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观后感
班级:10级音乐1班学号:101311033 姓名:张忠政在电影王国中,法国电影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迷路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公映了一些记录日常生活情景的短片,获得成功,这一天被公认是电影诞生的日子。即使如今,法国电影仍有与好莱坞分庭抗衡的资本,法国有在世界影坛具有权威与巨大影响力的戛纳电影节,以及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法国凯撒电影奖,同时多部经典影片被当做电影学习课程。由此看来法国电影是世界电影界不可多得的瑰宝,下面我将通过我观赏过的电影,来浅谈对法国电影的认识。当然每部电影只代表其导演的风格,尤其对于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法国,仅凭几个影片就对其电影做论述,这样做显然是片面的,我仅希望揭开法国电影的冰山一角,以窥其蕴含的无穷魅力。
在所欣赏的影片中,喜剧片占了很大一部分,也许很多国内观众对《虎口脱险》有些印象,可课上放映的喜剧片基本没有采取那种闹剧式的表达,《乡间别墅的幸福生活》《无价的女人》《给我你的手》《替身演员》等影片采取更加含蓄的方式,通篇少见波澜,似小溪潺潺,娓娓道来,往往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其笑点来自于角色身上具有的特质,很多时候引人发笑的是自嘲式的幽默,既然不是什么大人物,观众便更容易将自己投射到主人公身上,所以即使有些故事情节落入俗套,可总能将观众们的情感代入影片中。
《放牛班的春天》与《蝴蝶》是所观看的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他们都有很好的音乐与之配合。贯穿于整个《放牛班的春天》的是孩子们稚嫩清澈的歌声。一曲曲听下来,使人心生愉悦,似身临如画美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小径蜿蜒、枫叶红澄、海波荡漾、翠鸟轻翔,一时间,恍惚中满是轻快温馨。《蝴蝶》中那首《Le Papillon》充满了童真温馨,在清新活泼的旋律中,乐莎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是电影内容的浓缩,乐莎的提问有那少不更事的可爱,朱利安的回答亦有一种历经沧桑的温柔,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年幼的乐莎与老人朱利安身上具有相同的特质,终点往往就是起点,岁月教人学会释然,不再掩埋纯真,不再娇柔做作,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无病呻吟。。。晚年亦是童年。如果单凭故事情节,这两部影片并不十分出彩,但导演对于故事的情感叙述拿捏得很好,没有好莱
坞似的明星与快节奏,影片从一开始就能让人心平静,然后慢慢的软化他,同时影片的画面处理也堪称精良,《放牛班的春天》中城郊的古堡式的建筑,灰色斑驳的教室似乎为影片打了底色,配合两个老人的回忆,便和那张泛黄的照片合为一体。《蝴蝶》中大部分场景在野外,那如画美景就是纯真童心的最好衬托。我很喜欢《放牛班的春天》临近结束的一幕,当马修留下佩皮诺一人在车站,,汽车缓缓开走,镜头转回佩皮诺,小孩子阴霾的脸上突然绽放出了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汽车停下,马修还是忍不住下来带走了池塘之底最年幼的孩子佩皮诺,在一个周六的白天,和他喜欢的老师——马修,一起离开了。随着汽车的驶离,林荫大道逐渐宁静,就像是一幅画,茂密的参天大树随着风摇曳着树叶,阳光透过那些小小的缝隙,密密的洒了下来,放牛班的春天是如此一幅安祥宁静的图画。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谈到法国,爱情怎么能够忽略,《被爱的人》《两小无猜》是一部法国式的浪漫爱情电影,可能很多国内观众并不能轻易接受电影中那近似毁灭性的爱情,其实这种带有着幻想的电影,都带着不同程度的夸张成分,你信则存在,不信则消逝。在梦想面前,还是带着一个孩子心去看待吧,不要去发出愚蠢的疑问,虽然我也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那个盒子已经沉入水底又怎么会出现在婚礼现场的女主人公手中,等等。但是这样问只会显现人的老态龙钟。所以对于这个幻想与现实结合,美好却又疯狂的电影,我们只能用一个干净的视角去享受,只有抛开了俗世的成熟眼光,那么它才可以堪称是个佳作。我想只有相信真爱永恒的人才可以参透个中真谛,只有敢玩“敢不敢”的人,才能真正看懂影片中的游戏人生吧。
法国电影具有浪漫幽默的气质,如果用文学形式概括,那美国电影好似小说,法国电影便如现代诗歌----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所欲所云张力十足,值得反复咀嚼。但在把进军好莱坞作为事业成功标志的电影圈,法国电影的美国味渐浓,法国新生代著名导演吕克贝松丝被冠以法国斯皮尔伯格之名,他导演的《第五元素》《这个杀手不太冷》及编剧的《的士速递》《暴力街区》等都是好莱坞式的商业化大片,尽管吕克贝松的影片票房甚佳,在
国际上也拿过不少奖项,影响力十足,可在法国国内却常常被说成是向好莱坞电影投降的反面典型。
总之法国电影仍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徘徊。也当引导着法国电影取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