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头痛39例
《头痛、头重》特效穴位及按摩手法
![《头痛、头重》特效穴位及按摩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8dc2d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e.png)
《头痛、头重》特效穴位及按摩手法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证,可伴随多种疾病出现,是指头的前后及偏侧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的症状。
中医认为,引起头痛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有关,并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多与人体肝、脾、肾三脏失调密切相关。
头重是指头部自觉重坠,或如布带束裹的感觉,多因外感湿邪、疫气或湿痰壅阻所致。
特效穴位按摩No.1 按揉上星穴【穴位位置】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端按揉上星穴约2分钟。
No.2 推拿率谷穴【穴位位置】耳尖直上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将双手食、中指二指放在两侧耳尖的率谷穴上,来回推动约半分钟。
【穴位位置】耳尖直上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将双手食、中指二指放在两侧耳尖的率谷穴上,来回推动约半分钟。
No.3 揉搓印堂穴【穴位位置】位于额头处,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将拇指与食指相对按在头部印堂穴处,揉搓约150次,以按摩处产生热感为宜。
No.4 按揉太阳穴【穴位位置】位于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贴于头部太阳穴,做轻缓平和的揉动。
No.5 按揉风池穴【穴位位置】位于颈后大筋两旁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取坐姿,双手抱住头部,用双手拇指在颈后的风池穴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持续操作2分钟。
No.6 掐压合谷穴【穴位位置】位于第2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
【按摩方法】将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上,其他四指放在掌心处,用力掐压约1分钟。
No.7 按压肩井穴【穴位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肩部肩井穴约3分钟。
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2分钟,发作时连续3次,5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天。
No.8 揉搓涌泉穴【穴位位置】位于足底(不包含脚趾)前1/3处,足趾向足心弯曲时呈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掌根揉搓涌泉穴约3分钟。
按摩穴位治百病案例
![按摩穴位治百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f0057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5.png)
按摩穴位治百病案例一、头疼脑热不再怕——太阳穴的神奇。
我有个朋友,叫大强,那可是个工作狂。
有一天,他在公司对着电脑忙了一整天,到了傍晚的时候,头疼得像要炸开一样。
他又不想吃那些止痛片,怕有副作用。
这时候我就跟他说,你试试按按太阳穴。
我让他先找个安静舒服的地方坐下,然后用大拇指轻轻按在太阳穴上。
一开始,他还半信半疑呢,不过还是照做了。
我告诉他,要慢慢地揉,顺时针揉个十几圈,再逆时针揉个十几圈。
你还别说,就这么揉了大概五分钟的样子,他就说感觉头疼减轻了不少。
大强觉得很神奇,就继续揉。
又过了几分钟,那头疼就只剩下一点点隐隐的感觉了。
他高兴得不行,直夸这个穴位按摩太牛了。
这太阳穴啊,就像是脑袋的一个小开关,按对了,头疼这个“小怪兽”就被赶走了。
二、肠胃不适的救星——足三里穴。
我邻居张阿姨,那可是个美食家,啥好吃的都想尝尝。
有一次,她出去吃了顿大餐,可能是东西太杂了,回来就开始肚子胀,还隐隐作痛,恶心难受。
我就跟她说,阿姨,您试试按按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可对肠胃好着呢。
我给她指了指足三里的位置,就在膝盖下面外侧大概四指宽的地方。
张阿姨就开始按,一边按还一边念叨,这能行吗?结果按了一会儿,她就感觉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好像肠胃在开始蠕动了。
又过了几分钟,那种胀痛的感觉就慢慢消失了,恶心的感觉也没了。
张阿姨乐了,说这比吃那些健胃消食片还管用呢。
从那以后,她每次觉得肠胃不舒服,就先按按足三里,还到处跟人宣传这个穴位的神奇之处。
三、失眠不再来——神门穴帮忙。
我自己也有过一次穴位按摩的神奇体验。
有段时间我压力特别大,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整个人都很烦躁,黑眼圈也越来越重。
我就上网查了查,发现神门穴对失眠有帮助。
这个神门穴就在手腕内侧,小指那一侧的手腕横纹上。
我就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按在神门穴上。
刚开始按的时候,感觉有点酸酸的。
我就慢慢地揉,就像给这个穴位做个温柔的按摩。
没想到,就这么揉着揉着,我的心就慢慢平静下来了。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头痛39例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头痛39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728417b8e9951e79b89276d.png)
3 7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头Leabharlann 3 9例疗效观察 尹贵 明
摘 要: 目的 : 观察 针 灸联合 推拿 治 疗头 痛效 果 。 方法 : 针 灸( 局部 取 穴和远 端取 穴结合 ) 与推 拿 ( 机 械作 用 ) 联 合施 治。 结果 : 本组3 9 例 患 者中, 有3 1 例痊 愈 , 占8 8 . 4 %; 8 例 有效 , 占1 1 . 6 %, 总有效 率 为1 0 0 %。结论 : 应 用针 灸联 合推 拿对 治疗 头痛 有 明显 临床 疗 效。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 头痛; 治疗
针灸 : 要 求患 者 取 坐位 、 腰挺 , 首 先 将穴 位 处 常规 消毒 后 , 用 3 寸 毫 针从 患侧 的风池 穴 针尖 向对 侧 的风 池 透刺 , 针 感应 扩 散 到 枕部 。太 阳穴 进 针沿皮 透 向 同侧 率 谷穴 ; 采取 上 述方 法 从患 侧 的
