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要求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处理,计算机的使用必须遵循严格的保密管理规定。
为了确保信息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和个人权益,制定并执行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至关重要。
一、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一)涉密计算机的定义与认定涉密计算机是指用于处理、存储、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
其认定应依据国家相关保密标准和规定,由专门的保密管理部门进行。
(二)物理安全保障涉密计算机应放置在专门的保密场所,具备防火、防水、防盗、防电磁泄漏等物理防护措施。
场所应限制人员进出,并安装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
(三)设备采购与管理采购涉密计算机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产品,并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和审批程序。
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报废应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四)操作系统与软件管理涉密计算机应安装经过安全认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及时进行更新和补丁修复。
禁止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特别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国外软件。
(五)用户权限管理为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明确其可访问和操作的信息范围。
用户应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六)信息存储与传输涉密信息应存储在加密的存储介质中,传输应采用加密通道,确保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
(七)病毒防护与安全审计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安全扫描。
同时,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计算机的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和审查。
(八)维修与报废处理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在维修过程中采取保密措施。
报废时,应确保存储介质中的信息被彻底清除,无法恢复。
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一)信息分类与标识对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的信息进行分类,明确哪些是敏感信息,哪些是普通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标识。
(二)个人隐私保护尊重用户的个人隐私,不得未经授权收集、存储、使用或披露个人敏感信息。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守则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守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一、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专人负责本计算机的统管理,维护计算机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接入网络或安装其他网络设备。
第二条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外网)的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递。
涉密的材料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外网)物理隔离。
第六条各室发现计算机系统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规定在24小时内向县国家保密单位报告。
第七条涉密的计算机信息在打印输出时,打印出的文件应当按照相应密级文件管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废页应当及时销毁。
第八条?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计算机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本制度由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制度从2009年6月1日起执行。
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为加强本系统的涉密管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办公室负有建立健全使用复制、转送、携带、移交、保管、销毁等制度以及对各室各派出纪工委执行本制度的监督、检查职责。
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界定涉密与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移动硬盘、软盘、U盘、光盘及各种存储卡)及笔记本电脑,并由办公室登记造册。
第二条各室各派出纪工委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笔记本电脑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日常管理工作。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笔记本电脑必须妥善保存。
日常使用由使用人员保管,的交由指定的专人保管。
第三条暂停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内使用,严禁在互联网外网上使用。
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须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履行相关手续和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制度
1、规划和建设涉密系统,应当同步规划、同步预算、同步建设相应的信息安全保密防范措施,并履行审批手续。
2、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必须选择有涉密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承建,建成后经市保密部门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3、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的信息安全保密防范措施或设备,应当是经有认证权的部门认证许可的产品。
4、涉密计算机房,应当设在有利于安全保密的场所,建立和健全机房管理制度。
5、涉密计算机系统或单机,不得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联网、公共信息网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非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
6、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更换或维修,应当在涉密场所进行,并有专人监督。
所更换的设备或配件,在未采取技术处理时,不得挪为他用。
7、对需报废的涉密载体、设备或配件,应当登记造册,经单位领导批准后,送市公文销毁站销毁。
8、对涉密计算机设备进行登记管理,粘贴涉密计算机标识。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系统(包括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及公司商业秘密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标准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定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的系统或网络,包括机房、网络设备、软件、网络线路、用户终端、存储介质等内容。
第三条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要本着“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科学管理、保障安全”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控制源头、归口管理、加强检查、落实制度”的原则,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和国家秘密信息安全。
第四条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标准、规定和集团公司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实施、测评审查与审批和验收;未通过国家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公司成立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组织机构,人员结构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相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即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成员,信息化办公室成员即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办公室成员。
1、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组长:陈宇肇副组长:吕碧辉组员:2、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成员:第七条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公司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一)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二)协调处理有关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的重大问题,对重大失泄密事件进行查处。
第八条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办公室(简称保密办)主要职责:(一)拟定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各项保密防范措施;(二)对系统用户和安全保密管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安全保密教育培训,审查涉密信息系统用户的职责和权限,并备案;(三)组织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监督检查和风险评估,提出涉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保密要求;(四)会同信息中心对涉密信息系统中介质、设备、设施的授权使用的审查,建立涉密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制度,每年对涉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进行一次评审;(五)对涉密信息系统设计、施工和集成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对进入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产品进行准入审查和规范管理,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性能检测;(六)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各应用系统进行定密、变更密级和解密工作进行审核;(七)组织查处涉密信息系统失泄密事件。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一、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专人负责本计算机的统管理,维护计算机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接入网络或安装其他网络设备。
