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

合集下载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与身份认同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与身份认同

1 9・ 3
文化博 物馆 。近年 , 以妇 女儿童为 主题 的专题博物馆 开始在
我 国受到普遍 的重视 。
能完全用文本的模式来解释 ” …。在图像转 向这一大背景 下 ,
博物馆作 为公共 文化设 施 , 承担 着越来 越重要 的文化 功能 。 在此 , 观看 与观者显得尤 为重要 。展 品本身具有 多重阐释 的 张力 , 只有 通过参 观者 的能动性 理解 和建构性 阐释 , 才能发 掘其性别意义 , 再现有关 社会性 别的文化。
种后语 言学 的 、 符号 学的重新 发现 , 后 而不是 回归 到天真 的 模仿 、 拷贝或再现 的对应理论 , 因此我们 可以将其看做是 “ 视 觉、 机器 、 制度 、 话语 、 身体 和 比喻之 间复杂 的互 动”】 _。在此
之 后 , 少 人 开 始 认 识 到 看 、 视 、 视 、 察 实 践 、 督 以及 不 凝 扫 观 监
别 的公共意见 可以在此 形成并对话 。2 世纪 9 年代初 , 0 O 著名 妇女 学专 家李小 江教授 带着 一群妇 女志愿 者开始 筹建妇 女
视觉快感 等与观 看有关 的 问题可能 是与破 译 、 解码 、 阐释等 阅读形式 同样深 刻 的问题 , “ 而 视觉 经验或 ‘ 视觉读 写 ’ 不可

要 : 图像 转 向 的 大背 景 下 , 物馆 作 为公 共 文 化设 施 , 在 博 承担 着越 来越 重要 的文 化功 能 。作 为 一个
有效的再现 系统 , 妇女文化博物馆使性别意义的公共交流成为可能。妇女文化博物馆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类 似于鸟托 邦的情境 , 参观者能暂时性地从 男性社会 中剥离出来, 自觉地消解强加 于女性 的虚假形 象, 而顺 从 利实现 自 我认 同并获得平等的 自 我承认 。 关键词 : 博物馆 ; 再现 ; 公共领域 ; 社会性别; 身份认 同

考古学如何揭示古代社会的性别角色

考古学如何揭示古代社会的性别角色

考古学如何揭示古代社会的性别角色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挖掘文物、遗址和墓葬等,揭示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性别角色是社会和文化对于男性和女性在不同角色中的期望和规定,因此,考古学也可以通过考古遗物和遗址等信息,揭示古代社会的性别角色。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如何揭示古代社会的性别角色,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

首先,考古学通过考古遗物揭示古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差异。

在考古遗物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性别的人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工具、装饰品和饰物等。

例如,在古代墓葬中,常常可以找到男性使用的武器、狩猎工具和马具等,而女性则更多地使用象牙镶嵌的饰品、纺织工具和儿童玩具等。

这些遗物的存在表明古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其次,考古学通过遗址和建筑物的布局揭示古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空间分配。

在许多古代遗址中,可以看到男性和女性的居住区域分别独立设置。

例如,古代居民点常常采用“内外围结构”,男性居住在外围,负责外出打猎和保护家族的安全,而女性则居住在内围,负责照顾家庭和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这种空间分配,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在生活和劳动方面的分工。

第三,考古学通过墓葬的结构和陪葬品揭示古代社会中性别的地位和权力。

在一些古代墓葬中,可以发现男性和女性墓葬的差异。

例如,男性墓葬通常比女性墓葬更加豪华,陪葬品更加丰富,这表明男性在古代社会中享有更高的地位和权力。

而女性墓葬中则常常可以发现与生育和抚养子女有关的陪葬品,显示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扮演母亲和家庭角色的重要性。

最后,考古学还可以通过文化遗址和艺术品揭示古代社会中性别角色的符号与象征。

在古代文化遗址中,常常可以找到与性别相关的图案和符号。

例如,古代壁画中常常出现男性狩猎、女性纺织的场景,这些符号表明在古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同时,一些艺术品中也可以发现关于性别的象征物,如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柔美等。

综上所述,考古学通过考古遗物、遗址和墓葬等信息,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性别角色。

