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 52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加强表外业务的市场营销
银行市场营销是融市场分析、金融新产品开发、销 售促进和研究售后顾客反映等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 管理活动,它是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 满足顾客需求的金融商品和服务,并通过各种方式 将它们送达顾客手中。我国银行要广泛开展表外业 务,必须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一方面不断向社会推 出新的服务种类,拓宽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为各种 新的服务寻找市场,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扩大我国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银行应通过市场营销管 理,发展表外业务,在顾客需求的满足中获取银行 利润。
(一)加快金融法规建设
应尽快制定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立 法原则既要考虑当前金融分业管理的需要, 也要考虑到银行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立法 应逐步放松对经营业务的限制,鼓励银行开 发新的经营业务品种,引入现代交易方式, 在条件成熟时应按照先保险再信托证券,先 代理后自营的顺序,允许银行逐步拓宽经营 业务领域,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一 个宽松的法律政策空间。
二 表外业务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第一:表外业务发展缓慢,业务规模小。 具体表现在:品种单一 范围狭小 档次不高 我国的表外业务目前只局限于传 统的金融业务中,在各类担保贷 款和投资承诺等业务上还缺乏创新
1.承诺类业务,如承诺贷款业务 2.担保类业务 3.委托代理业务 4.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5.咨询服务类业务
3.发展不平衡。
首先,供需不平衡。公司、居民需要的理财、咨询、 信用卡、外汇衍生保值、投资银行等业务,国有商业 银行的开发严重不足,供需结构失衡。其次,国际领域 表外业务的发展强于国内表外业务的发展。这主要 是由于国际领域所受限制较小,开发国际业务没有违 反《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而在国内领域,表外业 务的开发显得相对薄弱,仍然依靠网点优势推行各种 代收代付业务。最后,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 区及开放城市凭借经济优势、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及 旺盛的需求,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中西部及边远地区则 相对滞后,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有些银行工作人员都 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如何开展。
(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和金 融监管
表外业务一般都隐含着一定的风险,有些表外业务和衍生金 融工具交易隐含风险极大,一旦隐含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 很可能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并有可能导致银行破产甚至引 发金融危机。我国中央银行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 际情况,重视分析银行业务表外化的发展趋势,规划我国表 外业务的种类及发展进程。可以考虑将表外业务换算成同等 性质的表内业务,计算资本充足率,把表外业务纳入资产负 债风险管理和比率管理,防范表外业务风险的扩张。商业银 行内部应该建立风险内控机制,建立对表外业务的风险评估 和预测制度,对每笔或有资产(负债)及所涉及的不同交易 对象、部门、行业、地区和国家在开展表外业务之前都应测 定风险指标,对表外业务发生的风险及时跟踪监测,根据业 务风险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转移或化解风险。

五 国内外表外业务分析比较
• 一. 发展表外业务所处的经济背景 • 1.经营模式 • 2..利率市场化程度 中国利率市场化正在改革中,还没完全实 现利率的市场化。
• 3.金融监管的不同 (1)美国的“功能监管”模式 19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 服务现 代化法》,取消了对混业经营的禁 令。但 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拒绝了英国 的“统 一监管"模式,选择了“功能监管’’ 方 法,即对于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 司 的金融控股公司,由银行监管机构、证 券 监管机构和保险监管机构分别 对其相应 的业务或功能进行监管,包括制 定各自的 监管规章、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 查、行使 各自的裁决权等;同时,由美联 储担任“ 牵头监管者",对金融控股公司进 行总体
(二)对商业银行管理的限制
在经历了银行开办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 而引起诸多问题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 业银行法》作出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规 定,明确商业银行在国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 业务和证券业务。进行分业规定的初衷是为 了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但却在客 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一部分表外业务的 发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表 外 业 务
目录
• 1、概念及发展现状 • 2、存在问题 • 3、滞后原因分析 • 4、发展对策 • 5、国内外比较分析 • 6、风险对比分析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 概念:
•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 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和 广义之分。 •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 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 • 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 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表外项目也被 称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项目,或者叫 “或然资产和负债”。
(一)市场经济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 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自主 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主体。一 是目前仍采取国有独资的产权形式,二是整 个银行体系虽然相继出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 与外资银行,但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尚未打破,所以缺乏一种参与竞争的动力, 缺乏扩张和创新的动力。
第二 对于表外业务的规定只 散见于 一些法律法规之中,并未形成 法律体系,且有些规定不符合 国际惯例。
第三 表外业务的收益较差,表外业务 是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服 务型业务,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 对表外业务重视不够,认为不是 主业,使其成为拉拢客户所提供 的无偿性业务。
表一:国有四大商业银行2011年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 比例
其他相关问题
1.专业人才和技术的缺乏。
2.受来自百度文库场环境约束
数据来源
• 2012年3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李燕 杨 柯 • 表一来源百度文库《表外业务概念及 引入原因》张梦露
三.我国表外业务滞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缘 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和经济不发 达,银行缺乏创新的动力。主要原 因有以下几方面
