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系列微课

合集下载

《离子反应》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作品)

《离子反应》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作品)

《离⼦反应》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作品)《离⼦反应》说课稿各位评委⼤家好!我说课的题⽬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专题⼆、第⼆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离⼦反应,下⾯我将从以下⼏⽅⾯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处理。

⼀、教材的地位、作⽤离⼦反应是⾼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反应。

理解离⼦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般都是离⼦反应,只有让学⽣掌握离⼦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反应理论,还是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逐步理解离⼦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正确的观点和⽅法学习化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离⼦反应不仅是学⽣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本⽅案实施对象:实施本教学⽅案的⾼⼀学⽣来⾃漳州的⼀所民办⾼中,本校⾼中的⽣源的全⾯素质较强,介于⼀级达标校与⼆级达标校之间。

知识基础: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在本节课前已经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电解质,同时,在学习“常见离⼦的检验”时已开始试着从离⼦⾓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未上升到认识的⾼度,专题⼆对卤素、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接触了不少离⼦反应,这些都为离⼦反应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进⼀步认识离⼦反应。

能⼒基础:已经具备⼀定的分析问题能⼒和⼀定的实验探究能⼒。

⼼理认知特点:⾼⼀的学⽣已经具备⼀定的抽象思维能⼒,但仍较薄弱,能接受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认知的困惑:学习本节课前,学⽣已经初步接触了⼀些⽔溶液中的反应,并已经能够⽤离⼦观点去分析,但是思维分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如在某些反应中不同的反应物却有相同的现象,产物也相同或相似,这些反应是否有实质性的联系呢?等等。

高三化学复习离子反应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高三化学复习离子反应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3/11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 表示。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 为主。如 H2S 的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_H__S_-____H_+_+__S_2_-。 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 如 Cu(OH)2 Cu2++2OH-。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如 Al(OH)3 的电离方程式: H++AlO- 2 +H2O Al(OH)3 Al3++3OH- 。
8/11
类型一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方法 例1 以下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是( ) A.含有大量Fe3+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H)4]-、CO32- C.在c(H+)=10-13mol·L-1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1溶液中:K+、Fe2+、Cl-、NO3- 例2 在以下各溶液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Cu2+、Fe3+、NO3-、Cl- B.使pH试纸变红溶液中:NH4+、Na+、SO42-、Cl- C.含有大量ClO-溶液中:K+、H+、I-、SO32- D.水电离产生c(H+)=10-12mol·L-1溶液中:Na+、Al3+、SO42- NO3-
1.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
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H2O
2.NH4++HCO3-+ 2OH-
NH3↑+ CO32-+2H2O

《离子反应》优秀课件人教

《离子反应》优秀课件人教
反应 ②S2-与Cu2+、Fe2+、Pb2+、Ag+、Hg2+ 等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
大量共存 ③NH4+ + CO32-、HCO3-双水解反应较弱仍可大量共存
二、思考交流 总结规律
4.由于发生络合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Fe3+ + SCN- Al3+ + F-
Fe3+ + C6H5OH Ag+ + NH3
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C )
A Na+、NO3- 、AlO2- 、SO42- B Na+、NO3- 、SiO32- 、K+ C K+、Cl- 、AlO2- 、CO32- D Na+、Cl- 、HCO3- 、Ca2+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1.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的、易挥发 的、难电离的物质) 2.氧化还原反应 3.络合反应 4.双水解反应
二、思考交流 总结规律
(一)请同学们总结因发生这四类反应而不能共存的 常见离子有哪些。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生成易挥发性物质
H+与CO32-、SO32-、S2-、HCO3-、HSO3-、HSOH-与NH4+
二、思考交流 总结规律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HS-、S2-、I-、SO32常见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
Cr2O72-、(H++NO3-) 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

