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投资债券等。
除了表内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表外业务来进行金融活动。
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以自身名义与客户签订的金融衍生品合同,包括远期交易、掉期、期权等。
表外业务具有灵活性强、交易规模大、风险较高等特点,对商业银行的收益也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收益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概况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在国内外都十分迅猛,表外业务的发展不仅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在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利率衍生产品交易、股票衍生产品交易等,其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量大、涉及到的金融产品丰富。
1. 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可以参与更多的金融产品投资,例如利率和汇率的远期交易、掉期交易等,这些金融产品通常具有更高的杠杆效应,可以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表外业务的投资回报率高于传统的银行业务,可以有效增加银行的收益。
2. 降低盈利波动性由于表外业务通常具有一定的对冲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通过利率和汇率的远期交易、掉期交易,商业银行可以锁定未来的利率和汇率,从而避免市场波动对银行盈利的不利影响。
3. 增加风险管理收益表外业务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管理风险,增加风险管理收益。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远期交易、掉期交易等表外业务产品,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降低自身持有的风险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效益。
4. 增加收费业务收入表外业务通常伴随着各种类型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
银行利用它的货币、利率、股票、商品、外汇、信用和其他风险,提供真实和有效的风险对冲,直接或间接的进行各种利用市场价格的金融工具的投资、套期保值或风险管理的客户服务,以及为客户提供与之相关或咨询性质的服务等等。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和非金融机构(如企业、个人等)之间的业务往来。
表外业务通常包括担保业务、承诺业务、委托业务等。
1.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所涉及的资金规模较大,涉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回表就是为了及时监控和控制这些风险,确保不会对银行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造成过大的冲击。
2. 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需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备和备案。
回表就是为了确保这些业务的合规性,以及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和监控其风险状况。
3. 经营需求: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主要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拓宽收入渠道。
回表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业务的经营状况和效益,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 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回表是为了向投资者、债券持有人、股东等相关方提供有关表外业务的信息。
回表的内容通常包括业务规模、风险状况、收入状况等,以便相关方能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有透明的了解。
5. 决策参考:商业银行回表是为了给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回表,管理层可以了解和评估表外业务对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风险控制、法律法规要求、经营需求、信息披露和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需要。
回表是商业银行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保护相关方的利益,并为决策提供有关信息。
银行的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概述
银行的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支持和推动下,也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银行的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是其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银行的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银行业务的运营情况。
一、表内业务概述表内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的传统存款、贷款、票据承兑和转账结算等业务。
这些业务是银行最基本的服务内容,也是银行运行的核心。
具体来说,表内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存款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
存款业务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通过吸收客户存款,为经济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 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为客户提供资金,帮助他们实现消费或投资。
贷款业务的风险较大,需要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3. 票据承兑业务:指银行在客户持有的商业票据到期日到来时,按票据金额支付票款的业务。
票据承兑是一种重要的信用担保手段,有助于促进经济的流通和发展。
4. 转账结算业务:包括电子转账、支票支付和汇兑等。
转账结算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实现资金调拨和结算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经济的效率和便捷性。
二、表外业务概述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传统存贷款、票据和转账结算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金融业务。
这些业务通常更加复杂和专业化,需要银行具备更高的金融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
具体来说,表外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财业务:指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多种多样,包括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
理财业务的风险较大,需要投资者对市场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2. 信托业务:指银行作为信托人,接受委托管理和运作的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通过信托合同将委托人的财产进行管理和运用,为委托人提供收益。
3. 金融衍生品交易:指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买卖交易。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极高,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一、本文概述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简要介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够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业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进行探讨。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担保类业务、承诺类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
