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部分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部分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来源:中华环保联合会作者:佚名日期:2010年10月29日

近年来,我国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料,目前经国家公示的省级以上开发区1568家,其中各类国家级开发区222家,还有各类功能区、集聚区、工业集中区数千家。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成为繁荣区域经济,推动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工业园区如火如荼开发建设过程中,一些工业园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不注重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致使一些工业园区成了“污染重灾区”。今年以来,中华环保联合会(以下简称我会)陆续接到有关群众对当地工业园区污染环境的投诉反映。为真实了解和掌握污染情况,维护工业园区公众和社会的环境权益,自2010年3月至10月,我会对我国8省18家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这些工业园区不同程度存在若干环境问题,有些环境状况令人堪忧,以下就调研情况进行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会本次调研8省18家工业园区的区域分布如下:华东地区11家,其中福建省1家、江苏省6家、江西省3家、安徽省1家;华北地区5家,其中河北省1家、天津市1家、山西省2家、内蒙古自治区1家;西北地区2家,其中陕西省2家。 18家工业园基本调研情况见附表1。

从行业特征分布情况来看,18家工业园区中有化工园区10家,医药工业园1家,石化工业园1家,皮革工业园1家,电子工业园1家,其他综合类工业园4家。其中,属国家级工业园区的有2家,省级工业园区7家, 9家为县(市)级工业园区。

从环境污染状况来看,18家工业园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涉及水污染的有18家,占100%;涉及大气污染的有14家,占78%;涉及固体废弃

物污染的有3家,占17%。从以上调研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工业园区污染主要集中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两个方面。

二、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我会本次调研的18家工业园区几乎都位于环境敏感区内,或紧邻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或居于人口集中区。这些工业园区对区域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其可能会发生爆炸、泄漏及高强度排放事件,因此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在这18家工业园中有5家紧邻长江水道,1家排向鄱阳湖, 3家排向黄河, 1家排入海河,1家排入淮河,4家经过居民区直排近海,3家排入附近地表径流。

江苏省镇江新区国际化学工业园区紧邻长江水道,该园区有化工企业30多家,大部分涉及危险剧毒化学品,环境隐患突出,直接影响下游丹阳市饮用水源安全。在镇江新区国际化学工业园区未建之前的1996年,丹阳市投资7800

万元将饮用水源取水口设立于25公里之外的长江岸边,整个工程历时近两年。2000年镇江市开始建设国际化学工业园区,数十家化工企业入驻该园区,园区企业的排污口设置于距80万丹阳市民饮水取水口上游仅1000米处,对丹阳市饮用水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多次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十二年前丹阳市将取水口设于25公里之外的长江取水,仅过了十年,化工区的不断扩展又挤得丹阳市不得不考虑再次搬迁取水口。经过论证,丹阳市将饮用水源取水口移至长江江心,以确保水质安全。2007年,江心取水工程正式开工,因为工艺复杂,工程总投资将近两亿元,预计2010年底完工。

(二)环评审批和“三同时”执行成为“表面工程”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执行力度的加强,企业建设项目的环评率逐年上升。但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中违法审批、越权审批现象普遍:本应由国家或省市审批的项目却被分解为小项目由县审批;本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却简化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此外,不少企业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当做“护身符”应对执法检查,而环评审批中规定建设的污染治理设施却迟迟不能建设,致使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金山工业园区内生产电子材料的企业,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由连云港市环保局进行审批,且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然而该项目只简单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并由该县环保局审批通过。该环境影响报告表关于废水评价中明确项目不产生废水。而2010年6月22日赣榆县环保局却以该企业“生产废水超标排放” 对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赣环发【2010】36号)。

江西省乐平工业园区于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是全省30家重点工业园区之一,2006年乐平工业园区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区和全省六项经济指标综合考评先进园区。就是这样优秀的工业园区,7年之久配套的污水处理厂还未投入正常使用,园区企业产生的污水均直接排放,最终汇入鄱阳湖。

环境影响审批制度不能实现其目的,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也就只能成为“表面工程”。福建省福清市江阴工业集中区2002年建成投入运营,该工业区依托于发展福建省“海西经济圈”,打造福建省化工基地,园区内进驻的都是大型化工企业,其环保“三同时”验收也顺利通过。然而时至2010年该园区持续运营8年后,与园区配套的污水处理厂还未投入正常运营,园区企业产生的污水经过明渠暗沟直接排入邻近的兴化湾海滩,造成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滩涂资源遭受灭顶之灾。

(三)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设施形同虚设

在调研的这18家工业园中,从污染防治状况来看,具备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的共有13家,占70%以上,但在这13家工业园区中,污染治理设施或闲置不用,或间歇运行,工业园产污并未得到稳定有效地处理,完全实现不了工业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园区企业污水偷排、直排现象比比皆是,污染治理设施俨然成为了应付检查的表面工程。

江苏省盐城市生态染整工业集中区位于盐城市射阳县临海镇境内,集中区入驻企业基本都是化工企业,主营行业为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以及其它化工中间体,均为重污染行业,且集中区濒临黄海,因此具有极大的环境隐患。在调

研中我们了解到,园区内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只有在检查的时候才会运转,而即便是经过处理的园区污水,也不能做到达标排放。

工业园区内的污染治理设施作为园区污染的末端处理单元,承担着保证园区排污达标的把关作用,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些设施未能有效地被利用,不仅造成了大量投入资金的浪费,更使工业园产污失去了最后一道关卡,肆无忌惮地排入环境中,造成严重的污染。

(四)环境纠纷隐患突出

由于工业园区在选址和布局时未能充分考虑环境影响,一些园区逐渐成为“城中园”或“村中园”。园区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排放的“三废”严重侵扰周边居民,造成诸多环境纠纷,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谐。福建省福清市江阴工业集中区与当地居民仅一路之隔,拥有上万人口的江阴镇几乎每天都笼罩在工业区的臭气之中,甚至远在七八公里之外的居民都感到不适。2007年6月23日,由于园区内一家化工企业有毒气体氯化氢外泄,当即导致周边群众出现眼痛和流泪症状,附近小学正在上课的学生也出现呕吐,甚至昏厥症状,从而引发了江阴镇村民的强烈反应和过激行为,导致厂群冲突。而当地警方却将污染受害群众予以逮捕,时至今日该事件还未能得到妥善处理,村民与工业园区关系紧张。

(五)污染转移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来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这些地区的生存空间渐无。然而,就是这些行将淘汰的产业却成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眼中的“香饽饽”,由此造成许多高耗高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继续依靠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敛财。而一些地区为了争夺这些淘汰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由此引发恶性竞争。

江苏省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苏南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淘汰的企业被招商引资到苏北的连云港、盐城等市,被群众称为“肥水不流外人田”。连云港临港产业区(柘汪)占地面积达32平方公里,园区在规划之时就雄心勃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