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了_的句法位置及语义分析_吴胜伟
_了_却_的语法化以及_了_却_的替换
[收稿日期]2007-07-18. [作者简介]邹仁(1982- ),男,湖南新化人,福建师大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从事近代汉语研究;尹钟宏(1969- ),男,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湖南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邹仁1,尹钟宏2(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摘 要]: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
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
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关键词]语法化;实词;虚词;语法功能[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07)05-0154-03词汇的语法化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
实词一般是指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的词,虚词则意义比较空灵或者甚至说没有具体意义而只有语法意义,在语句中起一定的语法作用的词。
从汉语发展的历史来看,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
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
在语法中指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就称之为“语法化”[1]。
本文试图对“却”、“了”的历时演变作较为详细的考察,来探讨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等句法因素对语法化的影响。
根据类推的原理对“了”的产生作理论的假设和“了”逐渐取代“却”等词汇做出肤浅的解释。
“却”的本意是“退”的意思,用于使动时有“使退”的意思。
秦将闻之,为却军伍十里。
(战国策・赵策)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
词尾及句尾“了”的语用和语法探析
词尾及句尾“了”的语用和语法探析作者:吕腮菊来源:《新一代》2009年第09期摘要:本文通过对词尾“了”用法的语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用不用“了”是适应语义表达需要,是调整语句的需要及同所采用的语体也有一定的关系,进而对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太+形容词+了”及表“时”的标记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词尾“了”;句尾“了”;语用;语法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75-02虚词“了”一般分为词尾“了”和句尾“了”。
作为词尾的“了”的使用不只起语法作用,更是语用和修辞的重要手段,而句尾“了”的语法意义为表示“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
本文着重就词尾“了”的语用特征及句尾“了”的语法特征作考察。
一、词尾“了”(一)用“了”表示不同的时体。
如:吃饭吗? 1) 吃。
2)吃了。
例1)表示想要做的动作,例2)表示动作完成。
两者相比,很明显动词后有“了”才能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
“了”字让例1)和例2)有不同时体。
但在“要........了、快要了、就要了中“了”表示动作、情况即将发生。
“要”表将要,“了”是语气助词。
其中的“要”可省但“了”不能省。
如:1)看样子,快要下雨。
2) 看样子,快要下雨了。
(二)用“了”表示不同状态。
如:1)我重了2公斤。
2)他重2公斤。
例1)表示我的体重增加了2公斤,是动态情况。
例2)动词后没有“了”就只表示静态的一种状态情况,他只有2公斤重。
两种情形表示截然不同的意义。
(三)用“了”突出主题意义重心,但句子基本意义没有区别。
如:1)我刚吃完饭。
2)我刚吃完了饭。
例2)用“了”突出动作的完成,但例1)和例2)意义都一样,只是例2)中突出“完”为主要信息。
用不用“了”在语义上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说话人是否要将事件的实现特别说明而已。
(四)用“了”调整语句的节奏。
例:1)兼并重组不仅优化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产配置,实现了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而且使劣势企业得到了调整淘汰,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
01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
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总第206期)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刘勋宁提要一般认为词尾“了”表示完成。
本文前两节分析各类实际用例,指出用“完成”来说明“了”的语法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是讲不通的;“了”所表现出来的“完成”只是某种条件下的偶发现象,而不是它本身固有的语义特征。
第三节将“V了”与“V完”格式加以对比,表明“了”的意义与真正的完成义是有相当距离的(二者对立)。
第四节提出我们的看法,词尾“了”应当看作应当看做动词“实现体”的标记,它的语法意义是表明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谓词形式的词义所指处于事实的状态下。
本文还对“看了三年”和“看了三年了”两种句式的对立作了新的解释。
普通话有两个“了”。
一个出现在谓词(以下用V表示,包括动词、形容词和短语动词)之后,称作词尾“了”(简称“了1”);另一个出现在句尾,表示某种语气,称作句尾“了”(简称“了2”).一般认为词尾“了”表示完成,句尾“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
本文讨论词尾“了”的语法意义。
什么是“完成”?赵元任先生在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一书中释为“completed action”(动作完成)。
