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二、课程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英文直译是‎“the teach‎ing of Chine‎seto forei‎gners‎”。

因为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所以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三、课程教学目‎的(一)通过有关内‎容的讲授和‎讨论,使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以便将来指‎导教学实践‎。

(二)通过有关内‎容的讲授和‎讨论,使同学们全‎面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为将来开展‎研究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除了教授和‎讨论有关的‎具体内容以‎外,本门课程将‎贯穿着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将对一‎部分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本课程应加‎强理论的讲‎授,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将来才能进‎一步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

(二)本课程讲授‎时应注意各‎个部分之间‎及内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上要贯‎彻教学相长‎、百家争鸣的‎精神。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讲授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最新的学‎术观点。

(四)本课程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及建议学时‎分配本课程讲授‎一学期,共68学时‎,教授与课外‎练习、复习的时间‎比例不少于‎1∶1.5。

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本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安排三次作‎业,讲授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就本课程‎的内容中某‎个问题写一‎篇学期论文‎,字数要求在‎两千字以上‎。

七、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吕必松著。

(二)教学参考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主编‎。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修改版]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修改版]

第一篇:《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1.1读:掌握汉语的基本阅读技能,会细读、略读、浏览读、检索读,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A、普通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2%,无新语法点的语言材料,阅读速度为120-14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90%以上。

B、快速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4%,新语法点不超过2%的一般性语言材料,阅读速度为140-16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80%以上。

能借助词典认读部分汉语水平大纲的丙级词。

1.2写:听写速度达到15-18个汉字/分钟,抄写速度达到18_2 0个汉字/分钟,能写一般应用文,能把70%以上的授课内容整理成笔记。

一百分钟内能写出400字以上,句子通顺、意思完整、语法错误低于2%,汉字错误低于3%的记叙短文。

2、交际技能方面:有适应各种一般性交际场合的能力。

能够较快、较正确地听懂、领会交际对象的意图,能选择相应的词汇和语法形式较准确地表达自已的意思。

(二)阶段要求初级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三个教学阶段:1、语音阶段掌握汉语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声调,语流中的变调基本正确。

能正确地拼写、标调并读出,正确率为90%以上。

掌握儿化韵、词重音、句重音、语调、语气,能进行简单的会话。

能正确地辨音辨调,听懂简单的对话及少量课堂用语。

能认读200左右汉字,书写时笔顺、笔画基本正确。

2、第二阶段2.1语言知识方面:2.1.1语音:掌握词重音、句重音、儿化韵,字、词、句发音基本准确,语调、语气基本正确。

2.1.2词汇:学习《词汇大纲》规定的1级词(1000个),掌握常用义项和用法,掌握95%以上。

2.1.3语法:学习《语法大纲》规定应学的语法项目。

掌握95%以上。

2.1.4 汉字:会认会写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所规定的甲级字(800个),初步掌握其中90%以上汉字的偏旁部首,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2语言技能方面:2.2.1听:能听懂没有新语法现象,语速为140_160个/分钟,新词语不超过1%的语言材料,2.2.2说:能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会话,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词重音、句重音及停顿准确。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引言外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为了规范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及其重要性。

目标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系统的学习框架,使他们能够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能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通过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汉语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内容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音和拼音系统学习汉语的第一步是掌握正确的拼音系统。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拼音音节、声母和韵母,并提供相应的练习和测试。

词汇和句型学习词汇和句型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提供相应的词汇表和句子练习。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学习汉语的关键。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汉语语法规则,并提供相应的讲解、练习和测试。

通过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学生可以正确地构建和理解汉语句子。

听、说、读、写技能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训练和评估。

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化知识教学大纲应包括学生需要了解的汉语文化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汉语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重要性制定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规范教学教学大纲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和系统。

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方向,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

评估学习效果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中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6.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7.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 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 “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范文大全)[修改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范文大全)[修改版]

第一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课程编号:55762204 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

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

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法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总学时: 72学时学分: 4学分适用对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课程包括对外汉语教学论、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语言语技能训练等三个部分。

系统介绍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以及言语技能训练的内容、目标、原则、方法和技巧等,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辅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1、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训练两大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实践运用。

通过课程的讲授和训练,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音、汉字、语法、词汇等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并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听力、会话、阅读、书面表达等汉语言语技能训练的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掌握基本训练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切实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2、课程教学目标(1)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第二语言教学法相关理论,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从宏观上把握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目的.了解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密切关系;了解不同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在此方面所作的研究;掌握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特点、优缺点,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影响。

