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海外市场,跨国公司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

跨国公司在开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外汇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跨国公司必须认真研究外汇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以规避外汇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本文将从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特点跨国公司外汇风险是指企业因跨国经营活动而受到的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损失。

外汇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储备风险等多种形式。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导致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境贸易、跨国投资和外债融资等活动时可能面临的损失。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海外交易结算时,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导致的损失。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跨国公司在境外市场的经营活动所受到的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导致的损失。

储备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在进行外汇储备管理时所受到的外汇市场波动所带来的损失。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持续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和及时应对。

二、影响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因素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预期、企业操作等多个方面。

宏观经济环境对外汇风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宏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国际政治局势以及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等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外汇风险的产生。

市场预期是影响外汇风险的重要因素。

市场对于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会直接影响企业外汇风险的产生和化解。

企业自身的操作活动也会对外汇风险产生影响。

企业跨国贸易、投资和融资活动的规模、方向和时机都会对外汇风险的大小和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三、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方法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对于跨国公司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跨国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管理外汇风险,包括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风险对冲、金融工具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国外债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对策研究

中国外债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对策研究

中国外债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对策研究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外债规模和风险对国内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对中国外债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对策。

二、中国外债概况截至目前,中国外债总额已超过X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X%。

主要外债来源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企业以及国际资本市场。

其中,短期外债占比较高,约为总外债的X%。

三、中国外债风险分析1. 外债规模风险中国外债规模庞大,一旦浮现外部冲击,可能导致还款压力增加、汇率风险加剧等问题。

2. 币种风险外债主要以美元计价,一旦人民币贬值,将导致偿还外债的成本上升,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3. 利率风险如果国际利率上升,中国外债的利息支出将增加,增加国内财政负担。

4. 偿付能力风险中国外债的偿付能力受到国内经济增长、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等因素的影响。

一旦这些因素浮现不利变化,中国的偿付能力可能受到挑战。

四、风险规避对策1. 外债结构优化通过增加长期外债比例,减少短期外债规模,降低外债风险。

2. 货币政策调控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稳定币值,降低币种风险。

3. 利率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利率风险对冲工具的运用。

4. 提高偿付能力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加外汇储备,促进贸易平衡,提高偿付能力。

五、结论中国外债风险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外债风险的深入分析及相应对策的制定,可以有效降低外债风险,保障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同时,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外债风险,确保中国外债的可持续性。

稳妥化解存量债务风险(3篇)

稳妥化解存量债务风险(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稳妥化解存量债务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稳妥化解存量债务风险。

一、现状分析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攀升。

根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报告,截至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30万亿元。

其中,隐性债务规模较大,主要集中在融资平台和地方国有企业。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凸显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凸显。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容易受到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

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机制复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还可能通过金融体系、房地产市场等渠道传导至全国,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风险防范1. 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防止违法违规举债。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2)完善债务预算管理,将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确保债务风险可控。

(3)加强债务信息公开,提高债务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

2. 优化债务结构合理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1)增加专项债券比重,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

(2)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提高长期债务占比。

(3)丰富债务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3. 严控新增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防止债务风险累积。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对新增债务项目进行严格审查。

(2)限制地方政府购买非标债权产品,防止债务风险跨区域传递。

(3)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对高风险地区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控。

三、化解措施1. 债务置换通过债务置换,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缓解支出压力。

中国外债年度总结(3篇)

中国外债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债规模不断扩大。

外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外债规模的持续增长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中国外债的年度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风险及应对措施。

二、外债规模及构成1. 外债规模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09万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长6.5%。

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1.42万亿美元,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67万亿美元。

2. 外债构成(1)金融机构外债:截至2023年末,金融机构外债余额为2.26万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73.6%。

其中,银行外债余额为1.42万亿美元,占比46.9%;证券公司外债余额为0.15万亿美元,占比5.0%;保险公司外债余额为0.05万亿美元,占比1.6%。

(2)非金融机构外债:截至2023年末,非金融机构外债余额为0.83万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26.4%。

其中,企业外债余额为0.68万亿美元,占比22.0%;其他非金融机构外债余额为0.15万亿美元,占比5.0%。

(3)政府外债:截至2023年末,政府外债余额为0.00万亿美元,占比0.0%。

我国政府外债规模较小,对外债风险影响较小。

三、外债特点1. 外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外债规模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对外投资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债规模也随之增长。