①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图解了“完成”貌(这里只取“着”和“了”的图解):a A c d B b______︱______︱_____开始线完成线认为A→B=进行貌(着),B=完成貌(了)。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索性把“了”释作“表示行为的结束”。
词尾“了”真的是表示“完成”吗?一1.1 最容易引起我们怀疑的是通常“动词+了”的释义方式②难以推及“形容词+了”,例如:A 看了一遍已经看完了大了一寸 *已经大完了砍了许多已经砍完了瘦了许多 *已经瘦完了B 吃了饭去吃完饭去红了脸说 *红完脸说还了债买还完债买低了头走 *低完头走有些语法书把B组例句里的形容词看作动词,这不改变解释不成立的事实。
汉语语法之“了”的用法
汉语基本语法一、助词“了”的用法。
二、助词“了”一般有两种用法,分别为“了①”和“了②”。
“了①”——表示动作完成,用在动词后面。
“了②”——表示事态变化、确定的语气。
用在句子后面。
三、关于“了①”的一般用法:动词+“了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主要用于动词后。
动词如果有趋向补语,“了①”放到它们的后面。
如:他买了一本书。
上午我发出去了一封信。
我终于看到了长城。
注意:“了①”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实现,不只用于过去时,在将来某一时间里完成的动作,也可以用“了①”。
如:明天下了课,我去找你。
四、必须用“了①”的情况。
①动作在某一时刻完成、实现(句子中有具体时间)。
如:昨晚,我给妈打了电话。
②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或假设条件。
“动词①+了①(+宾语+就/再/才)+动词②”。
如:看了她的信,我就伤心得流下泪来。
(顺序)下了课咱们再去图书馆吧。
(顺序)努力了才能成功。
(假设)③在连动句、兼语句中,“了①”用在后边的动词后。
“动词①+宾语+动词②+了①+宾语”。
如:昨天我请张老师给我辅导了一次语法。
(兼语句)他说到伤心处,禁不住叹了一口气。
(连动句)④在某种条件、方式或原因下,得到某种结果。
如:在他的帮助下,困难很快的解决了。
经过研究,我们同意了你的建议。
五、可以省掉“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连续动作(尤其是中间没有语气停顿)时,为了表现动作的连续,可以省掉“了①”。
如:他披上(了)衣服拉开(了)门,轻松地走了出去。
老李赶忙迎(了)上去,握住(了)他的手说:“谢谢你!”②动词后有结果、趋向等补语,而且强调补语。
如:看着这张照片,我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
③要强调状语时,动词后不用“了①”。
如:上次他照顾(了)我,这次我照顾他,我们互相照顾。
六、不能用“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习惯性、经常发生、有规律的动作,不用“了①”。
句中常见的词有:常常、总是、每(天/月/年逢/次)、偶尔、很少,等。
如:他刚来中国时学习很努力,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了”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示完成或变化的助词,其在句子中的位置、语义和使用场景都较为复杂。
本文就现代汉语中“了”的特点、语义、句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了”的特点和用法“了”是一个口语中十分常见的语气助词,也可以用来表示完成或变化。
按照语法学的分类体系,它属于时态助词或句子补语。
其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一种变化或动作的结束;出现在主句之后,表示一个动作、事件或状态的完成。
例如:他跑了。
:表示他跑完了,没有什么需要在继续跑了。
他吃了药。
:表示他已经把药吃了,现在药已经起作用了。
他没来了。
:表示他已经不来了,现在我们做些什么都无济于事。
注意,“了”不可以用在动态体中,即只能用在一般过去式中,而且有时“了”在句子中可以省略。
例如:他跑了好久。
和他跑了好久了。
意思是一样的。
二、“了”在不同语义中的使用1. 表示完成表示完成的“了”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表示一个已经完成的动作,具有“已经”、“完成”、“结束”的语义,可以同“已经”、“完成”、“结束”的表达方式相互替代。
例如:他到了。
:表示他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他已经离开了。
: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了。
2. 表示变化“了”还可以表示变化。
例如:今天气温怎么样?:表示询问比昨天为止气温怎么变化了的。
你怎么走了?:表示别人突然的离去,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3. 表示感叹我好累了!:表示一种疲倦的状态和情感,可以理解为“真的很累”。
他下班回来了!:表示一种惊喜和赞叹,可以理解为“真的回来了!太好了!”1. “了”作体标“了”作体标时,其后面的实义动词也要加上了。
例如:2. “了”作状态补语“了”作状态补语时,说明主语的状态已经改变了,常常和“变成”、“成为”等状态动词连用。
例如:萝卜变红了。
:表示萝卜原来是白色或者其他颜色,现在已经变红了。
又叫“动态契合”或“动态连合”,指的是“了”和句子谓语动词配合使用。
比如:他看到我了。
:表示他现在看到了我,或者在某一个时间点之前已经看到了我。
“了”的偏误分析
“了”的偏误一、“了”的语法意义1.了1作动态助词,附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完成:例:他喝了一瓶啤酒。
2.了2作语气词:用在陈述句句尾,表示新情况和变化;例:春天了,树叶绿了。
用在陈述句句尾,表示认识、主张、想法、行动等有变化;例:我同意你的意见了。
用在句尾,表示催促、劝告等;例:行了,别说了。
二、“了”的常见偏误情况1.“了1”的常见偏误1.1否定句中的偏误对于动态助词“了”的使用的偏误情况,表现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在否定句中出现偏误。
比如:(1)A:英子买花了没有?B:英子没买了花。
在否定句中,动态助词“了”不能和“没”共现。
因为否定词“没”已经否定了动词或者形容词所发出的动作和所表示的性状、状态,因此,也就不存在结束不结束的情况了。
例1,A问B的是英男买花还是没有买花,也就是说A想知道的是“买”的这个动作,英男有没有付诸行动,B想回答英男没有买花,也就是英男没有实施“买”的这个动作。
既然英男没有实施“买”的动作,所以也就不存在完成不完成的情况了。
正确的应该是:(1)A:英子买花了没有?B:英子没买花。
1.2误加动态助词“了”(2)她当老师了三年了。
(3)他们结婚了五年了。
