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_陈秋怡

合集下载

情境学习理论概述

情境学习理论概述

情境学习理论概述摘要:20世纪90年代,学习理论领域的研究在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为主导的理论研究后,又经历了一次科学的革命:情境学习理论研究逐渐进入人类学习研究的新视野。

本文首先对情境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提出、基本定义和哲学基础三个方面的解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境学习的主要观点,包括学习的本质、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三个方面;最后,在理论体系研究的支撑下,本文提出了情境学习的实践应用方法和应用重点。

关键词:情境学习;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认知学徒制;共同体实践一、理论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情境学习理论的异军突起,在当代学习理论领域催生了一场新的革命。

国外对成人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高涨,最具代表性的是早期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的专家对其展开的研究。

1989年,约翰?斯里?布朗(John Seely Brown)、艾伦?柯林斯(Allan Collins)与保罗?杜吉德(Paul Duguid )发表了著名的《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提出了知识具有情境性和情境学习模型。

1991年,让?莱夫(Jean Lave)等人出版了《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一书。

他们通过研究从业者(如裁缝、产婆等)的学习,对"学徒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的著名论断,认为学习是参与社会文化的实践。

2001年,由凯瑟琳?A?汉斯曼(Catherine A. Hantasman)撰写并被编入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莎拉?梅里安(Sharan B. Merriam)《成人学习理论新进展》一书中的《基于情境的成人学习》(Context-Based Adult Learning)一文,更是引起了我们探究成人情境学习理论的兴趣。

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
2.4情境学习理论
•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 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于1990年前后提出 的一种学习方式。
• 简单说来,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 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你要学习的东 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 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 譬如,你要学习做菜,就应该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你 以后炒菜就是在厨房里。再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 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 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
• 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尚在发展之中。可 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情境学习与学校教育 相结合的形式,还会不断被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发 出来。
• 一是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它所指的是由从事 实际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圈子”,而新来者将进入这个圈子并 试图从中获得这个圈子中的社会文化实践。
• 二是合法的边缘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这一 蹩脚的短语有三重意思:所谓合法,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方 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所谓边 缘,是指学习者开始只能围绕重要的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 作,然后随着技能的增长,才被允许做重要的工作,进入圈子 的核心;所谓参与,是指在实际的工作参与中,在做中学习知 识,因为知识是存在于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中,而不是书本中。
• 第三个核心概念是学徒制(apprenticeship),也就是采用师傅 带徒弟的方法进行学习。
2020/1/20
4
“会更喜欢那些要求他们‘延伸’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挑战”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成人女性有效学习策略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成人女性有效学习策略

US A,S p o td b :Eu o e n Co up r y e r p a mmis n,F P E. si o IS
[ P tc N E IN ,E pr n e n T M to s , 2] ar i MO T SO S x e ecso Q ol ue io i s
F NL ND.2 0 . I A 0 8
[ ] 华 大 学继 续 教 育 学 院 译. 续教 育 自我 评 估模 型 3清 继 [ ]2 0 . Z .0 9
【 参考文献】
[ ] F M Sl—assm n dlo ot un nier g 1 E Q e f ses e t e f C ni igE g e n Mo r n n i
21 0 1第 1 1期
废 人 教 育
ADU1 E DUC T ON A I
No 1201 .1 l To a . 8 tlNo 29
( 总第 2 8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基于 情境 学 习理论 的成 人女性 有 效学 习策略
赵彦 彬 , 红 丽2 巩
( .河北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 1 河北 保定 0 10 ; 70 2 2 .四川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研究所 , 成都 606 ) 10 8
E g er gE ua o (AC E)cm i stemot da cdcnet o ulym ngmet nU n uo e e et tenw n nei dct n I E i n i o bn h s a vn e ocps fqa t a ae n Sad E rp ,r l s h e e i i fc
t n s o ne n t n lc n i u n d c t n T e a t o nr u u e h a k r u d ,t efa o k a d t ec tr f h d l u r d fi tr ai a o t i g e u ai . h u h ri t d c st e b c g o n s h r mw r n r e a o e mo e ,s m— e o n o o h i i t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摘要]情境认知与学习研究走过了它的早期研究、理论体系初步形成阶段,正一步步走向发展与丰富,教育心理学与人类学对情境认知与学习惯于内容的广泛、深入研究,充分展示了这一理论研究的教育、教学魅力与实践生机,并预示了其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

情境认知与学习(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缮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

