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若干特点及其评价

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若干特点及其评价
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若干特点及其评价

收稿日期:2003-11-05

作者简介:李国青(1972-),男,辽宁绥中人,东北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娄成武(1949-),男,辽宁北宁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

第6卷第1期2004年1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Vol 16,No.1J a n.2004

文章编号:1008-3758(2004)01-0008-04

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

的若干特点及其评价

李国青,娄成武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

摘 要: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特点:以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同盟为基础;

在中央的严格计划和统一部署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进行;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以成套设备引进为主,辅之以单项设备引进、技术软件引进和人才交流等多种引进方式;技术引进与技术管理模式引进相伴进行。结合历史和现实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关 键 词:技术引进;政治同盟;成套设备;苏联中图分类号:F 125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技术、

经济基础上通过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大

规模技术引进,迅速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这一时期我国技术引进的特点并分析其利弊得失,对我们做好当前的技术引进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技术引进以共同的意识形态

和政治同盟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很快由战时的合作走向了对抗,进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急需扶植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强大中国作为自己的盟友,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斯大林在召见即将带领技术人员去东北帮助中共修复铁路的柯瓦廖夫时就说:我们当然要给予新中国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胜利,其他一些国家也将走上这条道路,那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有了保障,我们就不会受到任何偶然事件的威胁。因此,“为了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力量和金钱。”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支持国民党,阻止台湾解放,并随之发动朝鲜战争,从而切断了中国与

西方的一切联系,致使新中国不得不实行外交一边倒的战略,完全倒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了坚定的政治同盟。

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就是

建立在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同盟基础上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中苏之间先后签订了《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与改造50个企业的协定》、《专家协定和贸易协定》、《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和议定书》、《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甚至签订了苏联帮助中国发展原子能和核武器的协定。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与我国签订了类似的协定。根据这些协定,苏联和东欧国家从技术设备、技术资料、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我国全方位的、大量的无私援助。比如他们提供的大量技术资料,只收复制的成本费,不收技术使用费。因此,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技术引进尽管不是无偿的,但带有很大的受援性质。如陈云同志所说: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他们对我们的援助是真心诚意的。比方说,苏联造了两台机器,他们一台,我们一台[1]。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技术援助使我国迅速建立起了工业基础,积累了技术能力,缩小了与工业化国家几十年的技术差距。

20世纪50年代,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两国都对阵营内部的国家给予了大量援助。对于阵营内部的其他国家来说,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大量引进技术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当时的日本和中国都是各自阵营中的受益者。就中国来说,如果当时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去引进这些技术,成本可能会高得多,技术能力的积累也会缓慢得多。但这种基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同盟的技术引进完全取决于对方的政治战略及两国的政治关系。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赫鲁晓夫着手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及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独立自主倾向的增强,最终导致中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和政治同盟的破裂。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国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的道路被完全堵死。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政治、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技术领域,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会获得竞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再期望通过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同盟获得大规模的技术援助(尤其是先进技术)是不现实的,引进技术一般要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但我们仍然能从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引进中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建立和发展与其他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引进。

二、技术引进在中央的严格计划和统一

部署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进行

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引进主要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框架下进行的。中央在1951年2月开始酝酿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予以批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技术引进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由中央确定引进项目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投资比例和地区部署的。一些重大的技术引进协定往往由国家领导人直接参与谈判,如《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和议定书》就是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国家领导人直接参与谈判的。1953年,我国专门设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国民经济综合计划、社会发展计划和重要生产要素分配和配置计划的制定。技术引进项目一般由中央各个部、委、局提出申请,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重大项目则由计划委员会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技术引进的洽谈、签约则由对外贸易部下属的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会同有关部门进行。

这种在中央的严格计划和统一部署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进行技术引进的模式,对于技术、经济一穷二白的国家来说,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既迅速又经济的模式。新中国成立时,不仅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而且工业布局极不合理。国民收入只有358亿元,人均66元,按当时汇率不足20美元。国民收入中工业比重只有1216%。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只占2614%,机器制造业尤其落后。少得可怜的工业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少数几个沿海城市,广大内地几乎一片空白。在这样的技术经济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必须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外汇,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这就要求在进行技术引进之前,要由中央政府进行统一的计划和部署,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定引进项目的轻重缓急以及如何合理部署这些项目。

