 平实自然的语言与诗歌追求鲜明押韵和韵律美不同,散文使用常用语言来表述作者的心情、思考和观察。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中“运用辞章”的限制,使用平实而自然的日常语言,使读者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情感,散文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
1.2 探索人性与社会散文常常以描写人物、事件和社会问题为主题,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探索来反映生活中普通人遭遇到的困境、挫折和成长。
同时,在其中融入对人类价值观念、和谐共处等方面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认知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
1.3 自由的创作形式散文在创作形式上极具多样性。
它可以是一篇小品文,也可以是一篇随笔,甚至可以是一篇记叙文、议论文等。
散文的自由形式使得作者能够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最合适的创作方式,从而更好地传递其内心的思考。
1.4 人情味与真实性散文追求生活的真实性和人情味。
散文中经常描绘真实观察到的人物、事物和事件,往往将平凡事物融入到文字之中,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打动读者。
从而引发读者对自己与作者共同体验的共鸣与思考。
二、阅读散文的技巧阅读散文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还能培养对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阅读散文时常用的技巧。
2.1 通读整篇文章在阅读一篇散文时,请务必先通览全文。
通过整体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在接下来深入阅读时有更清晰明了的研究目标,并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2 充分品味字词语言散文中字词的选择和运用往往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表达风格。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品味作者使用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等,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2.3 注意上下文联系散文常常通过深入讲述一个主题来引发读者思考。
《小石潭记》教案: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
![《小石潭记》教案: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fa0a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6.png)
《小石潭记》教案: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所写的一篇散文,文字简洁明了,句式简单清晰,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风景的感悟和人生体悟。
作为一篇散文,其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下文将从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来表现事物、抒发一定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等的文学形式。
《小石潭记》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其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字简洁明了《小石潭记》的文字非常简洁明了,字字珠玑,句句气韵生动;短小精悍,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例如:“道逢乞儿,钟鸣鼎食之家惭愧不如;遇鸡焚之,狗吠山谷之间闻者足以不寐。
”这一段文字虽然只有两句话,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精练,道理深刻。
2、句式简单清晰《小石潭记》的句式也非常简单清晰。
这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追求简洁、明确、富于形象感染力。
通过简洁的句式,立意深刻,表达思想深邃,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意境效果。
例如:“平川远近,郁郁葱葱,实以时雨为天物。
”这句话并没有使用高深的文辞和隐晦的比喻,但却让人立刻想起绿草如茵的平原,感受到淅淅沥沥的细雨轻抚着大地的舒适感。
3、富有诗意唐代古文的特点是富有诗意。
《小石潭记》同样也富有诗意。
这种诗意并不是随便加上一些诗句或者押韵,而是蕴含在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中。
例如:“日既西倾,步次将归。
”这一句话不但用诗意的语言表明了诗人悲壮的心情,而且更在情感和音韵上增强了诗人的意境感染力和气场。
二、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也是一篇好散文的关键因素。
《小石潭记》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法,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1、自然景色的描写《小石潭记》中自然景色的描写非常精美,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
这种描写手法通过颜色、形式、气氛等多个方面展现出自然的美和神韵。
例如,文章中的写道:“兹地有二,一曰小石潭,一曰大石潭。
《散文的魅力》语言之美教案
![《散文的魅力》语言之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c30b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6.png)
《散文的魅力》语言之美教案一、引言1.1 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1.1.1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
1.1.2 散文通常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思考和观察。
1.1.3 散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1 引入散文的魅力2.1.1 散文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2.1.2 散文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1.3 散文能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3.1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3.1.1 通过展示优秀的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魅力。
3.1.2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散文,培养他们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3.1.3 通过鼓励学生创作散文,激发他们对散文创作的热情。
二、知识点讲解1.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1.1.1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
1.1.2 散文通常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思考和观察。
1.1.3 散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1 散文的分类和风格2.1.1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不同类型。
2.1.2 每种类型的散文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抒情散文注重情感表达,叙事散文注重故事叙述。
2.1.3 通过对不同类型散文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
3.1 散文的语言技巧3.1.1 散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表达效果。
3.1.2 散文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文章更具魅力。
3.1.3 散文注重语言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合理的停顿和转折,使文章更具音乐性。
三、教学内容1.1 散文的基本要素1.1.1 散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
1.1.2 主题是散文的核心,通过主题的把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意义。
1.1.3 结构是散文的组织方式,通过分析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逻辑和层次。
《散文》的教案
![《散文》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e740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4.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 和写作技巧。
熟悉经典散文作品及 其作者。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 特点和风格。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鉴赏不同类型的散文 。
能够运用散文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
散文的分类
总结词
