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
银行贷款表内表外的区分
银行贷款表内表外的区分从财务角度看,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
表内业务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例如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
贷款类业务: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
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
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1、企业(经济组织)类:项目融资贷款、一般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铺底流动资金贷款、临时流动资金周转贷款、票据贴现2、个人类:个人经营类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含自用车和商用车,有些银行把商用车贷款归入经营类贷款)、助学贷款、其他消费贷款、装修贷款、旅游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质押类贷款贸易融资类业务: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境外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在办理进口开证业务时,利用国外代理行提供的融资额度和融资条件,延长信用证项下付款期限的融资方式。
票据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
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银行收取票款。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透支:银行允许其存款户在事先约定的限额内,超过存款余额支用款项的一种放款形式。
表外贷款业务种类银行表外资产即表外业务,这是银行业的术语。
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不形成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银行的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
02
管理方法
银行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市场风险,如分散投资、限制杠杆率
、对冲策略等。此外,银行还会定期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和压力测试
,以评估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
03
监管要求
与信用风险管理类似,各国监管机构通常会针对市场风险管理设定更
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如资本充足率、风险价值(VaR)等。
操作风险管理
异。
储蓄存款
03
个人或家庭为未来消费而进行的储蓄行为,通常选择储蓄存款
账户进行存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款业务
短期贷款
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主 要用于解决短期资金需求 。
中长期贷款
贷款期限超过一年,主要 用于解决中长期资金需求 。
商业房地产贷款
银行向商业房地产投资者 或购买者提供的贷款,通 常需要抵押物或担保人。
投资业务
监管要求
由于表外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各国监管机构通常会对其设定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如资本充足率、风险集中度限制等 。
市场风险管理
01
定义与来源
市场风险管理主要关注的是因市场价格波动(如利率、汇率、股票价
格等)而产生的风险。由于表外业务往往涉及大量金融衍生品交易,
因此市场风险也是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
备用信用证
银行为借款人提供担保,保证借款人履行债务,并在借款人违 约时承担偿付责任。
互保背书
银行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并将自己的保证责任与借款人的资产 抵押或其他担保措施相结合。
承诺业务
贷款承诺
银行向客户承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提供一定金额的 贷款,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
备用贷款承诺
银行在客户需要时提供备用贷款,以支持客户的临 时资金需求。
银行的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概述
银行的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支持和推动下,也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银行的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是其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银行的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银行业务的运营情况。
一、表内业务概述表内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的传统存款、贷款、票据承兑和转账结算等业务。
这些业务是银行最基本的服务内容,也是银行运行的核心。
具体来说,表内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存款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
存款业务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通过吸收客户存款,为经济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 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为客户提供资金,帮助他们实现消费或投资。
贷款业务的风险较大,需要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3. 票据承兑业务:指银行在客户持有的商业票据到期日到来时,按票据金额支付票款的业务。
票据承兑是一种重要的信用担保手段,有助于促进经济的流通和发展。
4. 转账结算业务:包括电子转账、支票支付和汇兑等。
转账结算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实现资金调拨和结算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经济的效率和便捷性。
二、表外业务概述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传统存贷款、票据和转账结算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金融业务。
这些业务通常更加复杂和专业化,需要银行具备更高的金融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
具体来说,表外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财业务:指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多种多样,包括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
理财业务的风险较大,需要投资者对市场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2. 信托业务:指银行作为信托人,接受委托管理和运作的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通过信托合同将委托人的财产进行管理和运用,为委托人提供收益。
3. 金融衍生品交易:指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买卖交易。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极高,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
银行表内表外业务
银行表内表外业务一、会计表内核算的内容依照定义,会计要紧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一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这确实是说,凡一定单位中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差不多上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而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因此,也能够说,会议核算的对象确实是一定单位的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部分。