这一理论从对传统学校的批判立足,从对学习理论的自身研究反思出发,既满足了学校实践的需求,又顺应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丰富,展示了其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底蕴与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对情境认知与学习在西方的研究做一述评。

一、研究的历史轨迹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的历史来看,从最初的萌芽到理论d6逐步形成与完善,走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对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研究两大方面,主要分布在教育心理学和人类学两大领域。

在每一个阶段,情境认知与学习都有其主要表现形式,在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研究者的理念与追求,并表现出不同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发展史、应用史也就是其研究史,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风格与特点。

我们分述如下:(一)旱期研究阶段情境认知与举习的早期研究可追溯到许多领域,象马克思的知识社会学、杜威的实用主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学说、里昂节夫的活动理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人种方法沦、生态心理学等等。

在1929年,阿尔佛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在其著作《教育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f)一书中就认为,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识的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inerthnowledge)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做准备,而不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逐渐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倡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本文旨在全面评述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主要观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

文章将简要介绍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阐述其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该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脉络,分析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实例。

文章将探讨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推动该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主张知识并非抽象存在,而是与具体的情境脉络紧密相连。

该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中的物理和社会元素互动,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情境中,知识不再是孤立的信息点,而是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行动能力。

因此,学习的关键在于为学习者提供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以促进其主动探索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与他人、环境以及文化脉络之间发生交互作用,共同构建知识和意义。

这种社会化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过程性和反思性。

它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试错、反思和调整,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反思性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一个与情境紧密相连的主动建构过程,需要学习者在真实、复杂的环境中通过社会化的互动和反思性的调整来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引言: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学习理论研究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概念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由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提出的一种关注学习情境对个体认知过程的影响的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依赖于个体的认知过程,还受到学习情境的影响。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个体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强调学习环境与学习任务的匹配度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进展1. 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情境的设计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根据该理论,教育者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供大量实例、以问题为导向等方式来创造符合学习任务需求的情境。

2. 学习策略的调节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研究发现,高效的学习者能够根据情境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在指导学习者时,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策略,并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调节能力。

三、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1. 个性化教学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环境的匹配度对学习效果具有极大影响。

通过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教育者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 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也强调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性。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该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调节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情景教学法 文献综述

情景教学法 文献综述

1.情景教学法研究的国外发展现状情景教学法创设之初,其代表人物英国学者霍恩比和帕尔默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讲话能力的核心,应在情景中通过口头练习来学习语言结构,强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

英国学者霍恩比在1954年的《成人牛津英语教程》中,极其详细的分析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在他的著作《结构性词汇和句型的教学》中,也非常细致的阐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他认为把实践活动加入到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课堂进程引入了大部分的英语教材中。

例如《新概念英语》,正是因为使用了情景教学方法,这本教材才被世界各国大部分的学校所采用。

随着教育的发展,情景化教学模式趋于成熟和系统化。

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自然情景的教育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去观察和体验大自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他还特地为孩子们制作了长达300多页的《大自然的书》,书中的每一页都能通过生动鲜明的情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丘燕萍,2015)。

1996年希拉里·麦克莱伦通过整理美国《教育技术》专栏中的论文,出版了《情境学习的观点》一书,该书被视为情景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涵盖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在此后的发展中逐渐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国外情景教学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研究发现,纵然情景教学法在国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但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式,情景教学法的内容仍需完善,可查询的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具体教学模块的研究仍较少,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不只拘泥于单纯的情景教学法的研究,也要注重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结合,还应结合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加入更多的创新因素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国外关于情景教学法的研究情景方法在20世纪_50年代受到欢迎,20世纪50年代初,研究情景教学方法的主要代表人物霍恩比出版了许多英语教学杂志,后来情景方法变得普遍。

中学语文情境化教学文献综述范文

中学语文情境化教学文献综述范文

中学语文情境化教学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情境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情境化教学强调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对中学语文情境化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情境化教学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与实际情境的关联,通过模拟或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中学语文情境化教学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有多种实践形式。

例如,角色扮演、情景剧、实地考察等。

这些实践形式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和魅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情境化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中学语文情境化教学的效果评价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展望与建议虽然情境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情境化教学活动;如何将情境化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进一步完善情境化教学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