但这种技术引进模式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国家一穷二白基础上的大规模产业移植,在国家技术、经济有了相当基础之后,如果继续坚持这种技术引进模式,由国家对技术引进进行严格计划和统一部署,同时以国家为企业代劳,无视企业的能力、需求和自主性,不发挥企业在技术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势必由于国家掌握的信息有限造成引进的技术与企业能力和需求的矛盾,造成浪费,并进而抑制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当前,我国技术、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20世纪50年代那种在中央的严格计划和统一部署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进行技术引进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了。但我们今天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引进中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通过经济杠杆搞好国家的宏观调控,尽量减少企业的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同时将企业的技术引进引导到服务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上来。

三、技术引进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重工

业、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时,仍面临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时时面临战争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维护国家的独立,为此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强调,要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基

9

第1期 李国青等: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若干特点及其评价

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各种主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基本上满足我国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同时,它也能够生产各种消费品,适当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需要”[1]。

为了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引进以重工业技术引进为主。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技术引进实际执行合同按照消耗的外汇计算,仅电力工业、机电工业(包括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就超过7514%;按照签订的成套设备引进合同来统计,这三个行业在总共423项中就占了293项。1952年,纺织、食品两个轻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116%,到1962年,机电、冶金、化学、能源等重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012%、1011%、1111%和1013%,而纺织和食品工业的产值比重下降到2913%,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上升到5315%和3515%[1]。可见,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引进和建设,我国的工业结构有了很大改观,建立起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对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发展战略的技术引进战略,对于当时面临战争威胁的中国来说是必要的选择。但这种引进战略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一是得益于由西方的包围、封锁和威胁所激发起来的民众政治热情以及新中国政权出色的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能力;二是得益于基于政治同盟的苏联老大哥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资料等全方位的援助。从经济的角度看,重工业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巨大;技术要求高,发展初期大部分设备国内不能生产,需要大量外汇引进;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这三个方面恰恰是当时中国奇缺的。如果没有前述有利的政治因素,这种技术引进战略是难以奏效的,清末洋务运动的失败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从历史上看,以英国为代表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一般是从纺织等轻工业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重工业的。工业化起步晚的国家往往为了实现经济自立,首先引进和发展重工业。但由于重工业具有前述特点,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打上深深的政治烙印,尤其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往往会直接卷入企业的组建和发展,至少会在企业组建初期为其提供巨大的帮助。这些国家此后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败。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政府功成身退,为企业创造竞争和发展的环境,造就了战后经济的奇迹;中国政府则长期介入企业的决策、经营和发展,将企业变成政府的附属物,窒息了企业的活力,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技术引进以成套设备引进为主,辅之

以单项设备引进、技术软件引进和人

才交流等多种引进方式

新中国成立时,由于我国工业和技术基础极其薄弱,所以技术引进以成套设备引进为主,辅之以其他多种引进方式。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我国与苏联签订引进成套设备合同304项,与东欧国家签订引进成套设备合同116项,并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签订引进单项设备合同164项,实际消耗外汇总额27亿美元;与此同时,从苏联和东欧引进了大量的相关技术资料;苏联和东欧还派出大量技术专家到我国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同时接受我国2万多人出国留学和技术培训;此外,苏联还给予我国11笔总计1217亿新卢布的低息贷款。按照实际消耗的外汇金额计算,成套设备引进消耗的外汇占总金额的8913%,单项技术设备与生产线引进消耗外汇占917%,技术资料、图纸与技术合作合同消耗的外汇占1%[1]。因此,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引进是以成套设备引进为主的,但如前所述,由于技术资料、图纸的引进无须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只是复制的工本费,因此通过这种途径引进的技术不能简单按照消耗的外汇来衡量。同时,人员交流这种技术引进途径对我国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积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除苏联和东欧专家外,突破重重阻力从欧美回来报效祖国的科学家给我国带来了许多尖端技术,为我国尖端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任何一项技术都包含着物质手段、人的知识和能力要素。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与苏联技术差距很大,物资奇缺,以成套设备为主进行技术引进的策略是合适的。但在引进物质手段的同时,必须注意引进相应的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引进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量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在苏联的全方位帮助下引进了相关的大量以技术资料和图纸等为载体的技术知识,并在苏联专家手把手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了相应的技术知识,提高了技术能力。