担保类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的交易提供担保,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如贷款承诺、投标保证等。
承诺类业务是指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向客户承诺在未来某一时间提供某种金融服务的业务,如回购协议、资产证券化等。
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如远期合约、期权等。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服务领域和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产品种类和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近年来,银行开始推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产品,如P2P网贷、网络借贷等,这些产品具有便利、快捷、低成本等优点,深受广大投资者和借款人的欢迎。
此外,银行还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如与电商、物流等领域合作,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未纳入资产负债表内的金融业务,这些业务可以增加银行的收益,同时也能降低其风险。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增强客户体验,提高产品竞争力。
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改进和丰富表外业务品种,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通过开展跨境理财、消费金融等表外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消费金融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
182 2012.032012年03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李燕 杨珂摘 要:表外业务作为西方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拓展的一个重点,它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都已经超过了表内业务,在银行业务结构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无论在业务规模上还是品种结构各方面都和国外相差甚远。
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经营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渠道,努力拓展表外业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2-03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其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标准划分,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虽然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和负债业务联系紧密,即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主要包括贷款承诺、信托担保、金融衍生品、证券相关业务等;广义的表外业务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担保、代理等相对来所无风险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即包括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特点在于其基本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身资金来提供服务,并且具有易操作,金融杠杆高,风险巨大等特点[1]。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1、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表外业务在西方产生由来已久,但直到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表外业务才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
美国的几家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美洲银行从那时起就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自1988年以来,其表外业务所涉及的经营活动的资产总和已超过2.2万亿美元,而同期这几家银行资产负债项下的资产总和为7800亿美元;在90年代末期,表外业务已经超过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其平均增速到达了54.2%,远高于同期资产总额9%和资本总额21.65%的增速。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研究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例题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例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担保、信用证、信托、代理业务等诸多方面,不仅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较高的利润,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阐述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特点和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
案例一:贷款担保业务某商业银行与一家中小企业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贷款担保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商业银行对该企业的贷款给予全额担保。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经营不善,该企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担保责任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在与企业签订贷款担保合同之前,应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担保风险管理措施。
2. 分散风险:商业银行应当避免过于集中担保业务,可以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参与担保协会等方式,实现风险的分散。
3.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商业银行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贷款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在风险出现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案例二:信托业务商业银行作为信托公司,与一位客户签订了一份信托合同,将其资金托管给银行,由银行代为投资。
然而,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波动等原因,客户的投资账户遭受了亏损。
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的索赔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风险把控:商业银行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确保投资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避免因为投资亏损导致的纠纷。
2. 与客户建立合理的风险认知:商业银行在签订信托合同之前,应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投资风险,并告知客户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亏损。
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监测和管理投资风险的机制,及时跟踪投资项目的市场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案例三:代理业务商业银行作为代理行,代为办理对外支付结算业务。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防范