(2)基本知识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的学习,使学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深入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特点;理解教学原则,全面把握语言要素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并掌握常用的教音、正音、词语释义、以及汉字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模版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模版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模版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模版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门热门学科。

为了规范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模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四个方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模版。

一、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从初级到高级逐渐提高。

初级阶段的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简单的日常交流,了解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中级阶段的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交流,理解简单的文章;高级阶段的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运用流利的汉语进行深入的交流和阅读。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水平来确定。

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划分。

在听力方面,可以包括日常对话、新闻报道、电视剧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在口语方面,可以包括日常交际、辩论、演讲等不同形式的练习;在阅读方面,可以包括短文、新闻、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在写作方面,可以包括日记、作文、论文等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模版还应该明确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直接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

直接教学法注重语言的形式和规则,适用于初级阶段;交际教学法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适用于中级阶段;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适用于高级阶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四、评估方式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模版还应该明确评估方式。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口语表达等多种形式。

考试可以用来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掌握程度;作业可以用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口语表达可以用来评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评估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模版的制定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框架。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大纲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专门为教授非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所设计的一门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运用和掌握汉语词汇。

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有效地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汉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汉语词汇进行表达。

3、使学生掌握汉字的读写技巧。

4、培养学生的词汇自学能力和对汉语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汉语词汇基础知识:包括汉字的起源、构成、发音和含义等。

2、常用词汇讲解:选取常用词汇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词义、用法、搭配等。

3、词汇扩展:通过词根、词缀等手段,引导学生扩展词汇量。

4、词汇运用:设计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词汇。

5、文化解读:通过词汇教学,渗透汉语文化,增强学生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四、教学方法1、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图片和实物教学:利用图片和实物,形象地展示词汇的含义。

3、情境模拟: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词汇的运用。

4、游戏教学:通过设计有趣的词汇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5、学生主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开展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评估与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

2、作业与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定期测验,检查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3、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的利用1、教材与参考书: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词汇教学内容。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如在线课程、学习社区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

4、文化活动:组织文化活动,如汉字书写比赛、汉语演讲比赛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安排与课程进度1、教学阶段划分:将课程分为入门、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逐步提高学习难度和要求。

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大纲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大纲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汉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拓宽职业发展机会或者纯粹的兴趣爱好。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大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语言基础是学习汉语的基石。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

语音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学习者应该能够准确地发音,并且能够听懂和模仿常见的口语表达。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者应该掌握常用的词汇,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语法是语言的框架,学习者应该了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并且能够正确地构造句子。

在教学大纲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语言基础层次,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其次,文化背景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学习者应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教学大纲可以包括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同时,教学大纲还可以引入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例如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礼仪习惯等,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再次,交际能力是学习汉语的核心目标。

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与中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交际技能和策略。

交际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习者应该能够听懂和理解他人的意思,并且能够用准确、流利的汉语进行口语表达。

交际策略包括交际中的应对和沟通技巧,学习者应该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便更好地与中国人进行交流。

最后,教学大纲还可以包括一些实践活动和评估方式。

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参观中国历史遗迹、观看中国电影、与中国人进行交流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口语演讲等形式进行,以便评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能力发展。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语言基础、文化背景、交际能力以及实践活动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本科学生设计的一门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技巧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二、课程目标:1.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学执行、教学评价等;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教学团队协作效能。

三、教学内容: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概念与理论(200字):-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2.对外汉语教学原理与方法(800字):-对外汉语听说教学方法;-对外汉语阅读写作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

3.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800字):-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与使用;-教学评价与反馈。

4.对外汉语教学实践(200字):-学生教案设计与实施;-分组合作与互助学习;-教学反思与提升。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期末项目(40%):学生需设计一堂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并进行实际教学演示。

六、教材参考:1.《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朱小曼,吴树战著)2.《对外汉语教程教学设计》(白岩著)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谷长厚著)七、其他要求:1.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2.学生需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项目;3.学生需认真准备期末项目,并按要求进行实际教学演示;4.学生需遵守教学纪律,尊重他人观点,保持课堂秩序。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The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一、课程目的、任务:本课程主要讲授外国(欧美)文学史及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特点、名家名作、思潮流派有一个清晰和基本掌握。

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外国文学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中外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广博,但课时极其有限,考虑到我国外国文学教研现状,重点仍放在欧美文学,对亚非文学只作简略的知识性介绍。

