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板胡内心独白

合集下载

豫剧板胡演奏之我见

豫剧板胡演奏之我见

水】 ,尾句仍回到[ 慢板】 的结构,“ 最善梳妆”的第三次重复直到 最后的托腔, 实 际上在听觉上已经 自 然成了降 E调, 不仅给人以 新鲜感, 而且随着秋香唱腔的结束, 过门音乐直接转入到之后唐
伯虎 的唱腔 ( 降 E调) ,显得 自 然妥帖 。 这段戏对板 胡的演奏是个很大 的挑 战, 因为这段戏使用 的是 降 B 调 ,也就是俗称 的反弦 ,而豫剧一般采用 的是正弦 ,这样 一拉反弦 ( 外弦成了 2 , 里弦成了 6 ) ,在弓法和指法上就有了很 大 的改变 , 就会感到很别扭 。 反弦原来是用来解 决男 声唱腔 问题 的, 而现在用在女声身上, 就显得很有新意, 而且这段戏旋律性
在剧 中 ,作 曲家耿玉 卿对几个 人物 的唱腔设计 可谓各具 特 色 ,唐伯虎 的洒脱真挚 ,秋 香的 自 然 纯真,冯玉兰的悲戚孤寂 , 华鸿 山的持重苍劲 ……人物 的个 性、情感都在一段段韵昧醇厚 、 个性鲜 明的音乐唱腔 中得到 充分展现 。比如 , 剧中秋香奉华夫人
很强, 很多地方突破了原来“ 慢板” 的结构, 破了豫剧传统的格, 非常新颖、 细腻、独特 这就需要伴奏人员很好地熟悉它,多加 揣摩, 努力练习, 这样才能很好地表现出其中的妙处, 准确地传 达出人物质朴、自 然、俏皮、纯真的个性和无限喜悦的心情。 除了对作品有着准确的理解, 有时在豫剧伴奏方面还需要做 大量的努力和革新。 像 《 情断状元楼》中王魁的一段唱 “ 见旧物 想旧人旧情难忘” ,虽然采用的是降 E调,但是作曲家使用的旋 法对演奏者要求很高, 尤其是它很多地方借鉴了曲剧 【 书韵】的 旋律, 其中有很多的 , 这个唱腔中的 既不是豫剧中的f a ( 豫 剧 中的 f a 介于升 f a 和原位 f a 之间) , 也不是升 f a , 而是 原位 f a 。 而豫剧板胡伴奏时必须配戴指帽, 滑动很厉害, 而且与高音小板 胡相 比较, 它 的琴 筒更 大, 琴弦更粗, 弓毛更多, 弓杆也更粗长 , 要想 把原位 f a演奏到位 ,把音乐 中的细微之处展现 出来 ,把音乐 中

豫剧板胡文档

豫剧板胡文档

豫剧板胡1. 简介豫剧板胡是中国传统戏曲豫剧的一种剧种,也是豫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板胡是指一种弓弦乐器,因为在演奏时需要用一块小巧的木板敲击琴弦,故而得名。

2. 演出特点豫剧板胡主要由歌唱和舞蹈构成,演员常常会配以华丽的戏服以及精湛的表演技巧,使得整个演出生动而有趣。

以下是豫剧板胡的几个演出特点:2.1 高亢激昂的音乐表现豫剧板胡的音乐表现极为热烈和激情,演奏者常常用快速、高亢的琴音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演奏者会通过细腻的琴音演绎角色的欢喜、愤怒、悲伤等情绪,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音乐享受。

2.2 华丽的舞台表演豫剧板胡的表演不仅仅是音乐的表现,舞台表演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演员的身姿优雅,舞步精准,配合音乐的起伏变化,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有力。

演员会通过身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2.3 勇气和英雄主义的刻画豫剧板胡的剧情常常在传递勇气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主要角色通常具有崇高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通过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剧情安排旨在激励观众,鼓舞人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

3. 琴曲介绍豫剧板胡的琴曲是该剧种的灵魂和核心部分,琴曲采用七弦板胡进行演奏。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豫剧板胡琴曲:3.1 《青龙出海》《青龙出海》是豫剧板胡中最有名的琴曲之一。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勇敢而英勇的青年人在海上与海妖搏斗的故事。

曲子充满了激昂和紧张的气氛,琴声嘹亮且富有张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2 《锁麟囊》《锁麟囊》是豫剧板胡中的经典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讲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如何利用策略和勇气,最终解救了自己的爱人的故事。

