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ies,OB)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利率敏感性资产(RSL)是指那些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收益率或利率能随之发生变化的资产。
相应的利率非敏感性资产则是指对利率变化不敏感,或者说利息收益不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资产。
利率敏感性负债(RSL):是指那些在市场利率变化时,其利息支出会发生相应变化的负债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Tier1capital)和产权资本,是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附属资本、持续期缺口: 是银行资产持续期与负债持续期和负债资产现值比乘积的差额。
资本充足率: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
三、计算题(x*x 课件上所有的计算题都是范围)该银行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多少?该银行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4×10%/(1-15%)+2/4 ×11%/(1-5%)+0.5/4 ×11%/(1-2%)+0.5/4 ×22%=0.1288=12.88%该方法可以使银行管理层估算不同筹资方案对资金成本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把握的定价。
2、某银行通过7%的存款利率吸收了25万美元的新存款,银行估计,如果提供7.5%的利率,可筹集存款50 万美元;如果提供8%的利率,可筹集存款75 万美元;如果提供8.5%的利率,可筹集存款100 万美元;如果提供9%的利率,可筹集存款125 万美元。
银行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
一、银行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的区分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银监会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表外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
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银行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包括下列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表外项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保函、非融资保函、开出即期信用证、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等八大类。
表外业务仍然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而表表外业务则是完全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业务。
表外、表表外业务之所以受到关注,完全是因为银行以此为突破口来规避银监会的监管要求。
二、银行在非标业务上与银监会斗智斗勇的历史2013年3月底出台的银监会8号文,明确将非标资产做了定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券、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型融资等。
非标资产的业务形式有:银信合作、票据双买断、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转让、买入返售、银行承兑汇票、同业偿付、银证合作。
2009年之前,长期贷款卖出回购的银信合作就已经存在:先将资产卖给信托以后用理财资金回购,信托扮演通道的角色,资产凭借这个通道一来一回,表内变表外;2009年,银监会发了【银监发[2009]11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禁止理财资金用于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紧接着又发了【银监发[2009]113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直接叫停了卖出回购银信合作;2010【银监发〔2010〕72号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银信理财合作表外转表内,记拨备(拨备,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2010年,银行直接用理财资金直接买信贷资产实现表内转表外,但是很快【银监会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号】出台,明确了“不得使用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2010年末2011年初,4万亿刺激到了头,银行开始收银根,房地产、铁公机、城建项目受到严重影响,这时候银监局火上浇油出台了【银监发(2011)7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对存量银信合作产品提出了具体的由表外转为表内的工作进度要求;2011年148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范围及方式的通知】文件对银信合作业务提出了具体转表要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是什么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是什么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1. 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中间业务一般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只代理客户承办收付或其他委托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风险相对较小。
中间包括咨询业务、代理业务、代收代付、支付结算等业务。
2.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表外业务泛指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包括前述的中间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所谓狭义的表外业务,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通常把这些经营活动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1) 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如银行保函、信用证等。
(2) 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如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等。
(3) 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第三章 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
(3)贷款规模和比率制度 主要规模比率指标有:
– – – – 存贷比率——75% 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4% 单个企业贷款比率——10%;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余 额之合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0% 中长期贷款比率——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与 1年期以上的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小于120%
• • • •
7、贷款检查 8、收息收贷 9、贷款展期 (1)申请在到期日之前:短期10天,中长期1个 月 • (2)期限:短期不得超过原期限;中期为原期限 的一半;长期不得超过3年 • (3)次数:一次 • (4)利率:新的期限利率
(三)贷款定价
•
•
–
贷款价格包括:利率、费用、贷款的补偿性余 额 (一)贷款定价的决定因素,包括:
银行法定准备金需求量=非交易性存款准备 金+交易性存款准备金 (三)做好超额准备金的管理工作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帐 户上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那部分存款。
它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可用头寸,是商业银行用来进 行投资、贷款、清偿债务和提取业务周转金的准备资产。 由于他是微利资产,所以应控制其规模。
