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合成药物学(第七章)
分子生物学 第七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7.1 遗传密码 7.2 tRNA 7.3 氨酰-tRNA合成酶 7.4 核糖体 7.5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因子 7.6 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 7.7 蛋白质转运机制
比DNA复制和转录更为复杂的过程
氨基酸活化与转运----这个过程是在氨基酸活化酶和镁 离子作用下把氨基酸激活成为活化氨基酸。 起始----核糖体与mRNA结合并与氨酰基tRNA生成起 始复合物。 延伸----由于核糖体沿mRNA5’端向3’端移动,开始了 从N端向C端的多肽合成,这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速度 最快的阶段。 终止以及肽链的释放,核糖体从mRNA上解离,准备 新一轮合成反应。
(3)校正tRNA 校正tRNA分为无义突变及错义突变校正。 无义突变: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核 苷酸的改变可能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 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UGA、 UAA),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 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
错义突变是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核苷酸
的变化使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变成另一种 氨基酸的密码。 错义突变的校正tRNA通过反密码子区的 改变把正确的氨基酸加到肽链上,合成 正常的蛋白质。(摆动原理现象)
结合的AA-tRNA分开。
7.1.3 遗传密码的特点
⑴连续性
⑵简并性与偏爱性
⑶通用性与专一性
(特殊性)
⑷终止密码
⑸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简并性: 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 18种氨基酸都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
同义密码子。
只有精氨酸是个
例外,因为在真 核生物中CG双联
7.2 tRNA
7.2.1 tRNA的结构 由于链内的碱基互 补配对,tRNA呈现
生物药物分析第七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水溶性的维生素的是1/46A.维生素EB.维生素B12C.泛酸D.维生素C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C族,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2、维生素是一类?2/46A.高分子有机化合物B.低分子有机化合物C.无机化合物D.微生物化合物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维生素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3、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是3/46A.磷酸吡哆醛B.泛酸C.TPPD.烟酰胺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酸是维生素B6在生物体内存在的主要形式,它们是氨基转移酶的辅酶,它们之间相互转变起着传递氨基的作用4、维生素E的多种异构体中哪个活性最高4/46A.α-生育酚B.β-生育酚C.γ-生育酚D.δ-生育酚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包括8种化合物,即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三烯生育酚,α生育酚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活性最高的维生素E形式。
5、下列不是维生素E鉴别方法的是5/46A.硝酸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三氯化锑反应D.紫外光谱法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三氯化锑反应用于鉴别维生素A6、在维生素E的三氯化铁鉴别反应中,与联吡啶生成红色配离子的是6/46A.NO3-B.Cl-C.Fe3+D.Fe2+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维生素E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游离的生育酚,生育酚经乙醚提取后,可被FeCl3氧化成生育醌;同时被还原为Fe2+ ,Fe2+与联吡啶生成红色的配位离子。
7、维生素E的0.01%无水乙醇液,有最大吸收的波长处在7/46A.284nmB.254nmC.332nmD.620nm正确答案:A8、关于维生素C,不正确的是8/46A.不溶于水B.不溶于乙醚C.含有不饱和键D.无臭味酸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9、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9/46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B1D.维生素E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维生素B1鉴别-硫色素荧光反应10、能发生硫色素特征反应的药物是10/46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B1D.维生素E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硫色素反应是维生素B1的专属性鉴别反应11、2,6-二氯靛酚反应利用什么性质进行鉴定维生素C11/46A.糖的性质B.酸性C.还原性D.荧光反应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2,6-二氯靛酚为氧化剂,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12、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入丙酮,这是为了12/46A.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B.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C.加快反应速度D.消除抗氧剂的干扰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注射剂中常含有作为抗氧剂的亚硫酸氢钠,在滴定前应加入丙酮(或甲醛)使之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加成物而掩蔽起来,以消除干扰13、维生素C碘量法测定要排除亚硫酸的影响则在滴定前加入13/46A.丙酮B.酒石酸C.草酸D.丙醇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注射剂中常含有作为抗氧剂的亚硫酸氢钠,在滴定前应加入丙酮(或甲醛)使之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加成物而掩蔽起来,以消除干扰14、维生素C可在三氯醋酸或盐酸存在下,经水解、脱羧、失水等反应,转变成糠醛,再与吡咯在50℃反应生成什么颜色14/46A.蓝色B.无色C.红色D.黄色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维生素C利用糖的性质鉴别15、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主要基于其什么性质15/46A.糖的性质B.酸性C.还原性D.荧光反应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基于其具有强的还原性,可被不同氧化剂定量氧化而进行。