六、结论综上所述,情境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习效果。

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情境化教学,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3)理论体系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 理论体系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 年至今 • 1993年3月美国权威杂志《教育技术》开辟专栏对情境 1993年 月美国权威杂志《教育技术》 认知与学习进行探讨, 一直到1994 1994年 1996年 认知与学习进行探讨 , 一直到 1994 年 。 1996 年 , 希拉 麦克莱伦将这些论文以《 情境学习的观点》 里 · 麦克莱伦将这些论文以 《 情境学习的观点 》 为题 结集出版, 将情境学习与计算机教育, 结集出版 , 将情境学习与计算机教育 , 情境学习与课 堂学习, 情境学习的评价及一些案例研究与开发等。 堂学习 , 情境学习的评价及一些案例研究与开发等 。 之后有关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渗透到教 育研究的各领域。 育研究的各领域 。 其他的一些观点也引进到情境认知 中来, 西方不仅发展和完善了理论研究, 中来 , 西方不仅发展和完善了理论研究 , 还进行了大 量的实践探索。 量的实践探索。

(2)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80年代中期以后到九十年代初)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80年代中期以后到九十年代初) 年代中期以后到九十年代初 1987年 瑞兹尼克发表的演说《学校内外的学习》 1987 年 , 瑞兹尼克发表的演说 《 学校内外的学习 》 论述了学 校内外学习的差别, 校内外学习的差别 ,以及相关的文章被认为是推动情景认 知的动因, 知的动因,且推动了以情景认知为重点的参与观点的发展 1989年 布朗科林斯与杜吉德的《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 1989 年 , 布朗科林斯与杜吉德的 《 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 》 系 统阐述了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成为这领域的开创于指导性 统阐述了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之作。 之作。 著名代表: 著名代表 : 莱夫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从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一系 列的探讨,相关的论述被发表的收录,他认识到“ 列的探讨 ,相关的论述被发表的收录 , 他认识到“ 默会知 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情境学习: 识 ” 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出了 “ 情境学习: 合法的边缘 参与” 随后,教育实践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参与”。随后,教育实践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第 1 3卷 第 4期
2 0 1 3年 1 2月
江 苏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I OF J I ANGS U J I ANZ HU I NS TI TUTE
Vo 1 . 1 3 N o . 4
De c .2 0 1 3
情 境 认 知 学 习理 论 对 大 学英 语 课 堂 教 学 的启 示
中 图 分 类 号 :G 4 2 0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3 5 5 0 ( 2 0 1 3 ) 0 4—0 0 9 1—0 3
Enl i g ht e nm e nt o f s i t u a t e d c o g ni t i o n l e a r ni ng t h e o r y o n c o l l e g e Eng l i s h t e a c hi ng
r i e nc e a n d a c q u i r e k no wl e d ge d ur i ng d i s c us s i o n,e x pe r i e nc e a n d c o mp e t i t i o n t o i m pr o v e e nt hus i — a s m a n d i ni t i a t i ve o f c ol l e g e Eng l i s h s t ud y. Ke y wo r ds :c ol l e g e Engl i s h; c l a s s r o om t e a c h i ng; s i t u a t e d c o gn i t i o n; i nt e gr a t i on o f k no wl e d ge
s t u de nt s "l e a r ni n g g oa l ,t r a n s f or mi n g t e a c he r s " c ha r a c t e r s,gui d i n g s t ud e n t s t o pa r t i c i pa t e i n e x p e —

近年情景教学法文献综述

近年情景教学法文献综述

近年情景教学法文献综述情景教学法是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过程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交朋友,使儿童体验到一种“与学生共同成长”、“生活真实的生活经验,获得知识”和“学习能力会得到极大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景教学法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逐步应用。

然而,由于早期情景教学法对儿童行为存在较大局限,情景教学法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将目前所学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一、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以儿童视角审视教书育人中的重点与难点,将课堂上的课堂行为表现作为观察重点,以更好地了解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

因此,在小学生语文课堂中运用典型的情境设计与问题引导方法将有助于小学语文课堂更好地开展。

情境设计与问题引导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儿童视角审视教材、以儿童思维特点来设计教材、以儿童语言风格来设计课文标题、以儿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来设计课堂内容等一系列内容,从而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课学习目标及相应的要求。

在情景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以儿童视角来选择教材,以儿童思维特点来设计课堂内容等。

目前,有很多研究学者认为情景教育理论中“角色”这一概念较好地解释了如何将教学过程变为一个“儿童自我探索与体验”的过程(Liu& Hong Meyer,2011)。

教师在为儿童设计课程时可以根据儿童学习经验和认知特点,以问题为线索、以情景(情境)为依托、利用多种语言手段进行沟通或协作等方式进行课程设计(郑丽娟等,2014)。

1、儿童视角下的语文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儿童视角审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学习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课堂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儿童自身对语文课程学习规律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进行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McKinsey& Visci,2016)。