务 , 承担 任 何 资金 风 险 的业 务 , 不 主要 是 传 统 的 金 融服 务类表 外业 务 ,即客户 资产 管理 的中介 , 包 括银 行 结算 、 托 、 托 存 贷款 、 信 委 代理 等 业 务 。 它给 商业银行 带来手续 费收 入。
负债 业 务 , 类 业 务 主要 包 括 贷 款承 诺 、 保 和 这 担 金 融衍 生工 具类 表外 业务 。一 般而 言 , 表外 业 务 多 指狭义 的表外业 务 。 0 0年 中 国人 民银行发 布 20 的《 商业 银行 表外 业务 风 险管理 指 引》 , 外业 中 表 务 被定 义为 “ 商业 银 行 所 从事 的 、 按照 现 行 的会 计 准则不 计入 资产 负债 表 内 、 形成 现 实资 产负 不 债 , 能改变 损益 的业 务 。具 体包 括担保类 、 但 承诺 类和 金融衍 生 交易 三种类 型 的业 务 。” 即是 我 国
狭 义 的表 外 业 务 包 括 或 有 债 权 /债 务类 表 外业 务 , 它们在 一 定条件 下 可转 化为 表 内资产 或
性 压力 , 一 轮 “ 内转 表外 ” 新 表 的迹 象 开 始 显现 , 表外业 务风 险也在上 升 。由于表外业 务风 险不在
原有 监管范 围内 ,为落实 国家 宏观 调控 政 策 , 防 范 日益集 中的 风险 , 银监 部 门正着 手制 定发 布全
的非 资金需 求 , 结 算 、 如 规避 风 险等 , 外 业 务 的 表
创新 也往 往从 创新 服务手 段技 术着 手 。
2灵 活 度 大 。 外 业 务 形 式 多 样 , 有 很 强 的 . 表 具
表外业 务 发生 时不 改变 资 产 负债 总额 , 是一
2020年(金融保险)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金融保险)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表外业务有俩种定义,壹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另壹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运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和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作为壹种新的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来源,从而使表外业务的开发和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承兑业务,开展比较多的表外业务有:(壹)信用保函。
信用保函是壹种不可撤消的银行担保行为,银行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经济风险,包括进口订货保函、投标保函。
(二)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偿债、违约或履约失败的义务的书面承诺,按性质可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
(三)承兑业务。
(四)备用信用证业务。
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见: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壹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5%之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如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英国巴克莱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可抵补其业务总支出的70%之上;在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表外业务收入达到25%之上,有的甚至达到45%之上。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问题与策略
委托存贷款 、 代理等业务 , 它给商业银 行带来手续费收入 ; 二 第
类, 保证或担保, 包括传统 的对偿还贷款 的担保 , 跟单信用证 担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 的对策建 议
() 1树立客户 中心理念 。培育 自己的金融 品牌 商业银行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 汇票 承兑 以及有追 索权 的债 务的转让 , 附属 机构 的融资 赢得竞争的主动性 , 对 必须树立 以客户为 中心的经营理念 。将“ 业
我国商业银行一定要大量培养和引进熟悉保证承诺个人理财金融财会计算机和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同时面向社会大专院校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充实到表外业务发展的人才队伍中来以促进表外业务的管理与发展
一
盒 融财含
试论我 国商业银 行 表外业务 发展 问题 与策略
王 力丰 王 学鸿
产负债 总额而未被列入资产负债表 的经营活动 。 根据 巴塞尔委 知识 密集型 业务 , 具有 集人 才 、 术 、 技 信用 和信誉 为一体 的特 员会 规定,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可分为 四类 : 第一类, 商业 银行传 征 。高素质从业人员缺乏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开展技术含量高 统的中间业务 , 即客户 资产管理 的中介 , 包括银行 结算 、 信托 、 的品种业 务的“ 瓶颈 ” 。
支 持 ; 三 类 , 款 承 诺 , 透 支 便 利 、 用 额 度 、 行 商 业 票 务中心原则 ’ 第 贷 如 信 发 , 为“ 转变 客户中心原则” 从发展 的趋势来看 , 。 国内
据、 备用信用额、 循环信用额等 ; 第四类 , 生金融工 具交 易, 衍 如 商业 银行非利 息收入业务的主要利润 来 自高端客户 , 不会 是普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业务中与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股权市场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之间进行的各种交易和业务活动,这些业务不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回表是指这些表外业务交易产生的风险和损益需要回归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盈利能力。
1. 风险控制和监管要求:回表是一种风险管理和监管要求的体现。
由于表外业务涉及到各种金融市场的交易和业务活动,其风险性较高,容易给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暴露。
为了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业务回表,以便更好地评估银行的风险状况,确保银行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回表可以增加银行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表外业务的交易和业务活动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来说往往是不透明的,这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带来了困难。
通过回表,银行可以将表外业务的风险和损益回归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向外界揭示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和盈利能力,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信心。
3. 业绩评估和盈利能力分析:回表可以帮助银行评估自身的业绩和盈利能力。
表外业务往往具有较高的收益性和风险性,其回归对银行的利润表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回表,银行可以计算出表外业务的净利润和风险敞口,进而评估自身的业绩和盈利能力,分析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收益贡献,为银行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包括风险控制和监管要求、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业绩评估和盈利能力分析,以及内外部监督和控制的需要。
回表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自身的风险状况和盈利能力,提高银行的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向其他金融机构购买资产,将其转为准备金等形式,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将其回表到表内。
一是监管要求。
随着金融风险的增加,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了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将一部分表外业务回表到表内,以增加监管的可控性和透明度。