颔厌 穴 进 针 , 沿着 皮 透 向 同侧 率谷 穴 , 应 使 患 者身 体 酸胀 感 扩 散 到 同侧颜 部 ; 其他 的穴 位按 常 规操作 即 可 。 时间 : 每天针刺 1 次, 1 O 天为 1 个疗程 , 进行下—疗程前 , 需与前 个疗程至少间隔 3日。每次 留针不超过 3 0 分钟 , 中间行针 3 次。 1 - 3 推 拿治 疗方 法 : 首先 推拿 患者 肩颈 部位 , 手 法 要重 , 刺 激要 强 , 然后 在 患 者风 池 穴 按 压 2 ~ 3 分钟 , 风府穴按压 l ~ 1 . 5分钟 , 以 患 者头 部微 微 出汗 为最 佳 。 自上而 下 , 肝 阳上 亢 型推 桥 弓 , 双侧 交替 操作 , 每侧 2 0 余次 , 然后 用疏 散法 在 头侧 胆经 循 行部 位从 前 上 到 后下 方 向 , 双 侧交 替操 作 , 每侧 1 0余 次 。 瘀 血 阻滞 型可擦 百会 穴 , 按揉 患者 太 阳穴 、 攒 竹穴 和 头侧 胆 经 循行 部 位 , 擦 患 者额 头 和两 侧 的太 阳穴 , 时间 由医 师 自行把 握 , 一 般 以透 热为 宜 。 1 . 4疗效 标准 : 疗 效标 准分 为痊 愈 、 有效 和无 效 3 类 。痊愈 的标 准 为头 痛症 状完 全 消失 , 至少 1 8 0 d未 出现复 发和 后遗 症状 。 有 效 的 标 准 为疼 痛 症 状显 著 减 轻 , 发病 频 次 明显 减 少 ; 无 效 的标 准 为头 痛症 状无 明显 消失 , 治疗 前后 各评 价 指标 基本 持平 。
推拿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体会
![推拿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bdeb69051e79b89680226b4.png)
4 0例 ,口服西 比灵胶囊 ,每 晚睡前 5 。 两组均治疗 2疗程后观 察临床 疗效,6个 月后 随访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 mg 总有效率 9 .%;对照组总有效率 9 %,差异 无显著性 意义 ( > .5 25 0 P 0 );远期疗效:治疗组为 8 . 0 36 %,对照组为 6 .%,两组 比较 , 9 3
疼痛剧烈 , 固难愈 , 顽 常常给患者造成精神和 肉体的极大痛苦 。 笔者 自2 0 0 9年 1 月~2 1 6月年 间,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本 叭 年
病 ,疗 效 显 著 ,报 道 如 下 。
头痛而 胀,面红 目赤 ,烦躁易怒,舌红 ,苔黄 ,脉 弦有 力 者加推桥 弓,按揉肝俞 、胆俞 、行间、太冲穴 。头痛而重 ,恶 心食少 ,痰 多黏 白,舌苔 白腻 ,脉滑 者加揉脾 俞、胃俞 、大肠 俞 、中脘、天枢 、内关 、足三里、丰隆穴。头痛反 复发作 ,痛 点 固定如锥刺 ,经久 不愈 ,舌质紫 ,苔薄白,脉细涩者加用掌
t e 5 o b d mg Ob e a in t e ci i a f c c f r o r e , n h o lw— p l n -e m fe t. s ls T r e c c ,n t ete t n . s r t l c l i a y a t c u s s 6 mo t sf l v o h n e e2 o u g t r e f c s Re u t : e m f a y i ame t o i h r
根 叩击 百 会 穴 ,擦 法 施 于 前 额 部 及 太 阳 穴 。头痛 而 眩 , 时轻 时 重 ,腰 膝 酸 软 , 五心 烦 热 ,视 物 昏花 、舌 红 少 苔 ,脉 细 弦 者 加
Co cu in: e t g mi an y m a s g , h h r-e fe te c c st e s me a r lS b l m, n e ln — r fe ti b  ̄ r n l so Tr ai g i eb s a e t e s o ttr e f c f a y a a s o a i ei n r m i h u a d t o g t m e f c e e h e s hn Sb l t a i e im . u
推拿病案例子
![推拿病案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465a0452f60ddccda38a09e.png)
推拿病案例子1(患者,男,45 岁,电脑工程师。
颈项伴右上肢放射痛 2 个月。
2 个月前因受寒后觉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出现右上肢直达拇、食指放射痛、麻木。
遇寒冷、阴雨尤甚。
舌质红,苔白腻,脉紧。
查体:c5,6 棘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拔伸试验均阳性。
X 线:椎体前缘骨质增生,C5,6 椎间隙、右侧椎间孔狭窄。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本患者的初步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
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氏穴等为主。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
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神经根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
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轻柔手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推拿,以进二步消除神经痛。
2(患者,女,45 岁,银行职员。
头晕反复发作 2 年,加重 l 天。
2 年前劳累后出现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并伴有头晕、尤以颈部旋转活动时明显。
无耳鸣、无双上肢麻木,否认有高血压病史。
查体:BP:120,75mmHg,C3(4 右棘旁压痛,旋颈试验阳性。
TCD 检查: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颅 CT:未见异常。
x 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2(?本患者的初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
?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
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 i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掖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
头痛的中医治疗(推拿)
![头痛的中医治疗(推拿)](https://img.taocdn.com/s3/m/9fc332ccb9f3f90f76c61bd9.png)
头痛是一个自觉症状,临床上颇为常见, 可以出现与各种急慢性疾病之中,本节 所讨论的头痛,主要是内科杂病范围内 以头痛作为主要症状者。若属某一疾病 过程中所出现的兼证,不属讨论范围。
