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实例。
3. 掌握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遗传、变异的概念及类型,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生物进化的证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抽象的概念。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变异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遗传与变异: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
3. 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介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探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种群遗传学、分子进化等。
2. 介绍我国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如澄江生物群、大熊猫演化等。
3. 分析生物进化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杂交育种、疫苗研发等。
七、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生物进化辩论赛:正反双方就生物进化是否有利于物种生存展开辩论。
八、教学评估:1. 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4.(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综合测试9 遗传、变异与进化
高中生物专题综合测试(九)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5分)1.(2012·江苏苏北四市联考)下面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图中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的再生植株基因型一般都相同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中含有相关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D.转基因抗虫棉有性生殖的后代不能稳定保持抗虫性状解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不含有相关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答案 C2.(2012·浙江宁波八校联考)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
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
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
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菌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细菌解析由题图可知,人生长激素基因插入质粒后将四环素抗性基因破坏,该基因不再表达。
因此,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
答案 C3.(2012·浙江温州二模)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注:Y=C或T,R=A或G)A.限制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B.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一定在识别序列的内部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D.一种限制酶一定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解析HindⅡ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Sau3AⅠ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外部;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可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如Bam HⅠ与Sau3AⅠ切割的末端。
中考生物知识点详解生物的进化与变异
中考生物知识点详解生物的进化与变异生物进化与变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所发生的适应性改变。
本文将详细解析生物的进化与变异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中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进化的概念和意义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而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生存与繁衍的关键。
进化的过程中,一些适应环境的特征会逐渐在物种中积累,而一些不适应环境的特征则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二、进化的证据1. 区域性分布:不同地区生物的分布和特征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表明生物在适应环境时产生了区别。
2. 化石记录:化石是古生物的遗骸或痕迹,通过化石可以看到物种的演化过程。
3. 生物胚胎发育的相似性:不同物种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呈现出相似的特征,这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
4. 分子证据:通过比较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可以揭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三、进化的驱动力1. 环境因素: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会发生适应性进化,例如鸟类的翅膀逐渐演化成翼角,以适应飞行需求。
2. 自然选择:Charles Darwin提出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每一代中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更有机会繁殖后代,从而导致物种特征的改变。
3.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遗传变异导致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的对象。
四、变异的类型1. 个体变异:同一物种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体形大小、色彩变化等。
2. 种群变异:同一种群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种群进化的基础。
3. 遗传变异: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引起的遗传性差异。
4.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如染色体缺失、重排等。
五、变异的影响1. 变异为进化提供了遗传基础,是进化的源泉。
2. 存在一定的变异对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3. 不利的变异可能会导致个体的不适应性,甚至灭亡。
关于生物的进化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生物的进化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地理隔离是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根本原因
C. 动物的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无法交配
D. 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基因型,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答案:
A
分析: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自然选择、突变等是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根本原因,B错误;
C、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C错误;
D、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导致基因频率改变,D错误。
故选: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物种的概念及形成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考前10天生物的变异与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15天倒计时必看宝典(1)
多个等位基因;(4)
低频性
;(5)
多害少利性
。
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 无限增殖 , 形态结构
发生显著变化,细
胞膜上的 糖蛋白 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
考前必背
4.基因重组包括:(1)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 互换 ;(2)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的
生殖隔离的形成
。
。
的一群生物称为
考前必背
17.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
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 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
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物种 多样性。
18.