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资产的持有、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回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
二是风险控制。
表外业务往往与表内业务相比,存在较高的风险。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确保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性。
表外业务回表可以转移风险,减少商业银行资产的风险敞口,保护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
三是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提高收益。
通过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商业银行可以实现风险转移和收益获取。
这些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占用较高,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为了平衡风险与收益,商业银行需要将部分表外业务回表到表内,以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四是市场需求。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往往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的。
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商业银行需要调整表外业务的规模和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表外业务回表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调整,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五是传导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回表也可以用来传导货币政策。
当货币政策趋紧时,商业银行将部分表外业务回表到表内,以减少货币市场的波动,调整货币供应量,稳定货币市场的运行。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是出于监管要求、风险控制、资本管理、市场需求和传导货币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
通过回表,商业银行可以实现风险的控制和转移,资本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稳定货币市场的运行。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探析
∥
财 经 论 Biblioteka 【 要 】商 业银 行经营表 外化、 摘 国际化 和资本证 券化是 目
前 国 际金 融业 发 展 的 三 大 趋 势 。为 了适应 国 际金 融 市 场 日益 激
竞争。 表外业务作为一种新的业务 , 涉及客户、 等各个方面 , 同业 其开 发与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 武器 。
于金融市场 的脆弱性和 系统性作用 ,即使起初是规模 较小 、 金 额不大的风 险个 案 , 也可能形成 多米诺骨 牌效应 , 成 巨大的 造 亏损 。概括而言 , 表外业务风险主要有以下类型 。
1信用风险。指 表外业务服务对象违约 , 、 而是债 权人遭受 的风 险。如担保业 务中 , 被担保客 户出现违约或 资金断链 等情 况, 无法履约时 , 导致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从而造成损失 , 发生
业银行经营结构主要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 务 , 差收 入仍然是 利 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 革的推进 , 存贷利差 越来越小 , 利差获利空 间不断缩小 , 因此商业银 行必须 寻找新 的利润突 口。发展表外业务能够增加 商业银行的收益 , 资 提高 产报酬率 , 还将带来大量的佣金和-'费收入 。同时 , T ̄ - 商业银行 还可 以利用各种 表外业务在外 汇市场 、 股票市 场 、 券市场和 债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上赚取高额利润。
1 发展表 外业务 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 国商 、
烈 的 竞 争 环 境 , 高综 合 竞 争 力 , 展 表 外 业 务 已成 为 我 国 商 提 发
业银 行 必 然 而现 实的 选择 。本 文 首 先 对 商业 银 行 表 外 业 务进 行 基 本 阐 述 , 析 表 外 业务 风 险 , 述 我 国表 外 业务 发 展 现 状 , 分 描 最 后 对 商 业银 行 表 外 业 务 发展 提 出看 法 。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在金融监管部门规定的银行表内业务之外的金融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信用证、保函、财务顾问业务、代理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业务、代理销售证券等,这些业务通常会出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因此称之为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业务之一,能够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针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为什么要进行表外业务回表?1. 透明度要求上升表外业务的回表主要是出于金融市场透明度的要求。
在过去,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不太透明的,不容易被监管部门和公众所了解。
自2008年发生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透明度要求大大提高,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对表外业务进行披露,以便监管和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银行的风险和财务状况。
商业银行需要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将这些业务纳入财务报表进行披露,以提高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2. 风险管理需要增强表外业务回表也是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通常包含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非标准化交易和复杂的结构化产品,这些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如果不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就很难对这些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而通过进行回表,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表外业务的性质、规模和风险,从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降低金融风险。
3. 信用评级需求增加表外业务回表也是为了满足信用评级的需求。
许多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都要求银行对其表外业务进行回表,以便对银行的全面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如果银行不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将很难获得正面的信用评级,这将会对银行的融资成本和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维护和提高信用评级,商业银行需要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以满足信用评级机构的要求。
二、表外业务回表可能面临的挑战1. 技术系统需要升级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需要商业银行具备相应的技术系统支持。
由于表外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需要银行进行技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以满足回表的要求。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在传统资产负债表以外从事的金融业务,包括信托、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买卖金融衍生品等。
这些业务不仅在规模上逐年增长,而且在创新性和复杂性上也在不断提升。