01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卷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在技术引进过程

中,曾长期偏重技术硬件,尤其是成套设备的引进,忽视了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等技术软件,致使许多引进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产品达不到相应的质量,更不用说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了。我国技术引进曾长期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与我们忽视技术软件的引进有直接关系。

五、技术引进与科技管理模式

引进相伴进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

进技术的同时,也从苏联引进了技术管理模式。如星野芳郎所说:“中国不仅引进了苏联的机械设备,而且从行政机关、制度和规章、行政上的管理

方法,直至科学技术体制都导入了苏联模式”[2]

。苏联科技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一是由国家统一制订科研发展计划,科研任务下达给各行政主管部门,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拨;二是科学院系统、中央各部委所属的研究所设计所、大学、企业各有分工,相互独立,技术研发与生产分离。科学院和大学主要从事与生产不直接相关的基础研究;中央各部委所属的研究所、设计所则主要根据各主管部委的计划进行研发和设计,这些研发设计不是直接面向企业的需要,因此往往难以转化成直接生产力;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产,虽然有些企业也设有研发机构,但无论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还是资金和设备都是微不足道的,企业直接面向生产的研发能力极其薄弱。

20世纪50年代我国几乎照搬了苏联这套技

术管理模式。尽管这套技术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也起过很大作用,但其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致命弱点造成了我国科技成果长期难以转化为生产力,而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反过来又造成了经济对科技的投入不足,科技与经济之间长期难以形成良性互动。从长远看,这种体制阻碍了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落后国家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是必要的,关键要看这种管理模式本身是否有利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苏联模式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已经不适用了。虽然国家关于科技发展的宏观规划还是需要的,但应该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当前技术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们不能人为地将技术与经济相分离。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与产学研一体化不仅能有效促进技术和经济的共同发展,而且对技术引进本身也十分有利有利于技术的选择、消化、吸收和创新,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技术引进中需要注意利用的。

总的来说,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成效是巨大的,比较迅速地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大大地缩小了我国与工业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也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参考文献:

[1]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24,14,17,23.

[2]

星野芳郎.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9.

Characteristics of T echnological Introduction in China in the 1950s and C omments

LI Guo 2qing ,LOU Cheng 2wu

(School of Humanities &Law ,N 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 )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ical introduction in China in the 1950s are summed up below :the Introduction was based on the same ideology and political alliance with the S oviet Union and implemented in strict accordance to the central g overnment πs plan and overall lay out ;It embodied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ie.,develop China πs independent industrial system with a top priority given to heavy industry ;of which the complete sets of equipment were introduced as major portion ,with single ones ,technical documents ,pers onnel exchange ,etc.,as supporting means ,and technical management system was introduced together.A review or comment is therefore made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us with enlightenment.K ey w ords :technological introduction ;political alliance ;complete set of equipments ;the S oviet Union

1

1第1期 李国青等:20世纪5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若干特点及其评价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积极的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失误?从中可以的出哪些经验教训? 积极探索: ①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主要任务; ②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恢复国民经济。 ③1971年和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着手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使国民经济得以复苏和回升。 失误: 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 失误原因: ①严峻的国际形势使领导人对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②建国以来国内取得的成绩使领导人盲目乐观 ③缺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 ④人民的迫切愿望 ⑤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 经验教训: ②定经济政策,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②发展经济一定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符合国情 。 ◆归纳中现史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名称时间原因内容影响 土地改 革 1950~ 1952 农业社 会主义 改革 1953~ 1956 人民公 社化运 动 1958 始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1978 始 完成新民 废封剥制 地主→ 农民私有 彻底废除封剥 农民翻身 为农发工化开路 小农经济 束缚发展 私有→公有 家庭→互助组、 合作社 社制 确立 主观认为公社是 提前建成社和过 渡到共的最好组 织形式 人民公社 平均分配 严重影响 农民利益 和其社建 积极性 改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生产 关系 公社→家庭 平均分配→ 按劳多得 调动积极 解放农力 推动农发× √ √ √ ?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经验: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三十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

