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的优秀教学设计应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一系列科学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原有知识结构等。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科学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练习: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口语交际,第二部分是习作,第三部分是汉字书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汉字书写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于一些复杂的表达和书写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汉字书写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质量,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习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提高书写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质量,提高书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口语交际的技巧,习作的创新,汉字书写的规范。

2.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习作中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汉字书写的审美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规范汉字书写,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情景说话”,习作是“编写故事”,阅读部分包括两篇文章:“三月桃花水”和“古诗两首”。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对于根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和编写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口语表达不够流畅,写作内容不够丰富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能够编写生动的故事,提高写作水平。

3.通过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口语交际的技巧,习作的编写方法,阅读的理解和欣赏。

2.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的情感表达,习作中的创意写作,阅读中的深度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学生改进,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口语交际和写作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生根据情景进行说话。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课文:《荔湾夜话》《一家买了只小猭》•词语:品味、够味•诗句:正明如新月,清白似皑山。

2. 教学目标•能理解课文《荔湾夜话》中小鬼的故事,明白内容大意;•能读准词语“品味”“够味”;•能欣赏课文中的文辞,抓住文中的优美之处;•能读懂诗句“正明如新月,清白似皑山”,体会诗意。

3. 教学要求•热爱祖国文化,懂得如何品味优美文学作品;•鼓励学生用书本以外的读物来充实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词语和诗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一)课文学习1.导入: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引出话题,“夜市”的味道你尝试过吗?2.细读:组织学生轮流读课文《荔湾夜话》,学生熟读熟记。

3.讲解:学习课文中难点词语“品味”,通过例句理解词义。

4.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荔湾夜话》的理解和感受。

5.课外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阅读,寻找与《荔湾夜话》相关的故事或文学作品。

(二)语文园地1.热身:复习前几篇小品文内容,简单问答。

2.引导:通过词语“够味”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小品文《一家买了只小猭》,合作完成。

2. 第二课时(一)课文学习1.回顾:复习上节课内容,做相关问题提问,检查学生对《荔湾夜话》的掌握情况。

2.拓展:了解一些与《荔湾夜话》相关的古代民俗文化,学生分享。

3.分析:学习诗句“正明如新月,清白似皑山”,讲解诗意及修辞手法。

4.演练:学生模仿写一些类似的诗句,体会写作的乐趣。

(二)语文园地1.朗读表演:学生们围坐在“语文园地”里,各小组轮流进行小品文《一家买了只小猭》的表演。

2.反思交流:学生表演结束后,互相评价,提出建议,促进进步。

三、课后作业1.完成《语文园地七》中的词语和句子填空练习;2.读书笔记:用一段话记录您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义;3.家庭阅读:寻找一篇与古代民俗文化相关的短文,进行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园地七》课文内容•教师学生共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分角色朗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写作内容•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如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热热身。

2. 主体教学1.教师导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4.学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如写读后感或续写故事等。

3. 拓展活动•提供相关素材或资源,让学生自主拓展课文内容,如画画、做手工等。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分: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书面作业评分:针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进行评分,包括文字流畅性、表达准确性等。

五、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

•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思路。

总结通过对《语文园地七》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阅读课文、朗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综合性学习”,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包括了对联、古诗、作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对联、古诗等传统文化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联的写作和赏析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同时,学生在作文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以提高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能够编写简单的对联;学生能理解古诗的意境,能够进行古诗的赏析;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对语文学习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对联的编写和赏析2.古诗的理解和赏析3.作文的写作和修改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自主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七》2.课件:对联、古诗、作文的相关教学课件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对联和古诗,引导学生对对联和古诗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结构、分类等。

然后,教师可以举例一些对联,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欣赏。

3.操练(15分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对联的编写和赏析。

例如,让学生编写一副描写春天的对联,然后互相交换进行赏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能够运用生字词和语法知识进行语文练习和作文。

–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知识。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进行练习和作文。

2.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和延伸应用。

•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学生练习册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学生桌椅整齐摆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七》1. 热身启动(5分钟)•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15分钟)•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字词和语法,引导学生注意重点。

3. 练习和活动(20分钟)•学生个别练习,巩固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话题讨论。

•整合课文内容,进行课文改编或写作练习。

4. 课堂总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展示成果并互相学习。

第二课时:课外拓展及综合提升1. 复习串讲(10分钟)•学生自主复习上节课内容,并进行小组串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拓展与延伸(2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者听写等方式,拓展课文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进行课文相关的综合提升活动,如语法填空、句子连线等。