掌握散文的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散文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内容来分,可以分为叙事散 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按照形式来分,可以分为随笔、杂文、游记等。不同 类型的散文各有其特点,但都体现了散文的自由、灵活和多样化的特点。
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总结词
明确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详细描述
散文与其他文体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诗歌相比,散文的语言更加接近口语,不强调音韵和节奏;与小说相比,散 文不注重情节和人物塑造,更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此外,散文在结构上也比较自由,不像小说那样有严 格的结构安排。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散 文》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 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散文的魅力、价值以及鉴赏方法等内容通 过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散文的初步认识和兴趣。
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 反馈,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或话 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促使 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观点的方法。在《 散文》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cd16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0.png)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掌握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散文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引出散文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散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散文的特点。
二、阅读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分发准备好的散文作品,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特点,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自由等。
3. 学生分享对散文作品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写作技巧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结构安排等。
2. 学生举例说明散文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情感表达与审美价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2. 学生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审美价值,如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散文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掌握了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注意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学生在散文学习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对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限。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500f4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3.png)
一、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的特点和语言魅力。
2. 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语言魅力3. 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4. 欣赏和分析散文的方法5. 实践写作散文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魅力和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
3. 写作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特点和语言魅力。
2. 讲解: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魅力和修辞手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
4. 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实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散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经典散文作品:提供一些经典散文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2. 散文写作指导书籍:推荐一些关于散文写作的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散文作品和写作技巧,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魅力。
2. 第二课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散文作品。
3. 第三课时:进行散文写作练习,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散文写作比赛或文学社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2.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或分享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散文创作和欣赏。
3. 开展散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散文作品,提升文学修养。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ee578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9.png)
一、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散文的语言特点三、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散文的语言特色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四、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散文的特点:自由、真实、生动、细腻。
3. 散文的语言特色:简洁、明快、优美、含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语言特色。
3. 实例分析:选取经典散文片段,分析其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散文语言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经典散文,体会其语言特色。
2. 写一篇散文,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特色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3. 散文写作能力:学生能够在散文中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特色,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八、教学资源:1. 经典散文选段2. 相关文学理论资料九、教学时间:45分钟十、教学预案:1. 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在实例分析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散文进行讲解。
六、章节名称:第二章散文的语言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语言表达的常见技巧2. 学会运用各种技巧丰富散文语言3. 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事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使语言更具生动性3. 排比:运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增强语言的节奏感4. 对偶:通过平衡的语言形式,达到美的效果5. 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抽象概念,增加语言的深度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散文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一种技巧的定义和作用。
大学语文散文教案设计