《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问题情境创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问题情境理论 (2)2.2问题情境创设的心理学基础 (3)2.3问题情境创设的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基础 (3)2.4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4)参考文献 (5)1国内外研究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情景教学研究起步得比较早,早在80年代国外都提出了问题情景教学,并把它立于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从心理学上来探究教育的话,专家也是十分关注在情景创设下的学生学习,通过情景创设来了解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里把情景创设当成一个工具,以情景创设为主体,学生学习背景为保障。

在这方面,以美国的实验团队“范德比尔特认知和技术小组”最为著名。

经研究他们认为,把数学课程设置的中心,将数学教学放在故事当中创建一个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围绕这个故事来掌握数学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古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就常常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其核心在一个主动上面,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真知,相比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更加的主动,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素霍母林四基的教学实践中就时常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大森林里,在森林里通过实际的体验来让学生们感受大自然的奥秘,从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保加利亚落扎罗付通过暗示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也是创设问题进行教学的分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不再那么痛苦,寓教于乐。

1.2 国内研究现状我们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好几年了,这一年数学的教育也在突飞猛进,数学教学的质量一步步地步步地提升,但也面临了一些挑战问题,情景创作教学是一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法,得到了教育界实战教师的统一关注。

相生炬(2021)情景式教学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并且要归集数学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创设情景,他认为情景创设在数学中的应用主要有4个特征:一是数学教学必须以数学为中心,二是情景要真实,作为数学教学的衔接,三是要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目的,从认知的差异入手,四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中小学教育中的情境学习理论研究

中小学教育中的情境学习理论研究

中小学教育中的情境学习理论研究情境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学习与情境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的反思与挑战,强调学习是一个社会性和情境性的过程。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中小学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情境学习理论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意义。

情境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获取,而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复杂过程。

情境学习认为,学习的效果与学习者所处的情境密切相关。

学习者通过与具体环境的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情境学习强调“情境”的构建,主张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情境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真实情境”。

真实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真实环境。

例如,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实际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总价,科学课程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直接接触科学原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中小学阶段,情境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基于情境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促进了对知识的内化。

为了有效实施情境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背景知识,为学生创建富有情境感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个人责任感。

在科学实验课中,则可以通过真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强化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情境学习的框架下,开展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社会性互动,通过小组合作,促进知识的分享与探索。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合作和成果展示,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提升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情境学习理论(Situated

情境学习理论(Situated

情境学习理论(Situated learning)情境学习理论(Situated learning)写在前⾯:戴维乔纳森在《学会⽤技术解决问题》⼀书中提到,有意义的学习具有五⼤属性,其中之⼀是学习必须是真实的(authentic)。

这⾥所谓的真实是指知识学习不应脱离其所处的情境,学习应当在知识所产⽣及应⽤的真实情境中去开展。

如何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习者建⽴知识与已有学习经验、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中,情境⼤致可以从以下三个⽅⾯实现:第⼀,现实中存在的真实情境。

例如:学习花的特性就到花园中,学习厨艺就到厨房。

第⼆,依托技术⼿段模拟的虚拟真实情境。

例如:运⽤虚拟现实设备、游戏化⼿段模拟的现实社会会中难以实现或成本较⾼的情境。

第三,运⽤问题、案例等⼿段实现的抽象虚拟情境。

在教学中,第⼀类⽅法实现起来相对较为困难,对于教师和学⽣来说毕竟时间和资源相对有限,⽽第⼆类实现门槛相对较⾼,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尝试运⽤,第三类则相对较为容易,但对于教师教学设计能⼒提出了较⾼的要求。

在当前,第⼆类与第三类⽅法相结合,辅以第⼀类⽅法是有效实现情境学习的重要⽅式。

(1)核⼼内涵(⼒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我、去情境的顽疾。

)学习什么知识就应该到⽤到或产⽣这种知识的实践场景中去,例如:学做菜就应该到厨房去学强调与周围情境的互动与协作(2)应⽤领域-----成⼈、职业教育领域(3)在莱夫和温格1991年出版的代表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4)核⼼内容学习动机:源⾃于现实情境学习本质:参与真实的实践学习内容:具有鲜明的特性学习过程:建⽴实践共同体学习评价:建构评价新机制(5)合法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所谓合法,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成为共同体中的⼀员;所谓边缘,是指学习者开始只能围绕重要的成员转,做⼀些外围的⼯作,然后随着技能的增长,才被允许做重要的⼯作,进⼊圈⼦的核⼼;所谓参与,是指在实际的⼯作参与中,在做中学习知识,因为知识是存在于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书本中。