论现代博物馆外在女性特质

论现代博物馆外在女性特质

实有着深刻的渊源。女神是 以女人为原型 的一种神话形象 ,是神化 、圣化女性 的多 棱镜中折射出的形象。 而女神所代表的爱
与美 , 代表的智慧 ( s o p h i a , 意为智慧 , 在
希腊文中是阴性的 ) , 这些都是从普通女性 中提炼出来的 ,是一般女性特质 的升华 ,
辑性很 强 ,而 通过 形式 设计 的展 现则 转化
举止 , 设备设施的安全 、严密 ,说明牌 的
纪 欧 洲工 业化运 动 背景 下展 开 ,由于 当 时
现代意义博物馆的出现 。对珍奇异宝的聚
敛是狂热 的,而此后的发展确是由理性意
技术工人需求激增 ,科技普及成为社会迫
志所主导 。 从阿什莫林到汉斯 ・ 斯隆, 以其 行动推开 旧式藏宝库的大门 , 迎来一个全
新社会机构的诞生 。在蒙昧过后 ,博物馆
展 ,博物馆会将选取适应社会需求的性别 特质作为一种本能化的策略。
二 、现代博物馆的外在女性特质
( 一) 女性特质
的理念,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 博物馆经历着

谈到 “ 女性 ” ,必然追溯至 1 7 8 9年法 国大革命 , 它不仅敲响了妇女解放的钟声 ,
也 带 来 了此 后 l 9世纪 中叶和 2 O世 纪六 十 年 代末 两 次女 性 主义运 动 ,女 性在 思 想和
与男性特质 中的理性 、武力相对。这种女
神的意象在当时恰 与汇聚了艺术珍品的殿
堂在 内在 气质 上契 合与相 通 。
为专业化 ,一为社会化。
专 业化 的一面 最初 体现 为博 物馆 内在
( 二) 博物馆以 “ 男性特质”诞生 如果说民主与共享精神是理性支配下 人类共有的诉求与人类历史进化的方向 , 那么现代博物馆诞生之初所天然具有的理 性则使其体现 出浓重而鲜明的男性特质 。

美术馆中的女性策展人性别意识之形构及其所遭遇之性别议题的分享

美术馆中的女性策展人性别意识之形构及其所遭遇之性别议题的分享

美术馆中的女性策展人性别意识之形构及其所遭遇之性别议题的分享题纲前言壹、国内现行策展机制概述(一)策展的定义与功能(二)美术馆策展机制的操作貳、从美术馆女性策展人开始谈起(一)女性策展人之于议题的设定与策展风格之分析(二)女性策展人的制限(口访资料的引入)參、美术馆策展机制中的性别议题(一)检视学院中女性专业典范缺乏的现象(二)美术展览中之性别比例悬殊现象(三)女性艺术专业发展窘境之综合性分析肆、近/中/长程的规划蓝图(一)发展多元取向的艺术审查判准(二)追求性别平等的美术馆策展机制结论参考文献附件(一)三位女性策展人的资历简介附件(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历届女性教师统计表中文摘要本文旨在以女性主义观点检视国内近十年来美术馆的策展机制中所涉入的女性议题。

文中先以质化研究的方式深度访谈的三位知名的女性策展人,探讨以女性主义观点与策展机制的互动关系,其次针对访谈数据,并运用批判理论来进行检测与分析,归纳出策展机制中的三大谬误,主要由三个面向切入:(一)学院中女性专业典范之缺乏(二)美术展览中性别比例悬殊的现象乃社会建构而生(三)女性专业发展于美术馆中遭受诸多困境。

依据上述之分析,笔者尝试提出诸多解决的策略,企图打破原先策展的权力机制,建构属于女性关怀的美学知识论。

冀望美术馆从业者能具备有性别意识,适切地处理美术馆中女性的发挥空间,一同追求性别平等的美术馆策展机制。

前言艺术史上的女性运动,开始约集中在1970年的美国,随着广泛的政治与女性运动诉求开始活动;然而在初始时,东西岸对于女性艺术所强调的方向即有所不同,当时的西岸(以加州为主)将焦点集中于美学,以及女性自觉议题的关注之上,而东岸(以纽约为主)的艺术家们,则是实际的去要求画廊操作画作计价时,男女艺术家必须采用相同的标准,东西岸的女性艺术家们,在当时即以本质论与建构论的两种思考脉络,检视西方社会中之于女性艺术创作的不平等待遇。