• 本证历代除有“头痛”记载外,还有“头 痛”“脑风”“首风”等记载,实际上仍 属头痛。《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 分头痛,头风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 去留 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 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 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角复发也。皆为验 其邪所从来而治之“。说明”头风“与头 痛”是同一种病。
内伤头痛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一般起缓慢,痛势较缓 多表现隐痛,空痛,昏痛 痛势悠悠,疲劳则剧,时作时止 非外邪致病 多属虚证 治法以补虚为主。但也有虚中挟实者。如 痰浊,瘀血所致头痛,当分别施治。
•
• • • •
头为诸阳之会同,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 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故头痛可以根据发 病部位之异,参照经络循行,加以判断, 则对审因施治,均有所帮助。 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 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经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 系
5.肾虚头痛 • 摩腹,以气海,关元为重点 • 揉肾俞,命门 • 擦腰骶 • 擦前额及两侧太阳穴部位 6.气血亏虚 • 摩腹,以中脘,气海,关元为重点 • 横擦背部脾俞,胃俞处 • 按心俞,膈俞,足三里 7.痰浊头痛 • 用一指禅推法及摩法在腹部治疗。重点在 中脘,天柱穴。 • 揉脾俞,胃俞 ,大肠俞 • 揉两侧足三里,丰隆,内关
(三)辨证加减 1.风寒头痛: • 用衮法施于上背部 • 按肺俞,风门 • 拿两侧肩井,肩髃,天宗 • 提捏脊柱两侧膀胱经 • 直擦脊柱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2.风热头痛: • 按大椎,肺俞,风门,合谷等穴 • 拿两侧肩井,肩髃,曲池。以酸胀为度湿头痛 • 揉大椎,曲池 • 拿肩井,合谷 • 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微红为度 4.肝阳头痛 • 推桥弓(耳后翳风到缺盆一线,用拇指推 桥弓,单和向下,只能单侧交替进行,不 可两侧同时进行) • 用指推法在头侧胆经循行部自前上方向后 下操作 • 按两侧太冲,行间,以酸胀为度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37例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37例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0076c1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c.png)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37例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关键词头痛颈源型推拿治疗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颈椎小关节紊乱而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笔者在2001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推拿治疗37例颈源性顽固性头痛患者,并设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治80例,均为本科住院和门诊的病人。
按随机化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
推拿治疗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最小78岁,最大63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年6个月,最长16年,平均7年6个月;西药对照组23例。
男10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1年3个月,最长18年,平均8年3个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头痛反复发作,疼痛呈胀痛或跳痛,头痛主要为后枕部疼痛,常为两侧性,并向头枕部放射,严重时向眼部,颞部放射。
(2)头痛常伴有面颈部不适,颈部胀痛,强硬及活动受限,颈椎旁压痛,可触及条索状或硬结状反应物,指压头痛侧的的上颈段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
(3)通过摄颈椎开口位x片,大多数示颈1~2或颈2~3小关节错位。
(4脑血流图检查提示血管紧张度增高(病久则降低),血流量左右不对称。
(5)头痛常伴有头晕,恶心,耳鸣,失眠等。
2治疗方法2.1推拿治疗组37例:(1)点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曲池、外关等穴位。
(2)用滚法、揉法、拿法、拇指分筋法以项韧带、颈头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头下斜肌为重点,充分松懈颈肩背肌肉(3)手法复位:颈1~3小关节错位选用仰头摇正旋牵法: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其枕部,助手立于一侧扶按双肩,治颈椎前凹纵轴对位拔伸牵引片刻,大拇指定压在患侧锥体横突处(以患侧左偏移为例),其头作后仰(仰头可使2~7颈椎后关节紧闭式“定点”),向右缓慢摇动2~3次,边右旋边牵提,将头转到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响声,另一侧同法再做一次。
推拿在外感风寒头痛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推拿在外感风寒头痛治疗中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c3813076c85ec3a87c2c511.png)
