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

合集下载

板胡指法口诀

板胡指法口诀

板胡指法口诀板胡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使用指法是掌握板胡技巧的关键。

在学习板胡的过程中,熟悉板胡指法口诀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板胡指法口诀,并探讨这些指法的实际应用。

第一种常用的指法是“削儿变”。

这个指法是指用弓轮在弦上来回划动,产生连续的音符。

可以通过调整弓轮的压弦力度和速度来控制音符的音量和连续性。

这种指法常用于演奏快速的音乐,如板胡的技巧曲目。

通过反复练习,演奏者可以使削儿变的音符连贯、流畅,展现出板胡的独特韵味。

第二种常用的指法是“抹油变”。

这个指法是指用弓轮沿着弦的轨迹快速滑动,产生连续的滑音效果。

这种指法常用于演奏柔和、悠扬的板胡曲目。

通过调整弓轮和弦之间的接触角度和压力,演奏者可以控制滑音的速度和音质。

抹油变的技巧对演奏者的手部协调性和指力要求较高,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调整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种常用的指法是“虚构变”。

这个指法是指通过调整手指在按弦过程中的位置,来模拟弦乐器的柔和效果。

在虚构变的技巧中,演奏者需要准确地定位手指在弦上的位置,并控制手指的力度来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这种指法常用于演奏板胡的旋律进行和音符跳跃较大的曲目。

通过细致的指法控制,演奏者可以在板胡上演奏出精妙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情。

第四种常用的指法是“击弦变”。

这个指法是指用手指快速击打弦的方式来产生清脆的音符。

演奏者需要掌握击打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移动手指的准确位置来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击弦变的技巧常用于演奏板胡的节奏感强烈的曲目,如民间舞曲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熟悉音乐节奏,演奏者可以在板胡上演奏出独特的鼓点和节奏效果。

这些常用的板胡指法口诀是演奏板胡的基础技巧,但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曲目和音乐风格进行灵活的运用。

更高级的指法和技巧不断推陈出新,需要演奏者不断学习和探索。

同时,练习板胡指法还需要注意保护手部的健康,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伤害。

总之,板胡指法口诀是掌握板胡技巧的基础,对于学习和演奏板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民族乐器之板胡篇

民族乐器之板胡篇

民族器乐之板胡篇板胡概述板胡是我国弓弦乐器-胡琴家族的一员,它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琴筒上的面板由桐木板制成,故名“板胡”,又称秦胡,大弦和瓢等。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品种繁多,音色明亮,高亢。

是我国多种梆子腔戏曲,北方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20世纪50年代后,又用于独奏,器乐合奏。

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流行于西北、华北、东北、东北各省区,尤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最为盛行。

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

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板胡特点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板胡形制大部分与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

琴筒又叫瓢,圆筒形,用椰子壳制作,也有用木质、铜质或竹筒的。

琴筒前口蒙桐木板是板胡发音的关键。

板胡的音色特别清澈响亮,富有乡土气息,在乐队中它常是各种伴奏乐器的领弦,在弦乐中担任高音声部。

弓杆比二胡弓子长而粗,弓毛多而坚硬。

千斤又称腰马,用牛角或红木制作,与二胡千斤所用材料不同。

琴弦为丝弦或钢丝弦。

板胡有多个品种。

除用于独奏、合奏的板胡外,还有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秦腔板胡(又称胡呼)、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

它们在琴筒大小、琴杆粗细、弦轴长短、琴弦的使用及音色等方面,各有差异。

另外还有用于绍兴高调中的板胡和用于广东音乐、戏曲、曲艺中的椰胡。

板胡定弦法板胡传统的定弦法,有五度和四度两种。

定弦高度多依据伴奏的戏曲和演唱者的嗓音而定。

在民族乐队中定弦为d2、a2,音域d2~g4。

【最新精选】豫剧板胡演奏

【最新精选】豫剧板胡演奏

豫剧板胡演奏一、练琴前的准备音准问题是每一个板胡演奏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点;1.定弦:板胡内外弦是纯四度关系调准确,外弦定“C”音,内弦定“G”音。

2. 正确配戴指帽:左手指必须配戴尼龙指帽或金属指帽。

由于手指的形状并非正圆形,要想使指帽牢固,最好把指帽修理一下以不易脱落。

指帽超出指甲3-5mm为最佳。

二、空弦的练习首先要进行空弦练习。

右手要平稳运弓,既右手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手腕一定要灵活。

弓梢弓根力度要均匀,推弓与拉弓变换运行时不要有太明显的换弓痕迹。

要全弓慢速练习,致使琴不出噪音。

不注意空弦的练习是错误的,它是基础的基础。

右手手腕的灵活,运弓的平稳,力度的均匀,音色的纯净,全在空弦练习中形成。

三、左手触弦的指型左手食指找准触弦【5 1】的正确位置。

左手食指按在准确位置,然后中指、无名指依次分开,并且相互间留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食指定位法。