在具体会计核算中,还应当对其进行分类。
会计要素确实是对会计对象的差不多分类,它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然而,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样原则。
其中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是企业当期差不多实现的收入和差不多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记账,因此,银行业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如对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不论利息是否收到。
实质高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尽管从法律形式来看,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然而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终止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而且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
因此,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操纵其制造的以后经济利益,因此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在表内核算。
然而,在经营性租赁中,租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只有退租或续租的选择权,而不存在优待购买选择权,因此不能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但为了加强治理,应在表外登记。
另外,慎重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为了表达慎重性原则,会计制度对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资产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为此,财政部对逾期贷款利息应如何核算、何时转入表外核算进行过多次修订,银行应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按照国家规定正确核算利息收入,对应转入表外的利息应及时转入表外。
表内业务表外业务
项目定义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表外业务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表内业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说明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透支额度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区别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表内业务有很大差异。
表内业务在损失体现和处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计提和损失本金的承担上;而表外业务需要通过合约的完备性体现风险管理,损失处理主要是依据合约的权利与义务而定,而约定内容是独立的风险定价能力。
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结算业务不涉及资产负债为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 . 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表外业务也称为中间业务。
表内表外转换1.表外业务在其特定的可能事项成为现实时,转化为表内业务,此时,应由表外核算转换到表内核算。
例如,开出信用证,在“客户未能按合同付款”这已特定可能事项出现之前,在表外科目“开出信用证”、“应付信用证款项”中核算,一旦“客户未能按合同付款”成为现实,银行向收款人支付合同款项后,就转化到表内,作为资产业务核算。
2.表内业务由本来确定的事项转化为需要由不确定事项来证实其发生时,就应转移到表外科目进行核算。
例如,银行卖出其买入的票据:银行买入票据的时候,在表内买入票据科目或贴现科目核算,当银行将该票据卖出后(未到期),银行的付款责任由本来的确定转变为由“卖出的票据被拒付”这一不确定事项决定,因此,银行应在卖出票据时,销记表内(借有关资金科目,贷买入票据或贴现),同时在表外登记这种不确定的付款责任(借卖出票据或再贴现、转贴现,贷应付卖出票据款),直至票据到期,这种可能不再出现时,才可以销记表外业务。
货币银行学 银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区别和联系 简答题
货币银行学银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区别和联系简答题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在银行业务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的定义、区别、联系进行分析,并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与监管提出建议。
二、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的定义及区别1.银行表内业务银行表内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和结算业务等。
这些业务是银行传统的基础业务,为银行创造利润的同时,也承担一定的风险。
2.银行表外业务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之外进行的业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信托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表外业务相较于表内业务,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带来更高的风险。
三、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的联系1.业务互补性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之间具有互补性。
表外业务可以为表内业务提供支持,拓展银行的业务领域;同时,表内业务的风险可以通过表外业务进行分散和转移。
2.风险传导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之间存在风险传导。
一方面,表外业务的风险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表内业务,进而影响银行的经营稳定;另一方面,表内业务的风险也可能通过表外业务进行转移和缓解。
四、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与监管1.政策法规完善为规范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表外业务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确保业务合规运行。
同时,要关注表外业务的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3.提高透明度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需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信心。
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业务数据的透明度,以便于监管部门和市场参与者对业务风险进行评估。
五、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银行表外业务将不断发展。
在此背景下,银行应加强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的融合与发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银行表内表外业务
应收账款:(应收利息)
拨付营运资金:(拨付营运资金)
其他应收款:(期收外汇款项)+(其他应收款)
