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与问题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 (2)

二、我国农作物耕作制度存在主要问题 (10)

三、农业机械在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发展情况 (5)

四、我国农作物耕作制度研究进展 (11)

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与问题思考

一、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

耕作制度是作物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既包括熟制、作物布局、种植结构与方式、轮连作等,也包括土壤耕作、地力培育、农田保护等。

按照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作物种类与熟制的不同,以及区域特征的相异性,我国耕作制度可粗略分为三个带(即一熟带、二熟带和三熟带)和12个一级区、38个二级区。一熟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地区,华北与西南丘陵旱地;二熟地区主要是华北、西南、江淮、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三熟地区主要是西南盆地,长江中下游、东南及华南水田。

我国农业耕作制度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

展历程。耕作制度也相应经过了撂荒制、休闲制、连年耕种制和集约农作制等典型阶段。当前,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现状如下:

1、东北地力保育、机械化节本增效、“秸秆还田+交替休闲耕作”等模式与技术,为东北平原粮食持续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8-2010年在东北平原中部地区玉米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其中改垄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相比有机质3年提高了2.46g/kg,产量提高了10.2%-13.8%,节约成本17-30元/亩;换垄留茬播种技术与传统耕作相比3年产量提高了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0%

2、西北旱作农区抗蚀减灾农作制模式与技术有效地减少了风蚀

对我国北方土壤侵蚀区农田生产的危害,实现区域农业及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开发的林农间作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少风蚀,风蚀量与常规耕作相比降低了28.32%,产量较常规耕作提高了27.28%;集成示范的农田地膜覆盖微集水旱减灾模式与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旱地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高产稳产能力。

3、西北绿洲灌区将保护性耕作、高效节水技术与产业化经营有效集成到制种玉米、多熟高效农作制模式,显著提高了西北灌区农田可持续利用能力和整体效益。

4、西南丘陵旱地新三熟“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及技术,成功替代了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在实现增产增收同时,推进了丘陵旱地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麦/玉/薯”模式的比较,“麦/玉/豆”模式省工省力节约工费100多元,适应西南丘陵地区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需求,对提升南方大豆生产能力也有积极贡献。2008-201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436万亩,获综合经济效益5.36亿元,新增大豆49.27万吨。

5、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小麦-玉米两熟超高产农艺与农机配套、一体化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技术,为协调粮食主产区高产与节本增效矛盾提供了新途径。

超高产农艺与农机配套技术2008-2010年累计示范面积40万亩,单产增加6-10%,节本增效80-100元/亩,肥水效率提高12%。

6、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冬作物(油菜、马铃薯、黑麦草、紫云英)+双季超级杂交稻”模式与技术,不仅对提高稻田生产力效果明显,对稳定我国双季稻面积贡献突出。

探索了油稻稻全程机械化的配套技术,解决双季稻用工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2008-2010年,在湖南南县、华容两县累计推广应用27.87万亩,油菜籽平均产量达115 kg/亩,两季水稻产量为1095kg/亩,增加总产值23810.3万元。

7、稻麦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模式及技术,实现了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全程机械化,对长江下游经济发达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意义重大。

2008-2010年该集成技术在江苏省如皋、常熟累计示范推广52万亩,周年稻麦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增产10%以上,新增粮食产量50092吨,新增纯收益7930万元。

8、通过稻麦轮作秸秆沟埋还田、农田有毒物质阻控和消减、基于生态补偿环保型农作技术推广等,探索了长江下游水网农业区(太湖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作制模式及技术。

在确保高产高效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农田污染,保护了水体生态环境。2008--2010年累计示范推广10500亩。通过示范推广,示范区稻麦产量平均增产5.2%,每亩农业成本平均降低250-300元,农田化学农药投入水平降低15%,氮、磷流失率降低10%,稻麦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9、“菜-稻-菜”模式及技术不仅实现了华南地区水稻和蔬菜传统耕作制度改革创新,也为我国广大蔬菜产区“夏闲田”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二、农业机械在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发展情况

1、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发展情况

我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5%,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旱作农业的面积约3300万公顷。

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降雨少、气温低、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活贫困。2000和2001两年的持续干旱,造成北方大幅度减产,山西2000年因干旱全省粮食减产30%以上,河北有些已经脱贫的县区,因为干旱大幅度减产,又返回

贫困。2001年全国又有2300万公顷农田受旱,没有重大的改革,旱区农民难以脱贫致富。二是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以山西为例,每年随雨水流入黄河、海河的泥沙量达4.56亿吨,其中带走有机质508万吨,氮、磷肥料30万吨,相当一年化肥施用量的25%。大量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蚕蚀耕地,土石山区耕层变薄,黄土高原被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加剧了“旱、薄、粗、穷”的局面。

风蚀沙化则是我国北方旱区近年来更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过度的开垦及不适当的耕作,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快,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据统计,我国发生沙尘暴次数逐年上升,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尤其是2000年春季,北方连续10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荒漠化面积则已经占国土面积的28%,而且还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迅速扩展。

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原因,除大量开荒、林草植被减少外,还和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密切相关。如旱地采用火烧秸秆、铧式犁翻耕、土地裸露休闲的传统耕作,就是不恰当的方式。翻耕可以疏松土壤、翻埋肥料杂草,再经过碎土平地,创造良好的种床,但地表疏松裸露、蒸发与径流大、风刮起沙、水冲土流,是导致沙尘暴猖撅、荒漠化加剧的重要原因。据调查,影响京津地区的沙尘暴,70%左右沙源来至于内蒙古、山西、河北以及京津周边干旱裸露的农田。为了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