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板胡简介
豫剧板胡文档
豫剧板胡1. 简介豫剧板胡是中国传统戏曲豫剧的一种剧种,也是豫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板胡是指一种弓弦乐器,因为在演奏时需要用一块小巧的木板敲击琴弦,故而得名。
2. 演出特点豫剧板胡主要由歌唱和舞蹈构成,演员常常会配以华丽的戏服以及精湛的表演技巧,使得整个演出生动而有趣。
以下是豫剧板胡的几个演出特点:2.1 高亢激昂的音乐表现豫剧板胡的音乐表现极为热烈和激情,演奏者常常用快速、高亢的琴音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演奏者会通过细腻的琴音演绎角色的欢喜、愤怒、悲伤等情绪,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音乐享受。
2.2 华丽的舞台表演豫剧板胡的表演不仅仅是音乐的表现,舞台表演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演员的身姿优雅,舞步精准,配合音乐的起伏变化,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有力。
演员会通过身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2.3 勇气和英雄主义的刻画豫剧板胡的剧情常常在传递勇气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主要角色通常具有崇高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通过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剧情安排旨在激励观众,鼓舞人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
3. 琴曲介绍豫剧板胡的琴曲是该剧种的灵魂和核心部分,琴曲采用七弦板胡进行演奏。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豫剧板胡琴曲:3.1 《青龙出海》《青龙出海》是豫剧板胡中最有名的琴曲之一。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勇敢而英勇的青年人在海上与海妖搏斗的故事。
曲子充满了激昂和紧张的气氛,琴声嘹亮且富有张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2 《锁麟囊》《锁麟囊》是豫剧板胡中的经典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讲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如何利用策略和勇气,最终解救了自己的爱人的故事。
乐曲极富有张力,音乐节奏快速且多变,展现了主人公智慧和勇敢的形象。
3.3 《铡美案》《铡美案》是豫剧板胡中的经典之作。
该曲以北宋时期状元耀才铡美案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清正廉明的状元因执法而牺牲的故事。
曲子旋律悲壮、豪放,表达了对正义和良知的追求。
4. 传承与发展豫剧板胡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得到保护和传承。
豫剧板胡的新尝试
轩建新
( 商丘 市豫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团 河南 商丘 4 7 6 0 0 0 )
中国 民族乐器板胡,是浩瀚 的胡琴 家族 中的一种 高音乐器 , 其 音色尖锐、犀利、明亮、高亢 ,与 中国戏 曲中梆子声腔 的特色 极为贴近 。因此,又是梆子系统多数剧种共用 的主要伴奏 乐器 , 在乐队中处于领奏位置 ,故而又称 “ 梆胡 ” 。只是因各 自音乐风 格 的不同,而使板胡的制作、定调、演奏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 多种差异 。 板胡在豫剧中,统一确立为领奏乐器 ( 俗称 “ 主 弦”或 “ 头 把 弦” )的历史 ,远没有剧种本 身那 么悠久 。板胡在豫剧乐队中 的首席地位 ,并非和 豫剧 ( 早年称 “ 河南梆子” )诞生之 日同步 。 据 我所 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以前,在豫剧伴奏 中担任领奏 的乐 器 尚不 统一,也欠规范。用二胡 ( 俗称 “ 嗡子” )做主弦 的有之 , 借京 胡 ( 俗称 “ 二户子” )当做头把弦 的有之 ;更有甚者 ,用 三 弦 ( 桐 木面 板)领 奏者也 有之 ,均以技术高低安排坐次 。 即便 使用板 胡担任领奏 ,其定弦方法也极不统一 :其 内弦定 “ 3 ” 、外 弦定 “ 6 ”( 俗称 “ 翻工 四” )者有之 ,内弦定 “ 2 ” 、外 弦定 “ 6 ” ( 俗称 “ 错把 ” )者有之 ,内弦定 “ 2 ” 、外弦定 “ 5 ”( 俗称 “ 腰 里掏 ” )者也有之 ;可谓五花八 门,乱象纷呈 。直 到二十世 纪五 十年代 ,随着常香玉等豫剧唱片的大量发行和传播 ,经新音 乐工
作者 的一致认 同后 ,才使板 胡在豫剧 伴奏中 的领奏 地位得 以确 立 ,并统一 为内弦定 “ 3 ” 、外弦定 “ 6 ”的纯 四度定弦 。其演奏 方法也在一代宗师王冠军先生 的影响下 , 逐步走 向规范化 。3 6 弦具有音色 明亮 、个性突 出、指法简便、与演 唱调式极 为吻合等
