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职业高中
日本的职业高中己向综合高中发展,但职业培训主要仍在企业中。
由于失业率近年来
增高,员工不再终身受雇于一个企业,终身雇佣制受到挑战,因而其企业内培训可能会进行 一些改革。
①
(二八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立体交叉、开放贯通、机动灵活
日本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和社会职业教育体系
1、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20世纪90年代
专业高中、综合高中、专修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学、科学技术大学和
图1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演变
1958年 《职业训练法》
企业内职业训练制度 公共职业训练制度、企业内职业训练
国际化、劳动自动化
制度、职业训练指导员制度、技能鉴 定制度 -------- — ------------------
20世纪50年代
职业高中和短期大学
20世纪60年代
职业高中、高等专科学校、短期
20世纪70年代
职业高中、专修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
图2社会职业教育体系演变图3职业教育重心演变
2000 年
教学、就业、管理匚〉搭建信息平台----- 2001年12月
教育信息化指导教师培训计划图4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专业研究生院―
(四)信息化
1970 年
开始设置信息相关学科
1993 年1973 年1985 年
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教学
新的学习领域
“信息基础”
为了实现培养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目标,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加强了国际
化教育。
针对学生外语水平低的情况,不断加强外语学习,聘请外籍教师,充实外语教育;扩大接
受留学生的规模;推进国际合作,使高等职业教育逐渐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步。
(六)、法制化
表一:日本职业教育法律汇总
(七)、利益相关者的联系更加紧密
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职业教育企业模式的代表。
文部科学省管辖的学校职业教育与厚
生劳动省所管辖的职业培训(现改为职业能力开发)共同组成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的全球化与面对
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个性与信息化的推进等导致的产业社会的高移、就业形态的多样,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文部行政指导下的注重人文的学校职业教育和文部省管辖以外的注重实践的企业职业教育的分离模式不能适应日本产业社会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
为改革传统的日本职业教育企业与学校的分离状况,日本文部科学、厚生劳动、经济产业、经济财政政策等四大臣于2003 年6 月共同制定了《青年自立和挑战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施从教育到职业工作转移的职业生涯形成和就业的援助;二是实施日本模式的职业教育“双元制” ;三是推进针对青年职业生涯形成的援助活动;四是建立和完善面向年轻人的劳动市场;五是与地方联手合作,开展年轻人的就业援助对策,等等。
日本内阁在2003 年6 月27 日发布《关于经济财政运行与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2003》,重申了建立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决定,导入“实务与教育相联结的人才培育制度” ,其目标在于:其一,致力于建立一个新型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二,致力于建立一个真实的职业体验情境;其三,致力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力评价标准。
日本在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所进行的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探索,表明日本职业学校与产业企业在三个方面实现了“校企合作”转向:
1、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合作:行政管理的“双元性” 。
日本模式“双元制” 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以日本厚生劳动省为主体,由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厚生劳动大臣、经济产业大臣以及经济财政担当大臣共同推进。
为克服日本职业教育“双轨”导致的固有缺失,克服从学校到工作的脱节,2004 年2 月20 日文部科学省发布关于专业(职业)高中“日本版双元制”调查研究合作者会议报告书:《为了职业高中推进“日本模式双元制”———为了实务与教育相连接的新的人才培育体系的政策建议》并决定从2004 年4 月开始由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在全国共同推进。
日本职业教育走向“双元制”,表明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推进,是顺应职业教育规律的国家决策。
2、产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实施机构的“双元性”。
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和企业间的并购加剧了合作的趋势。
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有两类:一是学习者首先被教育培训机构接受后,以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的“教育培训机构主导型” ;二是学习者首先被企业录用后,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主导型” 。
“教育培训机构主导型”由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寻找相应的能够接受学生培训的企业,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在实行学校内职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委托企业实施实践培训;而“企业主导型”则由企业将年轻人以非正式雇用的形式录取为培训生,再由企业寻找相应的学校等教育机构,与学校共同制订培训计划。
日本职业教育走向“双元制” ,表明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也是顺应职业教育规律的结果。
3、加强与地区及产业界的联合
推进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产业界的联合是日本教育应对21 世纪发展的《教育振兴基本计
划》的重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地域性很强,从短期大学招生来看
本地学生占59.3%。
而大学则为38.8%。
为了适应地区发展的多样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将不断面向地方扎根地方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