只有食指位置正确固定下来,其余手指才能以此为依据,依次摆开,一定使琴弦位于指帽中间,成“十”字型,不可顷斜。

板胡的音准问题难掌握,不像有的乐器有键有品,如果练琴就不规范,音准偏差大,听起来有点“顿刀杀人”的痛苦。

正确的“左手指触弦指型”要通过五声音阶【1 2 3 5 6 】练习曲和七声【1 2 3 4 5 6 7 】音型练习曲,反复练习来形成。

所谓五声音阶练习曲,就是只用【1 2 3 5 6】五个主干音(正音)编写的练习曲,不练习【4 7】两个偏音。

因为初学者脑海音准概念比较差,偏音【4 7】在豫剧音乐中很不稳定。

为了养成正确的触弦听音习惯,初学者要练习五声音阶练习曲。

待到左手指触弦有所规范,音准概念有所提高时,在逐步进行七声音型练习曲的练习。

四、板胡几种常用的弓法豫剧板胡是豫剧乐队中的主弦,它有一套独特的弓法运行。

一般是拉弓开始,推弓结束。

曲中强拍或强位置的音都须使用推弓演奏,弱拍或弱位置的音一般都须拉弓演奏。

当然若曲中需要特别强调的重音强音,一定使用拉弓或抖弓。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44艺术论丛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侯文中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提起豫剧板胡,行业内俗称“瓢”,就会想到它是河南梆子戏文场里的“当家弦子”,也叫“头把弦”。

而豫剧板胡作为舞台演出乐队伴奏的主要领衔乐器,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乐器也不可替代。

豫剧板胡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良,现在已经被戏剧界认可,无论是它的构造,或者是它所展示的演奏功能与解放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作为新一代豫剧板胡演奏者,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演奏艺术生涯中真切体会到了乐器本身的音乐魅力。

下面我想着重从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豫剧板胡及演奏方面的一些认知。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板胡演奏者,首先要懂得豫剧板胡演奏的姿势,一般称之有两种,即平腿式和叠腿式,平腿式就是左腿向前方,右腿后收,然后垂直落地两个腿尖稍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一定距离。

而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型成三点一线。

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又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令身心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有了演奏姿势,还要有持弓的方法和技能。

怎么样做得更好更完美,我的经验是右手在马尾和鱼符的绑结处持弓,手腕自然端平,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卡位弓杆,中指放在弓杆与马尾之间,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切在中指以下,运弓是由右胸、肩、上臂、肘、小臂、指等各部位协同配合,肩带动上臂,上臂带动肘,小臂、腕部的动作是靠小臂和上臂的支持带动起来,运弓必须做到前后稳,平而直,要流畅贯通,尤其是长弓、运弓通畅能使音质坚实饱满,明亮优美,弓法的技巧很重要,就如同演员演唱时的吸气、换气、偷气,音量的强弱、音色的刚柔,音速的快慢全靠弓法来表现。

在做好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持弓方法及技能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掌握好板胡演奏的指法,即滑音、揉音、打音、泛音等,这些功课做完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板胡演奏员。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多年的豫剧板胡演奏也积累了很多的“艺招”,悟出了要想成为优秀的板胡演奏者,还应该在演奏中加以情感体验,人物认同感,比如崔派名剧《陈三两爬堂》,该剧是一出以唱功为主的戏,从开场到结束一小时四十分的时间里,唱腔占了一大部分,无论是陈三两,或者是李凤鸣,还是陈奎、魏朋,作为一名板胡演奏员,你必须得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特别是一号角色陈三两,你的每个音符恐怕都要赋予它人物表现情绪。

豫剧板胡的演奏技巧方法步骤

豫剧板胡的演奏技巧方法步骤

豫剧板胡的演奏技巧方法步骤
1. 哎呀呀,想要拉好豫剧板胡,那持琴姿势可得讲究了!就像战士拿枪一样,姿势不对怎么能打准呢?你看,要把琴筒放在左腿根部靠紧,琴杆要稍微前倾。

比如说拉《朝阳沟》的时候,姿势稳了才能拉出那经典的调调呀!
2. 指法也超级重要啊朋友们!这就好像走路,得一步一步走稳。

比如在按弦的时候,手指可要立起来用力,不能软绵绵的。

就像在《穆桂英挂帅》里那些激昂的段落,指法精准才能弹出那个气势!
3. 弓法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呀!你想想,这就好比划船的桨,没有好的划桨技术怎么能前进呢?拉弓推弓得有力度的变化,强弱要分明。

像《花木兰》那种武戏,弓法厉害才能拉出那种豪迈感,对吧?
4. 定弦也不能马虎呢!这就如同给琴调准了音,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呀。

高音和低音的配合要恰到好处,不然乱了可不行。

好比唱《拷红》,定弦准了才能唱出那韵味儿呀!
5. 换把也得熟练掌握哦!不熟练怎么能在不同的音域自由切换呢。

就像猴子在树林里灵活穿梭,得快、准、稳。

比如演奏《秦雪梅》的时候,换把熟练才能表现出那种细腻的情感呢!
6. 揉弦可太能增添情感啦!就好像给曲子加上了灵魂一样。

力度和频率都要把握好,不能胡来。

像《大祭桩》里,揉弦用好了才能让人感同身受哇!
总之,要想把豫剧板胡演奏好,这些技巧方法步骤一个都不能少,都得用心去琢磨练习呀!。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板胡是中国传统的弓弦乐器之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涵盖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板胡演奏技巧和风格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左手技巧左手技巧是板胡演奏音乐的基础,准确的弦位刻画和手指的协调是对音乐非常重要的。

