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拳拳法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祖拳拳法述

五祖拳源于泉州少林寺。千百年来,它在八闽大地广为传播,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是南少林武术中的一朵奇葩。

据将近200年前的《西山杂志》记载,元初泉州南少林寺“千僧抗元”,致寺被毁,“寺僧存者百人也。武农法本、武樵法华,技艺超群,剑光如飞,杀出生门……去焉,亡人德化,栖身德化戴云山,并传授技艺。数百年来,南少林五祖在德化民间流传,时起伏,终未湮灭。据清乾隆期间的《德化县志》载,明朝闽中第一名将俞大猷,曾应在广东结识的好友德化美湖的林珀之邀,“尝偕其子过访林珀于尊美社,因馆焉。”据此可知,南少林武术在明季由于俞大猷的传授,几有一个黄金期,笔者广泛搜集散见于民间的五祖技法及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一、关于《九道脉法论》

《九道脉法论》是一部集泉州南少林五祖拳的拳论、伤科为一体的专著,与泉州南少林五祖拳拳艺相晖映,流传于德化戴云山区。它成书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作者未详,待考。

《九道脉法论》总序:“言天者,必有应于人,是以天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藏,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法也”。全书分为“天罡、”“地煞”上下两部分,“天罡”部侧重于南少林五祖拳法,“地煞”部侧重于武术伤科秘方。

“天罡”部序曰“太祖”白拳、达尊、罗汉、行者五祖师传授技法。太祖……单拳独手乃为天下无敌。“论此势之时,要静不要动……白鹤先师曰:法传世上无双……三十六骨节摇动,七十二筋脉俱全,论管经武之法……论力势者形顶挺正,龙骨(脊椎)提直……论他人侵入吾午者,中门太阳(穴)可取也。”其中包括“论腰腹之力”、“详论重力”、“再论重力”、“论其风影之法”、“论破其刚柔者”等等。

“地煞”部分为“人身十二经络所属季节”、“人身骨骼部分位在十二经络所属”、“五脏所属”、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十二经“八卦之位血脉流通”、“下二时时辰血路流行”。

此外,还有擒筋络之法,以及内脏部位相配时辰“截点法”等秘诀,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二、论子午法度

五祖拳谚曰:“拳不离子午,拳不离三战。”大凡五祖拳,不论是达尊、行者、罗汉、白鹤,各祖均有自己传统的“三战”套路,虽大同小异,然万变不离其宗,在子午法度上,都把子午端正摆在首要地位。

何为子午?何谓子午法度?子午,指午线,子午法度指子午规则。子午线是条直线,以躯干的姿势而言,头部为子午的正针。永春正宗白鹤拳的创始人方七娘(方掌公之女)论鹤法曰:“头为六阳之首,主周身筋骨节之所……”头部的百会穴称为“上”,“下”是骨骶椎尾的会阴穴,上下两穴构成一条直线,即子午线。子午法度不公要求子午线端正,它还包括对四肢(“四技”以户…胯为根,臂脚为技,手脚为叶)姿势动作的基本要求一般是两肩平高,肩平而顺,两膀相系不可“压肩”。倘若子午不正,动用上就有破绽,无异于“开门揖盗”,容易被对方所乘,故子午之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此外,对势时的子午指双方摆架式的角度位置)在技击上更显得重要。

例如:永春白鹤拳要求练三战者,一要立身(将军挂印峡马请拳)。二要沉身插骨(沉腰束胛),沉落前后脚,十趾落地,后脚掌也不楞离地。

三、论拈桥之法

太祖拳技手(双称桥手)繁多,有单技和双技。又分为长技、中技、短技。双技有四六技(一长一短),又称父子相随,外开内合。长技讲究三防:(一)防搭(擒拿),(二)防断(砸磕),(三)防崩(乘势滚奔进身)。拳击及散打的“下勾拳”,即是五祖拳中的短技。太祖拳称“下撬”,罗汉拳曰“沉钩”,达尊拳谓“霸王敬酒”,白鹤拳谓“雷从地发”,技击类同,均要求“短技寸进”。

所谓拈桥之法,就是讲究手技、手势之法。手技包括:阴技|阳技、挑技、摇技、推技、压技、撬技、接技、和技、脱技、替技、下肢死技、活技等等。在五祖拳技击中,要求前手交接,后手相护,前手弓,为“挂挡”,

守也;后手箭,前手顾己,后手着人,箭出必补,箭若不补,则误自身。散打中前手弓,为“挂挡”,守也;后手箭,称为“直拳”,攻也。以守护己,以攻克敌,拈桥之法,妙在其中。