【最新精选】豫剧板胡演奏
豫剧板胡演奏一、练琴前的准备音准问题是每一个板胡演奏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点;1.定弦:板胡内外弦是纯四度关系调准确,外弦定“C”音,内弦定“G”音。
2. 正确配戴指帽:左手指必须配戴尼龙指帽或金属指帽。
由于手指的形状并非正圆形,要想使指帽牢固,最好把指帽修理一下以不易脱落。
指帽超出指甲3-5mm为最佳。
二、空弦的练习首先要进行空弦练习。
右手要平稳运弓,既右手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手腕一定要灵活。
弓梢弓根力度要均匀,推弓与拉弓变换运行时不要有太明显的换弓痕迹。
要全弓慢速练习,致使琴不出噪音。
不注意空弦的练习是错误的,它是基础的基础。
右手手腕的灵活,运弓的平稳,力度的均匀,音色的纯净,全在空弦练习中形成。
三、左手触弦的指型左手食指找准触弦【5 1】的正确位置。
左手食指按在准确位置,然后中指、无名指依次分开,并且相互间留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食指定位法。
只有食指位置正确固定下来,其余手指才能以此为依据,依次摆开,一定使琴弦位于指帽中间,成“十”字型,不可顷斜。
板胡的音准问题难掌握,不像有的乐器有键有品,如果练琴就不规范,音准偏差大,听起来有点“顿刀杀人”的痛苦。
正确的“左手指触弦指型”要通过五声音阶【1 2 3 5 6 】练习曲和七声【1 2 3 4 5 6 7 】音型练习曲,反复练习来形成。
所谓五声音阶练习曲,就是只用【1 2 3 5 6】五个主干音(正音)编写的练习曲,不练习【4 7】两个偏音。
因为初学者脑海音准概念比较差,偏音【4 7】在豫剧音乐中很不稳定。
为了养成正确的触弦听音习惯,初学者要练习五声音阶练习曲。
待到左手指触弦有所规范,音准概念有所提高时,在逐步进行七声音型练习曲的练习。
四、板胡几种常用的弓法豫剧板胡是豫剧乐队中的主弦,它有一套独特的弓法运行。
一般是拉弓开始,推弓结束。
曲中强拍或强位置的音都须使用推弓演奏,弱拍或弱位置的音一般都须拉弓演奏。
当然若曲中需要特别强调的重音强音,一定使用拉弓或抖弓。
浅谈河南豫剧板胡
文史艺术 2014年 7月 (中 )
浅谈 河南豫剧板 胡
李长江 (河 南豫剧 院二 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乃戏剧大省 ,全国闻名 。而豫剧这
一 戏剧百花园中的奇葩现今 已成为 “全 国第 一 ”的地方剧种 。其分布之广 ,院团之多 , 从业人员之众是其它剧种所无法 比拟的。豫 剧的主奏乐器是 “板胡 ”,每个专业 院团都 有数名琴师 ,加上广大的业余板胡爱好 者 , 少说也有数万人之多。但是 ,自豫剧问世 300 多年 ,板胡成 为豫剧 的主弦 .近一个世纪 以 来 ,专著和理论文章却不多见 。难怪现年 96 岁 的常香 玉大师 的终身 琴师 泰斗 级豫剧 板 胡演奏家王冠君先生感慨地说 :……再不写 写板胡我就看不到 了。也听不见了 .年轻人 赶快写呀……。多么语重心长的话语 。被 老 人情至所感 ,决操笨拙之笔 ,来讴 歌这一 豫 剧音乐之 “魂 ”——豫剧板胡 。
F、#F、G、bA、B调 ),同样 四度空弦 ,均 以 3(内弦 )6(外弦 )指法演奏 。由于瞬间 变 调、操作方便 ,受到初学板胡者的青睐 ,
现正逐步推广 。再次是壳和底座 的变化 。大
壳 内套小壳 ,正面安挡音罩 ,底座也 由原来 的小平座换成了大包托大马鞍 (二者合 为一 体 )。四是 ,弓子也 由原来 的硬弓子 (也 叫 死弓子 ,即弓根处马尾 是绑死在 弓杆上 的 ), 变成了软弓子 (也 叫活 弓子 ,即弓根处马尾 由锣丝调控松 紧 ),这个改进最 大的优点是 弓子灵 活,适合快 弓演奏。五是 ,现在多用 尼龙指 帽 (因都使用钢丝弦或钢丝绳 ,即用 七股细钢丝拧在一起成绳 ,弹性更好 ,音质 更美 );也有用外层 为尼龙内套金属 的双层 指 帽;还有用 纯牛皮制作 的软指帽 。六是两 个弦轴 的变化 ,由实打实插入 变为锣 丝轴 。 就 弦杆 的材料而言 ,也大有讲究 ,多为黑檀、 紫檀 、红木 (老红木 )、小叶檀 、黄花梨等。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44艺术论丛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侯文中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提起豫剧板胡,行业内俗称“瓢”,就会想到它是河南梆子戏文场里的“当家弦子”,也叫“头把弦”。
而豫剧板胡作为舞台演出乐队伴奏的主要领衔乐器,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乐器也不可替代。
豫剧板胡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良,现在已经被戏剧界认可,无论是它的构造,或者是它所展示的演奏功能与解放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作为新一代豫剧板胡演奏者,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演奏艺术生涯中真切体会到了乐器本身的音乐魅力。
下面我想着重从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豫剧板胡及演奏方面的一些认知。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板胡演奏者,首先要懂得豫剧板胡演奏的姿势,一般称之有两种,即平腿式和叠腿式,平腿式就是左腿向前方,右腿后收,然后垂直落地两个腿尖稍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一定距离。