乐曲极富有张力,音乐节奏快速且多变,展现了主人公智慧和勇敢的形象。

3.3 《铡美案》《铡美案》是豫剧板胡中的经典之作。

该曲以北宋时期状元耀才铡美案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清正廉明的状元因执法而牺牲的故事。

曲子旋律悲壮、豪放,表达了对正义和良知的追求。

4. 传承与发展豫剧板胡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得到保护和传承。

板胡演奏的情感及技法浅谈

板胡演奏的情感及技法浅谈

板胡演奏的情感及技法浅谈作者:宋文刚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8年第01期在我国的民族乐器中,弓弦乐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板胡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传统弓弦乐器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其产生于唐代的奚琴(又称嵇琴)被认为是弓弦乐器最早的前身。

至明末清初时,戏曲中的梆子戏种兴盛发达,板胡依其高亢浑厚的音色、开阔宏大的音量和独具特色的艺术个性,在诸多戏曲伴奏的过程中担当了“头把弦”的重要地位,具有了“领、带、托、包”声腔的重要角色。

在漫长的发展和探索中,板胡由无数先祖大胆改革和创新,逐渐划分形成了现在的高音板胡(俗称梆子胡)、中音板胡(俗称胡呼、秦胡)、次中音(俗称椰子胡)和低音板胡。

在演奏的同时,使其不仅局限于戏曲伴奏,而且多应用于乐队的独奏、合奏及协奏中。

艺术是和感情密切相关的。

器乐演奏是用乐器诉说情感的一种方式。

所以板胡演奏中,情感表达是尤为关键的。

无论是人物、景物的刻画和描写,还是抒情叙事、描画意境,都是创作者内心的情感表露。

也正因此,对于演奏者的要求,就是在演奏作品中要全面投入情感。

如果演奏者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技巧展示,那么无异于将乐谱进行了立体化,比较单一,无可听性。

我们在聆听许多演奏家的演奏时,会感到自己好像与演奏家一同经历在不同情境下的乐曲意境之中,征战杀场的强劲,花田月下细雨绵绵的轻抚,引人回味,令人深思。

探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情”字上。

演奏者若能将自身彻底融入到作品之中,领会创作者的意图,并努力去表现和完成它,那么乐曲就有了生命和活力,表演也就有了感染和吸引力。

作为伴奏出现的板胡演奏时,不仅仅需要演奏音符,更要与演员的演唱情感相融合。

如《游西湖》李慧娘在《鬼怨》中的唱:“怨气腾腾三千丈,屈死的冤魂怒满腔。

可怜我青春把命丧,咬牙切齿恨平章。

”这时演员用苦音大尖板,唱出了自己与裴郎相隔两世的忧伤和哀怨,板胡的演奏也应多用连弓去包腔演奏,表现人物凄苦无助的挣扎和呐喊。

这样才能真正奏出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作品剧目更加生动和准确。

浅谈河南豫剧板胡

浅谈河南豫剧板胡
二音色音质音域变化由于大马鞍大包托大壳套小壳挡音罩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共鸣体产生共振和对音的过滤净化作用使板胡的音量增大噪声减小音色统一音质清纯浑厚拉起来尤如一人在唱与唱腔结合二者融为一体时有一种和声的美
文史艺术 2014年 7月 (中 )
浅谈 河南豫剧板 胡
李长江 (河 南豫剧 院二 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乃戏剧大省 ,全国闻名 。而豫剧这
一 戏剧百花园中的奇葩现今 已成为 “全 国第 一 ”的地方剧种 。其分布之广 ,院团之多 , 从业人员之众是其它剧种所无法 比拟的。豫 剧的主奏乐器是 “板胡 ”,每个专业 院团都 有数名琴师 ,加上广大的业余板胡爱好 者 , 少说也有数万人之多。但是 ,自豫剧问世 300 多年 ,板胡成 为豫剧 的主弦 .近一个世纪 以 来 ,专著和理论文章却不多见 。难怪现年 96 岁 的常香 玉大师 的终身 琴师 泰斗 级豫剧 板 胡演奏家王冠君先生感慨地说 :……再不写 写板胡我就看不到 了。也听不见了 .年轻人 赶快写呀……。多么语重心长的话语 。被 老 人情至所感 ,决操笨拙之笔 ,来讴 歌这一 豫 剧音乐之 “魂 ”——豫剧板胡 。
F、#F、G、bA、B调 ),同样 四度空弦 ,均 以 3(内弦 )6(外弦 )指法演奏 。由于瞬间 变 调、操作方便 ,受到初学板胡者的青睐 ,
现正逐步推广 。再次是壳和底座 的变化 。大
壳 内套小壳 ,正面安挡音罩 ,底座也 由原来 的小平座换成了大包托大马鞍 (二者合 为一 体 )。四是 ,弓子也 由原来 的硬弓子 (也 叫 死弓子 ,即弓根处马尾 是绑死在 弓杆上 的 ), 变成了软弓子 (也 叫活 弓子 ,即弓根处马尾 由锣丝调控松 紧 ),这个改进最 大的优点是 弓子灵 活,适合快 弓演奏。五是 ,现在多用 尼龙指 帽 (因都使用钢丝弦或钢丝绳 ,即用 七股细钢丝拧在一起成绳 ,弹性更好 ,音质 更美 );也有用外层 为尼龙内套金属 的双层 指 帽;还有用 纯牛皮制作 的软指帽 。六是两 个弦轴 的变化 ,由实打实插入 变为锣 丝轴 。 就 弦杆 的材料而言 ,也大有讲究 ,多为黑檀、 紫檀 、红木 (老红木 )、小叶檀 、黄花梨等。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第一篇)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精美的表演而闻名于世。

