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领地

合集下载

境外领土

境外领土

境外领土2008-08-19 11:27:56| 分类:各国国旗|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境外领土境外领土是一个人文地理上的概念,意指一个国家所拥有、位在国外与本土不相连的领土。

境外领土的生成原因与政治地位有很多类别,根据国情的不同,不同国家对其境外领土的分类方式也不全然一致。

常见的境外领土种类,大致有飞地、海外领土或属地等几种,本条目主要是在介绍后两者.海外领土与属地列表海外领土与属地这类特殊的行政区划往往是帝国主义时代殖民风潮遗留下来的遗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殖民地或保护地(Protectant)独立建国浪潮,大幅地减少了此类地区的数量。

今天,世界上仅剩八个国家还拥有海外领土,属地,或是一些因为特殊的缘故而组成的互属或合作关系(例如自由结合区),这样的特殊地区分别如下:澳大利亚外部领地(External Territory)亚什摩及卡地尔群岛(Ashmore and Cartier Islands)圣诞岛(Christmas Island)科科斯群岛(Cocos (Keeling) Islands)珊瑚海群岛(Coral Sea Islands)贺得及麦唐纳群岛(Heard Island and McDonald Islands)诺福克岛(Norfolk Island)丹麦自治领地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格陵兰(Greenland)法国海外行政区域(Collectivités d'outre-mer)新喀里多尼亚(Nouvelle-Calédonie)马约特(Mayotte)法属波利尼西亚(Polynésie française)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Saint-Pierre et Miquelon)瓦利斯及富图纳群岛(Wallis-et-Futuna)海外大区(Régions d'outre-mer)及海外省(Départements d'outre-mer)瓜德洛普(Guadeloupe)法属圭亚那(Guyane française)马提尼克(Martinique)留尼旺(Réunion)集合领地(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法属南方与南极领地(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TAAF)荷兰自治国:目前整个荷兰王国是由荷兰本土、阿鲁巴与荷属安地列斯三个地位平行的个体组合而成,后两者的定位不同于一般常见的属地关系,而是以类似联邦(Commonwealth)政体的架构结合在一起。

中国必须收复纳土纳群岛主权的原因

中国必须收复纳土纳群岛主权的原因

中国必须收复纳土纳群岛主权的原因中国必须收复纳土纳群岛主权的原因古代东南亚地图中显示现今的的印度尼西亚版图内的地区,在成为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前是分属不同苏丹王国的,如爪哇岛称作满者伯夷,北苏门答腊属亚齐王国等,一共有十几个国家政权,分属不同民族和苏丹。

但日本在二次大战投降前,不甘心把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交还荷兰,便把大量军火交与印度尼西亚爪哇土著训练其成为独立军,前印度尼西亚独裁者苏哈图就是日本人训练的,荷兰在二战后曾与爪哇土著军苦战,但后来荷兰祗答应让印度尼西亚成为一个联邦,因为各个离岛是分属不同民族和苏丹的,西新畿内亚更迟至年才被印度尼西亚夺取。

这个所谓印度尼西亚国家祗是一个趁战乱,荷兰又刚复国,未能全力往远东调兵以恢复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政权和秩序,而各个外岛又未能有足够代表和力量参与这个新生政权,从而让爪哇族有机会独大,取代荷兰殖民统治各个外岛和不同族群,现今的印度尼西亚政府是以爪哇人为主控制,一直以爪哇族霸权凌驾统治整个前荷属东印度群岛各个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民族。

实际是祗有爪哇人获得独立,爪哇人取代了荷兰人殖民统治各个外岛,并且将爪哇人不断移民各个外岛以作控制当地人民,各个外岛人民根本从来没有获得独立,实际上现今印度尼西亚各个外岛如苏门答腊,南婆罗洲加里曼丹,西里伯斯苏拉威西[,摩鹿加群岛安汶和西新畿内亚西伊里安等外岛的人民皆反抗以爪哇人为主的印度尼西亚政府统治,所以中国从印度尼西亚夺回纳土纳群岛是合情合理的。

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在1975年并吞葡萄牙属地东帝汶,也一如并吞西新畿内亚印度尼西亚称西伊里安一样,毫无民族历史渊缘,但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经济危机爆发暴动后,在2000年代初被美国强迫放弃东帝汶,因此印度尼西亚放弃其毫无历史根据的领土并非不可能,祗是中国當年时并无乘机向印度尼西亚夺回纳土纳群岛的控制权,大家都知道当年中国的最高掌权人是绰号”凡事不折腾”的糊敢涂。

纳土纳群岛对中国的军事战略重要性远超钓鱼岛从历史上来说纳土纳群岛可归属中国,况且纳土纳群岛位于东南亚的几何中心,扼控南海航道和从该岛起飞的战机,航程可覆盖整个东南亚,是十分重要的战略基地,中国必须夺取此群岛,否则印度尼西亚必将此群岛交与美国建立海空军事基地,事实上美国也曾要求印度尼西亚让美国在此群岛建立海空军事基地,这样中国将被美国围堵困死。

现今世界上拥有海外属地最多的十个国家

现今世界上拥有海外属地最多的十个国家

现今世界上拥有海外属地最多的十个国家!一. 美国联邦自治领地北马里亚纳群岛(Northern Mariana Islands)波多黎各(Puerto Rico)建制领地帕迈拉环礁(Palmyra Atoll)无建制领地美属萨摩亚(American Samoa)贝克岛(Baker Island)豪兰岛(Howland Island)关岛(Guam)贾维斯岛(Jarvis Island)约翰斯顿岛(Johnston Atoll)金曼礁(Kingman Reef)中途岛(Midway Islands)纳弗沙岛(Navassa Island)美属维尔京群岛(Virgin Islands)威克岛(Wake Island)自由结合区(Free Association):原本一度曾是美国托管的联合国信托领地(UN Trust Territory),这些太平洋岛屿目前皆已选择独立建国,并不是管理权属于美国的属地。

然而,由于这些国家皆与美国签署有自由结合协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美国仍保有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密切关联,并且负责其国防安全。

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帕劳(Palau)二. 法国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Guadeloupe)、马提尼克(Martinique)、法属圭亚那(Guyane française)、留尼旺(Réunion)。

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Polynésie française)、新喀里多尼亚(Nouvelle-Calédonie)、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Wallis-et-Futuna)、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

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Mayotte)、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Saint-Pierre et Miquelon)集合领地法属南方与南极领地(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TAAF)三.英国皇家属地根西岛(Guernsey)泽西岛(Jersey)马恩岛(Isle of Man)属地(Dependent Territory)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皮特凯恩群岛(Pitcairn Islands)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South Georgia and the South Sandwich Islands)海外领地安圭拉(Anguilla)百慕大(Bermuda)英属印度洋领地(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英属维尔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直布罗陀(Gibraltar)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圣赫伦那(Saint Helena)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Turks and Caicos Islands)特殊属地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U.K. Sovereign Base Areas in Cyprus)四.丹麦自治领地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格陵兰(Greenland)五. 挪威属地波维特岛(Bouvet Island)扬马延岛(Jan Mayen)彼得一世岛(Peter I Island)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六. 荷兰自治国:目前整个荷兰王国是由荷兰本土、阿鲁巴与荷属安地列斯三个地位平行的个体组合而成,后两者的定位不同于一般常见的属地关系,而是以类似联邦(Commonwealth)政体的架构结合在一起。

海外城市编码

海外城市编码

城市编码城市名称区域级别父级城市编码1Afghanistan002Albania003Algeria00004American Samoa5Andorra006Angola007Anguilla008Antarctica009Antigua and Bar0010Argentina0011Armenia0012Aruba0013Australia0014Austria0015Azerbaijan0016Bahamas0017Bahrain0018Bangladesh0019Barbados0020Belarus0021Belgium0022Belize0023Benin0024Bermuda0025Bhutan0026Bolivia0027Bosnia and Herz0028Botswana0029Bouvet Island0030Brazil0031British Indian Oc000032Brunei Darussala33Bulgaria0034Burkina Faso0035Burundi0036Cambodia0037Cameroon0038Canada0039Cape Verde0040Cayman Islands000041Central African R42Chad0043Chile0044China000045Christmas Island46Cocos (Keeling) 0047Colombia0048Comoros0049Congo000050Congo, The Dem51Cook Islands00 52Costa Rica00 53Cote D'Ivoire00 54Croatia (local na00 55Cuba00 56Cyprus00 57Czech Republic00 58Denmark00 59Djibouti00 60Dominica00 61Dominican Repu00 62East Timor00 63Ecuador00 64Egypt00 65El Salvador0000 66Equatorial Guine67Eritrea00 68Estonia00 69Ethiopia00 70Falkland Islands00 71Faroe Islands00 72Fiji00 73Finland00 74France00 75France Metropol00 76French Guiana00 77French Polynesi00 78French Southern00 79Gabon00 80Gambia00 81Georgia00 82Germany00 83Ghana00 84Gibraltar00 85Greece00 86Greenland00 87Grenada00 88Guadeloupe00 89Guam00 90Guatemala00 91Guinea00 92Guinea-Bissau00 93Guyana00 94Haiti00 95Heard and Mc D00 96Honduras00 97Hong Kong00 98Hungary00 99Iceland00 100India00 101Indonesia0000 102Iran (Islamic Rep103Iraq00 104Ireland00 105Isle of Man00 106Israel00 107Italy00 108Jamaica00 109Japan00 110Jordan00 111Kazakhstan00 112Kenya00 113Kiribati00 114Kuwait00 115Kyrgyzstan00 116Lao People's De00 117Latvia00 118Lebanon00 119Lesotho00 120Liberia0000 121Libyan Arab Jam122Liechtenstein00 123Lithuania00 124Luxembourg00 125Macau00 126Madagascar00 127Malawi00 128Malaysia00 129Maldives00 130Mali00 131Malta00 132Marshall Islands00 133Martinique00 134Mauritania00 135Mauritius00 136Mayotte00 137Mexico00 138Micronesia00 139Moldova00 140Monaco00 141Mongolia00 142Montenegro00 143Montserrat00 144Morocco00 145Mozambique00 146Myanmar00 147Namibia00 148Nauru00 149Nepal00 150Netherlands00 151Netherlands Ant00 152New Caledonia00153New Zealand00 154Nicaragua00 155Niger00 156Nigeria00 157Niue00 158Norfolk Island00 159North Korea00 160Northern Marian00 161Norway00 162Oman00 163Pakistan00 164Palau00 165Palestine00 166Panama0000 167Papua New Guin168Paraguay00 169Peru00 170Philippines00 171Pitcairn00 172Poland00 173Portugal00 174Puerto Rico00 175Qatar00 176Reunion00 177Romania00 178Russian Federat00 179Rwanda0000 180Saint Kitts and N181Saint Lucia00 182Saint Vincent an00 183Samoa00 184San Marino0000 185Sao Tome and P186Saudi Arabia00 187Senegal00 188Serbia00 189Seychelles00 190Sierra Leone00 191Singapore00 192Slovakia (Slovak00 193Slovenia00 194Solomon Islands00 195Somalia00 196South Africa00 197South Korea00 198Spain00 199Sri Lanka00 200St. Helena00 201St. Pierre and M00 202Sudan00 203Suriname00204Svalbard and Ja00 205Swaziland00 206Sweden00 207Switzerland00 208Syrian Arab Rep00 209Taiwan00 210Tajikistan00 211Tanzania00 212Thailand0000 213The former Yugo214Togo00 215Tokelau00 216Tonga0000 217Trinidad and Tob218Tunisia00 219Turkey00 220Turkmenistan00 221Turks and Caico00 222Tuvalu00 223Uganda00 224Ukraine00 225United Arab Emi00 226United Kingdom00 227United States00 228United States Mi00 229Uruguay00 230Uzbekistan00 231Vanuatu00 232Vatican City Stat00 233Venezuela00 234Vietnam00 235Virgin Islands (B00 236Virgin Islands (U0000 237Wallis And Futun238Western Sahara00 239Yemen00 240Yugoslavia00 241Zambia00 242Zimbabwe00城市中文名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萨摩亚安道尔共和国安哥拉安圭拉南极洲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亚美尼亚阿鲁巴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白俄罗斯比利时伯利兹城贝宁百慕大不丹玻利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布维岛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文莱达鲁萨兰国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开曼群岛中非共和国乍得智利中国圣延岛科科斯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古巴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克国多米尼加共和国东帝汶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国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福克兰群岛法罗群岛斐济芬兰法国法国大都会法属圭亚那法属玻里尼西亚法属南半球领地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马克唐纳群岛洪都拉斯香港匈牙利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爱尔兰英国属地曼岛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约旦哈萨克肯尼亚吉尔巴斯科威特吉尔吉斯老挝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澳门地区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马尔他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摩尔多瓦摩纳哥外蒙古黑山蒙特色纳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那米比亚瑙鲁尼泊尔荷兰荷兰安的列斯群岛新加勒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纽鄂岛诺福克岛朝鲜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秘鲁菲律宾共和国皮特凯恩岛波兰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尔重聚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卢旺达圣吉斯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和格林纳丁斯美属萨摩亚圣马力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共和国塞锡尔群岛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伐克人的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索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韩国西班牙斯里兰卡圣海伦娜圣皮埃尔和密克罗苏丹苏里南冷岸和央麦恩群岛斯威士兰瑞典瑞士叙利亚台湾地区塔吉克坦桑尼亚泰国前马其顿南斯拉夫共和国多哥托克劳汤加千里达托贝哥共和国北非共和国土耳其土库曼土克斯和开科斯群岛图瓦卢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美国小离岛乌拉圭乌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图梵蒂冈(罗马教廷)委内瑞拉越南维尔京群岛(英国)维尔京群岛(美国)沃利斯和富图纳群岛西撒哈拉也门南斯拉夫赞比亚津巴布韦。

