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制度的集中体现
行政法简答题和论述题-个人归纳
⾏政法简答题和论述题-个⼈归纳1、⾏政法的基本原则⾏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彻于⾏政法规范之中,指导⾏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等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们对⾏政法现象的抽象和概况,反映着当代⾏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
⾏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⑴普遍性。
⾏政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政⽴法、执法、准司法、监督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政法律关系之中。
⑵规范性。
⾏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各项⾏政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产⽣其他具体规则和原则的规范。
有直接的约束⼒⑶特殊性。
反映的是⾏政法的基本⽭盾和本质。
⑷时代性。
集中反映⼀个国家当时的⾏政法治精神观念。
⑸基础性。
反映着⾏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
意义:A、揭⽰⾏政法的主要⽭盾和本质;B、界定⾏政法发展的框架和⽅向C、指导和约束⾏政法的制定、解释、适⽤D、确保⾏政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统⼀性E、弥补⾏政法规范的漏洞,可直接作为规范适⽤六⼤原则:⼀、⾏政合法性原则要求⾏政主体在⾏使⾏政权⼒、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必需要取得法律的授权,并遵守法定权限、程序规则,并且要对⾏使权⼒的⾏为承担法律责任。
该原则包括的⼦原则:(1)法律优位原则(⼀切⾏政活动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政机关只有不实施与法律规定不⼀致的⾏为就符合该原则要求。
)(2)法律保留原则(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等事项,只有法律明确授权,⾏政机关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
)(3)越权⽆效原则(要求⾏政机关本⾝的职权要法定化,超越权限⽆效。
)内容:(1)⾏政主体的⾏政⾏为不得超越法定权限(2)⾏政⾏为的做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3)⾏政⾏为的做出必须达到证据充分(4)违法⾏使职权的⾏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程序正当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指⾏政机关作出影响⾏政相对⼈权益的⾏政⾏为,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1、相关事项告知相对⼈;2、向相对⼈说明⾏为的依据、利益;3、听取相对⼈的陈述、申辩;4、与⾃⾝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5、事后为相对⼈提供相应的救济程序等包含的⼦原则:1、⾏政公开原则:⾏政机关应当主动或者根据相对⼈的申请公开或者使其知晓有关政务活动的情况和正确资料2、公众参与原则:⾏政机关作出重要的规定或决定时,应当听取公众意见,尤其是应当听取直接相对⼈与其他利害关系⼈的陈述或者申辩。
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一、法理学1。
全球化与中国法律变革2。
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3.论法律信仰的培养4.论西方法学流派(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统一法学派等)5.论立法监督体制的完善6.论我国法律平等的理论与实践7.论我国法律监督8.论我国的司法原则9.论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10.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之良性互动11.论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12.论传统法律资源与法制现代化之关系13.论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治社会中的作用14.法律程序的意义15.论法律移植16.权力与权利关系研究17.纠纷的解决原理18.司法中的正义问题19.法与利益20.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21.论部门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等)的价值22.现代法的人文困境及其出路23.论法治的文化基础24.论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25.论程序正义26.论法律解释27.文学作品的法理学28.论沉默权29.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30公民权利与迁徙自由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二、法律史学1。
论中国古代的恤刑观念对当代司法实践的影响2.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当代价值3。
传统情理法在当代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研究4。
论中国古代契约精神5。
传统调解制度的当代价值研究6.论复仇观念对中国当代刑法的影响7.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传统诉讼观念8。
论情理法与冤案9。
论家法族规在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10.民间习惯法在明清司法审判中的作用探析11。
典卖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研究12.传统诉讼文化在当代构建和谐司法环境中的作用研究13。
满族传统法文化探析14。
论中国古代的证据规则15.论中国传统“人治”思想的当代内涵16。
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信”17。
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当代内涵18.中国亲属制度传统与罗马法比较研究19。
论大陆法系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20。
罗马法的传播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启示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三、宪法与行政法学(一)宪法学1.论我国宪法性法律2.论宪法的制裁性3.论法治原则的实现途径4.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宪法功能的再认识6.宪政的中国语境7.人权原则之当代演进8.宪法司法化研究9.宪法诉讼制度初探10.我国选举制度改革初探11.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12.宪法基本权利的效力问题研究13.论大学生的宪法权利14.从网络暴力现象看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15.论新闻自由的权限16.安乐死与宪法权利研究17.论户籍改革制度与迁徙自由18.环境权入宪的理论探讨19.论基本权利的冲突与平衡20.财产的征收、征用与依法补偿21.宪政视野下的农村城市化问题22.乙肝患者生存权的宪法保护(疾病与平等:从乙肝歧视案谈起)23.论农民工的宪法权利保护24.论公民的住房权25.论人民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26.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27.论孙中山的宪政思想28.论美国式的违宪审查制度29.西方国家宪法保障制度比较研究30.弹劾制比较研究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三、宪法与行政法学(二)行政法学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一、简答题1.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答:(1)提出申请的权利;(2分)(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2分)(3)听证的权利;(2分)(4)了解情况的权利;(1分)(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1分)2.简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重要活动之一,其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原则,包括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均要合法。