《生物化学》第七章 糖的生物合成

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7.1 光合作用7.1.1 光合作用概述7.1.2 光能的吸收、转变和同化力产生7.1.3 光合的碳素途径(卡尔文循环)7.1.4 C4途径7.2 糖异生作用7.2.1 糖异生途径7.2.2 糖酵解和糖异生的互补调节7.3 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7.3.1 糖核苷酸的作用7.3.2 蔗糖的生物合成7.3.3 淀粉(糖原)的合成7.3.4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7.3.5 半纤维素的生物合成7.3.6 果胶的生物合成7.4 植物糖代谢的调节7.4.1 植物光合细胞丙糖、蔗糖、淀粉的相互转化7.4.2 果糖-2 , 6-二磷酸(F - 2 ,6 - BP)对糖酵解的调节7.4.3 光合作用形成的能量和还原力的外运7.4.4 植物光合细胞中糖酵解及蔗糖和淀粉合成的调节7.1 光合作用7.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nsis)是生物界中规模最大的有机合成过程,通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于碳水化合物中,每年约为8.36×1018 kJ。
放出的氧气约5 35×1011 t,同化的碳素约2×1011 t。
7.1.1光合作用概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CO2是碳的氧化态,而生成物碳水化合物(CH2O)中的碳是相对还原态,因此,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CO2为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H2O为还原剂,本身被氧化而提供CO2还原所需的电子。
CO2/(CH2O)系统的E′为-0.4 V,而O2/H2O的E′是+0.82 V,显然,在电子从水转移至CO2分子时是逆电势梯度(+1.22 V),因此,不能自发进行。
要使这一过程进行,必须供给能量。
在光合作用中,这些能量是由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提供的。
7.1.2光能的吸收、转变和同化力产生7.1.2.1光合色素和光化学反应1光合色素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两类色素分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生物技术制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2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P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运用基因工程全套技术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技术。
染色体工程:探索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异源基因导入、染色体结构改变。
生化工程:生物反应器及产品的分离、提纯技术。
3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创造条件,借助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过程被称为4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才能被称为5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与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一起归类为PPT复习题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简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程序。
P162、说明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制药的三个重要意义。
P15第一段第一行3、采用哪两种方法来确定目的cDNA克隆?P18(7目的基因cDNA的分离和鉴定)①核酸探针杂交法用层析法或高分辨率电泳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或质谱技术)分离出确定为药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测序,按照密码子对应原则合成出单链寡聚核苷酸,用做探针,与cDNA文库中的每一个克隆杂交。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分离目的蛋白,②免疫反应鉴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4、说明用大肠杆菌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必须克服的6个困难。
①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多为胞内产物,必须破胞分离,受胞内其它蛋白的干扰,纯化困难;②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在细胞内多为不溶性(包含体, inclusion body),必须经过变性、复性处理以恢复药物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工艺复杂;③没有翻译后的加工机制,如糖基化,应用上受到限制;④产物的第一个氨基酸必然是甲酰甲硫氨酸,因无加工机制,常造成N-Met冗余,做为药物,容易引起免疫反应;⑤细菌的内毒素不容易清除;⑥细菌的蛋白酶常常把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消化;5、用蓝藻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有什么优越性?蓝藻:很有前途的药物基因的宿主细胞①有内源质粒,美国Wolk实验室已构建1200种人工质粒,可用做基因载体。
生物合成药物

生物合成药物
生物合成药物的分离纯化,其目的在于从发酵液或培养液 中分离纯化具有一定浓度、符合药典或其他规定的各种药物, 又称发酵液的后处理或下游加工过程。
分离技术的高低,工艺设制的合理性,决定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也决定产品的收率与成本。
主要内容
生物合成药物
生物合成药物的一般分离纯化方法
微生物发酵产物下游加工过程的主要工序 举例
式中C1、C2分别为溶质在萃取相中和萃余液中的浓度。K0 为分配系数,反映萃取后,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若K0值大,表示萃取后大部分溶质在溶剂相中,反之在水相中
生物合成药物 萃取
分离系数β:表示萃取剂对溶质A(产物)与溶质B(杂质)分离 能力的大小
式中C1A、C1B、C1A、C2分别为溶质A和溶质B在萃取相 中和萃余液中的浓度。Β为分离系数
生物合成药物的一般分离纯化方法微生物发酵产物下游加工过程的主要工序举例过滤离心分离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交换吸附吸附法沉淀法膜分离方法色谱分析法亲和层析结晶与重结晶电泳技术亲和膜技术耦合膜技术交换吸附亲和吸附疏水吸附盐析吸附若产物在细胞内还要进行细胞破碎和细胞分离目的
生物合成药物
21 生物合成药物的 分离纯化工程学基础