鉴于表外业务的重要性,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定期回表,向监管部门报告表外业务的相关数据。
回表是对表外业务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和披露的过程,是一种监管机构约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手段。
回表的目的在于监管和约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那么,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是为了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水平。
表外业务的特点是不够透明,很难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商业银行通过回表,可以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披露表外业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增加表外业务的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从而增强市场的信心和参与度。
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提高,有助于市场对商业银行的评估和监督,同时也有助于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风险定价。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是为了深化改革和健全制度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深化改革,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制度,表外业务的监管和回表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和改善。
商业银行通过回表,可以有效地应对改革和制度建设的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和健全制度,才能够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韧性,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是为了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
表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创新,给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商业银行通过回表,可以及时了解表外业务的规模、结构、风险和盈利情况,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规避和化解表外业务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只有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了表外业务的风险,商业银行才能够稳健经营,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是为了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水平,深化改革和健全制度的需要,以及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一、西方银行表外业务概述(一)表外业务的含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Items,简称OFSI),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内充分反映的业务,它本身往往并不形成新的资产或负债,不改变资产与负债的现状,但这种影响在业务过程中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形成“或有项目”。
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不需要运用自有资金,而仅仅依靠银行的信誉,依靠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以改变当期损益和营运成本,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表外业务是一种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互联系又有差别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的银行的三大支柱产业。
(二)表外业务的分类通行的做法是根据其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将众多的表外业务划分为四类:(1)传统中间业务:最典型的就是银行结算业务,另外还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如证券承销、投资咨询、信托、租赁、委托存贷款、代理等业务,这类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物质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金融辅助性业务,从而带来手续费收入;(2)承诺类(Commitments):就是银行向客户承诺在未来某个时候,当客户需要资金时保证向其贷款,从而建立了一种潜在的借贷关系。
即使客户没有向银行实际借款,银行也收取承诺费。
承诺类业务主要有备用透支、贷款额度、票据发行便利、回购协议、循环包销便利、普通跟单信用证、贷款抵押等,这类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3)担保类(Guarantees):就是银行担负起为被担保方偿付债务的责任。
一旦被担保方违约,银行必须代为履约,可能因此遭受损失,而更多的情况是转化为银行对被担保方的一种追索权。
担保类业务主要有:带追索权的资产出售、银行担保、履约担保、还款担保以及备用信用证等;(4)交易类(Transactions):此类表外业务是指与汇率、利率有关的协议,几乎覆盖了全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金融期货、期权、货币与利率互换、股票指数交易等,这类业务本身只改变资产结构而不改变资产总量,但其损益最终要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来。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金融市场以外的渠道上所进行的业务,通常包括信托业务、委托贷款、代理金融业务等。
在当前金融市场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回表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
一、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市场交易的增多,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在金融市场中获取利润的机会和方式也不断增加。
但是金融市场的变化也带来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问题。
金融市场变化主要包括市场和交易方式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等。
这些变化使得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二、监管政策的调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一些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进行了一些限制和规范。
要求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报表进行回表,以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监管和管理。
监管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经营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之一。
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也是引发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之一。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可能存在管理不当、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导致表外业务出现问题需要回表。
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资产质量、资金流动性等方面的情况也可能引发表外业务回表。
四、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是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经营产生影响,从而引发表外业务回表的问题。
市场上的货币政策调整、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商业银行需要回表的情况。