头痛是 以头部 疼痛 为主要 症状 的一种病 症 。头 痛 的病 因与风 邪密切相关 。头部位居 人体之最 高 ,为人体 之 阳位 , 易为风邪所 伤。故 《 素问 ・ 阴阳 明论 》 云 : “ 于风者 , 太 伤 上 先 受 之 ” 林 佩 瑶 亦 云 : “ 为 天 象 ,诸 阳 经 会 焉 ,若 六 。 头 气外侵 ,精华 内痹 ,郁于空窍 ,清 阳不升 ,其痛 乃作 。 中 ” 医认为 ,头 为 “ 阳之 会 ” 清 阳之府 ” 诸 ,“ ,又 为髓 海 之所 在 ,居 于人体 之最 高位 ,五脏精 华之 血 ,六 腑清 阳之 气 皆 上注于头 。若风 寒之 邪上 犯清 空可 导致 头痛 的发 生。正如 《 素问 ・ 风论》所 谓 “ 风气 循风 府 而上 ,则 为脑 风 ” 。风寒 头痛多 由感 受风 寒外 邪尤 以风邪 为 主。风为 阳邪 ,六 淫之 首 ,风为 “ 百病之长 ” 伤 于风者 ,上先 受之”,“ 高之 ,“ 巅 上 ,惟风可到 ” 若风寒外袭 ,风邪夹 寒邪上 犯巅 顶 ,寒邪 , 阻遏清 阳,凝滞 血脉 ,络道 不通 ,不通 则 痛而致 头 痛。故 治疗 上以疏风散寒 为 主。川芎 茶调 散 中之川 芎是 治疗各 种 头痛的要药 ,辛 温升 散 ,善 行于 头 目,活血 通 窍 ,祛 风止 痛 ,是 方 中 主 药 ;荆 芥 、 细 辛 、 白芷 、 防 风 、羌 活 辛 温 散 寒 ,疏风止痛 ,其 止痛作 用较 好 ;薄 荷 发散 风寒 、清利 头 目;甘草调和诸 药。全方 共奏 疏散 风 邪 、止 头痛 之功 。因 此对 照组 能起 到较好 的治疗效 果 。但 从本 临床 观察 可 以看 出 ,对照组疗效 与观察 组 比较 ,对照 组仍 不及 观察组 疗 效 好 。中医推拿疗 法 是 通过 一定 的手 法作 用 于人 体 的经 络 、 穴 位 ,它 具 有 疏 风 通 络 、 活 血 化 瘀 、行 气 止 痛 及 调 节 脏 腑 功能 的作用 。通过 手法 作用 于头 面之 头痛 病变 局部及 其相 应穴位 ,可 以疏通 局部经脉气血 ,使 脑络通 畅 ,气血调 和 , 从 而 达 到 通 络 止 痛 的 治 标 作 用 。风 池 穴 属 足 少 阳胆 经 。善 治 一 切 风 邪 为 患 ,点按 该 穴 能 祛 风 解 表 ,清 头 明 目;合 谷 、 太冲又名为人体 的 “ 四关 ” 点 按 该 两 穴 具 有 通 关 开 窍 、发 , 散外邪的作用 。因此通 过对 风池 及合 谷 、太 冲穴 的刺激 又 可祛外邪而治 其本 。现 代 医学认 为 ,推拿 手法 可 以使作 用 局部的毛细血管 扩 张 ,缓解 肌 肉痉 挛 ,加速 全 身 的血液 与 淋巴循 环 ,从 而有 效地 缓解 疼痛 症状 。因此观 察组 因加用
头痛按摩的奇效
![头痛按摩的奇效](https://img.taocdn.com/s3/m/f5037f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2.png)
头痛按摩的奇效头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它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有许多方法可以缓解头痛,而其中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方式就是按摩。
按摩不仅能够提供绝佳的放松效果,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
本文将探讨头痛按摩的奇效,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按摩技巧。
1. 太阳穴按摩太阳穴位于眉弓与外眦之间的凹陷处,是头痛常见的发作点之一。
通过按摩太阳穴,可以有效舒缓头痛症状。
按摩时,使用指尖轻轻按压太阳穴,并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持续5-10分钟。
此方法不仅能缓解头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您感到放松和舒适。
2. 额部按摩额部按摩是另一种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
您可以使用指尖或指腹,在额头上轻轻划圈按摩,从中央开始,逐渐向两侧延伸,每次持续5-10分钟。
此方法可以缓解头部压力,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头痛的不适感。
3. 角弓穴按摩角弓穴位于耳朵上方约2寸处,是一种传统的按摩穴位。
按摩时,用中指指腹按压角弓穴约2分钟,然后用力揉动穴位,每侧持续1-2分钟。
此方法能够刺激气血运行,改善头痛症状,使您感到宁静和放松。
4. 颈部按摩颈部按摩是缓解头痛的另外一种方法。
您可以用手指从颈椎开始轻轻按摩向上延伸,以舒缓颈部紧张的肌肉。
还可以使用手掌在颈部周围进行轻柔的揉捏和推拿按摩。
这些动作有助于减轻颈部和头部的压力,消除头痛。
5. 肩膀按摩肩膀按摩也是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
您可以用指尖或手掌在肩部周围进行揉捏和推拿按摩。
这样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头痛不适。
总结:头痛按摩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缓解头痛的方法。
通过按摩太阳穴、额部、角弓穴、颈部和肩膀,可以缓解头痛,减轻不适感,同时提供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头痛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了解病因并获得合适的治疗。
(注:此文仅提供头痛按摩的简要介绍,具体按摩技巧和程度请咨询专业按摩师或医生的指导。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性头痛90例临床分析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性头痛9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affd26453610661ed9f493.png)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性头痛9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性头痛效果,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止痛方法。
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原则,将9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36例,经20天的治疗,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性头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头痛;颈性;电针;推拿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其中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等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性头痛。
笔者在1998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推拿配合电针治疗颈性头痛54例。
并设计对照组36例进行观察,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1.1 对象本研究共治疗90例。
分为推拿配合电针治疗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56岁。
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2年,平均8年4个月。
普通针刺治疗组36例。
