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识图课件
合集下载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上课课件

四、任务评价
实物钢筋梁 绑扎中的问 题与解决
集中标注 和原位标 注的定义
原位标注优 先原则的运 用
五、任务拓展
请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搜寻到正确的梁平法标注图,选择图中的某 一跨梁,用CAD进行梁配筋截面详图的绘制,并用QQ群或邮箱发给老师。
二、案例展示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详解
◆
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 3.箍筋配置 4.纵向钢筋5.相对高差
梁 平 法 施 工 图
1.梁的编号:由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和有 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 2.梁的截面尺寸: 3.纵向钢筋: 底筋(本跨通长),主要用于承受正弯矩; 梁侧钢筋(G或N,前者当梁高超过一定数值时, 比如600mm,需设;后者是抗扭钢筋),梁侧 钢筋在本跨内也通长,且在截面上是对称布置; 顶筋:主要承受负弯矩,考虑到负弯矩离开支座 一定距离后会变成正弯矩,因此顶筋中部分钢筋 可以截断,同时考虑到必要有通长筋与箍筋形成 钢筋骨架,因此顶筋存在着通长筋与截断筋两类
选注
原位标注
上筋; 下筋; 集中标注的修正信息; 附加箍筋或吊筋。
原位标注: 梁原位标注内容为梁支座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对 集中标注的原位修正信息等。 原位:通常分为两个位置,一个是梁底跨中 (M),一个是梁顶靠近支座位置(N)。 M:截面尺寸,梁底筋,梁侧筋,箍筋,相对高差 N:通长筋与截断筋,“+”前表示通长筋,“+” 后表示截断筋。若没有“+”,则可以看集中标 注看通长筋的信息
4.横向钢筋: 箍筋,直径,间距,肢数,主要用于抗剪,其中 直径与肢数沿跨是不会变的,但间距可能会变, 主要是在抗震结构中的框架梁中,存在加密区与 非加密区: 拉筋:是伴随梁侧钢筋的存在而存在,其直径和 等级与箍筋类同,但间距是箍筋间距的两倍,截 面上根数取梁侧钢筋根数/2 5.相对高差:指梁顶相对于主要标高(通常为结 构层主标高)的高差
梁平法识图 PPT

梁平法识图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5.3 非框架梁识图操练 5.4 框架梁钢筋构造 5.5 悬挑梁钢筋构造 5.6 抗震框架梁钢筋识图操练 5.7 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操练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1.1 梁的分类
梁构件
梁分类
梁钢筋分类
梁各种情况
楼面框架梁KL 屋面框架梁WKL 非框架梁L 框支梁KZL 井字梁JZL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和肢 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座端部箍筋, 后写跨中箍筋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 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 筋,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 分长度计算。
12φ8@100(4) φ8@200(4)
φ8@100/200(2)
梁平面注写方式
②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肢数一样,肢 数注写一次,写在括号内; 如果不一致分别注写在括号内
φ8 @100/200(4)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 的4肢箍筋,箍筋为II级钢。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 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 筋,箍筋为II级钢。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箍筋
上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箍筋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1m00m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5.3 非框架梁识图操练 5.4 框架梁钢筋构造 5.5 悬挑梁钢筋构造 5.6 抗震框架梁钢筋识图操练 5.7 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操练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1.1 梁的分类
梁构件
梁分类
梁钢筋分类
梁各种情况
楼面框架梁KL 屋面框架梁WKL 非框架梁L 框支梁KZL 井字梁JZL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和肢 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座端部箍筋, 后写跨中箍筋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 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 筋,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 分长度计算。
12φ8@100(4) φ8@200(4)
φ8@100/200(2)
梁平面注写方式
②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肢数一样,肢 数注写一次,写在括号内; 如果不一致分别注写在括号内
φ8 @100/200(4)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 的4肢箍筋,箍筋为II级钢。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 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 筋,箍筋为II级钢。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箍筋
上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箍筋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1m00m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

梁平法中钢筋的分类与作用
钢筋的分类
根据钢筋在梁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钢筋可分为受力筋、架立筋、箍筋等。
钢筋的作用
受力筋主要承受拉压应力;架立筋固定箍筋及受力筋的位置,构成梁的整体; 箍筋抗剪切、抗扭作用,同时约束受力筋。
梁平法中的基本公式与计算方法
基本公式
梁平法中的基本公式包括梁的弯矩公式、剪力公式、挠度公式等,用于计算梁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内力值。
率。
梁平法能够准确地表达梁的几何 信息和钢筋信息,对于施工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图的审查都
较为方便。
梁平法的发展历程
梁平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 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