“六国七方”割据南海

“六国七方”割据南海

“六国七方”割据南海2011-06-29 08:27:00 来源: 法治周末(北京)据统计,南海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而越南通过国内立法将中国大约15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

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也效仿越南发表领海声明或通过国内法对南海海域提出权益要求。

...由于复杂的历史变迁、激烈的资源争夺和长期无法落实的治权等因素,南海问题在不断升级。

南海周边国家先后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它们通过制定海洋战略、加强海洋立法以及援引国际条约等方式强化在南海的立场。

南海问题已经从单纯的岛礁争夺、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发展为全方位的海洋战略利益之争本报记者薛洪涛据法新社6月25日报道,约两百名越南年轻人当天走上日本东京街头,抗议中国与越南在南海存在领土争端。

组织者称自己是“保护南海的越南人协会”成员。

报道称,这些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越南抗议者从东京六本木区走到惠比须町,并用日语高呼“不要杀害越南渔民”。

当地警察局官员说:“游行活动进行得很和平。

”而越南首都河内则连续第四周爆发反华示威。

大约100人穿过河内的街道,高呼反华口号。

1南海“战国时代”也是在6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北京会见了越南领导人特使、越南副外长胡春山。

经过会谈,双方表示要通过谈判,和平协商解决南海争议,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这次会见为近期中越南海争端的白热化态势,泼了一盆凉水。

不过这盆凉水的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会谈中,中越双方都同意争取尽早签署协议,推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后续行动进程,力争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

由于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分歧过大,这实非易事。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雷筱璐博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南海诸岛是南海的主要控制点,按照自然分布情况,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组群岛。

目前,西沙群岛完全在中国的控制之下。

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中沙群岛几乎全在海水之下。

南沙群岛则被周边多个国家占领,中越岛屿之争主要在南沙群岛。

我国陆上邻国有几个

我国陆上邻国有几个

我国陆上邻国有几个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中国陆上邻国,在我国陆地面积上的邻国一共有8个,分别是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这8个邻国全部都是中国领土,只不过由于地缘关系,还有一些邻国的领土没有被实际控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主要盟友。

在我国陆地面积上的邻国一共有8个,分别是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我们陆上国土面积上的盟友一共有4个,分别是阿富汗了共和国(阿富汗联邦);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

俄罗斯也有4个,不过其他国家(主要是中亚国家)都没有被实际控制,而是通过一些小国建立的外交关系。

一、阿富汗联邦阿富汗联邦成立于1955年12月11日。

是一个区域性民主联邦,由阿富汗联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联邦政府两个主权国家组成,政府由22个部长会议组成,拥有最高权力机构。

阿富汗国家元首(国王)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总统),国防部长(总统)、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中央陆军总司令、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富汗武装部队总司令等四位将军为副总司令。

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阿富汗联邦共有9个省、11个自治区、1个自治市和若干自治州。

阿富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种族多元化程度高、宗教极端主义严重。

阿富汗在19世纪末曾遭到奥斯曼帝国和沙俄的入侵,于1792年被迫签署《圣战者条约》被迫放弃对阿富汗的领土要求,宣布独立。

1、面积阿富汗的领土总面积为65.6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土面积居世界第21位的阿富汗就占据了世界国土的19.6%。

阿富汗位于中亚高原地区,东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地区。

国土面积仅占中国国土的1.7%。

大部分地区被沙漠所覆盖,多年来始终处于沙漠和戈壁之中。

总面积约86万平方公里(阿富汗不包括北京的一个郊区,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密布,气候炎热干燥。

每年7月到9月雨季,气温可达40℃。

首都喀布尔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

2014年联合国统计显示,阿富汗人口总数超过5.5亿,居世界第二位位;经济规模居全球第四位。

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

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

作者简介:郭嘉瑜(1995— ),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海外利益对于中国来说,可以算是一个新的概念。

千百年来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从未想过海外利益,直到近代被迫打开大门后,中国才逐渐融入世界的大潮。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后,中国逐渐重视起了海外利益。

一、海外利益的定义海外利益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尚无官方权威的定义,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中国海外利益是“境外国家利益”,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

(2)指在有效的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地域存在的国家利益。

(3)中国海外利益是指中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全球联系产生的、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存在的、主要以国际合约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国家利益。

作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利益,中国的海外利益规模庞大,种类较多。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海外经济利益、海外政治利益、海外文化利益、海外军事利益、海外人员安全、海外国家形象、国际战略通道安全等。

廖春永认为,“一般看来,海外利益包含以下三个最基本认识:一是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是海外利益的逻辑起点;二是海外利益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行为体参与国际交往而导致国家利益范畴扩大的必然结果;三是海外利益受到国际法、国际制度的根本保护,因而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外利益是国内利益在境外的存续形态和新增长点。

另一种观点认为,海外利益是国际社会、国际组织、国际机制等外生变量“赋予”国际社会成员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国际社会认同、国际组织身份、国际制度主导权等过程性的非物质利益。

二、我国海外利益的现状及挑战根据《201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369.1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2万亿美元,外投资流量占全球比重达10.4%。

2020年,在新冠疫情重大影响下,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仍保持稳健发展,对外投资总体实现增长。

中国海外补给基地应首选吉布提

中国海外补给基地应首选吉布提

中国海外补给基地应首选吉布提作者:立文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25期2015年5月1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法新社报道称,吉布提总统盖莱表示该国正在与中国有关方面协商设立军事基地事宜,以维护中国在亚丁湾海域的航运安全和海外利益,盖莱总统还对中国在当地建立基地表示欢迎。

这则消息把世界媒体的视线再次吸引聚焦在吉布提身上。

非洲之角的战略要冲吉布提位居非洲东北角,就国土面积而言只是一块弹丸之地——232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1万,大致相当于中国南方一个县的常驻人口。

吉布提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仅列全球第147位,自然资源贫乏,以畜牧业为主,但农牧业和渔业发展水平十分落后。

吉布提境内约90%是沙漠和火山,农民总数不到4000人,粮食不能自给。

走出首都吉布提市不远视线内能看到的就只有戈壁、火山岩,除了长着利刺的合欢树,很难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其他植物。

就连不少吉布提人每天都要嚼上一小把的卡特草(类似大麻那样有兴奋提神作用)也要从邻国埃塞俄比亚进口。

天无绝人之路,又小又穷的吉布提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战略位置。

它东濒亚丁湾,西控曼德海峡,扼守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冲,海岸线长达372公里,拥有风平浪静的天然深水良港,控制着连通阿拉伯海、红海和地中海即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海上航线,是贯通亚欧非三大洲海上通道的战略枢纽。

吉布提利用这种地理位置优势,为在两大洋之间穿梭航行的船舶提供港口服务,并收取货物过境税和港口服务费。

前些年在索马里内战的影响下,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出现了严重的海盗危机,海盗频繁袭拢、抢劫、扣留商业运输船舶并勒索赎金,对亚丁湾海域的世界各国商船和国际航运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此联合国安理会于2008年通过相关决议,决定执行国际反海盗联合护航行动,多国海军相继派遣军舰进入亚丁湾海域为商业货船护航。

港口本来是吉布提的经济命脉,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使吉布提的港口收入大受影响,导致吉布提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但或许是一种失与得的平衡补偿,国际反海盗联合护航行动又给吉布提重新开辟了另外一条生财之道——出租军事基地,这也成为填补吉布提财政缺口的重要收入来源。