如今,豫剧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以下是我创作的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这种古老艺术的美妙与魅力:1. 在华彩妆容的映衬下,豫剧演员身姿挺拔,宛如行走的神仙。

2. 那如雪皙的容颜,透露着洞悉人生的智慧与深情。

3. 在一曲曲高亢激昂的唱腔中,情感在舞台上律动,如此美妙动人。

4. 豫剧的唱腔凭借其宛若涓流般的柔情,渗入人心,令人动容。

5. 每一个动作舞蹈的细微之处都带着一重神秘的韵味。

6. 汇聚了千百年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演出让人陶醉其中。

7. 演员们凝聚了毕生的心血,将精湛的技艺展现得如行云流水般自如。

8. 豫剧的美,让人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古老文明的璀璨之光。

9. 精致的服饰中蕴藏着民族的自豪与传承。

10. 豫剧的唯美就像一首动人的诗,让人忍不住陶醉其中。

11. 演员们那声线独特的唱腔仿佛是大自然鸟鸣般宛如天籁。

12. 豫剧演员将角色中的才情、情感倾注其中,妙笔生花。

13. 豫剧的表演艺术,以其细腻入微的情感,肆意传递着美好的情怀。

14. 舞台上的一刹那,豫剧娓娓道来了千百年来的风云变幻。

15. 这是一场音乐与戏剧的盛会,豫剧独具的表演形式成就了这壮丽的舞台。

16. 演员脸上的化妆,是神话故事中的仙女化身,妩媚动人。

17. 每一个动作的起伏,似乎在向观众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18. 豫剧的舞蹈艺术,通过华美的动作与明快的节奏,传递出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19. 豫剧的声音婉转而高亢,将观众带入一个虚幻的世界。

20. 惟妙惟肖的表演技艺,仿佛将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1. 气势磅礴的舞台布景,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与美的世界。

22. 舞台上的交相呼应,仿佛是戏剧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23. 演出中的每一段唱词,每一个动作,都彰显出演员们的才华与情感。

我和豫剧结个缘范文

我和豫剧结个缘范文

我和豫剧结个缘范文我和豫剧结个缘。

豫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源于河南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对豫剧的了解,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豫剧表演,那些婉转动人的唱腔、精彩纷呈的表演让我沉醉其中,从此我与豫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豫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艺术而闻名。

它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唱戏,也有念白、念唱、做戏等多种表演形式,给人以极大的观赏享受。

在豫剧的表演中,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将戏曲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

而豫剧的唱腔更是让人难以忘怀,那种婉转动人的音调,仿佛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柔软之处,让人陶醉其中。

我对豫剧的喜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层面,更多的是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喜爱。

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豫剧的表演中,往往能够看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体现,比如孝道、忠诚、仁爱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豫剧,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惜和喜爱这份文化传承。

除了对豫剧的喜爱,我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豫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开始学习豫剧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希望能够将这一门艺术传承下去。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豫剧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豫剧这一门艺术形式。

我相信,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豫剧,才能够让这门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我和豫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份缘分不仅仅是我个人对豫剧的喜爱,更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和热情,为豫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让豫剧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豫剧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的板胡缘