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_陈秋怡

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_陈秋怡

动进行构想,进而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言行,我们的行 为植根于我们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角色之中。” [8] 对 情境学习而言,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是 个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
2.情境认知 1999 年,威尔逊和迈尔斯在其论文 《理论与实践 中的情境认知》 中对情境认知定义如下:“情境认知 是不同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另一种学习理论。它试图纠 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是完全依靠对于 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 考的认知,而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情境认 知要将知识和行动同步引入学习者的文化建构中,通 过在合适情境中活动和运用来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和把 握知识。” [9] 3.情境认知与学习 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 释,但两者也经常合二为一,表述为情境认知与学习。 1999 年 , 威 尔 逊 主 编 的 《MIT 认 知 科 学 百 科 全 书》 中,就把情境认知与学习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他认 为情境认知与学习就是在自然情境下对认知进行的研 究,认知过程的本质由情境决定,情境是认知活动的 基础。 [10] 4.情境教学 1999 年,顾明远在 《教育大辞典》 中对情境教 学定义如下:“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 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11] 在情境教学中, 教师要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 的热情,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结合,达到更好的 教学效果。 (二) 情境学习的特征 1.基于情境的学习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人们应该 基于情境来习得知识。与言语传授的学习方式相比, 情境学习能够让人们在一种真实而自然的情境中,潜 移默化地习得大量的内隐知识,又在现实环境中自然 而然地运用这些显性知识和内隐知识。就这样,在情 境中习得知识,而知识的运用,又不断见证着学习的 发生,人们的认知也不断地得到生长和发展。同时, 人们的行为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直接接触和互动而决 定的,是一种基于情境的行动。在情境行动中,人们 的内隐知识在人们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随着情

情境学习研究综述

情境学习研究综述

一.前言学习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人们在任何地方都需要学习,但是传统的课堂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学习者接触到的只是课本和教师传授的内容。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的视角容易变得狭窄, 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比较单一。

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被其他的不确定因素吸引走注意力,或者也会由于老师的讲课方式让学生无法接受。

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并且无法与整个学习情境融为一体。

1990年前后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给学习者带来福音。

之后情境学习理论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模式有了一个新的阶段去探索。

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情境学习理论的综合概述,让大家对情境学习理论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并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情境学习理论。

二.主体(一)相关概念当代西方学者威廉姆J. 克兰西(aancey,W.J.)在其论文《情境学习指南》(Atutorial on Situatod Leanung )中认为,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nling )不仅仅是一种使教学必须“情境化”或“与情境密切相关”的建议; 情境学习是有关人类知识本质的一种理论。

[1]陈梅香、连溶认为:情境学习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

它既满足了学校实践的需求及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又顺应了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展示其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底蕴与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2]Brown 等人( 1989) 认为: 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 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 它是学习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可以说是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 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应是情境、文化和学习活动的共同功能, 学习需要社会交互与合作, 脱离个体生活的真实环境来谈学习毫无意义,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