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

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王章平1㊀邹立刚2(1.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㊀要:海外军事基地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延伸,也是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枢纽.国际法学界关于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国际地役权说㊁国家自卫权说㊁主权权利让渡说.国际地役权说主要基于美国与盟国的驻军协议,认为海外军事基地的取得主要依据是国际地役权;国际自卫权说认为国家获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依据为«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二条的集体自卫权;主权权利让渡说认为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国通过东道国的部分主权权利让渡,从而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本文赞同主权权利让渡说.关键词:海外军事基地;合法性依据;国际地役权说;国家自卫权说;主权权利让渡说中图分类号:D 99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G335X (2022)02G0101G10D O I :10.16497/j.c n k i .1672G335X.202202009一㊁海外军事基地的概念与合法性(一)海外军事基地的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贸联系不断加强,各国海外利益相互联系.我国通说认为,海外利益是通过我国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全球联系产生的,在我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存在的,主要以国际合约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利益.[1]海外利益由于缺乏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地管辖,呈现一种脆弱性.[2]由于海上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海外军事基地的主要作用已经从传统的军事战略制衡转向保障和平时期的国家利益.顾名思义,军事基地是投射军事力量与支持军事行动的场所.也有学者认为,海外军事基地一般是指 一国在海外公地㊁领地㊁属地㊁海外省㊁海外托管地以及在他国土地上驻扎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㊁进行特定军事行动㊁建有相应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 .[3]从本质上说,海外军事基地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延伸和保护海外利益的枢纽,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二)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问题纵观历史,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仅有美㊁苏㊁英㊁法等大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签订的相关协定,难以形成国际习惯.况且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签订的相关协定,对于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定性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在国际法层面未能形成关于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定性.关于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学界主要分为肯定和否定两派.肯定者认为:«联合国宪章»第二条㊁第四十三条㊁第五十一条㊁第八十二条㊁第八十三条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等国际协定可以作为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依据;联合国海外维和军事行动以及建立的海外军事基地,从实践上肯定了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否定者的观点也有法理支撑,如现代国际法反对通过建设海外军事基地干涉他国内政,再如1∗收稿日期:2021G09G0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我国南海岛礁所涉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6Z D A 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维护我国海上丝路通道安全的海外保障基地布建研究 (19Y J C Z H 034)作者简介:王章平(1992G㊀),男,海南海口人,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国际法与军事法.2022年第1期王章平㊀邹立刚: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1971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第三条.其中有的学者也援引和平利用国际公域的条约,否定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如1959年«南极条约»第一条㊁1966年«外空条约»第四条㊁1979年«月球协定»第三条等.(三)海外军事基地的取得途径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与各个盟国所签订的«安保条约»以及«驻军协议»等,可将美国获得海外军事基地的途径分为三种:征服方式㊁同盟方式㊁补偿方式.征服方式是美国通过侵略或殖民统治强行与东道国签订海外军事基地租借条约.这种方式往往是通过条约掩饰其对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的殖民统治或侵略行径,为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提供合法借口.代表性的条约如1947年«美菲军事基地协定»㊁2008年«美伊撤军协定»㊁2013年«美阿安保条约»等.同盟方式是美国通过与盟友签订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协议,派遣军队往盟国构建共同防御体系,以应对共同的威胁.如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㊁1950年«美英共同防御协助协定»㊁1951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驻军协议»㊁1951年«日美安保条约»㊁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等.其中美国在以此种方式构建海外军事基地时,也会利用其霸权地位,谋求派驻美军在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的 治外法权 .通过补偿方式获得海外军事基地,主要包括经济补偿与政治补偿.经济补偿如给予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以出口优惠㊁技术转让㊁债务减免㊁经济援助等.政治补偿如美国承认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的政治地位,给予该东道国相应的政治待遇,提供安全保障等.此类协议如1953年«美西马德里条约»㊁2002年«美国与格鲁吉亚国防合作协定»㊁2005年«驻罗马尼亚美军地位协定»㊁2006年«美国与塞尔维亚驻军保护与设施地域获取和使用协定»㊁2009年«驻波兰美军地位协定»㊁2008年«驻捷克美军地位协定»㊁2008年«驻克罗地亚美军地位协定»㊁2009年«美国与哥伦比亚国防合作协定»㊁2003年«美国与吉布提设施获取和使用协定»㊁2005年«美国与新加坡为构建更亲密国防和安全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框架协议»㊁2014年«美国与澳大利亚部队部署协定»㊁2016年«美国与塞尔维亚国防合作㊁驻军地位和设施地域获取和使用协定»等.[4]综上所述,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因取得的方式不同,所依据的法理也不同.通过征服方式取得的海外军事基地,其租借国或宗主国用国际地役权掩饰其占有海外军事基地的非法性;通过同盟方式或者补偿方式所取得的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通过将主权权利的主要部分即管辖权让渡赋予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国,从而使租借国取得海外基地具有合法性.纵观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签订的军事基地协定,东道国均向租用国让渡部分管辖权.[5]二、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理论依据(一)国际地役权说1㊁国内法与国际法视阈下的地役权地役权最初的设定是为了便于罗马帝国管理欧洲封建领主错综复杂的土地纠纷而设立.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丘宏达先生认为,国际地役权是由条约固定下来对某一特定国家领土主权所作的特殊限制,从而使其领土置于另一国家能由之得到利益的条件和限制之下.国际地役权是转借私法的观念,是对物的权利,附着于领土上,并涉及一国在这块土地上因为地役权的影响,有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或义务.[6](P344)日本学者认为,地役权是一国(需役国)根据与他国(承役国)达成的国际协议,对该国的一部分领土造成一定的负担,称为国际地役.[7](P222)国际地役权的主体限定于国家,根据享有权利的国家与承担义务的国家分别履行权利义务.从义务承担国而言,国际地役权可以分为积极地役权与消极地役权.积极地役权要求义务承担国容忍权利享有国在其属地管辖范围内的活动.消极地役权则为义务承担国不得在属地管辖范围内采取特定的义务,即义务承担国负有不作为义务.[8](P496)我国学者周鲠生认为,国际地役权一般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例如一国依条约许可领国军队过境的权利,或者允许他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月国人民在领海内捕鱼.例如法国根据1713年的«乌得勒支条约»和1783年的«凡尔赛条约»,有在英属纽芬兰海面捕鱼的权利,是属于积极的地役权.又如一国依据条约不得在国境上特定地点建设军事要塞,如阿尔萨斯境内的许宁根城,依据1815年的«巴黎和约»,瑞士巴塞尔州不得设防,是属于消极的地役.国际地役权既然成于条约,则依据有关国家(承役国和需役国)的相互协定,或依据需役国一方的放弃权利,可以消灭.又按照一般条约适用的情势变迁原则,有关地役的条约亦可适用这个原则,这就是说,如遇有情势变迁,至于某项地役到了不堪忍受的时候,也可以由承役国单方宣告解除.[9](P459G460)2㊁关于国际地役权的国际判例在国际司法实践方面,国际法院关于法国与瑞士的上萨瓦自由贸易区与节克斯自由贸易区案则为国际地役权的根据.«维也纳宣言»各缔约国在其发表后,称若是瑞士接受此宣言,则其可以承认瑞士在其疆域内的永久中立地位.瑞士则在1815年接受了该宣言.同年,法国签署«巴黎和约»,将法国的部分领土割让给瑞士,瑞士以此新获领土建立了节克斯自由区.1849年瑞士依据«都灵条约»修改宪法,废除各州的关税自治权,在边境地区建立统一的关税体系.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1860年法国通过政治途径取得节克斯的地区,继承了在上萨瓦的关税标准.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瑞士与法国就是否应废除上萨瓦的自由贸易区制度展开谈判.后谈判破裂,瑞士诉至常设国际法院,常设国际法院最终判决:法国政府必须依据维持旧条约从1934年1月1日起撤回它的关税线,并进一步指出,撤回关税线的行为并不损害法国的关税主权.此案对非缔约方的第三国所享有的国际地役权做了肯定.[10](P179G180)主张国际地役权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学者的依据为军事协定中的租借地条款,例如我国学者李伯军认为,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被视作一种国家地役.但他也认为,就目前来看,很少再有通过国际地役的方式在他国获得永久性军事基地的国家实践了.[11]我国学者司玉琢先生也认为,目前存在的海外军事基地主要通过签订协议或订立条约的形式取得,用地国有权在协议范围内将土地用于特殊目的,属于积极的国际地役.[12](二)国家自卫权说1㊁国家自卫权的内涵和条件自卫权是自然法中国家的原始权力之一.各时期的自卫权随着国际法律体制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形态.联合国建立之前,国际社会呈现的是个别安全保障体制,国家在此时期拥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在此阶段自卫权常与国防权混淆.在联合国建立后,«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赋予了国家实施集体自卫的权利,但也对这种集体自卫权做出了需要受到现实紧迫的武力攻击㊁必须在安理会采取维和行动前与实施集体自卫之后立即向安理会报告等限制.自卫权只有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才得行使.可见,在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体制下,自卫权只是一种临时的紧急救济方法.并且,虽然当事国得对作为自卫之对象的武力攻击是否已实际发生首先做出自我判断,才能决定自卫的办法或措施,但这种措施能否继续执行,也完全取决于安理会的决定.当安理会的判断或措施与当事国的判断相冲突时,安理会的判断或措施具有优先地位.其次,自卫权的行使还必须遵守 相称性原则 ,即武力反击的规模及强度应适当.[13](P354)2㊁国家集体自卫权集体自卫权在冷战时期作为美国和苏联在各自的盟国建设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实际上只是将集体自卫权作为建设长久军事据点,介入区域性争端的借口.例如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将以 自助和互助 的方式保持并发展 抵抗武装进攻 的能力;缔约任何一方遭到 武装进攻 时,缔约双方进行协商,采取行动 对付共同的危险 .其中的第四条规定: 缔约国每一方面都认为,在太平洋区域对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武装进攻将危及它自己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宣布,它将依照它的宪法手续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的危险. 其中的第五条规定: 为说明第四条,对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武装进攻32022年第1期王章平㊀邹立刚: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应包括对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本土,或对在它的管辖之下的太平洋岛屿领土,或对它在太平洋的军队㊁公共船只㊁飞机的武装进攻.如«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任何一个缔约国遭到武力攻击时,各缔约国可行使«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赋予的集体自卫权,为恢复和维持北大西洋区域的安全,迅速单独或与其他缔约国一起采取认为必要的行动,援助受到攻击的缔约国.«华沙条约»第十条规定:如果缔约国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武装进攻,则缔约国另一方将视同对自己的进攻,立即提供各种可能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在内,并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用自己可能运用的一切办法对前述一方给予支持.缔约双方将毫不迟疑地根据本条款规定所采取的步骤通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他们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行事.[14](P312)随着苏联解体,作为美㊁苏争霸背景下的集体自卫权,在很多场合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作为维持全球霸权㊁非法武装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以此借口保留着庞大数量的海外军事基地.(三)主权权利让渡说1㊁国际法视阈下的国家主权主权的观念早在封建时期已经存在.中世纪后,欧洲相继成立了若干共和国,这些新建立的国家开始否定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的罗马教会权力.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使中世纪存在的主权观念逐渐落实于国际法律层面.正如国外学者欣斯利(H i n s l e y)所言,当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达成一致时,主权概念就出现了.[15](P5)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中的主权概念最早由博丹提出:主权是一个国家绝对的㊁不可分割的㊁统一的㊁永恒的㊁凌驾于人定法之上的处理国民事务的权力.[16](P1)传统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可以分为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对于国家内部,主权代表着最高立法权与管理权.具体表现为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进行管控的权力.对外主权则主要是一国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与参与的资格,体现在三个方面:(1)国家能够独立参与国际社会磋商和决议;(2)对发生在本国地域范围内的事情,国家具有最终权威和最高裁断权;(3)国家作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特殊交易主体,与其他的市场主体通过契约进行类似民事行为的经济交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理论受到冲击.从19世纪开始,人们开始以相对主权这个概念与绝对主权相抗衡, 主权 一词时常被使用于纯粹政治的意义.例如,人们说,一个国家如果在政治上或经济上依赖另一个国家,那么他就丧失了他的主权.然而,因为这样的依赖性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程度,而且,因为各国有着相互的依赖关系,所以这个概念是非常模糊的.[17](P14)我国也有部分学者持类似的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主权概念随着科技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均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之中;主权在各个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主权具有多样性,而非单一的结构框架与理论.主权并不是单纯的权力,而是权力与权利的复合体.现代国际社会中的主权权利可以衍生出经济㊁政治㊁文化多个方面.[18](P206)西方学者汉斯 摩根索进一步指出: 主权只是与一种由于集中化而强有力和强有效的国际法体系不相容,它并不与一个非集中化的㊁因而是软弱无效的国际法体系不一致. [19](P76)在现代国际法中,国家为了在无序的国际社会中寻求安全与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国际法的绝对主权观,将本国部分主权权利进行让渡,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2㊁主权权利让渡的国家实践现代国际法认为,主权权利让渡是指一国自愿将部分主权权利让渡于另一国,是国家关系演变的范畴,但是对于发生国家与国家组织之间的关系层面,不存在因让渡部分主权权利而丧失国家主权的问题.根据主权权利的分类,可以将主权权利让渡分为政治主权权利的部分让渡与经济主权权利的部分让渡两个方面.政治主权权利的部分让渡存在于政治决策以及法律管辖方面,例如国家在加入某个国际组织时,承诺国内法与国际组织相关规定相冲突时,国际组织相关规定优先于国内法.又如国家加入WT O,成员国法院对于WT O法的直接适用.经济主权权利的让渡类似于政治主权权利,主要体现在4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月国家对本国跨国公司的政策支持以及对外资公司等的关税减免.以欧共体为例,欧共体商业政策的主干条款是«罗马条约»第一百一十三条,该条款要求在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对税率变化㊁关贸协定的缔结㊁贸易解放措施以及进出口政策乃至贸易保护措施,制定共同的商业政策.[20](P19G20)3㊁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主权权利让渡的内容 管辖权国家的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土及其国民行使主权的具体体现.管辖权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国际法决定国家管辖权的可允许程度,规定国家管辖的范围以及对国家行使管辖权可能的限制,解决的是各国管辖权的分配问题.国内法则确定国家在事实上行使管辖权的范围和方式,解决的是国家如何通过立法㊁司法与执法等方式实施. 司法管辖 一词,在国内法的意义上,是根据以确定某个或某类案件应由国内哪个或哪类法院受理的标准,而在国际法的意义上,则意味着一国受理某些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的法律依据.[21](P1)管辖权作为国家主权权利的一部分,呈现的是国家权利的法律性.随着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主权权利的让渡主要体现在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授权方面.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授权国际组织行使部分国家权利.此种授权实质是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利让渡,即在条约签订后,国际组织暂时行使部分国家主权权利.我国部分学者将欧盟的建立视为主权权利永久让渡的典型,从工业㊁农业乃至科技竞争以及司法协助㊁人员流动以及国家政策的制定经国际条约确定后,国际组织在管辖范围内具有极其稳定的职权.另一个例子则是联合国在委任统治时期对托管地等进行暂时的管理.主权权利让渡说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主权权利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分解和让渡,军事基地租借国和东道国签订合约,使基地东道国让渡部分主权权利,从而在盟友间相互转让.[22](P10)我国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主权权利的管辖权亦可通过军事协定让渡于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国.[5]以美国为例,美国与各盟国签订条约,各盟国将海外军事基地的部分管辖权让渡给美国,从而为美国取得海外军事基地提供合法依据.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向韩国派遣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并于1950年以换文的形式与韩国签署了关于驻韩美军的专属管辖权协定.该协定在战时承认了美军当局对于驻韩美军的专属管辖权.战争结束后,1966年«驻韩美军地位协定»使美国取得其在韩军事基地的绝大部分刑事管辖权.其中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驻韩美军及其家属等平民在海外军事基地的犯罪,由美军专属管辖. 第二款则添加了原本由韩国管辖的事项,若美国的行政处罚和惩治更为有效,在美国当局的请求下,韩国可以放弃刑事管辖权.并规定了侵害美国财产安全的犯罪,美军执行公务时的作为或不作为犯罪以及美㊁韩刑事管辖权冲突时,由美国优先行使刑事管辖权.[23](P318G319)美国通过与菲律宾签署1947年«美菲军事基地协定»,取得了驻菲美军在菲律宾刑事犯罪的专属管辖权,即主体为驻菲美军及其家属且发生于基地内的犯罪,由美军行使专属刑事管辖权.在基地内,美国享有广泛的治外法权.[24]«驻日美军地位协定»第十七条虽然规定了 日本当局对于美军及相关人员在日本之犯罪,依据日本法律拥有进行处罚的审判权 .但第十七条第五款还规定: 对于日本可行使审判权的美军及相关嫌疑人,当其被美方拘留时,直至日本提起公诉,美方将有继续行使拘禁的权利.综上所述,海外军事基地的取得依据可以归结为主权权利让渡.在法律层面,管辖权可以作为可让渡的主权权利.欧盟的建立以及WT O的设立,证明了管辖权的让渡并未损害国家主权.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通过签订军事协定,将军事基地的属地管辖与部分属人管辖权让渡于租借国,从而为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提供合法依据.三、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上述三种理论评析(一)国际地役权说1㊁认为国际地役权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52022年第1期王章平㊀邹立刚: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主张以国际地役权作为国家取得海外军事基地法律依据的学者,多以海外军事租借国与东道国(或国际组织)所签署的海外军事基地租借条款为根据.例如«联合国宪章»第八十二条规定,联合国有权在托管领土内设立军事基地,开展维和任务,直接赋予了联合国在他国领土上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权利.又如美国于1903年从古巴租借了关塔那摩和翁达湾作为海军基地,1941年从英国以99年租期租借了纽芬兰及百慕大群岛作为海军和空军基地.2㊁认为国际地役权不能作为国家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纵观历史,以国际地役权作为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法律依据的军事协定大多数情况是:租借国对东道国进行了长时间的殖民;或租借国基于武力,强迫东道国签订租借领土的军事协定.作为国际地役权说国家实践基础的殖民与征服行为,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主权平等原则与民族自决原则,已经被现代国际法所否定.以印度领土通行案为例,印度次大陆上有三个前葡萄牙殖民地,分别是果阿㊁达曼与弟乌.其中达曼地区还包括两块飞地:达德拉与纳加尔G阿维利.这两块飞地完全被印度领土所包围.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统治取得独立之后,印度和葡萄牙就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归属产生了矛盾.1950年开始,印度就试图按其政策合并葡萄牙殖民地,把欧洲殖民主义的最后一股势力驱逐出印度次大陆.1953年夏季,印度对葡萄牙来往达德拉和纳加尔G阿维利的过境权利加以限制.1954年印度民族主义组织占领达德拉与纳加尔,并拘留了葡萄牙地方当局人员,成立了印度人的地方政权.葡萄牙要求印度允许其派遣军队经过达曼去被占领的飞地,企图恢复葡萄牙在飞地的权力.但印度以飞地内发生的事件对毗邻的印度领土产生紧张状态为理由,拒绝了葡萄牙通过其领土的任何要求.葡萄牙于1955年12月14日成为国际法院的规约国.同月19日,葡萄牙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承认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数天后,葡萄牙向国际法院提交了申请书,要求承认葡萄牙通过印度领土的过境权的存在,并且宣布印度必须停止阻止葡萄牙行使这个权利的任何行为.国际法院对于此案的最终判决在肯定了葡萄牙平民和官员过境通行的同时,否定了葡萄牙的军事过境权,包括军警以及军火的运输.国际法院认为在1878年以前,这种过境通行权实践仅在互惠的基础上实行过,而不是一项权利.并在1878年后,它必须得到英国(此后的印度)的允许.国际法院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审查葡萄牙提出的基于一般国际习惯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的论点.国际法院指出,当一项惯例已明确在两国间确立,这项惯例必须优先于任何一般规制.其次,国际法院在审查印度的行为在本案中是否违反其义务的问题时认为,主张恢复在飞地的权力的葡萄牙当局引起了周围印度领土的紧张状态,既然葡萄牙的过境权隶属于印度对周围领土的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拒绝允许葡萄牙官员过境,属于印度对过境权的管理和控制的权力.印度的行为并没有违反对葡萄牙私人㊁文官和货物等过境权所承担的义务.[25](P81G82)在此案中,国际法院的判决将葡萄牙的过境权一分为二,即非军事过境权与军事过境权.法院肯定了前者,而否定了后者,这就直接说明了作为国际地役权的过境通行权,在平时不能作为为国家军事行动的法理依据.综上所述,正如我国学者王铁崖先生所说,在国际法上,除了对领土主权的一般性限制之外,的确,在一些情况下会有一些特殊性的限制.但是,这种特殊性的限制,尽管有时有着永久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在有关各方主权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之上,以他们之间的协议为根据的.那种损害国家领土主权的特殊性限制,如在他国领土上驻军或建立军事基地,不管是否称为国际地役,都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因而是非法的.[26](P154)(二)国家自卫权说1㊁认为国家自卫权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关于国家自卫权是否可以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法律依据,实质上是预先行使自卫权是否合法的问题.在理论层面,这个问题可以分为支持态度阵营与否定态度阵营.支持态度阵营的学者其主要代表有菲德罗斯㊁沃尔道克等.国家例外地在外国领土上自行保护的6。