![大学语文散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58fe6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c.png)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散文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热爱,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征及阅读方法。
2. 散文欣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把握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2. 如何提高散文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散文吗?为什么?2. 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讲授新课1. 散文的特征- 文学性:散文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表现手法:比喻、拟人、象征等。
- 主题多样:生活、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2. 散文的阅读方法- 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 把握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 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篇散文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
2.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特征、主题和情感。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散文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
2. 强调散文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散文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谁能举例说明?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散文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散文的写作技巧- 精炼的语言:简洁、生动、形象。
- 独特的视角:新颖、独特、富有创意。
- 深刻的内涵:富有哲理、启迪人生。
2. 散文写作指导- 选取合适的题材。
-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 把握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三、写作实践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散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精炼、视角的独特和内涵的深刻。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散文的写作技巧。
2. 强调散文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写作情况。
2. 学生作业:批改学生的散文作品,了解学生的散文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文课教案现代散文欣赏
![语文课教案现代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7f2eca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b.png)
语文课教案现代散文欣赏教案主题:语文课教案现代散文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欣赏现代散文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水平。
教学准备:1.散文选读资料:《人间草木》、《我的母亲》等。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通过播放一段现代散文朗读音频,呈现散文的韵味和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鼓励学生做个人反思,分享与散文内容相关的感受或经历。
二、教学重点(讲解现代散文的特点):现代散文的特点:1.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情感。
2.写实性与想象力的结合,展现真实生活的同时又有艺术的构思。
3.篇章结构灵活多样,常采用抒发内心情感或思考问题的手法。
通过举例分析和讲解来自现代散文的片段或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篇现代散文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不同角度解读散文。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所选的现代散文作品,并展示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拓展(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1.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的现代散文作家,如余华、韩寒、马家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解读作品,并在班里进行分享和交流。
2.组织学生参加现代散文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尝试撰写自己的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总结(总结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话,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再次强调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和欣赏现代散文,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的教案结构可以通过对现代散文的解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交流思想,共同感受现代散文的魅力。
教案中避免了冗长的说明,力求简练明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叙事散文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叙事散文讲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bd56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8.png)
---课程名称:叙事散文阅读与写作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叙事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
2. 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叙事散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运用叙事散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1. 叙事散文的结构特点。
2. 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叙事中融入抒情和议论。
2. 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和象征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经典叙事散文作品、教学PPT、写作练习纸。
2.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指定散文作品,做好笔记。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课题:叙事散文阅读与写作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叙事散文吗?它有哪些特点?3. 讨论:学生分享对叙事散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叙事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叙事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要手段,以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为目的的散文体裁。
- 特点:叙述性强、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2. 分析叙事散文的结构- 开头:引出主题,引起读者兴趣。
- 主体:叙述事件,展开情节,展现人物形象。
-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3. 讲解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情感抒发:在叙述中融入作者的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富。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篇经典叙事散文进行讲解- 分析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叙事散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谁能举例说明?二、写作实践1. 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叙事散文。
2.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任务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风娃娃》教案设计:引领学生探究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风娃娃》教案设计:引领学生探究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0815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1.png)
