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第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斯德的突出贡献: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鹅颈瓶实验
2.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创立的巴氏消毒(60~65℃,30 min),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还是广泛采用的消毒法
4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柯赫是著名的细菌学家,他的功绩在于:
1.第一个发明了微生物的纯培养
2.对病原菌的研究证明了炭疽病是炭疽菌引起的,结核病是结核菌引起的。创立了某一微生物是否为相应疾病的病原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一、微生物的命名
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如果各自命名,势必造成混乱。国际上规定了共同的命名规则,即“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这是现代分类学的阅奠基人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1753年首创的,现巳被用于所有生物的命名
(1)双名法:规定每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组成,前一个是该种所在的属名,常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用形容词,一律小写,印刷时用斜体字。双名后面附有命名人的人名及发表年份。
如:Sacchatomyces cerebisiae Hansen 汉逊啤酒酵母
(2)属名的确定:①常以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来表示,如毛菌属,根霉
属;②以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两者结合起来表示。如:丙酸杆菌属,乳杆菌属;③以研究者的人名来表示。如:Salmonella、Shigella
(3)种名的确定:
①有的用地名。如: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②有的用人名。如:Sacchatomyces pastoria- nus ;
③有的用微生物寄生的宿主名称和致病的性质。如:猪霍乱沙门氏杆菌(4)不同种名时的表示法:
用属名加sp.(单数)或spp.(复数)表示,如Streptoccoccus sp.或Flavobacterium spp.表示链球菌或黄杆菌。
二、微生物的分类
1.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微生物分类通用单位和高等动植物一样,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拉丁名词词尾一般比较固定,易于识别。
在两个主要的分类单位之间可以有次要的分类单位,亚级,如亚界、亚门等,种是最基本单位。
2.微生物的种,变种,亚种,型,株和群的概念。
1)种(species)
伯杰氏定义:凡是与典型培养菌(type culture)密切相同的其它培养菌统一起来区分成为细菌的一个种。
种:代表一群在形态和生理方面彼此非常相似或性状间差别微小的个体。
区别种内变异和种间的不同,到现在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标准。
变种(variety,缩写var.)
变种:在自然界中分离到期的某一微生物的纯种,有某一特殊性性与典型培养菌不同,而其它特性相同,且这一特性又是稳定的,这种微生物就称为典型种的变种。
如:枯草芽孢杆菌是色杆菌变种。
亚种或小种(subspecies):MB中把在实验室所获得的变异型称为小种或亚种。如E.COLI野生型的一个品系“K12”,K12的生长是不要某种氨基酸的,通过实验性变异可以从K12中获得需要某种氨基酸的生化缺陷型。我们就把这种生化缺陷型菌称为K12的亚种或小种。
2)型(type,form)
常被用于种以下的细分。
在自然界中,同一地区也可能有同一种微生物的各种类型同是时存着,它们之间的判别双不象变种那样显著。自然分离菌,如结核杆菌可根据它的寄主的不同,分为人型、牛型是和禽型;也可根据形态或对噬菌反应的差别分为不同的形态或溶菌型等。
3)菌株或品系(strain)
主要是批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自然界不存在两个绝对相同的个体,所以,我们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纯培养,尽管它们同属一个种,由于来源不同,它们之间总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异,就把这些同种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称为不同的菌株或品下。为了方便,菌株常用数目字地名或符号来表示.如生产蛋白酶的栖土曲霉,就有栖土曲霉1.186,栖土曲霉3.374,栖土曲霉3.942等菌株.这些菌在酶产量上表现出差异。
4)群
在自然界,常发现有些微生物种类的特征介于两种微生物之间,彼此不易严格区分,我们就把这两种微生物和介于它们之间的种类统称为一个群。
如: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以及中间菌。
四、微生物的分类依据
1.形态特征
包括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个体形态和在固体、半固体及液体培养基中的群体生长特征。
2. 生理和生化特征
包括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代谢产物、在某些培养基(如牛乳、明胶)中的生长反应和生长状况、对氧气的不同要求等。
3. 生态特性
主要包括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与其他生物有否寄生和共生关系等。
4. 血清学反应
常借助特异性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亚种或菌株。
5. 细胞壁成分
根据不同微生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通过成分分析作为分类依据。
6. 红外吸收光谱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测定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依据之一。7. GC含量
GC含量不同的微生物,其DNA结构不同,因而在遗传上也是互不相同的。
8.DNA和杂和率
将不同微生物来源的DNA热变性为单链,再进行配对结合,通过测定其杂和率,进一步判定微生物的亲缘关系,从而作出更精确的分类。
五、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
1.经典分类鉴定方法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少数特征进行分类的传统鉴定方法。
2.数值分类鉴定通常以生理生化特征、对环境的反应和忍受性等较多的特性为依据,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计算出菌株间的总类似值,再进行比较和归类。3.遗传分类鉴定以GC含量和不同来源的DNA之间的碱基顺序的类似程度及同源性为依据,从遗传学的角度再分子水平上估价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从而进行分群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