不同物种
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
自由组合
。另外,基因工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也属于 基因重组 。
5.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 非同源染色体 ,在 形态 和 功能 上各不相同,携带着
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
6.与二倍体植株相比, 多倍体
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
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叫作单倍体。
9.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且 本物种配子 。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
种却能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10.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 共同由来学说 和 自然选择 学说。前者
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后者揭示了 生物进化 的机制,
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11. 化石 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比较解剖学 和 胚胎学 以及细胞和分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专题复习
考点一: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判断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比较三、染色体结构变异种类概述举例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果蝇缺刻翅形成、猫叫综合征增加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果蝇棒状眼形成移接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夜来香变异(跟交叉互换区别)颠倒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四、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类:一类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或减少;另一类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体细胞中含有3个以上染色体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质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成因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不分开由配子发育而成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含有机物多。
缺点是生长慢,结实率低单倍体植株矮小,而且高度不育应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举例人、水稻无籽西瓜培育蜜蜂性别例1、(2010·福建)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例2、(2009·广东卷)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9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九变异、育种和进化一、判断题1.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 )3.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 )4.用射线照射大豆种子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
( )5.基因突变中,若是碱基对替换,则基因数目不变;若是碱基对增添,则基因数目增加;若是碱基对缺失,则基因数目减少。
( )6.自然状态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7.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8.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 )9.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能稳定遗传。
( )10.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 )11.由未受精的卵细胞、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
( )12.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
( )13.“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包含了基因工程技术。
( )14.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形成四倍体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所形成的四倍体不是新物种。
( )15.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16.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选择因素。
( )17.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二、选择题1.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精品PPT课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朱建国 参考来自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师大附中
探究点一 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表现
探究二 染色体组与几倍体的区别以及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探究点三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列表比较
探究点四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探究点五 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完整版)生物变异试题带答案
专题-—生物变异一、选择题1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 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 )A.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C.能产生新的基因D.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3.等位基因A、a的本质区别是()A. 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
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C。
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D. A对a起显性作用4.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染色体畸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B.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畸变发生在减数分裂C.基因突变是有害的,染色体畸变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无论发生在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是可遗传的,染色体畸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一定是不可遗传的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B.一定不能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基因和新性状C.能获得与亲代不同的表现型,但一定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通过相互杂交即可完成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个体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C.基因只要发生突变,生物的表现型就一定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8.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D.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矮茎9.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答案解析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题1-15页+原题答案解析16-39页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4.(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
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A.AADd和ad B.AaDd和aD C.AaDd和AD D.Aadd和AD5.(2018天津卷,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
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6.(2018浙江卷,14)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7.(2018海南卷,18)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8.(2018海南卷,24)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
专题9 遗传与进化
8.(2013· 义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
B.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
答案:B
7 . (2013· 自贡 )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B.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 DNA 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 同的
C.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 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答案:D
专题9
遗传与进化
考点一
生命的起源
1.化学进化假说 化学进化的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化学进化的过程:非生命物质→有机化合物→更 大、更复杂的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多 种分子组成的体系→原始生命。
原始大气 化学进化的场所:原始地球 原始海洋
2.可能来自外星球 3.神创论 4.自然发生论
2.生物进化的机理:在与大自然进行的生存斗争 中,对生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因 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并繁殖后代,从而把这种有利 的变异一代一代地完善,遗传给后代。可见生物进化 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 决定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三
遗传和变异
1. 遗传: 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 子代和亲代、 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染色体、 DNA、基因。
蛋白质 染色体 上有许多 控制 ― → 基因― ― →生物的性状 DNA ―
遗传的途径:细胞分裂后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 遗传病:由 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 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 等。 优生就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 遗传病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因此,我国的 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 亲 )结婚。
第10单元 生物的变异、进化-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
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第十单元生物的变异、进化考点一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1.(2020年Ⅰ,T32) (9分)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
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点】(1)基因重组概念和类型(必修2P83)①概念:②类型:交叉互换≠基因重组A.交叉互换: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Ⅰ前期的四分体时期)B.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Ⅰ后期)(2)育种方法的选择(必修2P97-100)提醒:①单倍体育种一般应用于二倍体植物,因为若为四倍体植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形成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叫多倍体育种,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分类、诱变育种的原理和应用,并能灵活运用解题。
(1)由分析可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重组的途径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诱变获得的新个体通常为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故可以将该个体进行自交,筛选出符合性状要求的个体后再自交,重复此过程,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专题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 一 次 复 制 A┅ T 第 二 A┅BU 次 复 制
A┅ T
G┅BU
(5-Br尿嘧啶是核酸的代谢产物,它有两种互变的 异构体,一种结构象胸腺嘧啶,另一种结构则象胞嘧 啶。)
第 三 次 复 制
G┅ C A┅BU
2.类型:
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增添或缺失:移码突变(1或2碱基缺失或插入) 或密码子缺失或插入(3个碱基同时) ⑵基因突变发生在: A.DNA→RNA的过程中 B.DNA→DNA的过程中 C.RNA→蛋白质的过程 D.RNA→携带氨基酸的过程 (
六、进化论
进化论的奠基者
1.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
现代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
基础 动力 结果 内因
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 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 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2.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
突变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有性生殖
不定向变异
选择
微小有利变异
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和规律
⑴原始生命 自养原核生物 ⑵水生 原始原核生物(异养厌氧) 真核生物 有性生殖 (变温) 陆生、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恒温)
真核生物出现的意义:结构和功能更复杂;为有性 生殖(能产生更大变异)奠定了基础。
