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保障实验室人员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实验室”是指学校师生从事教学科研实验活动且学校具有产权或者使用权的场所。

实验室技术安全包括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机电设备安全等方面。

实验室消防安全按学校有关消防规定执行。

第三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党政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禁在不具备安全条件、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的情况下从事实验活动。

第二章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四条学校建立学校、院(系)、院(系)内设机构及实验室、课题组多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协助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其他校领导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有支持、监督和指导职责。实验室技术安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实验室技术安全主要监管责任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业务范围内对实验室安全负有监管职责。院(系)及其内设机构党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责任人;各实验室、课题组负责人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第五条学校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安委会),主任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实验室技术安全

工作、科研工作和医学院的相关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校安委会的职责主要为:

1.领导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审议审定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审议审定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重要事项,协调解决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审议审定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领导推动学校实验室重点隐患整改工作;

4.指导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会议;

5.指导、协调学校重大突发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6.领导和监督职能部门及院(系)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关工作及履职情况。

第六条校安委会设立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和机电设备安全分委员会,成员由相关专业领域的在职教授组成。其职责主要为:

1.审议审定相关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范和从业人员资质要求;

2.指导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培训及隐患整改;

3.评估、审议审定实验室新建、改建、扩建、撤销等项目和实验项目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方案;

4.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调查。

第七条校安委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与实验室技术安全归口管理部门合署办公,负责实验室技术安全日常监督和管理,职责主要为:

1.拟订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安全应急制度等)和年度工作计划;

2.组织制订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范和人员准入要求;

3.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培训、宣传、演练,督促院(系)安全隐患整改;

4.负责实验室技术安全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与验收;

5.组织召开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分委员会会议和全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会议;

6.提出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年度预算,并监督预算执行绩效和执行进度;

7.做好技术安全队伍建设规划,提出技术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待遇建议;

8.负责国家管控危险品的申购备案和使用监管;负责学校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资质更新和辐射工作场所的年度监测;负责全校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置;协助院(系)开展工作场所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特种设备年检等工作;

9.在校安委会领导下,积极协助做好实验室技术安全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八条学校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督查组,由退休或在职相关专家组成。其职责主要为:

1.监督和指导院(系)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

2.参与开展全校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并督促隐患整改。

第九条各职能部门审核与监管业务职责范围内相关的实验室安全环节,职责主要包括:

1.人事处:督促院(系)落实人才项目申报、审批、立项、合同等环节的实验室安全保障条件审核;与实验室技术安全归口管理部门一起做好人才招聘、培训与准入等环节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把实验室安全责任列入相关教职工的聘任合同;支持实验室技术安全队伍建设。

2.研究生院:督促院(系)加强研究生课程及科研阶段的实验室安全组织保障;督促院(系)加强导师考核、导师选聘工作中的安全保障条件审核;负责学校立项的研究生创新创业等各类项目申报、审批等环节的安全保障条件审核;协助涉及研究生的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3.教务处:督促院(系)加强课程教学实验环节的安全组织保障,将实验安全教育列入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等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并监督执行;负责学校立项的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审批等环节的安全保障条件审核,以及启明学院组织的本科生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实验条件的安全保障(将教学过程中涉及师生安全的事项作为教学评估与监督的重要指标)。

4.科学技术发展院、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监督项目负责人执行实验室安全法律法规和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负责科研项目申报、审批、立项、合同等环节的安全保障条件审核。

5.总务长办公室、基建管理处、房产管理处:落实实验楼房场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要求;制定并执行实验楼房或场所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修缮、调配等环节的安全保障条件审核工作制度与流程。

6.保卫处(校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制定实验室相关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指导、监督、检查院(系)实验室治安、消防工作;开展对院(系)购买、保管、使用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隐患;协同相关单位积极稳妥处置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参与实验室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工作。

7.财务处:保障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负责该预算经费的核算和管理。

8.校医院:落实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相关要求,加强对师生紧急救助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负责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人员抢救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9.医学保卫处:落实学校制定的实验室相关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指导、监督、检查同济校区各院(系)实验室治安、消防工作;开展对同济校区院(系)

