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教学讲义第十二课(共产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 的眼界;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经 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作用: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 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势力和它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 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
砥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
中国”?中 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新中国的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 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 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极大地振奋了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反 帝爱国的伟大斗志,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民 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
第一,从结果来看,西方的侵略并没有将 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 ;
第二,从可能性来看,一个国家如果没 有外力的推动,是否会永远处于落后的状 态?
第三,从内因与外因的作用来看,外因 只是必要的条件,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
简答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
新面貌 3、简述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论述题
1、鸦片战争以后的数十年,西方列强强迫 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 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面 对危局,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的出 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请结合史实进行论 述。
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它对中国资产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 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促进的一面,也 有阻碍的一面,而且到了后期,阻碍是 主要的方面。
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 动的破产。
失败的原因: 封建性; 依赖性; 腐朽性。
一些原来落后的国家也开始了近代化过程,最 典型的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推行“振兴实 业”政策,办了一批工厂,这批工厂以官营与 半官半民(类似官督商办)为主,可见在本国 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初期兴办企业由官出面 方面有相似性。在这些企业的创办中,也遭到 批评“费用颇多,损益得失相当”,因而在明 治十四年以后,明治政府果断地采取了一个行 动:把官营及半官半营工厂出卖给民间,扶植 资产阶级,以后又颁布宪法,开设国会,在国 家体制上进行变革,所以迅速走上资本主义近 代化道路。
2.经验教训:
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 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二、洋务事业的兴办 三、洋务运动的性质、历史作用及其
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所兴办的洋务,狭义地说,主要 指清朝一部分当权的官僚所进行的引进西方机 器生产、科学技术及武备的活动。他们此项活 动从六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告一段落, 其活动中心,六十年代以购置西洋船炮枪械、 建立近代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为主;七 十年代后,在进行上述活动同时,还兴办工矿、 轮船、电报铁路和纺织等民用企业,创办新式 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从事这些活 动的人被称为洋务派。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 器”。
2.几个主要军工企业 (1)江南制造总局(沪局):1865年李鸿章筹办。
(2)金陵机器局(宁局):1865年李鸿章创建。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七会议
• 内容 • 一:通过了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总方针。 动统治的总方针。 • 二:决定在秋收时节 发动武装起义。 发动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的作用
八七会议给处在思想组织涣散的中国共 产党人,指明了新的出路。 产党人,指明了新的出路。 (补充)会议: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 补充)会议: 职务,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职务,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南昌起义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南昌起义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 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 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 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井岗山风景
革命摇篮井冈山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 在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而农村中敌人的力量 相对较弱, 相对较弱,并且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绝 大部分。因此,只有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大部分。因此,只有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积蓄革命力量,发展革命势力, 积蓄革命力量,发展革命势力,然后才能由农 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政权。 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政权。 为什么井冈山会成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为什么井冈山会成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 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敌人的统治力量在这个 地区比较薄弱;幅员辽阔,农副产品丰富等。 地区比较薄弱;幅员辽阔,农副产品丰富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堂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堂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
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
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D 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精选
14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2.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 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 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B是( )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首页
10
末页
历史图片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蔡元培的北大校 长任命状
精选
11
首页

末页
解题技巧
★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 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 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 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 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说明B胡适( ) A.被陈炯明收买 B.反对旧道德 C.否定三民主义 D.提倡白话文
精选
26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14.历史课后,小明在笔记本上对新文化运动做 了如下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B ) ①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 建斗争的继续 ②新文化运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值得肯定与发 扬 ③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批判孔子 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精选
30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材料二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 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 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 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 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 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专题一中国近代史-PPT文档