例2说的是“她”从三年前开始当老师,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当老师”后面的动态助词“了”的作用是表示动作已经结束,很显然“他当老师”到现在还在进行中,并没有完成,所以应该把句中的这个动态助词“了”省掉。
例3也一样,这里的“结婚”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要表达的是他们从五年前到现在一直处于己婚状态,而不是一个短暂的动作。
所以,应该取掉这个句子中的动态助词“了”。
1.3遗漏动态助词“了”动态助词“了”表达的是行为或者动作的完成,这种完成即有现在完成,又有过去和将来完成。
但留学生(尤其是成年学生)在学习时,误认为动态助词“了”表达的是现在完成而不是过去完成,也不是将来完成。
我们再看看下面几个例子:(4)昨天,他喝三杯冰水,吃三个雪糕。
(5)直美说她毕业,就去中国上大学。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随着人们对语言交际中的口语越来越重视,现代口语中“NP+了”结构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探究这一结构,从而更进一步认识这一结构及其发展。
在语义分析上,“NP+了”结构表达的是“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并且NP都满足[+顺序性]和[+推移性];在应用上,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口语交际,主要表现在结构的省略性和NP的口语性;通过与“太/很+NP+了”比较,可以看到这一结构出现的新发展。
标签:“NP+了”结构语义分析运用发展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交际中,有一种结构为“名词性词语+了”。
名词性词语主要包括一般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这种结构一般都可以描述为“NP+了”。
例如:“大姑娘了”“春天了”“老大不小的人了”。
并不是任何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
例如:“*孩子了”“*椅子了”“*桌子了”“*香蕉了”“*课本了”,诸如此类则明显说不通,不适合这一结构。
有的名词可以运用,有的名词不可以运用,因此这一结构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我们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来着重考察“NP+了”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流行的“太/很+NP+了”与之不同之处,即其对“NP+了”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可以看出“NP+了”的发展前景。
一、“NP+了”结构的语义分析“春天了”表示目前的季节是春天,而不是夏天、秋天、冬天;“大学生了”表示某人已经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小伙子了”指他已经不是小男孩,现在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大小伙。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NP+了”这一结构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
在这一句式结构中,NP处于关键位置。
能够进入“NP+了”这一结构的NP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客观性这里所谓的“客观性”主要是指此类名词性词语的意义,不因某个人的使用而改变,不因其使用的语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本身具有大家公认的不言自明的顺序性,因而在运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1.能够循环反复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顺序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
“V 了+数量名成分”的结构分析和语感解释
“V 了+数量名成分”的结构分析和语感解释吴胜伟;姚志英;孙秀银【摘要】一般认为,“V 了+数量名成分”中的数量成分在表名量义时可以先和其后面的NP合并做V的宾语,当其表时量或动量义时则优先和其前面的动词合并成动补结构带宾语的结构.这种区别对待的方法会造成理论和经验上的矛盾.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文章探索了对其进行一致性的划分的可行性,并尝试对母语为汉语说话人的不同语感做出理论上的解释.【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4)004【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动宾结构;动补结构;“V 了+数量名成分”【作者】吴胜伟;姚志英;孙秀银【作者单位】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一般认为“V了+NP”为动宾结构,但并非没有争议,如(1)。
①a. 看了一本书②a 一本书也没看 b. 看了一天书 b.一天书也没看 c. 看了一次书 c.一次书也没看在①a中,把名词短语“一本书”看作动词“看”的宾语,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在(1b-c)中,似乎再做动宾分析就可能有争议。
从语感上来讲,“一天书”、“一次书”似乎不是个结构,不能够单说,也就不能做句法成分。
但在②b-c中“一本书”、“一次书”却能移位到话题位置。
Chomsky[1]认为移位只针对句法成分,因为“一本书”、“一次书”能够移位,这说明它们是句法成分。
这就在经验和理论上形成了矛盾,即经验上,“一本书”、“一次书”不是合法的结构,但它们在理论上却合法。
我们计划运用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解释人们的语感。
从文献来看,学界对“V了+数量名成分”这一结构的研究角度主要是语义、语用、语言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
郝滢[2]运用语义指向分析的技术手段就“V了+NP”进行了探讨,说明了实词间总是并存着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句末“了”的性质和语义域
句末“了”的性质和语义域“了”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助词之一。
一般认为,句末“了”是表语气的。
本文从句末“了”的功能、结构以及和其他语气词的比较方面探讨了句末“了”的非语气性,并以此总结了句末“了”的语气语义域和非语气语义域。