我的板胡缘

我的板胡缘作者:任兰计来源:《当代人》2013年第05期音乐天赋说起我的板胡情缘,与我们家的文艺氛围分不开。

打记事起,我经常看到的就是爸爸练书法的身影,还有喜欢曲艺的哥哥们,他们当时在农村俱乐部经常吹拉弹唱,所以家里有各种乐器。

一开始我也是出于好奇心,放学后经常偷偷拉二胡玩。

慢慢地,也能拉出个调调了。

记得有一次我又偷偷拿起二胡琢磨着玩,拉起了《东方红》的歌曲。

拉着拉着突然听见二哥进门的动静,吓得我赶紧把二胡放回原处。

二哥看看屋里就我一个人,就狐疑问道:“是谁在拉二胡啊?”我只好硬着头皮说是自己。

二哥不相信,非要我再拉一遍。

我有点紧张,忐忑地拿出二胡,又拉了一遍《东方红》。

二哥惊讶极了,非但没有责怪我,还教了我几个简单的指法:“以后放学回家每天练一会儿,别贪玩了。

”就这样,我几乎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个任务就是练习二胡,然后再写作业,渐渐地,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小学成立了文艺宣传队。

因为我是学生里唯一一个会拉二胡的,当即就被录取了,老师发现了我的音乐天赋,觉得我是个好苗子,便建议我学更难学的板胡。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板胡是什么乐器,很不情愿,但还是听了老师的话,开始学习歌剧板胡(高音板胡),同时还练习梆子板胡。

一来二去,我越来越喜欢板胡了,天天板胡不离手。

除了参加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排练,还经常参加乡里、县里举办的文艺比赛和汇演。

到后来,我拉的板胡在当地居然也小有名气了。

吃得苦中苦1976年,我考入正定县五七大学文艺班,学习板胡三年。

那时候,学校环境非常艰苦,也没有专业老师,没有琴房,多数都是听录音来自己揣摩。

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记得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我在雪地里练功练得投入,手和脚都冻僵了。

到了晚上,鞋和袜子冻在了一起,脱不下来,只能在煤炉上慢慢地烤。

真是太受罪了!很多次,我都想放弃。

可是想着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板胡,难道说扔就扔?心里真的舍不得。

于是,我把心一横: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没有苦哪来的甜?!三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正定县河北梆子剧团工作。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豫剧是中国的传统曲艺剧种之一,以其唯美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对豫剧的唯美描写:1. 豫剧的唱腔婉转动听,如同清泉流淌,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绘声绘色的画卷之中。

2. 豫剧的表演艺术凝聚着演员们的心血和努力,每一个动作、每一段唱词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宛如一幅幅精致的绣花。

3. 豫剧的舞台布景精美细腻,用色彩和造型的巧妙搭配,营造出一个个独特的场景,使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4. 每一个豫剧演员都是一个艺术家,他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真挚的情感,将角色的内心世界传递给观众,让人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和力量。

5. 豫剧的剧情情节曲折多变,充满悬念和张力,让人时而心悸,时而动情,仿佛置身于一个情感起伏的旋涡中。

6. 豫剧的唱词优美动听,富有诗意,通过独特的音调和抑扬顿挫的节奏,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7. 豫剧的服装和化妆精致华美,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8. 豫剧中的舞蹈动作优雅流畅,姿态婀娜多姿,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让人陶醉其中。

9. 豫剧的音乐伴奏悠扬动人,通过不同的乐器和音调的组合,营造出恢弘壮丽的氛围,使观众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10. 豫剧的演员们用他们的表演才华和艺术创造力,将角色的个性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受到戏剧的魔力和魅力。

豫剧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其唯美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通过对豫剧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剧情的曲折多变,唱腔的婉转动听,还是舞台的布景和服装的精美细腻,都展现出了豫剧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豫剧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情感的释放。

通过对豫剧的赞美和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作者:侯文中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5期提起豫剧板胡,行业内俗称“瓢”,就会想到它是河南梆子戏文场里的“当家弦子”,也叫“头把弦”。

而豫剧板胡作为舞台演出乐队伴奏的主要领衔乐器,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乐器也不可替代。

豫剧板胡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良,现在已经被戏剧界认可,无论是它的构造,或者是它所展示的演奏功能与解放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作为新一代豫剧板胡演奏者,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演奏艺术生涯中真切体会到了乐器本身的音乐魅力。

下面我想着重从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豫剧板胡及演奏方面的一些认知。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板胡演奏者,首先要懂得豫剧板胡演奏的姿势,一般称之有两种,即平腿式和叠腿式,平腿式就是左腿向前方,右腿后收,然后垂直落地两个腿尖稍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一定距离。