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散文《风娃娃》,通过对散文的学习,引领学生探究散文中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包括展现作者主体感受、语言自由灵活、生动形象等。
2.掌握散文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形象手法、节奏手法等。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放映一段风娃娃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进行提问:“你们看到的风娃娃是什么?”“你们有没有亲自制作过风娃娃?”“你们有没有在狂风中感受过风娃娃的力量?”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散文(3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风娃娃》的课文,并对课文进行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强调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并辅以音频资料的播放。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向同桌或者教师提问。
3.分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散文中涉及的生动形象和精湛技巧。
教师根据讨论情况,精心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探究散文的语言和文学内涵。
4.个人悟思(15分钟)学生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行总结,并进行个人悟思,写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同时,学生也可以给出自己的思考问题,以利于后续深入学习。
5.交流展示(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悟思进行展示,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及时进行点评,鼓励学生表现优秀的同学,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铺垫。
四、教学方法1.展示法教师针对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展示,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讨论互动法教师采用小组讨论和个人悟思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和思考,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
3.展示鼓励法教师通过个人悟思和交流展示等环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收获,增加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阅读水平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包括准确率、速度、流畅度等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散文小雨沙沙语言教案
![散文小雨沙沙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0b1d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7.png)
散文《小雨沙沙》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散文《小雨沙沙》,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散文所表达的情感。
3. 学习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散文《小雨沙沙》的语言特点。
2. 散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散文中抽象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散文《小雨沙沙》的文本、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雨天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散文《小雨沙沙》,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散文所表达的情感。
3. 语言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散文的语言表达技巧。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散文中的abstractwords 和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散文的语言美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评价和讨论散文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散文《小雨沙沙》的学习内容和感悟。
2. 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分析其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下周分享给同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散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 学生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看看自己在学习中有没有进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评价方式1.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散文创作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高中散文语言艺术教案
![高中散文语言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70ed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f.png)
高中散文语言艺术教案
散文语言艺术的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通常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它的句式多变,既可以简洁明快,也可以绵长悠扬。
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可以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节奏与韵律。
同时,分析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境。
教案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散文的学习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设置写作任务,如仿写经典散文段落、撰写日记或随笔等,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点评者,而学生则是创作者和探索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修正,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
教案还应包括对散文中深层意义的探讨。
散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哲学思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理解。
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主题研讨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散文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
每个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案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
评价与反馈机制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创作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初中散文特征分析教案
![初中散文特征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2f6b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4.png)
初中散文特征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分析散文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典型散文作品,让学生学会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去
分析和评价散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平实的语言、自然的节奏、抒情的笔触为主要特征,用以表达作者对生活、人物、景物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
2. 散文的特征:
(1)语言特征:散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富有诗意和音乐性。
(2)结构特征: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自然的过渡和衔接。