若产物在细胞内,还要进行细胞破 碎和细胞分离
固液分离
两种形式:液体受限,颗粒自由和颗 粒受限,液体自由。有离心分离、沉 降、浮选、错流过滤等有关操作
初步纯化 高度纯化 成品加工
生物合成药物
方法:沉淀、吸附、萃取、离子交换、 超滤
方法: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 亲和层析、疏水层析、吸附、电 泳等
方法:无菌过滤、超滤、冷冻干 燥、喷雾干燥、结晶等
举例
青霉素提炼工艺流程图
7第七章 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药

体内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
HO HO Dopamine NH2
COOH HO NH2
HO HO L-Dopa
COOH NH2
L-Tyros ine
OH HO HO
H N
OH HO HO
NH2
Epinephrine
Nore pine phrine
盐酸克伦特罗 瘦肉精
OH
Cl H2 N Cl
H N
β2-受体激动剂,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 开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但如果作 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 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它用量大、使 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 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 入人体,就使人体渐渐地中毒,积蓄中毒。
b 受体激动剂
b1受体激动剂、b2受体激动剂、非选择性b受体激动剂
b2 受体激动剂 硫酸特布他林
博利康尼、喘康速
OH
HO
H N
· H2SO4
OH
叔丁氨基的作用
N上无取代基,仅为α受体效应
当取代基逐渐增大,α受体效应减弱,β受体效应则增强。
合成见P131
作用特点: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扩张支气管作用明 显 较异丙肾上腺素强十倍以上,作用持久 对心脏β1受体激动作用较弱 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等
儿茶酚胺类的代谢
OH HO HO MAO OH HO HO AD OH HO AR HO OH HO HO CH3O CH 2OH COMT HO CH 3O COOH COMT HO OH CH2OH OH COMT CHO CH3O HO H N COMT CH 3O HO MAO OH CHO OH H N
生物化学:第七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七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DNA的生物合成1. DNA的生物合成:指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在DNA 聚合酶催化下进行的脱氧核苷酸聚合反应。
基因(顺反子):泛指被转录的一个DNA片段。
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常用来指编码一个功能蛋白或DNA分子的DNA片段。
2.复制 (Replication):以亲代DNA分子的双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合成出与亲代DNA分子相同的双链DNA的过程。
3.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部分片段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出一条与模板DNA链互补的RNA分子的过程。
4.翻译(Translation):把mRNA上的遗传信息按照遗传密码转换成蛋白质中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5.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基因组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叫复制子。
6.DNA聚合酶反应的特点: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反应需要接受模板的指导;反应要有引物3’-OH的存在;需Mg2+激活;DNA链的生长方向为5’→3’;产物与模板的性质相同。
7.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I主要负责RNA引物的切除和校对;DNA聚合酶II主要负责修复;DNA聚合酶III主要负责复制。
8.DNA复制体:蛋白质和酶合理、精巧地分布在复制叉上,既可解离聚合,又彼此协调,形成一个高效、高精度复制的完整实体复合物。
包括解螺旋酶、单链结合蛋白(SSB)、拓扑异构酶、引发体、连接酶等。
9.复制叉:复制DNA 分子的Y 形区域,在此区域发生链的分离及新链的合成。
10.原核生物DNA的复制复制的启动:原核生物的DNA上一般只有一个复制原点,真核生物则有多个复制原点,可以同时启动复制过程。
DNA链的延伸:DNA链的延伸按5'→3'方向。
一条链延伸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一致,它的合成能连续进行,称为先导链;另一条链延伸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这条新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而且总晚于先导链,所以称为后随链。
天然药物化学第7章 三萜及其苷类 Triterpenoids

20
22
24
26 25 27
17
1
15
HO
29
5 28
环阿尔廷型(cycloartane)
21 18 11 1 3
20
22
24
26 25 27
17
H
5 9 19
H
13 14 15
HO
29
7
30
H
28
葫芦烷型(cucurbitane)
23
20 18 19 11
O 21
17 30 9 7 13
1 3
OH
O
CH3 C O OH
OH
OH
CH3 C O OH
KOH EtOH
H O
+
H OH R3O CH2R1
H+
HO CH2R1
CH2OH OH
H+/CH3OH
H O +
CH3O H CH2OH OH
CH3OH
H OH R3O CH2R1
R3O CH2R1
H
+
硫酸
HO R3O COOH H CH2 O COOR1
HO HO
H
COOH
H
COOH
(OH )
Cl -
HCl
HO R3O COOH H CH2 O COOR1 +
HO HO COOH
H
COOH
H
H
H+ CH2Cl H H COOH COOH
CH2OH
HOLeabharlann HO HO COOHHO HO
COOH
HO -
HO
COOH H+ COOH
7第七章: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

特定克隆实验中三种酵母克隆载体选择 哪一种,从下面3个因素考虑:
• 1、转化效率(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即用每微 克的质粒DNA可以获得的转化体的数目。
YEp:10,000-100,000个(转化的细胞/每微克质粒DNA) YRp:1000-10,000个 YIp: 小于1000个
7.1.6
7.1.6 其他酵母和真菌的载体
除酿酒酵母外,其他酵母和真菌的基础分子生物学
研究还需要其他相应的克隆载体。目前在丝状真菌
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载体系统主要是整合型质粒
和自主复制型质粒两大类。
在多数情况下,整合型质粒(相当于YIp)能够更好
地满足生物技术领域的需要,它们可以提供稳定的
重组体,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长时间地生长。
酵母游离型质粒,YEp13
为什么人们要构建这样一种穿梭载体?