(三)加强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储 备力度
美国银行拓展表外业务是以其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技术 设施为后盾的。银行每年招募普通职员的67%以及管理人员 的80%来自大学,银行75%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 历。同时银行投入巨资,开发先进的电子通信技术,建设计 算机网络,更新管理手段和业务处理方式。我国银行与美国 银行相比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 一方面必须多渠道引进各方面的高级人才,多种方式培训在 职员工,造就和储备一批适应新型业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形成商业银行的人才优势,从而促进业务发展。另一方面要 注意科技开发,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强表外业务的理论 研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不断设计开发和推广金融新产品, 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尽快实现银行通信、服务和 管理现代化。
4.管理不规范。
国有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统一的 管理,内部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还处于“ 散兵游勇” 的发展阶段,尚未形成集约经营,各部门相互制约也不 够完善;在业务操作程序上,许多业务品种没有完整和 统一的操作办法,也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 指标统计、考核体系,使表外业务的市场需求不能迅 速反馈,制约表外业务的拓展;在发展对策上,缺乏统 一的规划和协调,有些银行甚至是即时的、附带的、 非固定的业务,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和随机性,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现象严重。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没有专门的 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这使得商业银行 在开展表外业务时因缺乏法律上的支持而无 所适从,其所开展的业务有可能遭到监管当 局的禁止,因此限制了表外业务的规范开展。
四)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
表外业务的两大动力是规避资本充足的限制和国际 管理。我国商业银行长期没有资本充足要求,目前 虽有这样的要求,但由于体制原因,国有银行在落 实这项监管要求往往不够严格,加上我国还没有完 全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风险资产计算方法来 衡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此银行受到来自资本充 足方面的监管压力并不大,银行不必像外资银行那 样尽力去开展表外业务。此外,我国人民币尚未完 全实现自由兑换,人民银行对利率、资本市场的管 理远没有展开,客户对防范汇率风险和利率需求不 明显,银行自然对提供风险管理类表外业务持消极 态度。
主要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 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 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 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 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 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 (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 生交易业务。
2.创新能力不足。
以中国银行2005年的表外业务收入为例(见表 2),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仍以传统的结算、代 理、担保类业务为主,收入占比超过 50%, 银行 卡类、委托类业务占比极低。
而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收入构成明显不 同,以美国大通银行为例(见表3),其收入主要来 源于知识含量较高的对外投资和投资管理业 务,且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一类业务的依 赖性较小。
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水平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与西方银行 相距甚远,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 利差来获取利润,表外业务形成的利润还很 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收入占比较低。
从表1中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益比重 平均在10%左右。中国农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 达17.3%,主要是其基数比较小,所以2005年增长较快。 中国银行则由于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所致,工 商银行,建设银行收入占比均较低。
四 发展我国表外业务的对策
尽管我国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小,种类少,但是这项业务将 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WTO后, 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使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及最大消 费市场的中国成为国际大银行的战略必争之地。目前,在我 国的外资银行及外资银行的代办处已经超过400家,外资银 行进入中国后,以其发达的表外业务与我国落后的表外业务 竞争,我国银行很可能丧失在这一领域的份额,从而在整体 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自 己的表外业务体系,实现各类业务零的突破,拥有一定量的 客户,抢占市场,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以构建新的利润增长 渠道。借鉴西方国家发展表外业务的经验,我国可采取以下 对策:
四)积极开拓表外业务新品种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对一些表外业务进行大胆 尝试,如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和贷款出售。首先, 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选择业务关系稳定、资信良 好的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贷款承诺。同时,备用信 用证的使用也可超越当前涉及的国际贸易领域,大 力推广至国内客户。此外,利用贷款出售来扩大对 非国有经济的融资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思路。目前 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如果能够出售针对非国有经 济的贷款,既可便利非国有经济主体,又可以使银 行不占用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指标,而同时得到一定 收入,从而使各方均得利益。
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总收入
475,214
328,166
397,090
377,731
担保及承诺
19,766
23,119
19,819
16,878
衍生金融资产
14,761
26,533
9,294
6,234
表外业务占总 收入比例
7.27%
15.13%
7.33%
6.12%
第四
• 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目前,银行发行 的理财产品多属以信贷资产或债券为基础 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即银行只负责 代理客户投资和收取相关费用,对投资盈 亏不承担相应责任。而部分通过证券、信 托机构转移至表外的资金投资项目风险较 高,一旦理财产品到期时融资方出现支付 困难,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不仅难以实现, 投入的本金也可能面临损失。在这种情况 下,银行可能迫于商誉等压力不得不进行 兜底支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