据史料记载,建于1850年的南大道仅有400米长,3.5 米宽,是北大街南部一条辅助街道。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泥石结构的路面,及以南连片的荒草及坟地,使这条路成了城市的边缘。《烟台历史》 1952年,我5岁时搬迁到现在南大街中心广场西侧(当时称中海阳)。记得当时母亲用老式的四轮童车推着我和弟弟在鹅卵石路面上艰难地行进,颠得我们屁股痛。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我目睹了南大街的变迁。(老人)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南大街始建,西起原西南河(今西南河路),东至西沟街北口,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 1929年修建成水泥路面。 1934年,烟台特别行政区将原海阳街并入南大道,西至西马路(今海港路),改称南大道街,长1000米。 1935年,位于南大街50号的锦章影楼开业,最初并未开在南大街。南大街成为城市主干道后,烟台“第一家照像馆”也由朝阳街迁至街旁。 1956年,开始将仓浦街、北门外东街、北门外西街、西关北街、南大道街、海阳街、法院街及部分广合巷、清泉胡同、同春巷、爱德巷、仁里街等街巷拆除、后来合并统称南大街,

东起解放路,西至通伸今西炮台南路,与原烟潍路相通,长4000米。 1957年起,消防队、银行综合楼、工人文化宫、水产研究所、公路段办、三勘办、自来水办公楼等第一批楼房人际立于新建的南大街中。 1958年,政府耗资188.73万元,首次拓宽南大街,拆除了福建会馆后殿和仓浦街部分建筑物,修建成全长4020米的南大街,并铺设了沥青路面; 1962年7月,开通了自虹口路到发电厂的1路公交车。之后,吐着白烟的福特牌大客车开上了南大街。 1967年,将西部原只楚路并入,改称跃进路。 1968年,街南落成烟台大型展览馆。 1973年,又将原只楚路改为跃进西路;将海港路以西至西炮台南路路段改为跃进中路;将解放路至海港路路段改名为跃进东路,全长8390米。 1975年,烟台第一家商业中心-烟台百货大楼在南大街中段落成开业,同年,服装公司7层综合楼建成。一时间,老烟台人都把“逛大楼”当成了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买电视到

2020高考历史通史A版总复习同步练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第2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 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A 没收寺庙道院的土地,由国家统一使用,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且这些从寺庙中流出的僧尼道士,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大量劳动力,适应了当时生产恢复发展的需要,故A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土地改革只是把地主土地私有制改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建立土地公有制,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时间是1950~1952年,而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故C项“配合”之说错误;材料没有显示把土地分给农民,故D项错误。 2.(2018·辽宁沈阳一模)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 “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解析:B 由表格可以看出,相比较1952年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 量,1957年时,我国制定的棉布、面粉、盐等关系民生的产品的计划指标,有相当程度的增长,这说明“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兼顾了民生的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主要是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D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

3.(2018·河南六市联考)截至1953年11月,全国农户总数的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增加46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A.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B.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D.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 解析:D 材料反映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急躁冒进现象,如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而一些农民则将大批牲畜甚至是耕畜宰杀,此现象的出现说明,农业社会 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农民以此消极抵抗, 故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C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 4.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 A.“文化大革命”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B.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C.“文化大革命”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 D.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

浅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浅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摘要: 20世纪对人类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掀起了对世界瓜分的狂潮。纵观中国近代史以来,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情况,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重新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而当时的时代条件和国际力量也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不可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适合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帮助中国重新崛起。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中国 正文: (一)近代中国探索救国道路的发展史 中国步入近代以来,一直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经济政治都不能独立,从鸦片战争之后,就不断有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中国的近代来看,中国从1840年国门被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华民族的命运陷入低谷,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自强,洋务自强是建立在中国万事皆西人之上,唯独制器不行。采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方式,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科学发展,但是,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时候,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提出中国不是器物层面不如人,是制度方面不如人,戊戌变法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但戊戌变法倾向的是君主立宪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曾对封建主义抱有幻想的孙中山意识到,封建制度是救不了中国的,必须用革命推翻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统治。此后,民主、革命深入人心,人民都希望这一番新的气象能给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带来一丝生机。然而,事与愿违,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让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时代。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在中国,李大钊,陈独秀先后举起社会主义这面大旗,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月四日,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运动,虽然最终并未成功,但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课外阅读]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生产83亿吨塑料