• 原因之一是很难完整地把重组DNA从转化后的酵母 菌落中取出来。而对YEp来说不存在问题,因为 YEp在酵母细胞中主要以质粒形式存在;但是对一 些把自己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的载体来说,要想从 酵母细胞中提纯重组的DNA简直是不可能的。可是, 在有些克隆实验中,必须提纯重组后的DNA,进行 测序,以判断重组体是否已经正确构建。
3) 复制起始位点:与质粒的复制起点功能一样,是染色 体DNA复制的起始位置。
染色体结构确定后,可以通过重组DNA技术将染 色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分离开来,然后再连接在一 起,创造人工染色体。自然存在的酵母染色体有几 百个kb的长度,利用人工染色体可以携带比其他 质粒载体携带的更大的DNA分子。
YAC载体的结构和用途
质粒与C.S LEU2基因间的重组可以将YEp13整合进酵母
生物合成药物学(总论)PPT课件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生物合成药物学:是一门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 论及生物技术为主导来研制药物的边缘性应用 学科;是随着本世纪50年代医学、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种学 科以及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而逐渐从药物化学 中衍生独立出来的一门新学科;日后又紧随着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重组,细胞培养技 术,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等新生物技术发展 而长大,成为一个面向二十一世纪充满活力的 生物合成药物新领域。
激
素:
(1)重组生长激素(hGH) 重组生长激素主要用于作侏儒症的治疗,还可用于 治疗烧伤、创伤、骨折、出血性溃疡等。 (2)基因工程胰岛素(Insulin) 基因工程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基因工程 产品,于1982年Lilly公司研制成功。胰岛素是治疗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首harmaceutics 3. 基因工程药物的现状 主要是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人血清白 蛋白等)、疫苗、单克隆抗体及各种细胞生长因子。 2001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284家,其中上市公司 有622家,销售总额约为348亿美元,其中基因药物的销售额为 250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70%。从整个产业的分布情况看,生 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欧美,占全球总数的85%,欧美公司的 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7%。 美国是世界生物工程产业的龙头。美国的生物工程公司占 全球生物工程公司总数的55%,达到1466家;2001年的销售额 达285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总额的82%;美国上市生物工程公司 为318家,占全球的55%,市值达2500亿美元左右。最典型的 是红细胞生长素(EPO),从1989年投入市场以后,它已经为开 发商安进公司带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也使得安进一跃 成为全美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总资产已高达161亿美元。
第七章生长因子类药物1、细胞因子的概念:由机体各种细胞

第七章生长因子类药物1、细胞因子的概念:由机体各种细胞第七章生长因子类药物1、细胞因子的概念:由机体各种细胞分泌的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和生理活性并参与病理反应的小分子蛋白质。
2、细胞因子的种类:白细胞介素(IL):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迄今发现IL-1至IL-26;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造血细胞形成细胞集落,参与造血功能的细胞因子,如GM-CSF,G-CSF,M-CSF,EPO,TPO等;干扰素(IFN):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包括IFN-α,IFN-β,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可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细胞因子,包括TNF-α,TNF-β;TRAIL(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FAS配体等;趋化因子: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
分为CXC,CC,C,CX3C亚家族。
生长因子:对各种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3、细胞因子结构和功能特点:小分子蛋白,单链或双链,多含糖基;量微而活性强;通过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而发挥效应。
第一节生长因子概述1、生长因子概念:是一类调节细胞生长增殖的可溶性多肽类物,是导致细胞增殖效应的信息分子,又称为多肽生长因子。
2、生长因子的作用方式:生长因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发挥作用。
生长因子受体可位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
大部分生长因子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胞外:配体结合区;中间:跨膜区;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区(1)生长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2)活化的膜受体激活细胞内某些物质(3)细胞内生长信息的传递(G蛋白,磷酸肌醇,环磷酰胺)(4)某些基因的活化3、生长因子分类: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o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第二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生长激素诱导靶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肽类物质,由两种紧密相关的小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组成。