而在美术馆的展示之中,则相同之处主要在于要求展出机会的相等,女性艺术家们对于在艺术机构中所遭受到的性别差异待遇,亦曾提出诸多的批评。

博物馆媒介中民俗物品性别意义的生产传播——以陕师大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个案

博物馆媒介中民俗物品性别意义的生产传播——以陕师大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个案

2 0 1 3 年 1 O月
博 物 馆 媒 介 中 民俗 物 品性 别 意义 的 生产 传 播
— —
以 陕师 大妇 女 文化 博 物馆 为 个案
任 雨 晨
(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 院 , 北京 1 0 0 8 7 5 )
摘 要 : 现今 , 博 物馆 已经成 为 一种新 的媒 介 , 通 过 对 物 品 的分 离 与 重构使 其 成 为具 有 新 的意 义 的展 品, 从 而实现 博 物馆理 念 的彰 显 。 以陕 西 师范大 学妇 女文 化博 物馆 为个 案 , 在 博物 馆这 一媒
类 的民俗 活动 , 如 物 质 生 活 民俗 、 人 生 礼仪 、 民俗 信 仰、 民 间艺 术 诸 多方 面 。然 而 , 在 展 示 的时候 , 展 品
收 稿 日期 : 2 0 1 3一 O 8 —2 5
两性 的平 等 、 和谐 、 进步 , 因此 , 它 以社 会性 别如 何构
建两 性权 力关 系作 为增 加展 品价 值 的主要 维度 以及 制 造意义 的原 则 。在 这一 原 则 的 指 导 下 , 物 品 的 民 俗 意义 在制 造过 程 中被部 分地 消解 。博 物馆将 物 品
与原有 的 民俗语 境剥 离 , 使 之 成为被 分离 的碎 片 , 仅
作者筒介 : 任雨 展 ( 1 9 9 0 一) , 女, 陕 西 成 阳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问的 沟通 、 理解 、 尊重 、 平 等 及 和 谐 发展 [ 3 的 高校 博 物馆 , 女 性 文化 的 展示 与性 别 意 义 的 彰 显是 该 博 物 馆 的重 要 内容 。 自 1 9 9 2年筹 建 至今 , 妇女 文化 博物 馆 共有 藏 品两 千多 件 , 绝 大 多 数 藏 品来 源 于 不 同种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以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以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以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例屈雅君;傅美蓉
【期刊名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性别文化表征研究,但这一研究在妇女专题博物馆语境下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任何博物馆的展览都是一个建构的事件,一种复杂的意指系统.在分析展品直接意指与含蓄意指的基础上,检查意义的生成、传播和交流,考察妇女专题博物馆语境下的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在文化表征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通过话语方式卷入了性别意义的争夺.展品正是通过进入话语实践系统而参与了性别意义的争夺,进而深入到社会实践层面.
【总页数】8页(P37-43,83)
【作者】屈雅君;傅美蓉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6
【相关文献】
1.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与身份认同 [J], 傅美蓉;屈雅君
2.消费语境下博物馆艺术的价值重构及其文化表征 [J], 谢海涛
3.消费语境下博物馆艺术的价值重构及其文化表征 [J], 谢海涛
4.博物馆媒介中民俗物品性别意义的生产传播——以陕师大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个案
[J], 任雨晨
5.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以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例 [J], 屈雅君;傅美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社会性别的博物馆研究综述

基于社会性别的博物馆研究综述

基于社会性别的博物馆研究综述关于《基于社会性别的博物馆研究综述》,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fluence of museums to the public's gender consciousness is more profound. Cultural studies on museum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ender.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study of museums and the media culture, it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operability of gender and culturalrepresentation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museum,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research scheme. It brings cultural studies, gender theory and feminist practice together, which construct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museums.Keyword:gender; museums; cultural studies; representation;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建构, 与语言、权力、空间、社会规范等密切相关。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 性别研究专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人类遗产, 关注博物馆的性别文化表征。

20世纪80年代, 世界上第一个妇女博物馆在德国建立;20世纪90年代初, 以李小江为代表的性别研究专家开始筹备中国第一家妇女博物馆。

性别平等在文化中的体现是什么

性别平等在文化中的体现是什么

性别平等在文化中的体现是什么在当今社会,性别平等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化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和反映性别观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那么,性别平等在文化中的体现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性别平等在文化中的体现之一是在艺术创作领域。

过去,艺术作品中往往存在着对女性形象的刻板描绘,女性常常被描绘为柔弱、依赖男性的形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以平等的视角展现男女形象。

在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中,女性不再仅仅是被观赏的对象,而是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个体。

她们可以是英勇的战士、智慧的学者、成功的企业家,展现出与男性同等的力量和智慧。

同时,艺术作品也开始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和个人成长,不再将女性的价值局限于外貌和家庭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性别平等的体现也日益明显。

过去,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往往缺乏自主性和话语权,她们的命运往往由男性主导。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致力于塑造丰富多样、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女性角色在小说、诗歌、戏剧中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理想抱负,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爱情。

而且,文学作品也开始探讨性别不平等所带来的问题,呼吁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其次,在影视文化方面,性别平等的体现也逐渐增多。