2. 外债结构优化我国外债结构不断优化,中长期外债占比逐渐提高,短期外债占比有所下降。

这有利于降低外债风险,提高外债的稳定性。

3. 外债成本下降近年来,我国外债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下降,有利于降低外债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四、外债风险及应对措施1. 外债风险(1)汇率风险:外债本息偿付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汇率风险是外债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2)利率风险:外债利率波动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成本上升,增加外债风险。

全球债务危机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

全球债务危机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

全球债务危机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1. 引言全球债务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经济挑战之一。

在全球经济高度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债务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债务危机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2. 债务危机的风险2.1 经济风险债务危机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下行风险。

当国家或地区的债务违约风险增加时,市场信心会受到打击,投资者可能撤离风险较高的市场,进一步引发金融市场的震荡。

这可能导致全球股市下跌、货币贬值和经济增长放缓。

2.2 社会风险债务危机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当国家或地区的债务问题严重到无法偿还的程度时,政府可能被迫采取紧缩措施,如削减社会福利、提高税收等,这将使社会不满情绪升温,甚至可能引发抗议和社会动荡。

2.3 政治风险全球债务危机还可能引发政治风险。

当政府无法有效应对债务问题时,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会加剧,政局可能不稳定,甚至可能导致政权更迭。

政治的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影响经济稳定和投资环境。

3. 防范措施3.1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债务危机,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应对债务问题。

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持和财务援助,帮助债务困扰国家重组债务,推动经济复苏。

3.2 加强国内债务管理各国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机制,加强对债务的监管和控制。

应制定合理的债务限额政策,严格审慎评估债务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政府还应加强债务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增加市场信心。

3.3 实施结构性改革为了减轻债务压力,债务困扰国家需要实施结构性改革。

这包括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的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提高治理能力,打击腐败,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3.4 鼓励创新金融工具各国金融机构应鼓励创新金融工具,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减轻债务压力。

例如,发展债券市场,促进股权融资,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等。

境内企业境外发债风险及建议

境内企业境外发债风险及建议

022BOND MARKET©境内企业境外发债风险及建议境内企业境外发债已成为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的重要方式之一。

文/王大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境内企业境外发债的需求和规模日益增长,境内企业境外发债已成为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规模总量来看,境内企业境外发行美元债从2012年开始逐渐形成规模,总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

在行业分布上,境内企业境外发债主要集中在地产、城投、商务服务、公共事业与资源、制造业、互联网及其他等7大类。

从占比来看,地产、城投行业占比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主要发行主体;商务服务、公共事业与资源和制造业占比呈震荡下降趋势,互联网行业占比围绕5%上下波动。

境外发债原因分析1.境内外宏观环境和汇率波动双重影响。

境内企业境外发债是指我国境内主体在离岸债券市场发行外币债券,具有融资主体本土化、投资主体全球化、市场规则国际化的特点,会受到境外汇率波动和境内外宏观环境的双重影响。

例如,2015年,人民币汇率进入贬值周期,美元债发行成本上行。

同时,央行降息、降准政策的实施带来境内流动性宽松,境内发债规模大幅上升。

2018年,从境内来看,监管部门对部分行业和低资质主体境外发债提岀了更高要求,限制房地产企业外债资金投资境内外房地产项目、补充运营资金等,并要求企业提交资金用途承诺,境外发债监管有所趋严。

从境外来看,近年来外资并购监管审查收紧,境外融资环境恶化,境外发债规模有所下降。

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元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发改委放缓境外发债审批进度,部分企业境外发债处于停滞状态,境外发债规模逐月下降。

2.企业扩宽融资渠道的需求不断增加。

境外发债有助于企业提高国际知名度,对企业对外合作和开拓国际市场有推动作用。

考虑到长远发展,企业势必会从供应链、原材料、上下游、资金链等方面多元化发展,融资就是企业血液,增加融资渠道,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

3.境外发债融资成本低、发行条件宽松等优势凸显。

海外财务管理风险探讨

海外财务管理风险探讨

海外财务管理风险探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海外投资及海外财务管理也愈加普遍。

然而,在海外财务管理中,一些潜在的风险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探讨海外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汇率风险在海外财务管理中,汇率风险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财务报表数据出现变动,从而对投资者的收益产生影响。

为应对汇率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采用合适的汇率工具,如远期外汇合约、期货合约等,进行汇率锁定,从而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2. 利用金融衍生品,如货币互换等进行对冲,降低汇率的不确定性。

二、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政治事件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政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战争、政变、恐怖袭击等。

发生这些事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面临财务上的损失。

为应对政治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对海外投资目标国家的政治环境进行充分了解,避免投资中出现重大的政治风险。