短期大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短期、近距离、小规模,以增强灵活性、适应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例如高冈短期大学,为了适应地方多样化的发展要求,设立了高冈短期大学开放中心,通过共同研究、委托研究等方式与企业加强合作。
高等专门学校也与地方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与企业的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奖学金支付、技术支持、委托实验等方式与企业加强合作,使高专的研究成果、研究能力能够有效发展,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和活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政府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动员学校既要与相关的各个行政领域通力合作,又要与产业界共同分担适当的功
能,共同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
这是日本《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发展项目。
综上所述,日本在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进行的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探索,表明日本职业学校与产业企业在三个方面实现了“校企合作”转向:宏观决策层面的文部省与劳动省的合作,是基于“双元性” 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合作转向;中观办学层面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是基于“双元性” 的职业教育实施机构的合作转向;日本针对校企分离的“双轨”并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企业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技能性和学校职业教育的养成性、基础性、宽松性的反思,促成了“企业和学校交替进行实务与教育相连接”的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诞生。
显然,从“双轨”并行走向“双元”融合,
职业教育的合作转向是世界性的大趋势。
④
(八)、离岗学习与在岗培训的合作:教学内容的“双元性”
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形式,有三种:其一为每周3 天在教育培训机构集中培训(Off-JT), 2天在企业接受在岗培训(OJT);其二为上午在教育培训机构的集中培训,下午在企业在岗培训;其三为每1-2 个月,教育培训机构的集中培训与企业的在岗培训交替进行。
其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 均由教育培训机构和参加培训的企业共同制定与合作实施。
其中, 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实施与企业同一职业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 企业则
主要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实习和在岗培训,学习费用原则上由培训者负担。
日本职业教育走
向“双元制”,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教学内容, 表明校企合作育人更是顺应职业教育规律的选择。
④(九)、课程和教学内容弹性化
任何人已不可能预想到他在日后的生产活动中将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也不可能在受教
育期间把今后实践中所需要的所有知识都学到, 这就迫使高等职业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生存能力, 日本今后将更加重视个性化教育, 并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 这就要求实施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一个动态的多元的富有弹性的课程模式。
(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化
日本经济快速起飞的几次关键时期都是通过启动教育和及时调整教育策略而发展起来的,教育与经济战略相匹配的做法,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色。
进入21 世纪的日本很好地延
续了这则宝贵经验, 势必迎合时代的发展, 促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经济的变化, 实现为经济服务化。
与此同时, 日本为巩固其在国际关系事务中已取得的地位, 试图形成一个能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教育体系。
今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培养能在国际社会中得以生存的日本人。
(十一)、由技能化向人本化过渡
随着科技的进步, 计算机、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在冲击着传统意义上人们之间的工作内容与协作关系, 这对人的技能和心态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如何培养既有高水平专业知识, 又有丰富个性和优秀品格的新兴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
面对这个问题, 日本国内结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两者
的需求,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人才的界定不能定格在狭义的技术性范畴,还包括人们高尚品性的回归,呈现出一种由技能化向人本化的过渡。
⑤
(十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品德、能力、身体等素质的全面培养已成为各国职业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正在从简单的知识技能传授向着重培养学生个性和能力转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行业更新日益加快,狭窄的职业技术教育往往使学生定位于某一
岗位某一职位,不能适应频繁变换工作的需要,因而重基础有弹性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成为21 世纪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如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维修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又包括一般
能力,如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等。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使课程设置的重点发生了重要变化,更加重视基础课程,一般教养课程范围逐渐扩大,职业课程群集化,为学生提供进人多种相关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1995 年日本产学恳谈会提出《为创造性人才培养改善大学教育的紧急建议》,又于19%年提交《为培养理工科领域创造性人才的产学恳谈会报告书》,提出着力培养敢于和善于新
技术开发的创造性人才。
可见,创造性人才的养成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产业界需
求动力的推动。