过去,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职业选择相对狭窄,常常局限于家庭主妇、护士、教师等传统职业。

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各种领域展现才华,如科学家、警察、律师、政治家等。

影视剧中的女性不再仅仅是男性主角的陪衬,而是拥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线和成长历程。

同时,在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担任导演、编剧、制片人等重要角色,为影视行业带来了更多元化的视角和创作思路。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性别平等也有了新的体现。

许多传统文化活动和习俗在过去存在着性别限制,但现在正逐渐打破这些限制。

例如,在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传承中,过去往往只有男性才能成为传承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也能够参与其中,并展现出卓越的技艺。

社会性别话语下的服饰和身体呈现

社会性别话语下的服饰和身体呈现

基本内容
在消费文化日益盛行的当代社会,女性身体成为了商业资本的重要消费对象。 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也揭示了消费文化与女性身体之间 的复杂关系。本次演示将从消费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及其社会性别的角度进行阐 释,探讨女性身体在消费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消费文化与女性身体
消费文化将女性身体视为重要的消费对象。在广告、时尚杂志和电影等媒介中, 女性身体被塑造和展示为符合特定审美标准的形象,如瘦身、美颜、长发等。 这些标准不仅成为了消费者追求的目标,还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身体的刻板印象。 同时,女性身体也被用作推销商品和服务的工具,成为了商业资本的消费符号。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女性 主体意识
民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国社会的内部 变革的推动。在这个时期,女性开始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权益,追求教育、就业 和政治参与等权利。这种主体意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服饰则是其中之一。
服饰表达与女性主体意识
民国时期女性的服饰表达是女性主体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表达方式 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女性对自身形象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参考内容
引言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女性主体意识崛起的时期。女性在 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解放和经济独立后,开始更加自己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本 次演示将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探讨民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服饰表达。
概念界定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强调女性在社会 生活中的主动性和对自己形象的塑造。这种意识在民国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成为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动力。
首先,民国时期女性的服饰表达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这个时期的女性开始摆 脱传统束缚,尝试不同的服装风格,如旗袍、西装等,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独特 个性和思想。其次,女性的服饰表达也体现了对舒适和自由的要求。例如,不 少女性开始选择更加舒适、自由的服装款式,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最后, 女性的服饰表达还反映了她们对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追求。

博物馆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博物馆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博物馆的多样化和包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在不断探索和拓展自身的功能和价值。

多样化和包容性成为当下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体现着博物馆与时俱进的态度和开放包容的精神。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的多样化和包容性,分析其意义、特点和实践,旨在推动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博物馆发展。

一、多样化和包容性的意义博物馆的多样化和包容性是指博物馆在展示、教育、研究等方面,积极吸纳不同文化、民族、性别、年龄、经济背景等群体,展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这种特点不仅能够反映社会的多元化,也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首先,多样化和包容性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在当今社会,不同群体对文化的需求是有差异的。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传统文化,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当代艺术,而有些人可能对自然历史感兴趣。

博物馆通过多样化和包容性的展示和教育,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其次,多样化和包容性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相结合,让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多样化和包容性为博物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激发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壮大。

最后,多样化和包容性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当下社会,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博物馆通过展示不同文化和民族的艺术品和文物,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构建一个包容性和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博物馆多样化和包容性的特点博物馆的多样化和包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的展示内容。

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应该涵盖不同文化、民族、主题等,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和兴趣。

比如传统文化、当代艺术、自然历史等,都是博物馆应该展示的内容。

2. 多元的文化表达形式。

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和艺术品应该多样化,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多种形式,以丰富观众的文化体验和感受。

性别视角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体现——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性别审视》

性别视角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体现——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性别审视》

性别视角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体现——评《中国古代
文学与文化的性别审视》
黄雪梅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22(42)18
【摘要】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发展历程,男性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思想的变革与文化观念的更迭,文学性别研究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在研究学者的论述中。

由陈洪、乔以钢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性别审视》一书,从性别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化背景,认真审视性别内涵在文学传统中的体现,伴随社会思想文化转型更迭和性别因素的多样化呈现,该书更是将探讨着力点放在女性文学创作和性别构建、特定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学创作的关联等方面,可为本文探讨性别视角在我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体现提供参考借鉴。

【总页数】1页(PI0016)
【作者】黄雪梅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还鱼于水:文学生态中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评刘明华先生等《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
2.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阐释与人文情怀——评刘明华等《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
3.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和应用——评《饮食文化十三讲》
4.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评《中国古代文学》
5.饮食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评《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墙》说起——性别差异与艺术“成就”