而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型成三点一线。

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又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令身心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有了演奏姿势,还要有持弓的方法和技能。

怎么样做得更好更完美,我的经验是右手在马尾和鱼符的绑结处持弓,手腕自然端平,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卡位弓杆,中指放在弓杆与马尾之间,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切在中指以下,运弓是由右胸、肩、上臂、肘、小臂、指等各部位协同配合,肩带动上臂,上臂带动肘,小臂、腕部的动作是靠小臂和上臂的支持带动起来,运弓必须做到前后稳,平而直,要流畅贯通,尤其是长弓、运弓通畅能使音质坚实饱满,明亮优美,弓法的技巧很重要,就如同演员演唱时的吸气、换气、偷气,音量的强弱、音色的刚柔,音速的快慢全靠弓法来表现。

在做好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持弓方法及技能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掌握好板胡演奏的指法,即滑音、揉音、打音、泛音等,这些功课做完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板胡演奏员。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多年的豫剧板胡演奏也积累了很多的“艺招”,悟出了要想成为优秀的板胡演奏者,还应该在演奏中加以情感体验,人物认同感,比如崔派名剧《陈三两爬堂》,该剧是一出以唱功为主的戏,从开场到结束一小时四十分的时间里,唱腔占了一大部分,无论是陈三两,或者是李凤鸣,还是陈奎、魏朋,作为一名板胡演奏员,你必须得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特别是一号角色陈三两,你的每个音符恐怕都要赋予它人物表现情绪。

我的心愿豫剧作文

我的心愿豫剧作文

我的心愿豫剧作文在我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特别的心愿,那就是能让豫剧这门古老而美妙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说起豫剧,还得从我小时候的一次经历讲起。

那时候,我大概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跟着爷爷奶奶住在乡下。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戏班子,说是要搭台唱豫剧。

这在我们那个小村庄可是件大事,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大家都兴奋不已。

到了演出的那天,天还没黑,戏台子下面就已经挤满了人。

我跟着爷爷奶奶,早早地就占好了位置。

那时候的我,其实对豫剧没啥概念,只觉得热闹,心里充满了好奇。

戏开场了,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脸上画着浓浓的妆,一亮相就赢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我瞪大眼睛,看着舞台上的一切,觉得新奇极了。

那时候演的是,当穆桂英一出场,那英姿飒爽的模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她的唱腔高亢激昂,动作干净利落,每一个眼神都仿佛在诉说着故事。

我记得特别清楚,穆桂英在战场上的那一段唱,演员的声音像是能穿透云霄,带着无尽的力量。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

”她边唱边舞,手中的长枪挥舞得呼呼作响,我整个人都看呆了。

周围的大人们有的跟着哼唱,有的则是不停地鼓掌叫好,那场面,真的是热闹非凡。

我扭头看看爷爷奶奶,他们也是一脸的陶醉,眼睛里闪着光。

爷爷还时不时地给我讲讲剧情,告诉我穆桂英是多么了不起的女英雄。

那一刻,我虽然还不太懂豫剧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但我能感觉到,这是一种能让人打心眼里喜欢的东西。

从那以后,我对豫剧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每次在电视上看到豫剧的节目,我都会停下来看一看。

再后来,我上了学,学到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才更加了解了豫剧的博大精深。

豫剧的唱腔那叫一个丰富,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等等。

每种腔调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或欢快,或悲伤,或激昂,或婉转。

而且豫剧的剧目也是多得数不过来,什么,每一部都是经典。

我还专门去了解了豫剧演员们的训练过程,那可真是不容易啊!他们每天都要早起练功,吊嗓子、练身段、学表演,一个动作、一句唱腔,都要反复练习无数遍。

心中的兰花--豫剧板胡独奏曲《兰韵》创作体会

心中的兰花--豫剧板胡独奏曲《兰韵》创作体会
全曲共分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尾声几个部分,复二 部曲式,长9分钟。
引子采用崔派唱腔中常用的滚白大过六变奏而成,配 以板胡上下把技巧,由悲壮、哀怨引人全曲。(谱例一)
1_嚏激情地
‘、\/e,孓 ≥ ≥ } ≥