购买、保管、使用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隐患;协同相关单位积极稳妥处置同济校区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参与同济校区实验室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工作。

第十条院(系)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院(系)领导任副组长。院(系)根据内部学科专业特点须设一至多名应急处置现场首席技术专家,由富有应急处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在职教授担任,首席技术专家应为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紧急情况下现场处置技术工作以及日常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应急演练。

院(系)实验室技术安全相关职责主要为:

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体系,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并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内设机构、实验室、课题组等组织的技术安全责任人和技术安全职责;

2.落实实验室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奖惩制度、风险评估与管控制度等)和应急预案;

3.制定并完善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清单或操作规程,涉及实验室技术安全的实验室和设备,应做到“一室一清单”“一机一规程”;

4.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培训,制定并落实本单位人员准入要求;

5.建立本单位实验室危险源及安全隐患动态台账,及时防控安全风险;

6.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及时完成安全隐患整改;

7.落实实验室技术安全条件保障,解决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及时报告本单位无法解决、需学校协调解决的安全问题;

8.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院(系)实验室技术安全首席技术专家必须做好全程谋划、现场组织和事后总结;

9.建立应急机制,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应急处置,同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

第三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第十一条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技术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与落实情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的计划与实施情况、安全设施的安装与使用状况以及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机电设备、个人防护等情况和实验室安全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学校与院(系)须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隐患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期限,并复查整改完成情况。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实验室依法依规处理,责令限期整改并督查整改完成情况,整改验收合格前不得开展相关实验活动。

第四章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发生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时,院(系)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同时报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不得瞒报、谎报或延报,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责任认定及追责处理。

校安委会对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审批。

第十四条对发生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以及不遵守安全规定者,按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第五章约束与激励机制

第十五条实验室技术安全归口管理部门对全校各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学校对履职尽责、管理规范、无实验室技术安全事件发生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依情节轻重按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追责办法处理。

第十六条实行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人员绩效激励政策。院(系)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人员由本单位给予安全管理绩效津贴,归口管理部门人员由学校给予安全管理绩效津贴。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规定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本规定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由校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复旦大学试验室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复旦大学资产管理处

复旦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校通字﹝2017﹞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及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场所。 经学校批准设在校外的研究院等机构的实验室、租赁社会房屋用于科研、教学的实验室按照本办法执行,并须同时遵守所属地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第二章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三条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学校、院系(所、中心)二级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 第四条学校的主要领导对全校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实验室安全的校领导对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负直接监管责任,各单位对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第五条学校设置实验室安全工作组,工作组秘书处挂靠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的党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与学校签订《复旦大学安全工作责任书》。