为了提高制图效率和准确性,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借鉴国际标准和日本建筑标准的基 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制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 图》,即梁平法。
计算方法
根据基本公式,可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如弯矩调幅法、剪力平衡法、挠度修正法等,以确定梁的配筋方案。
03
梁平法的详细解读
梁平法图集的组成与使用说明
梁平法图集构成
梁平法图集由梁平面布置图、梁配筋图、梁截面注写和梁平法施工图的计算公式等部分组成。
梁平法图集使用说明
梁平法图集是用于表达梁的尺寸、形状和配筋等信息的标准文件,使用时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进 行理解和应用。
06
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总结与展望
对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的总结与评价
内容丰富
该课件包含了大量的梁平法识图 基础知识,内容详实,重点突出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梁平
法识图的概念和应用。
形式多样
该课件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图形、 动画、视频等,使得学习过程更加 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梁平面表示法课件

>=500
>=500
>=Lae
3600
>=0.5Hc+5d
5800
梁配筋
>=Lae >=0.5Hc+5d
3600
15d
挑梁架立筋
>=Lae >=0.5Hc+5d
2800
返回目录
15d 15d
12d
支座负筋双
支座负筋 梁配筋图如下:排筋
Ln1/3 >=0.4Lae
Ln/3 Ln/4
Ln/3 Ln/4
C25砼,3级抗震
集中标注表达: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I级钢筋,直径8, 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2根直径22旳二级钢;
原位标注表达:支座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旳二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6根直径22 旳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 旳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4根直径18旳二级钢,全部伸入 支座;后来类推。
3600
15d
挑梁架立筋
>=Lae >=0.5Hc+5d
2800
返回目录
15d 15d
12d
支座负筋双
支座负筋 梁配筋图如下:排筋
Ln1/3 >=0.4Lae
Ln/3 Ln/4
Ln/3 Ln/4
通长筋和架立筋
Ln/3
Ln/4
Ln/3
Ln/4
Ln3/3
l(悬梁长)
Hc 50
50
>=1.5Hb
>=1.5Hb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课件

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对于密肋楼盖, 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 高高差。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8
板块集中标注
• 板块集中标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钢 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板类型 楼面板 屋面板 延伸悬挑板 纯悬挑板
• 四看梁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各梁的编号、断面尺
寸,梁上部及下部的通长钢筋、箍筋、附加钢筋、梁
顶面相对标高等。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0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1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2
柱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3
1.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
• 优点: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 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结构平面布 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构成一套新型 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改变了传统的将各个构件 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 的繁琐方法,减少了设计图纸的数量,且便于设 计修改。
• 二看细部、看标高条形基础断面图中注明了基础墙厚、 大放脚尺寸、基础底宽, 以及它们与轴线的相对位置。 独立基础断面图中不仅注明了基础各部分细部尺寸, 而 且标明了底板和基础梁内配筋。从基础底面标高可了 解到基础的埋置深度。
• 三看施工说明,了解防潮层的作法, 各种材料的强度和 钢筋的等级以及对基础施工的要求。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8
A-A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9
三、梁板柱平法施工图的阅读
• 一看图名、比例、轴线和各构件的名称编号、布置及 定位尺寸。轴线尺寸与构件的关系 。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对于密肋楼盖, 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 高高差。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8
板块集中标注
• 板块集中标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钢 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板类型 楼面板 屋面板 延伸悬挑板 纯悬挑板
• 四看梁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各梁的编号、断面尺
寸,梁上部及下部的通长钢筋、箍筋、附加钢筋、梁
顶面相对标高等。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0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1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2
柱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3
1.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
• 优点: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 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结构平面布 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构成一套新型 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改变了传统的将各个构件 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 的繁琐方法,减少了设计图纸的数量,且便于设 计修改。