1999 年3 月,日本政府制定了《创造基础技术振兴基本法》,开始推进与创造
技术振兴相关的政策计划。
2000 年5 月,由内阁总理大臣主持的创造恳谈会上强调,要不断听
取采纳为提高国民创造力的各种政策意见和提案,发动全国国民关注创造性的培养。
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注重问题型学习及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
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合或学生自己选择主题进行与创造相关的调查研究等方式,充实有深度的实践性的创造性研究。
3. 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短期大学,还是高等专门
学校的课程体系中,都并行开设了一般教养课程与专业课程,人文课程的学分比重非常高,课
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不仅使学生学到各种技术
理论,加强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外的态度价值等人文因素, 使高等职业教育
毕业星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劳动者,而是一个能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人类的总体框架下思考技术价值的技术人文者。
(十三)、将高等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中
日本非常重视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早在1978 年5 月颁布的《部分职业训练法的法
律》中明确提出终身职业培训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
1995 年《关于在终身学习社会期待的职业教育》的咨询报告中提出,要构筑丰富的终身学习社会,把走上社会的
学习作为人生体系的重要一环。
目前,日本已建立了包括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中心、职业设计
指导中心及地方职业开发综合中心在内的面向21 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日本终
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职能正在发生转变。
短期大学主要向两个
方面发展 ,一方面要为需要技术的社会人员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要为更广阔领域的社会人员提
供教养教育。
目前 ,短期大学除实行针对社会人员的特别选拔、课程结业生旁听生等制度外
,
正在尝试进一步推进面向社会人员的正规课程。
很多短期大学还设立了面向地方开放的各种 教育中心 ,通过公开讲座、开放学校教育设施、特别公开讲演会等形式支持地方居民的终身 学习。
专修学校适应了职业教育一般教养教育等更广阔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为社会人员提供
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
2000 年 ,随着旨在面向社会人员培养高级专门职业人才的专业研究 生院的成立 ,使硕士一年制课程及长期学习课程的开设成为可能
,也使通过卫星教室、昼夜讲
课制、夜间研究生院等灵活的职业进修方式提高社会人员职业资格成为可能。
总之 ,高等职
业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十四)、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产业的动向
日本职业教育的目标非常具体务实 ,旨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培养其社会适应性 ,使
其成为优秀的产业人员 ,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服务。
日本职业教育界始终认为 ,培养能适应社
会发展变化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学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而
,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
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 ,日本开始调整产业结构 ,优先发展电子新材 料、生物工程
等尖端技术 ,经济的信息化、软件化、服务化发展迅速。
为了应对这样的变化,
学科的基础和基本内容 :另一方面则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导人新的学科 甚至超前于产业发展的需要。
(十五)、加强自我检查和自我价评
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将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999 年 ,短期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要在固定的学科区分中区分学科的界限, 设置复合型教育内容, 以
适应当今社会情报化、国际化、高龄化和服务经济化的要求;同时 ,根据日本的产业、就业
结构的变化重新改革学科制度。
据此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认为
:为培养掌握专业能力的职业
人 ,要开设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科技发展的学科 ,改革教育内容 ,推进课题解决型学习。
为此
,
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在根据社会及产业的发展不断改编,充实现有的学科
,不细分专业 ,重视
,使职业教育适应
大学有476 所实施了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占短期大学总数的87%,而将评价结果报告向公众发表的有261 所,占实施评价的短期大学总数的55%;高等专门学校也在积极开展自我检查和评价。
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将定期实施自我检查与评价,充实评价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并积极向
社会发表评价结果,寻求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
十六)、推进技术资格认证制度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通过资格认定的形式不断提高技术教育的质量, 依据国际通行标
准制定的有关认定系统,并不断普及,以提高其国际共通性和国际竞争力。
③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 徐国庆. 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4,(01):18-21.
[2] 李文英, 史景轩. “ 二战” 后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 教育与职
业,2010,(12):20-22.
[3] 施雨丹.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54-56
[4] 姜大源.王泽荣. 吴全全. 陈东.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 (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5-16
[5] 李学隆. 耿少禹. 赵谦.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成人教育.2008 (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