男20例,女16例,平均7年8个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本相同。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头痛反复发作,头痛呈胀痛或跳痛,头痛以向后枕部放射性疼痛为主,也有颠顶、太阳穴疼痛者,与工作疲劳及精神紧张有关。
②头痛常伴颈部疼痛,僵硬,颈椎旁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或硬结状反应物。
患椎棘突多有病理性移位,尤其枕下三角区有肌筋膜挛缩、条索、结节,大部分患者按压时会有反射头痛区域。
③x线检查颈部侧位、双斜位、x片,大多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伴唇样增生。
④颈椎核磁共振显示颈椎间盘向后突出。
2 方法2.1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组54例。
2.1.1 推拿法患者取坐位,在患者颈部、患肩部往返用衮、揉、推、搓、拿、弹、拨、理筋、等手法放松颈部项韧带。
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并把筋节、筋块作为重点治疗部位,再行弹拨、理筋等手法沿肌肉走向进行重点治疗,托拉牵引患者头部,缓缓左右旋转,板颈部运用旋转复位法,拨正偏歪的颈椎棘突,纠正小关节错位。
2.1.2 点揉法点揉风池、肩井、天宗、四神聪、头维、上星、悬厘、率谷等穴位。
头部各穴位按摩疗法...祛病美容按摩
![头部各穴位按摩疗法...祛病美容按摩](https://img.taocdn.com/s3/m/7eb7d73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f.png)
头部各⽳位按摩疗法...祛病美容按摩【下关⽳位位置图】【按摩下关⽳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痛、⽛齿紧闭、⽿鸣⽿聋、⾯神经⿇痹、三叉神经痛等按摩下关⽳的功效:消肿⽌痛、益⽓聪⽿、通关利窍【四⽩⽳位位置图】【按摩四⽩⽳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神经⿇痹、三叉神经痛、近视、青光眼、⿐窦炎、头痛、眩晕等按摩四⽩⽳的功效: 祛风明⽬、通经活络【颊车⽳位位置图】【按摩颊车⽳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神经⿇痹、三叉神经痛、⽛痛、腮腺炎等(按压颊车⽳对于速⽌下齿⽛痛⾮常有效) 按摩颊车⽳的功效:祛风清热、开关通络【⼤迎⽳位位置图】【按摩⼤迎⽳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神经⿇痹、⼝歪、齿痛、⽛齿紧闭、颊肿等按摩⼤迎⽳的功效: 接受并传送胃经向头部输送的⽓⾎物质【地仓⽳位位置图】【按摩地仓⽳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眼歪斜、流涎、齿痛、颊肿、⾯神经⿇痹、三叉神经痛等按摩地仓⽳的功效:分流胃经地部经⽔,为阳跷脉提供阳热之⽓【巨髎⽳位位置图】【按摩巨髎⽳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眼歪斜、眼睑(⽬闰)动、⿐衄、齿痛、唇颊肿等按摩巨髎⽳的功效: 冷降胃浊【⽿和髎⽳位位置图】【按摩⽿和髎⽳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重痛、⽿鸣、⽛关拘急、⼝渴等按摩⽿和髎⽳的功效:清热降浊【⽿门⽳位位置图】【按摩⽿门⽳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鸣⽿聋、⽛痛、颌肿、眩晕等(⽿门⽳是治疗多种⽿疾重要的⽳位之⼀) 按摩⽿门⽳的功效:降浊升清。
【⾓孙⽳位位置图】【按摩⾓孙⽳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部红肿、⽬⾚肿痛、⽬翳、齿痛等按摩⾓孙⽳的功效:吸湿降浊【颅息⽳位位置图】【按摩颅息⽳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鸣⽿痛、⼩⼉惊痫、呕吐等按摩颅息⽳的功效:清热降浊。
【瘛脉⽳位位置图】按摩瘛脉⽳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鸣⽿聋、⼩⼉惊痫、呕吐等【翳风⽳位位置图】【按摩翳风⽳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聋⽿鸣、头痛⽛痛、⼝眼㖞斜、⼝噤不开、齿痛、颊肿、瘰疬、⾯神经⿇痹等按摩翳风⽳的功效:聪⽿通窍,散内泄热【兑端⽳位位置图】【按摩兑端⽳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塞、⿐出⾎、⿐炎、齿龈痛、昏厥、癫痫等【神庭⽳位位置图】【按摩神庭⽳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眩、失眠、⿐渊、⿐炎、流泪、⽬⾚肿痛、结膜炎、癫痫、记忆⼒减退、精神分裂症等【上星⽳位位置图】【按摩上星⽳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眩、⽬⾚痛、⾓膜炎、近视、前额神经痛、⿐炎、⿐塞、⿐出⾎、癫狂、⼩⼉惊风等【囟会⽳位位置图】【按摩囟会⽳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眩、⾯⾚暴肿、⿐渊、⿐痈、⼩⼉惊风等【强间⽳位位置图】【按摩强间⽳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眩、失眠、烦⼼、癫痫、颈项强痛等【脑户⽳位位置图】【按摩脑户⽳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头重、头痛、失眠、⾯痛、癫痫、项强、枕神经痛等按摩脑户⽳的功效:降浊升清【风府⽳位位置图】【按摩风府⽳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落枕、失眠、神经性头痛、项强、⽬眩、咽喉肿痛、流⾏性感冒、精神分裂症、癫痫、膝盖痛等 按摩风府⽳的功效:散热吸湿【承浆⽳位位置图】【按摩承浆⽳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眼歪斜、⾯肿、龈肿、齿痛、⼝腔溃疡、三叉神经痛、⼩便不禁、癫狂等按摩承浆⽳的功效:连通体表体内【听宫⽳位位置图】【按摩听宫⽳位的作⽤与好处】缓解治疗⽿鸣⽿聋、及神经性⽿聋、中⽿炎、外⽿道炎、聋哑、癫狂、齿痛、⽬眩头昏等按摩听宫⽳的功效:回收地部经⽔导⼊体内。
偏头痛行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分析
![偏头痛行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3803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f.png)
偏头痛行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分析发布时间:2021-11-24T02:18:58.86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刘容[导读]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行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