第二条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外网)的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递。
涉密的材料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外网)物理隔离。
第六条各室发现计算机系统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规定在24小时向县国家单位报告。
第七条涉密的计算机信息在打印输出时,打印出的文件应当按照相应密级文件管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废页应当及时销毁。
第八条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计算机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本制度由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制度从2009年6月1日起执行。
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为加强本系统的涉密管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办公室负有建立健全使用复制、转送、携带、移交、保管、销毁等制度以及对各室各派出纪工委执行本制度的监督、检查职责。
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界定涉密与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移动硬盘、软盘、U盘、光盘及各种存储卡)及笔记本电脑,并由办公室登记造册。
第二条各室各派出纪工委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笔记本电脑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日常管理工作。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笔记本电脑必须妥善保存。
日常使用由使用人员保管,的交由指定的专人保管。
第三条暂停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使用,严禁在互联网外网上使用。
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须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履行相关手续和采取严格的措施。
严禁将涉密笔记本电脑、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使用。
第五条涉密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介质需要送外部维修时,必须到国家工作部门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并将废旧的存储介质收回。
涉密计算机保密制度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涉密计算机保密制度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保护涉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和稳定性,确保国家机关、军队、企业和其他有涉密计算机系统的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涉密计算机的使用、审计、维护、报废、拍卖和处置。
第三条涉密计算机是指具备发展涉密计算机技术能力,存储和处理核心领域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其他敏感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第四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保密规定,接受安全审计,并应能经受未知攻击和压力测试。
第二章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设立和使用第五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审查和备案,取得涉密计算机使用许可证。
第六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设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根据业务需要,合理选择合适的涉密计算机设备和信息系统配置方案;(二)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和备案,确保设备和系统符合国家和军队的保密标准;(三)根据系统级别,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和安全审计,并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七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使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建立严密的权限控制体系,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系统;(二)加强对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管理,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三)定期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和更新软件和系统补丁;(四)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监控和审计,防止非法使用和信息泄露的行为。
第三章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报废第八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维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建立完善的维护流程,及时修复设备和系统中的漏洞和故障;(二)建立严格的维护记录,对维护行为进行备案;(三)指定专门的维护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四)建立设备和系统备份机制,确保在维护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第九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报废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建立完善的报废管理制度,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报废进行备案和审查;(二)在报废前,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存储设备进行数据清除,并进行安全检查;(三)将报废的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分类处理,并及时进行拍卖和处置;(四)对报废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销毁,确保数据的完全销毁和信息的保密性。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方法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方法一、总则为加强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保障水平,依据有关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订立本方法。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单位使用的全部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
三、保密责任本单位全部使用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人员,都有保护国家隐秘、敬重学问产权和个人隐私的法律责任和职业道德。
本单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保密工作,认真履行保密责任。
四、安全防范1、物理安全防范: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必需放置在专门的安全室内,保证独立的空间、电力和空调设施。
安全室内不得放置任何非涉密计算机以及用于外网的计算机设备,如需上网,必需设立独立的网络设备,经过严格的访问掌控。
2、网络安全防范: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必需与外网进行物理隔离,通过安全网关、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建立安全的网络环境。
网络设备必需经过密级检查和安装调试后投入使用,定期检查网络设备配置和漏洞,并适时更新补丁,做好安全审计。
3、组织安全防范:建立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涉密信息取得、存储、传输和处理的事项和流程,健全管理体系和标准,保障信息安全和保密。
五、保密管理1、密级管理:本单位依据需要将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分为不同级别,其中涉密信息的级别应相应确定,设立专门的保密责任人负责各自级别的保密管理工作。
2、访问掌控:实行严格的访问掌控制度,全部使用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人员必需先经过严格的安全审查,并签订保密协议后才能进入安全室,使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
3、密码管理:全部用户必需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并保密本身的密码。
全部用户必需禁止将本身的密码泄漏给他人。
4、安全审计: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包括系统漏洞的检查、身份认证的管理、登陆日志的审查等。
审计结果和处理情况要适时报告有关领导,适时发觉和解决安全问题。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1. 引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保护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在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丢失,落实保密责任,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水平。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涉密计算机系统、涉密网络系统、涉密数据库系统等。
3. 术语和定义•涉密信息系统:指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和数据等。