专题一中国近代史-PPT文档

2. 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
从三元里民众的抗英斗争,到中国官兵抗击 日军侵略的黄海之战;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 华到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都是中国人 民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的英勇体现。
3. 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 奋斗的基本目标。
【案例】
“李鸿章是个有争议的近代历史人物,有人说‘李鸿章 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卖国贼,使中华民族蒙羞’;也有
人说‘李鸿章是个有作为的晚清名臣,为中国历史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是否同意以上说法,请结合
有关史实,阐述你的观点。”
【探究案例】:洪秀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前教师开列一些书目,如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 纲》、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潘旭澜《太平杂 说》和《太平天国革命性质问题讨论集》,要求学生从中 选读与洪秀全相关的章节,作为研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回答四个问题。)
【案例】选择针对性效果强烈的史料:
3. 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
•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 教员:“老爷们好!” • 众生:(齐声)“大人好!”
•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材料二: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 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 • 材料三:北大校徽
示了不同的层次性要求。就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
容而言,大体划分了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是识
记层次的要求;第二是理解和分析层次要求。
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凡使用“列举”、
“知道”、“了解”、“说出”、“讲述”、
“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皆为识记层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国民革命课件1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国民革命课件1
内容 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nónɡ ɡōnɡ)的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hézuò)的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 治基础。
2021/12/9
第四页,共二十八页。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mínzúzhǔyì)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民权主义(mínquán zhǔyì)
2021/12/9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毕业于黄埔军校(huánɡ pǔ jūn xiào) 黄埔一期的(yī 名qī):将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zhōnɡ ) ɡònɡ)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林彪
2021/12/9
左权
徐向前
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2021/12/9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主要(zhǔyào)
战绩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
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zhèndòng)全国。
2021/12/9
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1927年1月武 汉民众欢庆 北伐胜利和 国民政府迁 都武汉。
3.工农革命运动(yùndòng)的 发展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 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guóqí)“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2021/12/9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4.再次北伐(běi fá)和东北易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 jiànlì)后,继续北伐。
1928年6月,北伐军 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1928年底,张学良宣 布“服从国民政府, 改易旗帜”。南京国民

第12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20张PPT)

第12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20张PPT)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2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结果: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6.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 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2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 解析 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方法技巧】 本题属于表述型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选择题。 题干中常用“表现为”“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表 明了”“准确表述”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 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此类题难度不大,一般可以在教材 中直接找到答案。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必须重视对基础史实的 记忆。解题的关键点是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可以采用直接选择 法、排除法进行。
三大改造
基础梳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第12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事件 “大跃进”
时间 1958年 开始
结果 国家受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 到极大影响
人民公社 化运动
1958年 开始
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王进喜 (2)认识:这些模范人物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的 作风、不懈探索的毅力和炙热的爱国情感。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2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针对演练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就“社会主义开始于什么时 候”展开了讨论,你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D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说课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说课课件
改造-建设-改革
三、课堂纪录片
序号 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
1
《孙中山》
结合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充分认识革命的 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让
2
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2
《伟大的道路 ——中国共产 党的90年》
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 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 命运动的深刻关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 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1、内战的爆发;2、中国共产 运动;3、新中国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
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3、人民
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 难点: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的原因。
择。
中编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的奋斗
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 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 然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 民共和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 产党的必然性,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具体目标与要求
第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 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 和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阶级、民族资产 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 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 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增 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 性。
渡的道路
第九章 1、良好的开端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3、探索的成果
重点:1、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 力及其成就;2、中共在这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 失误。

《第12课++国民革命》课件[1]

《第12课++国民革命》课件[1]

1、因为北伐战争虽然打垮了旧的封建军阀,但却出现了新 的反动势力,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 阀成为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总代表,背叛了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客观方面: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帝国主 义和封建势力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主观方面:年幼的共产党缺乏理论修养 和实践经验,国民革命后期中共中央又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四、南京政府的成立
1、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标志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罪魁 祸首
名称
时间
地点
后果
“四· 一二”反 1927.4.12 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 1927.7.15 革命政变
上海
蒋介石
国共合作破 裂,轰轰烈 烈的大革命 失败了
武汉
汪精卫
四· 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二七”惨案
5、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是 历史事件是:( C )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2、原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 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 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1、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一、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
(1)、改组国民党
1、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讲解PPT共15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讲解PPT共153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讲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2课课件

