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3分,共36分)1.20年前,马某夫妇将出生2个月的女婴送给崔某夫妇抚养,双方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

女孩长大上高中后,马某夫妇却告上法庭,请求确认崔某夫妇收养关系不成立。

南通市两级法院经审理均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该案经报道后被无数网友点赞,并将之称为“有温度的判决”。

这一判决体现()A.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B.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D.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方式2.《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是中国首部关于城市文明建设的法规。

条例实施以来,根据城市文明提升等方面的需要进行了多次修改。

这表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③法治要求实行善治④法规的制定程序不严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越法用权、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者依纪问责,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者依法惩戒。

这说明()①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已经实现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③执法、司法、守法全面发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④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 2022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这说明()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截至2022年2月20日,全国在寒假期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9.38人次,查处了1.01万个证照不全的机构、918个证照齐全的学科类机构和4218个非学科类机构违规培训行为,并对1024人以“一对一”等方式违规开展培训行为进行处理。

人教版 道德和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课课练

人教版 道德和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课课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课课练一、单项选择题1.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以下对法治认识正确的是()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法治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③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④只要实行法治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下列对“良法”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良法应当反映极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②良法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③良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④良法能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 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法治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法治就是法制B.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C.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D.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4.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下列对“法治”与“人治”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①“法治”体现权力大于法律,“人治”体现法律大于权力②“法治”具有稳定性和一惯性,“人治”具有任意性和非理性③“法治”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人治”以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④“法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治”坚持个人利益和意志至上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战国·韩非《韩非子·心度》。

这两句大意是:治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

以下对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②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③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法治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4课 建设法治中国 复习知识点及配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4课  建设法治中国   复习知识点及配套练习题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5.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7.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

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8.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9.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0.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善治。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要求)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②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要求)①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复习学案(学生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复习学案(学生版)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复习学案知识目标1.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

2.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

4.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知识梳理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要求实行;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4.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6.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

7.法治政府就是按照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轨道上运行。

8.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

9.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0.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1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作用。

必备考点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
张玉环被羁押9778天后改判无罪,成为国内已知被羁押时间最长的蒙冤者。随后, 张玉环正式向江西省高院递交了国家赔偿申请书,申请国家赔偿金额共计人民币 22343129元,并要求江西省高院向其公开赔礼道歉。
之后,江西省高院作出的国家赔偿决定书显示,该院共向张玉环支付侵犯人身自由 赔偿金3390521.5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570000元,以上两项共计4960521.5元。
(1)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法治、德治。 (2)从这些方面入手的主要原因何在?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 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 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围绕这次宣教活动,请你搜集两则古代格言作为宣传标语。 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1·原创)当你与一些部门打交道,不用为开“奇葩证明”而头疼;当你 要办一些事情,第一反应不是去哪个窗口而是寻找网站、应用程序;当你路遇 “教科书式执法”看到执法人员有理有据有节,忍不住拍上一段上网分享……这 些“小变化”( C )
①是依法行政的表现,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 ②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③符 合厉行法治的要求 ④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护、程序公正得到全面贯 彻,一些冤错案得到了纠正,让人民群众在这些司法案件中切实体会到了公平正义。
“张玉环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示例:(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 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 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国家各部门的各项 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3)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5)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能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 本权利,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练习题(含答案).docx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基础反3園十分钟夯基小练8知帜小练1.为什么要实行法治?【为什么】⑴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__________ 和 _______ ,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 _______ ,是发展 ______________ 、实现 ___________ 的基本保障,是解决____________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____________ 的有效方式。

(3)走法治道路是实现 ___________ 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 法治要求实行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___ 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 _______ 正当,符合____________ 要求,维护个人的 ___________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____________ O(2)法治还要求实行 ______ 。

法治建立在____________ 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________ 和权利, 实现公共利益的________ 03.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是什么】(1)长期以來,特别是党的 ________________ 以來,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

(2)党的十五大把 ______ 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____________ ,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4.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是什么】(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 ________ 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____________ (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____________ (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_________ 、自觉________ 和坚定________ (全民守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练习题(含答案)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练习题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善治之前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应确立良法之治。

下列对良法认识正确的是()①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②良法应当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所有权利③良法应当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④良法应当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良法的认识和理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①③④正确;②中的“所有”说法大绝对。

排除。

故选C项。

答案:C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法治是的有效方式。

()①解决社会矛盾②维护社会稳定③实现强国富民④实现社会正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的作用。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由此可知,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②④正确。

故选B项。

答案:B3、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的是()A.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七大D.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析:本题考查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A项正确。

答案:A4、山东省潍坊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系统遍及潍坊的63个政府机关部门,形成了统一的便民电话网。

市长公开电话系统有利于()①政府做到对人民负责②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政府加强立法工作④政府依法治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

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对个人:(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2)保 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 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对国家和社会: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 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法治是现代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 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 社会稳定、实现正义的有效方式。(4)走 法治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法治政府的含义:
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 轨道上运行。
法治政府的特点: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 守法诚信
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 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地位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 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 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 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第 18 页
6.(2019·江苏连云港)如图漫画《不作为》警示国家机关及A其 工作人员( )
A.法定职责必须为,要敢于担当 B.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 C.用权须谨慎,徇私枉法贻害无穷 D.有权必有责,履职会被追究责任
第 19 页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 偿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提出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C偿” 贵在“严”。这就需要政府( )
依法行政
要 求
核心
规范政府 的行政权
建设法治中国
考点4: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 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 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归纳小结: 如何落实依法行政?
(1)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pptx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pptx