从《墙》说起——性别差异与艺术“成就”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墙》说起——性别差异与艺术“成就”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美术学指导教师:***20060401福建师范大学马学梅硕士学位论文览期间,同时还举行了一系列学术讲座、会议及影视、表演等综合文化活动。

尽管规模大,但它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综合展览,而是一个具有主题倾向的观念艺术展。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第三部分:文化身份的墙,《美学与文化身份的边界:新文人艺术与女性艺术》。

展出的作品有:何成瑶的《幻影》(摄影)。

苏敏怡《好鬼饯》(卡通片)。

尹秀珍《超市》、喻红《记忆的衣裳》(装置)等等。

在作品《幻影,2002>)中。

何成瑶身着白色长袍,用手追逐墙上由男士打在上面的镜子反光,犹如嫦娥奔月。

这件作品的构思来自一个古代中国神话故事:英雄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仙药,飘然升入月宫。

这反映了一种女性典型的美好幻想和寄托。

同时,也显示出了中国女性艺术家追求内外和谐的艺术创作特点。

苏敏怡的《好鬼饯》表现了一个女人在都市风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走过她生命的历程。

卡通画的风格影响着在音乐和剪辑上的奇思妙想,随着街景的展开,我们看到个人的成长和衰老,而这个过程随着时光的流逝更显得纯净。

喻红闻名的绘画系列“目击成长”包括很多张表现她私人生活中重要的事件的作品。

例如,《1993年与刘小东在纽约结婚》是很感人的一张,她对结构和画面的异常敏感使得婚礼的快乐和兴奋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她选择一年绘一张的形式,每张画通常是与同时期的新闻片断并置在一起,在画面上,个人的经历和更大的历史背景共同展示。

而在装置作品《记忆的衣裳》中,喻红不再利用新闻片断,相反,她展出了一系列印有她的绘画作品的超出日常尺寸的衣衫。

这些衣衫把她的绘画进一步质地化了,也具体化了。

女艺术家卢吴名为《婚床》的作品,透明的床里游动着金鱼,艺术家说在中国古代金鱼是新的象征,透明的床是对美好明天和和谐生活的向往。

文化身份的墙:《美学与文化身份的边界:新文人艺术与女性艺术》,聚焦于当代社会中国女性艺术的诸多问题:中国女性艺术家是否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她们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为何中国女性艺术家惯于使用传统的素材,如针线、厨具、棉布和家庭用具进行创作,相反大多数西方女权主义艺术家避讳使用这类材料?是否因为西方女权主义艺术运动偏于政治对抗,而中国女性艺术倾向强调两性的协和转福建师范大学马学梅硕士学位论文料来表现后现代、后资本主义、数字化的时代。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与身份认同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与身份认同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与身份认同在图像转向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功能。

作为一个有效的再现系统,妇女文化博物馆使性别意义的公共交流成为可能。

妇女文化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情境,参观者能暂时性地从男性社会中剥离出来,自觉地消解强加于女性的虚假形象,从而顺利实现自我认同并获得平等的自我承认。

标签:博物馆;再现;公共领域;社会性别;身份认同20世纪以来,视觉符号在文化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像转向悄然潜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图像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传达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以文字文本为基础的传统知识体系。

按照米歇尔的观点,图像转向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而不是回归到天真的模仿、拷贝或再现的对应理论,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视觉、机器、制度、话语、身体和比喻之间复杂的互动”。

在此之后,不少人开始认识到看、凝视、扫视、观察实践、监督以及视觉快感等与观看有关的问题可能是与破译、解码、阐释等阅读形式同样深刻的问题,而“视觉经验或‘视觉读写’不可能完全用文本的模式来解释”。

在图像转向这一大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功能。

在此,观看与观者显得尤为重要。

展品本身具有多重阐释的张力,只有通过参观者的能动性理解和建构性阐释,才能发掘其性别意义,再现有关社会性别的文化。

一、博物馆:意义交流的公共领域自1905年中国拥有第一座自己的博物馆以来,博物馆含义就一直在发生变化,其功能也远远超越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领域首先意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只有在这样的领域中,诸如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才有可能形成。

而“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

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由对话构成的公共领域,原则上应该向包括男人与女人在内的所有公众开放,但事实上,女性一直被拘囿在私有领域之内。

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

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

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引言:后现代主义对于性别与身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性别表演作为一种跨界的实践方式,在后现代语境下得到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本文将探讨性别表演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部分: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性别后现代主义对于身份、性别的概念进行了重构,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不再视身体生理差异为性别的唯一依据。