3. 个人写作(15分钟)•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展开个人写作,体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堂总结与反馈(10分钟)•学生展示写作成果,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投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 熟练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5分钟)•师生互动:通过谈论上节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学生低声朗读生字词和短语。

2. 新课讲授(3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句式结构及比喻。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拓展训练(20分钟)•学生互相唱读课文,加深记忆。

•搭配练习:生字词搭配造句。

4. 合作探究(25分钟)•小组讨论:就课文中抽象难懂的内容进行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展示:每组呈现自己的探究成果。

5.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总结,强调重点。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练习1.默写课文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中比喻和象征的意义。

3.创作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下一节课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口语交际,第二部分是习作,第三部分是语文素养评价。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口语交际,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同时,通过习作和语文素养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还存在语言不够流畅、逻辑不够清晰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清晰、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素材,包括口语交际的情境设置、习作的题目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口语交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典型的口语交际案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单元,主要包括了课外阅读、汉字书写、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等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汉字书写、词汇理解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比较明显,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加强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如课外阅读、汉字书写、口语交际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思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七-五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本节课学生能够: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提高朗读能力,表现丰富的情感。

3.能够正确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朗读并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能够对课文进行感情细致的体会,提升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热身启动
通过简短的热身活动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文导入
老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预习,了解故事背景。

三、课文学习
1.课文朗读:组织学生群读,重点训练语音语调。

2.课文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难点问题。

3.课文感悟:引导学生表达对课文中情感的体会。

四、拓展延伸
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如写接续故事或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课堂小结
结合课文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记忆。

第四部分:课后作业
1.复习课文内容,准备自己的朗读稿。

2.感悟课文中的情感,并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及的历史背景或文化知识。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情感沟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主动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情感表达。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综合性学习”,通过各种类型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园地包括了“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和“语文实践”四个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阅读理解深度和写作技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表达准确的作文。

4.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阅读理解: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3.写作: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表达准确的作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文、案例、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语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园地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口语交际(10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文园地七-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七-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七-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古诗词,并能理解汉字在古诗中的运用;2.让学生了解、领会、朗读《观沧海》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感情;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提高课堂上的语言运用能力;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感情;2.让学生领会和朗读《观沧海》这首古诗词;3.培养学生的口语和朗读能力。

难点1.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抒发方式;2.让学生体会《观沧海》这首古诗词所表达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观沧海》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观沧海》这首古诗词,并逐句解释诗中的字义,让学生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和在古诗中的运用。

3. 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观沧海》这首古诗词的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故事,让学生对这首古诗词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然后,教师播放《观沧海》的唱片,每个学生都朗读一遍,教师对学生的发音和语调进行纠正,直到学生都能够流畅地朗读。

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多角度地理解和领会《观沧海》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感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课堂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心中喜欢的古诗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背诵和表现出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感情。

5. 作业布置教师将《观沧海》这首古诗词拆成小段,让学生回家后练习背诵和朗读,同时也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四、板书设计《观沧海》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题诗案上锦,憔悴夫少年。

诗有南山房,悠悠四百旋。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感情,并能够理解汉字在古诗中的运用。

同时,在听、说、写方面也能够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真情实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的古诗,又有现代的儿童诗,既能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的认识和体会也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2.教学难点:对诗歌进行鉴赏,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诗歌鉴赏指导资料4.学生分组名单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诗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读课文。

跟读结束后,教师简要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课文中的诗歌进行朗读和鉴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4.巩固(10分钟)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然后进行诗歌默写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习作和阅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语文知识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词汇积累、语法运用等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2.阅读理解:如何理解并运用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会运用口语交际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课文,了解基本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口语交际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进行交流的?他们运用了哪些口语交际技巧?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交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语文园地七》主要涉及古诗词、文章阅读、作文练习等内容,包括《滚滚长江东逝水》、《古诗二首》、全文阅读等。

2.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江河之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理解•古诗二首的吟诵•散文《心灵的摇篮》的阅读和欣赏2.教学难点•古诗的吟诵和理解•散文的情感体会和表达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江河的好奇心和向往。

2.学习阶段(1)学习《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诗歌,带领学生了解长江的历史和文化,学习诗歌的背景知识,听读诗歌并理解其中的意境。

(2)学习古诗二首•向学生介绍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帮助学生学会吟诵和理解这两首古诗。

(3)学习散文《心灵的摇篮》•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散文,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思考散文的主题和意义。