板胡弓下弦音高高于琴弦,因此左手需要用曲指、中指、无名指分别顶住弦,在弹奏过程中要保证每个指尖都有一个均匀的力量,以达到正确和谐的音质效果。

另外,左手还要掌握滑音、颤音、连奏等技巧,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能够增强音乐表现力,丰富音乐节奏和层次。

二、右手技巧板胡右手技巧对音乐的表现也有重要的作用,右手用弓拉动琴弦发出音乐声音。

弓法技巧包括整弓、分弓、抖弓、连弓等多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和情感。

右手还可用拇指或其他指法弹奏半音或全音连音奏法,用以增强音乐效果的情感张力或刻画节奏。

此外,右手还要注意弓力控制,以保证音量、音质的均衡和稳定。

三、板胡音乐的基本风格板胡音乐独具特色,分为了南、北两个流派不同的演奏风格。

南派板胡以其柔和、清脆、婉转的特点为主,演奏时强调音色美感;北派以其激昂、豪迈、雄浑的特点为主,节奏感极强,在演奏时强调节奏力量和情感表达。

另外,板胡也广泛融合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如以西北音乐为主的华北板胡,以傣族音乐为主的云南板胡等等。

这些音乐风格和元素的融合、整合,丰富了板胡音乐的表现力和内涵。

四、板胡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和特点1.《阳明山》《阳明山》是南派板胡著名的曲目之一,演奏风格清脆、优美、悠扬。

演奏技巧主要体现在左手的必须紧抓弦、下手足力与指力协调控制以及右手拉琴弦花样相对新颖。

2.《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北派板胡著名曲目之一,演奏风格雄浑、豪迈、坚定。

演奏技巧要求右手抖弓技艺娴熟,左手还要涂加弦距拔奏,表现出弦乐多样化的音效。

3.《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华北地区著名板胡曲目之一,融合了北派板胡的激情和华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在演奏中,重点体现在打弦技巧以及左手的转音技巧和滑音。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板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因其外形像胡琴而得名,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板胡具有独特的演奏方式和风格特点,本文就板胡的演奏技巧和风格进行探析。

一、演奏技巧1、左手技巧。

左手是板胡演奏的核心部分。

通过左手的滑移、变化和把握弦上不同的音位,发出独特的音阶,也是乐曲表现力的主要依靠。

左手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1)礼节:指按多个音符,用拇指将后面的音符顺延一下,使弦胡能够把连贯的音符演奏出来。

(2)滑音:是指从一个音符滑向另外一个音符,使音符之间的相互转化更加流畅。

(3)颤音:是指按住某个音符,然后发出一个震音,使乐曲更加出彩。

(4)弹奏技巧:板胡左手的弹奏技巧非常丰富,包括韵律运用、织锅技法、异调和弓弦等技巧。

2、右手技巧。

右手在板胡演奏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胡的演奏主要靠右手轮珂弓弦的发音。

通常采用九十度方向下拉,而不是水平的右手拉,右手的拉完全取决于乐曲的风格。

3、音调掌握。

音调掌握是一名出色的板胡演奏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尤其要注意音调的把握,以及如何表现旋律的感觉。

二、风格探析1、琵琶和板胡的比较。

琵琶和板胡虽然都是中国民族乐器,但各自的演奏风格大不相同。

琵琶的演奏风格温柔、婉转,音色刚柔并济,讲究清新、柔美和缠绵的慢板。

而板胡的演奏风格刚劲、豪放,强调节奏和音阶。

2、板胡的演奏特点。

板胡的演奏特点在于:(1)音域广泛板胡音域宽广,从低中音到高音都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来。

(2)音色浑厚而富有韵味板胡的音色比较浑厚、富有质感,能够表现更多的情感。

(3)节奏感强板胡演奏风格以快板为主,注重节奏和节拍,着重突出旋律的律动性和音乐感染力。

(4)多样化的音乐类型板胡音乐类型丰富多彩,包括快板、慢板、变调、转换、独奏、伴奏等类型,每种类型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风格。

总之,板胡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非常复杂精湛,演奏风格豪放而富有情感表现力。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作者:崔院成来源:《牡丹》2018年第32期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的“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都称它为“主要乐器”或“主弦”。

20世纪50年代初,板胡正式成为豫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

1954年全国戏曲调演在北京举行汇演时,豫剧板胡也迎来了第二次改良。

老一辈的艺术家姜宏轩将板胡定弦定为四度,将皮弦改18号钢丝,后来又试用琵琶的三、四弦,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河南省戏曲学校板胡老师张一千和左清义将其定为合金缠丝多股钢丝弦,并固定下来。