(2分)(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1分)(3)便民原则。
(1分)(4)救济原则。
(1分)(5)信赖保护原则。
(1分)(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
(1分)(7)监督原则。
(1分)3.简述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种类。
答:(1)国务院;(2分)(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1分)(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分)(4)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分)(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分)(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1分)(7)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分)4. 简述行政行为的内容。
答:(1)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3分)(2)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3分)(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2分)5.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3分)(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分)(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分)6.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答:(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2分)(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2分)(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
(2分)(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2分)7.简述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1)从属法律性。
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从而必须从属于法律。
简述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简述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许可法是指国家依法对特定行为主体进行行政许可的法律规范。
在行政许可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行政机关行使许可权的公正、合法和有效,确保行政许可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行政许可法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核心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行政许可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行政机关在实施许可程序时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标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制。
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必须依法行使,不能滥用职权,确保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公平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障行政许可的公平性。
行政机关在受理和审理许可申请时,应当平等对待各方申请人,不得歧视申请人。
行政机关应当公开许可的申请条件、程序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行政许可的公开透明。
三、适度原则适度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适度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应当根据事实和情况,进行合理的裁量,确保行政许可的适度性。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依法确定许可的条件和标准,确保许可的要求既不过严也不过松,既不限制合法的市场竞争,又能保护公共利益。
四、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效率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应当高效、便捷地处理许可事项,确保行政许可的效率性。
行政机关应当优化许可的程序和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申请人提供便利的服务。
行政机关还应当建立健全许可事项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五、公益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公益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应当坚持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确保行政许可的公益性。
行政机关在审批许可事项时,应当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六、便民利民原则便民利民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
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申请人进行批准、许可或者认可,使其具有某种特权、资格或权利的一种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在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矛盾、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许可的效率和公正性,各国纷纷制定了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
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行政法规等形式制定的关于行政许可的一系列规定,旨在对行政许可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
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规定了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权力公开、效率优先、公正公平、风险可控等。
比如,行政许可的权力应当向社会公开,许可决定应当及时作出,许可的申请人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许可结果等。
其次,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明确了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条件。
包括许可申请的方式和途径、申请人的资格条件、程序的规定等。
比如,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提出许可申请,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决定是否给予许可等。
第三,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规定了许可决定的效力和期限。
行政许可的效力应当保护行政许可的合法权益,具有即时执行效力。
许可的期限应当明确,不得越权延长或者缩短。
同时还应当规定许可的撤销、变更和终止等情况。
此外,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还规定了许可的监督和责任。
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对已经给予许可的事项进行检查和监管,确保许可行为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对于违法使用许可的行为,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最后,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还规定了行政许可的救济和申诉程序。
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对行政许可决定不满意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体来说,行政许可法规章制度是监督和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的重要制度安排。
