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胀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定义】
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出现以胸部膨满,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涎壅盛,甚则面色晦黯,唇舌紫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
【范围】
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等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肺胀是由于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以致肺脾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敷布障碍而形成。因此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兼及它脏。现将其病因病机分述于下:
一、病因
1.肺系疾病日久,或迁延失治,肺气郁阻,气道滞塞不利,肺脾心肾俱损,而形成肺胀。
2.过度吸烟、酗酒、纵欲、劳极、忧伤,加之反复感冒,损伤肺脾肾心,可诱发肺胀。
3.年迈体弱,又加频繁的外感内伤,肺脾肾心受损,往往造成肺胀喘满。4.禀赋不足,肺脾肾心素虚而导致本病。
二、病机
1.发病本病多由慢性肺系疾病积久而成,隐袭发病,病程较长,在其发病过程
中,痰浊、水饮与血瘀起重要作用。若素有脾肾阳虚,脾阳虚则失于温化,肾阳虚则失于蒸化,水津停滞而生痰,痰从寒化而积成饮,水饮内停,复感风寒外袭,则寒饮相搏,上射迫肺,气滞于胸,肺失敛降而为肺胀;肺脾虚弱者,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水津停滞,痰浊内生,壅阻于肺,壅塞气道,亦为肺胀;若痰浊素盛,久则痰从热化,痰热相搏,郁遏肺气,清肃失司,肺气上逆。甚则痰气交阻,阳气闭塞,痰蒙神窍,或痰热内盛,热甚动风,则病情危殆。若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肺失畅,则血郁为瘀,瘀阻血脉,痰浊、水饮、瘀血相互为患,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病位在肺脾肾心,亦可及脑与肝。肺胀的病变首先在肺,肺主气司呼吸,化生宗气以贯心脉;又宣发和肃降,布散津气营养全身,通调水道以利三焦。若久病喘咳,肺失宣肃,气滞胸中,甚或痰饮水停,瘀血内阻,发为肺胀,痰饮内停则伤脾,肺失宣降则肾失摄纳,故继则影响脾肾,痰饮瘀血内阻后期又可及于心,甚则及脑,痰蒙神窍,或引动肝风。
3.病性本虚标实,虚实交错为本病之特点。本虚为肺脾肾心俱虚,标实为痰饮水停,气滞血瘀为患。偏虚者,当区别气虚、阳虚或阴虚,并应分辨肺脾肾心病变的主次;偏实者须分清风寒、风热、水饮、痰浊、痰热、血瘀等的不同。一般感邪则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早期多属气虚、气阴两虚,由肺而及脾肾;晚期气虚及阳,以肺肾心为主,或阴阳两虚,但纯属阴虚者罕见。
4.病势病势可由上及下,由肺及脾及肾。亦可由下及上,后期病及心脑。5.病机转化本病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如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痰饮难蠲,兼有阴虚者,则外邪、痰浊易于热化;故虚实常夹杂出现。若反复外感、内伤,进一步耗伤正气,每致愈发愈频、甚则持续不已。恶化与缓解是病性发展
的两端。一是季节性加重,或寒温失控,或情志因素引起急性发作,出现寒饮束肺,或痰热壅肺,或心脾肾阳虚,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误治,甚至再受诱因的刺激,轻则在三证之间转化,重则转为痰浊内闭,严重时发生喘脱等危重证候。二是季节性缓解,或治疗及时得力,诸证由重转轻,由危转安,由发作转缓解。
肺胀病因病机见图1-5。
鬈黧蒜滋感冒]一荆晰。黼一鬈n胀
烟酒过度,劳欲过极,反复感冒l一损及肺脾肾心答卷篇靠一。、。。。1一肺胀
年迈多病或禀赋不足J 迁延失治』反复发作
霸翥辞蠢]一危殆
图1-5肺胀病因病机示意图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有长期慢性咳喘的病史。
2.以肿(胀)、喘、痰、咳、瘀为本病的证候特征,常因明显的外感而诱发或加重。其中,肿(胀)是指胸中胀满,并见四肢颜面浮肿;喘是动则气短不续,吸少呼多,可闻及喘鸣音;痰为喘咳之时痰涎壅盛可闻痰喘;咳为长期反复发作咳嗽;瘀为唇舌紫绀,面色晦黯。
3.有杵状指、唇甲紫绀及肺气肿的体征。
4.X线透视摄片,可见肺容积增大,肺透亮度增强,肋骨平行间隙增宽,横膈活动度减弱,位置低平,心影缩小,常呈垂直性。心电图检查呈肺型P波、电
轴右偏、直位心、顺钟向转位等。肺功能检查示残气量增多,最大通气量降低,第一秒钟间肺活量降低,气体分布不均。痰涂片或痰菌培养可见异常。血液检查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压积增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继发感染者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二、鉴别诊断
1、哮病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咳、痰均少,无肿、瘀,缓解后无胸中胀满,病有夙根。肺胀之咳喘虽经治疗缓解,其胸中胀满、气短,常可持续存在,因此不难区别。
2.喘病喘病发作时有喘,无肿、瘀,缓解后胸中不胀满。但反复发作,可转为肺胀。
3.肺痿反复发作的咳吐浊唾涎沫而气短,无肿、瘀。必要时结合x线摄片以鉴别。
4.痰饮痰饮是肺脾肾功能失调引起的水饮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表现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痰饮);饮留胁下,咳唾引痛(悬饮);溢于四肢(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支饮)。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出现支饮证候,可以认为支饮是从病理角度命名,肺胀是根据病证特点为名,支饮可看作肺胀病的一个证候,可出现于该病的某一阶段。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肺胀是本虚标实之证,但有偏实与偏虚的不同。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偏虚者有气(阳)虚、阴阳两虚等不同,为肺脾肾心亏损所致;偏实者为水停痰凝,气滞血瘀为患,常因感邪而病甚。
2.辨脏腑咳嗽喘息,胸闷胀满,气短怕风,稍劳即著,病位在肺;咳喘胸满,脘痞痰多,倦怠乏力,病位在脾;咳喘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病位在肾;咳逆上气,心慌气短,唇舌紫绀,病位在心。
3.辨痰饮气血咳逆上气,面浮肢肿,心悸尿少,属水饮;咳逆上气,痰涎壅盛,属痰浊;咳逆上气,胸中膨膨胀满,不能平卧,属气滞;咳逆上气,面色晦黯,唇舌紫绀,为瘀血。
4.抓主证肿、喘、痰、咳、瘀为本病之主要证候。
二、治疗原则
肺胀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证,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原则。在急性发作期,一般以标实为多,故以祛邪为主,根据水饮、痰浊、气滞、血瘀的不同,分别选用逐饮利水,宣肺化痰,利气降逆,调气行血等法,佐以扶正,或益气,或温阳。在缓解期,一般以正虚为多,故以扶正为主,根据气(阳)虚、阴阳两虚的不同,肺脾肾心脏腑虚损的差异,或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两顾,佐以祛邪、化痰、活血。对于本病的治疗,扶正祛邪尤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治病必求于本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追本求源,审因论治”。由于本病患者多是中老年人,病程缠绵,病情迁延,久病体衰,更易反复受邪,而临床表现多不一致,或轻或重,或表或里,或寒或热,但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慢性咳喘,冬受风寒湿之邪,痰涎壅盛,而夏令暑燥火使气道干燥,故肺胀多为冬季发作,夏令小康,采用冬病夏治常可达到预防性治疗效果。痰浊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等,应辨别其性质,采取“制源畅流”的方法,即针对病因治疗以减少痰液的来源,同时恢复肺的清肃功能,祛除既成之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