性别是一种表演,是通过符号、象征与语言习得的。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为性别表演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性别表演的理论基础性别表演理论的核心在于显示性别是一种表演,并且性别的真实性与稳定性是被构建出来的。

珍妮特·博德(Judith Butler)提出的「性别的破坏」思想,强调性别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与表演,并且认为性别的表演是符号体系的产物。

此外,巴黎以及巴塞尔戏剧学院中的表演理论也为性别表演的跨界提供了深入的研究。

第三部分:性别表演的实践方式1. 跨性别演员的实践跨性别演员通过扮演与自己性别不符的角色,挑战主流社会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呈现出多元的性别表现。

2. 文化艺术的性别表演实践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摄影、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表达,向观众展示出多样性别表演的可能性。

例如,著名艺术家卡西娜·. 瓦尔德塞马拉以自身的性别表演实践,探索了身份、社会现实等议题。

3. 电影与戏剧中的性别表演电影与戏剧作为受众范围广泛的艺术形式,也为性别表演提供了平台。

著名电影《艾达》通过男性演员饰演女性角色,以此实现对性别的异化与破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第四部分:性别表演的影响与争议1. 反对声音性别表演的实践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保守观念的反对。

其中一些观点认为性别表演违背了稳定的性别秩序,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2.消除刻板印象性别表演的实践挑战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呼唤人们对性别的更加包容和多元的认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博物馆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博物馆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博物馆文化在公众中的认知度、参观体验以及需求,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提升博物馆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博物馆文化内涵。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C. 其他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职业:A. 学生B. 企业/事业单位员工C. 自由职业者D. 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E. 其他4. 您的月收入:A. 3000元以下B. 3000-5000元C. 5000-8000元D. 8000-12000元E. 12000元以上二、博物馆参观情况5. 您是否经常参观博物馆?A. 经常(每月至少一次)B. 偶尔(每年1-3次)C. 很少(每年1次以下)D. 从未参观过6. 您参观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学习知识B. 休闲放松C. 亲子活动D. 参观展览E. 其他7. 您认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否具有吸引力?A. 非常吸引B. 比较吸引C. 一般D. 不太吸引E. 完全不吸引8. 您认为博物馆展览的形式是否丰富多样?A. 非常丰富B. 比较丰富C. 一般D. 不太丰富E. 完全不丰富三、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9. 您是否购买过博物馆的创意产品?A. 是B. 否10. 您购买博物馆创意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设计独特B. 质量优良C. 具有纪念意义D. 价格合理E. 其他11. 您一般购买什么品种的文化创意产品?A. 文具用品B. 服饰配饰C. 生活用品D. 文房四宝E. 其他12. 您购买文化创意产品时,更看重其哪一点?A. 设计B. 质量与工艺C. 价格D. 知识性E. 其他四、博物馆互动体验13. 您认为博物馆是否需要互动性体验活动?A. 需要B. 不需要C. 一般14. 您对博物馆举办的互动体验活动是否满意?A. 非常满意B. 比较满意C. 一般D. 不太满意E. 完全不满意五、其他建议15. 您对博物馆文化还有什么其他建议或意见?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

艺术史视角下的性别与身份问题

艺术史视角下的性别与身份问题

艺术史视角下的性别与身份问题艺术史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记录和展示人类文化的方式,不仅反映了艺术家们对于美的追求,也揭示了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种种问题。

其中,性别与身份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

从古至今,在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性别和身份如何相互关联、影响和塑造着艺术的表达。

在早期的艺术史中,性别与身份往往是紧密相连的。

在某些文化中,女性的身份往往被局限在家庭、子女和夫婿的附属品。

这种身份认同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挑战,使得她们在艺术创作中难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中世纪欧洲,女性艺术家几乎无法获得教育和专业培训,因此她们的作品数量极为有限。

即便有一些女性艺术家成功涉足艺术领域,他们的作品往往被误以为是男性艺术家的作品,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上的女性艺术家几乎被忽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和身份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性别与身份问题在艺术领域中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尤其是现代艺术中,艺术家们开始积极探索性别与身份的关系,通过作品传达自身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

一些女性艺术家通过自身的创作,挑战现有的性别和身份定式。

她们不再被动地接受被定义的角色,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探索女性身份的复杂性。

例如,当代艺术家Marina Abramović的作品《穿越洗礼的泥潭》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在这个作品中,她将自己暴露在公众面前,通过对身体和性别的探索,获得了自我认同和解放的力量。

除了女性艺术家之外,男性艺术家们也开始审视自身的身份认同。

他们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思和质疑传统的男性身份模式,挑战社会对于男性的期待和压力。