12课课件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 和湖南农民武装
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胜利会师
二、秋收起义 1、起义时间、领导人
1927、9 毛泽东
2、三湾改编的意义
3、建立的根据地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 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 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 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 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即“八一”南昌 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 “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首诗,告诉你那些历史信息呢?
时间:
地点: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湘赣边界 进攻长沙
失败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受挫
请大家在第55页地图上,划出
修水、铜鼓、安源、文家市、三湾、井冈山地名
过程: 修水、铜鼓、安源
文家市 决策 三湾 改编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决策: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周恩来:中 国共产党前 敌委员会书 记
朱德:南 昌起义时 任第九军 副军长
思考: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A、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 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B、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 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 进行北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 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的宗法家长制在维护社 会稳定的同时,也显示 出强烈的保守色彩。使 郑和们没有了再次远航 的强劲动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质是:
• 阶级关系:封建地主与农民阶级 • 经济生产结构:小农经济 • 社会结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 文化思想体系:儒家文化 • 超稳定结构:金字塔形 • 社会存续:乱——治——乱——治 ……
•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南部; 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
荷兰攻下基隆,结束西 班牙的台湾北部占领。
荷兰殖民者在马六甲修筑的军事要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 1637年,英国东印度 公司武装船队,首次 来华,炮击虎门炮台, 击沉水师船只,还焚 烧官署,劫掠商船。
英军炮轰广州十三洋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 从清王朝建立到18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并没有能打开中国市场的 大门。但是资本主义必将使古老中国卷入世界经 济的旋涡,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
鸦片中战国争近现前代北史纲京要地教安学P门PT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案例导入: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V S
郑和 (1371—1435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哥伦布 1451-1506
1405-1433年,
中国明朝的郑和从南京
下关宝船厂出发, 7次
率庞大的舰队沿江、浙、
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
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一般每次达260余只,人 员2.7万多。 宝船载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2课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2课ppt课件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
第一阶段 政策性调 所有制
整阶段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阶段 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阶段
国有制
.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十五大(1997) 5、意义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
当年的抢购
.
今 天 的 超 市
.
小结
计划经济 转折
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决策
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 A、遵义会议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共产党“八大”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生产关系 调整
劳动者积极性
生产力
调动.
促进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
(1)原因 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 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 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 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 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 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 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 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 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马蹄》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 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 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 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分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 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 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bie xue)为仁,踶跂(zhi qi) 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dan)漫为乐,摘僻为礼,而 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suo)尊。白玉不 毁,孰为珪璋(gui zhang)。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 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 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 圣人之过也!
淘宝特卖网/淘宝特卖
《中国近现代史纲》
授课老师:张龙林
“共产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
理想的大同世界没有 强权、军队、法律, 消灭阶级、去国界、 毁政府,众生一切平 等,人我无界,无争 无尤,无钆怨无竟, 怡怡然四海如春。
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念


, 巴枯宁(1814—1876),
俄国无政府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者通常被当作 乱扔炸弹和制造其他恐怖 活动的人,这些人要么是 神经错乱,要么假借极端 的政治观点来掩饰其犯罪 癖。这种看法无论就哪一 方而言都自然是不充分的。 有的无政府主义者相信扔 炸弹;更多的无政府主义 者则不相信。 ——(英)罗素

,
“最后的儒家”——梁 漱溟


“共产制度,于中国古史确然有征。《礼记》祭法 篇言,黄帝明民共财。共财二字,其指井田与否, 虽未可知,然足证太古以前,确为共财之制” 。 ——刘师培《论共产制易行于中国》 我们试翻Kropotdin的《互助论》(Mutual Aid),必 可晓得“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 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我们 在生物学上寻出来许多证据。自虫鸟牲畜乃至人类, 都是依互助而进化,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 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人类应当相爱互助,可 能依互助而生存,而进化。 ——李大钊《阶级竞争与互助》