标签:句末“了” 非语气性语义域“了”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极高的助词之一。
最具代表性的看法是把“了”分为两个:了1用于句中的动词和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成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表完成态,一般称之为动态助词;了2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或祈使语气,一般称之为语气词或语气助词。
语气词,或语气助词,只是归属类别不同,但都承认了2表语气的作用。
这样的分类简单明了,的确可以解释一部分表层或显现的语言现象。
例如:(1)我做完了作业。
(2)上星期只晴了两天。
(3)好了,好了,明天再来吧。
例(1)、例(2)是典型的动态助词了1,例(3)是典型的语气词了2。
之所以在此用“典型”一词做一种限定,是因为如果进一步追问,这样的一分为二的理论无法解释另一部分疑问。
例如:(4)车,他开走了。
(5)枫叶终于红了。
例(4)、例(5)位于句末,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到底是语气词还是动态助词?目前,大多数现代汉语教材和语法学专著认为是“了1+了2”(吕叔湘,1998:317;黄伯荣,2008:36)。
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或完成,也表示事态的变化。
不可否认的是,“走了,红了”表示一种事实已经完成,出现了新情况,这是了1的功能。
但是,“走了,红了”既然又具备了2的功能,那么它表什么语气?语气是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态度、看法,完成或变化显然不是语气范畴。
并且“表完成”和“表语气”属于两种不同的语法范畴,不能混为一谈。
为什么“了”的形式和位置没有变,却可以属于不同的范畴?这让人很奇怪。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众多语言事实的挖掘,我们会发现句末“了”不一定表语气。
为行文方便,文中句末“了”以了2代之。
一、句末“了”的非语气性(一)从了2的功能和结构方面探讨了2的非语气性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它的使用关涉到对话双方的关系和说话人对所涉及事物的主观态度。
_算了_得了_行了_好了_罢了_三个平面浅析
* 一次捐一份也就好了 ,问题是修一条公路要好几 年呢 。(义 :不错 、很好)
* 一次捐一份也就行了 ,问题是修一条公路要好几 年呢 。(义 :可以)
四 “、行了”语义 、语法 、语用分析
. 表让某人停止继续做某事 ,一般用于句首或两分句 中间 。如 :
1 行了 ,肚子饿了 ,搞点儿吃的吧 。 1 太吵了 ,行了 ,快把除草机收起来吧 。 在此义项中 “, 行了”可以由“好了 、算了 、罢了 、得了” 替换 。 . 用于句尾 ,表示“可以”。 1 这回行了 ,问题解决了 。 1 只要能让对方感动就行了 ,最后一定给我订单 。 一般情况下 ,都可以与“好了”“、得了”互换 。如 : 1 这回行了 好了 得了 ,问题解决了 。 1 你们报个数量就行了 好了 得了 。 如果处在句尾时 ,除了表示“可以”的意思外 ,还表示 最终的结果和决定 ,就可以和“算了”和“罢了”互换 ,如 : 1 这事不是说一说就行了 算了 罢了 。 有人建议他在高处看看水情就行了 算了 罢了 。 如果不是最终的结果 ,一般就不可用“算了”和“罢了” 替换的 。如 : 1 只要能让对方感动就行了 ,最后一定给我订单 。 * 只要能让对方感动就算了 ,最后一定给我订单 。 * 只要能让对方感动就罢了 ,最后一定给我订单 。
由“完 —完了 、对 —对了 、好 —好了 、算 —算了”中前后 项的比较发现 “, 了”改变了原词项的词义 ,也因此改变了 其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使其由具备动词 、形容词的特点 而转为 插 入 语 。在“罢 —罢 了 、极 —极 了”两 个 例 子 中 , “了”还使非独立语素转为独立语素 。在这些合成词中 , “了”并非只起到语缀的作用 ,它所指的变化是一种构词平 面的转化功能 ,充分反映了其语义表现的多样性 。这其中 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区分“算了 、得了 、行了 、好了 、 罢了”这五个语义上共通的词语 。它们都含有放弃和停止 的语义 ,那么其间细微差别在哪儿呢 ? 我们来分别考察一 下。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了”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语气词和实义词之一,具有多种语法功能。
由于其广泛性和多义性,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者、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了”的语义、语法功能、语用特点、研究现状、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了”的语义(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了”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如:“我昨天买了一件衣服”。
其中的“了”表示买的动作已经完成,衣服已经变成了我的。
“了”也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束,如:“我吃完了饭”、“他看完了电影”。
这里的“了”表示动作的结束和结果的完成。
(三)表示肯定“了”还可以表示肯定,如:“这事情他肯定会去”、“我肯定会来参加你的婚礼”。
这时候,“了”表示对事情的确认和确信。
(四)表示推测“了”也可以表示推测,如:“他没来,可能是有事情了”。
这里的“了”表示对事件的推测和猜测。
(一)标志动作的完成(二)表示瞬间动作在表示瞬间动作时,“了”可以与动词同时出现,如:“他一看到我,就笑了”。
(三)表示行为的结果在表示行为的结果时,“了”通常跟在动词的后面,如:“我买了一本书”、“他卖了他的房子”。
在表示变化时,“了”主要作为动态助词,如:“天气冷了”、“颜色变了”等。
在表示动作的顺序时,常使用了“先……了再……” 的结构,如:“先吃了饭再去看电影”。
(一)主要出现在句子的结尾“了”通常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后面,表示已经完成或发生的情况。
(二)能够强调时间的先后顺序在表达时间顺序时,“了”可以用来强调先后关系,如:“我先写了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去了图书馆”。
四、“了”研究现状“了”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