中国被占领土一览表

中国被占领土一览表

中国被占领土一览表••大同市市长助理•14位粉丝•1楼中国被占领土一览表(事实上我们所说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有很多不在政府的管辖之下,实际控制面积在930万左右)中国被占领土一览表地名............占领方....面积(KM)...现状薪岛............朝鲜...................签约长白天池东......朝鲜...................签约唐努乌梁海......俄罗斯....180000.......放弃江东64屯........俄罗斯......3000.......签约图们江口........俄罗斯........20.......签约孔社令-二连北...蒙古......160000.......签约阿尔泰山脊东....蒙古..................签约Karichilida.....哈萨克.................签约察汗鄂博........哈萨克.................签约汗腾格里山地区..吉尔吉斯....2100.......签约帕米尔地区......塔吉克.....27000.......签约帕米尔地区......阿富汗.................签约达拉克地区......巴基斯坦...............签约阿里南..........印度........2000.......被占藏南(山南)......印度.......90000.......被占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签约江心坡地区......缅甸.......70000.......签约南坎地区........缅甸.........220.......签约白龙尾岛........越南...................被占南沙28岛........越南......650000....被占南沙2岛.........印尼.......50000....被占南沙9岛.........马来西亚..270000....被占南沙1岛.........文莱........3000....被占南沙9岛.........菲律宾....410000....被占钓鱼岛..........日本......740000....被占南琉球..........日本........2267.......放弃2 中国被占领土一览表近代史鸦片战争持续了一年多,1841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清廷投降,《南京条约》签署。

揭秘中国第一个海外经济特区

揭秘中国第一个海外经济特区

揭秘中国第一个海外经济特区作者:佚名来源:《资治文摘》2008年第07期毛里求斯正成长为中国公司和中国人闯荡非洲的总部基地。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毛里求斯是一个“只知其名不知其所在地”的国度。

实际上,它是位于马达加斯加以东800公里的南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大概相当于广州的三分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5月初,迎来了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队的一个庞大代表团,代表团的成员既包括商务部的领导,也包括一批卓有成就的中国企业家。

这个代表团特地到位于毛岛的“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MIET)参观考察,这个贸易区正在建设成为“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受到了黄孟复一行的充分肯定,也被毛里求斯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毛国政府希望借助MIET成长为“非洲的新加坡”。

实际上,毛里求斯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进军”非洲大陆的跳板,目前在毛国注册的中国企业已经有3000多家。

“王军霞们”的劳动力优势5月初的一天早上9时,36岁的王军霞像往常一样来到天利纺织厂上班。

身为西安市国棉六厂的下岗女工,手头的活儿是她17岁参加工作以来就驾轻就熟的,唯一的不同是这间厂子开在千山万水之外的毛里求斯。

和其他5000多名来自中国的纺织女工一样,王此前对这个西南印度洋上的东非岛国一无所知,还是看过动画片《马达加斯加》的儿子翻过地图后告诉她,那地方在马达加斯加以东800公里的印度洋上。

