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主题美即是丑,丑即是美是如何贯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麦克白》的创作背景
《麦克白》创作于1606年。自19世纪起,《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即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其创作时期处于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时期, 莎士比亚思想中的矛盾加深了。这一时期也正是英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 所谓的伊丽莎白“盛世”在这时已成过去, 封建势力与王权的矛盾以及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与封建势力的矛盾都异常锐。而新建的斯图亚特王朝更是凶暴反动、倒行逆施, 使得王权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联盟开始解体。此外, 由于农村的圈地运动, 加速了农民的破产, 人民群众与王权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加剧。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 莎士比亚更多地接触到了残酷的现实, 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于是他满怀抑郁愤慈的情绪写下了一系列悲剧。了解了《麦克白》的写作背景后就让我们走进作品。
二.提出问题
“美即是丑,丑即是美”,莎士比亚借女巫之口在第一场就为本剧本定下这样一个主题,试阐述这个主题是如何贯穿全剧的?
三.浅析
几乎所有莎士比亚悲剧都贯穿这样的主题:世界千变万化,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人如此,命运亦是如此。在《麦克白》剧中最先出现的不是本剧的主人公麦克白,而是三位女巫。在第一场中女巫的出现是在电闪雷鸣的诡异天气下,三女巫的对话中出现了“美即丑恶丑即美,翱翔毒雾妖云里”,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这个重要的主题。英国中世纪的传统观念认为事物必然要走向自己的反面,当伟人处于命运之巅时,最容易掉下来被命运之轮辗得粉身碎骨;骄傲是毁灭的开始,野心家在达到个人目的同时也为自己挖掘了坟墓;上帝跟你的恩惠也许是你走向毁灭的开始。实际上,剧中的每个人物,每场戏,都处于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和矛盾的挣扎。
(一)简析剧情中反映出的美即是丑,丑即是美
第一幕
第一场:最开始三个女巫的对话中,点出“美即丑恶丑即美”一话,点明了剧本的主题,表明了恶和善都是同时存在的,极端对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第二场:军曹叙述了叛徒的奸恶和麦克白的英勇,再一次把美丑相连,表明美和丑是可以调换。邓肯在最后说:“他所失去的,也就是尊贵的麦克白所得到的。”他是指被打败的叛徒考特爵士。他所失去的,表面意思是指爵位,可是如果连接到后来一幕四场马尔康的话:“他很坦白地供认他的叛逆,请求您宽恕他的罪恶,并且表示深切的悔恨。”考特已经成了一个悔改的人,他失去的除了爵位还有他原本拥有的贪欲和野心,而这些对应邓肯之前所说的,随着爵位的转换这些秉性也转移到了麦克白身上,这里体现出来的是普通阶层的善良和身处爵位所拥有的贪欲邪念之间的转换,是美与丑之间的转化。
第三场:麦克白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这是麦克白说的第一句话。两个对立的形容词使这句充满矛盾的话和巫婆们那句“美即丑恶丑即美”发人深思的
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三女巫消失后,麦克白说:“消失在空气之中,好像是有形体的东西,却像呼吸一样融化在风里了。”是无处不在的隐喻。
第四场:在考特死之前突然变得视死如归,坦白供认自己的罪行,请求麦克白的宽恕,并且深切悔恨,从坏回到了好,从丑恶变回到善良,从而响应了开头的美丑说。
(二)从人物刻画感受主题
美即是丑,丑即是美这一主题最大的体现还是在剧中的人物当中,我们主要分析剧中的麦克白。在剧本的开始,他在镇压叛乱和抵御外敌的拼杀中战绩显赫、功勋卓著饱受人民的称颂和国王加封重赏,然而在这种情形下他却说“阴郁又光明的日子”暗示了他性格深处的矛盾,说明了野心与良知的战争已经开始弥漫硝烟,他渴望更大的成功,而不是安于现状去做一个王权膝下的臣子。他想做出惊天动地的一番事业,可是是依附于他身上的道德光环成了他前进的绊脚石,最终野心战胜道德,丑恶战胜美,麦克白走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他下决心杀死邓肯时他十分紧张、恐惧,这是他伦理道德的冲突在作祟,可以说在他刺杀邓肯时候他的道德良知并没有完全被吞噬。而在他登上王位之后便立刻陷人了难以逃脱的内心折磨之中,“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在这挣扎之中野心和权势欲变本加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更为血腥地杀害了班柯父子,手段更为狡猾,神情也更为放松。这个时候的麦克白良知道德已经彻底的沦陷了,他成了权力的奴隶。他痛苦地说“我已经活得够长久了;我的生命已经日渐枯萎,像一片凋谢的黄叶;凡是老年人所应该享有的尊荣!敬爱!服从和一大群的朋友,我是没有希望再得到的了;代替这一切的,只有低声而深刻的诅咒,口头上的恭维和一些违心的假话”。这时候的麦克白已经完成了美与丑的转化,不禁让人感叹世界千变万化,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人如此,命运亦是如此。从骁勇善战的卫国将军到残忍邪恶的暴君,从对他夫人轻呼亲爱的到对其死亡异常冷淡,麦克白的巨大变化深深体现了剧本的主题:美即是丑,丑即是美。
四.结语
莎翁笔下的人物如同一个现实社会里的人物,充斥着美与丑、善与恶。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人类的忠诚,对人性的高度责任感,使他在塑造人物时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他的人物,始终忠实着自己的个性,都有丰富的内心生活和复杂的内在矛盾。在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中, 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与现实社会,与当时背景潮流是紧密相连的。麦克白身上带有明显的资产者贪欲性格是破坏平静安宁的性格根源, 是莎士比亚所批判的,而他英雄般的进取精神又是他所同情的。所以,莎士比亚戏剧所展示的道德冲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从他笔下的人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伦理道德倾向, 看到了这种伦理道德观与社会、历史、读者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