方法:数据遴选我院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硬币分组法”分参照组(氟桂利嗪,n=45)、刘容南充佑安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行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
方法:数据遴选我院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硬币分组法”分参照组(氟桂利嗪,n=45)、中医组(针灸+推拿,n=45),2组疗效比较。
结果:与参照组比较,中医组有效率更高,P<0.05。
结论: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崇。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推拿;临床疗效现阶段较常见神经血管性疾病为偏头痛,患者患病后以单侧或双侧颞部搏动样疼痛症状,常左右两侧交替发生,具备患病率高、反复发作及迁延难愈等特点,经流行病学显示,此病在我国成年群体中的患病率为5%-10%,分析病因尚未明,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饮食及精神等因素有关,患病后头痛、恶心呕吐及畏光等表现,若病情加重则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因此早期如何提供对症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热点。
刘琛[1]证实,氟桂利嗪为治疗此病常见药,减缓不适、提高止痛效果,但长期用药易有副作用、影响疾病恢复,未获得患者满意,鉴于此,本文分析偏头痛患者行联合治疗的价值,汇总: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前瞻研究,样本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7月收治90例偏头痛患者,中医组(45例):男女比例24:21,年龄32-68岁,均值(45.38±5.14)岁;病程3-11月,均值(6.14±1.15)月;参照组(45例):男女比例25:20,年龄33-69岁,均值(45.42±5.28)岁;病程4-12月,均值(6.29±1.21)月。
P>0.05、可比较。
推拿刺络拔罐加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0例论文
![推拿刺络拔罐加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0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95d57ff46527d3240ce081.png)
推拿刺络拔罐加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0例[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治疗;推拿;刺络拔罐;手法[中图分类号] r2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颈源性头痛是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
笔者临床运用推拿、刺络拔罐加龙氏正骨手法综合治疗颈源性头痛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0例,源于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30-67岁,病程最短2d-5a。
根据患者就治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2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1.1 临床症状均以头痛为主症。
右侧痛56例,左侧痛24例,其中双侧31例。
伴有头晕52例,颈肩臂疼痛且活动受限68例,心慌、胸闷22例,耳鸣16例。
影像学资料:经ct、mri检查确诊c2~3、c3-4椎间盘突出症40例;经dr颈椎正侧位片提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者48例;经dr颈椎左右斜位片显示c2-c4椎间孔变窄者18例,环齿侧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者6例。
1.1.2 诊断标准[2] 根据sjaastad提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①单侧头痛(包括枕部、顶部、颞部、额部、眶部的钝痛或酸痛),同时伴有上颈部不适(如疼痛、僵紧、活动受限)。
②以下情况会使头痛症状加重:a.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b.在头痛侧的上颈段或枕部压迫时。
③排除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排除颈椎结核、肿瘤者。
1.1.3 诊断要点有头痛、枕部及枕下部不适,以及颈椎病表现。
颈椎触诊1-4颈椎横突不对称,2-4颈椎棘突偏歪、压痛,颈枕部疼痛。
沿紧张斜角肌向上摸到横突附着处,可有条索感,或是一个硬结,此为该处钩椎关节错位的症状。
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fc055e34b35eefdc8d333dd.png)
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疗法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60例本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并设置为对照组;另选择同一时期本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组,均接受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
完成不同方案的治疗之后,对不同治疗方案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判定,统计总有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经疗效判定与组间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