• 二看细部、看标高条形基础断面图中注明了基础墙厚、 大放脚尺寸、基础底宽, 以及它们与轴线的相对位置。 独立基础断面图中不仅注明了基础各部分细部尺寸, 而 且标明了底板和基础梁内配筋。从基础底面标高可了 解到基础的埋置深度。
• 三看施工说明,了解防潮层的作法, 各种材料的强度和 钢筋的等级以及对基础施工的要求。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8
A-A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9
三、梁板柱平法施工图的阅读
• 一看图名、比例、轴线和各构件的名称编号、布置及 定位尺寸。轴线尺寸与构件的关系 。
梁平法PPT课件

的总配筋值,侧部钢筋以G开头,侧部受扭钢筋以N打头,且 对称布置。侧部钢筋的拉筋不进行标注,按构造要求第87页 进行配置即可。
8、梁顶面标高差值(P28) 该项为选注值。注写梁顶面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
差值。
(四)梁构件原位标注识图 1.梁支座上部纵筋,含该部位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P28)
梁支座上部纵筋识图
(二)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
1、梁构件集中标注示意图
2、梁构件编号识图 梁构件集中标注第一项必注值为梁编号,由代号、序号、
跨数及是否有外伸三项组成
梁构件编号识图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是否有外伸
KL:楼层框架梁 WKL:屋面框架梁
(XX):表示端部 无延伸,括号内的 数字表示跨数
L:非框架梁 KZL:框支柱
上配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平法标注是直接在平面图相应位 置的主梁上,引出总配筋值。
1)附加箍筋 图中表示每边各加3根,共六根附加箍筋,2肢箍。
2)附加吊筋 该图中表示2根直径14的吊筋
3)悬挑端配筋信息 悬挑端若与梁集中标注的配筋信息不同,则在原位进行标注
4 原位标注修正内容(《11G101-1》P29) 当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部适于某跨或某外伸部位时,将其修正内容原
位标注在该跨或该外伸部位。
第二节 梁构件钢筋构造
本节讲解梁构件的钢筋构造,是指梁构件 的各种钢筋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 钢筋构造情况,位于《11G101-1》第79~91 页
本节以楼层框架梁KL为主展开讲解,其余 梁主要讲解需要注意的
本节主要讲解抗震构件,例如抗震KL
目录
一.通常情况下梁构件钢筋种类
用数字序号表示 (XXA):表示一端
顺序号
有外伸
8、梁顶面标高差值(P28) 该项为选注值。注写梁顶面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
差值。
(四)梁构件原位标注识图 1.梁支座上部纵筋,含该部位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P28)
梁支座上部纵筋识图
(二)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
1、梁构件集中标注示意图
2、梁构件编号识图 梁构件集中标注第一项必注值为梁编号,由代号、序号、
跨数及是否有外伸三项组成
梁构件编号识图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是否有外伸
KL:楼层框架梁 WKL:屋面框架梁
(XX):表示端部 无延伸,括号内的 数字表示跨数
L:非框架梁 KZL:框支柱
上配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平法标注是直接在平面图相应位 置的主梁上,引出总配筋值。
1)附加箍筋 图中表示每边各加3根,共六根附加箍筋,2肢箍。
2)附加吊筋 该图中表示2根直径14的吊筋
3)悬挑端配筋信息 悬挑端若与梁集中标注的配筋信息不同,则在原位进行标注
4 原位标注修正内容(《11G101-1》P29) 当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部适于某跨或某外伸部位时,将其修正内容原
位标注在该跨或该外伸部位。
第二节 梁构件钢筋构造
本节讲解梁构件的钢筋构造,是指梁构件 的各种钢筋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 钢筋构造情况,位于《11G101-1》第79~91 页
本节以楼层框架梁KL为主展开讲解,其余 梁主要讲解需要注意的
本节主要讲解抗震构件,例如抗震KL
目录
一.通常情况下梁构件钢筋种类
用数字序号表示 (XXA):表示一端
顺序号
有外伸
梁平法识图课件.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箍筋
• 13Φ10@15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 筋,直径为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4肢箍间距为 150mm,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mm,4肢箍。
• 18Φ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
HPB300级钢筋,直径为12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4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 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 •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 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面中绘 制; •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 /h2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 思考: • JZL2(3) 300x500 • KL7(2B) 300*700/500
2.1 梁平法识图
1、梁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2.1 梁平法识图
1、梁构件的平法表达方式——平面注写
选注值: 梁顶标高差
必注值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
16G101平法识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4/7/10
14
平法图集介绍
❖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 (简称平法)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 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 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 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 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 设计。
2024/7/10
15
平法图集介绍
❖ 16G101系列图集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图集包括《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16G101-2、16G101-3
16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6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6G101-3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础
2024/7/10
6
请找出 开口箍筋
请说出 纵筋根数
请说出 箍筋类型
这里有 哪些钢筋
2024/7/10
9
这是什么 节点
2024/7/10
10
拉筋在 哪里?