一、豫剧板胡的构造豫剧板胡的琴杆一般都用檀木制成,长约76厘米,上方是方柱形,越往下越细(上斜,顶端的下边刻有一上一下两个弦库),用来安装琴轴,弦库的下面是圆柱形,越往下细(上边约有3.5厘米,下边约有2厘米),穿过瓢壳和琴托。

琴轴有木质弦轴和金属螺旋体弦轴两种,分上下两个,上面的叫内弦轴,下面的叫外弦轴。

金属螺旋体弦轴又称机械轴,而机械轴定弦准确,不费劲,又不易跑弦,所以现在都用机械轴。

千金(也称腰码)有木质、牛角两种,多用于固定,位置在外弦轴与码子之间的上方三分之一处,也有上下流动的千金,便于变调。

琴筒用槟榔壳(椰子壳)切去两端,前口大,直径约为11厘米,后口小,直径约为9.5厘米。

前口粘上面板,面板与前口面积一样大小,用泡桐板、面板的厚度约为0.3厘米,琴码有木制、竹制、骨制等,雕成桥形,位置在面板的上下直径的上端约四分之一处。

琴码与音色好坏、音量大小有很大关系。

琴托(也叫琴座)木制,下面是平的,上面与瓢壳相适应,外弦是老弦,现在为特制的豫剧板胡。

二、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定弦(一)演奏姿势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分为平腿式与叠腿式两种。

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形成三点一线,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全身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平腿式就是左腿伸向前,右腿后收,垂直落地,两脚尖微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35~40厘米距离。

f调板胡升指法

f调板胡升指法

f调板胡升指法
板胡是拉弦乐器的一种,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各地方戏曲中常用的乐器,例如秦腔、眉户戏、蒲剧、河北梆子等。

在板胡的演奏中,关于"升F调"的具体指法,原则上可以根据实际乐曲要求的升高或降低而做半度的微调,常用的升调指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升F到G:左手食指按住弦位,不按弦的指头离开弦要发声,右手弓子发声即可。

2.升G到A:在第二种指法基础上,中指勾内弦。

这只是基本的指法,具体的演奏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曲目和演奏者的习惯进行调整。

此外,演奏者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培养自己的手感,从而更好地掌握板胡的演奏技巧。

板胡演奏的艺术内涵浅析

板胡演奏的艺术内涵浅析

板胡演奏的艺术内涵浅析Y一、板胡演奏的技法需求板胡演奏的关键是弓法。

有道是“声源于琴而起于弓”,不同种类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有所不同,每种演奏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演奏特点和规律,我国的民族擦弦乐器更是如此。

板胡演奏的弓法对于琴声的是否动听悦耳,动人心弦都有着是否重要的关系,板胡的弓法决定了板胡演奏的音色和音量,只有精准的掌握弓法的技法才能更好的演奏,进而表达板胡演奏的艺术内涵。

板胡的传统的弓法方式有两种,持弓法和运弓法,板胡的演奏效果与表达都与技法需求有所关联,其中的抑扬顿挫和喜怒哀乐都是很重要的思想感情。

板胡演奏中常用的持弓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大家称为大持弓的持弓方式,就是将食指置于弓干外侧、中指和无名指放于弓干和弓毛之间,板胡的内弦演奏是中指和无名指勾搂弓毛,演奏外弦时推顶弓杆。

还有另一种方法即是大家称为小持弓的持弓方法,与大持弓不同,这种持弓方式是中指与食指一起置于弓杆外侧,无名指则独立位于弓杆和弓毛之间。

而现代化进程进行的非常迅速,所以在板胡的演奏中也增添了许多现代的持弓方式。

而运弓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演奏技法需求,其好坏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弓法能不能以最美好的效果表现出来,运弓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能使乐器发出美妙,高亢和纯净的音色和音质。

只有保持一种科学有规律的运弓方式才能系统完整的表现出板胡演奏的音乐本质纯正的音色。

如果只依靠蛮力来运弓,只会使声音呆滞,缺乏张力,晦涩不通的音色难以表达板胡演奏的艺术内涵。

二、板胡演奏的情感投入无论做什么事情情感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板胡演奏也有着相同的道理,任何只依靠外在形象刻画并且不注重内在感情投入的作品都无法实现其内在的艺术内涵。

作品本身必须拥有一定发情感投入和文化内容,才能使听众与音乐产生深刻的共鸣,从而使听众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虽然在板胡演奏中,技巧的熟练和演奏的技法非常重要,但技巧只是表达的手法,如果演奏者只是单纯的给听众展示演奏的技巧,无法带给听众心灵的共鸣与更深刻的感受,那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演奏。