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七章 RNA的生物合成

(for emergencies)
E. coli also has six alternative sigma factors that are used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Some of the sigma factors found in Bacillus subtilis
Control of sporulation in Bacillus subtilis also involves antisigma factors and anti-anti-sigma factors!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三种RNA pol; 不同的RNA pol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Promoter of RNAP II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可以被 利福霉素(rifamycin) 抑制。
利福霉素是从 链霉菌(streptomyces) 中分离得到的一 种抗生素,可以与细菌RNA pol的β亚基直接结合,抑制第 一个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人工合成的利福平 rifampicin,可供口服,用于细菌感染 的临床治疗。
真核生物叶绿体RNA聚合酶和线粒体RNA聚合酶对 -鹅膏蕈碱不敏感,但可以被利福霉素抑制。
RPB5 RPB6 RPB7
RPB8 RPB9 RPB10 RPB11 RPB12
220 Binds DNA
’
(and has CTD)
150 Binds NTPs
45
assembly
1
32
Not essential,
(stress response)
27
Target for activators
23
Efficient assembly
(生物技术制药)酶工程制药-概述

乳酸脱氢酶 肝癌、急性肝炎、心肌梗塞,活力显著升高;肝硬化,活力 正常
端粒酶
癌细胞中含有端粒酶,正常体细胞内没有端粒酶活性
乳酸脱氢酶同工 心肌梗塞、恶性贫血,LDH1增高;白血病、肌肉萎缩,LDH2
酶 LDH
增高;白血病、淋巴肉瘤、肺癌,LDH3增高;转移性肝癌、
结肠癌,LDH4增高;肝炎、原发性肝癌、脂肪肝、心肌梗塞、
纤维蛋白,从而促使血液凝固,防止微血管出血。 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是溶解血块,为目前临床
上最新的一种酶制品,治疗血栓静脉炎、冠状动脉 栓塞等。 抑肽酶作为肽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手 术,大剂量抑肽酶可明显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的 渗血,消除因心脏外科手术后渗血而导致的死亡
16
凝血酶
17
栓溶酶类与心血管疾病
五、酶类药物的发展
1987年,第一种重组酶类药物Activase (Genentech公司,栓类药tPA)诞生,治疗由冠状 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脏病。
AdAgen(腺苷脱氨酶,阿达根):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患者,T淋巴细胞因代谢产物的累积而死亡,从而引 起免疫功能缺陷。PEG-ADA酵素,可以减少多余腺 苷, 1990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缺乏腺苷脱氨酶而造成 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Activase和AdAgen的批准,标志着酶类药物新时 代的到来,可以补充其他药物的不足。
生物化学反应依赖于催化,酶类药物在血液病、
遗传病、灼伤清除,传染性疾病、癌症等治疗方面
有广泛的前景。
29
1 酶类药物治疗遗传性疾病
AdAgen用于治疗SCID,成为第一种成功治疗遗传性 疾病的酶类药物。
30
目前至少治疗3种黏多糖储积病(MPS)的酶替代治 疗正在研究中及上市。黏多糖储积病是黏多糖代 谢的先天性缺陷,均由于缺乏特异性降解性溶菌 体酶所致,患者多以黏多糖尿、身材矮小及脂肪 软骨营养不良为特征。
第七章二萜类化合物

第七章二萜类化合物引言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在草本植物中广泛存在。
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使其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二萜类化合物的概念、类别、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药理学活性进行综述。
概念二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是一类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其分子结构由四个异戊二烯基组成,通常由30个碳原子的正构成环形结构。
二萜类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可以通过结构修饰产生各种不同的衍生物。
类别根据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差异,二萜类化合物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别包括:1.三萜类化合物(Tripterpenoids):此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三个异戊二烯基组成。
2.四萜类化合物(Tetraterpenoids):此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四个异戊二烯基组成,又称为半二萜类化合物。
3.五萜类化合物(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此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五个异戊二烯基组成,是最常见的二萜类化合物。
除了上述三个常见的类别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别的二萜类化合物,如倍半萜类化合物、六萜类化合物等。
生物合成途径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复杂多样。