[课外阅读]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生产83亿吨塑料 科技日报华盛顿7月19日电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其中的大部分成了废弃物,被置于垃圾填埋场或散落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研究人员呼吁,应对塑料产品使用和废弃物管理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想想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塑料是否必要。 这项由美国佐治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海洋教育协会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对全球所有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最终命运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收集了各种工业树脂、纤维和添加剂的生产统计数据,并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对数据进行了整合。 数据显示,1950年全球塑料产量是200万吨,而到了2015年则增加至4亿吨,这一产量超过了除水泥、钢铁外的任何一种人造材料。而在人类生产的共83亿吨塑料中,已有63亿吨塑料彻底成为废弃物。这些废弃的塑料制品中,只有9%被回收,另有12%被焚烧处理,剩余79%的废弃塑料则深埋在垃圾填埋场或在自然环境中累积。而塑料的生产步伐并没有放缓的迹象,按照目前趋势,到2050年,全球将有大约120亿吨塑料垃圾。 分析表明,与主要用于建筑的水泥、钢铁至少会有几十年的使用寿命不同,塑料的最大市场是包装,大多数产品都是一次性的,用后

即废。研究人员指出,有一半的塑料制品在4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变成了废物。 大多数的塑料不会被生物降解,它们可能会存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其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此前该研究小组研究显示,仅在2010年就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研究人员呼吁,人类应认真思考所使用的材料和废弃物的管理问题,虽然在某些领域塑料必不可少,没有必要将之彻底清除出市场,但对如何使用塑料应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2019届历史冲刺试题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林枫对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作的指示》写道:“全体职工首先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力争按期完成这一庄严和光荣的建厂任务……有苏联热诚无私的帮助,依靠全体职工自觉的努力和高度的创造热情,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该指示最有可能发表于( ) A.“大跃进”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汽车制造厂”可知,这应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故选B项。 2.[2017·湖北孝感一中期中]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 ) 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 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 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是1958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说明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3.[2017·太原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 )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 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 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 答案 B 解析材料反映“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民用和军用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及中西部,而沿海多为空白,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当时两大阵营敌视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民用和军用企业的地区布置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故B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C、D两项不能体现主要意图,均排除。 4.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 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 答案 D 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开始,而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所以这个报告不可能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故A 项错误;“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而在八大报告中则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没有对“一五”计划进行经验的总结,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在改革开