传统图示方法
你能用 平法表示 此梁吗
2024/7/10
12
平法图例及特点
平法图 集特点
2024/7/10
13
课程介绍
❖ 本课程是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的基础课程,通过对 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看懂平法施工图, 理解平法设计和各构件的钢筋锚固、连 接、根数等构造,在理解平法设计的基 础上,整理出具体的计算公式,本课程 重难点是构件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模块一 基础知识
1 2 3 4 5 6
7
2024/7/10
目录
基础知识 梁钢筋算量 柱钢筋算量 板钢筋算量 剪力墙钢筋算量 楼梯钢筋算量 基础钢筋算量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PPT课件

1、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 面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等具体数值的方式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
8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2、梁的截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面 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面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等具体数值的方 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梁两侧的总配筋值(两侧对称配筋) 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
.
17
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项)
梁顶面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需将其写入括 号内,无高差时不注写。
图例识读:
18
207号楼层框架梁,10跨, 矩形截面梁,梁宽250mm,梁
无悬挑
高650mm
上部2根
HRB400 级通长钢 筋,直径 为16mm, 下部为
27
梁支座上部纵筋识读举例4
(1) ②轴支座两边配筋不同,分别标注。 (2)②轴左侧为4根20;右侧为6根20,分上下两排。
.
23
(1)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该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纵筋自上 而下分开;
当同一排纵筋采用采用两种直径的钢筋时,用“+” 号将两种直径的钢筋相连且将放在角部的钢筋写在加 号的前面。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钢筋配筋 相同时,仅在支座的一边注写配 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当支座两边的上部钢筋配筋不同
c、附加箍筋或吊筋
d、梁集中标注内容 不适用于某跨时的 原位标注。
.
20
吊筋 • 吊筋:在连续梁中,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在负
弯矩作用下截面上部处于受拉区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故可以在主梁上用附加钢筋或吊筋。吊筋设置于集 中荷载处,以增强局部抗剪能力,如主次梁交接处 的主梁设置吊筋,或梁生柱处的梁设置吊筋。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 面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等具体数值的方式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
8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2、梁的截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面 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面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等具体数值的方 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梁两侧的总配筋值(两侧对称配筋) 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
.
17
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项)
梁顶面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需将其写入括 号内,无高差时不注写。
图例识读:
18
207号楼层框架梁,10跨, 矩形截面梁,梁宽250mm,梁
无悬挑
高650mm
上部2根
HRB400 级通长钢 筋,直径 为16mm, 下部为
27
梁支座上部纵筋识读举例4
(1) ②轴支座两边配筋不同,分别标注。 (2)②轴左侧为4根20;右侧为6根20,分上下两排。
.
23
(1)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该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纵筋自上 而下分开;
当同一排纵筋采用采用两种直径的钢筋时,用“+” 号将两种直径的钢筋相连且将放在角部的钢筋写在加 号的前面。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钢筋配筋 相同时,仅在支座的一边注写配 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当支座两边的上部钢筋配筋不同
c、附加箍筋或吊筋
d、梁集中标注内容 不适用于某跨时的 原位标注。
.