手势者,以紧为主,以承接为门户,方能变化多端。直来横来,横破直破,用直破横,以横破直,直来横来,横破直破,总而言之,凡来势者,断其归路而破之

四、论立脚之势

古拳谱曰:“身如一树之源,脚乃身之根本,能保全身坚固。倘自身不能保,安能倒他人?”依太祖拳论“脚乃刀斧之力”,沉实如罗汉,立势如苍松,进退如猛虎,变化如飞龙。

1.平马时,要求两脚均分平和,莫偏轻偏重。

2.出马之势宜前曲后直。当曲则曲,曲直分明。前脚如弓,后脚如箭,前脚三,后脚七(前脚三分力,后脚七分力),脚趾要抄紧;出马时左右上下,应俱有阴阳起落之气。前脚行,后脚收势,即能顾左右,又有进退之力,前脚如走移山,落地生根,稳如泰山,固如磐石。

3.步要雄厚包臁,沉坠由尾椎而臻于两髋,坠落于脚下弯(委中穴)至足掌而达足趾端,足趾张开抓地,脚下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臀部夹紧(肛门须当紧锁),膝部不得超越脚尖,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上、中、下三盘马,高者探之,低者和之,不高不低者居中取之。

综上所述,技击中要融汇贯通,达到进步似“卷风扫柳”,退步如“败叶如风”,两脚犹如车轮滚滚,横冲直闯,步到拳到,边格边进,眼随手转,步随身换,灵活多变,应用自如。

五、论风影之法

白鹤拳谱曰:“风为动,影为静,须当仔细。”拳谱以辩证法的观点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动与静的关系。动和静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太祖拳论亦云:“对势之时,要静不要动,动以待静谓之风力,静以待致力谓之雨力。”无论白鹤拳谱或者太祖拳论,均提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动和静,即风云为动,影(雨)为静。它道出了在对势的实践中,蕴含着的丰富谋略。

动静关系在练武、交接中体现两种关系:

1、物我之间关系,物(地形在物)为静,人依具体环境条件,审时度势伺机而动,否则为妄动,必败无疑。

2、敌我之间关系:敌静我动,敌动我静,这是辩证的关系。设若以静对静,就不存在交接往来;以动对动,右能两败俱伤。双方对垒目的,全在于克敌制胜;以动制静,先声夺人,突破缺口,打乱阵势。以静待动,以逸待劳,相机运动,伤其要害,挫其锐气,灭其威风。所以动中有静(时势),静中有动(后发制人)。一味的动是鲁莽,有勇有谋;一味的静是墨守成规,被动挨打。两者都有悖于辩证法,成为技击中的形而上学。太祖拳论又曰;“风雨(影)之力认真,发劲势如破竹,如探囊取物。观彼鼻,可以知其动静,观彼身,可以知其身手足之往来。”由此可见,善用动静风影之法,才能在技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在临战中,非动即静,非静则动,动中有静,动如猛虎出林,静如灵猫伺洞。

六、论筋力、腰力、手及五肢之力

人之一身,无处不为筋;力者集于一身,而一身之力从何而来。据散失于德化的民间秘谱记载:“骨与肉皆不能出力,惟诸筋之中,能起一身之力。”依笔者见解,筋,应为筋肉骨节;筋,是附著在骨上的韧带,引申为筋肉的通称。“力”这个概念起源于气力,是人们在劳动中、练功中通过肌肉紧张的感觉而体会到的;也就是说力是由于人在推、提、拉、抛时肌肉紧张所产生的效果。由此可见,民间秘谱中所说的“骨与肉皆不能出力……”的认识还值得探讨。

笔者认为,力不仅出于筋,亦出于骨肉,然骨肉之力为拙力,筋脉之力为巧力,拙不胜巧,但力虽非全出于筋,却仍以筋力为重,拳谚曰:“宁练筋长一分,不练肉厚一寸”,就是此意。

例如:脚力之源,出于委中,两边两条大筋需扭紧,从膝拨起,大腿筋骨束起于胁下,脚并委中筋,杀下于脚掌心,十趾落地地拆开,其力贯于趾尾,趾须直,不可兜力,脚则成地根之树,脚掌力横行贯于涌泉,注地仍轻“采横”(内扣),从内踝扭上,膝眼关紧于会阴,大抵脚下力尽载于委中膝眼上。

显而易见,上例用力之法,在于全身用力。包括筋肉骨节之力,但仍以筋力为主,而以骨肉之力辅之。

泉州南少林杏隐师曰:“腰生马势力,脚实似泰山。”拳谚曰:“练拳不活腰,终身艺难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