..
},3- 2 一。1 —2 O 5 O 2 O 1 0 2 2 5 O
形名乏一一一一一一
三年学习很快结束了,毕业时在校长的安排下,我被 留校任教。随后便与校长有了更多的接触,也与校长创立 的崔派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情。1988年,我在校长的支持下 人了河南大学音乐系作曲专业,完成了本科学业。
1994年校长退休了,回忆和校长在一起的日子,我常 说我是幸运儿。
岁月如梭,2003年4月我们含泪送走了尊敬的老校 长,遗体告别那天,我提议将灵堂内的哀乐换成老校长60 年代的唱段“九尽春回杏花开”,在场的人无不被崔兰田大 师那哀怨、委婉、深沉、细腻的唱腔所打动。那一刻,一股 灵感突然在脑海中迸发。我想,崔派艺术出神人化,旋律 性强,极富表现力,我何不利用豫剧板胡的表现优势,以器 乐曲形式创作一首浓缩崔派艺术唱腔精华,反映崔派艺术 神韵的板胡独奏曲呢?这个想法从老校长去世开始,一直 在我脑海中出现,并在选主旋律、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演 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构思。
我生长在河南沈丘县,自幼学习 戏曲,主攻豫剧板胡演奏和戏曲音乐
创作。1983年11月5日,《河南日报》 的一则招生简章使我和崔兰田老师 及崔派艺术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 缘。
1983年11月24日晚11点,我 乘火车来到安阳报考安阳戏校。这时 离初试结束时问还有3天。报考戏校 的人很多,考场十分严肃,我怀着十 分紧张的心情进行了初试。当我拉完 正准备离开考场时,在教官席的旁 边,一位气度非凡、面容慈祥的老师 叫住了我,问我是哪的,学了几年了, 还问我考完后急不急着赶回去。我说 不急。出了考场我才知道刚才问话的 就是我仰慕已久的崔兰田校长。初试 结束后的第二天,院内贴出了复试通 知,我被允许参加复试。看榜的时候, 一位姓高的老师把我叫到一边问我, 学校拉板胡的老师不在安阳,学生复 试的时候你能否给参加复试的考生 用板胡伴奏,并说这是兰田校长提 的。我当然很乐意。

让豫剧走进心灵作文600字

让豫剧走进心灵作文600字

让豫剧走进心灵作文600字英文回答:Yue opera, also known as Henan opera,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form that originated in the Henan province of China. It is known for its unique singing style, elaborate costumes, and expressive gestures. Yue oper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One of the reasons why Yue opera is able to touch people's hearts is because of its emotional performances.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in Yue opera are highly skilled in portraying various emotions such as love, anger, sadness, and joy. Their performances are so powerful and moving that they can easily resonate with the audience. For example, in the famous Yue opera "The White Snake," the actress playing the role of Bai Suzhen, a white snake spirit, is able to convey her love and devotion to her husband Xu Xian through her singing and acting. This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erformers and the audience is what makes Yue opera socaptivating.Another reason why Yue opera is able to touch people's hearts is because of its relatable stories. Many Yue opera plays are based on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folk tal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These stories often revolve around themes such as love,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which are universal and timeless. For example, in the Yue opera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the story of Bai Suzhen and Xu Xian's forbidden love transcends time and culture, resonating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audience can easily relate to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struggles, making the performances more engaging and meaningful.中文回答:豫剧,又称河南豫剧,是中国河南省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

浅谈板胡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

浅谈板胡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

作者: 陈丽娜[1]
作者机构: [1]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35-3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板胡;豫剧伴奏;重要性
摘要:板胡是拉弦乐器的重要类型,音色较为高昂坚实,具有极强的声音穿透力,是北方戏曲艺术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豫剧是河南地区的地域性戏曲艺术形式,板胡也是其伴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方剧种对于伴奏乐器的音色要求存在差异,板胡也会在琴筒、琴杆、弦轴等方面存在差异,板胡在豫剧伴奏中也呈现特殊的音乐特点与风格.文章针对板胡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板胡的主要结构和特点、板胡的表演技巧、板胡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旨在促进豫剧表演过程中板胡演奏水平的提升.。

板胡的经典句子

板胡的经典句子

板胡的经典句子
1. 音乐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而板胡是我用来表达自己的方式。

2. 在板胡的琴弦上,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情感和力量。

3. 音乐是心灵的窗户,而板胡是我透过这扇窗户与世界沟通的工具。

4. 演奏板胡的时候,我仿佛能够与宇宙共鸣,感受到它的无限美妙。

5. 板胡是一把富有灵性的乐器,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6. 演奏板胡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旅程,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和满足。

7. 板胡的音色柔美而富有穿透力,它能够打动人们的心弦。

8. 每一次演奏板胡,我都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9. 板胡是一种传统的乐器,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10. 演奏板胡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它也给予我无尽的乐趣和成就感。