结论:针灸推拿疗法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具备理想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针灸推拿效果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n migraine patients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igraine.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migraine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set as control group.In addition, 60 migrain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ll of whom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tuina therapy.After the comple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program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program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igraine was determine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90.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1.67%), P < 0.05.Conclusion: th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has the ideal effec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Key words: migra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effect 引言:偏头痛属于常见的神经血管疾患,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临床危害较大。
四步推拿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6例疗效观察
![四步推拿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6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f8f711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7.png)
四步推拿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6例疗效观察
孔斌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7(23)10
【摘要】笔者自2004~2006年以四步推拿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9)
【作者】孔斌
【作者单位】273100 山东曲阜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四步推拿法联合小针刀治疗寰枢关节失稳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常宗雅
2.四步推拿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J], 梁振新;王华兰;刘静
3.四步推拿法治疗儿童实证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陈梅兰;汪芳俊
4.理筋正骨推拿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J], 李宗霖; 苏赐明; 雷龙鸣
5.理筋正骨推拿法配合针刺远部腧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J], 罗艳文;杨金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推拿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伴失眠49例
![针灸推拿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伴失眠49例](https://img.taocdn.com/s3/m/7be0d8e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1.png)
针灸推拿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伴失眠49例
王金杰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7(026)011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伴失眠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偏头痛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偏头痛伴失眠患者针灸推拿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并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王金杰
【作者单位】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永城 47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7.2
【相关文献】
1.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
2.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观察
3.阿米替林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偏头痛伴失眠疗效观察
4.养血
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临床观察5.阿米替林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偏头痛伴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治疗头痛39例探讨
【摘要】目的讨论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头痛的效果。
方法选择头痛患者39例,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进行推拿治疗头痛。
结果总有效率为94.87%。
结论中医推拿辨证治疗头痛的疗效确切,无任何副作用。
【关键词】推拿;手法;头痛
头痛起因复杂,中医多辨证施治。
分清症状是防治头痛的重中之重。
因头痛的原因不一,故临床表现各异。
①风寒头痛:症见头部急痛,多及前额与太阳穴,舌苔薄白,常伴咳嗽、鼻塞、流涕、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②风热头痛:症见头痛急重,有灼热感,常发热、喜凉风,多口咽干痛、牙龈肿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等,舌苔黄色。
③风湿头痛:是风寒湿邪侵袭,头部经络阻滞以致头痛。
多于阴雨天气发作,症见一侧头痛,时见两侧交替发作,舌苔白腻。
④肝阳头痛:多由肝阳上亢引起。
头部抽痛,伴有头晕、目眩、耳鸣、面红、口苦、咽干等,舌质红。
多见于高血压患者。
⑤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