而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型成三点一线。
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又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令身心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有了演奏姿势,还要有持弓的方法和技能。
怎么样做得更好更完美,我的经验是右手在马尾和鱼符的绑结处持弓,手腕自然端平,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卡位弓杆,中指放在弓杆与马尾之间,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切在中指以下,运弓是由右胸、肩、上臂、肘、小臂、指等各部位协同配合,肩带动上臂,上臂带动肘,小臂、腕部的动作是靠小臂和上臂的支持带动起来,运弓必须做到前后稳,平而直,要流畅贯通,尤其是长弓、运弓通畅能使音质坚实饱满,明亮优美,弓法的技巧很重要,就如同演员演唱时的吸气、换气、偷气,音量的强弱、音色的刚柔,音速的快慢全靠弓法来表现。
在做好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持弓方法及技能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掌握好板胡演奏的指法,即滑音、揉音、打音、泛音等,这些功课做完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板胡演奏员。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多年的豫剧板胡演奏也积累了很多的“艺招”,悟出了要想成为优秀的板胡演奏者,还应该在演奏中加以情感体验,人物认同感,比如崔派名剧《陈三两爬堂》,该剧是一出以唱功为主的戏,从开场到结束一小时四十分的时间里,唱腔占了一大部分,无论是陈三两,或者是李凤鸣,还是陈奎、魏朋,作为一名板胡演奏员,你必须得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特别是一号角色陈三两,你的每个音符恐怕都要赋予它人物表现情绪。
板胡在豫剧音乐演奏中的作用
板胡在豫剧音乐演奏中的作用方金良【期刊名称】《剧影月报》【年(卷),期】2022()1【摘要】作为胡琴类板面弓弦乐器,板胡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长期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各个地区。
自古以来,板胡在戏曲伴奏中就一直处于突出位置,如河北梆子、晋剧、豫剧、秦腔、蒲剧、眉户剧等地方戏曲都是以板胡作为主要乐器。
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豫剧板胡目前已进入比较成熟的时期。
早期的豫剧板胡只是几个部件的简单拼装组合,在音乐表现力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豫剧板胡在形制、音色、音域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和显著提高,可谓日新月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将原有的平头改为“如意头”“龙头”,新世纪以来又推出“提琴头”“大弯头”“祥云头”“大象头”等等。
其次是“千金”的变化。
由原来捆绑在琴秆上的“死千金”变成了带有轨道的“活千金”,用来调整把位高低,后来又改为“变调”千金,即多个千金的联合体,分可变5个调、7个调两种。
由于其能够瞬间变调,操作方便,受到板胡初学者的青睐,现已得到逐步推广。
第三是壳和底座的变化。
现在的壳是大壳内套小壳,正面安扩音罩,底座由原来的小平座换成了大包托。
【总页数】1页(P59-59)【作者】方金良【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2【相关文献】1.浅谈豫剧板胡在红旗渠唱腔中的运用2.豫剧板胡与音乐板胡演奏方法及技巧区别3.探究板胡在豫剧中的主导作用4.浅谈板胡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5.探析板胡演奏中对戏曲板胡演奏技巧的借鉴——以河北梆子、豫剧、秦腔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了解板胡:板胡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常用于演奏豫剧音乐。
它由筒身、弦轴、琴颈、顶手和弦轴螺丝等部分组成。
了解板胡
的结构对于学习演奏非常重要。
2. 板胡的正确持拨:使用拨片拨动弦轴,产生音乐声音。
正确
的持拨方式是将板胡放在膝盖上,左手放在琴颈上方,右手握拨片,
指尖接触琴弦。
3. 弦的调音:通过轻轻转动弦轴螺丝,调整琴弦的音高。
板胡
通常采用C、D、E、G、A五根琴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音。
4. 基本演奏技巧:板胡的演奏技巧包括乌脚弹、顶线弹、抹弦
和滑音等。
乌脚弹是指用食指捏住琴弦,在指尖位置迅速放开。
顶线
弹是指用右手中指敲击琴弦的顶部。