它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既能提高行政许可的效率,又能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不仅对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市场主体和公众提供了可依赖的法律依据,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推荐下载:行政许可法概念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行政许可法概念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小编希望行政许可法概念和基本原则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政府具有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的职能。
在社会的市场中政府也是需要进行一双有形的手进行市场的宏观调控。
行政许可法就是政府对市场准入进行的一种宏观调控及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
但是行政许可也是需要按照一定的基本原则进行,否则过度调控则会对市场造成损伤。
那么行政许可法概念和基本原则是什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
一、行政许可概述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特定活动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它有控制风险、配置资源、提供公信和协调平衡等功能,可以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五种类型。
二、行政许可基本原则
行政许可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权利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监督原则。
1、合法性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合法性原则也称为。
解读《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原则
解读《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原则
《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是为了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制度,加强对行政许可的规范和监督,保障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行政许可制度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办事效率低、公正性不足、滥用职权等。
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来规范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标准,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法定原则:行政许可的设立、修改和废止必须依据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确保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公平原则:行政许可必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不得歧视市场主体,确保各方的平等权利。
3. 便民原则:行政许可应当便于市场主体申请和办理,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市场主体的负担。
4. 规范原则:行政许可应当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防止滥用职权和权力寻租,确保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可预期性。
5. 限制原则:行政许可应当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避免过度干预市场,保护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和创造力。
总之,通过《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旨在规范和完善行政许可
制度,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行政法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行政法学复习题?其特征是什么?(P18)答:(1)所谓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2)其特征是:①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②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数量多且十分分散;③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④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交织。
6.行政法律关系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答:(1)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由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
是法律关系的一种。
(2)同其他法律关系相比较,有以下特点:①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②③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④所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答: (1)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2)行政主体具有下列三个特征:①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这是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的区别所在;②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内部的组成机构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的区别;③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这是行政主体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具体表现,也是—个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必备条件。
(3)在中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4)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
行政主体可能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存在,但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它只是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一方主体),与另一方当事人(对方主体)共同构成相应关系的双方。
5.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答: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继续履行职责;(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等。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政法是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在这样⼀种关系中必然需要对处于管理地位的强势主体⼀⽅进⾏⼀定的限制,有权不能任性,因⽽国家规定了六⼤基本原则。
以下是由店铺⼩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政法基本原则的知识。
⾏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政法的六⼤基本原则在2004年国务院10号⽂件《全⾯推进依法⾏政实施纲要》中是作为依法⾏政的六⼤基本要求的⾓度提出的,后来学界认为这六项要求恰恰是贯穿于整个⾏政法现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其结论是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合法⾏政原则合法⾏政原则是⾏政法的⾸要原则,我国的合法⾏政原则包括⾏政机关对现⾏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两个⽅⾯:第⼀,⾏政机关必须遵守现⾏有效的法律。