五、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足以应对这些风险,就容易导致表外业务出现问题需要回表。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方面风险,而这些风险的管理如果不到位,可能会引起表外业务回表的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产业财经 Industrial Finance28摘 要:伴随金融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以及金融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加大、挑战攀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审慎开展该项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总结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稳健发展的风险策略建议。
关键词:表外业务;风险;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社会融资总体规模日益扩大,表外业务得到了显著进步。
银行表外业务蕴含的诸多风险日渐暴露,对其开展严格、审慎的风险管理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特点进行剖析,提出该业务稳健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概况(一)表外业务规模持续攀升,增速有回落趋势根据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资料显示,2018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余额 338.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增速较去年下降 7.15%。
就总体规模而言,近年来表外业务量持续攀升,而从增速上看,呈现相对平稳且有下行趋势。
就业务结构而言,金融资产服务类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55%,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64.9%下降到了2018年的55.8%。
表1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规模与增速年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余额分类增速担保类承诺类金融资产服务类2016253.5219.0316.08164.6312.042017302.1118.3421.98186.0919.17%2018338.4220.6624.46188.812.0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二)表外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头之戏目前,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与金融脱媒双重背景叠加下,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作用发挥日渐式微,金融市场融资格局正显著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规模超过表内业务,2016年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09.16%(分母为法人口径资产),2017年这一数字为119.69%,2018年则达到了126.16%。
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另一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作为一种新的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来源,从而使表外业务的开发与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承兑业务,开展比较多的表外业务有:(一)信用保函。
信用保函是一种不可撤消的银行担保行为,银行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经济风险,包括进口订货保函、投标保函。
(二)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偿债、违约或履约失败的义务的书面承诺,按性质可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
(三)承兑业务。
(四)备用信用证业务。
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 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如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英国巴克莱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可抵补其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在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表外业务收入达到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另一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作为一种新的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来源,从而使表外业务的开发与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
承兑业务,开展比较多的表外业务有:(一)信用保函。
信用保函是一种不可撤消的银行担保行为,银行要承担经济责
任和经济风险,包括进口订货保函、投标保函。
(二)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偿债、违约或履约失败的义务的书面承诺,按性质可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
(三)承兑业务。
(四)备用信用证业务。
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 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如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英国巴克莱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可抵补其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在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表外业务收入达到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慢,业务种类单一,主要以一些传统的中介业务为主,许多业务领域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一片空白,表外业务的种类、规模与我国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极不相称。
且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表外业务发展速度缓慢,具体表现在,品种单一、范围狭小、档次不高。
我国表外业务的品种仅局限于一些为客户提供中介服务的传统表外业务上,在各类担保贷款和投资承诺、外汇买卖等新兴表外业务上发展缓慢,同时缺乏金
融创新,即使有一些,也难以普及并深入发展下去。
其他如担保、包销承诺等业务也都还是品种少、规范小、缺乏深度和广度。
其次,对于表外业务的规定只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之中,并未形成法律体系,且有些规定不符合国际惯例。
如我国目前使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表内和表外业务的区别和核算不符合国际惯例。
该制度指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应在表外科目核算”。
但又规定对业务上使用的重要凭证或未启用的有价证券,金融企业也应在表外科目进行登记。
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原则推荐书规定;表外科目的核算对象即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表外业务。
再次,表外业务的收益较差,表外业务是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认为不是主业,致使表外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为了拉拢客户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性服务。
例如,代理收款,代发工资、信息咨询等。