抹弦是指用右手拇指扫过琴弦,
制造连续音效果。
滑音则是指用指尖滑动琴弦,产生连续变调的音效。
5. 学习曲目:选择适合初学者的曲目进行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
简单的板胡曲谱,慢慢熟悉音符和各种演奏技巧。
随着技术的提升,
可以逐渐尝试更复杂的曲目。
6. 反复练习:学习演奏板胡需要反复练习。
每天保持一定的练
习时间,坚持不懈才能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这就是关于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的一些基本步骤。
通过对这些
步骤的学习和练习,相信能够掌握板胡的演奏技巧,享受演奏美妙音
乐的乐趣。
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
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作者:孙于贝妮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1期【摘要】板胡是在戏曲当中会使用到的一种乐器,文章围绕豫剧板胡演奏指法技巧和表现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板胡演奏;指法技巧;表现力中图分类号:J6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51-01一、关于豫剧板胡的背景分析“瓢”是板胡在豫剧中的俗称,其在豫剧整个的表演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过去的“头把弦、当家弦子”的旧称到现如今的“主弦”的新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板胡来撑起整个豫剧的伴奏环节,保调、拖腔都是其主要任务,同时承担着部分音响效果。
豫剧板胡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明朗、高亢、清脆、强烈是其音色的特点,适应于慷慨、粗犷和豪迈的豫剧风格。
在豫剧乐队中板胡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板胡演奏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正常豫剧表现水平的高低。
二、关于练习和运用指法技巧相比于其他的演奏乐器,板胡所使用的指法技巧并不多,但是相关的规范要求却非常严格,每一步的演奏都必须做到精准规范。
通常,“切弦、回滑、打弦、上滑、揉弦、下滑”等都是常见的板胡指法技巧。
我们在评价一场豫剧表演所使用到的板胡演奏时,重点关注的就是看其对技巧指法的应用。
观察其运用的地方和技巧的发挥是否到位,是否使豫剧整个的表现水平贴切生动。
根据板胡元素创作的传统,指法符号是不会在演奏板胡时被标注出来的,这需要演奏者根据自身基础和经验,进行自我理解,无论是对乐曲的体会还是对板胡演奏的理解等,都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体现出独有的特色来,并与豫剧表演相符合。
三、关于独奏和伴奏通常为传统戏剧伴奏的部分就可以称之为伴奏的规律或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戏剧乐队中人数较多,分工都非常细致,而过去大多是小型乐队,人数较少,较为常见的便是单编民间乐队,越小的地方乐队成员构成越少。
正因为如此,板胡所担任的统帅职能就必须要做到面面俱到,无论是在戏剧中的唱腔,还是在逗乐曲牌环节就必须做好,以保证演奏效果的取得。
谈豫剧的来源及板胡魅力
不能喧宾夺主,它必须要突出 “ 伴”字。豫 剧板胡是领衔乐器 , 在乐队和唱腔中的作用 是非常重要的。所 以, 一定要根据剧中人物 的感情变化来烘托气氛 , 恰到好处 的处理好 伴奏 与唱腔 的关 系 ,以达 到艺术 的和谐 统
成 、刘忠河 等著名表演艺术家 ,以精湛 的艺 术 独特风格 特色 ,形成 自己独有 的艺 术风 格 ,也形成了各 自的豫剧流派 ,后 总结为豫 剧 四大流派 ,以商丘为 中心 的唱法称 “ 豫东 调” ,又称东路调 。以洛阳为中心流传 的喁 法称 “ 豫西调” ,又称西府调 、靠山簧 。豫 东南 沙河流域流传 的唱法称 “ 沙 河调” ,又 称本地调 。以开封为 中心 的唱法称为 “ 祥符 调” 。豫剧音乐 丰富多彩 ,唱腔属 于板腔体 。 唱词通俗易懂 , 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它有 独特 的板式结构和 比较完整 的音乐程式 。 豫 剧音乐朴素大方、 高亢奔放 、 乡土气息浓厚 , 有着鲜 明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经过几 代老一辈艺术家的不 断改革和创新 , 豫剧艺 术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和变化 , 也标志着一 门戏 曲艺术开始新 的全 面繁荣 。 豫剧 板胡从 它 的发展 到来源 已有 很 多 年 的历史 了,属于拉 弦乐器 ,豫剧 板胡 的音 色表现为高亢 、响亮、穿透力 比较强 ,它的 主要构造在这里我要向大家简单介 绍一下 : 板 胡、 琴筒是半圆的椰壳 , 以薄桐木板蒙面 , 最 早期 “ 里弦 ”原皮 弦 ,“ 外弦”用丝质 粗 老弦 , 而现在则一步一步发展为金属弦 , 演 奏时戴指冒 , 宜于表现欢快、热烈、泼辣 、 奔放的情绪 , 豫剧唱腔从 整体上来讲 ,也是 有高亢 、 洪亮 、宽广 、 华丽 的特点 ,适应 了 豫剧的发展 , 因此豫剧板胡在人 民群众心里 已深深扎根 , 被接受并受到人们 的喜爱 , 早 在这几十年的发展 中, 也巩 固了豫剧板胡在 乐 队中的位置 , 是唱腔音乐 中的一个不可缺 少 的领衔乐器。 