• 对于流动资金贷款: • (1)借款人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及有关法 律文件:营业执照正本,法人代表证明文 件、身份证; • (2)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及贷款前一 个月的财务报表 • (3)担保文件 • (4)自有资金和流动资金补充情况
• • • • •
对于项目贷款: (1)项目立项书和可行性报告 (2)资本金或项目自有资金到位情况 (3)流动资金配套情况 对于出口打包贷款除流动资金贷款需要的有关材 料外,须增加 • (1)进出口合同 • (2)信用证 • 对于出口押汇除打包贷款需要的有关材料外,须 增加单据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
•
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表内业务有很大差异。表内业
务在损失体现和处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计提和损失本金的
承担上;而表外业务需要通过合约的完备性体现风险管理,
损失处理主要是依据合约的权利与义务而定,而约定内容
是独立的风险定价能力。
•
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 务与表外业务
2020/12/7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基础知识: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从财务角度看,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表内业
务和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
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例如贷款、贸易 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 垫款等。 •
•
贷:开出信用证(或有资产科目)
•
同时,在表内借记“信用证垫款”,贷记相
关的资金账户,完成表外核算到表内核算的转化。
•
第三内业务由本来确定的事项转化为需要由不 确定事项来证实其发生时,就应转移到表外科目 进行核算。例如,银行卖出其买入的票据:银行 买入票据的时候,在表内买入票据科目或贴现科 目核算,当银行将该票据卖出后(未到期),银 行的付款责任由本来的确定转变为由“卖出的票 据被拒付”这一不确定事项决定,因此,银行应 在卖出票据时,销记表内(借有关资金科目,贷 买入票据或贴现),同时在表外登记这种不确定 的付款责任(借卖出票据或再贴现、转贴现,贷 应付卖出票据款),直至票据到期,这种可能不 再出现时,才可以销记表外业务。
内核算。例如,开出信用证,在“客户未能按合
同付款” 这已特定可能事项出现之前,在表外科
关于银行的表内与表外业务
关于银行的表内与表外业务第一篇:关于银行的表内与表外业务关于银行的表内与表外业务一、什么是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1、表外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
2、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表内外
商业银行表内表外业务一、什么是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1、表外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
2、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比如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代理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等等很多种了四、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表外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够引起当期损益变动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分为担保承诺类、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中介服务类、其他类等。
1。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3章:金融机构与体系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1. 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 2. 中央银行的成长阶段 3. 中央银行的成熟阶段
9
一、中央银行组成部分 2. 不以盈利为目的 3.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地位
(1) 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有它特殊的地 位,是发行货币的银行。 (2)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3)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5三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二金融监管的内容其他方面的监管三金融监管体制完全由中央银行以外的专门机构履行金融监管的职责16第三节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及其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地位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二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代理银行制17一商业银行及其组织形式三建立商业银行制度的原则适度原则18二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负债业务市场借款19二商业银行的业务二资产业务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三中间业务咨询服务业务20二商业银行的业务四表外业务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21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盈利性原则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缺口管理法22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一资本充足率二存贷比例三中长期贷款比例四资产流动性比例五备付金比例六单个贷款比例七拆借资金比例八对股东贷款比例九贷款质量指标23五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与收缩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前提条件非现金结算制度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关系不同24五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与收缩三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过程四商业银行信用收缩的过程五存款乘数活期存款变为定期存款25第四节政策性银行一建立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首先建立政策性银行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
第三章 金融机构与体系
现代信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及金融体 系。 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金融体系是一个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庞大的组织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中央银行是核心,商业银行是主体, 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它们统一构 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 本章主要阐述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 重点分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货币银行学 银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区别和联系 简答题
货币银行学银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区别和联系简答题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表外业务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探讨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我国银行表外业务的现状及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政策建议。
