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炼铁厂基本状况概述

攀钢炼铁厂位于川滇交界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采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钢铁企业。目前拥有1200m3高炉3座,1350m3高炉1座,2000m3高炉1座,总容积6950m3。带式烧结机6台,总有效烧结面积853.6m2。共有设备2821台套,总重量4.8万吨。固定资产20亿元。具备年产烧结矿880万吨,生铁600万吨的规模。主要产品有生铁、渣、烧结矿、高炉煤气和瓦斯灰等。

2 高炉工序概况

2.1高炉车间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将各种炉料由矿槽经过筛称量后卸入沟下皮带,进入料车或皮带,由料车、皮带装入炉顶大、小钟之间或料罐,炉料从炉喉进入炉内。煤粉经喷吹站送入高炉与焦碳作为炉内燃料,氧气、热风送入炉内助燃。冶炼后得到的铁水、炉渣经铁口、渣口从高炉排出。铁水送往炼钢厂,炉渣送至排渣场存放。高炉尾气经除尘后得到的洁净煤气送往其他用户。除尘得到的瓦斯灰用作它用。高炉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高炉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2.2高炉重点部位结构简介

高炉是用于冶炼液态铁水的主要设备。其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里面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部分。炉喉之上设置装料设备,炉缸上部沿圆周均匀设风口,热风通过热风围管、支管和弯管、直吹管,由风口鼓入炉内,风口平面之下有出渣口和出铁口。

2.2.1高炉炉壳:高炉使用焊接的钢板炉壳。炉壳的作用是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体牢固,密封

气爆炸的突然冲击,因此要有足够的强度。炉壳外形尺寸应与高炉内型、炉体各部厚度、冷却设备结构形式相适应。

2.2.2炉身:高炉铁矿石间接还原的主要区域,呈圆锥台简称圆台形,由上向下逐渐扩大,用以使炉料在遇热发生体积膨胀后不致形成料拱,并减小炉料下降阻力。炉身角的大小对炉料下降和煤气流分布有很大影响。

2.2.3炉腰:高炉直径最大的部位。它使炉身和炉腹得以合理过渡。由于在炉腰部位有炉渣形成,并且粘稠的初成渣会使炉料透气性恶化,为减小煤气流的阻力,在渣量大时可适当扩大炉腰直径,但仍要使它和其他部位尺寸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比值以取上限为宜。炉腰高度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不很显著,一般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动。

2.2.4炉腹:高炉熔化和造渣的主要区段,呈倒锥台形。为适应炉料熔化后体积收缩的特点,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一定的炉腹角。炉腹的存在,使燃烧带处于合适位置,有利于气流均匀分布。炉腹高度随高炉容积大小而定,但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为

3.0~3.6m。炉腹角一般为79~82度;过大,不利于煤气流分布;过小,则不利于炉料顺行。

2.2.5炉缸:高炉燃料燃烧、渣铁反应和贮存及排放区域,呈圆筒形。出铁口、渣口和风口都设在炉缸部位,因此它也是承受高温煤气及渣铁物理和化学侵蚀最剧烈的部位,对高炉煤气的初始分布、热制度、生铁质量和品种都有极重要的影响。

2.2.6炉底:高炉炉底砌体不仅要承受炉料、渣液及铁水的静压力,而且受到1400~1500℃的高温、机械和化学侵蚀;其侵蚀程度决定着高炉的一代寿命。只有砌体表面温度降低到它所接触的渣铁凝固温度,并且表面生成渣皮(或铁壳),才能阻止其进一步受到侵蚀,所以必需对炉底进行冷却。高炉一般采用碳砖及粘土砖综合炉底,并采用水冷方式,大大改善了炉底的散热能力。

2.2.7高炉冷却装置:高炉炉衬内部温度高达1400℃,一般耐火砖都要软化和变形。高炉冷却装置是为延长砖衬寿命而设置的,用以使炉衬内的热量传递出,并在高炉下部使炉渣在炉衬上冷凝成一层保护性渣皮。高炉采用镶砖冷却壁和冷却水箱的冷却方式。

3指挥机构与职责:(指挥机构图见附录1)

成立厂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生产抢险组和后勤组,由厂长、相关副厂长及生产技术科、设备科、技改办公室、厂办公室、人力资源科、工会、政工科、保卫科及各车间的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部设在生产技术科调度室,负责指挥、协调、抢险、抢修、处理重大事故。相关单位在厂指挥部领导下按各自的职责迅速开展有序的工作。动员职工积极参与,紧急处置,上下结合,协调落实,从实际出发减少事故损失。

3.1 指挥机构

3.1.1 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厂长任总指挥,相关副厂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生产调度室。如厂长不在厂,由副厂长任总指挥,生产技术科、设备科科长

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3.1.2 成立生产抢险组,组长:生产、设备副厂长及助理;成员单位:生产技术科、设备科、技改办公室、保卫科及各有关车间。

3.1.3 成立后勤组,组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成员单位:人力资源科、生产技术科、厂办公室、工会、政工科及各有关车间。

3.2职责

3.2.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2.3 厂级应急处理指挥部

3.2.3.1 下达应急指令,督促预案落实;

3.2.3.2 协调抢险抢修工作(包括:人员施救、设备抢修、恢复生产等有关指令);

3.2.3.3 向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发布有关信息;

3.2.3.4 对各工作小组及相关单位应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2.3.5 确保生产、生活秩序和厂内治安稳定;

3.2.3.6 组织应急抢险的演习和训练。

3.2.4 生产抢险组

3.2.

4.1 按指挥部的抢险指令,对遇险人员进行全力抢救;

3.2.

4.2 做好现场的应急、调度工作,防止事故损失扩大;

3.2.

4.3 统一指挥、部署外援抢险力量,全力进行抢险、抢修及恢复生产工作;

3.2.

4.4 做好交通、消防和现场治安保卫工作;

3.2.

4.5 开展对受损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进行调查、统计,评估损失程度,提出处置方案,为上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2.5 后勤组

3.2.5.1 协调进行伤员的救治工作;

3.2.5.2 负责安置伤亡人员及相关的善后工作;

3.2.5.3 做好现场工作人员的后勤服务工作。

3.3 应急工作纪律

3.3.1 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都必须以最快速度赶赴并投入到指定岗位;所有重要、关键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3.3.2 在岗人员必须沉着、冷静、谨慎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机或脱逃。

3.3.3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指挥和调遣,以提高抢险抢修的整体效果,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协调一致。

4事故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