留法第一人李石曾 (1881—1973年)原名 李煜瀛,字石僧,高阳 人。与吴稚晖、蔡元培、 张静江并称国民党四大 元老。早年曾发起和组 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 很大贡献。
,

褚民谊(1884-1946),浙 江省吴兴县人,留法医学 博士。1926年曾任国立广 东大学代理校长、国立中 山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 抗战后号称“汪伪政权总 管家”,时人讽刺说 “陈公博的嘴,周佛海的 笔,褚民谊的腿。” 1946 年被枪决。
.

刘师培(1884—1919), 字申叔,别号左庵。仪征 人,居扬州。少通儒学。 19岁参加南京府试,中第 13名经魁。1905年入光复 会,次年入同盟会。后先 后投靠端方、袁世凯。 1917年受聘北京大学。 1919年病逝。对经学、小 学及汉魏诗文皆有精深研 究,尤擅骈文 ,学术气象 宏大。
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口号

1906年,李 石曾、吴稚 晖、张静江 在巴黎成立 “世界社” 和“中华印 字局”。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6至1917年出现众多无政府主义组织:南京 “群社”、山西“平社”、北大“实社”等,后有广州“社会主义 同志会”、南京与天津的“真社”。 20年代初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后者影响 渐微。
《庄子.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he)草 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e) 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 马。”烧之剔之,刻之雒(luo)之,连之以羁 絷(zhi),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 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 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已。陶者 曰:“我善治埴(zhi);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 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 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 者之过也。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 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
反对一切权威:包括国家、教堂、首脑或经济精 英在内的一切具有等级意义的权威集团或个人不 仅没有必要存在,而且对人类潜能的最大发挥有 着先天的危害性。人类在创造,合作和相互尊重 等领域具备自行管理的能力。 互助:用合作取代竞争,用个人和小群体(他们 将不断修正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自由结合取 代集中化的权威。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相信自 然的合作秩序会通过修正和实验演化出来,其中 互助是一种比自私和为生存与霸权而竞争更核心 的自然力量。
——刘师复的“心社”十二社约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特点?
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风行的原因 小资产阶级;民初政局动荡? 从传统文化挖掘思想资源: 老庄、儒家“大同”、墨子“兼爱” 失败原因——局限于思想界?

无政府主义的历史影响

“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 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 之用也。人类顺此原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 ——孙中山《心理建设》 克鲁泡特金从一切鸟兽虫豸见其许多互助的事 实,证明互助在动物生活上的重要,指出他们 都有互助的本能。从这种本能才有社会,后来 社会不过成于这个上边,所谓伦理道德也就是 由这“社会的本能”而来的。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克鲁泡特金的著作曾经对 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07年张静江、李石曾、吴稚晖、褚民谊等在法 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同时刘师培与张继等在 日本东京创办《天义报》。 1911年江亢虎在上海成立中国社会党,以“社会 主义”为旗帜,后与刘师复发生论战。 1912年刘师复在广州成立“晦鸣学社” 和“心 社” ,被称为“中国的普鲁东”。1914年刘到上 海出版《民声》周刊,发表大量宣传无政府主义 的文章 。

“无地主!”“无资本家!”“无首 领!”“无官员!”“无代表!”“无家 长!”“无军队!”“无监狱!”“无警 察!”“无裁判厅!”“无法律!”“无 宗教!”“无婚姻制度!”
——《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宣言书》1917年4月

不食肉、不饮酒、不吸烟、不用仆役、不 坐人力车轿、不婚姻、不称族姓、不做官 吏、不做议员、不入政党、不做海陆军人、 不奉宗教 。
[美]阿里夫· 德里克 著,孙宜学译, 《中国革命中的无 政府主义》,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