(3)情感特征:散文的情感真挚、细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征,通过举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典型的散文作品,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去分析和评价散文。
4. 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总结散文的特点。
5. 总结:对散文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散文的语言、结构和情感三个方面的重要性。
6. 拓展:推荐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和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课后作业和散文写作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散文特征的掌握
程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散文欣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02701c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6.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散文欣赏散文是一种以散漫、半散漫的写作形式,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的文学体裁。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散文的欣赏和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学习散文欣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散文。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1. 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例如,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文学形式。
它一般不受严格的格律和韵律约束,自由度较高。
散文可以以记叙、描写、议论等形式写作,内容广泛。
2.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1)主题和中心思想:指导学生理解散文的核心观点和表达的意义;(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帮助学生发现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语言表达:指导学生仔细品味散文中的精彩语句,理解其意义和表达方式;(4)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散文内容进行联系,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示范和解读教师可以选取一篇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散文,并通过课堂示范和解读来引导学生欣赏。
示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等细节的处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散文的情感和意境中。
2.配合图片和视频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来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学散文《小石头过河》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个石头在河流中顺利过河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3.互动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互动讨论,分享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高考散文语言特色赏析讲课教案
![高考散文语言特色赏析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75281c1c708a1284a44c2.png)
文中多使用整句,如
,使语言形式整齐,节奏感强,音节和谐,有助抒情。(整散结合:使用整散句结
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有变化,语言灵动多变。)
3、从手法的使用角度:
某种修辞手法。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借代、引用、双关、设问、反问)的修辞手法,
如
,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2、从句式特点角度赏析—长句短句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 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
短句的修辞效果是: 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
高明的作者往往是: 长句、短句兼用,错落有致,各尽其妙。
2、从句式特点角度赏析—整句散句
整句: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
使用对偶、排比、对比、叠字、反复修辞的句子属于整句。 整句的表达效果是: 使得语言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念起来琅琅上口,给人印象 深刻,能渲染气氛,增强文势。
考 纲 要 求
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语言富有感染力和文学性。
常见题型:
1、这篇文章语言上有何特色? 2、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3、某某段从语言上看有何特色,请举例说明。 4、请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5、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某某段落分析。
【参考答案】此句中用一个表情 态的副词“渐渐”来写烛光, 准确地写出了光亮由弱变强的 过程。
例3:叠词的音韵和谐之美
叠词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 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 更加形象,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 切,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叠词模拟声音,非常逼真;
《散文》的教案
![《散文》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e3c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3.png)
《散文》的教案教材简介《散文》是一本专门介绍散文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散文的分类、特点与技巧,优秀散文的选读及赏析等。
本书适合高中语文教师、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喜欢文学的读者阅读。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了解散文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写好散文的技巧与方法•能够选读优秀散文,展开深入的赏析和讨论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散文的定义和分类1.理解“散文”的概念–让学生阅读散文的相关定义–引导学生讨论散文的特点和写作目的2.掌握散文的分类方法–对比不同分类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针对每个分类方法讲解典型作品并让学生尝试归类第二课时:散文的特点和技巧1.了解散文存在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情感表达、自由性、艺术性、读者体验等方面的特点2.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作的基本原则、文体应用、修辞手法、语言表现等–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尝试模仿和应用这些技巧第三课时:优秀散文选读与赏析1.从多个角度选择优秀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情感、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要素2.分析和展开深入的赏析和讨论–主要涉及作品的构思、文体运用、情感表达方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观摩示范法:教师选取优秀的散文作品,进行模仿和示范,指导学生进一步独立思考和实践2.互动式授课法: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3.研讨式教学法:让学生分组或自主选择散文,进行功夫深挖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收获教学评估学生评估将从以下方面进行:1.书面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散文,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要点2.课堂互动表现:参与课堂的讨论和活动,丰富课程的教学效果3.学习笔记:要求学生记录课堂笔记,回答问题和讲解思路,以便回顾和反思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案,我们希望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还能够从中得到感悟和启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的语言特点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
