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唱腔板式伴奏结构及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剧唱腔板式伴奏结构及表现力
摘要:豫剧的唱腔铿锵有力、刚柔相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深意长。伴奏乐器也从以前的三大件单声部,逐渐向具有浓郁民族及地方特色的民族交响音乐方向,做有效的尝试。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开创性的解决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乐队伴奏也有传统的单纯被动地伴奏,进而发展为积极、主动地演奏,特别是在描写环境、塑造形象、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豫剧乐队的功能和伴奏水平,大大提高和发挥了它在塑造作品形象上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一个侧面简要分析豫剧的唱腔结构及其伴奏。
关键词:豫剧;唱腔;板式;结构;伴奏
中图分类号:i236.61;j6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24-01
豫剧的板式分析已有很多前辈的专著出版,真正从伴奏的角度阐述、分析板式结构的到目前还没有,或者说没有专著出版。这里也只能从现代乐理的角度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有为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豫剧的声腔板式
按其板眼形式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一板三眼”,4/4节拍形式的『慢板』类;二是一板一眼,2/4节拍形式的『二八板』类;三是每小节只有一板,1/4节拍形式的『流水板』类;四是自由节拍形式的『非板』类。
每一类板式中,又有着可以代表该板式结构特征的基本板式,通
常被称做是该板式的“正格板式”。这样,各类板式的基本板式,『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合起来,被叫做豫剧的“四大正板”。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运用最多,最为广泛,而且,所有的其它板式,皆可看作是“四大板式”的衍生和变化,因而被称做“变格板式”。
变化板式,系由正格板式变化派生的,它们或是有着自己结构形式,或是有着较为稳定的声腔旋律,即可与其正格板式交织转接,又可不依附与正格板式单独构成唱段。变化板式,系由正格板式变化派生的,它们或是有着自己结构形式,或是有着较为稳定的声腔旋律,即可与其正格板式交织转接,又可不依附与正格板式单独构成唱段。
二、豫剧唱腔的节拍形式
近五十年来,豫东、豫西调两大声腔体系已全面合流,同段演唱、融为一体。它们虽能自成体系独立结构段唱,更多的则是综合在一起交织结构唱段;在早期传统程序中,是固定在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故而称它为二八板。这种呆板的程序,由于它本身的不断丰富发展,这种格律和结构早已被突破。
二八板的豫东流派,一般都是中速或中快速,传统中的豫东慢二八用得少。而豫西流派不仅有中速,还有很慢的豫西二八板,传统中常称它为慢二八板。二八板与慢二八板只是速度的差别,但它们的板腔结构程序则基本相通。
二八板在剧中的唱腔中占有很大成分,剧中主角的主要唱段则以二八板最多,用来展示人物、抒发情感。老艺人常说:没二八不成戏。可见二八板的重要性。
二八板类的唱词与句法结构,它的正格都是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所组成。曲调一般是由普通常见的中速一板一眼(2/4拍节)组成。它的旋律与落音的变化如同慢板一样,上句可以多变,而下句则相对比较稳定。
慢板顾名思义,就是节奏比较舒缓轻慢的板式,这是原始的定义,随着豫剧的发展,慢板衍生出了许多变异结构体,节奏已经不单单舒缓了,紧慢板甚至可以和快流水比速度。但是原始的定义就这样传沿下来。慢板是豫剧唱腔中的重要板式之一,和二八,流水,飞板并称四大正板,慢板为一板三眼,4/4节拍,上下句是最基本构成单位,每个上下句又大多由两个小分句构成,词格或为三三四的十字韵,或为二二三的七字韵,上,下句均起于中眼,且上句切分搭口与下句平搭形成对称的句式乐段.不仅旋律优美,速度也灵活多变,适用于表达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和发展变化着的感情.由由于节拍的快慢,旋律的简繁,又分化出迎风,金钩挂,反金钩挂,连环扣,拐头钉,倒脱靴,一口喃等板式和哭剑,七折,五音等专用腔式。
慢板是豫剧四大板式中最好唱也是最难唱的一种,说好唱是指节奏相对舒缓,易学,说不好唱,是指唱出慢板韵味与强弱起伏很难。慢板是四四节拍,用豫剧的行话说是一板三眼体。慢板同其他板式
一样,也是有鼓师指引乐队开始慢板过门,然后演员开始随着节拍走的,旧社会的艺人,如果不是大牌明星的话,常常为此受到鼓师的作弄,引入慢板的鼓条声是“哆落”,“哆落”的轻重缓急决定了演唱的轻重缓急的,即使鼓师不是故意的,演员不是一般水平,很难把乐队的速度给拽回来。
三、豫剧唱腔板式的表现力
传统意义的准慢板有时为了营造一种气氛,或为了给乐队调整分析人物情感,或给指挥(多为乐队的领头人鼓师或大弦)提供说戏时间,往往慢板前加上一点飞板,通过乐师揉弦、滑弦等技巧增加戏曲的听觉效果。慢板前的飞板,尤其以板胡大师王冠军技艺最高。《花木兰》出场时,即是这种典型。
慢板的变异体很多,主要有迎风、导四梆,金钩挂、哭剑、拐头钉、慢板五音等。今天简要介绍一下迎风、金钩挂与导四梆。迎风最初得名是人物上场比较疾切,伴奏、唱腔有迎风而上的感觉。亮相或喊场后,过门也相应减短为5 5 1 7的小过门。《断桥》中白素真“杀出金山寺”,《花木兰》征途一折都是标准的迎风板。后来,表现人物的悲愤也常用迎风板。如《秦香莲》中三江水唱段。演唱迎风板时感情要充沛,吐字要干脆,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导四梆是指由其他形式通过一个四梆过门导入慢板的演唱形式。导入四梆后,可叙事,可抒情,可铺陈排比,要视具体场景决定演唱方法。陈驸马休要性情急,即是导四梆。
金钩挂,顾名思义,可以看出是上下句连接比较紧凑的一种形式,
这种结构,中间没有过门或者过门极短,一气呵成要求换气自然,不露痕迹,要有较高的声音条件及演唱技巧。这种形式多用于叙事中的强调口气,〈打金枝〉中走上前将驸马急忙搀起即是这种方式。豫剧的板式分析已有很多前辈的专著出版,真正从伴奏的角度阐述、分析板式结构的到目前还没有,或者说没有专著出版。这里也只能从现代乐理的角度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有为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豫剧的声腔板式
按其板眼形式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一板三眼”,4/4节拍形式的『慢板』类;二是一板一眼,2/4节拍形式的『二八板』类;三是每小节只有一板,1/4节拍形式的『流水板』类;四是自由节拍形式的『非板』类。
每一类板式中,又有着可以代表该板式结构特征的基本板式,通常被称做是该板式的“正格板式”。这样,各类板式的基本板式,『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合起来,被叫做豫剧的“四大正板”。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运用最多,最为广泛,而且,所有的其它板式,皆可看作是“四大板式”的衍生和变化,因而被称做“变格板式”。
变化板式,系由正格板式变化派生的,它们或是有着自己结构形式,或是有着较为稳定的声腔旋律,即可与其正格板式交织转接,又可不依附与正格板式单独构成唱段。变化板式,系由正格板式变化派生的,它们或是有着自己结构形式,或是有着较为稳定的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