二、我国银行表外业务滞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缘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和经济不发达,银行缺乏创新的动力。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经济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主体。
一是目前仍采取国有独资的产权形式,二是整个银行体系虽然相继出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但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尚未打破,所以缺乏一种参与竞争的动力,缺乏扩张和创新的动力。
(二)对商业银行管理的限制
在经历了银行开办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而引起诸多问题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作出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国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和证券业务。
进行分业规定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但却在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一部分表外业务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因缺乏法律上的支持而无所适从,其所开展的业务有可能遭到监管当局的禁止,因此限制了表外业务的规范开展。
(四)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
表外业务的两大动力是规避资本充足的限制和国际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没有资本充足要求,目前虽有这样的要求,但由于体制原因,国有银行在落实这项监管要求往往
不够严格,加上我国还没有完全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风险资产计算方法来衡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此银行受到来自资本充足方面的监管压力并不大,银行不必像外资银行那样尽力去开展表外业务。
此外,我国人民币尚未完全实现自由兑换,人民银行对利率、资本市场的管理远没有展开,客户对防范汇率风险和利率需求不明显,银行自然对提供风险管理类表外业务持消极态度。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对策
尽管我国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小,种类少,但是这项业务将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
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使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及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成为国际大银行的战略必争之地。
目前,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及外资银行的代办处已经超过400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以其发达的表外业务与我国落后的表外业务竞争,我国银行很可能丧失在这一领域的份额,从而在整体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自己的表外业务体系,实现各类业务零的突破,拥有一定量的客户,抢占市场,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以构建新的利润增长渠道。
借鉴西方国家发展表外业务的经验,我国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快金融法规建设
应尽快制定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
立法原则既要考虑当前金融分业管理的需要,也要考虑到银行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
立法应逐步放松对经营业务的限制,鼓励银行开发新的经营业务品种,引入现代交易方式,在条件成熟时应按照先保险再信托证券,先代理后自营的顺序,允许银行逐步拓宽经营业务领域,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一个宽松的法律政策空间。
(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
表外业务一般都隐含着一定的风险,有些表外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隐含风险极大,一旦隐含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很可能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并有可能导致银行破产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我国中央银行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重视分析银行业务表外化的发展趋势,规划我国表外业务的种类及发展进程。
可以考虑将表外业务换算成同等性质的表内业务,计算资本充足率,把表外业务纳入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和比率管理,防范表外业务风险的扩张。
商业银行内部应该建立风险内控机制,建立对表外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制度,对每笔或有资产(负债)及所涉及的不同交易对象、部门、行业、地区和国家在开展表外业务之前都应测定风险指标,对表外业务发生的风险及时跟踪监测,根据业务风险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转移或化解风险。
(三)加强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储备力度
美国银行拓展表外业务是以其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技术设施为后盾的。
银行每年招募普通职员的67%以及管理人员的80%来自大学,银行75%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同时银行投入巨资,开发先进的电子通信技术,建设计算机网络,更新管理手段和业务处理方式。
我国银行与美国银行相比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必须多渠道引进各方面的高级人才,多种方式培训在职员工,造就和储备一批适应新型业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商业银行的人才优势,从而促进业务发展。
另一方面要注意科技开发,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强表外业务的理论研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不断设计开发和推广金融新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尽快实现银行通信、服务和管理现代化。
(四)积极开拓表外业务新品种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对一些表外业务进行大胆尝试,如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和贷款出售。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选择业务关系稳定、资信良好的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贷款承诺。
同时,备用信用证的使用也可超越当前涉及的国际贸易领域,大力推广至国内客户。
此外,利用贷款出售来扩大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思路。
目前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如果能够出售针对非国有经济的贷
款,既可便利非国有经济主体,又可以使银行不占用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指标,而同时得到一定收入,从而使各方均得利益。
(五)加强表外业务的市场营销
银行市场营销是融市场分析、金融新产品开发、销售促进和研究售后顾客反映等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它是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顾客需求的金融商品和服务,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它们送达顾客手中。
我国银行要广泛开展表外业务,必须加强市场营销管理。
一方面不断向社会推出新的服务种类,拓宽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为各种新的服务寻找市场,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
银行应通过市场营销管理,发展表外业务,在顾客需求的满足中获取银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