20
吊筋 • 吊筋:在连续梁中,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在负
弯矩作用下截面上部处于受拉区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故可以在主梁上用附加钢筋或吊筋。吊筋设置于集 中荷载处,以增强局部抗剪能力,如主次梁交接处 的主梁设置吊筋,或梁生柱处的梁设置吊筋。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幻灯片课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
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
纵筋2B25+ 2B22,表示2B25放在角部, 2B22放在中部。
18
梁平法原位标注内容
当梁中间支座左右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 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 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 去不注。
12
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
梁上部通长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 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 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采用原位标注。
如:2B22; 2B25,表示上下部通长纵筋分别为2B22 和2B25。如:2B22; 6B25 2/4,表示梁上部设置2B22 通长筋,梁下部设置6根直径25的通长筋,分两排设 置,上一排2根,下一排4根。
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既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在梁平法施工
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可采用截面注写
方式。
6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表注。集中标注表达 梁的通用数值,原位表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 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 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 部取消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xh,以修正 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24
平 面 注 写 与 传 统 表 示 方 法 对 比
25
框架梁纵筋连接范围
26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7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8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
纵筋2B25+ 2B22,表示2B25放在角部, 2B22放在中部。
18
梁平法原位标注内容
当梁中间支座左右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 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 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 去不注。
12
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
梁上部通长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 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 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采用原位标注。
如:2B22; 2B25,表示上下部通长纵筋分别为2B22 和2B25。如:2B22; 6B25 2/4,表示梁上部设置2B22 通长筋,梁下部设置6根直径25的通长筋,分两排设 置,上一排2根,下一排4根。
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既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在梁平法施工
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可采用截面注写
方式。
6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表注。集中标注表达 梁的通用数值,原位表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 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 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 部取消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xh,以修正 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24
平 面 注 写 与 传 统 表 示 方 法 对 比
25
框架梁纵筋连接范围
26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7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8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平法梁识图PPT课件

2.梁下部纵筋
(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 数量写在括号内。
32
第32页/共62页
2.梁下部纵筋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分别标注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 长的
纵筋值时,则不需再在梁下部重复作原位标注。
(5)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 下部
以Y打头标注在括号内。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时,水平 加腋
框架梁上部纵筋2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负筋长度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负筋长度13净跨长左或右支座锚固长度第二排负筋长度支座锚固长度第二排负筋长度14净跨长左或右支座锚固长度3框架梁中间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负筋长度框架梁中间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负筋长度13净跨长2支座宽第二排负筋长度支座宽第二排负筋长度14净跨长2支座宽注
筋的
51
第51页/共62页
2.框架梁下部纵筋
(1)框架梁下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
A.当柱宽hc-保护层厚度≥laE时,满足直锚条件,锚固长 度等于
max(laE,0.5hc+5d) B.当柱宽hc-保护层厚度<laE时,弯锚,锚固长度等于 hc-保护
层厚度+15d
(2)框架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
图中统一取为0. lni(lni为本跨梁的净跨值)。
43
第43页/共62页
截面注写方式
44
第44页/共62页
截面注写方式
定 义: 截面标注方式是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
面布置 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
梁用剖 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配筋图上用标注截
面尺寸 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3)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标注一 次,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PPT课件

楼板
梁
楼板
高
+
.
19
楼板
梁
楼板
平
不注写
.
20
1.基本信息 2.箍筋 3.上通筋;下通筋 4.腰筋 5.标高
.
21
【工程案例4】
表示2根直径16mm为通长筋,2根直径为12mm为架立筋,
架立筋括在括号内
.
22
【课内练习】
已知框架梁纵筋示意如图3.1.48所示,截面宽300mm, 高500mm,箍筋直径为10mm,HPB300,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将该梁标注为平法。
.
29
【工程案例9】
不伸入支座纵筋根数前加“—”号
.
30
【工程案例10】
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冲突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6/14/2020
.