豫剧 的伴奏 以及特 色乐 器 ,过去 曾有 鼓二锣三弦手 , 梆子手钹共八 I : 1 ” 说法 。 早期 的文场乐器有三弦皮 、月琴等 , 后来 又 增加 了瓢 ( 即板胡 ) 二胡 、唢呐、笙、琵琶 、 横笛等 ,板胡则成 了豫剧的主弦 , 建 国以后 又增加 了一些西洋乐器 , 如河南省豫剧 三团 就是 中西结合的乐队 , 它的编制就 多了些 如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 贝司、 西 洋铜管 、 木管等 。 还有豫剧乐队武场的打击乐器有边 鼓、 板 堂鼓 、 定音鼓 、 小军鼓 、大锣 、 手钗、 小绕、 片镲 、大绕 、吊镲 、碰铃 、木鱼 、小 云锣、梆 子等,形成了现代戏 的独特艺术 。 推 出了 “ 朝 阳沟… ‘ 红果 红 了”“ 小 二黑 结 婚 ”“ 香魂 _ 女… ‘ 村 官李天成” “ 焦裕禄 ”等 系列的艺术精 品佳作。 豫剧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 , 声腔板式 有慢板、二八板 、流水板 、飞板四大正板 , 下 面我就 简单 介绍 ~ ・ 下这 四大正 板各 自的
板胡
板胡小叶紫檀木,豫剧专业演奏级1把
二胡材质用料:优质黑檀、上好蟒
皮;83cm专业琴弓,专业琴弦。
2把
电子琴键盘:61键,LCD显示,音色:
206种面板音色 +23 组打击乐
/SFX 音色 + 462种XGlite 音
色 + 40 种琶音音色,效果:9
种混响+4种合唱+5种EQ,自动
伴奏:186种,连接接口:USB
1台
三弦红花梨,高档琴盒包装1把
笙
14簧扩音方笙天然紫竹加
扩音管
1把
笛子采用精选四年以上老龄苦竹,
两头镶黑牛角,双插白铜,扎
黑色线,刻诗签名。
做工高档
美观,音色专业。
2只
音响全套品牌10寸音箱1对、无线话筒
1对、功放调音台一体机,线材
支架全套
1组
梆子选用优质黑檀木木料,木料经
过烘干不开裂,做工精细,音
色饱满,专业演奏级。
1个
谱架专业多孔面板,加粗三脚支架6个
边鼓手板鼓直径24cm+高70cm支架+鼓
槌+包
1套
锣鼓铜器大锣、小锣,18寸牛皮大鼓、8
寸牛皮小鼓
1套
音箱1个大鼓2个铙(大)响铜,35cm 4付铙(小)响铜,15cm 4付钗(大)14英寸,响铜手工锻造4付钗(小)响铜,15cm 4付腰鼓直径14CM,双排钉60个狮子1对腰鼓钗响铜,直径15CM 4对腰鼓服装60套铜器服装15套扇子60把扇子服装60套
锣1个大头罗汉服装1套关庄村体育。
豫剧板胡背谱口诀
豫剧板胡背谱口诀豫剧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胡背谱是豫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
对于学习豫剧的人来说,学习板胡背谱口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于学习板胡和理解豫剧音乐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口诀一:左下右上,单弦成群这句话是讲给学习板胡的初学者听的。
因为初学者往往不知道板胡的弦是怎么弹的,这句话给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板胡的弦是左下右上排列的,而且每两根弦为一组,一共有四组,每组两根弦之间隔开一个空弦。
初学者可以根据这个口诀来记忆板胡的弦位。
口诀二:长短引弦,如同登山豫剧的板胡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其中最基本的技巧就是长短引弦。
长短指的是弓的停留时间长短,引弦则是指弓的带动下拉弦的动作。
而登山指的是板胡演奏时的手指动作,需要从低音弦往高音弦登高过去。
这句话将板胡演奏技巧和手指动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板胡的演奏技巧。
口诀三:弓离板近,音乐生动板胡演奏时,弓要离板子近,可以让音乐更加生动。
这个口诀告诉学习者处理好弓离板的距离很重要,可以让演奏更加出色。
口诀四:轻薄音细,加强田野味豫剧是一个表演性和唱功性都很强的剧种,音乐的表现力也非常重要。
板胡演奏时需要弹出轻柔、薄而细的音质,这句话给学习者强调了板胡音乐中需要加强的感受,将板胡的音乐特色很好地传达给学习者。
口诀五:合拍而行,以和为贵豫剧中的配合性非常强,不仅仅表现在演员之间的配合上,同时也表现在乐器演奏之间的协调上。
这个口诀告诉学习者,在进行板胡演奏时要与其他乐器协调好,使演奏更加和谐统一。
通过上述这些口诀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加快速地学会豫剧板胡演奏技巧,更好地理解豫剧音乐及整个表演的特性。
同时,这些口诀也展现了豫剧音乐深刻的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为学习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学习体验。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剧板胡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技巧。