•保密责任人:指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者或使用者,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负有责任。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4.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原则4.1 安全优先原则在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以信息安全为首要考虑,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2 需要保密原则对于涉密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必须进行严格的保密,仅限于合法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
4.3 风险管理原则在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持续进行风险管理与监控。
4.4 审计与检查原则对涉密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5.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措施5.1 系统建设阶段•在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安全要求和措施。
•建设过程中应确保系统和设备的物理安全,包括防火、防水、防雷、防盗等。
•确定权限管理策略,限制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
•对系统进行加密保护,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5.2 系统运行阶段•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系统的漏洞和安全隐患,并及时修复。
•建立日志和监控系统,对系统的操作进行记录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严格管理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定期更换密码,禁止共享账号和密码。
涉密计算机保密制度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涉密计算机保密制度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全县农村信用社发展各项业务的核心技术手段,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网络设备、数据信息以及其相关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三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的安全必须受到保护,不因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丢失,以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能连续正常运行。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是指对涉及*******商密的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系统数据信息、技术开发文档、管理及操作规定、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等资料、信息保守秘密,包括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防止信息非法泄露,保障*******的利益。
第四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指保障计算机、数据信息网络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机房)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和网络功能的正常发挥,防止工作或政治因素造成的失密、泄密,防止人为或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破坏,以及防止利用计算机犯罪等。
第五条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计算机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科技部门按相关管理规定,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
第六条*******(以下简称“***”)各部室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有关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定期向***保密委报告安全保密工作情况;(二)督促本部门安全保密措施的贯彻执行;(三)组织安全保密检查;(四)进行安全保密教育。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从事或危害农村信用社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标准版)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涉密计算机及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哈佳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涉密计算机,是指专门用于处理或存储国家秘密信息、收发文电、连接互联网的台式计算机;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专门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第三条为确保国家秘密、公司工程项目相关技术资料的安全,公司各部门或个人不得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第四条公司设保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公司内部的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日常保密管理、监督职责如下:(一)审查、选定专人分别作为涉密计算机信息及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和密钥口令管理员,要求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二)定期对涉密计算机、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保管情况进行安全保密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三)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完善各项保密防范措施。
第五条涉密计算机日常管理人员是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的责任人,其日常保密管理监督职责如下:(一)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核查。
(二)设置开机口令,长度在8个字符以上,并定期更换,防止他人盗用和破译。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使用、管理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应当遵循“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确保安全、便利工作”的原则,实行分级保护,强化管理措施,落实责任制度。
二、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确定与分类第四条本单位根据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将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
第五条确定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密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本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定。
第六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密级一经确定,应当在其显著位置标明相应的密级标识。
三、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第七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
第八条建设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当选用国产设备和软件,并进行安全保密检测和评估。
第九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应当由本单位内部专门人员负责,严禁外部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第十条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设备更新、软件升级、系统改造等,应当事先进行安全保密评估和审批。
四、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使用第十一条使用者应当经过保密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
第十二条涉密计算机应当设定开机密码、登录密码等,密码应当定期更换,且复杂度符合保密要求。
第十三条严禁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非涉密存储介质,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涉密存储介质。
第十四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当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严禁连接无线网络。
第十五条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应当按照相应密级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不得擅自降低密级。
第十六条打印、复印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在专门的涉密设备上进行,并严格控制知悉范围。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确保安全、便利工作”的原则,实行分级保护,严格管理,责任到人。
第二章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第四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
建设前,应当进行保密审查,并制定保密方案。
第五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采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安全保密产品和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和认证。
第六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保密资质,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
第七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当经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第八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和操作,使用者应当经过保密培训,签订保密承诺书。
第九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设置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禁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
第十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应当按照密级进行分类、标识和存储,严格控制知悉范围。