其中主要涉及“了”的语义、语法、情境语用、翻译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表明,“了”对句子的意义和语用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了”对教学的影响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了”的多义性和语用特点可能会带来困扰。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了”这一语法现象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其语义和语用特点,以免造成理解上的误解。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了”是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成分,它在句子中有着诸多的用法和功能。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了”的使用规则和含义,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至关重要。
近年来,“了”的用法和语义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本综述将对现代汉语中“了”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问题进行概述和探讨。
一、“了”的基本用法和语义“了”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非常常见的语法成分,它有着多种多样的用法和语义。
一般来说,主要有表示动作发生的完成、表示变化、表示情态等。
表示动作发生的完成是“了”的最基本的用法。
例如:“我吃饭了”、“他回家了”,这种句子中的“了”表示了动作的完成。
“了”还可以表示变化,比如:“天黑了”、“他变聪明了”,还可以表示情态,如:“他怕了”、“我高兴了”。
二、“了”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点“了”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点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不同的句子结构和语境中,“了”的功能和语义会有所不同。
在肯定句中,“了”表示动作的完成;在疑问句中,“了”表示已经发生或者发生了变化;在表示推测、猜测的句子中,“了”表示推测的结果是有可能发生。
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和语义,比如“了”可以作为补语出现在句子中,表示结果或者对动作的评价等。
三、“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目前,“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语义方面,尤其是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
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了”的使用受到很多限制,不能随意使用,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了”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语法成分,可出现在很多不同的语境和句型中。
“了”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也存在差异,这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展望与结语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的句法和语义特点,尤其是在不同的语境和句型中的使用规则。
还可以结合语料库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的使用频率和语义特点,进一步完善对“了”的认识。
相信随着更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了”的使用规则和语义特点将会更加清晰,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和帮助。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现代汉语中,“了”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复杂的语气词,它具有多种不同的用法和功能。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中“了”的用法和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一、“了”的基本用法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
这是“了”的最基本用法,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我吃饭了”、“他来了”等。
这种用法主要用于过去式和完成式的动词,表示过去的一个动作已经完成了或者发生了变化。
2、“了”表示动作的将来。
在一些方言中,“了”还可以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将来式,“我明天去看电影了”。
这种用法在书面语中不太常见,但在口语和一些地方方言中比较普遍。
3、“了”表示语气的变化。
在口语中,“了”还经常用来表示语气的变化,比如用在问句后面表示疑问,或者用在陈述句后面表示肯定,“你去了吗?”、“他来了!”这种用法在口语中非常常见。
二、“了”的句法和语义特点1、“了”的句法特点。
在句子中,“了”通常出现在动词或谓语后面,有时也可以出现在句子的末尾。
在口语中,“了”有时也可以重叠使用,“我吃了了饭”、“他来了了”。
2、“了”的语义特点。
除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动作的将来和语气的变化外,现代汉语中的“了”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语义特点,比如表示强调、表示时序、表示结果等。
这些语义特点使得“了”具有更加丰富的语用功能。
三、“了”的研究现状近年来,“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的句法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了”具有独特的句法特点,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他们主要关注“了”在句子中的位置、重叠使用、句法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四、“了”的教学和应用由于“了”的复杂性,它在语法教学和语言应用中经常会引起学习者的困惑。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了”的用法和功能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通过大量的例句和练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它的用法。