贴 现:(贴现)+(买入外币票据)-(转贴现;备抵科目)-(再贴现款项;备抵科目)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自营记账式债券)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没有明确界定商业银行业务的分类办法,因而各项业务的属性和定义,还有待权威部门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操作需要来确定。按照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和发展情况,商业银行的业务大都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或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四大类。
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信用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传统业务。其中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运用其自有资金及负债或银行信用转变而成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代表了银行对其营运资金的运用,也是商业银行赖以取得利息收入的重要业务,主要包括现金资产业务、贷款资产业务、票据承兑业务、票据贴现业务、投资资产业务、融资资产业务、固定资产业务、无形资产业务和递延资产业务。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
减: 累计折旧:(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三、无形、递延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四、流动负债
短期存款:(活期存款)+(待结算财政款项)+(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外存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半年以内(含)到期的单位定期存款)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
•
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表内业务有很大差异。表内业
务在损失体现和处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计提和损失本金的
承担上;而表外业务需要通过合约的完备性体现风险管理,
损失处理主要是依据合约的权利与义务而定,而约定内容
是独立的风险定价能力。
•
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 务与表外业务
2020/12/7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基础知识: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从财务角度看,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表内业
务和表外业务。 • 表内业务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
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例如贷款、贸易 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 垫款等。 •
•
贷:开出信用证(或有资产科目)
•
同时,在表内借记“信用证垫款”,贷记相
关的资金账户,完成表外核算到表内核算的转化。
•
第三内业务由本来确定的事项转化为需要由不 确定事项来证实其发生时,就应转移到表外科目 进行核算。例如,银行卖出其买入的票据:银行 买入票据的时候,在表内买入票据科目或贴现科 目核算,当银行将该票据卖出后(未到期),银 行的付款责任由本来的确定转变为由“卖出的票 据被拒付”这一不确定事项决定,因此,银行应 在卖出票据时,销记表内(借有关资金科目,贷 买入票据或贴现),同时在表外登记这种不确定 的付款责任(借卖出票据或再贴现、转贴现,贷 应付卖出票据款),直至票据到期,这种可能不 再出现时,才可以销记表外业务。
内核算。例如,开出信用证,在“客户未能按合
同付款” 这已特定可能事项出现之前,在表外科
表内外
商业银行表内表外业务一、什么是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1、表外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
2、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比如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代理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等等很多种了四、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关于银行的表内与表外业务
关于银行的表内与表外业务一、什么是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1、表外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
2、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什么是表内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
什么是表内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摘要: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都有一个“表”,这个“表”就是资产负债表。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这个很好理解,银行每吸纳一笔存款、放出一笔贷款,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上注明。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简单来说,表外业务就是银行大力发展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这部分业务也能给银行带来收益。
按西方的界定,表外业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给银行带来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的资产或负债的业务,比如银行的各类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等,这类业务也叫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另一类业务则会给银行带来潜在的资产或负债,比如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担保等,主要包括担保类业务、承诺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
这类业务有一定风险,会增加银行的资产或负债。
近日银监会要求自查、检查的重点是这块业务。
举个例子,银行为某个企业担保,收取一定的担保费。
如果企业正常兑付,银行在担保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服务费,但不会改变资产负债表。
但如果该企业不能按时兑付,银行作为担保机构极有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比如替该企业兑付。
如果那样的话,银行要支出一笔资金用于兑付,显然会减少银行的资产,这笔钱肯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
这时,表外业务就纳入了资产负债表,转换成表内业务。
如果银行存在大量的这类表外业务,虽然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但不排除随时转换成表内业务的可能。
这会增加银行的风险。
货币银行学 银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区别和联系 简答题
货币银行学银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区别和联系简答题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表外业务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探讨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我国银行表外业务的现状及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政策建议。
二、货币银行学基本概念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学科。
在货币银行学中,货币与银行的关系密切相关。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创造货币供应,影响经济运行。
三、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1.表内业务的概念与特点表内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等。