2. 在政治动荡时期暂停投资,等待形势趋稳后再进行投资。

三、财务不透明风险财务不透明风险是指由于目标公司的财务信息不透明,可能导致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估值偏差,从而带来风险。

为应对财务不透明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对目标公司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确保其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2. 意识到财务不透明风险的存在,适当降低预期收益,规避风险。

四、资本流动限制风险资本流动限制是指目标国家对资本的流动进行限制,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会导致人民币的“兑换”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为应对资本流动限制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避免在资本流动限制较为严格的目标国家进行投资。

2. 设置合理的现金管理制度,降低资本流动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由于目标国家法律制度与投资者所在国家不同而导致的风险。

在国际投资中,这种风险很常见,可能会导致诸如知识产权侵权、合同纠纷等问题出现。

为应对法律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对目标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充分了解,制定合理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论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外债管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外债规模不断扩大,外债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我国外债管理现状1. 外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外债规模逐年增长,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债务国之一。

外债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债务风险和偿债压力。

2. 外债结构逐步优化:我国外债结构在过去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比重逐渐降低,债券融资比重上升。

此外,外债期限结构也逐步改善,中长期债务占比提高。

3. 外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外债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外债总量管理、外债结构管理和外债营运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二、我国外债管理问题1. 债务风险较高:随着外债规模的扩大,我国债务风险也在逐渐上升。

一旦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增大。

2. 偿债压力增大:随着外债规模的扩大和利率上升,我国偿债压力逐年增大。

这会对国家财政和外汇储备带来压力,影响经济稳定。

3. 外债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当前我国外债管理体制改革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需求,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

4. 监管协调不足:我国外债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监管机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可能导致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

三、我国外债管理对策1. 完善外债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外债管理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条件下的外债管理体制,提高外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优化外债结构:继续优化外债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提高债券融资比重,控制国际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优化债务期限结构。

3. 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外债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外债风险的监测和评估,提高应对债务风险的能力。

4. 提高偿债能力:通过提高国家财政实力、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优化债务结构等措施,提高我国的偿债能力。

外债风险现状分析报告模板

外债风险现状分析报告模板

外债风险现状分析报告模板一、概述外债风险是指国家或地区在偿还外债本息时所面临的风险。

本报告对当前的外债风险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预测。

本报告以财政、经济、政策和国际形势等多个维度,对外债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

二、财政方面1. 外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外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我国外债已达到XX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XX%。

外债规模的增加意味着我国在偿还债务时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

2. 债务结构我国外债主要包括短期外债和长期外债两种类型。

短期外债相对较低风险,但长期外债则具有较高的风险。

当前,我国长期外债占比较高,这意味着在未来偿还债务时可能遇到较大的困难。

三、经济方面1. 债务偿还能力我国经济增速较快,但债务偿还能力仍存在一定压力。

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战等因素对我国债务偿还能力造成了影响。

此外,经济结构问题也可能导致我国在偿还外债时遇到困难。

2.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我国维持外债偿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相对较高,但存在贬值风险。

如果外汇储备贬值,将对我国偿还外债造成较大的困难。

四、政策方面1. 外债管控政策我国一直在加强外债管控政策,以降低外债风险。

例如,加强对短期外债的监管和控制,对长期外债进行合理安排等。

政策的有效执行将有助于降低外债风险。

2. 经济转型政策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债务偿还能力。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降低外债风险。

五、国际形势1.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目前,全球经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贸易战、地缘政治风险等。

这些因素对我国外债风险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政府应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对外债风险也具有重要影响。

外资流入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但也带来了外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政府应在促进外资流入的同时,加强对外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防范外汇风险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

防范外汇风险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

总结词
通过分期付款或延迟付款的方式,可以平衡外汇风险。
详细描述
出口商可以要求进口商分期付款,以平衡外汇风险。同样地,进口商也可以选择延迟付款,以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汇率。这种策略有助于降低因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
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保值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常见措施。
总结词
出口商或进口商可以通过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工具进行保值,例如远期外汇合约、期权、期货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锁定未来的汇率,从而避免因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总结词:某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成功地稳定了外汇市场。
结论
05
VS
外汇风险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成本增加或现金流断裂,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外汇市场的波动可能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影响,如汇率波动导致资本外流或外汇储备减少,因此,外汇风险管理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防范措施
03
总结词
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是防范外汇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详细描述
在国际贸易中,选择较为稳定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可以有效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如果出口商或进口商能够预测汇率走势,可以选择汇率贬值或升值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以获得更好的交易条件。
通过调整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利率,可以分摊外汇风险。
总结词
某国际金融机构通过运用多种外汇风险管理工具,成功地降低了外汇风险。
详细描述
某国际金融机构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非常出色。他们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如货币掉期、远期合约和期权等,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些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使得该机构能够预测和应对汇率波动,降低外汇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此外,该机构还建立了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外汇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该机构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加强外债资金管理有效规避财政风险