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思考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思考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了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把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的问题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就当时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而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时期向全面过渡的主客观条件业已成熟,提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适时的和必要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做出的正确选择。 从国际形势来看,20世纪50年代初期,两极格局进一步巩固。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战略,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9年美国等国家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美国通过实施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和亚洲的同盟体系,建立前沿军事基地,向各国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在西方联盟中确立了领导地位。与此相应的,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老大哥”的地位。1947年苏联与东欧一些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立了由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的经互会;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从国内形势来看,1955年,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比较恶劣。同我们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仅有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等21个国家;有的国家在政治上受美国的影响和控制,对新中国有严重的对立情绪。美国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等敌视的政策,拼凑了一些军事集团,形成不同层次的防御链条来遏制中国。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同蒋介石集团非法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 从这样一个大背景出发,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建国初期,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摘要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看看周围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我国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流逝,我们的道德也被一点点地冲刷掉了,道德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亟需正视国学以及国学教育,但国学教育如何有效地展开发挥其德化育人的功能值得我们研究,而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正在接受国学教育的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入手,从他们学习国学的过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审视当下的国学教育。。本研究从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培训的小学生入手,通过发放问卷辅以访谈,了解了当下小学生国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小学生学习国学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当下小学生有多种渠道接触国学,但小学校国学教育缺位,小学生深入接触国学机会较少,参与培训的小学生参与意识较强,但多是带着功利心目的学习,而在课外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校外培训机构中所学国学内容上贴近生活,内容多样,但无法形成系统,教材权威性让人质疑。针对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加强小学对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国学融入校园文化中去;其次,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合理引导小学生对国学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风或全盘否定的倾向;再次,注重教材编写,加强师资培训;最后,社会多方助力增加小学生接触国学的机会。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小学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我国国力不断增强、民族意识苏醒、民族自尊心增强的背景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繁荣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步凸显,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官员腐败、子女不孝、各种大学生伤害事件等情况接连出现,尤其是小学生一代出现的道德问题让国人倍感焦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将传统文化提到了发展的关键点上,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国学,也日益成为社会大众学习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试图从国学中所包含的经义中来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国学强大的道德感化能力让社会各方投以瞩目的眼光,一次次拨动着大众的神经,于是国学就从高校专门研究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开始在大众中普及。2006年1月,《光明日报》推出了国学版专栏,基本的国学知识开始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于丹女士合作讲授《论语与人生》,开启了国学系列栏目《百家讲坛》的序幕。随着栏目的播出成功,2009年国学普及开始走向小学生,在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推出了以“开心学国学”的一系列知识竞赛为主题的《开心辞典》栏目,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主流媒体的参与下,国学越来越多被国人了解,国学教育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己经不再满足于对国学的简单了解,而是想对其有深层次的学习,于是学校变成了国学教育展开的一大阵营,社会上的校外培训机构也积极筹建各种国学学习班,读经运动、私塾书院的出现在当下看来也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小学生接受国学教育、尤其是在蓬勃兴起的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教育的的现状到底如何,却很少有人关注,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调查从这个角度出发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

第五节乒乓球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广东乒乓球队战绩辉煌的时期。先是广东籍运动员容国团于1959年勇闯世界乒坛,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继而在他的带领下广东籍运动员梁丽珍于1965年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乒乓球运动处于停顿状态。 改革开放后,省体委十分重视乒乓球项目,将其列为奥运的重点项目之一。从1979~2000年,在队伍人员的编制上,每年都保持有60名(正式运动员40人,集训运动员20人)。有了编制的保证,队伍的每个年龄层、技术打法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运动员训练热情高涨,运动成绩保持在全国前3名。 历任领队:冯国明、杠国瑞、杨国腾、张杞昌、何辉 历任教练:蔡明枢、杨国腾、陈锦棠、苏国熙、欧盛联、梁玉海、李联益、胡克明、卢炳勇、郑玉珊、方文、王建强、赵国成、杨峰、董海城、董茂青 70年代中期,广东乒乓球队由于老队员陆续退役,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态,成绩下滑。1976~1980年在全国比赛中仅得第一、二名各1个。为了改变落后局面,省队广泛听取乒乓球界和群众意见,派教练到业余训练较好的基层辅导和选苗。同时还根据世界乒乓球发展方向,结合该队实际,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改革。80年代初,队伍的状态终于有了改观。于1977年进入省队的江嘉良在教练蔡明枢的悉心培育下,几经艰辛磨炼,终于成长为队中的领军人物。1979年江随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8战6胜,威震日本,被评选为“乒坛新星”。1981年江嘉良调入国家乒乓球队。 1979年5月泰国、新加坡两支乒乓球队先后访问广州。 1982~1988年江嘉良参加过3届亚洲杯赛,3届亚洲锦标赛和3届亚洲运动会,获5个冠军(团体3个,单打和混双各1个)和5个亚军。 1983~1988年,参加过3届世界锦标赛,获3个团体冠军、2个单打冠军、1个单打亚军;4届世界杯赛,获单打冠军1个、亚军2个、季军1个,1届奥运会,获单打和双打2个第五名。1985年和1987年江嘉良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5年8月22~25日,第六届世界杯乒乓球赛在佛山市举行,开创了中国中等城市承办世界大赛的先例。 1988年6月,首届中国乒乓球公开锦标赛在广州举行,有12个国家和香港、澳门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1.张芳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藏今昔巨变”的主题论文,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A青藏铁路通车 B 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民主改革D设立经济特区2.这一握,穿越了60年的历史风雨。60年前,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曾有过两次成功的“握手”,即() ①北伐战争②辛亥革命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D②④ 3.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各自的权限不同 4.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C国际形式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5.探究问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此时的中国,改革的初步成果催生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一场奋力图新的社会变革,如春潮般涌动,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①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少周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③接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 ④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变化很大,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⑤从改革开放的变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论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论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内容摘要:二十世纪50年代的世界形势是这样的:资本主义陷入空前的危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局部战争演化为 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初一革命的边缘,因此毛主席无可辩 驳的说明中国只有选择社会主义而别无选择。 关键词:20世纪、必然性、社会主义道路 当我们在讲到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时候,我们有一句传统的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这句简单的话如果加以理解的话,好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社会主义因而就诞生了,很快在中国诞生了,实际上总体来看并没有那么容易,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站稳脚根被人认识,然后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成为中国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实际上有一个历程。 从中国近代来看,中国从1840年国门被人踢开,中华民族的命运跌入低谷,选择社会主义之前我们有相当广阔的选择,比如太平天国被镇压以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自强,洋务自强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就是中国万事皆在西人之上,唯独制器不行。那么就是机器制造,科学技术不行,所以怎么办?师夷长技以治夷,师夷长技主要是科学发展。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个时候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提出中国不是器物层面不如人,是制度层面不如人?怎么办呢?改制,康良搞的戊戌维新,它的倾向就是君主立宪,戊戌维新失败。然后到了孙中山的辛亥革命,