二、货币银行学基本概念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学科。
在货币银行学中,货币与银行的关系密切相关。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创造货币供应,影响经济运行。
三、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1.表内业务的概念与特点表内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等。
表内业务的特点是交易真实、风险可控、业务规模较大。
2.表外业务的概念与特点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信托业务、衍生品业务等。
表外业务的特点是交易复杂、风险隐蔽、业务规模较小。
3.两者之间的区别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性质、风险特征和业务规模。
表内业务以真实交易为主,风险相对可控;表外业务则涉及更多的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风险更具隐蔽性。
此外,表内业务的规模通常较大,而表外业务的规模较小。
四、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的联系1.联系纽带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纽带。
表外业务往往是表内业务的延伸和补充,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业务互补性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在业务类型、服务范围等方面具有互补性。
表内业务为表外业务提供了稳定的客户基础和资金来源,表外业务则为表内业务拓展了业务领域和盈利空间。
3.风险传递表外业务的风险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递至表内业务,进而影响银行的经营稳定。
因此,在开展表外业务时,银行需密切关注风险的传导和累积。
五、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1.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银行表外业务将面临更多的国际化机遇和挑战。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7.商业银行表外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不断扩大表外业务,许多大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已经大大超过表内业务量。
银行表外业务一方面能够帮助银行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为客户提供各种效劳,增加手续费收入;另一方面,表外业务又隐含一定的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平安性有所影响,甚至威胁到银行的平安。
因此,必须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研究,控制表外业务的风险,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管理。
7.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7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所谓表外业务是指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即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而且不影响银行资产与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在银行表外业务中,银行对客户作出某种承诺,或者使客户获得对银行的或有债权,而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银行承当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银行为此收取手续费。
例如:履约保函,国外进口商向我国某公司进口一台设备,价值200万美元,按照合同规定,对方开出信用证,但进口商对我国出口商到期能否及时交货,履行合同,没有把握,故要求我国某银行为其履约提供履约保函。
按照合同规定,如到期出口商不能及时保质保量的提供设备,将按照合同金额的20%赔偿进口商的损失,银行开出后,就由银行代为赔偿。
这就是或有负债。
表外业务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表外业务是一种影响将来而非现在的或有资产和负债,它们直接作用于金融机构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说,对表外业务的有效管理是控制风险的重要组成局部。
从定价的角度看:表外资产和负债能够潜在地产生未来正的或负的现金流量,因此对金融机构资本或净资产的真实估价不仅是指出在今天的平衡表中,表内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差异,而且还应反映表外或有资产和负债当今市场价值的差异。
从会计帐户看:表外业务通常出现在底线下面,作为报表的注脚。
7.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都是独立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的业务,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联系1.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都是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
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_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创新研究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意义。
随着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衍生产品市场上的巨额亏损事件屡屡发生。
这些巨额亏损事件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
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大大弱化。
相对于不断飞跃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外部的监管措施明显的跟不上步伐。
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事件的风险干扰,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不断创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措施之外,外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银行业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稳定和高效的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对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使商业银行既能提高经营效率,又能保持稳定发展,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并且实施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监管,是目前商业银行监管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业务监管模式。
在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不同的金融发展状况,使得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各国财政部进行监管,二是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监管,三是由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监管。
而且,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并不一定都直接对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职能,是否直接执行监管职能要视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定。
因此,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执行机构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以上介绍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来直接执行监管职能。