加强外债资金管理有效规避财政风险

有效规避财政风 险
杨庭军
( 中共沪溪县委党校,湖南 沪澳 416000)
政府外债该知何管理才能有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政模式应向会共财政模式转化。在公共对政条件下 , 效规进对政风险,规进外债对政风险的对策主要是统一监管; 分工合作; 三债分立; 借、用、还 统 一 。 关健词: 外债资金; 管理; 现状; 问题; 规进
2006 年第 2 期 ( 总第 38 期)
溯南行政学院学报 《 双月刊)
JOURNALOF HUNANADMI WS'1'KATIONINS 1'r r UTE I
Na 2 , 2006
Ge ne ral Na 38
文幸幼号: 1009 一 3605(2006)02 - 0064 一 02
加 强外债 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 o 文献标识码 : A
一、我国政府外债管理体制现状及外债管理存
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间接引进外资工作的逐步开展,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1986 年8 月,国务院下发了 《 国务院 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利用国外贷款工作分工意见的通知) , 对 外债实行分工负责、 归口 管理的体制。在国家计委确定借款 规模和借款项目 各借款窗口 叮 后, 分另负责对外借款, 其中外 经贸部负责除日 本能源贷款以外的日 本政府贷款和其他各国 政府双边货款,中国银行负责由日 本政府提供、并由日 本输 出 人银行具体管 理的日 本能源贷款, 财政部负责世界银行贷 款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 人民银行负责亚洲开 发银行贷款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 农业部负责国际农业 发展基金组织贷款等等。为此,1988 年9 月,财政部下发 了《 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部门做好世界银行贷款工作几点 意见的函) , 明确提出地方财政部门在世界银行贷款管理工 作方面应拥有统一权能。 1998 年 9 月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对人民币稳定 所带来的挑战,国务院进一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外汇外债管 理, 从严控制外债规模, 帆 资本项目 力 外汇管理。国家对全 国外债总量和结构实行统一监管, 保持外债的合理结构和规 模。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收支状

我国外债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外债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目录一、引言二、我国外债管理现状1. 外债规模持续增长2. 外债结构存在问题3. 外债管理存在挑战三、我国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1. 风险管控不力2. 外债结构不合理3. 外债数据不够透明四、针对我国外债管理存在问题的建议1. 加强外债风险的监测和评估2. 优化外债结构3. 提高外债数据的透明度五、结论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外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外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我国外债管理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外债管理现状1. 外债规模持续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债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我国外债规模已经高达数万亿美元,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当比例。

外债规模的扩大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但也增加了外部风险。

2. 外债结构存在问题我国外债结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外债类型单一、偿还期限集中等方面。

大部分外债集中在短期偿还债务,这增加了我国外债面临的偿还压力,加大了金融风险。

3. 外债管理存在挑战我国外债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大。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外债管理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加强对外债风险的监测和评估,提高外债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三、我国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1. 风险管控不力目前,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着风险管控不力的问题。

由于外债规模的逐年增大,外债的风险也在不断累积。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管控,可能会对国家经济稳定造成影响。

2. 外债结构不合理外债结构不合理也是我国外债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外债大部分集中在短期偿还债务,长期债务较少,这增加了我国外债的偿还压力,加大了金融风险。

3. 外债数据不够透明外债数据的透明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外债数据的不够透明,会给外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提高外债数据的透明度至关重要。

四、针对我国外债管理存在问题的建议1. 加强外债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为了解决我国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外债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国外政府债务化解(3篇)

国外政府债务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政府债务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过高的政府债务水平可能导致财政风险,甚至引发债务危机。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攀升,债务化解问题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政府债务化解的背景、策略、实践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政府债务化解的背景1.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纷纷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人口老龄化加剧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各国政府面临着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不断上升的压力,进一步推高了政府债务水平。

3. 金融危机后财政赤字持续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持续扩大,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攀升。

三、政府债务化解的策略1.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1)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通过压缩非必要支出,降低政府债务规模。

(2)调整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 提高税收收入(1)优化税制结构:降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2)扩大税基:加大对高收入群体、跨国公司等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税收收入。

3. 优化债务结构(1)降低债务成本: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提高债券信用评级等方式,降低债务成本。

(2)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适当延长债务期限,降低短期债务风险。

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1)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