在语言应用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了”的准确使用,避免在语言交流中出现误用或歧义。
话语标记“X了”的让步功能及语篇特征
话语标记“X了”的让步功能及语篇特征本文以口语中常出现的四个话语标记“得了”“算了”“行了”“好了”为研究对象(统称“X了”),在语料考察的基础上,首先指出“X了”在言语交际中具有三种功能——劝阻、否定、让步,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于“X了”的让步功能。
本文依据言语行为理论,从言语行为发生的背景、说话人的认知心理和言语行为具体实施过程三方面区分了“让步”与“劝阻”,在此基础上对“X了”的让步功能及语篇特征做出了分析。
认为“X了”是通过明示说话人认知和行为的不一致及凸显拦截话语的意图来实现其“让步”功能的。
文中还考察了“X了”表让步时的叠用形式,阐述了话语标记的形式对其施事语力的影响。
标签:话语标记“X了” 让步功能叠用形式语力语篇特征一、引言本文以现代汉语口语中常出现的四个话语标记“得了”“算了”“行了”“好了”为研究对象,基于四者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共性,将其统称为“X了”。
话语标记的界定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目前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Schiffrin(1987)提出的话语标记的确定标准。
他指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的语言单位可以被认定为话语标记:在句法上具有可分离性,即它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句法结构上的关系;在语义上具有非真值条件性,即对话语的命题真假不产生影响;功能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
根据这一标准,例(1)~(4)中的“X了”具备以上特征,可以认定为话语标记①,本文所研究的“X了”专指这一类作为话语标记的“X了”。
(1)得了,爸,平时这地方老让你和我妈占着,我没机会啊。
(皮皮《比如女人》)(2)算了,你不打给我,我也不打给你!(吴强《红日》)(3)行了,行了……你别干这个……干这个伤身子骨,你还是好好地念你的书吧。
(张贤亮《绿化树》)(4)好了,不要谈我的事了,谈谈你自己吧。
(白帆《女大学生综合症》)目前关于“X了”语用功能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孟琮(1986),邵敬敏、朱晓亚(2005),彭伶楠(2006),赵聪(2006),刘红妮(2007),温锁林(2008)②。
X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Ξ刘勋宁提要从相当的角度来说,汉语句尾“了”其实是过去时的标志。
只是汉语句子的认知角度和构造形式与印欧语不同,因而看上去参差不合。
经常有人提出,汉语的句尾“了”有多个。
比如说,“太+A+了”与一般的句尾“了”不同,它不表示变化,是另外一个“了”;“吃饭了”表示的既可以是过去的事,也可以是将来的事,因此这里的“了”也不应当是一个。
于是,就有了“了1”“了2”“了3”“了4”……的各种提案。
我们以为,这些“了”都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之所以不断被分解,原因就在于过去把句尾“了”的意义描写为“表示变化”过于简单化,需要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文试对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做更详尽的阐发,这些阐发包括语用的和认知的,以期对这些不同的“了”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关键词 句尾“了” 过去时 完成体 言有所为关于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目前通行的解释是表示“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
这在教学上是十分有效的。
比如,我们可以指着窗外,向学生说明:刚才不下雨,现在下雨了,所以我们说“瞧,下雨了!”如果某人刚才在这里,现在不在了,我们可以对找他的人说“对不起,他走了。
”我自己也常常用这样的办法说明形容词带“了”:拿一把可以旋转上升的椅子,边旋转边说“高了,高了,高了。
”然后再放低,说“低了,低了,低了。
”不过,有时候会被学生将军:“老师,我昨晚上看电视了,这个‘了’怎么表示变化呀?”“太+形容词+了”,很多学者都指出不表示变化,因而有人认为是另外一个“了”。
至于在吃饭前说“吃饭了,吃饭了”,一直为人质疑,既不是完成,也不是变化。
所以有人把这些“了”离析为“了3”“了4”“了5”。
那么,这些“了”到底是不同的“了”,还是同一个“了”呢?我们试图寻求统一的解释。
一如果我们把“了”定义为“表示变化”,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是“了”本身表示变化,还是和什么东西一起表示变化?如果说“了”本身表示变化,那就要说明“了”和它前面的成分是什么关系。
话题句的句法推导
话题句的句法推导吴胜伟;程家才;孙秀银【摘要】话题被核查它的功能性成分Top指派了[Topic]特征,在特征核查的驱动下,Top要与话题建立核心-指示语关系,被指派[Topic]特征的句法成分要么移位,要么直接合并.前者是移位生成的话题句,后者是合并生成的话题句.两者在句法表现上的差异是由其生成方式不同决定的.【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4)005【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话题句;移位生成;基础生成;句法推导【作者】吴胜伟;程家才;孙秀银【作者单位】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学者们对如下句子认识不同:(1)a. 桃子,猴子吃完了。
a’. 猴子吃完了桃子。
b. 水果,猴子喜欢桃子。
b’.*猴子喜欢桃子水果。
黄伯荣、廖序东认为,句(1a-b)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并称之为主谓谓语句[1]。
在胡裕树看来,主谓谓语句的主语大都是说话的起点,并明确提出了话题主语的概念[2]。
在标准理论看来,最大的语法范畴是S,后来Chomsky[3]把表层结构(S-structure)中受S支配(dominate)的最左端的名词性成分定义为话题(topic),其余部分为述题(comment)。