表内业务的特点是交易真实、风险可控、业务规模较大。
2.表外业务的概念与特点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信托业务、衍生品业务等。
表外业务的特点是交易复杂、风险隐蔽、业务规模较小。
3.两者之间的区别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性质、风险特征和业务规模。
表内业务以真实交易为主,风险相对可控;表外业务则涉及更多的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风险更具隐蔽性。
此外,表内业务的规模通常较大,而表外业务的规模较小。
四、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的联系1.联系纽带银行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纽带。
表外业务往往是表内业务的延伸和补充,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业务互补性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在业务类型、服务范围等方面具有互补性。
表内业务为表外业务提供了稳定的客户基础和资金来源,表外业务则为表内业务拓展了业务领域和盈利空间。
3.风险传递表外业务的风险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递至表内业务,进而影响银行的经营稳定。
因此,在开展表外业务时,银行需密切关注风险的传导和累积。
五、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1.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银行表外业务将面临更多的国际化机遇和挑战。
银行统筹表内外
银行统筹表内外
表内业务是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无形、递延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几大项,例如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
举个栗子,银行每吸纳一笔存款、放出一笔贷款,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上注明。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简单来说,表外业务就是银行大力发展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这部分业务也能给银行带来收益。
举个例子,银行为某个企业担保,收取一定的担保费。
如果企业正常兑付,银行在担保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服务费,但不会改变资产负债表。
某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及表外管理知识分析
二、 商业银行的贷款
(一)商业银行的贷款类型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由贷款的对象、条件、用途、期限、利率、方式和形态等因素构成,由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贷款种类。如表3-1 贷款的种类.doc所示。
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的相互转化 1.表外业务在其特定的可能事项成为现实时,转化为表内业务,此时,应由表外核算转换到表内核算。例如,开出信用证,在“客户未能按合同付款” 这已特定可能事项出现之前,在表外科目“开出信用证”、“应付信用证款项”中核算,一旦“客户未能按合同付款”成为现实,银行向收款人支付合同款项后,就转化到表内,作为资产业务核算,此时,会计部门需要销记表外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信用证款项(或有负债科目) 贷:开出信用证(或有资产科目) 同时,在表内借记“信用证垫款”,贷记相关的资金账户,完成表外核算到表内核算的转化。
(1)这种方法所选择的评级指标比较合理,能比较全面第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2)评级指标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定性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基本指标反映客户信用等级内容的基本情况。修正指标是依据客户有关实际情况对基本指标评级结果进行逐一修正。评议指标是对影响客户信用等级的非定量因素进行判断分析。三个层次的指标互相校正,最后形成信用评级结果。
基础知识: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从财务角度看,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 表内业务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例如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
表外业务主要以各类中间业务为主,不是简单资产或负债业务可以刻画的,可以看成是表内业务衍生出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表外项目也被称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项目,或者叫“或然资产和负债”。
商业银行表内与表外业务
三个月
3.10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3.30 3.50 4.40 5.00 5.50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表(续)
(二)零存整取、整 存零取、存本取息
间业务) (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资金运用)
(八)从事同业拆借(资金来源/运用) (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资金运用/中间业务) (十)从事银行卡业务(中间业务) (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中间业务) (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中间业务)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中间业务)
(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 务。
资料
单位活期存款 ——以建设银行为例
四种不同功能的单位活期存款帐户: 基本存款帐户 一般存款帐户 临时存款帐户 专用存款帐户
基本存款帐户是企业或单位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现金 收付的帐户。如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本 帐户办理。企业或单位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帐 户。
如果企业有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可在基本存款帐 户开户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开立一般存款帐户。通过本帐 户可办理转帐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如果企业或单位是临时机构、有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需要或要注册验资,可开立临时存款帐户。通过本帐户, 企业或单位可以办理转帐结算,以及国家现金管理规定 的现金收付。
如果企业或单位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如基本建设资 金、更新改造资金、需要专项管理和使用的资金等,可 开立专用存款帐户。
2、定期存款(Time Deposit)
社会团体、政府机构
B 个人和非营利组织 C 商业银行之间
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签发支票的存款类 型是:
A 活期存款 B 定期存款 C 储蓄存款
4、企业或单位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现金 收付的活期存款帐户是:
第三章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 关于活动资金存款:
• 〔1〕借款人及保证人的基本状况及有关 法律文件:营业执照正本,法人代表证明 文件、身份证;
• 〔2〕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及存款前 一个月的财务报表
• 〔3〕担保文件
• 〔4〕自有资金和活动资金补充状况
• 关于项目存款: • 〔1〕项目立项书和可行性报告 • 〔2〕资本金或项目自有资金到位状况 • 〔3〕活动资金配套状况 • 关于出口打包存款除活动资金存款需求的有关
50000万
4000万
3.13
3.19