四、政府债务化解的实践1. 欧洲债务危机自2010年以来,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不断发酵,引发全球关注。

为化解债务危机,欧洲各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实施紧缩政策:削减财政支出,提高税收收入。

(2)实施结构性改革: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_调研报告_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_调研报告_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最近,我们对全市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各级政府负债已经非常沉重,单位负债比较普遍,亟需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防范和解决。

一、债务现状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政府负债数大面广,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负债数额大。

截止XX年12月31日止,全市政府债务总额达到121.94亿元。

从债务来源看,外债6.90亿元,占5.65%,国内债务115.04亿元,占94.34%;从债务主体看,本级政府负债75.24亿元,占61.70%,行政事业单位负债26.43亿元,占21.67%;公益事业部门(企业)负债20.25亿元,占16.61%;从债务层次看,市本级负债34.51亿元,占28.30%;区县(市)负债87.43亿元,占71.70%。

2.逾期债务多。

截止XX年12月31日止,全市逾期债务达到86.4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0.85%。

从逾期年限看,逾期1年以下的8.65亿元,占7.09%,逾期1-3年的19.87亿元,占16.29%,逾期3-XX年的44.64亿元,占36.60%,逾期XX年以上的13.24亿元,占10.86%;从债务逾期主体看,政府债务逾期63.37亿元,占51.97%,行政事业单位债务逾期15.79亿元,占12.95%,公益事业部门(企业)债务逾期7.24亿元,占5.94%。

3、债权数额小。

从统计数据看,全市政府债权只有9.65亿元,为债务总额的7.91%,债权债务严重不对称,而且,9.65亿元政府债权中,呆帐有3.86亿元,真正有效债权只有5.79亿元。

4、还债压力重。

XX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1.52亿元,面对高达121.94亿元的政府债务总额,财政承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剔除拖欠、挂帐及逾期债务后,当前要偿还的债务仍有27.55亿元,其中XX-XX年须偿还的债务本金分别有6.35亿元、3.42亿元、2.87亿元、2.57亿元、2.05亿元,财政偿债压力非常大。

我国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研究

我国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研究

我国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研究摘要:企业的财务风险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管理失控等问题。

企业外贸业务跨国经营,其特殊的经营环境使其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基于此,本文对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操作性防范策略,以期对企业外贸业务财务风险的防范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企业;外贸业务;财务风险;风险防范1企业外贸业务面临的风险分析企业的外贸业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高破坏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企业财务风险的爆发会给企业自身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甚至使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

虽然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引起的,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影响企业外贸业务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2.1汇率变动造成的风险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中,美元汇率略有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最终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

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逐渐下降,滞销现象逐渐加剧。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政府采取了收紧货币的政策,这无疑切断了大多数企业的资金渠道,最终使企业陷入更尴尬的金融问题。

2.2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销售企业的主要资本来自商品的正常销售。

商品销售带来的利润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

但是,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在外贸业务收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受到了挫折。

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许多企业无力支付外贸商品费用,加剧了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

2.3资金流动性差带来的风险目前,国内外贸易企业的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职工工资分配等。

一些资金较多的企业往往将资金投入企业规模扩大,存款较少,而企业的资金则用于投资等项目。

这不仅使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稳定,而且还会导致财务风险的恶化,最终导致企业危机的出现。

2.4企业信用带来的风险企业外贸业务普遍采用信用销售方式。

企业往往通过信用销售来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在实施信用销售的过程中,如果企业没有很好地把握客户信用评级,盲目实施信用销售,会导致企业账户管理失控,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摘要】跨国公司在海外业务活动中常面临着外汇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跨国公司对外汇风险进行研究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外汇风险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接着探讨了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种类的外汇风险。

然后详细列举了跨国公司可以采取的外汇风险管理对策,包括货币多样化、套汇、远期外汇合约等方法。

介绍了一些外汇风险管理工具,如外汇期权和货币互换等。

跨国公司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运用这些对策和工具,以降低外汇风险带来的影响,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外汇风险、跨国公司、研究、风险管理、影响、重要性、种类、对策、管理工具、总结。

1. 引言1.1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对策是跨国公司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活动中不断增加,其经营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外汇风险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外汇风险指的是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跨国公司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以及盈利受到影响的风险,其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给跨国公司的经营带来了挑战。

跨国公司需要深入研究外汇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管理这一风险,确保公司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对策包括但不限于差额套期保值、货币多元化、合约规避、金融衍生品等。