1.⾏政机关实施的⾏政⾏为(抽象⾏政⾏为与具体⾏政⾏为)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2.⾏政机关负有积极执⾏和实施现⾏有效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授权进⾏活动。
在⾏政机关与相对⼈的关系上:其⼀,⾏政机关采取的⾏政措施必须有⽴法性规定的明确授权,这可称为“职权法定”。
在⾏政法上对⾏政主体与⾏政相对⼈适⽤的规则是不同的,判断他们违法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前者为“⽆法律即⽆⾏政”——后者是“法⽆明令禁⽌即⾃由”有着天壤之别。
其⼆,没有⽴法性规定的授权,⾏政机关不得作出不利⾏政(以⾏政处罚、强制为典型代表),即剥夺相对⼈权利、课以义务的⾏政⾏为。
这⼀原则决定了在⾏政法领域判断⾏政主体和相对⼈违法标准的不同。
对相对⼈⽽⾔,违法往往是违反了强制性禁⽌规定;对⾏政主体⽽⾔,其实施的⾏为往往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根据即构成违法。
当然,在具体⾏政⾏为违法⽅⾯还包括⽆相应的事实根据、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职权与⾏政处罚显失公正。
(⼆)合理⾏政原则主要含义是⾏政⾏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政主体的武断专横和随意。
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政⾏为应当具有⼀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
行政许可法的原则解读
行政许可法的原则解读前言行政许可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对单位、个人进行管理或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给予许可证书或者其他书面证明其依法取得某项权利或者履行某项义务的行为。
在中国,行政许可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
本文将对行政许可法中的原则进行解读。
法律法规的合法性原则法律法规的合法性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3条,行政许可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
这一原则强调了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对于未经授权而进行的行政许可行为,应当被视为无效。
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4条规定,行政许可应当依法行政,保证行政许可的公正、公平和及时。
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力时,应当依法、公正、公平地处理每一件许可事项,不得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机关自身的利益而滥用权力、徇私舞弊或者违法乱纪。
行政许可的自由裁量原则行政许可的自由裁量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力时,应当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保持一定的决策自主性。
但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也要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规定,确保权力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行政机关不能滥用自由裁量权,也不能拒绝行使自由裁量权。
公开、公正和透明原则公开、公正和透明原则是行政许可法强调的重点原则。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7条,行政机关应当在许可前、许可中、许可后实行公开、公正和透明。
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开原则。
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有关许可的规定、程序、资质、标准等相关信息,以方便申请人了解有关许可的要求和条件。
•公正原则。
行政机关应当严格遵循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歧视、滥用、侵犯申请人合法权益。
•透明原则。
行政机关应当在许可过程中及时向申请人通报审批进度、申请材料缺陷及需要补正的内容等相关信息。
现场检查原则现场检查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力时,有权对申请人、被许可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材料进行现场检查。
行政许可法的主要内容
行政许可法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一部行政法规,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它规定了行政机关对外部主体进行行政许可的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行政许可法的核心原则1.法治原则:执法必须依据法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都是不允许的。
2.公正原则:行政许可依法行使,必须平等、公正、公开,不得歧视、压制申请人。
3.建设性原则:行政机关要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来促进发展。
4.依法监管原则:行政机关要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管,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有效的申诉渠道,以实现监督作用。
行政许可法的主要内容一、行政许可的种类和标准行政许可的种类包括许可、批准、核准和登记等,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根据特定情形制定其他类型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应当依法制定许可标准,明确申请条件、审查程序、许可期限、应当提供的资料和申诉等内容。
二、行政许可申请的人和方式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有权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采取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进行,但应当在申请中注明申请人的身份、要求和相应资料。
三、行政许可的审查程序和期限行政许可的审查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具体应当根据行政许可情况制定相应程序。
申请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后,行政机关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查程序,如不得超过法定时限或双方约定的时限。
四、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效力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行政许可标准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告知申请人并送达决定书。
行政许可自作出决定之日起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申请人应当按照许可决定履行义务,行政机关也应当加强对许可对象的管理和监督。
五、行政许可的变更、延续、撤销和撤销复议行政许可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变更、延续、撤销等情形,行政机关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对行政许可予以相应处理,并避免对许可对象的影响。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特定行为或事项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实施效力。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准则,为行政许可制度的运行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许可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符合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必须合法、公正、公开、透明,不得滥用职权,不得超越法定权限,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二、便民利民原则便民利民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应当尽量减少办事群众的负担,以最简便、最快捷、最高效的方式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保障办事群众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建立行政许可的在线申请、查询和办理平台,实现便民利民。