在天利集团董事长张洪运眼里,这群女工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不像当地工人,一到4时30分就要下班。

”更“要命”的是,当地工人喜欢一个月甚至一星期结一次工资,工资到手之后,一般喜欢花完之后再来上班。

“而咱们这些女工,一签就是3年,一方面保证了工期的稳定,另一方面,机票这么贵,每年都回去,工人们也承受不了。

”包吃包住,最后再送一张返程机票,3年下来,“王军霞们”能得到10万元左右的收入,与此前的下岗生涯相比,她们很知足。

中国的海外基地

中国的海外基地

中国的海外基地
中国的海外领地基本上大家都不知道,其实或租用或建设雷达基地卫星基地的岛屿等是不少的
太平洋:
1.东经165.3度,南纬11.7度.所罗门群岛鲁斯群岛中的比卡齐克亚岛,
建有卫星探测和气象基地,并且附近的深海锰矿属于中国所有.
2.西经144度,南纬18度的土阿莫土群岛隶属于法国,临近的波里尼西
亚罗弗迪尔维尔岛建有观测中心,是前往南极考察的远洋轮往返徒中
的补给站,虽然非主权所有,但是为中国所控制.
3.东经148度,北纬19度的毛格群岛中的迪索布伦奥尔岛,具体情况不

印度洋:
1.东经10度,北纬103度隶属柬埔寨的苦克莫岛,建有海军补给站和雷
达基地.
2.东经9
3.4度,北纬14度,属于缅甸的科科群岛的17个岛屿均租借给中
国做海军基地和观测雷达卫星中心,监控印度洋态势,科科群岛是安达曼湾咽喉,也是通往马六甲海峡的必经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中国
和缅甸政府关系密切,并提供无息贷款和帮助缅甸政府对付反政府武
装提供常规武器的报酬
南极:
南舍得兰群岛中的菲伯克鲁岛(贝壳岛)有观测中心。

海外昆仑——《山海经》中的非洲大陆

海外昆仑——《山海经》中的非洲大陆

海外昆仑——《山海经》中的非洲大陆宫 玉 海做为“天下地志”,《山海经》记述了整个世界,自然包括了非洲;而且在它的第一篇《南山经》中又把非洲列为首选。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南、西、北、东、中五经,称为“五藏山经”。

藏,又写为丈,就是洲;古又读为架,“神农架”,即神农洲。

古日本人称为洲人、丈人,即Japanese,四国又称为方丈,即方洲。

在“五藏山经”中,世界分为五大洲,即五洲;中国为中洲,又称中原、中土。

《南山经》所记述的地理范围,应为现在的北纬31°(当时为30°)以南广大地带;从非洲经过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大洋洲,一直到中南美洲,都包括进去。

鹊山,就是非洲大陆。

鹊山,从语言上看,就是鸟山、薄山、布尔山。

在长白山东北麓就有鹊岭,“每见孔雀各鸟飞落其上”。

非洲的鹊山,和东北的鹊岭以及古印度的孔雀王国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从中国历史上看,在伏羲氏时,首居北非的就是共工和柏皇:“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就是共工管理上埃及,柏皇管理下埃及,这就是尼罗河流域文明的开端。

埃及即古时的“相地”;相,古读ai,日本语埃及为ェチブト,英译为Egypt就是“相地浮图(佛塔)。

”柏皇,就是鸟王的意思。

《南山经》从非洲说起,当然是面向大西洋,即“临于西海之上”,其首个地域就是“招摇之山”,现在的刚果,古称“招摇之山”,即刚果河流域;扎伊尔就是“招摇”的古读。

金沙萨与古代金沙江有关,这是后话。

接着有“堂庭之山”,即坦噶尼喀;猿翼之山即今索马里,由于多猿猴而得名;现在中美洲的萨尔瓦多,也是多猿猴的意思;多半是从非洲迁徙去的。

杻阳之山,就是咎陶、九阳之山,就是古埃及。

在大禹考察世界时,咎陶——皋陶正在为相——治理相地,因而记为杻阳。

后来,大禹治理埃及时,称为九阳之山,就是吉萨,九阳为大禹名。

大禹之子夏后开治理埃及时,筑开罗——开陇城。

接着有柢山——氐山,就是印巴次大陆;菅爰之山——巴布亚岛及其周围地区,有查亚峰为证;基山——厄瓜多尔,有基多为证;青丘之山,为巴西一带,包括秘鲁、阿根庭等;青丘,古读钦乔罗。

哪些国家拥有“海外领地”

哪些国家拥有“海外领地”

哪些国家拥有“海外领地”?日前,据香港媒体报道称,委内瑞拉财长访华期间将有望将加勒比海列斯群岛中的一座约64平方公里的小岛:布兰基亚岛转给中国,用以抵清中国的500亿美元欠款,并再次贷款百亿美元。

当前国际油价暴跌,委内瑞拉面临严重经济困难,不得不向国际多方求救,并希望继续获得中国的援助。

媒体评论称,中国尚无海外“领土”,如若获得南美洲这块风景秀丽的天价小岛,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中国均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海外领地,或者说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

通俗的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最著名的海外飞地: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这里曾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毕生所居住的地方,而此地最著名的事件是大数学家欧拉曾在这里提出“柯尼斯堡七桥”问题,这块与俄罗斯并不接壤,并且横跨了两个国家的海港城市,曾经是东普鲁士的一部分。

柯尼斯堡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曾是德国文化中心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尼斯堡在1944年遭受盟军轰炸而损失惨重。

1945年柯尼斯堡战役后,苏联红军占领城市。

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柯尼斯堡成为苏联领土。

1946年,为纪念刚逝世的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领导人米哈伊尔•加里宁,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目前,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联邦面积最小的一个州,其日常所需的物资供应大部分由俄罗斯方面空运投递。

最庞大的海外飞地:阿拉斯加打开美国地图,会发现它在本土以外隔着加拿大还有一块领土——阿拉斯加。

面积为151.9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在1867年以前属于沙俄。

美国自1766年正式建国以后,领土不断扩大。

1803年从法国购得西路易斯安娜,1819年迫使西班牙让出佛罗里达,1845—1853年夺占墨西哥多块领土,1898年吞并夏威夷……而最重要的事件是1867年从沙俄购买了占美国领土面积1/6的阿拉斯加。