11. 板胡的音乐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人们感受到共同的情感。

12. 演奏板胡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与观众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

13. 板胡的音乐充满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14. 演奏板胡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让我能够用音乐创造美好的回忆。

15. 板胡是一种独特的乐器,它的音色和演奏方式都让人们感到惊艳和震撼。

豫剧板胡应用浅谈

豫剧板胡应用浅谈

豫剧板胡应用浅谈
桓伟民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戏曲是我国分布最广,观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门类。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境内,在不同的地域共分布着300多个戏曲剧种,不同剧种的主要区别一是在于他的唱腔音乐不同,二是各剧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音响、音色效果:而这种独特的音色、音响效果就源于这些不同剧种中担负乐队伴奏的主奏乐器。

【总页数】1页(P97-97)
【作者】桓伟民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戏剧研究中心豫剧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河南豫剧板胡 [J], 李长江
2.浅谈豫剧板胡在红旗渠唱腔中的运用 [J], 陈建国
3.浅谈板胡伴奏技巧与创新——豫剧《包青天》中秦香莲唱腔解析 [J], 方金良
4.浅谈板胡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 [J], 陈丽娜
5.浅谈豫剧板胡的表现力 [J], 徐梓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剧板胡”的内心独白
我是河南豫剧伴奏的主要乐器,经过几代制琴师傅的辛苦钻研和制作,我的摸样那真是帅呆了。

我身体各部件的尺寸参数,安装合成的工序比以前科学多了,制作我的材料,也有很多种,紫檀、小叶紫檀、黑檀、缅甸红或其它杂木等等,又把我原来的平头改成如意头、龙头、盘龙头、仰脸龙头、风头等等,真是举不胜举,品牌繁多,喜欢我的人真是挑得眼花缭乱,有的朋友家里都能把我们弟兄几个先后都买回来,但是买回来又觉得我们不够意思,说我们这把音量小了,那把音量又大了,这把声音太尖细了,那把声音又过量了,不钢了、不脆了等等找好多理由来排挤我们,我们真是有苦难言啊!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必须把肚里的苦水倒出来,不然非要把我憋死不行。

说我们不够意思,时常不出悦耳的声音,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我们自身确实存在着实际问题,要了解我们的发音部位在哪,发音体的形状,材质如何?说白了我们的音色音质就是取决于面板和琴筒,加上正确的演奏方法而获得。

特别是面板的材质必须适合我们歌唱发音,可有的制琴师只知道把我们的身材制作好看一些,就是不知道如何跟我们搭配合适我们歌唱的面板。

这很可怕呀!几乎每一个制琴师傅都觉得把我们做得够漂亮的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很准确的给我们搭配上一张非常合适的面板。

这一下子可坏了,尽管我们身材都比较好,但是仍然当不着我们
的主人跟我们动手术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换面板,十张八张还找不到一张合适的。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奉劝喜欢我们的朋友们在购买我们时,除挑选我们的身体形态外,一定高度注意我们的琴壳和面板,最好请一位确实懂得我们内情的行手们帮助一下免得回到家在感觉我们不好那就晚了,特别是琴行和厂家他们的心态是只要你付了款把我们拿走,那他们可就万事大吉了。

二、即使我们有个好的发音体(琴壳与面板),但要想让我们发出理想的音色来,那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找原因。

1. 之所以大家觉得不好听,其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音准”问题。

由于您左手按弦的指位不准确或者说不正确,引起我们发出的音高不准确,这里主要牵涉的左手指按弦的指距未能分开,也就是说左手一、二、三、四指触弦的位置不准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食指的位置首先要准确的固定下来,其余手指要自然分开,这就叫“食指定位法”(《豫剧板胡速成法》叶韵挺编著),只有食指定位了,其他三个手指才有了依靠,在你耳音或脑海音准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只有依靠“食指定位法”才能逐步解决其他手指按弦的规范性。

只要坚持不懈,反复练习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夯稳的养成规范的触弦指型。

直到脑海形成基本的音准概念,那才大功告成。

既有规范的触弦指型,又有脑海音准的微调,演奏出来的板胡音基本上就算准确了。

2、音准问题解决了,仍感觉不好听。

那就是音色的问题了。

音色的好坏主要是右手运弓的问题了,当左手手指按准了音高位
置,右手的任务就是利用运弓,让马尾适度摩擦琴弦,让琴弦充分振动发出饱满而又圆润的声音来,运弓要平稳,力度要均匀,要想人们唱歌一样运气要匀、要足,但也不能用力过度否则琴弦会发出刺耳的噪音,而运弓无力则又会发出坚而不实的虚音,所谓音乐的阴阳顿挫,就是要靠平时自己习琴练功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来决定。