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⑥血虚头痛:症见头昏,头部隐隐作痛,休息时痛减,劳动时加重。
伴有头晕心悸、四肢无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
舌质淡白,多见于久病体虚、贫血患者。
⑦肾虚头痛:肾阳虚头痛症见失眠健忘、四肢发冷、小便频数,舌质淡白。
肾阴虚头痛痛感较轻,常伴有目眩耳鸣、记忆减退、失眠多梦等,舌质红。
⑧淤血头痛:头痛较剧烈,经常发作,痛处固定。
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失眠、记
忆减退等,舌质紫暗或有斑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2天,所有患者均经ct或nri检查确认无颅内占位性病症,其中外感头痛11例,内伤头痛28例。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原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1.2.2取穴及部位印堂、鱼腰、攒竹、头维、太阳、百会、四白、迎香、肺俞、风门,肩井、大椎、风门、曲池、合谷、中脘、丰隆、三阴交、阳陵泉、太冲、行间、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内关、气海、关元、心俞、膈俞、肾俞穴,头面部六阳经及督脉循行部位。
1.2.3手法一指禅推法、推法、揉、点、按、拿法、抹法、摩法、擦法。
1.2.4常规手法患者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从鼻梁上端印堂穴开始向上,沿着前额发际到眉毛攒竹穴、鱼腰穴到头部头维穴、太阳穴,用抹法于印堂穴,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有节律的。
双手共20次,注意力量轻柔,以前额皮肤不变红为度。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
注意力量不宜过大。
用点按法,作用于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百会穴。
持续数秒或半分钟,应以轻揉为主。
用点按法,作用于四白穴、迎香穴。
持续
数秒或半分钟。
两掌互相摩擦,擦热后将两手掌心放置在两眼上,使患者有温热的舒适感。
重复操作3至5次。
1.2.5辨证加减①风寒头痛:用滚法在项背部治疗2至3分钟,按、揉肺俞、风门,再拿两侧肩井。
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②风热头痛:按、揉大椎、肺俞、风门各一分钟,再拿两侧肩井。
按、拿两侧曲池、合谷,以酸胀为度。
③风湿头痛:重按太阳、头维穴,再按揉大椎、曲池,配合拿合谷、肩井,再以虚掌拍击背部膀胱经,以皮肤微红为度。
④肝阳头痛:推桥弓,自上而下,每侧各二十余次,两侧交替进行。
按、揉两侧太冲、行间,以酸胀为度,再摩擦两侧涌泉,以透热为度。
⑤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及按摩中脘、天枢穴。
按、揉两侧足三里、丰隆、内关穴。
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
⑥血虚头痛:以中脘、气海、关元穴为重点按摩腹部。
按、揉双侧心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以酸胀为度。
⑦肾虚头痛:摩腹6至8分钟,以气海、关元为主。
横按督脉和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
⑧瘀血头痛:按、揉太阳、攒竹穴及前额、头侧胆经循行部位。
摩擦前额及两侧太阳穴,以透热为度。
以上各型,日做1-2次,每次约半小时,1周为1个疗程,可以连续进行多个疗程。
1.3疗效标准①治愈: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内不复发;②好转:头痛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39例患者中经上述手法治疗1-3疗程,治愈32例,占82.05%;
好转5例,占12.82%;无效2例,占5.12%;总有效率94.87%
3讨论
3.1中医认为头颅居身体之首位人体五脏六腑之清阳之气,皆循经由此而上流注于头部,故中医称之头为诸阳之会。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如六淫之邪外袭,直犯清空,或循经络上干,或痰浊、瘀血痹阻经脉,致使经气壅遏不行,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经脉失养,或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风寒外袭、风热犯上、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瘀血等证型。
3.2头痛是全身病理变化的局部反应因此治疗头痛应当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辨证论治,推拿治疗头痛主要讲求以各种手法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如果属于风寒头痛者,则以祛风散寒为主;风热头痛者,治以解表清热为主;风湿头痛,则宜祛风利湿为主;肝阳头痛,治以平肝潜阳为主;疾浊头痛,则当健脾化湿为主;肾阳衰微而至头痛,拟配合温肾壮阳之穴位;肾阴亏损而致头痛,则予以养阴补肾之手法;瘀血头痛者,治宜加强活血化瘀之法。
推拿百会、太阳、风池、迎香、印堂等穴,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对外感头痛作用良好。
推按大椎、中脘、天枢等可以疏通任督二脉,治疗内伤头痛效果好。
3.3女士头痛与月经周期或更年期有关系,女性在月经前容易发生头痛,因为月经期前后血液中会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它可松弛平
滑肌、扩张血管,使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
有的病人固定性季节发病;有阴雨天发病;有白天剧,夜间轻;睛天剧,阴雨天轻或反之;工作忙轻、工作闲头痛重;心情好痛轻,心情不好头痛重;早晨起床头痛重,夜间头痛消失或晨头痛轻,下午重。
此种现象是人与大自然有关,中医医学认定人与天有关系。
其他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等,都能引起头痛。
推拿手法治疗头痛,使大部分典型的局限性发作头痛的病人得以根治。
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理筋散结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3.4对头痛的产生原因至今尚不明确,但此症是大多数人们一直困扰的问题,大多数病人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或好转,也有些病人头痛是由于各种疾病所致,需要正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若延误诊治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王明礼.临床头面痛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