李巧豫是著名的板胡演奏家,他在板胡演奏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以下是李巧豫剧板胡演奏的一些基本教程,供各位学习参考。
学习板胡演奏的基本步骤是选择合适的板胡和弓。
板胡通常有两种尺寸,分别是小板胡和大板胡。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选择小板胡,因为它的尺寸较小,比较容易掌握。
对于弓的选择,建议选择质地较好的弓,它会更容易控制弦的发声。
接下来,学习如何正确地握弓。
在握弓的时候,应该将弓握紧,但不要过于用力。
同时,要注意手指的位置,一般来说,大拇指放在弓的下方,其余四指放在弓的上方,并使其成弧状。
而且要确保手腕和手臂保持放松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弓的运动。
然后,学习如何正确地弹奏板胡。
首先要了解板胡的弦位和音名。
板胡一般有两根弦,分别是高音弦和低音弦。
高音弦是第一根弦,位于远离身体一侧,而低音弦是第二根弦,位于身体一侧。
音名从低到高依次为6、1、2、3、4、5。
在弹奏板胡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弓的角度和力度。
一般来说,弓应该与弦平行,并保持一定的角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音的发声和音量的大小。
同时,要控制弓的力度,过大的力度可能会导致音质不准确,过小的力度则可能会导致音量不够。
除了基本的演奏技巧,学习板胡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要注意手指的动作,手指应该保持轻盈而灵活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按动弦。
同时,要注意呼吸的控制,将呼吸和演奏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此外,要注意节奏的掌握和音色的改变,通过掌握节奏,可以使演奏更加丰富有力;通过改变音色,可以使演奏更加多样化。
要定期练习板胡,保持良好的演奏技巧和习惯。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乐曲或习题,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手部动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学习李巧豫剧板胡演奏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细节。
简谈中国豫剧的主弦——板胡
简谈中国豫剧的主弦——板胡中图分类号:J632.22 I236.6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044-01豫剧和其他剧种的最主要区别在哪里?应该是音乐。
中国豫剧的主弦是什么呢?应该是板胡。
在一出豫剧演出剧目和一段豫剧唱腔中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板胡声和梆子声。
可见,板胡在豫剧伴奏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板胡的结构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上。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上。
琴筒又称瓢,呈圆筒形,以硬的椰子壳、木质、铜质或竹质为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后还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
琴筒一头大一头小,使音响共鸣集中,形成板胡独有的音色。
瓢大发音低沉不宏亮,瓢小则发音尖啸刺耳。
琴筒前口不蒙皮膜而胶以桐木板。
它是板胡音色优劣的关键,以用木质松软、纹理顺直、匀密、无痕节和水渍的梧桐木为佳。
筒后口有的敞口,有的开五个音孔,呈金钱眼状。
琴杆用红木、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以贵重的乌木为好,琴杆为圆柱形,琴头开有弦轴孔。
琴杆不宜过长,过长会有碍发音的优美,并加宽了指位,不便运指和掌握音准。
弦轴多用琴杆木料或黄杨木制作,表面开有瓣纹,装在琴杆同一侧面。
目前大部分板胡已用木柄齿轮铜轴,调弦既准确又不会回弦。
弓子用粗细均匀、富有弹性的江苇或其他竹子做成,比二胡弓子长而粗,上面装的马尾以白马尾为好,出音柔润。
弓杆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笨重,过短不宜拉奏长音。
板胡的千斤又称腰马,用牛角或红木制成的扁形木片,以丝弦系于琴杆下铀到弦马的1/3处。
弦马用竹或木制成,置于面板中央以上、板的1/3处,竹马共鸣较大,发音也较浑厚优美。
琴弦由可用丝弦或钢丝弦,丝弦发音浑厚,钢丝弦则发音清亮。
二、豫剧板胡的产生与发展豫剧板胡是在板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它属于拉弦乐器。
豫剧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板胡的发展史更长一些。
而豫剧板胡开始在乐队中使用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作者:崔院成来源:《牡丹》2018年第32期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的“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都称它为“主要乐器”或“主弦”。