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
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
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
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
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
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史铁生散文的语言融客观性、抒情性和思辨性为一炉,形成了寓深远于朴素,寄激情于从容,含关怀于幽默,蓄智慧于认真的总体风格。
1、坦诚而慧达的剖白史铁生在平凡的语词中,寄予了慧达的内涵,并且感情细腻,文字细腻,表述细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省悟过程,显得自然、朴实,情理并茂。
史铁生的散文是心语的直接流动,不是摆出庄重面孔的训导者,也不是高居于上的思悟者,更不是争强好胜的辩论者。
他散文的语言是心曲的叹唱,情感上毫无做作之态和粉饰之意,坦诚而又意蕴深刻,在与人交流的同时,又自然地以其慧达启人心性。
2、亲切而凝重的倾诉史铁生散文的语言从自己的亲历体验和人们普遍的所思所感出发,用语平易,选象通俗,却贴切自然,恰切地表现了精辟的内涵;语气亲切,而又有凝重之意。
《好运设计》的开头作者写到:“要是今生遗憾太多,在背运的当儿,尤其在背运之后情绪渐渐平静了或麻木了,你独自呆一会儿,抽支烟,不妨想一想来世。
你不妨随心所欲地设想一下(甚至是设计一下)自己的来世。
你不妨试试。
”3、严谨而悖向的幽默史铁生的散文倾向于探索人生哲理,它的语言相对严谨,文中却又不乏时来的幽默、诙谐,并且文中多以具象喻理示情,寄寓哲思,语言便形象而又促人反省和思悟。
史铁生散文的用语虽不像专业论文那样严密,但他认真执著的探求姿态又让其散文的语言确切、深刻,显现了严谨之风,如对心灵与大脑、观点与立场、喜欢与爱等关系的本质性表述,体现了他比较严谨的思辨性。
谷运龙的散文作品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羌文化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羌民族历史及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人生。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是谷运龙先生散文的特色。
例如《家有半坑破烂鞋》的结尾中这样写道:“从那堆不同年代不同质地的破鞋中,我听见历史长河的哭泣浅唱。
那条路,那条故乡生活的路时而伸直入云时而弯曲入渊。
那堆破鞋聚积着父母夏日的酷暑冬日的严寒。
结晶着他们在那地头山林迈着万古单调而繁杂的步履的坚韧和刚毅……”。
这些文字始终给人以思考,给人以遐想,令人回味无穷。
朱自清是继冰心之后出现的另一位美文家。
他功力于语言的锤炼和讲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散文写得非常细致华美,有如我们传统的“工笔画”,创建了“绘画的美”,具有诗化之美。
三十年代,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在语言上更多地运用口语,使作品显得成熟自然。
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娓娓而叙亲情、友情、爱情,精雕细刻青山、绿水、鲜花,抒情坦荡如砥,沁人肺腑,状物比喻丰美、形神俱至,令人耳目一新。
1、诗化美一是各种奇妙的比喻。
最为人称道的如《荷塘月色》里用“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以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荷塘上的“光与影”,用音乐美来比喻香的风和月光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是前无古人的。
二是独特的想象,为构造一美妙意境,作者有时真可谓煞费苦心。
如在《阿河》里描写优美的别墅周围环境这样写道:“这边沿岸一带,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
”三是语言的诗化和跳跃的节奏上。
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作者用联翩而至的排比戛戛发问,感情之水如陂塘明渠,曲折明畅,让读者为之吸引、为之感染,而且通篇句子短促,大致押“e”韵,使全文声韵和谐,琅琅上口,通脱透明,惹人深思。
2、口语化作者着意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给亡妇》中写道:“……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
病的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一走不返的。
……这种心语独白,感人肺腑。
当然,这与用朴素动人的北平话来负载绵总深厚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3、朴实清新动词的出奇制胜、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春风秋露,夏月冬雪,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叮咚的山泉,啭鸣的黄莺,余音缭绕,袅袅不绝;如冰山雪莲,长白人参,外表质朴,觅之而实难得。
秦牧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
他的散文以内容广博,文笔细腻,情趣盎然,风格独特而饮誉文坛。
在他的散文中,人们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产生出一种感奋向上的精神。
这种以知识、情趣、思想三者结合而别具一格的特色,赢得了读者的热爱与赞美。
散文的语言特点这里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五四时期,曾有“美文”“小品文”和“随笔”之称;当代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自由灵活,是就散文的形式而言。
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先说内容。
作者不论是述说人生,还是描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从自我感悟出发。
这种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
作者的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
这种感悟的特点,首先是它体现着作者的个性。
也就是说.作者披襟剖心,真诚道白,让读者从文中见出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趣味、爱好、志向、学识、修养……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作者是“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或许这种感受是济南本地人习以为常的,以至于感受力“钝化”了)。
其次,作者的感悟包含或暗示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
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体验。
因此,作者的感悟要保持个体的真实性,又不陷于个人心灵的“狭隘”圈子,而寻求与读者心灵的直接、广泛的沟通,以期获得读者的共鸣。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生活,表现一个普通的日本教师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经历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转折。
读者既能读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异邦师长的深情,也能看到中国人作为弱国于民备受异族人的欺侮的悲惨现实。
再说形式。
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
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
我们读过鲁迅、朱自清、冰心的散文,它们无一不是精思巧构、自然顺畅而又奇妙独异之作。
因为作者对所写材料十分熟悉,胸有成竹,能够为散文设计出最佳的结构蓝图,同时又具有娴熟的表现技巧,能轻松自如地使那结构蓝图得以实现。
如细致探究,具体情况又各显不同。
就结构而言,千变万化,文无定法。
有的比较讲究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有的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在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
就笔法而言,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
散文作家的笔墨,总是在对人物事件的细微处、局部的精描细绘处见出精彩的。
如朱自清的《背影》抓住父亲背影这一细节大做文章,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的情景不厌其烦地写来。
正因为有这样的精描细绘,后面的“我的眼泪又来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样的抒情语句才有出处,才落到实处。
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景抒怀,其中对“像一条瀑布”的“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藤萝景况描写细致生动,淋漓尽致,占据了大量篇幅,分外引人注目。
这些描写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是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是作者由小见大、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深刻哲理的基础。
有人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诗意就从这种精描细绘中来。
就语言而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