建立共和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是共和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了。历经种种改革及革命,却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却成功了?社会主义它不是一个幸运儿,它是一个反复反复选择之后得出的这样一种可能性。 一,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落后国家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来源于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世界性的交往和竞争,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使各个民族或国家可以在科学技术、经济生产、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鉴已有的文明成果,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方式。这样,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跳跃性发展就成为历史的一个常规和普遍的现象。避免重复和少走弯路正是后起国家能够很快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同两极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关。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也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发展的直接结果。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化,但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在整体化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平衡性。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两极分化,使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使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为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必要性。由于在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落后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世界形势 二十世纪50年代的世界形势是这样的:资本主义陷入空前的危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局部战争演化为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初一革命的边缘,因此毛主席无可辩驳的说明中国只有选择社会主义而别无选择。 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现状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历史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一方面,落后国家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来源于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世界性的交往和竞争,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使各个民族或国家可以在科学技术、经济生产、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鉴已有的文明成果,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方式。这样,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跳跃性发展就成为历史的一个常规和普遍的现象。避免重复和少走弯路正是后起国家能够很快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同两极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关。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也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发展的直接结果。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化,但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在整体化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平衡性。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两极分化,使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 使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为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必要性。由于在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落后国家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来富强自己,这就促使它们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发展自己。这正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必然性