其合成途径与羟基乙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密切相关,并涉及多种酶催化的反应。
通常,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异戊二烯单元的合成:通过异戊基二磷酸(IPP)和二异戊基二磷酸(DMAPP)等中间体,合成出三萜类化合物所需的异戊二烯单元。
2.环化反应:异戊二烯单元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环化反应,形成碳分子数不同的环结构。
3.结构修饰: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氧化、酯化、脱羧等反应进行修饰,产生各种不同的衍生物。
药理学活性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常被用于药物研究和药物开发。
其主要的药理学活性包括:1.抗炎活性:许多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抗氧化作用来缓解炎症反应。
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七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2020/10/28
38
2020/10/28
39
原核生物翻译过程中核蛋白体结构模式:
P位:肽酰位 (peptidyl site)
A位:氨基酰位 (aminoacyl site)
E位:排出位 (exit site)
2020/10/28
40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mRNA、tRNA、rRNA n 氨基酸
大多数简并性表现在密码子的第三个核苷酸上,即 第一、二个核苷酸确定后,第三个核苷酸可变。
色氨酸
意义: 简并密码子越多,生物遗传的稳定性越大,
氨基酸出现频率越高
2020/10/28
18
(3)摆动性(wobble)
转运氨基酸的tRNA的反密码需要通过碱基互补与 mRNA上的遗传密码反向配对结合,但反密码与密码间 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称为摆动配对。
氨基酰-tRNA + AMP +PPi
2020/10/28
31
(2)氨基酰tRNA合成酶(amino acyl-tRNA synthetase,AARS)
存在于胞液中,催化一个特定的aa结合到相应的 tRNA分子上。
每种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相应氨基酸以及携带氨 基酸的数种tRNA具有高度特异性,保证tRNA能够 携带正确的氨基酸对号入座。
UUU,UUG,UGU,GUU, GGG,GGU,GUG,UGG。 • U和G随机加入到三联体中,这样按比例各个位置 上进入U和G的概率不同,如氨基酸测定结果:
2020/10/28
7
• 如UUU:UGG=(555):(511)
= 25 : 1
• 同理UUU:UUG =5 :1,
• 根据检测结果推测:
药物合成反应—第七章还原反应_2

反应 , 使一些C-O, C-X, C-S等键断裂, 生成C-H 键的过程称为催化氢化
催化氢化的类型
1 1.非均相催化反应 2 2.均相催化反应
催化氢化的影响因素和 安全技术
1 1.催化氢化的基本过程 2 2.催化剂 3 3.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1 1 .醛、酮通过还原反应可直接得到烃 2 2.还原得到相应的醇、酚 3 3.还原胺化反应, 是转变羰基为胺或取代
胺基
举例
还原成烃基的反应
1 1 .锌汞齐直接还原为烃(Clemmensen反应) 2 2 .乌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 3 3.催化氢化还原 4 4.金属氢化物还原 3
举例பைடு நூலகம்
Clemmensen反应
强碱性条件下,与水合肼作用合成腙,进而放氮分 解转变为甲基或亚甲基。
2
2.收率一般在60%~95%之间, 具有工业生产 价值。
案例分析
案例: 抗癌药苯丁酸氮芥中间体的制备:
分析: 乌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应用于本反应,适用于对酸敏感的吡 啶、四氢呋喃衍生物,对于甾族羰基化合物及难溶的大分子羰基化合 物尤为合适。分子中有双键、羰基存在,还原时不受影响,一般位阻 大的酮基也可被还原。
分析: Clemmensen还原反应一般不能适用于对酸和热敏感的羟基 化合物的还原,如采用比较温和的条件,即在无水有机溶剂(醚、 四氢呋喃、乙酐、苯)中,用干燥氯化氢与锌,于0℃左右反应, 就可还原羰基化合物,扩大了本反应的应用范围。
乌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 应
1 1.概: 乌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是醛类或酮类在
1 1.酰卤的还原 2 2.羧酸及酸酐的还原 3 3.酯及酰胺的还原
微生物药物学第七章抗肿瘤抗生素ppt文档

二、双嵌入类化合物
经过对柔红霉素的结构改造,合成了双柔红 霉素类化合物WP631和WP652,其具有比柔红 霉素和阿霉素更强的生物活性(化学结构如图 所示)。
这两种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嵌入DNA的模式 不同:WP631优先嵌入到具有CG(A/T)(A/T)CG 的一个六核苷的顺序中,并在两个甙元之间包 裹四个碱基对;而WP652与一个四核苷顺序结 合,如PyGTPu。
• 端粒合成序列也可以被BLM切割。
第四节 其他类别的抗肿瘤抗生素
一、放线菌素D
放线菌素类(actinomycins,ActD)是一类含有 环肽的抗生素,结构中含有两条对称的五肽内酯 环,连接于一个吩恶嗪酮发色团。
• 它也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抗肿瘤抗生素。 • 自发现放线菌素对何杰金氏病有效后,人们开始
• 丝裂霉素主要是作为一种DNA复制抑制剂而发挥抗细胞 活性已被证实,很多证据揭示,这种抑制基本上是由MC 诱导的交联造成的。
第三节 博莱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
一、博莱霉素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博莱霉素(bleomycin ,BLM)是一族具有独特
结构和作用的广谱抗菌抗肿瘤抗生素,是从轮枝链 霉菌(Streptomyces vertillus )中分离到的,属于糖肽 类抗生素。
微生物药物学第七章抗肿瘤抗生素
一些作用于DNA 鸟嘌呤N2的抗肿
瘤抗生素的机制
A:柔红霉素/阿霉素; B:Cyanomorpholinyl 阿霉素; C:Barminomycin, 次红霉素; D:恩霉素;E:丝裂 霉素; F: Ecteinascidin,Et
从广义的角度看,DNA可以看作是抗 肿瘤药物的大分子受体,而大多数抗 肿瘤药物对DNA的攻击是其小沟部分。