返回目录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返回目录
4. 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60考
(1)①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②使 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 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返回目录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
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返回目录
明考法·针对练 考法 知识点2在中考命题中侧重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常以法律法 规、政策文件、违法案件等为素材,在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中考查, 设问以说明类、认识类为主;此外,还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考查。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返回目录
【现场互动】
同学们了解了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举措及有关青少年
的典型案件,并作出了下列讨论:
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四个方
面作答
结合青少年厉行法治的做法
作答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返回目录
(2)(中考新问法·观点评析)请你对小江和小美的 观点进行评析 。
规范作答
评析类设问,先判断观点正确与 否,再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执法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网络诈骗是严格执法的表现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返回目录
选项
时政热点
教材知识
中国人大网公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

我国坚持依法行政
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核心观点》汇总(第4-6课)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核心观点》汇总(第4-6课)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观点汇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要求(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我国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8.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9.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10.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1.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2.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1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共同发挥作用,法律有规范作用,道德有教化作用。

强化法律对道德促进作用以及道德对法治文化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中华文化的价值/作用: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6.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7.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8.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一种文化基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心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关于法治,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B.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C.法治要求实行善治D.法治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治理群众2.“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这句话告诉我们()A.德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B.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D.必须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3.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下列选项与这一要求相违背的是()A.公安局严厉打击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的犯罪行为B.工商局査处商家销售假胃伪劣商品的行为C.放任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父母监护单独居住D.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必须及时出警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三条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这一规定有利于()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公民随意的表达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③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④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公民的执法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2015年7月6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

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五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法治社会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②受害者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③欺凌者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④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未成年人犯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观察下图,给“老赖”定制“失信彩铃”()①有利于促进诚信社会建设②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害好④有利于督促“老赖”履行应尽的义务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7.2018年5月,某市由共青团市委、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2018年青少年法治文化节”,以“与法同行,让爱成长”为主题,积极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框凝聚法治共识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框凝聚法治共识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凝聚法治共识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A. 人民B. 国务院C. 中共中央D. 全国人大【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BCD中的说法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该题选A。

2.下列四幅图画共同反映了政府的宗旨是()A. 依法治国B. 为人民服务C.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D. 建设法治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四幅图画中的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义务教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保障百姓住房,都体现了政府的这一宗旨。

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CD中的说法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该题选B。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这体现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②政府掌握着一切资源和权力③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④人们对政府有严重的依赖感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①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②④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应排除。

故该题选C。

4.对法治政府的正确认识是()A.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B. 法治政府就是完全依法治理的政府,不讲人情C. 法治政府只是理想中的政府,不可能实现D. 只要存在腐败就不可能是法治政府【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B的说法错误,法治政府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但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C的说法错误,法治政府不只是理想中的政府,是可以实现的;D的说法错误,法治政府中也有可能存在一些不合法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走法治道路,是因为法治()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④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行法治的原因。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①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

故选A项。

答案:A
2、“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
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建立单一的法律体系③实行善治④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由此可知,①③正确;②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法治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排除④。

故选C项。

答案:C
3、(20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A.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
C.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其刑事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C项正确;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四项基本原则,排除A项;B项不符合实际;针对犯罪行为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排除D项。

故选C项。

答案:C
4、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崇尚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C.树立全民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故选D项。

答案:D
5、下面漫画《遏制》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必须配合政府的拆迁行动
B.公民发现危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举报
C.对违规建筑进行强拆是违法行为
D.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

漫画中,法治“遏制”住了暴力拆迁的黑手,这启示我们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D项正确;A.B.C三项与漫画内容不符。

故选D项。

答案:D
6、(2017.江苏徐州)“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

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法治比德治合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德治与法治日辅相成,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由此可知,D项说法正确;A、B、C三项说法错误。

故选D项。

答案:D
7、李克强总理指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

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务公开有利于()①维护公平正义②促进依法行政③推进依法治国④杜绝腐败现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

推进政务公开,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①②③正确:④中的“杜绝”说法太绝对。

故选A项。

答案:。

答案:A
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厉行法治要求公民()
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②培育法治精神③培养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④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厉行法治对公民的要求。

厉行法治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不是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④说法错误;①②③说法正确且
符合题意。

故选A项。

答案:A
9、(2017.江苏苏州)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

这一做法()
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③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
④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

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

这主要体现了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这是一种社会舆论监督形式,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②③④正确;我国人口众多,人民不可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①说法错误。

故选D项。

答案:D
10、(2017 江苏徐州)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

”天有三重: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

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

得道德之天可以润,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乐。

“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要求我们应()
①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②坚守法律底线.提升法治素养③提高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④摒弃封建迷信、坚持个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加强道德修养。

得百姓之天可以乐,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①符合题意;得法律之天可以安,要求我们坚守法律底线,提升法治素养,②符合题意;得道德之天可以润,要求我们提高道德修养。

弘扬传统美德,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项。

答案:A
答案: A
11、材料一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注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厉行法治。

你认为厉行法治应从哪些方面去做?
参考答案:①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③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答案: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作为中学生,在我们国家“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前提下,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加强道德修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到诚实守信,积极承担责任;等等。

解析: 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

第(1)问,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可从公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和社会的角度回答。

第(2)问,通过分析可知,主要考查德治和法治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考查中学生在遵守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做法,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设问要求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