关于20世纪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的思考

关于20世纪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的思考 20世纪50年代是新诗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诗歌理论探索的主要阶段。如何对待中国诗歌传统,建立新的格律诗歌理论是这一时期讨论的关键点。这些关于新诗格律的讨论是对新月派及其他新诗派格律探讨的延续,同时也为现代格律诗歌理论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讨论体现了人们对于建立新诗形式的诉求,是理论家对新诗创作实践思考批评的结果。 标签:新诗格律讨论批评 对新诗形式的探索贯穿在新诗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对现代格律诗歌理论的构建贯穿于20世纪整个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50年代出现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虽然受到政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何其芳、卞之琳等人极具代表性的、关于新诗格律的主张,推动了格律诗歌理论建设规范化,使新诗格律的实践更具可操作性。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关于新诗理论的研究虽然受到风雨飘摇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但仍然逐步深化。50年代共出现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1950年,《文艺报》以“在目前诗歌运动中和创作上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为题邀请了众多学者、诗人进行笔谈。1953年底到1954年初,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诗歌组主持召开了三次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研讨会。1656年到1957年初,《光明日报》等刊物也进行了一次关于新诗的讨论。这次讨论的主题主要有“古典诗词能否表现现代生活、现代口语和古典诗词的形式有无矛盾、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对‘五四’以来新诗的估价等”[1]。1958年到1959年,由“新民歌运动”引发的“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论争,将50年代的讨论推向高潮。 一、50年代出现的讨论直接传承了早期新月派以及其他新诗派格律探讨的成果,同是更加关注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及对诗歌创作实践的反思。二者在追求格律,创建新诗形式的追求方面存在内在的一致性。 二者出现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出现都是针对诗歌创作实践中出现的无序混杂的状态,都是试图从中国诗歌传统出发寻找一种适合新诗的格律形式,都是批评家对诗歌创作自觉的反思。新月派的探索是针对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新诗创作中出现的完全自由的非诗化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新诗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诗歌创作总量急剧增加的同时,诗歌“散文化”倾向更加明显,诗歌的艺术性不断的被削弱。因此,50年代出现诗歌形式的讨论就有了理论的必然。二者都是对诗歌创作现实的自觉反思,是对诗歌状况理论需求的一种回应。 二者都或多或少的借鉴西方。新月派提出新诗格律的主张时,中国新诗尚处在发展初期,在理论规范和创作经验等方面都极度缺乏,在否定诗歌传统的情况下自然把目光转向国外,大量吸收国外诗歌的创作体式。而且很多诗人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曾经接受西方文学的熏陶,在诗歌创作中借鉴西方诗歌也是在所难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既已稳固,而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C项正确;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 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 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

20世纪50年代以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如下特点: (1)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表现在:1)科学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数量大约每l0年翻一番。仅50年代以来的30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总和还多。 2)科技新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速度不断加快。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80年的时间,而从发现原于核裂变到爆炸原子弹只用了6年;红宝石激光器则不到1年。1945年研制出的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代的发展,性能提高了100万倍。目前研制的光学计算机,其信息处理速度又将提高上万倍。 3)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据统计,大约10年左右,工业新技术就有30%被淘汰。在电子技术领域中,这一比率更大,超过了50%。现代工程师在5年内,就有一半知识已过时,即知识的半衰期为5年。4)科技信息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有人估测,世界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是3到5年增加1倍。1665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科技杂志,1865年增加到1000种,而到1965年已经突破了10万种。研究表明,不仅是现代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以加速度发展,而且任何一项计量指标(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科学家人数、科技论文数量等)的计算,都是按指数规律发展的。从进入20世纪后的60年以来,世界各国用于科研经费的总和,增加了约400倍。到21世纪末,全世界科学家的人数,预计占总人口的20%左右。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紧密联系的辩证发展,使现代科学日益结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使每一学科只有在整个科学体系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导致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趋势。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如生物化学、天文物理学等)和综合科学(如环境科学、空间科学等)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了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及其普通联系,迫使科学家从横的方向上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横断科学(如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横断科学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语言和方法。科学社会学、技术经济、管理科学、未来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产物。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全球性。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方向,也关系到科学发展和应用的人文价值取向,必须组织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部门进行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解决。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 因是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理论因素是借鉴苏联的实践经验,但不是照搬苏联模式,外部因素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标签: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工业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建国后直至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正确?本文在当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工农业生产极端落后。 1.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解放前最高产量,钢只有90多万吨,原煤6000万吨(主要集中于日本占领的东北),粮食为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而经历连年战乱的1949年,与历史上最高的产量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由于生产大幅度的下降,物资奇缺,物价猛涨,通货膨胀加剧,财政赤字也来越大。据统计,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货增发了1400多倍,物价上涨了8500多倍。广大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面对这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国内经济状况,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争取国家参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然而,连年战乱不仅使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贫困,民不聊生,同时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中,长期控制着我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我国接受帝国主义多条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通过条约特权,掠夺我国经济,垄断了中国煤产量的70%,铁产量的95%以上,航运吨位的73%(其中外洋航线占83.8%)和绝大部分的公用事业,并控制着我国的金融、保险和对外贸易。他们使用各种特权,攫取惊人的高额利润。1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