论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

论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

2019年第6期(总第141期)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AdministrativeCadreCollegeofPoliticsAndLawNo 6㊀2019(SumNo 141)论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张旭东1ꎬ张晏瑲2(1.山东大学法学院ꎬ山东青岛266237ꎻ2.大连海事大学大学法学院ꎬ辽宁大连116026)摘要:我国海外利益日益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这要求我国建立相匹配的海外军事基地ꎬ以保卫海外利益ꎬ并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ꎮ经历了据点和租借地两个发展阶段后ꎬ现代意义上的海外军事基地ꎬ在法理上属于国际地役权ꎮ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上ꎬ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均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ꎮ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ꎬ仅«国防法»和«国安法»对我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提供了不甚明晰的授权ꎮ因此我国未来在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时ꎬ应当适用国际地役权这一方式ꎬ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ꎮ关键词:海外军事基地ꎻ合法性ꎻ国际法ꎻ国际地役权中图分类号:D9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7966(2019)06-0103-07收稿日期:2019-06-10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权益维护研究(19VHQ009)作者简介:张旭东(1995-)ꎬ男ꎬ山东德州人ꎬ2018级法律硕士ꎻ张晏瑲(1976-)ꎬ男ꎬ台湾台中人ꎬ教授ꎬ博士研究生导师ꎮ一㊁问题意识随着改革开放进入第五个十年ꎬ我国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深化和多样ꎻ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ꎬ标志着我国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布局国家利益ꎮ作为国家利益的保卫者ꎬ军事力量也随着海外利益的延伸而走出国门ꎮ为保卫海外利益ꎬ我国有必要逐步建立起适合国情国力的海外军事基地ꎮ由于现代国际法严格限制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ꎬ我们有必要探讨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ꎬ以使其在法理上站得住脚ꎮ在探讨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之前ꎬ又必须先明确其法律性质ꎮ本文首先概述不同时期海外军事基地的情况ꎬ得出各阶段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性质ꎬ并明确现代意义上的海外军事基地属于国际地役权ꎻ接着ꎬ本文考察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海外军事基地的授权ꎬ明确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是正当的㊁合法的ꎻ其后ꎬ本文建议我国未来在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时ꎬ应适用国际地役权这一方式ꎻ同时ꎬ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涉及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条款进行了检视ꎬ发现«国防法»和«国安法»对此的授权比较模糊ꎬ不够清晰明确ꎮ建议我国完善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相关法律法规ꎬ对现有的相关法进行修订ꎬ同时ꎬ制定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特别法ꎮ二㊁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性质根据«中国军事知识辞典»的定义ꎬ军事基地是指 进行特定军事活动ꎬ并有相应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 [1]ꎮ而海外军事基地ꎬ是指 一国在海外公地㊁领地㊁属地㊁海外省㊁海外托管地以及在他国土地上驻扎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㊁进行特定军事活动㊁建有相应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 [2]ꎮ由此ꎬ可以看出海外军事基地应具备以下特征:(1)部署于非本国境内ꎻ(2)执行军事任务(区别于民用㊁商用基地)ꎻ(3)部署国派遣常驻军事力量ꎻ(4)部署国须为主权国家ꎻ(5)建有长期性军事设施[3]ꎮ广义上ꎬ海外军事基地的 海外 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海外领地①㊁属地㊁海外省㊁托管地和殖民地ꎬ由于殖民地没有单独的国家主体资格或主权ꎬ部署于这些地区的军事基地ꎬ实际上是一国的国内军事基地ꎮ这种情况下的军事基地之法律地位ꎬ由其本国或宗主国国内法调整ꎮ第二种是上文定义里提及的 海外公地 ꎬ主要包括公海㊁极地地区和外层空间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②«南极条约»③和«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④等国际法文件的规定ꎬ任何一个国家不得在公海㊁极地和外层空间部署军事基地ꎮ①海外领地一般具有较大的自治权ꎬ但其主权仍由其宗主国拥有ꎮ②详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8条㊁第89条ꎮ③详见«南极条约»第1条第一款ꎮ④详见«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第4条ꎮ⑤详见 Listofcountrieswithoverseasmilitarybases 词条ꎬ维基百科网站ꎬ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with_overseas_military_basesꎬ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4月18日ꎮ第三种是他国土地ꎬ一国通过侵略㊁结盟㊁战后占领或平等缔约等方式ꎬ与东道国达成某种协定ꎬ于该国境内部署军事基地ꎬ派遣武装力量驻扎ꎬ展开军事活动ꎬ享有一定的管辖豁免权ꎮ此种情况下ꎬ军事基地建立在他国领土内ꎬ是狭义定义上的海外军事基地ꎬ此部份为本文主要的讨论对象ꎮ谈及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地位ꎬ很多人会将其与使领馆相混淆ꎮ与使领馆一样ꎬ海外军事基地也具有 固定不动 的特点ꎬ且二者都建有组织机构和特定设施ꎬ都有常驻人员ꎬ都代表国家ꎬ享有一定的豁免权ꎮ但两者的差异性要大于其相似性:首先ꎬ它们的设立依据不一样ꎬ使领馆是基于国际习惯法而设立ꎬ这一习惯可追溯至古代的使节制度[4]ꎻ一国在他国境内部署军事基地ꎬ还未形成国际习惯ꎬ已有的国际实践并未得到多数国家的法律确信(Opiniojuris)ꎮ其次ꎬ两者的设立必要性不同ꎬ使领馆是两国之间开展正常外交关系必不可少的方式和途径ꎬ是现代国际交往必须设立的场所之一ꎻ而海外军事基地则不然ꎬ大国在海外部署军事基地ꎬ涉及到内政与外交㊁安全与财政㊁政治与法律等因素[5]ꎮ截至目前ꎬ拥有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仍属于少数ꎮ据统计ꎬ仅有16个国家拥有海外军事基地ꎬ包括美国㊁英国㊁俄罗斯和法国等⑤ꎮ对于海外军事基地ꎬ大国不仅要考虑 要不要 部署ꎬ更要考虑 能不能 部署与部署 什么样 的军事基地[5]ꎮ再次ꎬ它们享有的特权与豁免是不同的ꎬ通过«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ꎬ使领馆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得到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ꎻ而海外军事基地享有的豁免权ꎬ尚未形成国际法层面上的规制ꎮ最后ꎬ使领馆与海外军事基地显然使命不同ꎬ前者遂行外交职责ꎬ后者执行军事任务ꎮ海外军事基地在法律上到底属于什么性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ꎬ海外军事基地的获得方式和功能在不同时代是有差异的ꎮ相应地ꎬ其地位和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ꎮ海外军事基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据点时代㊁租借地时代和国际地役权时代ꎮ(一)据点时代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并开辟了新航路以来ꎬ西方各国便开始其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ꎮ殖民各帝国在发现地设置少量据点ꎬ驻扎巡逻队ꎬ并派出远征团从事贸易和劫掠ꎮ不断加入殖民竞争的西方国家ꎬ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ꎬ维护霸权ꎬ纷纷在自己占领的地区建起一连串的商埠ꎬ并构筑碉堡或港口等军事设施ꎬ以增强控制力[6]ꎮ以最早开始殖民统治的葡萄牙为例ꎬ为独占印度洋ꎬ葡萄牙先后侵占了亚丁湾㊁霍尔木兹海峡㊁果阿和马六甲海峡ꎮ无疑ꎬ正是这些悬于海外的军事据点ꎬ支撑起了殖民帝国们的霸权[7]ꎮ中世纪的欧洲ꎬ权力由教会全面掌控ꎬ整个欧洲只有一种宗教ꎬ教会法对一切都是适用的ꎮ1648年ꎬ在欧洲大陆持续了近30年的宗教战争结束ꎬ随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ꎬ同时也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和近代国际法[8]ꎮ当时的国际法许多规则和制度都是服务于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政策ꎮ比如ꎬ国际法认为国家拥有战争权ꎬ国家可以通过征服㊁割让和时效合法取得领土等[8]ꎮ此时的海外军事基地ꎬ实际上是一个个据点ꎬ这些据点无一例外是通过坚船利炮㊁武装侵略获取的ꎮ无论是中世纪的教会法ꎬ还是近代国际法ꎬ都允许甚至支持各国在海外建立据点ꎬ并展开贸易和侵略ꎮ从法理上看ꎬ这些据点是殖民帝国维系其殖民剥削的武装工具ꎬ与殖民地在本质上一样ꎬ是殖民地的一部分ꎮ(二)租借地时代工业革命的到来ꎬ使得西方国家加快了其殖民霸权的步伐ꎮ各主要殖民国家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ꎬ促使他们建立更多的海外军事基地ꎬ以掠夺更多的资源ꎬ维护其殖民统治ꎮ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被瓜分完毕ꎬ老牌殖民帝国与新兴霸权国家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ꎮ为了获取足够多的海外军事基地ꎬ新旧殖民国家纷纷利用 租借 的形式ꎬ强迫弱国开放港口或土地ꎮ 作为一种取得对惯常战略要地的控制而不必实际兼并有关领土的手段ꎬ租借土地在19世纪开始盛行 [9]ꎮ所谓 国际租借 ꎬ是指一国与他国签订条约ꎬ将领土的一部分借与他国ꎬ租期长短与让与的权利由条约规定ꎬ借出的领土为租借地ꎬ借入的国家为承租国ꎮ需要指出的是ꎬ租借地的所有权仍属于出租国ꎬ承租国通过条约获得的仅是租借地的使用权和管理权ꎬ租借不涉及领土的主权让与[10]5-6ꎮ西方殖民国家通过战争侵略ꎬ强迫弱国签订不平等的领土 租借 条约ꎬ以此获取基地ꎮ事实上ꎬ这种基地也不仅单纯承担军事功能ꎬ有的在兼顾军事政治功能的同时注重经济的掠夺[11]280ꎮ历史上ꎬ清政府在19世纪末把一系列的沿海地区 租借 给列强ꎬ如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ꎬ将威海卫和香港租借给英国ꎬ将广州湾租借给法国ꎬ将旅顺港租借给俄国[11]31-76ꎮ尽管这些所谓的租借不同于真正的租借[10]5-6ꎬ但领土租借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ꎬ是对领土主权进行特殊限制的形式之一[11]148ꎮ自工业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ꎬ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间协议通常冠以 租借 之名ꎬ各殖民国家通过 租借 获取的海外军事基地ꎬ在法理上ꎬ属于租借地ꎮ一战后ꎬ随着殖民地㊁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和成功ꎬ大国以 租借 之名强行获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方法ꎬ逐渐不再有效ꎮ大国开始转而采取能够为国际社会和基地所在国接受的方法来获取海外军事基地ꎮ(三)国际地役权时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ꎬ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基地协定ꎮ这类基地协定不再被视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大国殖民主义㊁帝国主义以及经济扩张的工具ꎬ而成了集体自卫和集体安全的一种政策因素ꎮ从这些协定的大部分来看ꎬ它们在行政管理以及司法管辖上的规定比过去的更为详尽ꎮ新型的基地协定始于1940年9月2日的«关于租借海空军基地以及移交驱逐舰换文的英美协定»和其后1941年3月27日的«关于使用㊁操纵海空军基地的协定» [12]ꎮ二战以来ꎬ参战国建立并利用了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ꎬ部署国与盟国或潜在的盟友签订基地协定ꎬ这类协定不同于一战前的不平等条约ꎬ基本上都是基于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协议①ꎬ采取租借的形式②ꎬ或以承认民族独立为条件③ꎮ①不排除存在少量类似一战前强国欺压弱国ꎬ强迫其开放基地的情况ꎬ如二战期间ꎬ美国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ꎬ利用巴拿马对轴心国宣战的机会ꎬ迫使巴拿马在1942年5月签订«巴拿马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租借防务地区的协定»ꎮ②如1941年英国租借纽芬兰和百慕大群岛为海空军基地ꎬ租期99年ꎮ③如1946年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ꎬ但条件是继续保留其军事基地ꎬ双方签订«美菲军事基地协定»ꎬ美国继续租用苏比克海军基地等16处军事基地ꎮ冷战时期ꎬ意识形态的对立ꎬ使得刚结束二战的同盟国之间互不信任㊁相互敌视ꎮ为维持战略威慑ꎬ保持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能力ꎬ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积极寻求在海外设置军事基地ꎮ美苏在各自主导的集体防卫框架内 北约和华约 通过一系列的同盟条约ꎬ获取了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13]ꎮ随着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的解体ꎬ西方阵营取得了冷战的胜利ꎬ全球进入了后冷战时期ꎬ世界格局呈现出 一超多强 的局面ꎮ根据世界形势新变化ꎬ运用政治㊁经济㊁军事等利益交换基地设置权ꎬ就成为了当下海外军事基地的主要获取方式ꎮ以美国为例ꎬ美国运用补偿方式的对象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独裁政府的非民主国家ꎬ美国在政治上予以支持ꎬ来获得基地的设置权ꎻ对于经济欠发达国家ꎬ美国将基地设置权与经济援助挂钩ꎻ对于国内政局动荡或遭受外部侵袭的国家ꎬ美国提供军事合作和军事援助ꎬ帮助恢复东道国稳定ꎬ以促使其同意美国设置军事基地[14]ꎮ大国获取海外军事基地的行为发展至今ꎬ已渐渐摆脱了一战前甚至工业革命前的毫不掩饰㊁赤裸裸的帝国主义色彩ꎮ虽然当前仍然存在以武力征服的方式来获取基地①ꎬ但无疑世界潮流是不可逆转的ꎬ即现代国际法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ꎮ因此ꎬ自二战以来的海外军事基地ꎬ其本质是以条约或协定对某国部分领土做出的主权限制ꎬ属于积极的国际地役权[3]ꎮ地役权ꎬ起源自罗马法ꎬ指土地所有权人㊁使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便利ꎬ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ꎮ一般认为«十二铜表法»中第七表 