3.操练与巩固(1)朗读练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和散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2)作文练习•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古诗词和散文,通过情感体会和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内涵,培养综合语文能力。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语文园地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与情节;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2.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抽象或较难理解的内容;2.针对学生朗读不流畅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预习课文,提出导入问题。

2. 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个别阅读,小组间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课文解析(10分钟)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分析文章结构。

4. 朗读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纠正。

5. 问题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6. 拓展延伸(10分钟)师生共同探讨相关话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广度。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反思和改进通过本节课,发现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有所欠缺,下节课需加强对课文的讲解并加入更多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朗读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短文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五、课外拓展可以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更多相关知识,同时可以进行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教学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接受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朥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园地七》中所涉及的词语、句子和篇章,提高语文素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好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语本节课将重点学习以下词语:•词语1:xxxx•词语2:xxxx•词语3:xxxx2. 句子本节课将学习以下句子结构:•句子结构1:xxxx•句子结构2:xxxx3. 篇章本节课将阅读并分析以下篇章:•篇章1:xxxx•篇章2:xxxx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重点1:xxxx•重点2:xxxx2. 难点•难点1:xxxx•难点2:xxxx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通过提问、小故事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

2. 学习篇章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篇章1,并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篇章的主题、结构、内涵等内容。

3. 练习词语和句子通过词语和句子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设置个别练习或小组合作练习。

4. 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分享彼此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总结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内容总结,并布置作业或课外阅读任务,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可以在学生课后阅读自选课外书籍或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和讨论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语文素养。

七、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支持本次教学,建议提供以下教学资源:•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七》•练习册或电子练习资源•小组讨论问题或活动设计八、教学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察、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单元,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语言的表达与创造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技巧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教师的激发和调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语言表达。

3.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课文相关资料或参考书。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标注和解释。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如作文、演讲、表演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教案选用的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本节课主要围绕“语文园地七”的内容进行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拓展两部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字、难理解词语的处理仍存在困难,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关爱他人,弘扬正能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生字词的学习,朗读与表达的训练。

2.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课文深层次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课文为例,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如故事、诗词等。

3.课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奖励物品:准备一些小礼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七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型
练习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语句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乡村四月》,感受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积累古诗。
【出示课件4】
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第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2)解题:《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6】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
4.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出示课件17】
(1)山野: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选段中的“我们”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3.我拓展,我积累。
【出示课件7】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出示课件2】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两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描写了小艇在水面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体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出示课件3】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10】
在金色的夕阳下……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在金色的夕阳映照下金字塔及其周围景物的色彩。作者描述了金字塔及其周围景物的静态美,叙述真实,描写逼真。
【出示课件11】
引导学生借助学过课文中的语句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
新课
教学
(22)分钟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8】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处好。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纯白的搭里是地面及其给人带来的感受。作者在描写中把人的活动和周围的景观融为了一体。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照样子说句子。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出示课件12】
◊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经枯黄,可当中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树,开始落叶了,可那枯黄的叶子像美丽的彩蝶从空中飞落下来,慢慢地慢慢地铺成了一条路,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哦,秋天本是黄色的!
◊虽然雪下的不大,但是雪后的大地到处都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上都自豪的绽开了满树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树叶落光的小树,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7.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8.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出示课件18】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这里的菊花可真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竞相盛开,有白的,黄的,红的,绿的…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红的如枫叶,绿的如翠玉……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出示课件15】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2.(1)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侧重动态描写,表现了景物的动态之美。
【出示课件9】
车船过后,--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眸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话采取了由动到静的写作方法,写动是为了衬托出那儿的静。随着车船过后,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整个原野,整个牧场之国更安静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感受到原来静是由动来衬托的,这就好比经历了课间十分钟的喧嚣,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更能让人感受到教室里的宁静。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9.教师小结: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10.延伸阅读: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入农家生活,以农家生活为话题,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你还知道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诗句吗?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两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出示课件5】
这两段话分别描写了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2.练一练,学运用。
(1)【出示课件6】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有说不完的情趣。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如:好像。
(5)才了:刚刚结束。
(6)蚕桑:种桑养蚕。
(7)插田:插秧。
5.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总结诗意: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教学
重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
教学
难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18 )分钟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出示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方法?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本单元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动态美,有的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
在这一段中除了让人感受到了牧场的宁静,还让人感受到荷兰人畜和谐共处的美好。
2.练一练,学运用。
(1)从“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选出小组中的优秀作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并投影展示优秀作品。
(二)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境,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