5.遗传平衡
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 一代 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 也称哈代—温伯格平衡。 P代表一对等位基因中A的基因频率, p+q=1 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 AA的基因型频率= p2 aa的基因型频率= q2 Aa的基因型频率= 2pq
p2+2pq+q2=1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AA(30%) 配子的比率 亲代的基因频率
八年级生物教案 生物的变异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9篇生物的变异 1预期学习结果:●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
(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生物的变异 2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解决办法】(1)通过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内涵的理解。
(2)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定律,概括出两种基因重组的类型。
(3)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概念的运用达到巩固概念和知识迁移的目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基因突变的原因。
【解决办法】对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结合图解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基因突变的原因——dna复制过程也可能发生差错,基因中个别碱基的变化,就会造成性状改变。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9)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高中生物(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全员必做题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生殖隔离,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2.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成了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个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2021·山西省长治市高三练考]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
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它们以大型种子为食。
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73~2006年该岛上中地雀鸟喙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B.1977年旱灾诱发了中地雀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鸟喙变宽C.2005年后,中地雀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D.大地雀入侵后与中地雀竞争,可能改变其鸟喙进化方向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能0突变型…-P-R-K-P-…不能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5.[2021·江西省高三质检]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都具有育种周期长的缺点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都能选育出具新性状的品种C.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都有人工诱导的过程D.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都能加速育种工作进程6.[2021·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试大纲】1.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意义2.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5.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6.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近几年高考考查要点】2.从命题思路上分析,本章主要考查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理解应用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一些易混知识点,如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与易位等,特别是以育种和遗传病等为背景材料的综合题,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与遗传变异及种群联系密切,常常利用新材料为背景,考查基因频率变化特点及相关计算,特别是对生物的适应性、新物种的形成作用分析。
3.纵观近三年高考试题,本章知识的主要考查形式是选择题、非选择题和实验题。
但最主要的形式是选择题,有时结合图表考查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信息获取的能力。
【备考策略】根据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部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知识点的整合、比较(1)整合: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内因,它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要将生物变异与细胞增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育种和人类遗传病等问题有机整合,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通过联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选择),种群的特征,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的进化,DNA分子杂交与生物亲缘关系的鉴定,利于基础知识的延伸与升华,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2)比较:通过列表形式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特征、原因、类型及其对性状的影响;不同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各不相同,不同的遗传病有不同的遗传规律,弄清彼此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通过比较种群与物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及基因库,突变与基因重组,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了解进化理论的发展,认识不同进化理论的真谛。
【最新名校模拟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13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月考)下列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籽西瓜B.某人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的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菌D.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黄色圆粒,也有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2. (2013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暑假自主学习检测)下列与基因突变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发生基因突变B.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的结果C.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原始材料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3. (2013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统练)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4. (2013届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联考)下图有关生物变异来源概念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④的改变B.图中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表中的①②可分别表示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③的结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5. (2013届北京市北师特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6. (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联考)科学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
科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现象。
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的方法,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到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这为癌症治疗又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向。
对于该基因疗法,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属于()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B【解析】科学家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把一个目的基因导入到其他生物体内细胞中的,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所以B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概念,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7. (2013届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 与4 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8.(2013届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右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含有二个染色体组,此细胞经分裂后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B.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C.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答案】C【解析】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的重新组合,细胞分裂后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染色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等位基因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如果姐妹染色体均向细胞一极移动,则可产生AaBB的细胞,所以C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9. (2013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暑假自主学习检测)下表表示某真核生物酶X的基因,当其序列的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替换时的假设性蛋白质产物(用甲、乙、丙、丁表示),根据此表得出的结论是()①蛋白质甲的产生是由于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对应的密码子没有改变②蛋白质乙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③单一碱基替换现象无法解释蛋白质丙的产生④蛋白质乙和蛋白质丁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不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 (2013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阶段性测试)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畸变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11. (2013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月考)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2. (2013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诊断检测)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答案】B【解析】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也为单倍体,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3. (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14. (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A.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C.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15.(2013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上学期阶段验收)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克隆多莉羊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桦尺嫂体色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二、非选择题16.(2013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5、0.50和0.25,请回答:(1)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核心是。
(2)如果该种群没有发生迁入迁出、突变,环境对基因也不起作用,但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之间才能交配(性状的遗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A的基因频率将(大、小、不变),子一代是否发生了进化?(是、否),理由是。
17. (2013届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三第二次月考)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
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不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2=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前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两者受精发育而成的后代体细胞中有27条染色体。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8.(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