药物化学第七章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Agents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章 抗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Agents
•生物烷化剂 •抗代谢药物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的植物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 •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及其药物
肿 瘤
• 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素的长期作用 下发生过度增殖而生成的新生物。 • 良性肿瘤:包在荚膜内,增殖慢,不侵 入周围组织,即不转移,对人体健康影 响较小; • 恶性肿瘤:增殖迅速,能侵入周围组织, 潜在的危险性大。
不良反应
• 毒性较大 –引起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 副作用 –氟尿嘧啶的N-1位为主要修饰部位。
Fluorouracil的前药
• 作用特点和适应证与Fluorouracil相似, 但毒性较低
替加氟
双呋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的前药
• 卡莫氟,抗瘤谱广,治疗指数高, 用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乳 腺癌的治疗,特别是结肠癌和直 肠癌的疗效较高。
烷化剂的作用过程--脂肪氮芥
快
慢
快
慢
• 生理pH7.4时,脂肪氮芥的β-氯原子离去生成乙撑亚胺离 子,与DNA的亲核中心起烷化作用,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 应(SN2)。 • 反应速率取决于烷化剂和亲核中心的浓度,抗瘤谱广,选 择性差,毒性也较大。
烷化剂的作用过程--芳香氮芥
慢
快
芳环与氮 原子产生共轭作用,失去氯原子生成碳 正离子中间体,与DNA的亲核中心起烷化作用,为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反应速率取决于烷化剂的浓度,抗肿瘤活性降低, 毒性降低
临床应用
• 相对于烷化剂,抗瘤谱偏窄; • 用于治疗白血病、绒毛上皮瘤,但对某些 实体瘤也有效; • 作用点各异,交叉耐药性相对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1.
2.
3.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六、沉淀法
优点:简单、经济、浓缩倍数高等。 应用范围:抗生素、氨基酸、酶、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提 取分离 1. 盐析法 定义: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下,他们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 低而产生沉淀。 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优点:无机盐不易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失活,非蛋白质杂质很 少沉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七、色谱分离法(层析法)
优点: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加热等。 1. 色谱分离法的分类及操作方式 (1)色谱法的分类 按两相所处的状态 液相色谱:以液相作为流动相 气相色谱:以气相作为流动相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按分离过程的机理 吸附色谱:依靠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力不同而分离; 分配色谱:依靠各组分在两相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依靠各组分对离子交换剂的化学亲和力 不同而分离; 凝胶色谱:依靠各组分的分子大小或形状不同而分离。 按操作形式分 柱色谱:将固定相装在柱内,使混合物溶液沿一个方向 移动而得以分离,如HPLC; 纸色谱:用滤纸作为固定相载体,混合物溶液点样后, 用流动相展开,以达到分离鉴定的目的; 薄层色谱:在玻璃板(或其他材料)上涂布固体粉末薄 层为固定相,点样后用流动相展开,以达到分离鉴定 的目的。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二、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1. 发酵液的预处理(抗生素为例) (1)控制PH和一些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 草酸:改变发酵液胶体状态和去除Ca离子, 三聚磷酸钠:可去除Mg离子等 黄血盐:可去除Fe离子等 (2)杂蛋白质的去除 等电点沉淀法、变性沉淀法、加各种沉淀剂、加絮凝剂 (3)多糖的去除 酶将其转化为单糖,降低粘度,提高虑速 (4)有色物质的去除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活性炭等 2. 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过滤:真空鼓式过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离心:管式离心机、叠片式离心机和三项倾析离心机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1)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预处理:酸化、加热降低发酵液的粘度,或加入絮凝剂使生物细 胞或溶解的大分子杂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降除去。 分离方法:过滤和离心分离 (2)初步纯化 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抗生素等小分子物质的提取; 沉淀法:蛋白质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也可用于抗生素等小分子 物质的提取(起浓缩作用,但纯化的效果较差); 双水相萃取和反胶束萃取:酶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的提取和分离; 超临界萃取:食品工业和生物工程; 超虑:大分子物质的脱盐与浓缩。 (3)高度纯化(精制) 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聚焦层析、疏水层析等。 (4)成品加工 浓缩和结晶, 产物为注射用:在结晶前进行除菌和去热原(加入 活性炭吸附经石棉虑板过滤),产品为固体须干燥。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九、成品干燥