据此,我们暂且把句(1a-b)称作话题句。
实际上,话题句内部并不同质,具体来说,句(1a)和句(1b)在句法表现上就有所不同。
比如,句(1a)可以变换成(1a’),而句(1b)却没有类似的变换。
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或者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展开,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探讨话题句的句法生成机制。
从文献来来,学者从话题与主语的区别、话题标记、语义、形式句法等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话题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论“了_1”和“了_2”
论“了_1”和“了_2”
吴凌非
【期刊名称】《语言研究》
【年(卷),期】2002()1
【摘要】本文根据格文法学家费尔莫(Fillmore)对句子模式的定义,对“了”进行了分析。
认为“了1”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项中一个以上的最小周期的实现。
”“了2”的语法意义是“表示说话者对命题的判断,确认命题的成立”。
区别“了1”和“了2”的方法是:插入时间成分,插入之后,句子依然说得通,则是“了1”,否则是“了2”。
本文对大量句子考察的结果,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总页数】5页(P23-27)
【关键词】格文法;语态;最小周期;命题
【作者】吴凌非
【作者单位】滋贺县立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是…的”句与“了”的语用分析
关于“是…的〞句与“了〞的语用分析关于“是…的〞句与“了〞的语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中“是…的〞句和“了〞的语用功能的异同。
“是…的〞句和“了〞都可以显示焦点信息。
但“是…的〞句所显示焦点为已然事件中动词的相关信息。
“了〞那么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实现,以动作或状态的实现为表达焦点。
关键词:已然新信息旧信息焦点我们在刘勋宁中观察到了以下的例句。
系里开了会。
系里开会表扬了老王。
刘勋宁先生对于例句,作了如下的分析:例句的表达重心都在最后的动词节上。
“系里开了会〞说的是有“开会〞这件事,“系里开会表扬了老王〞说的是发生了“系里表扬老王〞这件事,“开会〞只是表扬的方式。
也就是这里的焦点分别为“了〞后面的“会〞与“老王〞。
如果将例句中的“了〞换为“的〞即:是系里开的会。
系里是开会表扬的老王。
与例句中焦点在于“会〞相比,例句的焦点在于“系〞,也就是说焦点发生了转移。
同样,与例句中焦点在于“老王〞相比,例句的焦点转移为“开会〞。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
以下从新信息,旧信息及焦点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在构造语言学中,对于受话者来说是首次获知的信息为新信息,已经获知的信息为旧信息。
例句中是将开“会〞这件事作为新信息来传达,将中的“了〞换为“的〞成为例句之后,“开会〞这件事成为旧信息,而“开会〞的主体“系里〞转换为新信息。
为什么例句中的“会〞与“老王〞是新信息,而例句中的“开会〞与“老王〞不再是新信息却成了旧信息呢?为了解释它们以上新旧信息转换的现象,我们通过例句首先来观察在实际的文学作品中“是…的〞句与“了〞使用条件。
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时机。
“刚刚,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
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
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认为 “ 了” 具有[ 特 征, 是个时 + 完 结 有 界]
体范畴 , 它 出 现 与 否, 取决于其后补语的出现与
字英译的穷 尽 性 研 究 , 认为“ 了” 虽具有表时和表
“ 了” 的句法位置及语义分析 等: 吴胜伟 , 体的因素 , 但要承它一种“ 体标 志” 在技术上尚有 难度 。 甚至潘 泰
( ) ? 茶碗 , 张三把摔了 。 7 , ) 可以为句( 中的句子指 结合结构 ( b’ b 6 3) - 。 ) 派结构 ( 8 ( ) [ [ .[ 8 a C S e C C B S e a u s P[ c张 三 ] a u s’[ a u s吃 了 ] e c P[ c p p [ [ ] ] [ [ [ ] ] ] ] ] ] 饭] 吃了 吃 了 ’ B B V R e c e c P V P [ [ b.[ C S e C C B S e a u s P[ c张 三] a u s’ [ a u s把] e c P[ c饭] p p [ [ [ ] ] ] ] ] B B V V 吃] R e c’[ e c吃了 ] P[ P了 ]
[ 1 3] 1 4] 提出 。 梁 银 峰 [ 认为动相补语能够给所表
述的事件增 加 一 种 终 结 意 义 , 可以把它处理成一 ) ( 。 种“ 准体标记 ” a a s i s e c t u a l m a r k e r u - p q 分析为中动句( 一般 把 句 ( a) i d d l e v o i c e 1 m ) 或役事主语句 。 所谓中动句是 指 从 语 义 s e n t e n c e 上来看 , 句子表达的是 一 种 被 动 含 义 , 由于没有形 态标记 , 从形 式 上 来 看 采 用 的 却 是 一 种 主 动 句 的 ) 中的 “ 结构 。 句 ( 了” 表示的是“ 吃 饭” 这项活 b a 1 - 动的终结 , 是对“ 吃 饭” 这项活动结果或状态的说 明, 因此把 它 处 理 成 补 语 有 着 语 感 上 的 依 据 。 根 据功能范畴假 设
[ 2]
, 分析为基础 , 明确提出了 有 两 个 不 同 性 质 的 “ 了” 前一个实际 上 是 时 体 范 畴 的 标 记 , 后一个“ 了” 是
7] 认为“ 个语气词 。 彭利贞 [ 了” 并不是时体范畴的
标记 , 而 是 指 向 情 态, 是对情态敏感的指示性成
8] 认为“ 分, 表示 情 态 的 出 现 或 变 化 。 何 文 彬 [ 了”
1] , 它不同于词 动结式是 句 法 生 成 的 合 成 词 [