问题情境创设课题参考文献

问题情境创设课题参考文献

课题题目:问题情境创设参考文献60篇(中文+英文)以下是相关的30篇中文参考文献:[1]钟秉林. (1998).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 心理科学进展, 6(4), 39-44.[2]蒋莉莉,章玉凡. (2016). 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研究. 教育研究, 37(1), 14-22.[3]杨溥. (1998). 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创设学习环境. 电化教育研究, 19(4), 45-51.[4]吴捷,张文新,黄亚达. (2009). 问题情境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应用. 电化教育研究, 10, 51-54.[5]梁长荣. (2012).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育课堂策略初探. 现代教育科学, 18, 34-36.[6]李玉季. (2002). 浅析问题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研究与实验, 02, 68-69.[7]叶秀兰. (2016). 从“问题情境创设”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研究, 05, 58-61.[8]安家喻,侯伟. (2015). 情境教学法研究综述.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17, 56-61.[9]王端乾等. (2017). 学科教育技术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10]杜晓红. (2016).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1]李纲. (2016). 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与开发. 浙江大学出版社.[12]朱仲义. (2009). 创设性教学模式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05, 80-86.[13]陈琪. (2014). 问题情境创设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科学咨询研究, 06, 63-66.[14]曾荣玲. (2000). 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教学设计.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5]刘红彦. (2006). 教育软件设计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16]王雪,王书平. (2005). 基于构造主义的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中国教育出版社.[17]岳晓东. (2010). 构造主义视阈下的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8]刘建中. (2008). 创设一体化学习环境. 重庆出版社.[19]张维喆,张晓龙. (2011). 问题情境创设的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 03, 53-56.[20]张晋新. (2006). 学习共同体理论:教育革新的新起点. 吉林教育科学研究, 06, 34-37.[21]李淑芳. (2004). 共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幼儿教育研究, 01, 15-18.[22]陆国华. (2016). 认知心理学视野中的问题情境教学法. 教育理论与实践, 36, 9-13.[23]周秀莲. (2012). 探究性学习情境创设的研究. 河南教育科学, 30(9), 5-8.[24]徐国煜,潘永利,赵晓源. (2014). 论情境创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 课程·教材·教法, 34(9), 32-37.[25]高晓慧. (2012). “情境学习”新视角——进一步理解“教育是人性化拉伸”.求索, 04, 45-48.[26]贾治国. (2011). 问题性情境创设——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理念与行动实践.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34(2), 139-141.[27]何儒生,黄永光. (2010). 学习情境与语文学习空间的创建. 课程·教材·教法, 30(7), 26-32.[28]田海军. (2009). 基于主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建构学习环境设计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 28(10), 39-41.[29]杜继才,姜迪远,张维明,等. (2008). 基于认知心理理论的“学科教育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与实践. 电化教育研究, 29(3), 84-87.[30]王卫红,王熙,罗璨. (2016). 创设学习环境新理念——基于学习者主体性的深耕. 电化教育研究, 36(4), 76-81.外文参考文献30篇:[1]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2]Collins, A. (1992). Towards a design science of education. In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p. 15-22).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3]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Jonassen, D. H., & Rohrer-Murphy, L. (1999). Activity theory as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7(1), 61-79.[5]Krajcik, J., & Blumenfeld, P. (2006).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317-33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Barab, S. A., & Duffy, T. M. (2000). From practice fields to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pp. 25-55). Routledge.[7]Herrington, J., & Oliver, R. (2000).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framework for authentic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8(3), 23-48.[8]Hung, D., Tan, S. C., & Koh, T. S. (2006). Engaged learning: Making learning an authentic experience. In Engaged learning with emerging technologies (pp. 29-48). Springer, Dordrecht.[9]Hmelo-Silver, C. E. (2004).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6(3), 235-266.[10]Savery, J. R., & Duffy, T. M. (1995).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11]Dillenbourg, P. (1999). What do you mean b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llaborative-learning: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1(3), 1-19.[12]Stahl, G., Koschmann, T., & Suthers, D. (2006).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Cambridge handbook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409-42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Sfard, A. (1998). On two metaphors for learning and the dangers of choosing just on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7(2), 4-13.[14]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Kappa Delta Pi.[15]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6]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1991). Higher levels of agency for children in knowledge-building: A challenge for the design of new knowledge media.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1), 37-68.[17]Cobb, P., Confrey, J., diSessa, A., Lehrer, R., & Schauble, L. (2003).[18]Design experiment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9-13.[19]Bransford, J. D., Brown, A. L., & Cocking, R. R. (Eds.). (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1997). The Jasper Project: Lessons in curriculum, instruction, assess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6(1), 3-13.[21]Penuel, W. R., Fishman, B. J., Cheng, B. H., & Sabelli, N. (2011). Organiz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and desig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40(7), 331-337. [22]Bell, P., Hoadley, C. M., & Linn, M. C. (2004). Design-bas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Internet environments for science education (pp. 73-85). Routledge.[23]Reiser, B. J., & Tabak, I. (2014). Scaffolding. In R. K. Sawye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nd ed., pp. 44-6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4]van Merriënboer, J. J., & Kirschner, P. A. (2007). Ten steps to complex learn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Routledge.[25]Boud, D., & Feletti, G. (1997). The challeng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2nd ed.). St. Martin’s Press.[26]Kolodner, J. L., Camp, P. J., Crismond, D., Fasse, B., Gray, J., Holbrook, J., …& Ryan, M. (2003).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ets case-based reasoning in the middle-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Putting Learning by Design into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2(4), 495-547.[27]Kuhn, D., & Pease, M. (2006). Do children and adults learn differently?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7(3), 279-293.[28]Bereiter, C. (2002). 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9]Linn, M. C., & Eylon, B. S. (2011). Scienc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aking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to promote knowledge integr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4), 565-600.[30]Anderson, J. R., Reder, L. M., & Simon, H. A. (1996). Situat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5(4), 5-11.[31]Cobb, P., & Bowers, J. (1999). Cognitive and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8(2), 4-15.。