实行这种监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
商业银行表内与表外业务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n 资料:
n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条 ——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 部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来源)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资金运用) (三)办理国内外结算(中间业务) (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中间业务/资金运用
——活期储蓄存款
(不可签发支票和透支)
——定期储蓄存款
回顾 :
选择题
n 1、在一定条件下允许透支的存款类型是 :
n A 活期存款 n B 定期存款 n C 储蓄存款
n 2、储蓄存款的客户范围是: n A 公司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或
社会团体、政府机构
n B 个人和非营利组织 n C 商业银行之间
) (五)发行金融债券(资金来源) (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中
间业务) (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资金运用)
(八)从事同业拆借(资金来源/运用) (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资金运用/中间业务
) (十)从事银行卡业务(中间业务) (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中间业务) (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中间业务
)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中间业务)
(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 务。
第三章 商业银行表内与表外业务
● 本章重点问题
1、主要负债业务 2、主要资产业务
资产负债表
资产(资金运用) 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 在央行存款 在同业存款 在途资金 贷款 工商业贷款 其他贷款 投资 政府债券 其他有价证券
如果企业或单位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如基本建设资 金、更新改造资金、需要专项管理和使用的资金等,可 开立专用存款帐户。
银行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
一、银行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的区分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银监会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表外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
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银行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包括下列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表外项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保函、非融资保函、开出即期信用证、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等八大类。
表外业务仍然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而表表外业务则是完全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业务。
表外、表表外业务之所以受到关注,完全是因为银行以此为突破口来规避银监会的监管要求。
二、银行在非标业务上与银监会斗智斗勇的历史2013年3月底出台的银监会8号文,明确将非标资产做了定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券、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型融资等。
非标资产的业务形式有:银信合作、票据双买断、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转让、买入返售、银行承兑汇票、同业偿付、银证合作。
2009年之前,长期贷款卖出回购的银信合作就已经存在:先将资产卖给信托以后用理财资金回购,信托扮演通道的角色,资产凭借这个通道一来一回,表内变表外;2009年,银监会发了【银监发[2009]11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禁止理财资金用于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紧接着又发了【银监发[2009]113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直接叫停了卖出回购银信合作;2010【银监发〔2010〕72号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银信理财合作表外转表内,记拨备(拨备,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2010年,银行直接用理财资金直接买信贷资产实现表内转表外,但是很快【银监会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号】出台,明确了“不得使用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2010年末2011年初,4万亿刺激到了头,银行开始收银根,房地产、铁公机、城建项目受到严重影响,这时候银监局火上浇油出台了【银监发(2011)7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对存量银信合作产品提出了具体的由表外转为表内的工作进度要求;2011年148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范围及方式的通知】文件对银信合作业务提出了具体转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
(四)贷款信用分析
• 1、信用分析的内容 • 借款人信用分析的方法很多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有的采用“四维”分析,
有的采用“五维”分析,有的采用“六维”分析,也有采用“九维”分析的。
• “四维”分析主要从“市场竞争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其他”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中国建 设银行),也有从“履约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等方面分析的(如中国农 业银行)。“五维”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等,六维分析 主要分析企业的“经营者素质、经济实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经营效益、发展前景”等; “九维”分析主要分析“偿债能力、财务效益状况、资金营运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市场竞 争力、管理水平、经营状况、信誉状况、发展前景”等(如中国工商银行)。
(三)贷款定价
•
贷款价格包括:利率、费用、贷款的补偿性余额
•
(一)贷款定价的决定因素,包括:
–
(1)资金成本(2)贷款风险度(3)期限(4)管理费用(5)存款余额(6)还
款方式(7)借款人信用及其与借款人关系(8)贷款市场的供求关系及价格需求
弹性(9)银行的目标收益率(贷款产品组合收益)(10)借款人从其他渠道融资
在表外科目“开出信用证”、“应付信用证款项”中核算,一旦“客户未能按合同付款”成
为现实,银行向收款人支付合同款项后,就转化到表内,作为资产业务核算,此时,会计部
门需要销记表外科目,会计分录为:
•
借:应付信用证款项(或有负债科目)
•
贷:开出信用证(或有资产科目)
•
同时,在表内借记“信用证垫款”,贷记相关的资金账户,完成表外核算到表内核算的
• 对于项目贷款: • (1)项目立项书和可行性报告 • (2)资本金或项目自有资金到位情况 • (3)流动资金配套情况 • 对于出口打包贷款除流动资金贷款需要的有关材料外,须增加 • (1)进出口合同 • (2)信用证 • 对于出口押汇除打包贷款需要的有关材料外,须增加单据
•
2、贷款调查——《贷款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成本等。
•
(二)贷款定价的原则
•
1、利润最大化原则
•
2、扩大市场份额原则
•
3、安全性原则
•
4、维护银行形象及客户关系原则。
•
(三)贷款定价的方法
•
成本加成定价法——从单独一笔贷款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笔贷款成本与利润的基
础上确定其贷款价格。
•
单位贷款利率=每单位贷款成本+每单位贷款目标收益