例如,著名艺术家Jeff Koons的作品《粉红色兔子》正是以一种孩童般的形象,试图打破传统的男性形象,突出男性身份的柔软和敏感。

性别与身份问题在当代艺术中的探索不仅体现在单一的个体创作上,也涉及到群体的身份与认同。

例如,LGBTQ+群体的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表达和彰显他们的性别身份,打破传统的性别二元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以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例屈雅君/傅美蓉【专题名称】妇女研究【专题号】D423【复印期号】2009年03期【原文出处】《南开学报》(津)2009年2期第37~43,83页【英文标题】Gender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usemum: A Case Study on Women Culture Museum【作者简介】屈雅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妇女文化博物馆馆长。

(西安 710062);傅美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

【内容提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性别文化表征研究,但这一研究在妇女专题博物馆语境下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任何博物馆的展览都是一个建构的事件,一种复杂的意指系统。

在分析展品直接意指与含蓄意指的基础上,检查意义的生成、传播和交流,考察妇女专题博物馆语境下的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

在文化表征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通过话语方式卷入了性别意义的争夺。

展品正是通过进入话语实践系统而参与了性别意义的争夺,进而深入到社会实践层面。

In recent yeat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study of gender and culture representation, but the study doesn'tarise enough at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women' s thematic museum.Any exhibition of museum is a kind of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complicated signifying system. By analyzing exhibits' denotationand connotation and inspecting the gene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 of meaning, we survey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signifying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women topic museum. In theprocess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ll participants are involvedin the competition for gender meaning through discourses. Theexhibits on display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by entering thesystem of discourse practice and then plunge into social practice.【关键词】性别/表征/博物馆/意指实践Gender/Representation/Museum/Signifying Practices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几乎看不见妇女自我呈现的形象。

无论是在历史学的叙述中,还是在文学的叙事中,妇女的表征(Representation)①往往既通过展现的“在场”而运作,也通过未展现的“缺席”而暗示。

值得关注的是,男性通过把自己普遍化介入妇女生活,而这种介入因其自身的普遍性却并不被视为文化殖民。

寄生于男性文化中的妇女由于没有坚实的自我身份,常常不得不以“群体”身份言说自我。

妇女虽然没有得到直接表征,但这一群体的“缺席”却不可避免地得到了表征。

因为在剥夺妇女自我表征的权利后,男性迫于统治的需要仍然必须想象妇女:“如果权力要从内部规范他们,还必须能够从外部想象他们。

”②当然,在被“想象”的同时,妇女也从未停止“想象”男性与历史。

她们不仅想了解男性所叙述的历史及其真实性,更想弄清历史是如何被虚构并被篡改的。

对这些问题的“想象”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重建妇女的历史与文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学者开始致力于性别文化表征研究,不过,这一研究在妇女专题博物馆语境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此,希望通过对博物馆语境下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的考察,探究妇女自我表征的一种可能性。

一、博物馆、性别与文化表征中国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1868年法国传教士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馆。

直到1905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座博物馆。

曹兵武在《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一书中指出:“博物馆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物证的直接面对,是跨越时空的历史记忆的场所,尽管作为文化设施的博物馆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机构,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人类集体的行为,但是这种记忆其实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③令人诧异的是,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展现的都是有关男性的历史,却忽视了这种记忆其实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从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到北京即将开馆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④,迄今国内尚只有两家妇女专题博物馆。

只有在这里,我们才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遮蔽和省略的女人的声音。

作为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妇女文化博物馆致力于发掘、展示、研究、弘扬妇女文化,并通过在文化领域的积极努力促进两性间的沟通、理解、尊重、平等及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西方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关键词,表征涵盖美学、符号学以及政治学等人文科学领域。

伯明翰学派领袖之一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表征是借助语言对我们头脑中诸概念的意义的生产。

它是联结概念与语言的纽带,能使我们指涉物、人或事的‘真实的’世界,甚或虚构的物、人和事的想象的世界。

”⑤表征既也是性别研究的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文化研究中的表征重视的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关系,而女性主义的文化研究则把语言符号的意义与性别文化、性别观念、被建构的社会性别等都联系起来了。

显然,“表征”不再是亚里斯多德所谓的“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的文学反映生活,而是指语言(文字、图像、展品等)如何作为符号建构意义,这个意义如何被建构得如同现实本身,人们如何通过对“现实”的共识来辨认这种意义⑥。

从某种意义上说,妇女文化博物馆就是一个有效的表征系统。

人类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博物馆中的展品、照片、文字等均可视之为符号,而符号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表征。