音准主要是靠左手指正确的按弦位置来决定,而音色主要是靠右手运弓及左手指适度按弦相结合来形成的。

3、本来我的身价自古以来没有定论,可高可低是根据我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有些时候主人把我购买回来,是以很高的价值,(高值上万元甚至更高)但对我怨声载道,特别是反应我发出的音没有味道,不是乡音没有豫剧味。

我实话告诉大家模仿乡音模仿河南豫剧唱腔,这是我的强项,关键您没有充分发挥我的才能,挖掘我的潜力,利用我的长处。

要想让我发出的声音更理想请注意一下几点:
左手指法技巧“滑、打、揉”规范巧妙的运用。

1、“滑指”—细分“上滑指、下滑指、连滑指、急滑指、囬滑指”等,这些滑指的演奏方法必须规范正确,《豫剧板胡演奏速成法》教材中讲的很清楚,同步DVD光盘里有示范演奏,一定逐一练成学会,演奏到位,不能似像似不像,每个滑指技巧所演奏的效果都是不同的,一定根据豫剧声腔的韵调来选择滑指技巧,比如“亲家母”(旋律简谱为356)三个字来讲,“亲”要用
下滑音,左手按弦手指要从“5”触弦开始滑向空弦“3”音,(要求食指一定滑过千斤)这样我发出的音就像豫剧“亲家母对唱”中的“亲”字的音调了,而演奏“家”字的“5”音则需上滑指或囬滑指演奏才能像,“母”字的音“6”则需用上滑指和下滑指结合而且同样需要一弓完成。

这一来“亲家母”(356)三个字的演奏就模仿得就比较像豫剧《朝阳沟》“亲家母”对唱时的韵调了。

2、“打”就是打弦技巧。

打弦是用来美化旋律的,河南豫剧旋律中的“6、
3、2”三个音,除了有特殊要求以外,一般这三个音都要习惯性的去打弦,打弦要清楚,不打则罢,既然打弦了就要让观众听出来,还要让观众听出来您是打了几下,打弦一定打在原音上方大二度以内或小二度,否则您的打弦永远不会好听。

3、“揉”就是揉弦,豫剧板胡由于弦粗,并且定弦的紧张度又很高,除高“5”小指压揉外,其余的音一般都采用滑揉与压揉相结合的方法来揉弦。

慢速长音一定要揉,一般经过音要少揉或不揉,有不少的初学者板胡朋友的揉弦方法,不是揉弦而是发颤,那就不会好听的。

所谈以上几个方面主要是想说明不是板胡我本身有问题,关键您一定利用您的手指把我的技巧很规范到位的演奏出来,并且运用得恰到好处。

以后可千万别埋怨我的声音没味道了。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应该多看一些有关专业教材参考书或多听演奏家们的演奏,善于总结善于模仿,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
人。

另外您想让我把那段戏的唱腔模仿更形象,首先您必须学会这段唱腔,知道其中的阴阳顿挫,喜怒哀乐。

这时候您才能运用好俺的弓指法技巧,否则,我的身价再高也无法演奏出您理想的旋律味道来。

三、时值(节奏)不准引起的难听。

时值問题更是个音乐素养的问题。

有的初学者时值不太注意,通常都是时值稍欠即不够,让人觉得有赶的感觉。

这主要是您的运弓有问题,加上简谱试唱视奏不太熟练,见到八分音符、十六音符心就慌,引起右手运弓距离缩短,不到该音符的时值就换音,因此造成节奏越来越快,尤其在有拖音的情况下,少一拍少半拍的事常发生。

注意时值长短的同时还要注意节奏的轻重规律,重拍拉强,轻拍拉弱,也就是板强眼弱这样就好听了。

四、领弦不力引起的难听。

板胡是领弦乐器,要求板胡在乐队中有全局意识,时时处处在主导地位,或者说适当有点霸气才好,这样乐队才整齐,统一。

有的板胡手心气太弱,犹豫而不果断,相当于当领导的气派不够,虽然他自己拉的不错,但总体效果却不好。

总之,想拉好豫剧板胡,把我演奏的有模有样,好像我会说话一样,让人们对我有个好印象,您必须酷爱我,研究我的演奏技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仍是您的成功法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