20世纪50年代初,板胡正式成为豫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
1954年全国戏曲调演在北京举行汇演时,豫剧板胡也迎来了第二次改良。
老一辈的艺术家姜宏轩将板胡定弦定为四度,将皮弦改18号钢丝,后来又试用琵琶的三、四弦,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河南省戏曲学校板胡老师张一千和左清义将其定为合金缠丝多股钢丝弦,并固定下来。
一、豫剧板胡的构造豫剧板胡的琴杆一般都用檀木制成,长约76厘米,上方是方柱形,越往下越细(上斜,顶端的下边刻有一上一下两个弦库),用来安装琴轴,弦库的下面是圆柱形,越往下细(上边约有3.5厘米,下边约有2厘米),穿过瓢壳和琴托。
琴轴有木质弦轴和金属螺旋体弦轴两种,分上下两个,上面的叫内弦轴,下面的叫外弦轴。
金属螺旋体弦轴又称机械轴,而机械轴定弦准确,不费劲,又不易跑弦,所以现在都用机械轴。
千金(也称腰码)有木质、牛角两种,多用于固定,位置在外弦轴与码子之间的上方三分之一处,也有上下流动的千金,便于变调。
琴筒用槟榔壳(椰子壳)切去两端,前口大,直径约为11厘米,后口小,直径约为9.5厘米。
前口粘上面板,面板与前口面积一样大小,用泡桐板、面板的厚度约为0.3厘米,琴码有木制、竹制、骨制等,雕成桥形,位置在面板的上下直径的上端约四分之一处。
琴码与音色好坏、音量大小有很大关系。
琴托(也叫琴座)木制,下面是平的,上面与瓢壳相适应,外弦是老弦,现在为特制的豫剧板胡。
二、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定弦(一)演奏姿势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分为平腿式与叠腿式两种。
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形成三点一线,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全身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平腿式就是左腿伸向前,右腿后收,垂直落地,两脚尖微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35~40厘米距离。
板胡在豫剧演奏中的主导地位
一
有着不 同的演奏 技巧 。有以长 弓演奏 的技 巧 , 也
有短 弓和抖 弓的伴奏方法 . 有素净朴实的伴奏风 格, 也有花簇 、 繁密的伴奏风格 。总之 , 这些 伴奏 都是对演 员唱腔的模仿 。所 以 。 任何一种伴奏 风
个剧 目能否高水平地呈现出来 ,除演员准确地
ER DUCHUANG ZUO 二 度 创 作 I
板 胡在豫 剧演 奏中的主导地位
一方金 良
板 胡源于奚琴, 是胡琴类板面 弓弦乐器 , 是广
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之一。它在地方戏的
伴奏上 , 板胡仍 占有主导地位。在一般的豫剧乐队 中。 除了 司鼓 外 . 板胡 就是起到主要的领奏作 用。
挥。 为了丰富乐队的伴奏效果和丰满音乐形象 , 乐
队的配置增加了许多民族乐器和 西洋乐器。但在
帅” “ 、花打潮 ” “ 、 花枪缘 ” 的是 E调 , 用 而闰派名 剧“ 秦雪梅 吊孝” 则用 的 F调 , 传统的伴奏方法是
一
表演风格 .不同的声腔特 点,设计不同的伴奏方
法. 为豫剧流派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板胡
个调一把琴 . 有时一 出戏 里 这
理解剧情掌握唱腔外 , 由板胡来带动的 。 是 因此板 胡演 奏的艺 术水准决定 一出戏 的精彩和 成功 与
格和方法都必须与唱腔相吻合 。只有这样才能使
演 唱与伴奏 风格和谐 统~ 。 得益彰 , 成完 整 相 形
的统一体。
否。 尽管板胡的伴奏艺术非常重要 , 不过它只要有 扎实的基本功和对唱腔的理解以及熟知剧情就 可
要求 , 采用了变把 伴奏 。这样 处理下来 。 整个剧情 和 唱腔 信加 显得有 滋有 味 。如常派 名剧 “ 花木
板胡的基本介绍
板胡的基本介绍板胡,拉弦乐器的一种,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有多种名称,如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板胡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
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豫剧、河北梆子、评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
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努力下,板胡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许多新品种加入了"板胡家族"。
其中有中音板胡、高音板胡,三弦板胡,竹筒板胡,秦腔板胡等等,都是"板胡家族"的"新成员"。
随着板胡形制的发展,板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并为民族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