法生成的 词 。 虽 然 我 们 在 结 构 ( 中把它标注为 8) 这仅仅是为了言 说 的 方 便 , 没 有 实 质 性 意 义。 P, V 因为词汇性 成 分 具 有 不 可 解 释 的 特 征 , 要强制性 的受功能性 成 分 的 核 查 并 为 其 各 项 特 征 定 值 后 , 才能够自 由 作 句 法 成 分 。 所 以 似 类 ( 中的动结 8) 中, 式是词 , 不 是 短 语。 在 结 构 ( b) C a u s语 音 实 8 , 由于 “ 现为 “ 把” 把” 具 有 排 他 性, 能够阻断受其成 分统制的词汇核心向其 移 位 。 所 以 动 结 式 “ 吃了” ) 中 恰 恰 相 反, 停留在 B e c处 。 在 结 构 ( a a u s没 8 C 有语音实现 , 出于音韵上的要求 , a u s会吸引受其 C 满足 成分统制 的 动 结 式 “ 吃 了” 移位到 C a u s 处, a u s音韵上的要求 。 C ) 综上分析 , 句( 中的 “ 了” 是功能性成分为主 1 动词选择的论元 , 并被 指 派 了 结 果 性 题 元 角 色 , 即
[ 1 5]
并 不 是 介 词。熊 的 分 析 可 以 避 a u s的语音实 现 , C , 维护 免“ 把” 后 没 有 名 词 性 成 分 的 难 题, 如句( 7)
1 7] 。 了汉语禁止介词悬空的理论假设 [
, 扩展主动词“ 吃” 的是表示达
) ) , 义的达 成 范 畴 ( 成义 ( e c o m e e c e c的 逻 辑 语 B b B 。 ) 义表达式为 ( 2 ( ) .饭吃了 。 1 a 张三吃了饭 。 b. [ ( E C OME E: Y] B E C OME [ S TAT E: B 2)[ ] / Z] Y[ V] B 从逻辑语 义 表 达 式 我 们 可 以 清 晰 看 出 , 达成 范畴 B 一 个 是 Y, 一 e c要为主动词 选 择 两 个 论 元 , 个是 Z, 并分别 为 他 们 指 派 役 事 和 状 态/结 果 的 题 可以用逻辑语义表达式( 来 元角 色 。 句 ( a) 1 2) 实现 。 [ [ ( 饭] E C OME E: B E C OME [ S TAT E: B 2) ] / 了] 吃] Y[ V: B ) ( 显然 , 中的“ 了” 在语义上表示的是一种 a 1 结果或状态 , 在句法上充 当 主 动 词 “ 吃” 的 结 果, 所 ) 。 ) 指派结构 ( 以可为句 ( a 1 3 ] ( ) [ [ [ [ ] ] ] B e c 3 B S e B V V 吃] R e c P[ c饭 ] e c’[ P[ P了 ] p ) 的致使 结构 ( 可以继续受表致使义( a u s e 3) c ) ) 的 扩 展, 可以为 范畴 ( 同样致使范畴( a u s a u s C C ) 的 主动词选择一个论元 , 并为其指派致事 ( a u s e r c 题元角 色 。 一 般 来 讲 , 致事应该是一种活动( c a -
不能强制性 地 使 用 , 其原因是汉语的完成体和进
5] 虽然主张“ 行体不是强制性范畴 。 税 昌 锡 [ 了” 具
有“ 完结 ” 和“ 起始 ” 的 两 面 性, 承 认 其 为 时 体 范 畴, 但又说句中 “ 了” 和句末 “ 了” 在语法意义上具有同 一性 , 因此他认为传统观 念 上 对 “ 了” 的 区 分, 仅具 有句法分布的作用 , 在区别语法意义上价值不大 。 “ ( 了” 既是时体范畴 , 二) 又是语气词 有一部分学 者 认 为 “ 了” 即 可 表 时 体 功 能, 又
7卷 第6期 第1 0 1 5年1 2月 2
滁 州 学 院 学 报
OF CHUZHOU UNI VERS I TY OURNAL J
o l . 1 7 N o . 6 V D c e . 2 0 1 5
“ 了” 的句法位置及语义分析
程家才 , 吴胜伟 , 孙秀银
“ 摘 要: 了” 因句法位置的不同而为不同的范畴 , 它 可 以 做 动 相 补 语, 也 可 以 是 时 体 标 记, 还 可 以 是 语 气 词。正 确 区 分 不 同位置的 “ 了” 有助于句法结构的指派和语义的拟测 。“ 了” 处于不同位置 , 其语义是不同的 。 “ ; 时体范畴 ; 关键词 : 了” 动相补语 ; 语气词 ; 句法语义 ( ) 中图分类号 : H 1 0 0 1 4 文献标识码 : 6 7 3 7 9 4 2 0 1 5 0 6 0 8 8 4 A 文章编号 : 1 - - - 作者简介 : 吴胜伟 ,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讲 师 ,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句 法 学; 程 家 才, 孙 秀 银,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滁州 ) 。 3 9 0 0 0 2 ) ; ; 基金项目 : 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 安徽省教育规划 项 目 ( 滁州学院科研启动 K 2 0 1 4 A 3 3 9 G 1 4 1 2 6) S J ) ; ) ; 项目 ( 滁州学院校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 目 ( 滁州学院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0 1 4 d 0 6 5 0 1 3 R C 0 2 3 2 2 q ) 项目 ( 2 0 1 5 0 2 9 j y y 收稿日期 : 0 1 5 9 2 2 0 2 - -
就是个语 气 助 词 , 具 有 主 观 性 的 表 意 功 能。 崔 立
9] 通过对外国留学 生 的 错 误 分 析 认 为 存 在 两 上 斌[
, 一 个 用 在 动 词 后 表 示 完 成, 不同的 “ 了” 是体标 记, 另一个用在句末表示变化 , 是语气词 。 “ ( 了” 是时制范畴 三) ) 范畴的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 “ 了” 是时制 ( e n s e t
[ 1 2
8 9]Βιβλιοθήκη 还认为“ 了” 可以表示时体意) , 但在语言 经 济 性 原 则 的 驱 动 下 , 句法通过 t i v i t y ) , 转喻机制选择 活 动 的 参 与 者 作 致 事 。 如 句 ( a 4 “ 张三走山路 ” 就是活 动 作 致 事 。 同 样 也 可 以 运 用 , “ 那 转喻机制 选 择 活 动 的 参 与 者 做 致 事 , 如( b) 4 条山路 ” 就 是 活 动 的 参 与 者 做 致 事。 也 就 是 说 重 动句是活动做致事的一种标准式 。 ( ) .张三走山路走得满身是汗 。 4 a 那条山路走得张三满身是汗 。 b. ) “ 中, 张 三” 其实就是通过转喻机制转 句( b 1 喻“ 张三吃 饭 ” 做 致 事, 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具体表 。关于句 现, 当然也 可 以 用 活 动 做 致 事 , 如句( 5) , ( ) , 5 不同 的 人 可 能 会 有 不 同 的 语 感 有 的 认 为 可 以接受 , 有的认为不可 受 , 原因可能就是对经济原 则的违反 。 ( ) ? 张三吃饭吃了 。 5 ) 可以有如下变换 。 句( b a 1 - ’ ( ) .饭吃了 。 a .把饭吃了 。 6 a ’ 张三吃了饭 。 b .张三把饭吃了 。 b.
1 0] 从汉语时间表达的角度对时态 助 标记 。 李铁根 [
认为 “ 了” 能 够 表 示 时 体 意 义, 但在不同句法条件 下所表示的 时 体 意 义 并 不 完 全 一 样 , 这些不同的 时体义是 由 其 所 出 现 的 句 法 条 件 决 定 的 。 朱 庆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