中国的腔交指法

中国的腔交指法

中国的腔交指法
一、按弦:秦腔板胡采用的是保留指法按弦,传统演奏音域不超过两个把位。

第一把位,我们也可称为“上把”。

内空弦为“2”,用食指按“2”,中指按“3”,无名指按“4”。

外、弦为“5”,食指按“6”,中指按“7”,无名指按“1”,小指按“2”,也可用小指按内弦“5”。

第二把位(也称下把)中指按“2”,无名指按“3”,小指按“4”,高音“5”时仍用小指加力上按,全部采用保留指法演奏。

涉猎第三把位当承认现代戏的伴奏是有功的。

二、搂弦:搂弦是秦腔板胡演奏中具有特色的指法,其音色好、音量大、音质浑厚,常被采用于悲愤情绪的唱腔或乐曲中。

效果最好的音为高音“5”或“4”,秦腔音乐中的“干擂”只有这种指法最得体。

三、弹弦:弹弦可理解为装饰音范畴。

一般在本音上一度用中指或无名指去弹,它可使旋律以点缀、活跃之感。

秦腔音乐中的滚白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指法。

四、打弦:秦腔音乐中的“亮弦”“放弦”,实际上就是打弦。

主要特征是本音上方二度或三度上用手指很快地一按就离。

大浪头的放音即是打弦。

五、揉弦:揉弦不外乎使音色柔和、甜美,揉弦可以“按揉”或“滚揉”。

六、滑弦:滑弦的技巧比较丰富,既可用于包腔也能用到演奏曲目上。

有“上滑音”和“下滑音”之别。

七、泛音:泛音的音色明快,嘹亮、细腻,在包腔中起着非同小可之功效。

板胡作品《秦腔牌子曲》的演奏技法与艺术内涵研究

板胡作品《秦腔牌子曲》的演奏技法与艺术内涵研究

191作者简介:马权(1971— ),男,汉族,甘肃定西人。

主要研究方向:秦腔板胡演奏、乐器、作曲。

《秦腔牌子曲》是一种代表性的中音板胡独奏曲,具有显著的演奏风格,旋律流畅优美动人,极大的加强了板胡的表现力。

这首作品在舞台演奏以及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全面体现出这首乐曲的艺术生命力。

要想更好的表现乐曲,不仅要掌握演奏技法,还需要明确其艺术内涵。

一、演奏技法分析(1)左手技法。

这只手会直接接触发音体,和右手相比,可以更好的展现人的演奏意识、表达人的情感。

左手技巧包含很多内容,例如,运指的灵活度、速度、弹性、耐力等,每项内容中的演奏方法以及表现功能都不一样。

在对这首乐曲进行演奏中,存在四度垫指滑音,也就是在压弦的过程中还要作揉弦,从2指到4指松紧有效的结合起来,动作看起来是一松一紧,揉弦做到张弛有度,进而对弦的张力做出改变,让旋律音高低变化均匀,可以有效的展现秦腔风格,在演奏时应该结合乐曲需要,合理的把握频率与幅度、变化。

①滑揉。

这是秦腔演奏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技法,基于按音手指的指尖收支,在琴弦相应范围中、围绕旋律音滑动,让旋律高低变化变得均匀[1]。

至于技法的分寸,则要结合音乐的表情、风格进行明确。

②抠揉。

在演奏中通过使用该技法,可以表现出刚烈有力的音,其是将揉弦与扣弦结合的颤指技法,经常在板胡演奏中运用。

具体来说,就是手指在扣弦的过程中上下滚动,这种技法的发音表现为浑厚有力,音乐表现力理想。

③垫指滑音。

该技法需要灵活的使用左右手指,是一种滑音,书中的符号会在主音左上面带有装饰音,例如,一指指尖触弦,微用力压琴弦,之后二指加上手掌的力量按住琴弦,也是先用二指触摸琴弦,微微用力压琴弦,之后三四指一起按住琴弦,力度较小,最后2、3、4指一起用力回到单用二指触弦,力度较轻,就像是手指粘在琴弦中来回运动,有效的将音和音衔接起来,这样表现出的声音才能柔和、有美感。

④回滑音。

同样是一种滑音,在手指运动中不能虚着,而是要稍微用力,让手指粘着琴弦滑动。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板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弓弦乐器,外形独特,演奏技巧独特,音色独特,非常受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板胡的音乐演奏技巧、板胡的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板胡的音乐演奏技巧1.弓法。

板胡的演奏主要依靠弓弹奏,所以弓法的使用非常重要。

弓法主要分为拉弓、推弓、搓弓等,演奏者通过不同的弓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拉弓为主要的弓法之一,它可以使音色较为明亮,有力,富有表现力。

推弓则可以使音色柔和,悠扬,适合演奏慢板、抒情曲等,有一种婉转动听的效果。

搓弓则是在弓奏的基础上加入搓弓的动作,使音色更加浑厚、醇美。

不同的弓法结合使用,可以使演奏者根据曲调、音乐速度和音乐情感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弓法,使演奏更加饱满、生动。

2.右手指法。

板胡的演奏者使用右手指法进行演奏,右手指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拨指,一种是顶指。

拨指是演奏者用拇指、食指、中指从上往下拨动琴弦,发出音乐声音。

拨指主要用于演奏单音和简单的旋律。

顶指是用指甲来顶弹琴弦,使琴弦产生共鸣,音色较清亮。

顶指主要用于演奏多音和和弦,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右手指法的运用,可以使演奏更加细腻、灵活,增加乐曲的表现力。