第七条各单位须组建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各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符合学科特点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编制体现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开展本单位各类人员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审查。 (三)组织落实实验室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整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置以及各类安全演习等工作。 第八条各实验室负责人是所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和直接责任,须与所在单位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 第九条实验室工作人员主要职责 (一)严格遵守国家及上海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掌握正确的实验及仪器设备操作方法。 (二)了解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布局。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 (三)每次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每日离开实验室时,应确认实验室水、电、气、仪器设备等的安全,并做好身体清洁。 (四)定期整理整顿实验室环境,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十条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准入制度 (一)实行学校、各单位、各实验室全员覆盖的三级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制度。 (二)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的主要职责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一.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 1.实验室带锁、有门禁装置,可自动关闭。 2.每个实验室均设置洗手池,设置在靠近出口处,使用感应或脚踏式水龙头。 3.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地面应防滑、无缝隙。 4.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 5.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 6.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7.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 8.应设置洗眼装置,自动冲淋装置。 9.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10.实验室应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11.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12.安装生物安全柜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 二.实验室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 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遏制装置并正确使用,以二级以上(含二级)生物安全柜为宜。 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3、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如休息室、图书馆、餐厅)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当检测工作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5.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 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若选用真空采血管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杯,则离心可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而采血管或离心杯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分钟后打开。 三.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和操作 1.实验室人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人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人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3.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4.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5.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6.使用尖锐器具时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7.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8.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9.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防漏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实验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实验室管理系统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促使现代工业技术在快速发展,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原来的人工管理模式已显得不太适应, 而对于高校实验室, 无论其规模的大小, 每时每刻都会产生例如实验设备信息、实验数据、设备维修等等这样大量的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不仅是一些测量、分析的数据, 还有许多维持实验室运行的管理型数据。在以往的手工管理、纸袋储存数据的方式下,这些海量般的数据、信息, 使得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为维护这些数据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时间, 效率低下, 并且经常出错, 更谈不上数据的快速科学分析。 在这一背景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开始出现, 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成为一项崭新的实验室管理与应用技术。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 除了提高实验室自身专业水准, 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准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无疑会把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信息时代的高水平。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实验室信息管理和实验信息管理为主的先进的网络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实验室信息和实验信息的查询手段。传统的人工管理实验室这种古老的方式来进行,已完全不能满足学校对实验室规划的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也是使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的竞争逐渐整合为工作效率的竞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实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学术领域纵横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实验室并不仅仅只是作为教学场所,高校实验室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1-2],其任何行为都将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对高校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跟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贡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建设管理实验队伍资源 日前,国内高校纷纷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而积极备战,办学规模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室规模也随之扩大,但是,传统的实验室构成模式及管理模式显然已跟不上前进的大步伐,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中毒,火灾,爆炸等[3]。因此,建立高水平实验室,实现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成为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根据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与探讨这个问题。 1 重视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没有一支高水平而稳定的实验队伍,那么建设一流的实验室也将成为一句空话[4]。 随着现代的科技的飞跃发展,高档的精密仪器不断增加,对实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验队伍一直以来不受重视,被认为是辅助人员,因此现有的实验人员无论是操作技能还是管理水平都跟上现代化的变化[5]。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实验所能达到的水平和深度,实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水平,而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的培养[6]。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稳定实验队伍。 2 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建设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多、成分复杂、流动性大,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彰显,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爆炸、着火、中毒、污染、触电等,这不仅影响到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开展,

某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制度大全

某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制度大全 某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依据《髙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育???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依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冇委员会第20号令)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际,特制泄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齐级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实验室安全分类管理(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辐射安全、实验废弃物安全、安全设施与实验环境)、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准入、实验室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等。 第三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教疗先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的原则,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实行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实验室成员四级管理体制,各司其职,逐级分层落实责任制。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在党政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分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各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主要责任人, 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二级单位领导协助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负责人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第六条?学校实行实验室安全的"四级”责任制。学校签订"三级"责任书,国资设备管理处负责"第一、二级"安全责任书的制订、修订等工作,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与各二级单位(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一级),各二级单位(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与本单位各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二级),各二级单位(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负责制左"第三级"安全责任书的规则并要求各实验室负责人与实验室各成员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三级),并监督各实验室的上墙张贴及执行工作。 第七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实验室安全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苴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 2.指导学校制订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划、实验室安全工作规章制度、责任体系和应急预案; 3.研究审议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要事项;协调、指导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工作等。 实验室安全管理办公室设在国资设备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由国资设备管理处负责人兼任。国资设备管理处作为学校实验室安全的主要监督部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制订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划,制订和完善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 2.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指导、督查、协调各相关单位执行规章制度,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做好危险化学品、辐射、实验废弃物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3.组织检査与督查实验室安全,督促整改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教冇及业务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邢台市红十字医院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 4.2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

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5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1、目的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职责 3.1本中心检验科人员必须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 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4、制度要求 4.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4.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4.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

