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有关绩效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绩效管理成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是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存在了很多问题,如: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绩效考核反馈不积极等众多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的解决办法,使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效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关键词】:绩效管理国有企业考核沟通
引言
上世纪70年代绩效管理在美国兴起,90年代传入中国,它被人们称为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因为绩效管理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它能够有效地挖掘员工的潜能,进而实现公司未来发展与员工理想目标的一致。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关键在于人员的管理,它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最重要的途径,而绩效管理是国有企业有效管理员工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实施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使得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这个问题,我国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并且得出了很多的结论。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1、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通过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持续提高企业与个人的绩效水平,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管理和对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及素质等的管理。李志勇、陆珂(2008)[14]提出绩效管理不是仅仅停留在“结果考核”水平上的事后管理,而是一个以员工为中心的一系列干预活动的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不仅针对员工以往的业绩进行考核,还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与分解、绩效跟踪、考核与反馈、指导辅助、绩效改善计划制定等环节。
2、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绩效管理有助于优化整体的管理流程。徐刚、郭文林(2011)[1]认为企业管理中包含对人的激励约束和事的流程管理两大问题。流程就是应该怎样去做一件工作或完成一项业务,包括为什么做,让谁去做、怎样去做、完成后由谁负责几个方面。在企业实行绩效管理时,所有的管理者都应把公司的整体利益和效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将业务处理效率提高,对以上四方面工作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逐步完善公司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其次,绩效管理促进整体绩效的提升。洪蕾、李志刚(2007)[2]指出推行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合理制定各级发展目标,让企业员工明确工作的方向。企业营运正常的情况下,部门或个人制定新的目标时应该比之前的目标更高一些,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绩效,这样,经过绩效管理的循环,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它们的绩效都会获得提升。
最后,绩效管理有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徐枫(2011)[3]认为每个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企业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分为近期和远期目标,以其长期目标为导向,以能够预期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条件为支持,从而制定企业的出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以实现年度经营目标,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
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中,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成熟期的国有企业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得提升,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虽然国有企业有国家做后盾,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国有企业也必须得加强自我管理,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促进管
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
3、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由绩效管理向战略性绩效管理转变,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为保证绩效管理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战略导向型的绩效管理体系。石建东、王继胜(2009)[5]研究得出战略性绩效管理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中的绩效管理,它承接组织的战略,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循环。通过这四个环节的良性循环过程,管理者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不断改进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水平,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是绩效考核趋于差异化、多元化。王新安(2010)[6]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员工的需求也是呈多样化特征。所以企业激励员工的方式和途径也趋向差别化、多元化,其中包括考核内容倾向多维度化、考核主体逐渐多元化和考核方法趋向多样化。
所以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顺应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同绩效管理紧密结合,建立战略导向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国有企业及时摒弃以前陈旧的考核体系,实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二、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成为当今一大难题。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并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丁洪涛、童里里(2010) [4]在对绩效管理实施的历史中发现,绩效考核的实施结束了国有企业“有任命没有明确任期,有职务没有严格考核,薪酬同业绩不挂钩”的历史,初步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增强了企业创造价值和资产回报意识; 形成了“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将业绩考核与奖惩挂钩,初步解决了过去国有企业负责人自定薪酬、薪酬与业绩脱节、薪酬增长过快和薪酬只能升不能降等问题; 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内在动力,加快了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
王玉欣(2011)[7]提出从目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水平来看,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管理体系还需要深入与不断探索,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总结出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比较显著的问题有以下四点:
(一)在国有企业中,考核观念落后,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尹之峰、白静(2011)[8]在研究中提出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及沟通、绩效结果的应用等五部分,但国有企业中,大多数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绩效考核的层面上,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中间的诸多管理过程被忽视。绩效考核虽说在整个绩效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但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握好绩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朱惠军(2011)[9]认为这是对绩效管理的误解,这种误解使绩效管理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且造成了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漠视和抵触。管理者认为只要将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员工薪酬、奖金和升迁或降职的依据,企业就做好了绩效管理,而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远非绩效管理的全部,绩效管理只有通过各环节的过程管理才能确保成功实施。曹鹏(2010)[10]指出一些国有企业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判断性和威胁性,给员工带来很强的不安全感,以至于造成很大的抵触情绪,忽视了绩效管理的沟通性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