3.左手按法。

板胡的音阶构造复杂,演奏者使用左手按法来控制音高的高低。

左手按法主要有单指按法和多指按法两种。

单指按法只使用一只手指按压琴弦,发出音乐声音。

多指按法则是使用两个或以上的手指按压琴弦,发出音乐声音。

多指按法在演奏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演奏者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除了单指按法和多指按法,演奏者还需要掌握手指的协调运动、换线运动等技巧,以便在演奏时能够更加流畅地进行。

4.呼吸控制。

演奏板胡除了需要掌握手指的技巧以外,还需要掌握呼吸的控制。

板胡演奏时通过口吹来增加气息和音色的连续性。

演奏者通过控制呼吸的深浅、快慢以及吹气的力度等来达到演奏的需要。

呼吸控制的运用可以使演奏更加流畅、饱满,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最新 浅谈豫剧板胡的表现力-精品

最新 浅谈豫剧板胡的表现力-精品

浅谈豫剧板胡的表现力板胡是豫剧中的主奏乐器,音色独特,风格多变,在豫剧演唱时的重要伴奏中加入板胡演奏成分,可以让豫剧更有表现力。

豫剧板胡演奏对豫剧整体感、乐队合作、现场感染力、演员表现、豫剧韵味以及豫剧特色均有一定影响。

板胡演奏的表现力在专业豫剧表演团中尤其重要,对剧团的艺术水平和艺术风格均会产生直接影响。

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如何体现豫剧板胡演奏表现力进行探讨,以期作为同行参考。

??豫剧板胡演奏表现力指的是演奏者在进行板胡演奏时,所表现出来的演奏素质。

从艺术的角度分析,演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根据自身情感和思想来表现板胡演奏,使板胡演奏更加形象、更加富有感情色彩,更富感染力。

因此,板胡演奏者在演奏时,应先掌握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品内涵,并通过演奏技巧,充分表现板胡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豫剧板胡演奏感染力。

板胡在豫剧乐队中除了负责领奏,还负责伴唱,表现力的好坏,决定了整个豫剧演出的舞台效果。

在进行声乐演唱表演时,应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根据情感表现声乐,声情并茂才能感染观众,豫剧板胡演奏亦如此。

板胡演奏者应对豫剧的唱腔、豫剧内容、豫剧剧情及人物等进行深入分析,感受作品内涵,理解作品情感,提高板胡演奏表现力。

?在豫剧板胡演奏中,人们常将演奏者是否能体现出豫剧韵味来衡量演奏者的表演水平,这里所说的“韵味”指的是豫剧板胡演奏中的情感表现,可通过运用演奏技巧,充分体现豫剧韵味。

豫剧板胡演奏技巧较多,可分为左手技巧和右手技巧,需要演奏者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来总结。

豫剧板胡弓法可分为抖弓、顿弓、全弓、颤弓、连弓等,指法较多,如滑、抹、按、打、揉等,通过左手持弦来控制豫剧板胡音准、体现豫剧风格、表现艺术效果。

右手主要负责豫剧情绪表现、强弱处理、节奏变化以及旋律起伏。

若豫剧唱腔具有豫东风格,热情豪放,高亢激昂,则应采用分弓或中弓演奏;若豫剧旋律具有豫西风格,婉转抒情、悲切沉稳,则应采用连弓或全弓演奏,突出作品特点。

板胡揉弦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板胡揉弦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板胡揉弦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板胡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它是由板胡琴体和琴弦组成的。

板胡揉弦方法是演奏板胡时的一种特殊技巧,它通过手指的揉动,使得琴弦产生独特的音色和音效。

这种方法古老而独特,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板胡揉弦方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最早出现在民间音乐中。

在演奏板胡时,演奏者使用手指或指甲以特定的方式揉动琴弦,产生丰富多变的音色。

这种方法既注重了弦乐器的共鸣特点,又给演奏者带来了更多的表现空间。

板胡揉弦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手指的揉动和琴弦的共鸣特性来产生音色的变化。

当手指沿着琴弦揉动时,琴弦会产生一系列共鸣频率,这些频率与琴弦本身的基音频率相互叠加,形成了独特的音色和音效。

揉动琴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揉动的速度、力度和位置等来调整音色的变化。

板胡揉弦方法有着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增加演奏的表现力和艺术特色。

通过揉弦,演奏者可以模拟出许多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丰富了演奏的音色变化。

其次,它也可以增加演奏技巧和难度,使演奏更加具有挑战性。

最后,它也可以为演奏者提供更多创作的可能性,使演奏更加富有个性和创新性。

板胡揉弦方法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板胡揉弦方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音乐的发展和演奏技术的提高,板胡揉弦方法也将会得到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同时,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板胡揉弦方法也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以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综上所述,板胡揉弦方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演奏技巧。

它通过手指的揉动和琴弦的共鸣特性,产生独特的音色和音效。

它在演奏的表现力、技巧、创作性和国际交流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对板胡揉弦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阐述板胡揉弦方法的相关内容:(1)引言:首先,通过对板胡揉弦方法的引言部分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板胡揉弦方法的背景和研究现状。