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和灵活多样的风险管理对策,跨国公司能够有效降低外汇风险带来的影响,增强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外汇风险的概念及影响、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外汇风险的种类、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对策和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以应对全球化经济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确保其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2. 正文2.1 外汇风险的概念及影响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所导致的资产、负债或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

企业借用外债风险预防机制

企业借用外债风险预防机制

企业借用外债风险预防机制
企业借用外债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企业借用外债的风险,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首先,企业在选择借用外债时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了解借款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还款计划和应对措施。

其次,企业借用外债时要选择可靠的金融机构或借款方,避免选择不良的借款方或存在风险的金融机构。

再次,企业应当加强对外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借款资金的合法性和透明度,并按时按量偿还借款本息。

最后,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借用外债的风险事件,避免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建立有效的企业借用外债风险预防机制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时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 1 -。

政府债务管理及财政风险防控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研究报告趋势分析行业竞争行为分析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政府债务管理及财政风险防控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研究报告趋势分析行业竞争行为分析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政府债务管理及财政风险防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债务及财政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各国政府需采取科学、合理的债务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财政风险防控体系。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政府债务管理及财政风险防控的理论与实践,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政府债务现状分析1.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债务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其中,中央政府债务占比逐渐下降,地方政府债务占比上升。

此外,隐性债务问题也日益严重,给财政稳定带来潜在风险。

1.政府债务成因分析政府债务的成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需求、财政收支失衡、政府投资等。

在经济增长压力下,政府往往通过举债来筹集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领域。

过度举债可能导致债务风险累积。

三、政府债务管理策略1.建立完善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为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应建立完善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明确举债主体、举债方式、举债规模等要素。

同时,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1.优化政府债务结构通过调整政府债务结构,降低高风险债务的比重,提高债务的可持续性。

例如,可以适当增加长期债务的比重,以平滑债务的偿还压力。

1.推进政府债务市场化改革推动政府债务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约束机制,降低政府融资成本。

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债券市场、推广市政债券等。

四、财政风险防控措施1.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强化财政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确保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

1.健全财政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测财政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预警机制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1.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

1.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大(3篇)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大(3篇)

第1篇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已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压力日益增大。

这不仅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分析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大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大的挑战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攀升,部分地区债务风险较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逼近警戒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不得超过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20%。

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逼近甚至超过这一警戒线。

(2)隐性债务规模较大。

在地方政府债务中,隐性债务占比较高,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城投债等。

这些债务往往涉及政府隐性担保,风险较大。

(3)债务结构不合理。

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期限较短,偿债压力较大。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投向效率较低,导致债务风险增加。

2. 企业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负债率过高。

近年来,我国企业负债率持续上升,部分行业和企业负债率甚至超过警戒线。

(2)融资渠道受限。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部分企业融资渠道受限,难以通过正常渠道筹集资金。

(3)经营困难。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债务风险增加。

3. 金融机构债务风险金融机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良贷款率上升。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甚至超过警戒线。

(2)流动性风险。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金融机构面临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3)资本充足率下降。

受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因素影响,部分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下降,风险抵御能力减弱。

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大的对策1.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1)严格控制债务规模。

地方政府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控制债务规模,确保债务限额不超过警戒线。

我国外债现状及风险分析

我国外债现状及风险分析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87我国外债现状及风险分析邓富娟 郝淑丽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北京 100029基金项目:201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北京服装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815。

摘要:本文选取2014年~2018年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首先介绍了我国外债规模,再从外债清偿力、结构及动态指标入手分析了我国近年外债现状、存在的风险及其形成因素,最后,提出加强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外债;外债风险;外债指标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13-0087-02近年来,我国市场巨大的资金需求量以及诱人的投资回报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资金流入形成我国外债。

外债的增长推动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如果过度依赖或不合理使用外债,很可能弱化银行部门偿债能力、增大债务风险,严重可能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因此,我国要时刻对外债现状保持警惕,注重外债流入规模的同时优化外债结构、监控贷款用途、提高盈利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一、我国外债规模现状外债是指居民对非居民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承担的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作为弥补一国资金不足的手段,属于国债范畴。

图1展示的是近年来外债规模现状,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7799亿美元。

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初,受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影响,我国外债进入一个快速“去杠杆”阶段,并于2015年达到近年来低点13830亿美元,规模下降了3970亿美元,降幅超过1/5。

2017年年末,我国外债余额达17579.6亿人民币,相较2016年增长3421.6亿元,截止2018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0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债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对策研究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中国外债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对策研究一、中国外债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一)我国外债风险管理微观基础薄弱,外债企业风险管理滞后。

由于我国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一直实行窗口制,主要由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