第十一条禁止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非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第十二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需要输出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和登记,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第四章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第十三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应当由本单位内部的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确需外部人员进行维护的,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并签订保密协议。
第十四条维护人员应当遵守保密规定,对维护过程中知悉的涉密信息严格保密。
第十五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需要进行升级、改造等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保密审查和审批。
第十六条对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故障和安全事件,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按照规定报告。
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涉密计算机的安全保密管理,防止涉密信息泄露,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密计算机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3. 所有使用涉密计算机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涉密计算机及其存储的信息安全保密。
二、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与管理1. 涉密计算机必须专人专用,实行严格的登记备案制度,严禁擅自调换、转让或出借。
2. 涉密计算机应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长度不少于8位,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3. 涉密计算机应安装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和补丁。
4. 涉密计算机应禁止连接互联网、局域网或其他公共网络,禁止安装无关软件和插入无关设备。
5. 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应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安全和可恢复性。
三、涉密信息的存储与传输1. 涉密信息应存储在涉密计算机的专用硬盘或加密存储设备中,不得存储在可移动存储介质或非涉密计算机中。
2. 涉密信息的传输应通过保密通信渠道进行,严禁使用普通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非保密渠道传输涉密信息。
3. 涉密信息的打印、复印、传真等处理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涉密信息不被泄露。
四、涉密计算机的维修与报废1. 涉密计算机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应联系专业保密维修单位进行处理,严禁擅自拆卸或修理。
2. 涉密计算机的报废处理应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确保涉密信息彻底销毁,防止泄露。
五、责任与监督1. 本单位应建立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保密职责。
2. 本单位应定期对涉密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本单位保密工作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要求执行。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本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本局的安全保密制度。
为了防止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对外来光盘、软件要严格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外来光盘、软件在局内局域网计算机上使用。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必须先进行防病毒处理,确认无病毒感染后才能使用。
要严格限制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定为网络共享或网络共享文件,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必须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设置,确保信息安全保密。
为了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侵袭,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和定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并安装必要的局域网ARP拦截防火墙。
本局酝酿或规划重大事项的材料,在保密期间,将有关涉密材料保存到非上网计算机上。
各科室禁止将涉密办公计算机擅自联接国际互联网。
保密级别在秘密以下的材料可通过电子信箱、QQ或MSN传递和报送,但严禁保密级别在秘密以上(含秘密)的材料通过电子信箱、QQ或MSN传递和报送。
岗位管理制度:计算机上网安全保密管理规定:1.未经批准的涉密计算机不得上互联网,如有特殊需求,必须事先提出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并安装物理隔离卡,在相关工作完成后撤掉网络。
2.要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各科室科长负责严格审查上网机器资格工作,并报主管领导批准。
3.国际互联网必须与涉密计算机系统实行物理隔离。
4.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输任何涉密信息。
5.加强对上网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上网人员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保密规定。
涉密存储介质保密管理规定:1.涉密存储介质是指存储了涉密信息的硬盘、光盘、软盘、移动硬盘及U盘等。
2.有涉密存储介质的科室需妥善保管,且需填写“涉密存储介质登记表”。
3.存有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不得接入或安装在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的计算机上,不得转借他人,不得带出工作区,下班后存放在本单位指定的柜中。
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规定第一部分:总则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三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应遵循保密需要与科技发展的统一,坚持科学、系统、规范、可操作的原则。
第四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第五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人员。
第六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应当加强技术防护和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能力。
第七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中的涉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
第八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依法保密,依法行政,保密与信息流动、合作的统一第二部分:管理要求第九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应当制定涉密信息管理制度和涉密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范围、权限和责任。
第十条涉密计算机应当有专人负责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涉密计算机的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应当坚持科技进步与保密能力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技术防护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涉密计算机的安全保密能力。
第十二条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应当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安全演练,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涉密计算机的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应当同等重视,合理布局涉密计算机使用的场所,加强网络防火墙的建设与管理。
第十四条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应当接受必要的保密培训,掌握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保密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十五条涉密计算机的维护和升级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修改硬件和软件。
同时应当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第十六条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和报废应当进行相应的安全处理,禁止私自途径处理涉密计算机设备。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规定的行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保密考试简答题汇总 免费版

1.涉密人员应遵守的计算机管理“十个不得”内容是什么?答:(1)涉密计算机不得连接互联网;(2)涉密计算机不得使用无线键盘和无线网卡;(3)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和随意拷贝他人文件;(4)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让他人使用、保管或办理寄运;(5)未经专业销密,不得将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介质淘汰处理;(6)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安装,配备和使用摄像头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7)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8)不得在互联网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9)不得使用普通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传输、处理涉密信息;(10)不得通过手机和其他移动通信工具谈论国家秘密、发送涉密信息。