1. 直接干燥 气流干燥、喷雾干燥、沸腾干燥等。 2. 间接干燥 真空干燥、冷冻干燥、辐射干燥(红外线及远红外干 燥)。 3. 介电干燥 高频干燥和微波干燥。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色谱泵及控制器
数据处理及控制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影响盐析的因素 盐析剂的种类和数量: MgSO4,(NH4)2SO4,Na2SO4,NaH2PO4; 盐析的温度与PH值: 以不降低酶活为原则,多数在常温下进行盐析,在等电点 处沉淀; 溶液中的杂质: 以最大可能沉淀出需要的酶为原则。 2. 有机溶剂沉淀法 定义: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性有机溶剂,以降 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的方法; 应用范围:蛋白质、酶、核酸、多糖等物质的分离;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特点:分辨率高于盐析沉淀法,溶剂沸点较低回收方便, 但易使蛋白质变性失活,通常在低温下操作,以减少 变性作用。 影响沉淀的因素 溶剂的种类和用量: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酮等; 温度与PH值:低温有利于沉淀,提高收率,PH值在等电 PH PH 点附近较好; 3. 等电点沉淀 此法主要应用于两性电解质产物,并且在等电点时溶 解度很低的产物,如谷氨酸、四环素等。 4. 其他沉淀方式 形成难溶性盐或复合物的沉淀法、加高分子聚合物沉 淀。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微生物细胞的破碎 机械法: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超声波法 非机械法:化学渗透法、酶解法、冻结-融化法、干燥法等。 三、溶剂萃取法 传质速度快、分离效率高、便于连续操作和自动控制等优点。抗生 素、有机酸、维生素和甾体激素等均用此法。 1. 影响萃取的因素 PH值、温度、盐析作用、溶剂的选择 2. 反应萃取:抗生素的提取 3. 双水相萃取:蛋白质、酶、核酸的等生物大分子 4. 反胶束萃取:酶和活性蛋白质等生物物质 5. 超临界流体萃取:CO2、氨、水等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第七章 生物合成药物的分离纯化工程学基础
一、概述 生物合成药物的分离纯化,其目的在于从发酵液或培 养液中分离纯化成具有一定纯度、符合药典或其他法 定标准规定的各种药物,又称发酵液的后处理或下游 加工过程。这是生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不但决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决定着产品的收率 与成本。 1. 生物合成药物的一般分离纯化方法 发酵液 预处理固液分离 初步纯化(提取) 高度 纯化(精制) 成品加工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4. 应用实例 庆大霉素的提取和纯化: 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PH7-7.5) 洗涤树脂 洗脱(1mol/L氨水) 树脂脱色 浓缩 酸化(PH4.5-5.5) 活性炭脱色 无菌喷雾干燥 成品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五、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一些吸附剂,在适宜的PH条件下,使发酵 液中所需的产物被吸附剂吸附,然后再用适当的洗脱剂将 产物解吸,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吸附的类型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影响吸附的因素 吸附剂的性质、吸附物的性质、溶剂和温度的影响、PH值 和其他组分的影响。 几种常见的吸附剂 按化学结构分:有机吸附剂如活性炭、纤维素、聚酰胺、 大孔树脂等;无机吸附剂如白土、氧化铝、硅藻土等。
色谱柱
检测器
W aters 486
进样器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返回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返回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3. 离子交换操作条件的选择 操作过程:交换吸附、洗脱(解吸)和树脂再生 交换吸附:选取溶液在交换过程的PH值是该操作的基本 条件; 洗脱(解吸):是吸附的逆过程,洗脱条件和吸附条件 相反,在酸性下吸附应在碱性条件下洗脱,在碱性条 件下吸附应在酸性条件下洗脱; 树脂再生:让使用过的树脂重新获得使用性能的处理过 程。
3.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四、离子交换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药物能在溶液中形成带电粒子,与合 成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1.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SO3H)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COOH,酚羟基)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三甲氨基等)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NH2,-NHR等) 2. 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 树脂选择:强碱性产物宜选用弱酸性树脂、弱碱性产物 宜选用强酸性树脂、强酸性产物宜选用弱碱性树脂、 弱酸性产物宜选用强碱性树脂
Biosynthetic pharmaceutics (2)色谱分离法的进行方式 洗脱法:应用于柱色谱法中; 展开法:应用于纸色谱和薄层色谱法。
八、结晶与重结晶 制备纯物质的有效方法,应用于许多抗生素、 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物药物的提纯。 结晶步骤: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生成、 晶体的成长。 重结晶: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后再次进行 结晶,以提高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