土地权利法 中对通行和导水的要求ꎬ是地役权最早的概念ꎮ国际地役权表示根据条约或其他方式对一个国家的属地管辖权所加的特殊限制ꎬ据此ꎬ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一定范围内为另一个国家的某种目的或利益服务ꎮ国际地役权的主体限于国家ꎬ客体是国家领土的全部或一部分ꎮ国际地役权属于物权ꎬ 并不因有关领土归于另一个国家的属地最高权之下而消失 [10]68ꎮ国际地役权分为积极的地役权与消极的地役权两种ꎬ前者指用地国有权从事某种行为ꎬ如过境通行㊁使用港口或领土ꎻ后者指东道国不得从事某种行为ꎬ如不在特定地区设防[3]ꎮ如前所述ꎬ一国依据条约将特定领土提供给他国以建立军事基地ꎬ构成国际地役权ꎮ不同于殖民地性质的据点和以合法外衣包装的租借地ꎬ现代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地役权属性ꎬ是建立在主权国家自愿的基础上的ꎮ它将平衡供役国与需役国之间的利益ꎬ以实现国际社会利益最大化ꎬ促进国际合作[15]ꎮ在学理上ꎬ国际地役权属于对物权ꎬ不因领土的所有权变更而失效[10]67ꎮ三㊁海外军事基地的正当性在明确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性质之后ꎬ有必要对其建立的正当性进行探讨ꎬ以明确建立并维持海外军事基地需适用何法律ꎬ以期规避相关法律风险ꎮ海外军事基地是一种特殊的军事基地ꎬ一国在境内建立军事基地ꎬ属于一国内政行为ꎬ只需满足其国内宪法体系下的法律要求即可ꎮ然而ꎬ海外军事基地的建立ꎬ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或地区ꎬ因此ꎬ需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规范ꎮ同时ꎬ建立海外军事基地ꎬ对全球和平构成重大影响ꎬ还要符合国际法的相关要求ꎮ(一)国际法层面对于海外军事基地问题ꎬ国际法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ꎮ一方面ꎬ一些法律文件禁止建立海外军事基地ꎬ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和«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等禁止各国在公海㊁极地和外层空间建立军事基地ꎮ另一方面ꎬ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ꎬ某些条约允许甚至支持建立海外军事基地ꎬ如«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北大西洋公约»等ꎮ«宪章»第42条规定安理会有权 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 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ꎬ其中ꎬ该行动包括 空海陆军示威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 ②ꎮ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ꎬ联合国会员国在境外建立军事基地ꎬ即属于«宪章»第42条规定的 其他军事举动 ꎮ«北大西洋公约»第3条授权缔约国可以进行军事互助ꎬ来发展集体防卫能力③ꎮ按照该条规定ꎬ各缔约国之间可以相互派驻军队或者建立军事基地ꎮ尽管大国驻军海外的现象已持续数个世纪ꎬ但拥有过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毕竟属于少数④ꎬ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缺乏国际法的一般基础ꎬ尚未形成国际习惯[16]ꎮ①如美国在侵略阿富汗之后ꎬ强迫阿政府签订«美国与阿富汗安保条约»ꎬ在阿富汗境内设置若干军事基地ꎮ②详见«联合国宪章»第42条ꎮ③详见«北大西洋公约»第3条ꎮ④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ꎬ目前拥有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仅有16个ꎮ⑤«联合国宪章»全文未出现 海外军事基地 或类似表述ꎮ⑥详见«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ꎮ当代国际法并未完全否定一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ꎬ原因在于海外军事基地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促进作用[16]ꎮ«宪章»作为联合国的最高指导文件ꎬ被誉为 国际法中的宪法 ꎬ其规定代表了国际法的一般原则ꎮ通过对«宪章»相关规定的理解ꎬ可以探知一般国际法对海外军事基地的态度及发展方向ꎮ«宪章»对海外军事基地并未直接表态⑤ꎬ仅明确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ꎬ不得侵害会员国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⑥ꎮ但«宪章»并未断绝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可能性ꎬ这可由三方面来解读:第一ꎬ«宪章»第43条规定各会员国需在联合国授权下 供给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所必需之军队㊁协助㊁及便利 ꎬ包括军队驻扎与过境ꎮ此规定授权联合国在会员国境内设置军事基地进行维和行动ꎬ也为大国获取海外军事基地从侧面提供了合法性ꎮ第二ꎬ«宪章»第51条规定会员国拥有自卫权ꎬ且并未将自卫权限定在本国领土ꎮ基于单独或集体自卫权之需要ꎬ大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ꎬ将自卫前沿推进到境外以维护自身或区域安全ꎬ并不违反该项规定ꎮ第三ꎬ«宪章»第82条规定在托管协定中可以指定战略防区ꎬ其职权由联合国安理会行使ꎮ该规定直接赋予了联合国在他国建立军事基地的合法权利ꎬ也间接说明海外军事基地的作用得到了国际法的认可[17]ꎮ(二)国内法层面建立军事基地ꎬ在法理上ꎬ属于积极的作为ꎮ在境外建立代表国家并维护国家利益的军事基地ꎬ需要获得国内法的授权ꎮ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ꎬ一国法律体系均以«宪法»为最高权威ꎮ海外军事基地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治外法权ꎬ故与之相关的授权多见于各国«宪法»之中ꎮ从派出国角度来看ꎬ既然谋求建立海外军事基地ꎬ那么政府或军方会想方设法获得授权ꎮ即使«宪法»未明确规定允许本国在海外驻军或建立基地ꎬ派出国一般也会制定特别法以获得合法性ꎮ如美国于1972年颁布了«扎布洛茨基法»以确立美国国会对国际条约的知情权和国务院对条约的商议权ꎬ这一法为美国与基地东道国签订驻军协定等条约作了详细的规定ꎬ从签约主体与资格㊁审查同意到履约执行事无巨细ꎮ该法连同其他一系列法律为美国建立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提供了充足的国内法合法性[14]ꎮ东道国国内法是否允许外国驻军或者接受海外军事基地ꎬ是影响外国建立军事基地的重要因素ꎮ东道国国内法对此的授权远比派出国的授权重要得多ꎮ东道国国内法对待外国军事基地的态度分为三种:一是东道国国内法明确允许外国驻军或设置军事基地ꎬ如英国«外军来访法»㊁蒙古«外国军队驻扎和过境法»㊁美国«军事域外管辖法»㊁拉脱维亚«外军地位法»等[17]ꎮ此种情况下ꎬ外国军事基地的建立具有正当的东道国国内法合法性ꎮ二是东道国国内法明确禁止外国驻军或建立军事基地ꎬ宣布中立的国家一般都不允许外国驻军ꎬ如摩尔多瓦于«宪法»中规定: 不允许其他国家的武装力量在本土驻扎 ꎮ还有基于宗教㊁政治等因素禁止外国军事基地的情况ꎬ如伊朗«宪法»规定: 禁止在伊朗建立外国军事基地ꎬ即使是以用于和平目的的名义ꎮ 这种情况下ꎬ由于缺少东道国国内法的授权ꎬ海外军事基地的建立便不具备合法性ꎮ三是东道国国内法对外国驻军或军事基地未作规定ꎬ亦无法通过法律解释推理得知ꎮ这种情况下ꎬ东道国国内法是否授权他国于境内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取决于该国对国家利益的综合考量ꎮ四㊁对我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立法建议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ꎬ我国的国家利益日益在全球扩展ꎻ同时ꎬ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也使得国际社会对我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需求和期待与日俱增ꎮ在此背景下ꎬ我国有必要建立起适合国情的海外军事基地ꎬ以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安全㊁能源通道安全以及国防安全ꎬ配合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ꎬ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ꎮ目前ꎬ我国仅有驻吉布提海军保障基地这一处海外军事设施①ꎬ与其他大国相比ꎬ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ꎬ都有不小的差距ꎮ目前ꎬ我国关于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保障仍不完备ꎬ这对我国获取类似于驻吉基地的海外军事设施ꎬ甚至完全意义上的海外军事基地不利ꎮ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ꎬ进一步布局海外战略ꎬ我国有必要针对海外军事基地的获取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ꎮ①由于在功能和规模上未达到相关技术标准ꎬ驻吉保障基地只能算作 设施 而非 军事基地 ꎮ(一)法理上海外军事基地在法理上属于积极的国际地役权ꎬ因此ꎬ我国在获取海外军事基地时ꎬ应明确适用这一方式ꎮ这意味着我国在谋求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时ꎬ需与东道国签订有关国际地役权的平等条约或协定ꎮ该条约或协定要对基地的管辖权作出规定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边界ꎮ需要注意的是ꎬ条约或协定需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ꎬ否则条约无效ꎮ通过支付租金或提供经济㊁军事援助等ꎬ履行好我国应尽的义务ꎬ将起到示范作用ꎬ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在其他国家建立海外军事基地ꎮ有外国媒体认为ꎬ我国在海外部署军事基地ꎬ与我国一贯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ꎬ尤其是其中的不干涉原则相悖①ꎮ实际上ꎬ这种解读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观察得出ꎮ在法理上ꎬ一国在他国建立军事基地ꎬ并不必然导致干涉他国内政ꎮ更何况ꎬ未来我国海外军事基地的获取ꎬ是经过平等协商ꎬ以互惠条约为前提的ꎮ为反击上述恶意解读ꎬ也为避免舆论上的争议ꎬ建议我国在未来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时ꎬ明确适用国际地役权这一方式ꎮ①详见 WhyChina sDjiboutiPresenceMatters ꎬTheDiplomat官网ꎬhttps://thediplomat.com/2016/04/why-chinas-djibou ̄ti-presence-matters/ꎬ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4月19日ꎮ②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4条㊁第26条㊁第28条ꎮ③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3条㊁第8条㊁第10条ꎮ(二)立法上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ꎬ关于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并无明确规定ꎮ但通过对相关法律的解读ꎬ可以看出我国并不禁止在他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为«国防法»)授权国家采取有效防卫措施ꎬ建设必要的国防设施ꎬ以实施积极防御战略②ꎮ其中ꎬ«国防法»第28条赋予国家建设国防设施的权力的同时ꎬ并未限制国防设施的建设地点ꎬ此规定为我国在境外建立军事基地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ꎮ«国防法»第67条规定我国在对外军事关系中遵守缔结的条约或协定ꎮ这一规定为我国与他国协商签订有关军事基地的条约或协定提供了授权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为«国安法»)授权国家以军事安全为保障ꎬ统筹内外部安全ꎬ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ꎬ展开国际合作ꎬ维护世界和平③ꎮ其中ꎬ«国安法»第17条授予国家进行国防建设的权力ꎬ以保卫领土安全和海洋权益ꎮ该条款也未对建设地点作出限制ꎬ因此ꎬ不排除我国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以遂行国防任务ꎮ«国安法»第18条和第33条规定国家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ꎬ保护我国海外公民与海外利益的安全ꎮ这为我国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以维护国家利益提供了法律正当性ꎮ尽管«国防法»和«国安法»为我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ꎬ但必须承认ꎬ这种合法性仍很不充足ꎮ笔者建议ꎬ采取 修订旧法 与 制定新法 相结合的方式ꎬ在部门法与特别法两个层次上进行立法完善ꎮ具体而言:(1)修订«国防法»与«国安法»ꎬ增加 建立海外军事基地 条款ꎬ明确法律体系对国家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支持ꎻ(2)对现有的«军事设施保护法»进行修订ꎬ将海外军事基地加入军事设施的内涵中ꎬ强化我国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的合法授权ꎻ(3)制定«海外军事基地法»或«海外驻军法»ꎬ明确基地的获取程序ꎬ包括但不限于与东道国的谈判主体与资格㊁相关条约审批权限和程序以及基地的运作等事项ꎮ五㊁结语在历史上ꎬ海外军事基地是大国推行殖民主义㊁争夺霸权的工具和手段[18]ꎮ随着时代的发展ꎬ海外军事基地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㊁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有力保障ꎮ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ꎬ布局海外战略ꎬ我国有必要逐步建立起与国力相符的海外军事基地ꎮ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是否具有合法性?通过考察不同历史阶段的海外军事基地ꎬ本文得出现代意义上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性质是国际地役权ꎮ检视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的授权ꎬ明确了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具有合法性ꎮ对外ꎬ在获取海外军事基地的过程中ꎬ我国应当在国际法的框架内ꎬ适用国际地役权这一方式ꎻ对内ꎬ应调整我国相关国内法ꎬ逐步建立并完善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体系ꎻ与东道国友好协商ꎬ平等互惠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军事基地建设道路ꎮ参考文献:[1]杨庆旺ꎬ哈铧.中国军事知识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ꎬ1987:331.[2]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ꎬ1989:562.[3]司玉琢ꎬ袁曾.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规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8ꎬ(2).[4][美]阿瑟 努斯鲍姆.简明国际法史[M].张小平ꎬ译.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11:5-10.。