《离子反应》公开课课件

《离子反应》公开课课件

二、离子反响及其条件
无明显变 化
SO42-和Na+、K+ 和Cl-不反响
SO42-和Ba2+反响生 有白色沉淀 成了BaSO4↓
Ba2+ + SO42- = BaSO4 你能从实验现象中发现化学反响的实 质吗?
二、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响 (1)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响
(2) 离子反响的实质:
共存的离子组是 〔 D〕
A.K+,Na+,SO 42- ,CO 32B.NH 4 + ,Cu2+,Cl-,NO3C.Ba2+,Na+,NO3-,SO 42D.Ba2+,K+,Cl-, NO3-
Bye!!
H+ + OH-== H2O 4、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Cu(OH)2 + 2H+ == Cu2+ +2H2O
练习、判断以下离子方程式的对错
1、Cu放入稀盐酸中: Cu +2H+= Cu 2+ +H2↑ ×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响:
CO32- +2H+= CO2×
↑ +H2O
3、Cu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Ag+= Cu2+ +Ag×
——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减少
(3) 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Ⅰ、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 ①生成沉淀 〔难溶物质〕 ②生成气体 〔挥发性物质〕 ③生成水 〔难电离物质〕
Ⅱ 、置换反响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离子反应的式子
a、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离子反应微课

人教版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离子反应微课
学生一般结论:加入Na2CO3再过滤
及时巩固
师生互动
4分钟
教师评价:怎样判断适量?如何得到CaCl2的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适量?如何得到CaCl2的溶液?
使学生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关注化学学科在科学实验中的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3分钟
要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 需要的试剂是什么?这些试剂的加入顺序是怎样的?
A NO Ca2+k+Cl-
B CO Cl-Na+Ag+
C NO SO Cl-Ba2+
既引入课题又了解学生学情
师生互动
3分钟
教师说明离子共存问题的重要性和一般分析方法
尝试对高考题(可行)进行讨论探究
7.(10年广东)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 、 、 、 B. 、 、 、
C. 、 、 、 D. 、 、 、
思考讨论:要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 需要的试剂是什么?这些试剂的加入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关注化学科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
评价小结
1分钟
引入离子共存课题
2分钟
引导学生填表(学案)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溶解性表。
复习离子间的反应
创设情景
2分钟
教师评价并解读什么是离子共存
下列各组离子中哪些能反应、哪些不能反应并说明原因
巩固练习
3分钟
参与学生活动
完成教材43页11、12题
及时巩固,获得经验
小结
1分钟
离子检验和鉴定的要求
引入混合物的分离课题
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复习初中的粗盐提纯实验步骤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离子反 说课课件 鲁科必修1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离子反 说课课件 鲁科必修1
学生学情。对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已有较好的掌握,并
刚刚学习了电离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实验事实认知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 反应发生的条件。
⑵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⑶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离子反应本质的一系列探究,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逻辑思维、观察、动手、自学等 多种能力;
针对练习一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要求按书写步骤书写)
BaCl2+Na2CO3 NaOH + HCl HCl + Na2CO3
练习一答案:
BaCl2+Na2CO3=BaCO3↓+2NaCl 2Na+ + CO32-+Ba2++2Cl- = BaCO3↓+ 2Na++ 2 ClCO32-+Ba2+ = BaCO3↓
H+ + OH- = H2O
有气体生成
CO32- + 2H+ = H2O + CO2↑
பைடு நூலகம்
结论: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 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电解质在溶 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离子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 气体或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 一,反应就能发生。
离子反应的应用
离子反应在混合物分离、物质提纯 和鉴定,以及清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 有重要意义。
五是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用当堂所学知识解决课堂内外的实际问题。
谢谢大家!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1) 写 → 基础 (2) 拆 → 关键 (3) 删 → 过程 (4) 查 → 保障

离子反应-说课ppt课件

离子反应-说课ppt课件
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乐于探 究的科学态度,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 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定义 教学难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离子反应的概念