三、公正公平原则公正公平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对办事群众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排斥或操纵行政许可。
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依法行使许可权,确保许可依法取得,不允许以任何形式进行权钱交易、关系交换等不正之风。
四、审慎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应当审慎细致,全面了解许可申请人的申请事实和情况,依法分析和判断申请的合法性、效益性和风险性,确保决策科学、公正、合理。
行政机关在决策时,要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有效防止许可后的问题和风险。
五、公开透明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办理许可时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向社会公众公示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的相关信息,使社会公众对许可事项有全面、真实、准确的了解。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许可事项的公示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动政府行政主动公开。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旨在保障行政许可的合法性、效力和公正性,推动行政机关便民利民、审慎决策、公开透明。
《行政许可法》—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制度的集中体现
《行政许可法》—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制度的集中体现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1.依法行政原则:行政许可法强调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许可权时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不得超越自身的职权,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等式原则:行政许可法要求行政机关在对申请人进行许可时,应当平等地对待各方申请人,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宗教、地域等因素歧视对待。
3.公开透明原则: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许可权时应当秉持公开透明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向公众公开办理许可权限的标准、条件、程序等信息,确保公众对行政许可行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4.法不溯及既往原则: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限,行政机关不得对已经发生法律效果的许可行为追究责任,保障许可行为的稳定性和法律效力。
5.依法检查原则: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办理许可申请时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查,确保申请人符合许可要求,并对拟予行政许可的事项进行调查和核实。
同时,行政机关也要及时向申请人反馈审核进程和结果,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许可法的制度体现1.许可的主体与客体:行政许可法明确了行政许可的主体为行政机关,客体为申请人,规定了申请人必须依法向行政机关提交申请,行政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给予许可。
2.许可的程序与时限: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在受理许可申请后的时限内,应当及时开展审查、核实,对申请人进行听证或勘验,再决定是否给予许可,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同时,还明确规定了许可申请被拒绝后,申请人可以申请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程序。
3.许可的有效期限与终止: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许可的有效期限,行政机关应当在许可决定中明确许可的有效期限,并在期限届满前进行复查、复核。
当许可行为不能再行继续执行时,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终止许可。
4.许可的监督与监测: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限时,应当接受社会的监督,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许可行政监督制度,接受上级行政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行政原则
15
•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在我国行政法中与行政合法性原则相 并列的又一项基本原则,它是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拥有 行政职权、行使行政职权、追究违法行为和实施行政救 济等都必须正当、客观、适度。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
理性
产生原因是裁量权
种类裁量权 幅度裁量权 程度裁量权
2、 合理性原则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 当地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认为依据《教育 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文彭 某被该理工大学录取后即享有该大学学籍,取得在该 校学习的资格,同时应接受该校管理。教育者在管理 受教育者时有相应的教育自主权,故彭某因替考违纪 受到处分,是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
• 然而,本案有证据证明该处分决定公示后,学校仍同 意彭某作为进修生继续学习,继续按有学籍之学生管 理,未给彭某办理注销学籍、退学、迁移户口(档案) 等手续,导致彭某在该校修满四年学业,参与学校安 排的考试、实习和毕业设计,成绩合格。由于学校的 失误与不作为,对彭某的处分实际上未得以执行,因 此彭某实际上也就没有丧失被告某理工大学的学籍。
励
•
C.孙某受他人胁迫而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
定对孙某从轻处罚
•
D.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
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
特别通行费
•
【答案】ACD
【解析】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可以理解为这一原则的延伸。因 此,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信用和权责统一都可以视为合法行政的延伸。 我国的合法行政原则在结构上包括对现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两个方面:1. 行政机关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禁止行政机关违反现行有效的立法性规定。2. 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授权活动。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 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义务的决定。
《行政许可法》讲义
行政许可法讲义行政许可法是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制定于1982年,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实施,对规范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行政许可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和解读。
一、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1.依法行政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许可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范围进行,不能随意扩大或滥用许可权。