31
【工程案例7】 附加箍筋
吊筋
附加箍筋和吊筋
.
32
【课内练习】
6/14/2020
.
33
【课内练习】
6/14/2020
.
34
【课内练习】
将梁标注为平法
.
35
.
42
6.梁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时表示方法? 7.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冲突时? 8.当钢筋多于一排时表示方法? 9.悬挑梁根部与端部截面高度不同时? 10.加腋梁表示方法?
6/14/2020
.
43
本节内容完毕! 谢谢!
.
44
梁平法施工图
.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能力目标:能识读梁平法施工图
.
2
复习
平法梁识图PPT课件

第15页/共80页
4.原位标注的内容
1)梁支座上部纵筋
2)梁下部纵筋 3)附加箍筋或吊筋
4)修正集中标注内容中不适用于本 跨的内容等
第16页/共80页
1)梁支座上部纵筋 • 多排钢筋,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
分开。 • 两种直径,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连,并将角筋注写在前面。 • 对称或不对称标注
数时,即同排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 钢筋时,需补充设置架立筋, • 采用“通长筋+(架立筋)”方式表达, 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 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 时,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 • 采用“;”将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隔开。
第11页/共80页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条件: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表示方法: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受扭钢筋N打头;连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 配置。
第28页/共80页
上 部 贯 通 筋 ( 书 P. 4 9 , 5 0 )
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
度 =梁的净长+锚固+搭接长度
✓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 直锚长度>laE 时,不需弯锚,取锚固长度 = Max(LaE,0.5hc+5d)
当 直锚长度≤ LaE,弯锚, 锚固长度= Max{0.4 LaE, ld} + 15d
• 当梁为变截面悬挑梁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方式为b×h1/h2, 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h2为梁端部 较小高度值。
第8页/共80页
3)梁箍筋
• 梁箍筋注写包含:箍筋级别、直径、加 密区与非加密区箍筋间距,肢数 。
4.原位标注的内容
1)梁支座上部纵筋
2)梁下部纵筋 3)附加箍筋或吊筋
4)修正集中标注内容中不适用于本 跨的内容等
第16页/共80页
1)梁支座上部纵筋 • 多排钢筋,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
分开。 • 两种直径,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连,并将角筋注写在前面。 • 对称或不对称标注
数时,即同排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 钢筋时,需补充设置架立筋, • 采用“通长筋+(架立筋)”方式表达, 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 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 时,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 • 采用“;”将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隔开。
第11页/共80页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条件: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表示方法: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受扭钢筋N打头;连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 配置。
第28页/共80页
上 部 贯 通 筋 ( 书 P. 4 9 , 5 0 )
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
度 =梁的净长+锚固+搭接长度
✓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 直锚长度>laE 时,不需弯锚,取锚固长度 = Max(LaE,0.5hc+5d)
当 直锚长度≤ LaE,弯锚, 锚固长度= Max{0.4 LaE, ld} + 15d
• 当梁为变截面悬挑梁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方式为b×h1/h2, 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h2为梁端部 较小高度值。
第8页/共80页
3)梁箍筋
• 梁箍筋注写包含:箍筋级别、直径、加 密区与非加密区箍筋间距,肢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 梁的分 类
梁构件
梁分类
梁钢筋分类
梁各种情况
楼面框架梁KL 屋面框架梁WKL 非框架梁L 框支梁KZL 井字梁JZL
……
上部纵筋 侧面构造纵 筋下部纵筋 箍筋 吊筋
……
楼面/屋面 变截面 变钢筋
……
图5-4 梁、梁钢筋、梁的各种情况分类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 内 有 什 么 钢 筋 ?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注写
混凝土平法规则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梁平面注写方式
(1)集中标注
混凝土平法规则
•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包括五项 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
• 1)梁编号 •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 3)梁箍筋 •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混凝土平法规则
200 200 3600
5800
3600
2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1.3 梁编号规定
16图集