情景学习理论

情景学习理论

情景学习理论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

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正是基于对知识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主张,情境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就是广泛的社会协商。

而"学习的快乐就是走向对话"。

简单说来,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

也就是说,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

"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

"譬如,你要学习做菜,就应该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炒菜就是在厨房里。

再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

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呢?因为在莱夫和温格看来,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

在莱夫和温格1991年出版的代表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三个核心概念:一是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它所指的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圈子",而新来者将进入这个圈子并试图从中获得这个圈子中的社会文化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思想雏形最早出现于怀特海在其 1929 年的著作 《教育的目的》 中,但是布朗斯福德所 领导的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在 20 世纪 80 年代 末至 90 年代初将其从一种构想转变为一种教学方法。 抛锚式教学的实质是将教学“抛锚”于有意义的问题
40 JICHU JIAOYU YANJIU ·
表 1 组成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构件表

学习策略
建模
教练
组成认知学徒 制学习环境的 构件
方法
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 清晰表述 反思 探究 复杂性的递增
序列 多样性的递增
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
情境学习
教师实践的文化
社会 内部动机
开发性的合作
开发性的竞争
在手工艺行业中,师傅通过示范和指导来把技能 传授给学徒,学徒再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掌握这 项技能。应用到教学领域中,教师相当于师傅,学生 相当于学徒,教师向学生展示和传授的是解决问题和 完成任务时如何运用概念知识和事实知识,如何进行 推理和思考,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使用认知工具, 提高认知技能和思考能力。作为教学方法的认知学徒 制并非简单地传授外在的手艺技能,而是要提高学生 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技能。
陈秋怡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土研究生,从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上海 200062)
38 JICHU JIAOYU YANJIU ·
陈秋怡 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三) 理论发展阶段 (1993 年至今) 1993 年,格里诺和穆尔提出了情境性在所有认知 活动中都是根本性的。在他们看来,理解的获得远远 不及学习的内涵,学习包含着建立一个“对他们在其 中使用工具的世界,和对工具本身进行日益丰富的内 在的理解”,这个理解是由在其中学习和应用这种理解 的情境促成的。 [6] 1996 年,麦克莱伦出版论文集 《情境学习的观 点》, 这 是 情 境 学 习 理 论 研 究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该 论 文 集从不同层面为读者展示了情境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情境学习与课堂教学、情境学习与计算机、情境学 习的评价、案例研究与开发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除此之外,有关情境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始渗透 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各个 领域。 [7]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情境学习网络 平 台 的 搭 建 , “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等 学 术 团 体 的 兴 起 和 “ School-To-Work” 等运动的推动,情境学习成了美国教育界最热门的话 题之一。情境学习理论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日趋成 熟和丰富,在实践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出现了 诸如 Situatedness (情境化)、Situativity (情境性) 等约 定俗成的新词汇。笔者曾做过不完全统计,在 Science Direct 数据库中搜索“Situatedness”“Situativity”等字 串 , 分 别 获 得 1085 项 、 59 项 查 询 结 果 ; 搜 索 “ Situated cognition” “ Situated leaning” 和 “ 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 等 字 段 , 分 别 获 得 10956 项 、 8655 项、8107 项查询结果。表明这些新词汇已经得到 了广泛的认同,对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也达到了较高 的水平。
教改研究
文教资料杂志
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陈秋怡
【摘 要】 情境学习理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90 年代初逐渐形成,随着情境学习网络平台的搭建和各个 学术团体的兴起,情境学习成为美国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解情境学习理论的历史发展、涵义与特征以及 教学方法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会有很大帮助。
(二)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 末至 90 年代初)
1987 年,瑞兹尼克发表演讲 《学校内外的学习》, 在她看来,校内的学习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常 常运用抽象的推理;校外的学习更注重实践性能力的 习得,常常运用情景化的推理。