在此,妇女的自我想象与自我表征成为可能,性别意义和性别文化的公共交流也成为可能。

“众博物馆并不是简单地发表客观的描述或形成逻辑的聚合体;它们生产各种表象,并根据历史上具体的特定视角或分类框架来确定价值和意义。

与其说是通过物来反映世界,还不如说是用物来调动过去和现在世界的各种表象”⑦。

因此,妇女文化博物馆所提供的语境,对物品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物品一旦被置于博物馆语境中,就自动参与文化表象的意指实践,“召唤”性别意识的出场,表征历史上妇女的“失语”与“缺席”。

在参与者的赋义行为中,物品获得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离开这一特定的语境,物品自身所蕴含的性别文化意味随时都有可能脱落,并被迫接受男性文化的整合。

当今文化受到支配性表征所建构的观念影响,仍然将一些附加的或想象的因素强加到妇女身上。

无疑,妇女文化博物馆以抵抗的姿态集中表征了性别之间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因为“拥有支配权力、垄断生产体制并对大众审美情趣加以物化导向的社会机构往往会在某一历史时段中,依据自身的需要,决定表征的内容和形式,即以符码的形式对自己和他者进行‘自由’的表征,并通过这种文化表征蓄意遮盖某一些现象,或造成蓄意误读,或隐藏其中的意识形态意图,或模糊社会族群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在矛盾”⑧。

值得注意是这些意识形态化的表征均以客观、公正、中性的姿态示人,且标榜自己的“非意识形态化”。

在以往的表征行为中,有关妇女的表征大都是有误的表征,这一群体的特性常常被简化为“温柔的”、“被动的”、“软弱的”、“自然的”等。

在博物馆语境内,妇女文化大张旗鼓地对父权文化表征系统进行抵抗或颠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表征即为“反表征”(anti-representation)。

在主流支配性的表征系统中,处于无权状态的群体直接表征自我显得格外艰难。

惟有以“反表征”的革命姿态,妇女才能更快速、有效地实现自身的身份认同。

一直以来,博物馆都被视为文化艺术的殿堂,通往大众的文化桥梁。

到了本世纪,博物馆的功能和特性虽已大大改变,但其教育功能仍然是主要功能。

博物馆是大众教育的理想传播工具,展品无一例外都是精心设置的文化制品。

一般博物馆语境所呈现的都是男权意识的固化或流动,只有在妇女专题博物馆语境下,妇女自身才被作为历史和现实问题提了出来。

在此,妇女才得以加强与生命体验的联系,暂时性摆脱在父权知识观念下被定型的形象,并以一种开放、流动的姿态表征自我。

作为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妇女文化博物馆,妇女文化博物馆面向所有人开放,但展览的主题自始至终都围绕妇女的历史与现状进行。

在制订展览策略时,尤其关注性别意识的表征、文化身份的实现以及不同性别文化之间的沟通和融合。

那么,展品又是如何作为符号建构意义的?二、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在博物馆语境下,表征一方面涉及展品、展览意图与文化表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性别意义的创造、传播、理解和接受密切相关。

不过,博物馆自身和展品的单独使用并不能固定意义。

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在博物馆环境中意义是如何生产的,性别又是如何表征的。

一般来说,“我们建构意义,使用的是表征系统——概念和符号”⑨。

在此,不妨把博物馆内的表征看成一个复杂的、间接的过程,一个将意义和语言联系于文化的过程。

毋庸置疑,任何博物馆的展览都是一个建构的事件,一种复杂的意指系统。

而妇女专题博物馆的建立和展览更是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行为的结果:从搜集展品,重写男性文本,建构性别意义到精心策划展览。

就妇女文化博物馆而言,最初的展品并非偶然所获,不论是最初的发起者李小江还是后来的承办者屈雅君,都是按照自己的女性意识对展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

这些物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们的新颖性和奇特性(甚至有些物品并不具有新颖性和奇特性),它们的文物价值(甚至有些物品并不具有文物价值),更在于它们的文化价值以及背后所隐藏的“她”的故事。

这些展品起着符号的作用:参观者进入展厅,看见物品;离开博物馆,又借助概念来想象物品,并用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各物品并不天生就是“妇女”文化的,而是被指派的。

在这一语境中,展品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什么,而在于它们所承担的功能。

以中华各民族嫁衣为例,作为展品的嫁衣不仅仅显示了嫁衣作为一般衣物的遮体御寒的物质功能,也不仅仅展示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嫁衣在此作为性别分析的对象,可被看作构成文化意义并传递信息的符号,涉及不同民族诸如女红文化、婚俗、性别观念、两性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