表5-1 梁编号规定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4 梁平法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取平面注 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结构设计内容的方法,梁平法 注写方式分类见表5-2。
第1跨
第2跨
框架梁1, 2跨,两端悬挑
2.表达方式分类
混凝土平法规则
平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3.平面注写标注内容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集混中凝标土注平法规则
原位标注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 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梁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注写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混凝土平法规则
100mm
1001m0m0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2002m0m0mm
箍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mm
上部纵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箍筋
h
截面高度
b
截面宽度
侧面构造纵筋 下部纵筋
上部纵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弯起钢筋
箍筋
下部纵筋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1)梁编号
混凝土平法规则
① 梁类型代号 ② 序号:阿拉伯数字1,2,3,4…… ③ 跨数:柱或墙为梁的支座,相邻的两个
支座之间为一跨 ④ 有无悬挑代号:一端悬挑注写A,
两端悬挑为B
梁平面注写方式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一般梁均采用矩形断面,此部分写出 矩形截面的宽度b×矩形截面高度h
混凝土平法规则
项目5 梁平法识图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5.3 非框架梁识图操练
5.4 框架梁钢筋构造 5.5 悬挑梁钢筋构造 5.6 抗震框架梁钢筋识图操练 5.7 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高度 h
混凝土平法规则
宽度 b
上部通长 纵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上部支 座非通 长纵筋
架立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箍筋
混上凝部土纵平法筋规则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箍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加腋
加腋 (梁高度变化)
混凝土平法规则
Y500×250 Y:加腋
腋宽:500 腋高:250
加腋
加腋 混凝土加平腋法规则腋 腋宽梁底部轮廓线腋高
腋宽
混凝土平法规则
加腋钢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加腋钢筋
梁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注写 变截面梁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3)梁箍筋
• 箍筋级别: • 直径:6,8,10,12… •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 • 肢数
表5-2 梁平法注写方式分类
注写方式 平面注 集中标注 写方式 原位标注
截面注写方式
备注 平面注写方式为主; 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截面注写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 面注写结合使用
1.梁编号规定
混凝土平法规则
屋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WKL
混凝非土框平架法梁规则
(两端为梁) L
楼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KL
框架柱不落地 柱的力传递到
不落地
框支梁 KZL
转换柱(框 支柱)
井字梁
混凝土平法规则
框架梁 KL
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 寸相同,无主次之分) JZL
混凝土平法规则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井字梁 JZL
混凝土平法规则
框架梁 KL
井字梁 JZL
混凝土平法规则
第1跨
第2跨
框架梁2, 2跨,一端悬挑
一端悬挑
左端悬挑
混右凝端土端平悬法规则 挑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2 梁平面布置图
设计梁平法施工图的第一步,是按梁的标准层绘制梁平 面布置图。设计者可以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直接在梁平面布置图上表达梁的设计信息,一根梁标准层的 全部设计内容可在一张图纸上全部表达清楚。实际应用时, 以平面注写方式为主,截面注写方式为辅。在梁平法施工图 中,要求放入结构层楼面标高及层高表,以便明确指明本图 所表达梁标准层所在层数,以及提供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的 基准标高。除注明单位者外,梁平法施工图中标注的尺寸以 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KL2-3(2A),此 处A代表悬挑
混凝土平法规则
悬挑梁
悬挑梁 XL
梁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注写
名称
混凝土平法规则
跨数 截面尺寸 箍筋
梁上部 通长筋
梁下部 通长筋
梁侧面抗扭钢筋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集中注写
梁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注写 加腋梁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加腋框架梁
加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下方的梁
框架柱不落地 柱的力传递到
下方的梁
混凝土平法规则
转换柱(框 支柱)
框支梁 KZL
转换柱 (框支柱)
转换柱(框 支柱)
混凝土剪力墙 不落地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两层楼 板
转换柱(框 支柱)
框支梁 KZL
占据一层的 转换大梁, 有时梁上开 有洞口
转换柱(框 支柱)
转换柱(框 支柱)
混混凝凝土土剪平力法墙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①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混凝一土样平,法规则 用斜线“/” 分开, “/”前为加密 区间距, “/”后为非加密区间距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一样,不 需要用斜线“/” 分开
φ8@1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