1989 年,布朗 、柯林斯 和杜吉 德从心 理学视 角 对情境学习进行研究,发表论文 《情境认知与学习文 化》, 该 文 指 出 : “ 知 识 与 活 动 是 不 可 分 的 , 知 识 在 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地被运用和发展, 知识具有情境性。” [4] 他们强调了学习与认知的情境 本质,强调了学校教学运用情境化活动的重要性,从 心理学视角开始关注在学校这个情境下通过参与活动 来获得知识。
三、情境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 徒制是 由布朗 、柯 林斯和 杜吉德 在 1989 年提出的,这是一种类似于手艺学徒的方式,让学生
通过社会互动和实践活动,获得和使用认知工具,进 行情境化的真实教学。他们认为认知学徒制的学习环 境由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这四个构件组成,每个 构件又有一系列特征 (见表 1),把传统手艺学徒制的 特征运用到教学领域中认知技能的传授,创造了一个 真实的学习情境。 [16]
二、情境学习的涵义与特征
(一) 情境学习的内涵界定 在对情境学习理论的文献回顾中,发现一些与情 境学习相关的概念,比如情境认知、情境认知与学习、 情境教学等,首先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 1.情境学习 1995 年,克兰西在其论文 《情境学习指南》 中 对情境学习定义如下:“情境学习是有关人类知识本 质的一种理论,它是研究人类知识如何在活动过程中 发展的,特别是人们如何去创造和解释他们正在做什 么的表征;我们在一个基本的社会情境中对我们的活
39 2016 年 10 月·19
陈秋怡 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境经验日益丰富,内隐知识的有用性和复杂性也会日 益增加。此时人们就要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通过反 思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继续开展情境行动。
2.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词是由莱夫和温格在 其著作 《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中提出的, 他们认为,情境学习是非中心化的,学习存在边缘性 质,初学者能够处于学习情境的边缘,进行合法的边 缘性参与,而学习就是一种从边缘开始不断推进,逐 步进入核心深入参与的过程。 [12] “合法的边缘性参 与”中的“合法”意味着学习者可以享有学习资源的 使用权;“边缘性”意味着作为初学者不可能完全地 参与所有学习活动,只能参与部分学习活动;“参与” 意味着初学者应该在知识产生的情境中,与老师和同 学讨论互动,进行学习。 [13] 但初学者并不是被动的 观察者,而是合法参与者,其学习活动也在情境中进 行,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初学者对资源的使用 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参与的轨迹也不断从边缘走向 核心。 3.实践共同体的建构 “实践共同体”这一词也是是由莱夫和温格在其 著作 《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中提出的,他 们认为,实践共同体是一个明确定义身份的小组,存 在清晰的社会界限,并不一定要同时出现。它意味着 参与一个活动系统,参与者对他们在干什么、这对其 生活存在什么意义、对共同体存在什么意义有着共同 的理解。莱夫和温格想通过“实践共同体”来说明实 践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共同体对个体 和实践的重要性。 [14] 1998 年,温格在其著作 《实践 共同体:学习、意义和身份》 中又对“实践共同体” 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一个实践共同体包含参与 者相互明确和分享的资源和信念,包含参与者对追求 共同利益的理解和支持,包含参与者之间的尊重和信 任。 [15] 一个共同体并不是简单地联合许多人来完成 一个任务,也不是简单地扩大小组的规模和增加任务 的难度,而是联系社会,通过共同体的参与给学生一 个合法的社会地位。
陈秋怡 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学习,与 同伴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完成识别、提出问题、达成 目标的全过程,而不是被动间接地听取教师或书本上 的介绍和讲解。 [17]
1991 年,莱夫和温格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情境学习 进行研究,出版著作 《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该书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实践共 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以及学徒制。 [5] 他们强调 了学习不是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 给另一个人,学习渗透在一个特定的情境即特定的社 会和自然环境之中,学与用要结合起来,从人类学视 角开始关注在社会这个大情境下获得知识,而非仅仅 从学校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 情境学习理论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实践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275 (2016) 19-38-05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 早期研究阶段 (20 世纪初) 早在 20 世纪初,杜威就提出要把情境学习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他认为:“生活是真正的教育家,而 学生求学的地方却成为世界上最难取得实际经验的地 方。要把社会搬到学校和课堂中。” [1] 在他看来,学 校环境应该是一种诸如家庭、工作等与学生生活相关 的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获得实际经验。 杜威在晚年时总结道:“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 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教 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 [2] 在 他看 来,学习来自于经验,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出发,学生在这种生活经验中开展学习。杜威的这 些观点使人们开始关注情境在教育以及学生成长中的 作用。 1929 年,怀特海在其著作 《教育的目的》 中提 出“惰性知识”这一概念,他认为:“在无背景的情 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 的。” [3] 在他看来,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仅仅是 为考试做准备,不具备实践应用价值,学生并不能对 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因此学校应该要从相关的或真 实的情境中传授知识。
动进行构想,进而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言行,我们的行 为植根于我们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角色之中。” [8] 对 情境学习而言,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是 个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