2.公平公正原则:行政机关在办理许可事项时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个申请人,不得歧视或偏袒,确保公正处理每一个申请。
3.便民利企原则:行政机关应当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便利,简化办理手续,促进经济活动的便捷进行。
4.最终利益原则:行政许可应当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保障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二、行政许可的分类根据行政管理实践和具体情况,我国将行政许可分为一般行政许可、特殊行政许可和特别规定的行政许可三类。
一般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定范围内,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程序批准或许可行政相对人从事的某种活动;特殊行政许可是指法律规定须由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批准的行政许可;特别规定的行政许可是指法律对特定行政许可事项作出了特殊规定。
三、行政许可的申请和审批流程1.申请条件:申请人应当符合法定条件,提交完整的申请资料,并按要求缴纳相关费用。
2.审查受理: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核实材料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受理。
3.审查决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是否批准许可的决定。
4.许可发放:行政机关在作出许可决定后,应当及时向申请人发放许可证,确保申请人取得合法的许可权利。
四、行政许可的监督和管理1.内部监督: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行政许可活动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2.外部监督: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有权对行政许可活动进行监督,并可以提出投诉或申诉,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3.法律监督:法院、检察机关等司法实体对执行行政许可法的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保障法律的实施和公正。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法定原则 设定和实施⾏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有关⾏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政许可的依据。
⾏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三)便民和效率原则 规定了公⽰制度、⼀次申请制度、当场更正制度、⼀次告知补正制度、相对集中⾏政许可制度、期效制度等。
(四)救济原则 公民、法⼈或其他组织在办理⾏政许可过程中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政复议或提起⾏政诉讼,若合法权益因⾏政机关违法实施⾏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五)信赖保护原则 ⾏政管理相对⼈对⾏政机关的正当合理信赖应当予以保护,⾏政机关不得擅⾃改变已经⽣效的⾏政⾏为,确需改变的,由此给相对⼈造成的损失应当予以补偿。
(六)⾏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 除了被许可⼈按规定,在单⾏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可以转让的情况下,是不得转让⾏政许可权⼒的,如果擅⾃转让,被许可⼈应受⾏政处罚,构成罪犯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七)监督原则 县级以上⼈民政府应当建⽴健全对⾏政机关实施⾏政许可的监督制度。
监督的⽅式有书⾯监督、举报监督、实地监督等。
例:属于我国⾏政法领域⾸次作出规定的原则是⾏政许可法的( )。
A、救济原则 B、公开原则 C、权利保障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答案:D 例:以下⾏为属于⾏政许可的有() A、上级税务机关基于⾏政⾪属关系对下级税务机关有关业务的请⽰、报告事项的审批。
B、下级税务机关受理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权⼒权限经本级税务机关审查提出意见报上级税务机关审批。
C、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 D、税务机关批准税收强制执⾏措施 答案:B 例:下列不属于⾏政许可功能的有( ) A、控制危险 B、配置⾃然资源和公共资源 C、管理经济活动 D、证明和提供⼀种信息,向社会提供资信证明 答案:C 例:我国⾏政法规定了公民、法⼈和其他组织应该享有()权⼒。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知识点: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12.29)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知识点: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12.29)
知识点: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1.法定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1)规范公开:未经公开的法律规范不得作为许可的法律依据。
这里主要是指内部的法律文件不得作为法律依据。
(2)行政许可的过程要公开,但是涉密的除外
(内部文件不对外,对外无效)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除外)
3.便民和效率原则
具体制度体现:公示制度、一次申请制度、当场更正制度、一次告知补正制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期限时效制度等。
4.救济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
(1)撤销赔偿。
行政机关做错了某行政行为,需要撤销,给公民造成损害的应予赔偿。
(2)废止补偿。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不能随意撤回、改变,如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变更或撤回这个行为,但给公民造成损失的,应予补偿。
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
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7.监督原则
注:本文原创于中华会计网校(),不得转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许可法》—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制度的集中体现20XX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151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涉及到国家行政权力运作及其规范的行政法律,成为中国行政法家族中一名新的成员。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基本原则、设定行政许可的范围与分类、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划分和设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行政许可程序、监督检查、收费、法律责任等作了相应的规定,体现了一部行政法所应有的完整体系。
这部法律是我们国家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同时它也是世界上以单行法形式颁布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具有重大的新颖性和开创性。
行政许可法作为一部全新的行政法律,它体现了中国行政法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曾参加过这部法律起草工作的著名行政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导马怀德教授用“心仪”一词来表达他对这部法律的“钟爱”。
的确,行政许可法的原则定位、体系安排、制度设计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部行政法的规定,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如下图)一、行政法治原则(一)相关《行政许可法》法条展示1、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法律优越原则2、第四条: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法律优越原则3、第十四条: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法律保留原则4、第十五条: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 法律保留原则5、第十七条:除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法律保留原则(二)原则阐释法治(rule of law)的基本含义为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