2.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四方面要求是什么?答:包括四个方面: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安全保密管理。
3.什么是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答:单位内部业务工作中涉及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部门为保密要害部门。
单位内部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为保密要害部位。
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防护措施有哪些?答:(1)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要有安全保密隔离措施,并安装防盗报警装置;(2)涉及机密、绝密级国际秘密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还要安装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采用IC卡或生理特征身份鉴别,并配备警卫人员;(3)存放国家密级载体要配备密码文件柜,存放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要配备密码保险柜。
5.重要涉密会议应采取哪些主要保密措施?答:大型或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召开;确需在外部场所召开的,主办部门应当制定保密工作方案,征询保密工作机构的意见;对会议现场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查;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要登记备案;对会议人员和服务人员要进行保密教育;按规定使用手机干扰器、低辐射扩音设备、防辐射屏幕装置,不得使用无线话筒。
6.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答:泄露国家秘密行为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行为。
涉密网络安全保密规定(3篇)

第1篇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涉密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企业商业秘密和其他重要信息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在涉密网络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网络安全保密的各项活动。
第三条涉密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分级保护,重点突出;(三)依法管理,规范运行;(四)技术保障,人防结合。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二、涉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五条涉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一)一级保护:涉及国家秘密的核心信息,如军事、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信息;(二)二级保护:涉及国家秘密的重要信息,如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的信息;(三)三级保护:涉及国家秘密的一般信息,如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四)四级保护: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和其他重要信息;(五)五级保护:涉及个人隐私和其他一般信息。
第六条单位应根据涉密信息的性质和等级,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措施。
三、涉密网络建设与使用第七条涉密网络建设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网络安全设备和产品;(二)按照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验收;(三)确保网络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各个方面;(四)定期对涉密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第八条涉密网络使用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二)对涉密网络进行分级保护,明确不同等级网络的访问权限和使用范围;(三)加强对涉密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四)定期对涉密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五)加强对涉密网络用户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保护国家秘密和重要单位的信息安全,规范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使用,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使用者、管理员、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
三、保密审查1.本机构或单位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使用必须经过保密审查,保密审查部门对其进行评估、审核和批准。
2.在保密审查通过前,不得使用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任何操作。
四、安全责任1.本机构或单位应明确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责任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
2.各级领导应加强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的领导和监督,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教育培训。
五、系统维护1.管理员应定期对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系统维护和安全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并要保证系统维护过程中信息的保密性。
六、安全管理1.硬件及软件的安全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在使用前经过严格检测和安全审查。
–及时更新系统软件的补丁和安全更新,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侵入。
2.网络安全管理–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软件,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程序的侵入。
–加密重要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访问控制–设定用户账号和权限,限制不同用户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
–定期审查用户权限和访问记录,及时排查潜在安全风险。
七、事件处理1.发生安全事件时,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其扩散并追查源头,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建立安全事件处理的规范流程,随时准备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八、安全教育1.新用户应进行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培训,了解使用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九、违规处罚1.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纪律处分,并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2.对于故意泄密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并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四方面要求:
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安全保密管理。
2 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人员的条件要求是什么?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与境外人员(含港澳台)无婚姻关系。
3 采取不合法手段申请或取得保密资格的法律后果是那些?
1)申请单位在申报过程中隐瞒重要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一年内不予受理申请;
2)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保密资格的,撤销其保密资格,一年内不予受理申请。
4 涉密会议管理中对会议场所有哪些要求?
1)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的场所召开;
2)会议使用的扩音设备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会议设置手机干扰器;
3)会议场所严禁使用带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便携式计算机;
4)未经批准禁止带入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
5 涉外保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既要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要适应对外交流的需要;
2)在对外交流、合作或谈判等外事活动中,应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事项,采取相
应的保密措施,执行保密提醒制度;
3)对外方提供的文件、资料或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涉及到国家秘密
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6 保密检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单位应该定期进行保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向被检查的部门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
2)内部涉密部门应当进行保密自查,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对内部涉密部门责任人进行保密检查,保密委员会应当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保密检查;
3)发现泄密事件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查处情况。
7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私、家、连、留、叉、披)
1)禁止私自在机关、单位登陆互联网;
2)禁止在家用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
3)禁止涉密网与互联网连接或在连接互联网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
4)禁止私自留存涉密计算机、十米移动存储介质或文件资料;
5)禁止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6)禁止擅自对外披露单位涉密信息和内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