这种模式容易弱化企业对外债的责任约束,防范风险的意识相对淡化。

据2004年初的权威调查显示,外债企业风险管理状况分为三类:没有进行风险管理的占55%;进行了风险管理,但比例不大、方式单一的占27.5%;进行相对完善管理的占17.5%.本次调查中,约有12%的企业在举借外债时很少考虑外债风险问题;88%的企业在举债时考虑了外债风险,但仅有50%的企业设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外债风险管理工作。

其主要原因体现在:1.企业对外债风险管理意识淡化、重视不够,没有把外债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外债进行主动管理的意识不强,责任心差,对国际资本市场变化不够敏感。

2.外债风险管理的措施单一,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全面的管理。

未能就汇率、利率、币种及外债与企业的外汇收益是否匹配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不能达到优化外债结构的目的。

3.外债风险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而且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密切相关,多数企业缺乏熟悉国际金融及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人才,企业财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不足。

4.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目前还没有根本转变,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尚停留在简单的资金往来、会计处理上,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

运用“借低还高”手段降低外债成本比较直观,较容易得到企业决策层的支持。

但对诸如交叉货币掉期等外债保值避险工具的运用及效果就比较难于理解和评价。

(二)外债结构不合理,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债务成本高,客观上增加了偿还外债的潜在风险。

在我国借用外债的来源构成中,主要是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前两类贷款一般都具有援助性质,贷款的特点是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

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由市场决定,通常较高,贷款期限也以中短期为主。

因此,若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则势必增加债务成本,增大风险。

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政府严格控制商业贷款的增长,但在我国外债中,外国政府贷款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大的增长变化,而国际商业贷款比重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以2003年为例,国外政府贷款占约13.13%,而融资成本较高的国际商业贷款在50%以上(见表1)。

(三)外债使用效益欠佳,降低了潜在的外债偿还能力。

外债的有效、充分使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增强其偿债能力。

关于外债的利用效率,可以用外债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来衡量。

如果GDP增长速度快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高,偿债能力增强。

反之,如果GDP增长速度低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不高,偿债能力减弱。

比较我国的外债与GDP的增长速度(见表2),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扣除2001年),外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8年,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5年,这说明我国外债利用的总体效率不高,潜在的偿债能力较弱。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了我国外债潜在的市场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等基础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财务成本。

这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外债的汇率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波动而引起的损失。

汇率风险是通过外债币种结构来传导的。

由于外债从举债到偿债之间有一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变化莫测,因而汇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根据汇率风险理论,外债币种结构单一的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较大。

我国外债主要集中于美元和日元,债务负担的风险分散没有很好地体现多元化原则,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化可能造成债务风险,增加我国的债务负担。

尤其是日元债务,因其所占比重偏高,而在我国的出口结汇中比重偏低,近年来日元汇率起伏跌宕,不确定性增加,使我国外债承受了较大的汇率风险。

例如,1990年至1992年的3年间,我国共偿还日本政府贷款161.7亿日元,若按日元对美元145:1计算,折合1.1亿美元,比按借款时汇率折合的0.7亿美元多支付0.4亿美元,债务负担增加了0.6倍。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受到市场利率波动影响,使借用外债单位增加财务成本或损失了盈利机会。

对于借用外债的单位而言,如果在偿还债务时利率上涨,则浮动利率债务的利息成本相应上升,超出了借债时的成本预算;相反,若利率下跌,固定利率的债务无法享受到利率下跌所带来的利息减少的好处,损失了盈利机会。

(五)债务费金配置机制不合理,监督约束弱化,增大了偿债风险。

由于外债管理体制的多渠道和多部门管理,外债的立项、审批、引进、使用多头进行,各部门的权、责、利没有明确,加上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交换,外债资金使用和管理缺少应有的监督,形成了外债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混乱现象。

首先是外债申报、审批部门只注重向上级分管部门报项目,跑批件,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很少过问,从而也谈不上监督管理。

其次是引进的外债项目,根据不同的部门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专业银行和职能部门的信托投资公司,对引进外资的数量和资金使用方向不能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监督,有的地方对本地外资引进的数量和项目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更谈不上有效监督。

再次是项目使用单位对外债资金建设性和非建设性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缺少监督,尤其是对外债资金采购设备的质量和价格缺少了解,也谈不上有效监督。

二、中国外债风险管理和规避的对策从国外金融风险防范的实践来看,对外债的风险管理必须实行双层风险控制,即政府和外债企业协调配合,双管齐下,灵活的协调外债的借人、使用和偿还,达到“成本最低、适度规模,风险最小、效益最佳,按期归还、保持信用”的外债风险管理目标。