学生正处于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
、 学
奇心较强,兴趣不稳定,逻辑思维正在 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 材料的支持。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实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已知到未知、
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
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 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学习程序:
明确问题 实验研究 分析现象 形成
五 1、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实验演示】物质导电性实验
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Cl
学生动手完成书上实验2-1(A生取试管,B生取试剂瓶,C生操作实 验,四人合作,共同观察,D生记录现象,后面的实验大家轮流)通过实 验分析:溶液混合前后离子种类和离子数目的变化,得出离子方程式的定 义。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①和③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溶液中有的 离子消失了,有的离子还存在。我们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注意:
1.对象:化合物。
2 .条件:水溶液或熔融 , 两个条件具备一
个即可
3
.本质:提供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4.结果:导电。
3、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①②③⑧),属于电
解质的是( ③⑤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④Fe ②氯化钠溶液

③熔融的氢氧化钠 ④SO3 ⑤液态HCl ⑥Na2CO3 ⑦大理石 ⑧醋酸溶液

高一【化学(人教版)】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课件-(含实验视频)

高一【化学(人教版)】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课件-(含实验视频)
自由移动的 Ba2+和Cl-
蓝色透明 液体
白色沉淀
自由移动 的
Cu2+和Cl-
证据
宏观现象 解释 微观探析
初中语文
问题2 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有什么变化?
化学用语
CuSO4溶液 混合前 CuSO4 = Cu2+ + SO42-
BaCl2溶液 BaCl2 = Ba2+ + 2Cl-
混合后
蓝色透明 液体
无色透明 液体
自由移动的 Cu2+和 SO42-
自由移动的 Ba2+和Cl-
蓝色透明 液体
白色沉淀
自由移动 的
Cu2+和Cl-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CuSO4 溶液
BaCl2 溶液
混合前
混合后
宏观现象 微观粒子 宏观现象 微观粒子
蓝色透明 液体
无色透明 液体
自由移动的 Cu2+和 SO42-
初中语文
A同学
向B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然
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混合前两种 溶液中的离子
稀硫酸:H+和 SO42Ba(OH)2溶液:Ba2+和OH-
混合时溶液中 离子的变化
Ba2+和 SO42- 反应生成 BaSO4沉淀 H+和OH-反应生成水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问题3 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实质是什么?
CuSO4 + BaCl2
Cu2+ SO42-
Ba2+ 2Cl-
CuCl2 + BaSO4↓
Cu2+ 2Cl-

高三复习化学苏教版第单元第讲离子反应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高三复习化学苏教版第单元第讲离子反应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C.足量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CO32-+H2O===2HCO3-
D.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3Fe2++4H++NO3-===3Fe3++NO↑+2H2O
第22页
【解析】 A选项会生成更难溶Mg(OH)2; B选项SO42-沉淀完全时Al3+完全转化为沉淀,但 不会溶解,由于NH4+也参与离子反应转化为氨水; C选项会生成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28页
【点拨】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
(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间能否生 成难溶物、挥发性物质(气体)、难电离物质(弱酸、 弱碱、水等)。
(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普通地说, 强氧化性离子(如Fe3+、MnO4、Cr2O72-、ClO-等)和 强还原性离子(如Fe2+、S2-、I-、SO32-等)因在同 一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CaCO3+2H++2Cl-===Ca2++2Cl-+CO2↑+ H2O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与反应离子。
例:CaCO3+2H+===Ca2++CO2↑+H2O (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
守恒。例:电荷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
CaCO3+2H+===Ca2++CO2↑+H2O
改变。
【参考答案】D
第21页
【典例2】(·苏州中学)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是( )
A.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Mg2++2HCO3- +2OH-===MgCO3↓+CO32- +2H2O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使SO正好完全反应
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化学微课高中离子反应教案

化学微课高中离子反应教案

化学微课高中离子反应教案
主题:高中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3. 能够应用离子反应解决化学方程式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定义
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3. 离子反应的应用实例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离子反应。

2. 理论讲解:介绍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3. 例题讲解:给学生展示一些离子反应的应用实例,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学工具:
1. 实验器材:玻璃仪器、化学试剂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并进行及时指导和反馈
2. 布置相关的作业,通过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的掌握程度
教学素材:
1. 《化学反应原理》
2. 《化学方程式解析》
3. 《高中化学》
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进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