教学内容涉及中国之外的欧美各国文学发展史,通过重要作品分析加深对文学流派、思潮的理解。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以时间为经,以思潮或重点作家及“经典”作品为“纬”,在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发展概貌的基础上,分析评述各文学主潮时期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或某一时代精品),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授课时兼顾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文学的相互影响和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在方法上,穿插不同观点的争鸣、补充背景内容,课后提供讨论和探究活动的建议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安排研究课题并分组展示,课余时间进行影视观摩。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陈建华主编:《插图本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德国文学史》余匡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督教哲学》尹大贻四川人民出版社《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朱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平时成绩占40%,采用课堂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60%。

六、讲授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世界文学发展整体脉络及特性第二节二希传统第二章古代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希腊文学第三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第三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但丁《神曲》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意大利文学、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第三节英国文学第四节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评析第五章十七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古典主义文学第三节莫里哀及其作品评析第六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德国文学第三节歌德及其作品评述第七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英国文学第三节俄国文学第四节法国文学,雨果及作品评析第八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英国文学,狄更斯及作品评析第三节俄国文学第四节法国文学,巴尔扎克及作品评析第五节女性作家及作品评析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美国文学第三节法国文学,萨特及作品评析课程名称:中国民俗学(Chinese Foiklore)一、教学目的、任务:熟悉民俗学科在国际人文学科中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民俗为内涵的民间传承性生活文化在中国国民现实生活的影响和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

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

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编码】3B010258 【课程类别】必修课【学分数】2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学时数】34 【编写日期】2012-06-26一、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相关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各种流派,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能针对汉语的特征和教学对象,科学地设置课型,更好地选择、分析、利用教材,设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技巧,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总论2学时(理论讲授)主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要求:一、掌握外语教学法背后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二、熟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三、了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同“英语教学”比较相似还是跟“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相似。

为什么2.列出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分若干小组,互相交流。

3.要求学生阅读《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谈谈自己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

(二)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4学时(理论讲授3学时+实验实践1学时)主要内容: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一、掌握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二、熟悉各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三、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应用不同教学法流派的理论。

重点、难点:各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及其选择和应用。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1.有人常用“钟摆”来比喻教学法流派的变迁,你对这个比喻有什么看法2.找一本英语教材,然后分析一下这本教材采用了什么教学法。

(三)第三章语言教学的过程与原则2学时(理论讲授)主要内容:1.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2.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3.课堂教学一般过程;4.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一、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五大环节、四项基本原则;二、熟悉五大环节的具体操作和灵活运用,四项原则的具体贯彻;三、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重点、难点:五大环节的具体操作和灵活运用,四项原则的具体贯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请同学回忆一下,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的基本流程是怎么样的2.你喜欢老师“满堂灌”吗为什么活动:1.把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阅读课本P35-P38的内容,然后,每组选一个同学分别来向全班解释什么是“教学单位”,什么是“教学环节”,什么是“教学步骤”,什么是“环节”。

要求适当举例说明。

2.观看对外汉语教学录像(小班课和活动课),分析他们在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原则(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四)第四章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对象2学时(理论讲授)主要内容:1.教材的选择;2.教材的处理;3.教学对象。

教学要求:一、掌握教材选择处理原则和方法、教学对象分析的具体内容;二、熟悉不同类型的教材、不同类型特征的学习者;三、了解学习者的分类,并能综合分析。

重点、难点:学习者的分类与综合分析。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请介绍一本你认为比较好或者比较喜欢的英语教材,并说明为什么。

2.欧美学生对学习汉字常有畏难情绪,你有什么办法吗活动:1.给学生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目录(上面有非常多的教材),请学生分组讨论面对众多教材,应当如何选择,可请学生们列出选择教材的思路。

教师然后总结选择教材时应考虑的因素。

2.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给一本对外汉语教材,让学生翻阅,然后汇报该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体系。

3.利用网络查找:目前来华留学生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

下次课做个简单汇报。

(五)第五章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4学时(理论讲授3学时+实验实践1学时)主要内容:1.课堂教学的准备;2.教案的撰写;3.组织教学;4.文化导入与跨文化意识培养;5.课堂活动与课外实践。

教学要求:一、掌握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教案的撰写、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二、熟悉教案撰写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三、了解教案撰写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

重点、难点:教案撰写实践和组织教学。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假设你是一个老师,你在备课的时候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列出你们认为重要的方面。