•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以存款利差为目标,根据存款利率来确定贷款利率的定价
10000万 800万
3.27
3.31
4.9 4.11
4.16
西方国家法定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银行法定准备金需求量=非交易性存款准备金+交易性存款准备金 (三)做好超额准备金的管理工作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帐户上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那部分存款。 它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可用头寸,是商业银行用来进行投资、贷款、清偿债务和提取业务
(三)现金资产的基本类型
• 库存现金。包括现钞和硬币 • 在央行存款。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用于同业拆借、回购、再贷款和补充库存现
金 • 存放同业款项。目的:办理代理业务。如结算收付、贷款参与、投资咨询等 • 在途资金 。
(四)资金头寸及其分类
•
头寸定义: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
•
头寸分类 :
按时间分: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
按层次分: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
• 基础头寸=库存现金+在央行超额准备金
• 可用头寸=商业银行可以运用的全部可
用资金=基础头寸+同业存款
(五)现金资产的管理
1、合理计算和调配库存现金 • 根据区域经济情况合理确定库存现金 • 根据银行收支规律合理保有库存现金 • 根据网点布局合理估算库存现金 • 根据银行后勤保障条件以及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关系确定库存现金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在会计中把资产看作是资金的运用,资产业务就是资金运用的业务或者是反映资金 运用的业务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主要包括: 1.现金资产业务 2.直接贷款业务 3.票据业务
4.证券投资业务。
一、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业务
(一)现金资产的意义 1.保持清偿能力 2.保持流动性
(二)商业银行必须保持以下几方面的现金需求 1.日常取款需要的 2.金融监管当局要求的 3.各种票据清偿与决算需要的 4.代理业务需要的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基础知识: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从财务角度看,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例如贷款、贸易融资、票
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
•
• 表外业务主要以各类中间业务为主,不是简单资产或负债业务可以刻画的,可以看成是表内 业务衍生出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 益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 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 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表外项目也被称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项目,或 者叫“或然资产和负债”。
•
(5)贷款的担保,包括: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
•
(6)贷款的定价,主要是决定贷款的利率
•
(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
(8)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工作程序
•
(9)不良贷款的管理
• 2、贷款的程序 • 一笔贷款通常要遵循以下程序: • 贷款申请——借款申请书,内容包括:借款人名称(姓名)、地址,性质,经营范围、申请
•
(3)贷款规模和比率制度
•
主要规模比率指标有:
– 存贷比率——75%
– 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4%
– 单个企业贷款比率——10%;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余额之合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0%
– 中长期贷款比率——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与1年期以上的各项存款余额的比 率小于120%
•
(4)贷款的种类和地区
50000万
3.13
3.19
4000万
3.27
4.2
4.9
交易性存款准备金
•
交易性存款准备金——同步准备金计算法:以本期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
量。
通常以两周为一个计算期,计算在这14天中银行交易性存款的平均余额。准备金的保持期 为本期第3天开始到本期结束的第2天止。
例:
某银行在3月27日(星期一)至4月9日(星期日)的交易性平均存款余额为10000万元,按 照8%的存款准备率,该行在3月29日(星期三)至4月11日(星期二)应保持的非交易性存 款准备金平均余额为800万。
转化。
•
• 2.表内业务由本来确定的事项转化为需要由不确定事项来证实其发生时,就应转移到表外 科目进行核算。例如,银行卖出其买入的票据:银行买入票据的时候,在表内买入票据科目 或贴现科目核算,当银行将该票据卖出后(未到期),银行的付款责任由本来的确定转变为 由“卖出的票据被拒付”这一不确定事项决定,因此,银行应在卖出票据时,销记表内(借 有关资金科目,贷买入票据或贴现),同时在表外登记这种不确定的付款责任(借卖出票据 或再贴现、转贴现,贷应付卖出票据款),直至票据到期,这种可能不再出现时,才可以销 记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
•
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表内业务有很大差异。表内业务在损失体现和处理方面,主要表
现为计提和损失本金的承担上;而表外业务需要通过合约的完备性体现风险管理,损失处理
主要是依据合约的权利与义务而定,而约定内容是独立的风险定价能力。
•
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结算业务不涉及资产负债为表外
例:中国工商银行企业信用等级分析方法:
• (1)这种方法所选择的评级指标比较合理,能比较全面第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 (2)评级指标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定性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基本指标反
映客户信用等级内容的基本情况。修正指标是依据客户有关实际情况对基本指标评级结果进 行逐一修正。评议指标是对影响客户信用等级的非定量因素进行判断分析。三个层次的指标 互相校正,最后形成信用评级结果。
• 银行在经办这类业务时,没有发生实际的货币收付,银行也没有垫付任何资金,但在将来随 时可能因具备了契约中的某个条款而转变为资产或负债。因此按照与资产、负债的关系,这 种表外业务又可称为或有资产业务、或有负债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 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即包括银行所从事的所有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的业务。主要包括:①各种担保性业务;②承诺性业务。主要有回购协议、信贷承诺;③金 融衍生工具交易。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传统的金融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型交易工具,主要 有期货、期权、互换合约等。
2、满足法定准备金的要求
西方国家法定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
非交易性存款准备金——滞后准备金计算法 :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
银行根据两周前的7天作为基期,以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有周应持 有的准备金平均数。
例:
某银行在3月13日(星期一)至3月19日(星期日)的非交易性存款余额为50000万元,按 照8%的存款准备率,该行在3月27日(星期一)至4月2日(星期日)应保持的非交易性存款 准备金平均余额为4000万元。
• 这里主要介绍“五维”分析的主要内容
• 1、借款人的品质
• 2、借款人的能力。包括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竞争力、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