万欣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方案 概述 一、高校实验室实现智能化综合性管理的需求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高校实验室管理是确保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建设速度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复杂化,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复杂,实验室的教学、资产和人员等管理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工作强度。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加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曾指定使用过多种管理系统软件,一部分高校也已经使用了实验室管理软件,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是:⑴功能不完善,不能覆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⑵单机管理模式;⑶管理模式分级不合理,难以适应不同的实验室管理体制;⑷信息化标准不统一,各系统之间不能有机连接。⑸不利于学分制的实施。基于上述原因,市面上现有的一些实验室管理系统不能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他们的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的一些学科实验教学所占比重较低,远远低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高校的实验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的比例(因学院及专业的性质而异),理科为17.1%-33.6%,工科为5.6%~12.5%,农科为15.7%~40.3,医科为25.1%~45%。相比之下,面对这种新形势,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1、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2、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3、强化对实验室的控制及管理;4、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保障开放实验的需求;5、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随时查询、统计出实验室的使用状况;6、建设实验技术队伍;7、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等。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强化对实验室的控制及管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实验室改革效果。 三、万欣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3.1 总体目标: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主要功能 1)样品的管理(Sample Management) 是指样品进入实验室到分配检测项目直至完成并认可检测结果出具证书的过程。样品被登录到LIMS 后,系统将严格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有关规范对其实行管理。样品登录后,系统将自动分配一个按照一定规则命名的sample ID作为该样品在实验室中唯一的标识,并打印出条码。所有与样品有关的信息在样品登录时都将被记录下来,如送样单位付款单位接收报告单位的信息、需要出报告的日期、检测的项目及要求、样品的状态及描述、接收样品的日期部门及人员等。样品登陆后,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会自动给相关的技术小组下达工作任务,即自动分配样品。检测结果可以从仪器直接传输或者人工键盘输入,并且会有三级审核认可的过程,只有通过认可的结果才可以进行发布和产生分析证书。 2) 质量控制的管理(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LIMS 应该提供相关的功能模块为实验室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影响实验室质量的诸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严格规范实验室的标准操作流程(SOP)。为了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监测测试仪器的稳定性,过程质量控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质控样品的数据分析,自动评价实验室总体或者个体的质量状况。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样品关键质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其质量的趋势。 3) 仪器集成(Instrument Interface) 将测试仪器跟LIMS 集成,实现从测试仪器到LIMS 的自动数据传输代替测试和质量控制结果的键盘输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减少错误率,缩短样品在实验室中的生命周期。 4)统计报表。 提供报表软件,生成准确反应实验室需求的报表,包括统计、计算等。通过开放式数据库连接,同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5) 厂家的管理。 包括厂家基本信息、厂家意见反馈、厂家送样历史记录、厂家样品监测信息、厂家与实验室业务往来统计、费用统计和厂家信誉额度等信息。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 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皖教秘科〔2014〕32 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科研平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以学校与各单位签订的《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准)。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各单位和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科研处、保卫处、后勤服务集团、基建处等部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计划规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一. 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 1. 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 2. 每个实验室均设置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3.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地面应防滑、无缝隙; 4. 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 5.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应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6. 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7. 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 8. 应设置洗眼装置。 9. 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10. 实验室应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11. 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12. 安装生物安全柜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 二. 实验室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 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遏制装置并正确使用,以二级以上(含二级)生物安全柜为宜。 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3、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如休息室、图书馆、门房)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当检测工作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5.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若选用真空采血管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杯,则离心可 彭泽县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PZFB SWAQ-001 共2页

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

高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高校实验室管理是确保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阶段,随着建设速度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工作重点由规模建设转为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建设,必然要求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为实验教学、实验室资产及实验人员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难度和压力。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高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Microsoft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251425.html, 2003开发环境,使用C#及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251425.html,技术开发。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251425.html,统一访问后台数据库。本系统与国内同类管理系统相比,有以下特点基于校园网环境下B/S模式开发的《高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目标是基于校园网运行,符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现高等学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统计数据盘及报表功能,与现行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相结合的,结合目前学分制教学改革推行的形势下,实现实验室基础数据信息采集方便、交流快捷、网络共享能力强,系统安全可靠、用户管理权限明确,管理功能强大。本管理系统覆盖实验室运行和管理各个领域,为实验室的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本系统在参照兄弟高校的实验室相似管理系统的情况下,进行了深入地相关调研,软件的开发采用实验室四级管理模式,即学校-院(系)-实验中心-实验室。在扩展性上,系统预留了相应的接口,定义了大量的数据字典,使各个功能子模块都是活动的,保证了系统的高度灵活性。在技术上,本系统采用基于.NET平台的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251425.html,技术以及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251425.html,数据访问技术,系统模式采用B/S 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采用这样的技术组合相对较合理,既节约了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系统对硬件要求又相对较低,更减少了系统的维护成本。本系统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教育信息标准化。另一方面,系统的管理模式经过详细的论证,默认情况下采用