中国唯一的海外飞地具体位置在哪

中国唯一的海外飞地具体位置在哪

中国唯一的海外飞地具体位置在哪飞地,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

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幺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1 我国在海外的两块“飞地”中国在海外有两块“飞地”,一块在英国,一块在北极附近。

中国在英国的这块“飞地”,位于纽卡斯尔,面积大约为16.7 平方米。

这块飞地怎幺来的呢?1881 年和1887 年,清政府分别派员到英国接收在此订购超勇、扬威和致远、靖远舰,陈受富等5 位年轻水兵因病客死他乡,埋葬在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

根据纽卡斯尔市存的档案查询,1887 年去世的三人墓地是在当年6 月30 日,由一名叫”Fong Yah Jang“人购买。

纽卡斯尔保存的一百多年前中国政府出资购买墓地的档案资料。

当时购买三方墓地共花费15 英镑。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15 英镑可以买下半栋别墅。

这五方墓地,墓位于墓碑的前方,在两侧的两方墓地由三条砂岩石与墓碑共同围合成长9 英尺,宽4 英尺的墓池,三方排在一起的墓共用一个长9 英尺,宽12 英尺的墓池。

五方墓合计占地180 平方英尺,大约为16.7 平方米。

更重要的,纽克斯尔在去年出具的证明标明墓地属于中国政府(Chinese Government)所有。

自1881 年算起,至今已经136 年了。

文保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表示,墓地是当时清政府出资兴建的,属于中国政府的“飞地”,是中国留存海外的珍贵文化遗产,百年前葬在英国的五名中国水兵墓地。

另外,中国在北极附近还有一块“准”飞地——斯瓦尔巴群岛,从法理上讲,中国公民只要拿着身份证就能自由出入,这块飞地要感谢当年的北洋政府。

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

形势与政策系列专题之——中国边界(主权纠纷)问题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和安全尚未实现。

领土面积:960+300=1260万平方公里一、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邻国多,情况复杂,关系微妙陆地14个,海上6个(8个),非接壤但关系密切国家4个我国处在一种“强邻环绕,四面来敌”的环境之中美国:东西有两洋,南北无强邻美国安全问题在国外,中国安全问题在边界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压力•全世界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6个在中国周边•军事力量排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有4个在中国周边•当今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中有4个在中国周边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和安全仍是中国国家核心战略利益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边界划分情况1、历史上中国的边界状况——有边无界,不断演化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1949年新中国成立没有一条边界是确定的•不平等条约划定的边界•多年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划界任务留给新中国•当时中国实际控制线中国实际控制线比主张线退后2、中国陆地边界的划定:两次划界潮(1)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划界潮•中国&缅甸:1960年•中国&尼泊尔:1961年•中国&朝鲜:1962年•中国&蒙古:1962年•中国&巴基斯坦:1963年•中国&阿富汗:1963年划定边界线长度1万多公里,占我国陆地边界总长度的47%(2)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划界潮•中国&老挝:1991•中国&哈萨克斯坦:1994-2003•中国&吉尔吉斯斯坦:1996-2002•中国&塔吉克斯坦:1999-2002•中国&越南:1999•中国&俄罗斯:1991-2004划定边界线9500公里,占我国陆地边界总长度的43%中国与越南1885年,法国占领越南1892年,法国征服老挝法属印度支那1863年,法国占领柬埔寨1946.12-1954.5,法越战争1962年:越南战争(中国抗美援越)中越划界情况•清朝之前,中越之间没有边界线•1885、1897年间,清政府与法殖民政府签订划界条约•抗法、抗美援越战争中,中越没有明确划分边界•战后,发生争议:发卡山、者阴山、老山中越边界划分情况•从1974年起,越南当局不断在边境挑衅•1979年2月,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5月,中方开始收复法卡山作战•1984年4月,中方开始收复老山作战•1993.8-1999.12:中越进行了16轮边界谈判争议领土:113平方公里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归中国俄罗斯在历史上与中国并不接壤,沙皇俄国的历史就是一个扩张的历史,沙皇平均每天15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

西方国家现存海外领地(过去叫殖民地

西方国家现存海外领地(过去叫殖民地

西方国家现存海外领地(过去叫殖民地西方国家现存海外领地(过去叫殖民地)1丹麦:目前世界上拥有海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丹麦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两个部分其中格陵兰面积达217万平方千米超过于丹麦本土的50倍2挪威:除了本土周边的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等岛屿以外,还在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拥有几个岛屿:布韦岛和彼得一世岛和莫德王后岛3法国:法国的海外领地包括非洲的留尼汪岛,南印度洋的凯尔盖朗岛,克罗泽群岛,新阿姆斯特丹岛,圣保罗岛等,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北美大陆周边的圣皮艾尔和密克隆岛,马提尼克,瓜德罗普,克利伯顿岛等在南美洲还有面积达90000平方千米的法属圭亚那4英国:英国据说是目前唯一一个在世界各大洲都有领土的国家(现在还是日不落国家)虽然有些面积很小这其中包括欧洲的直布罗陀,亚洲:在塞浦路斯也控制着一些土地,印度洋中部的查戈斯群岛也属于英国的海外领地这个群岛通常被划到亚洲的范围在非洲,英国拥有非洲西南很大范围海域内的圣赫勒拿和阿松森,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等,在大洋洲有皮特开恩,迪西岛等及格小岛在北美洲有百慕大群岛,安圭拉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蒙特塞拉特岛等在南美洲和南极之间有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等5荷兰:荷兰在加勒比海也有一些岛屿包括阿鲁巴岛,荷属小安的列斯群岛等面积接近1000平方千米6美国:美国目前在海外拥有的领土包括太平洋的关岛,马里亚纳群岛,中途岛等岛屿,在加勒比海地区有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古巴岛上的关塔那摩基地等7: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大西洋上,非洲沿岸),过去还有西撒哈拉,现在撤军了。

8:葡萄牙:亚速尔群岛(大西洋上,非洲沿岸)马德拉群岛(大西洋上,本土以西)。

中国有两个海外领土

中国有两个海外领土

中国有两个海外领土
中国没有海外领土。

海外领土是一个人文地理上的概念,意指一个国家所拥有、位在国外
与本土不相连的领土。

境外领土的生成原因与政治地位有很多类别,根据国情的不同,不同
国家对其境外领土的分类方式也不全然一致。

常见的境外领种类,大致有
飞地、海外领土或属地等几种。

有海外领土国家举例
1、英国
内部自治的海外领地:安圭拉、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
无自治权的海外领地: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2、荷兰
内部自治领地:阿鲁巴、库拉索、荷属圣马丁。

3、丹麦
自治地区:法罗群岛。

内部自治地区:格陵兰。

中国唯一海外领地

中国唯一海外领地

中国唯一海外领地
中国唯一海外领地是斯瓦尔巴群岛,不过不能说是领地,只是中国公民不需要向任何国家或地区政府申请许可文件,只需要持有效旅游证件进入斯瓦尔巴群岛,便可以在这里长期居留、从事正当的学习工作、生产经营活动等。

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冷岸海岸。

位于北极地区的群岛,是挪威最北界国土范围的属地,它坐落在欧洲大陆北方,于挪威大陆与北极点两者之间。

位于北冰洋上,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

以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为最大,约占总面积的一半,首府朗伊尔城在该岛西岸。

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居民约30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外领地
中国自古以来由于战争缘故,版图收放不定。

但是,以中原为核心的位置从来没有动摇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由于封建王朝的封疆锁国,失去了向外扩张的机会。

本词条介绍中国在二战以后的飞地与海外领地或属地。

二战过后中国在南极、北极建立了科考站,从属地的角度上去理解,虽然这些科考站占地面积不大,也算是属地。

另外,波利尼西亚罗弗迪尔维尔岛的南极科考补给站,虽然非主权所有,但是为中国所控制。

所罗门群岛鲁斯群岛中的比卡齐克亚岛,东经165.3度,南纬11.7度.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
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侧,是英联邦成员之一。

共有超过990个岛,陆地总面积共有28000平方公里。

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太平洋的转折点所在地。

中国在此建有卫星探测和气象基地,中国在附近海域探测到的深海锰矿资源属中国政府所有。

罗弗迪尔维尔岛位于土阿莫土群岛,位于太平洋中南部法属波利尼西亚东部岛群,西经144度,南纬18度,由80多个珊瑚环礁组成。

陆地面积900平方公里。

人口8540,常受飓风袭击。

产磷灰石、椰子和珍珠等。

1844年起被法国占领。

中国在临近的波利尼西亚罗弗迪尔维尔岛建有观测中心,是前往南极考察的远洋轮往返徒中的补给站,虽然非主权所有,但是为中国所控制。

虽然前面说的很像那么回事但这条信息是假的,图阿莫图群岛中并没有这一名称的岛屿图中所示岛屿名称东北部三岛左至右依次为拉拉卡环礁,卡迪吾环礁,马克莫环礁。

中间三角形小岛图阿纳凯环礁,西迪岛,泰普陀。

西南部三个小岛法卡拉瓦环礁,法艾特环礁,塔哈捏阿环礁。

中国北极科考站位于北纬78.55度,东经11.56度,在实际的地理位置上,它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

新奥尔松是北极科考的热土,与中国北极科考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科考站。

中国站落成后,是北极地区的第8座国家科学考察站。

北极黄河站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

北极科学考察主要针对北极这一特殊区域开展,这就在国际法方面涉及了周边国家的相关法律和通行的国际法,其中最重要的相关法律就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即《斯瓦尔巴条约》)。

于1925年8月14日生效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规定,缔约国在"承认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拥有完全主权"的前提下,可以享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域及其领水内的捕鱼、狩猎权,开展海洋、工业、矿业、商业活动的权利和在一定条件下开展科学调查活动的权利。

所以尽管北极所有陆地分属8个环北极国家,但中国作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缔约国,完全拥有条约中规定的包括科学考察在内的相应权利,这使中国在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具有了法律依据。

新奥尔松是北极科考的热土,与黄河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科考站。

黄河站落成后,是北极地区的第8座国家级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科考站总共有四个,分别是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位置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

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

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

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的气温据1985年以来观测资料表明:夏季代表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3℃,最高为11.7℃,最低为-2.7℃;冬季代表月七月份平均气温-8℃,最高为2.6℃,最低为-26.6℃。

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以降雪为主。

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每年大风((17米/秒)日数在60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0.3 米/秒。

长城站现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

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越冬期间的主要常规科考观测
项目有:气象、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地震、电离层观测。

简称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中国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的拉斯曼谷陵上,建成了中国南极中山站。

站址距北京12553.160千米。

(69°22'24"S, 76°22'40"E)。

它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

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气象要素的变化与长城站差别较大,比长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

中山站年平均气温零下l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下36.4摄氏度;中山站地区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吹东南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降水天数162天,年平均湿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数要长城站多得多。

中山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连续白昼时间54天,连续黑夜时间58天。

中国在南极所建立的两个考察站都设有气象站,都已在世界气象组织注册,全年对各气象要素进行不间断的观测。

建筑和生活设施
中山站建站经过十年多次扩建,现也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和文体娱乐栋,以及发电栋、车库等。

中山站设有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分析仪器设备,可供科学考察人员对现场资料和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站上的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均配备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昆仑站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

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南极第3科考站命名为"昆仑站"已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本次主要建设236平方米的主体建筑。

该站为夏季站(12、1、2月的夏季开展科考),建设规模为558.56平方米,配备发电、水处理、交通和通讯等配套设施,可满足24名科考人员生活和工作。

该站可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学观测、冰下山脉地质钻探等科学观测计划。

3-5年后将逐渐建成为全年站。

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这是我国在南极建
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年平均温度-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今后不仅将成为中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中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新建的泰山站规模跟昆仑站大体相当。

它是一个三层高架结构,高度大概20多米,外形很像中国的一个灯笼的造型。

虽然室外温度滴水成冰,如果在泰山站的话,可以用供热系统的余热加热水温,能够使得队员们具备洗澡的条件。

当然不是像我们自己想象的那样,像家里一样想洗个热水澡就能洗,因为还必须考虑到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保护的问题。

除此之外,泰山站还会拥有一个很给力的厨房。

它是具备开火条件的,有专门的厨房,但是也不像我们这样可以随意烹饪咱们自己所吃的食物,主要还是对食品进行加热这样一个功能,就是对已经做熟的食品或者是对半成品进行加工加热的做法。

泰山是五岳之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南极新建的内陆站命名为"泰山站",蕴含坚实、稳固、庄严、国泰民安等寓意,代表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