(一)强化外债企业风险监管,提高大中型企业的外债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外债安全是国家整体外债安全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为确保对外偿还,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一直实行窗口制,主要由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

尽管对外债务人是财政部或金融机构,但事实上,真正的承贷和还贷主体是企业。

在我国的中长期外债中,政府部门、中资金融机构、中资企业承担了80%以上。

而政府部门、中资金融机构承担的债务中,除财政部对外发债和银行调整债务结构的少量外债以外,绝大部分转贷给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用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

一旦企业出现偿债困难,将不可避免地转嫁给银行和财政,影响国家总体外债安全,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债风险管理是当前中国外债风险管理的重点。

在目前外汇管理法规政策下,企业进行外债结构调整、降低外债风险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外债转为内债。

借用国内外汇贷款提前偿还外债。

目前国内外汇贷款利率在2%以下,而我国借用的一些中长期国外贷款利率大多在6%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企业在运作初期,因为资金流量和经营风险的问题,国内金融机构借贷的困难相对较大,而当企业运转到一定规模以后,随着国内贷款机会的增多,企业可以通过利率和期限的调整,实现“借低还高”,减少债务成本,降低外债风险。

2.清理固定回报。

根据有关规定,效益好的企业在取消固定回报条款后可通过外资转外债或转制成合资企业的方式继续经营。

效益不好的企业在取消固定回报条款后,由于利润达不到约定的外方预期回报,外方可以选择以转股或清算的方式撤资。

3.借新还旧,借用新的外债置换过去在境外筹借的外债。

这一方式不能根除外债风险,新发生的外债仍有可能在未来受国际资本市场汇率和利率水平波动的影响。

但为新的外债采取风险防范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4.修改合同。

有条件的企业可与债权人协商,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现行利率水平修改原债务合同中的利率条款或进行债务减免。

5.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锁定利率和汇率风险,调整债务结构。

防范人民币与外币的汇率风险已经很急迫。

我国一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单一汇率制。

到目前为止,人民币与美元之间仍无任何风险对冲手段,只有中国银行可以做一年期以内的远期购汇,但对于长期债务来讲,基本不解决问题。

尽管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如果升值将减轻现有负债企业的还债负担。

但国际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升值与贬值只是相对某一阶段而言。

短期内,我国不具备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人民币尚不能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如不着手制定人民币与外币的汇率风险防范办法,将难以消除企业外债汇率风险的隐患。

目前,要有效地管理中长期债务的利率和汇率风险,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锁定利率和汇率风险,调整债务结构。

其中最常用的是“利率掉期”这种金融衍生工具。

(二)建立外债管理统管机构,由多头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的管理。

目前我国的外债宏观管理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病,因此必须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加强宏观外债控制。

建议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设立有权威的外债管理机构。

这个机构应当负责外债借用偿还的统筹规划,包括远期、中期和近期规划;负责制定和公布投资方向和产业、产品、项目目录;负责制定和公布鼓励、限制、禁止有关债务单位进口的办法和措施;负责借债筹资的资格审批(一定限额以上)和纠纷处理。

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开放城市宜成立对口单位,以形成外债管理系统。

在外债借入管理方面,应停止那些不合格的金融机构的对外借款业务和地方政府擅自借款行为,并妥善处理好破产金融机构的遗留债务且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动情况,主动调整债务结构,使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

另一方面,也应该尽力降低从国际市场上借人资金的成本,按照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的总体要求,选择资产质量较好、国际债倌等级高的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对外筹措窗口,降低我国对外总体筹资成本。

(三)加强对借用外债的使用和效益管理。

在我国当前体制下,外债的“借、用、赚、还”四个环节有时是脱节的。

“借”、“用”、“还”是确定无疑的,惟独效益如何无从考核。

而统计管理远未形成外债管理系统,是一种事后管理,没有进行债务运行全过程的管理。

今后应当在加强对外债的统计、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外债使用的效益管理,建立一套外债使用效益的考核管理系统,以考核外债的效益情况。

在外债使用管理方面应制定统一的转贷办法,规范国外优惠性贷款的转贷行为,限定利差上浮,不得任意缩短转贷期限,防止和减少转贷的随意性,把国外贷款的优惠条件充分给予用款单位。

将国外贷款项目分为公益性、基础性和竞争性三种,采用不同的转贷方式进行运作。

(四)控制外债规模和结构。

外债的引入,主要是为了缓解国内资金的不足,在投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始终应该是本国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