2.给学生复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中的部分教案,请学生讨论教案的构成要素。

教师总结。

3.选择一本对外汉语教材,看看教材中有哪些文化内容,教材是怎么处理的观看对外汉语教学示范录像,分析讨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方法。

(六)第六章阅读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6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课堂实践2学时)主要内容:1.阅读的过程与特点。

2.阅读课的课型特点及阅读训练的原则。

3.汉语阅读的主要技能。

4.汉语阅读技能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5.观看教学示范DVD“阅读课”。

6.阅读训练微型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一、掌握阅读的过程与特点,阅读课的课型特点及阅读训练的原则,汉语阅读的主要技能,汉语阅读技能训练的方法与技巧;二、熟悉精读课和泛读课的课堂教学要点及操作方法;三、了解对外汉语精读课和泛读课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阅读课的课型特点及阅读训练的原则,汉语阅读的主要技能,汉语阅读技能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汉语阅读技能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你觉得精读课主要教什么可以回忆一下你的英语课。

2.结合杨惠元著《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中附录二:综合课教案中词汇教学部分的内容,来分析一下杨老师在词汇教学中用了那些方法。

3.崔永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书中有一个泛读课的教学案例,请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谈谈泛读课和精读课的区别。

(七)第七章口语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4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实践2学时)主要内容:1.说话技能及其训练内容。

2.口语课的课型特点及口语训练的原则。

3.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方法。

4.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法。

5.观看教学示范DVD“初级口语”。

6.口语训练微型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一、掌握口语技能及其训练内容,口语课的课型特点及口语训练的原则,口语表达技能和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法;二、熟悉口语课的课堂教学要点及操作方法;三、了解对外汉语口语课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口语课的课型特点及口语训练的原则,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方法,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法。

难点: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发给学生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提高篇)和《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下),请学生谈谈看了教材,谈谈这两本教材的区别。

2.在你的中学时代,有没有口语课你的口语能力有没有提高怎么提高3.请班里英语口语最好的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提高口语的。

4.一个英语口语很好的人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5. 找一篇口语课文,按照培养交际能力的要求来设计教案。

(八)第八章听力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4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实践2学时)主要内容:1.听话的心理过程及心理特点。

2.听力课的课型特点及听力训练的原则。

3.听力技能的内容。

4.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5.现场观摩对外汉语听力课。

6.听力训练微型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一、掌握听力的心理过程及心理特点,听力课的课型特点及听力训练的原则,听力技能的内容,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与技巧;二、熟悉听力课的课堂教学要点及操作方法;三、了解对外汉语听力课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听力课的课型特点及听力训练的原则,听力技能的内容,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

难点: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留学生住在中国,每天听到的都是汉语,那么有必要专门开一门听力课吗列出你赞成或者反对的理由。

2.回顾你自己的学习英语的经历,你认为造成你听不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把他们排序。

3.你同意听力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吗有没有例子能证明4.想一想你上英语听力课的经历,听了今天的课后,你有什么收获5.如果要你做一个总结,你认为在听力教学中,特别重要的5项重要内容是什么跟同学交流一下。

(九)第九章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4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实践2学时)主要内容:1.汉语书面语表达的性质。

2.汉语书面语表达的内容。

3.汉语书面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4.书面语表达训练微型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一、掌握汉语书面语表达的性质、写作的理论基础,汉语写作的内容,写作教学的步骤,汉语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二、熟悉写作课的课堂教学要点及操作方法;三、了解对外汉语写作课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汉语书面语表达的内容,汉语书面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汉语书面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想想你对写作的态度。

当你听说要写作文时,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你认为你对于写作的态度和你学习写作时的态度一样吗2.你用英语写过作文吗跟你用中文写作文有什么不同你的英语老师教作文跟中文老师教作文有什么不同想想你的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

3.有人认为,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主要是帮助留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用得着,其他诸如“命题作文”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你对此怎么看4.学完本章以后,能否设计出一些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十)第十章测试2学时(理论讲授)主要内容:1.测试的基本原理。

2.测试与教学的关系。

3.测试的一般分类及作用。

4.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测试项目。

5.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特点及步骤6.命题的要点及方法教学要求:一、掌握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与教学的关系、测试的一般分类及作用、主要测试项目、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特点及步骤、命题的要点及方法;二、熟悉测试的分类、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特点及步骤;三、了解对外汉语测试命题的要点及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测试的分类,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特点及步骤难点:命题要点和实践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1.给学生看汉语水平考试的试卷,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介绍基础、初中等、高级、新版、商务汉语考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