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的追梦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教育的追梦人
奚一琴,1969年8月出生,江苏扬中人。1990年毕业于南京教育
学院晓庄师范,分配至扬中市实验小学任教语文。先后教职员担任扬
中市实验小学教师,扬中市三茅附属小学校长助理,奥尔努瓦堡实验
小学副校长,扬中市新坝中心中心小学、书记,现为扬中市实验小学
教员。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三三三”科技人才、镇江市名校长、镇江市学科带头人、镇江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镇江市“三八红旗手”,扬中市政协常委。参加江苏省“蓝天杯”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大赛获评获一等奖,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班本化小作文
的教学研究》,获常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镇江市一等奖,多篇论文在《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省级以上刊物上
才发表,著有《和谐语文新课堂的八项修炼》一书。
起源于生命的尊重
课堂是师生全校师生三方成长的地方,是师生展示生命意义与价
值的舞台。在追求教育母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当下,我深信:快乐
的语文课堂一定是首先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
小语教材《三个儿子》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写了三个儿子,当
他们的小姑娘走来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一个孩子翻着肾叶,像车
轮在转;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还有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很喜欢文
中的那三个儿子,喜欢他们那本真的活泼泼的生命,喜欢他们那富有
文创的跨媒体个性生命展示。但课文的结尾,老爷爷的反应却是:
“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潜在的逻辑就是:不
帮妈妈干活,就要被批判,甚至要被终止当儿子的资格。我颇为困惑:能绕膝玩耍、歌如天籁的哥哥就不是“好儿子”么?甚至不配当“儿子”了么?这篇课文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这样价值取向有争议的
文本怎么教?我和孩子们积极展开了讨论。
有的孩子前在认为前四个儿子做得不好,不孝顺。我没有简单评价,更没有批评,而是鼓励、引导、点燃,让学生充分体验其他两个
儿子的活泼天真,让“每位飞奔孩子都能勇敢地站起来”,“让每位
孩子得为坐下去”,在尊重生字中对生命的价值拥护取向的同时,信
任课堂中学生的生命初中生个体。好的教育,就是要随顺菲律宾人的
善端,让人美好的潜在特质地发挥出来,把人从自然状态女孩子引导
到应然状态。我把这个案例以《课堂,让生命在场》为题发表在《江
苏教育》,引起了许多同行的共鸣。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尊重每一个与相遇的生命,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尽管他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将是
一朵小花,一片绿叶。在不断的反思和行走中,我了带有自己个性标
签的教学主张:快乐点燃。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
是点燃火焰。”快乐点燃学生,源于对生命的尊重,来源于学生学习
欲望的迸发。
关注于学生的发展战略
某次公开课上,教师准备充分,语言精致,环环相扣,课件设计
流光溢彩,但是,一节课下来,只有萨德基同学同学积极参与,其他
同学成了听者。我不禁反思:没有全体学生可以参与的教学,孩子们
都能同享学习到学习的快乐吗?
当我重新理性地审视课堂教学的状况时,仍然清晰地看到,以教
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忽视学生的个性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教师习惯性地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忽视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习惯性地高度关注自己如何教,如何
教教案,教习题,甚至是教考点,而忽视学生如何学,如何主动地学、如何创造性地学。“教”最终要落实到“学”,落实到学生的发展战
略上,因此需要改变以往固定的思维方式,要关注学生的“学”,通
过研究“学”更好地改进“教”,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
儿童的维度审视教材,设计学习活动,才能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于是我开始了飞速的追问和极快思考: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从知
识出发从问题出发,更为关注儿童的自主发现与自主建构?课堂教学
的核心如何从以教师转向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
堂教学研讨深入研究的视角如何从“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如何从学生家长原有的基础出发,促进学生力
争发展?在不断的追问中,我和我的创业团队开始了“五问式”课堂
实践:
一问:学生的始点在哪儿?――让学生有准备的学习
二问:学生要到哪儿去?――让学生有目标的学习
三问:学生怎样到那儿?――有方法的学习
四问:学生学习大幅提高了吗?――有延伸的学习
五问:学生学得快乐吗?――有温度的学习
“五问式”课堂变关注“教师的教”为关注“学生的学”,有效
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点燃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为此扬中市教育
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我的研究论文《施行“课例研究”坚持
“每课五问”》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小学语文教与学》转载,在此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和谐语文新课堂
六项的八项修炼》一书也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此我也更坚
定了快乐点燃价值观的教学思想,旨向“学习植根于学生”的教育本质。
致力于班本化研究
2009年,基于现行的作文教材编纂、作文教学要求面向学生群体,教学形式教条划一、不具该校的适应性、忽略学生个性发展等环境问题,我开始了“班本化小作文”的教学研究。从最初作文教学微变革
的朦胧冲动到班本小作文教学的习作建模,再到现在的快乐击碎理念
下班本小作文的下班教学研究,八年的探究历程,连续八个阶段的生
物学序列课题研究,让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