XX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管理及经费使用效率评价,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过程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建设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验室建设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 第三条实验室应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做为职能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和组织建设的管理职

能,各学院具体组织和实施本单位的实验室规划和建设项目。 第四条为保障实验室建设顺利进行,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行立项申报制度,各学院明确责任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以保证按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实验室建设。 第二章建设项目立项原则和审批程序第五条立项建设原则: 1、申请立项项目必须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2、注重实验室资源的整合,有较大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3、有相应的建设场地和必要的配套条件,无重复建设的情况。 4、具有稳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和实验技术队伍。 5、在学校具有正式建制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第六条立项审批程序

1、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学院为单位,由主管领导牵头对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建设水准和建设规模合理定位,确定建设目标和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建设内容。建设单位需对整个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规划建设定位、经济效益、设备选型,人员配备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 2、学院审核通过后的方案以项目申报书(附件1)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项目中如有贵重仪器设备,需按照《**大学仪器设备类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另行申报处理。 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项目评审组根据当年学校实验室建设投资计划,按照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轻重缓急程度,视申报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4、经初审通过的建设项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所申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和排序。 5、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提出本年度建设项目立项意见。并上报学校领导审批。 第三章项目的组织实施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 实验室是什么?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出具公正检测结果的组织机构,实验室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包含了实验人员、仪器设备、环境因素等硬件条件和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质量保障等软件要素. 实验室管理laboratory management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管理活动完成实验室基本职能和实现实验室运行最大效益。 1.简述实验室安全管理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的定义:是实验室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实验室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研究内容: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物品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置。 2.实验室质量管理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的定义: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全部过程的管理活动。研究内容: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实验室资质管理,实验室人员和设备管理,实验室质量控制。 3.举例说明我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的类型: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实验室。主要职能:申请获得与实验室相关的资质认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依据实验室认可国家标准,主动参与获得实验室认可,实现数据结果的全球公认;对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出具准确可信的检测数据报告;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实验室人员,设备,环境和信息等的管理,保证实验室运行安全。 4.结合我国实验室运行现状分析我国实验室管理趋势:实验室机构向集团化发展,实验室经营向市场化发展,实验室技术向数字化发展,实验室管理向规范化发展。 第二章 1.在管理和使用危险化学试剂时,需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确定的原则: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 1)有毒化学试剂:是指少量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甚至造成死亡的试剂。 按其毒性不同,可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五个等级。这一类化学试剂应该存放于专门的保管柜中,并与易燃易爆、氧化试剂等分开储存。 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常见剧毒化学品:氰化钾、氰化钠、氰化氢、三氧化二砷.剧毒化学试剂要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2)腐蚀性试剂:对人体、金属和其他物品能因腐蚀作用而发生破坏现象、甚至引起燃烧、爆炸和伤亡的液体和固体试剂。如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浓盐酸、氨水等 储存要求:阴凉、干燥、通风处、< 30℃存放,应放置于耐腐蚀材料的料架上。 3)强氧化性试剂:这类试剂具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能析出活性态氧,对其他物质起强烈的氧化作用。如:过氧化氢、高氯酸、高锰酸及其盐等。 储存要求:阴凉、干燥、通风处、< 30℃存放,应与木屑、炭粉、硫化物等可燃易燃物物分开储存。 4)易燃易爆试剂:这类试剂具有易于燃烧和爆炸的特性,其中有的本身就是炸药。如:三硝基酚(苦味酸)、有机硼化物和有机锂化物、三硝基苯、乙醚等。 储存要求:储存温度要低于30℃,隔绝火、热、电源,应根据种类配置相应的灭火和自动报警装置。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环境不受污染,样品质量不受影响特 制定该管理制度. 一、人员准入条件 1、实验室人员、辅助人员和外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受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害和特 殊要求,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工作. 2、未成年人、孕妇和有免疫缺陷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处于易 受感染状态或感染后果严重的额人员也不得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穿戴好防护服(白大衣) 的情况下,方能进入实验室的污染区域工作.但当身体出现较大的开放 性损伤、处于较重的疾病感染状态或呈重度疲劳状态时不得进入. 4、外来参观人员需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方可 进入实验室. 二、生物安全日常管理: (一)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 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 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白大衣).大白衣应定期清洗、更换,清洗时应使用具有杀菌消毒的 洗液或其他相应方法. 3、操作感染性物质、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 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镜、面罩或护目镜.皮肤受损时应以 防水敷料覆盖.