新板胡开音的标准

新板胡开音的标准

新板胡开音的标准
新板胡开音的标准
新板胡是一种传统的乐器,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演奏新板胡时,开音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什么是开音?开音就是指用拇指或食指弹奏琴弦,让琴弦自然振动,产生出清晰、响亮的音响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标准的新板胡开音?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 技巧方法
开音是一项高难度技能,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弹奏技巧。

首先,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拇指和食指的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开音的连贯性。

其次,演奏者需要根据音乐节奏和音符要求,合理运用不同力度的力道和不同区域的指力,才能让开音更加准确、稳定。

2. 节拍掌控
开音还需要演奏者考虑节拍的掌控。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根据节拍的灵活变化,适时控制开音的速度和力度。

比如,在慢板或静态乐曲中,演奏者需要用更慢的速度、更轻柔的力度进行开音。

而在快板或有节奏的乐曲中,则需要使用更快的速度、更有力的力度。

3. 音色调节
除了技巧方法和节拍掌控外,演奏者在开音时还需要注意音色调节。

新板胡的音色变化非常丰富,演奏者需要随时调节琴弦的张力、指压的深浅、弦长和细节化的动作等,以达到音乐表现力最大化的效果。

4. 情感表达
最后,演奏者要通过开音技巧,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

无论是内心的喜悦、激动或是愁苦、无奈,演奏者都可以通过开音的巧妙运用来传递出来。

总之,标准的新板胡开音需要综合考虑技巧方法、节拍掌控、音色调节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达到更高的演奏水平,展现出新板胡的绝妙音响效果。

板胡定弦_精品文档

板胡定弦_精品文档

板胡定弦一、简介板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员,是一种弓弦类乐器。

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属于拨弦乐器的一种。

板胡的外形像一个小号,由琴体、琴颈和琴弓组成。

板胡是广东音乐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其演奏风格独特,能够表现出深情厚意的音乐韵味。

定弦是指给乐器调整弦线,使其达到所需音高的过程。

在定弦中,我们需要调整各弦的正确音高,使其与其他乐器或伴奏相协调。

对于板胡而言,定弦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演奏时的音准和音色。

本文将介绍板胡定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板胡定弦的技巧。

二、板胡定弦的基本步骤1. 准备定弦工具在进行板胡的定弦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以便更好地进行调整。

常用的定弦工具有:琴轴、调弦器、横板和调音器。

2. 调整琴轴首先,我们需要将琴轴插入琴颈的轴孔中。

调整琴轴的方法是将琴轴拧紧或放松,使其能够顺畅地旋转,但又不会松动。

我们可以用手轻轻拧动琴轴,观察琴弦的张力和转动情况。

3. 调弦接下来,我们需要调整琴弦的张力,使其达到所需的音高。

一般来说,板胡上共有四根琴弦,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奏需要进行调整。

调弦的方法是用琴轴扭动琴弦,使其张紧或放松,从而改变琴弦的张力和音高。

在调弦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准和谐度来判断琴弦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

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比较琴弦与其他乐器或调音器的音高,来达到最佳的音效和音准。

4. 调整横板横板是定弦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其位置和高度对于音准和音色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需要将横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琴弦与横板之间的距离适当。

一般来说,合适的距离为琴弦的一半到三分之一。

调整横板的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按压横板,观察琴弦与横板之间的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琴弦与横板的音准和音色,来判断横板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

5. 调音器在进行板胡的定弦过程中,调音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调音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调整琴弦的音高,使其达到所需的音准。

使用调音器的方法是将调音器夹在琴弦上,然后观察调音器上的显示屏,调整琴弦的张紧程度,直到调音器上的指示灯显示正确的音高为止。

板胡运弓技法训练之我见

板胡运弓技法训练之我见

板胡运弓技法训练之我见
运弓技法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弓的运动、技巧以及手指的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和
技巧。

在板胡演奏中,通过合理运用运弓技法,能够使音乐更加生动、表现力更加丰富。

对于运弓技法,正确的姿势和手势是非常重要的。

演奏者应该采取正确、轻松的姿势,并且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运动自然流畅。

掌握正确的握弓姿势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正确
的握弓姿势,才能保持弓的稳定,使演奏更加稳定。

运弓的方式也需要注意。

板胡演奏中常用的运弓方式有下弓、上弓、连续弓等。

在选
择运弓方式时,需要根据音乐的要求和曲目的特点来决定。

若想表现出悲伤或深情的音乐,可以选择下弓方式,因为下弓可以使音色更加浑厚、饱满。

而上弓方式则可以表达活泼、
明快的音乐,因为上弓可以使音色更加清脆、明亮。

运弓的力度和速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板胡演奏中,通过控制弓的力度和速度可以轻松
实现音乐的转折和情感的表达。