法治要求政府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办事;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若违反法律、超越法律,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法治的本质就是人民高于政府,政府服从人民,公民的基本权利高于国家权力。
行政法治原则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前述所谓的“法”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
在各种类型法的数量上,法规、规章的数量远远超过法律,但从法的效力而言,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和规章;在法规、规章的原则或内容与法律相抵触时,应以法律为准,执法机关应该适用法律而不是法规或规章。
另外,依法的内容应该包括依照“法定权限”、“法定实体规则”、和“法定程序”。
总之,行政法治原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依照法律行使职务,依法办事;控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要求政府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政府要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特别是那些最根本的人权: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自由、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
(三)原则界分行政法治原则依照通说,认为包括法律优越和法律保留两个子原则。
所谓的法律优越原则系指消极意义上的行政法治原则,意思是政府的行政活动必须受到现行法律(广义的法)的约束,不得有违反法律现象的发生。
而法律保留原则则是积极意义上的行政法治原则,意指政府的行政活动惟有法律的授权才能进行。
对比这两项子原则,即是政府在进行行政行为时,在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的领域,由于行政活动并无法律可以相为抵触,故不存在违反法律优越之原则;但是,因为政府没有法律依据而进行行政活动,此时便违反了法律保留之原则。
以此行政法律概念为标准,上述《行政许可法》第1、2项体现了行政法治中法律优越原则;而第3、4、5项则体现了法律保留原则。
二、行政公正原则(一)相关《行政许可法》法条展示1、第五条第三款: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
-平等对待原则2、第二十条第三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听取意见制度3、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行政告知制度4、第二十七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禁止不相关之考虑5、第二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
申请书格式文本中不得包含与申请行政许可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禁止不相关之考虑6、第三十条第二款: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说明理由制度7、第三十二条:(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行政告知制度8、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信赖保护原则9、第三十五条: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直接报送上级行政机关。
上级行政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申请材料。
-行政公正原则10、第三十六条: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行政告知制度、听取意见制度11、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说明理由制度、行政告知制度12、第五十四条第二款: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
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
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行政告知制度13、第五十三条第四款:行政机关违反本条规定,不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或者违反招标、拍卖程序,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救济制度14、第五十五条第三款:行政机关根据检验、检测、检疫结果,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说明不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说明理由制度15、第五十七条: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程序公正原则16、第六十三条行政机关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许可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禁止不相关之考虑17、第七十六条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
-行政救济制度(二)原则阐释行政公正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他们必须用这些权力为人民服务,而不能利用这些权力为自身或与其有某种关系的个人、组织谋取私利。
全体人民在自己的国家里应当享有相同的权利和相同的机会,行政机关应当平等对待任何相对人,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凭借某种关系或自己的好恶来赋予某些人特殊的权利或给某些人附加特殊的义务。
(三)原则界分行政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要求政府:依法办事,不偏私;平等对待当事人,不歧视;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程序公正则要求: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不单方接触;不在事先未通知和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的情况下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
行政公正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包括了诸多行政法上的制度:如听取意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行政告知制度、行政救济制度(包括信赖保护原则)等。
三、行政公开原则(一)相关《行政许可法》法条展示1、第五条第二款: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
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行政规定公开、行政决定公开2、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行政事项公开3、第三十条第一款: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行政法律公开4、第四十条: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行政决定公开5、第四十八条:(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行政听证公开6、第五十四条第二款: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
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
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行政执法(考试)公开7、第五十九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收取费用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所收取的费用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机关返还或者变相返还实施行政许可所收取的费用。
-行政执法(收费)公开8、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行政机关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