4、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5、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 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6、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 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7、不得涉及呼吸道传播疾病样品室,要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口罩. (二)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 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 应立即洗手. 3、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 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4、严格禁止用嘴操作实验器材,包括吸液、吹酒精灯等.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5、尽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破损的玻璃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操作,必须用机械方法清除,如刷子、夹子、镊子等.破裂的玻璃器具和比例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的、 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6、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 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 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7、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 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 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解 决 方 案 成都掌上乾坤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简介 (3) 1.2系统的设计原则 (3) 第二章总体方案 (5) 2.1主要特点 (5) 2.2网络拓扑图 (5) 2.3系统主要功能 (8) 2.4主要设备配置 (9) 第三章功能介绍 (12) 3.1实验室管理模块 (12) 3.1.1实验室管理模块 (12) 3.1.2实验室队伍模块 (13) 3.1.3实验室建设模块 (14) 3.2教学管理模块 (15) 3.2.1实验教学模块 (15) 3.2.2实验教学研究 (16) 3.2.3实验教务管理模块 (17) 3.2.4实验过程管理模块 (19) 3.2.4课表模块 (20) 3.3在线答疑模块 (20) 3.4日常办公模块 (20) 3.5低值易耗品模块 (21) 3.6仪器设备模块 (23) 3.7实验室评估模块 (24) 3.8基本数据模块 (25) 3.9系统维护模块 (27) 3.10开放实验模块 (27) 第四章系统平台建议 (28) 4.1硬件平台配置 (28) 4.2软件平台配置 (29)

第一章概述 1.1简介 随着高校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建设的进一步规范化、复杂化,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这就迫切需要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以简化我们的工作。由于高校网络非常普及,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实验室管理成为了必然,特别是实验室开放选课给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实验室管理能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实验室主管部门对设备和材料的计划、采购、维修和使用的宏观控制和管理,以节约成本,提高利用,强化管理。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还能为实验室评估提供原始资料和基本数据,成为实验室评估的重要依据。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统一使用还能促进学校间的实验资源共享,同时也能实现向教育主管部门数据上报。 通过使用本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实验室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实验室评估提供详实数据,为实验室开放提供有力保障。 1.2系统的设计原则 1.稳定可靠原则

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探析

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探析 摘要: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是非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及实训教学的重要基地和平台。本文针对当前实验室管理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机房建设与维护等方面给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建设管理方法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得以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的一种工具,这也使高校中计算机教学得以普及,不仅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需求也日益增大。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就是为了满足非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的实验平台,它主要承担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包括课外开放、课程设计和考试等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针对计算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和经验体会。 2、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生源扩招,原有的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学校也定期补充机器,这就导致了机器购买和已使用时间参差不齐,机器运行速度快慢不一;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实验室几乎全天处于运行状态,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了计算机故障率高,硬件维修任务较重[1];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由于操作能力及其个人素质的差异,导致的病毒入侵、玩游戏等现象也屡禁不止。以上问题都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挑战。 3、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法研究 3.1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想管好计算机实验室就要建立一套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想适应的制度,制定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一般讲,制度应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学生上机守则》、《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及防护制度》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等,并将制度在墙上醒目位置张贴,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认真遵守,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要维护好计算机,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的实验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4209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室、实训场所是学生技能训练的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堂;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加强学校实训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特制订本制度。 一、基本任务 1.依据学校的规划和上级的有关要求,负责实训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根据实训大纲和实施教学计划的规定,编写相应的实训、实验指导书和考核大纲;编制教学计划并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75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 法标准版本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皖教秘科〔2014〕3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

学、科研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科研平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以学校与各单位签订的《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