可以通过加大力度和速度来表现激昂、奔放的音乐,而通
过减小力度和速度可以表现柔情、忧愁的音乐。

需要注意的是弓与弦的密切联系。

在演奏板胡时,弓与弦的接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
掌握好弓与弦的角度和力度,可以使音乐更加准确、清晰。

还需要注意弓与弦的摩擦力度,合理控制摩擦力度可以使音乐的表现更加细腻、感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
作者:孙于贝妮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1期
【摘要】板胡是在戏曲当中会使用到的一种乐器,文章围绕豫剧板胡演奏指法技巧和表现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板胡演奏;指法技巧;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51-01
一、关于豫剧板胡的背景分析
“瓢”是板胡在豫剧中的俗称,其在豫剧整个的表演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过去的“头把弦、当家弦子”的旧称到现如今的“主弦”的新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板胡来撑起整个豫剧的伴奏环节,保调、拖腔都是其主要任务,同时承担着部分音响效果。

豫剧板胡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明朗、高亢、清脆、强烈是其音色的特点,适应于慷慨、粗犷和豪迈的豫剧风格。

在豫剧乐队中板胡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板胡演奏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正常豫剧表现水平的高低。

二、关于练习和运用指法技巧
相比于其他的演奏乐器,板胡所使用的指法技巧并不多,但是相关的规范要求却非常严格,每一步的演奏都必须做到精准规范。

通常,“切弦、回滑、打弦、上滑、揉弦、下滑”等都是常见的板胡指法技巧。

我们在评价一场豫剧表演所使用到的板胡演奏时,重点关注的就是看其对技巧指法的应用。

观察其运用的地方和技巧的发挥是否到位,是否使豫剧整个的表现水平贴切生动。

根据板胡元素创作的传统,指法符号是不会在演奏板胡时被标注出来的,这需要演奏者根据自身基础和经验,进行自我理解,无论是对乐曲的体会还是对板胡演奏的理解等,都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体现出独有的特色来,并与豫剧表演相符合。

三、关于独奏和伴奏
通常为传统戏剧伴奏的部分就可以称之为伴奏的规律或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戏剧乐队中人数较多,分工都非常细致,而过去大多是小型乐队,人数较少,较为常见的便是单编民间乐队,越小的地方乐队成员构成越少。

正因为如此,板胡所担任的统帅职能就必须要做
到面面俱到,无论是在戏剧中的唱腔,还是在逗乐曲牌环节就必须做好,以保证演奏效果的取得。

在豫剧板胡的演奏中,大都数情况下都是大齐奏的表现方式,弹拨乐器只会在个别的间缝中出现。

司鼓指挥着板胡,板胡又带领着乐队,在完美配合的情况下演奏出了环绕豫剧的音乐唱腔。

一场恢弘大气的豫剧板胡演奏,需要将作曲家的配器手法表现出来,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指法技巧应当与整个表演紧密联系,人物角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剧情的发展等都应当通过一个回滑或一个打弦凸显出来。

总的说来,伴奏和独奏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伴奏在幕后,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将音乐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强调面部感情或肢体语言的体现。

在一场表演中,音乐演奏没有掺杂肢体语言就难以称其为音乐,音乐意境的营造需要借助于肢体语言。

对于戏曲音乐的工作者和爱好者而言,音乐在戏曲中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戏曲音乐的改革或改进。

从过去到现在,“独奏”已经代替了“伴奏”并成功的从幕后来到了台前,不但位置发生了变动,身份也发生了改变,观众对其的要求自然也会变化。

无论是一场怎样的表演,都必须做到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这就要求演奏者之间配合默契,协调统一的将乐曲演奏出来。

四、关于常见的板胡弓法
弓法的运用在豫剧板胡中是独特的,拉弓是开始,推弓即是结束。

顿弓、分弓、断弓、连弓以及颤弓等都是常见的几种弓法技巧。

推弓演奏会在强位置或曲中强拍的音中出现,拉弓演奏是在弱位置或弱拍的音中出现。

同时,抖弓或拉弓必须使用在重音强音中。

简单的从弓法上分析,大多数使用的方式是两字一弓和一字一弓相交替的方法,较为少见的是三四字一弓的方法。

断弓是用于轻巧跳跃的音,顿弓是用于短而促的重音,颤弓是用在时长强音中。

五、总结
从过去到现在,豫剧板胡的指法技巧不断得到了完善,表现形式也从幕后来到了前台,前辈们一代一代总结出经验,将其完美统一的结合在一起为后人的学习提供借鉴,这样科学的学习体系,为初学者指点迷津。

作为现代板胡的传承者,在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忽视和没落的时候,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这门技艺,不仅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最原始、最传统的音乐盛宴,还是一种文化的继承。

参考文献:
[1]单丹峰.论板胡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D].中央音乐学院,2014.
[2]马末.新中国不同时期板胡艺术的特点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2.
[3]曹映雪.探究板胡演奏肢体动作与演奏技术的融会贯通[D].吉林大学,2013.
[4]聂钦宇.板胡演奏与教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
[5]张园园.板胡演奏的艺术内涵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0-62.
作者简介:
孙于贝妮(1995-),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民族器乐板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