3.27
4.2
4.9
买卖性存款预备金
• 买卖性存款预备金——同步预备金计算
法:以本期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 预备金需求量。
•
通常以两周为一个计算期,计算
在这14天中银行买卖性存款的平均余额。
预备金的坚持期为本期第3天末尾到本
期完毕的第2天止。
例:
某银行在3月27日〔星期一〕至4月9 日〔星期日〕的买卖性平均存款余额为 10000万元,依照8%的存款预备率,该 行在3月29日〔星期三〕至4月11日〔星 期二〕应坚持的非买卖性存款预备金平均 余额为800万。
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
• 〔6〕存款的定价,主要是决议存款的 利率
• 〔7〕存款档案管理政策 • 〔8〕存款的日常管理和任务顺序 • 〔9〕不良存款的管理
• 2、存款的顺序
• 一笔存款通常要遵照以下顺序:
• 存款央求——借款央求书,内容包括:借 款人称号〔姓名〕、地址,性质,运营范 围、央求存款的种类、期限、金额,用途、 方式、用款方案等
• 3、对借款人停止信誉评级,授信
• 4、存款审查审批
银行表内表外业务
随着银行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银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进行表内核算,还要对不能在表内核算的业务,以及无法在表内核算的业务进行表外核算,对于不符合资产新定义的资产,也要转入表外核算。
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表外业务概念,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人们对有些业务究竟是应该在表内核算还是在表外核算不能很好地把握。
本文首先将根据会计的定义以及有关会计原则、法规制度,阐述表内核算的内容,然后简单说明如何区分表内、表外业务,最后介绍目前在表外核算的主要业务。
一、会计表内核算的内容根据定义,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一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这就是说,凡一定单位中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而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所以,也可以说,会议核算的对象就是一定单位的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部分。
在具体会计核算中,还应当对其进行分类。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它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然而,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其中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是企业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记账,因此,银行业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如对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不论利息是否收到。
实质高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看,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而且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
表内与表外的解读
表内与表外的解读
1.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结算业务不涉及资产负债为表外业务。
2.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表外业务也称为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3. 中信银行赣州分行贷款余额15.71亿元,其中表内融资余额合计10.07亿元,由流动资金贷款7.27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2亿元、贸易融资0.8亿元组成;表外融资余额合计5.64亿元,由银行承兑汇票余额3.14亿元、国内信用证2亿元、黄金租赁5000万元组成。
银行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
一、银行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的区分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银监会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表外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
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银行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包括下列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表外项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保函、非融资保函、开出即期信用证、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等八大类。
表外业务仍然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而表表外业务则是完全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业务。
表外、表表外业务之所以受到关注,完全是因为银行以此为突破口来规避银监会的监管要求。
二、银行在非标业务上与银监会斗智斗勇的历史2013年3月底出台的银监会8号文,明确将非标资产做了定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券、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型融资等。
非标资产的业务形式有:银信合作、票据双买断、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转让、买入返售、银行承兑汇票、同业偿付、银证合作。
2009年之前,长期贷款卖出回购的银信合作就已经存在:先将资产卖给信托以后用理财资金回购,信托扮演通道的角色,资产凭借这个通道一来一回,表内变表外;2009年,银监会发了【银监发[2009]11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禁止理财资金用于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紧接着又发了【银监发[2009]113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直接叫停了卖出回购银信合作;2010【银监发〔2010〕72号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银信理财合作表外转表内,记拨备(拨备,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2010年,银行直接用理财资金直接买信贷资产实现表内转表外,但是很快【银监会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号】出台,明确了“不得使用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2010年末2011年初,4万亿刺激到了头,银行开始收银根,房地产、铁公机、城建项目受到严重影响,这时候银监局火上浇油出台了【银监发(2011)7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对存量银信合作产品提出了具体的由表外转为表内的工作进度要求;2011年148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范围及方式的通知】文件对银信合作业务提出了具体转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什么是表内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
1、表外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
2、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比如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代理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等等很多种了四、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
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