板胡结构板胡的音箱用椰壳或木制,面板用薄桐木板。
琴杆用较硬的乌木或红木,张二根弦,马尾竹弓。
音色明亮、高亢,适于表现热烈奔放的曲调。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上。
琴筒又称瓢,是板胡的共鸣箱,呈圆筒形,用坚硬的椰子壳做成,也有用木质、铜质或竹质的,七十年代以后还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
琴筒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能使音响共鸣集中并造成板胡的特色。
瓢大发音低沉不宏亮,瓢小则发音尖啸刺耳。
琴筒前口不蒙皮膜而胶以桐木板。
它是板胡音色优劣的关键,以用木质松软、纹理顺直、匀密、无痕节和水渍的梧桐木为佳。
筒后口有的敞口,有的开五个音孔,呈金钱眼状。
琴杆用红木、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以贵重的乌木为好,琴杆为圆柱形,上端是琴头,呈方形,开有弦轴孔。
板胡的起源及戏曲音乐
板胡的起源及戏曲音乐板胡的起源及戏曲音乐导读:我国的弓弦乐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
唐代的奚琴(嵇琴)被认为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前身,陈炀在《乐书》中对奚琴的形制和演奏形式做了明确的说明:“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而形亦类焉。
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
非用夏蛮夷之意。
”在日本《抬芥抄》中也有对奚琴的记载:“奚琴两张(一张无弦,一张两弦),天庆九年四月定。
”可见,中国的弓弦乐器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而且“至今民间用焉”,也就是已经被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了。
由于奚琴是奚族的乐器,而当时中原人把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因此奚琴又被称为“胡琴”。
随着胡琴类乐器的发展,它的形制和分支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弓弦乐器分为共鸣体以皮膜蒙面的弓弦乐器和共鸣筒以板为面的弓弦乐器。
板胡当然被归类于第二类。
明清时期,胡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戏曲梆子腔剧种的出现,板胡逐渐取代了其早期伴奏乐器二股弦,成为梆子腔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
由于板胡是用于各地梆子腔的伴奏,所以名称也不相同,陕西和山西把板胡称为“胡呼”。
河南、河北一带则称板胡为“瓢”、“大弦”。
板胡还有一些别的名字,如“秦胡”、“梆胡”等。
在欣赏板胡演奏时,我们常常感觉到,它的音量和音色响亮尖锐,旋律进行洒脱帅气。
这其中缺少了一些温和细软,更多突出了张扬与霸气,有时甚至还会给人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
同样,北方的戏曲,尤其是梆子腔剧种的唱腔,也给人同样的感受,如陕西秦腔的高亢嘹亮、声嘶力竭,河南豫剧的浑厚泼辣,河北梆子的铿锵顿挫。
正是两者审美趋向的相似,使得板胡作为主奏乐器出现在北方各梆子腔剧种当中。
也许,板胡的使用也是戏曲音乐在审美趋向上的一种选择吧。
一、戏曲音乐的戏剧化内涵赋予乐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板胡与戏曲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板胡的从起源、发展、演奏风格与戏曲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可以说,戏曲音乐是板胡和民族器乐创作的源泉。
从建国以来板胡乐曲的创作来看,其创作素材多来源于地方戏曲、民歌、曲艺,其中以各地方戏曲素材创作的板胡乐曲最为丰富,《秦腔牌子曲》、《红军哥哥回来了》、《花梆子》等板胡名曲均在地方戏曲的曲牌、板式、旋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剧板胡简介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管弦乐)之首,过去叫它“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也称“主奏乐器”
或“主弦”。
在解放前后很长一个时期
中,豫剧伴奏都没有定腔定谱,整个文
场音乐的起伏,都全靠板胡来带领。
托
腔、保调的重任也靠它来完成,甚至一
些效果音响也由板胡承担。
在业余的豫
剧演唱活动中,往往一把瓢就代表文场
的全部乐器了(至今也还是如此)。
随着
豫剧音乐的发展,乐器逐渐增多了,但
板胡仍然是主弦。
豫剧板胡的音色高亢、强烈、明朗、清脆,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它与豫剧粗犷、豪迈、激昂、慷慨的音乐风格是相适应的。
因此,在豫剧的音乐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它的主导作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