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因此,“问题解决”必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主体意识;应用意识;创新精神新课程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这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展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在数学学习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要有问题可“解决”,问题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由老师提出,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
(1)有意义,或有实际意义,或对教学、学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有趣味性,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探究。
(3)较易理解,问题是简明的,问题情境是学生熟悉的。
(4)有针对性,问题的出现时机适当,难度适中。
要使学生发现好问题,必然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
1.找问题的方法。
(1)在知识的“来龙”上去找。
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就提出“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有什么不同”等问题。
(2)在知识的“怎么样”上去找。
如果对某一事物究竟有哪些特征,说不出或不能说完整的,那就在此提问,如:“比的基本性质”,就得有意提出“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
(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去找。
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如:“简便计算:288+135+12=288+12+135”就可以提出“为什么这样算?”
(4)在知识的“归档或分类”上去找。
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在此提问。如:“应用题”教学中,就可以根据题型归纳整理,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5)在知识的“去脉”上去找。
如果学习某个知识不了解它的作用,也一样可以提问。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提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有怎样的关系?”
2.提问题的方法。
(1)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如:“15/30=1/2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反问法。根据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如:“5×7=35,7×5=35,难道5×7和7×5完全一样吗?”
(3)类比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例如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便可联系“6、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8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等等。
(4)联系实际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如:在“小括号”教学中,教师提出应用题:“给你一项工作,要求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一天总共要做几个?”学生列式:12×(3+4)=12×7=84(教师)提问: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从而引出“括号”。
二、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既然“问题解决”是学生自己对教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那么在解
决问题时就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此,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还学生自主权,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行解决。
1.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
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中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的,把学生获取知识作为终点,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趣,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定义、法则、公式等教学结论“活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先出示带有方格的几个三角形,问学生谁能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很快算出了结果。接着出示不带方格的几个三角形,让学生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感到困惑,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拼、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拼出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而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最后让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那种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
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这样来展示公式的推导过程。
(1)操作试验。
(2)推导学生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3)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学习效果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调控教学进程。
三、拓展变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