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
关于日本饮食文化
![关于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8cde7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5.png)
关于日本饮食文化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在饮食上和中国有什么区别呢?日本的饮食有什么特色所在呢?下面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日本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吧!日本饮食文化特色先付:即小酒菜(おつまみ,酒のさかな)。
口味以甜、酸、咸为主,份量最小,口味多样。
比如纳豆、盐渍墨鱼、醋拌藕、海黄瓜等。
通常在饭菜之前的饮酒时食用。
前菜(ぜんさい):即冷菜(オードブル)。
可以单上,也可三、五种拼盘上,比如水果拼盘、凉豆腐、胡萝卜等。
通常在饭菜之前食用。
先碗:即清汤(すまし,吸の物),即饭前上的汤。
—般用木鱼花头遍汤制作,配上葱丝蒜片等,清澈见底,口味清淡。
刺身(さしみ,つくり):即生鱼片,日餐中的主要菜式。
用料主要有金枪鱼(まぐろ)、鲷鱼(加级鱼,たい)、偏口鱼(かれい)、鲭花鱼(さば)、鲈鱼、虾、贝类等,以金枪鱼、鲷鱼为最高级。
—般配白萝卜(大根,だいこん)丝或泥、苏子叶、苏子花、菊花、辣根(日本芥末,からし粉)上桌。
吃法上有的蘸酱油,有的在酱油里放柠檬汁、菊花叶等;也有蘸用清酒泡红酸梅的汁,加上点辣根,甜、酸、麻辣,口感独特。
讲究的蘸汁要根据鱼的种类,比如以海鳗配爽口味浓的梅肉酱油,肉质肥嫩的鲁鱼切薄片配以萝卜泥、葱丝、紫菜,蘸食酸酱油,鲜嫩可口,别有一番滋味。
若是熟食反而没有味道了。
煮物:即烩煮料理。
指两种以上材料配置放在—起的菜,煮制后分别保持各自的味道。
这种做法出自关西—带。
用合乎时令的蔬菜,加上木鱼花汤、淡口酱油、酒,微火煮软,煮透,口味—般甜口,极清淡。
烧物:以明火或暗火烤制,有焦香味,常见的如烤鸡、烤肉串、烤鳗鱼、盐烤刀秋鱼、烤土豆、烤火腿肠、酱汁烤牛肉等。
扬物:即炸菜,有些地方称为“唐扬”,主要是炸天妇罗(天(てん)ぷら)。
用面糊炸的菜统称天妇罗,据说烹制方法源于中国,名字来自荷兰。
海鲜制的天妇罗以虾为冠,过少可以用蔬菜的根、茎、果实、叶及菌类,即炸青菜。
天妇罗挂糊越薄越好、越热越香,最好现炸现吃。
吃时配以天妇罗汁、萝卜泥、柠檬,外酥脆里软滑,清甜,是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日本料理。
对日本饮食文化的感想800字
![对日本饮食文化的感想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109311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9.png)
对日本饮食文化的感想800字
日本饮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日本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日本的饮食文化拥有很多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注重美食的品质,以及把品质放在首位。
日本的美食不仅仅是美味可口,同时也注重美观,精致,把色彩,形状,口感等多种要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食物更加精致美味。
日本的饮食文化还注重食物的搭配,比如日本的传统料理“寿司”,以酱油,米饭,鱼肉,蔬菜等多种食材搭配制作出来的,每一样食材都是精心挑选的,搭配的技巧很高,能够让食物的口感更加丰富,更加美味。
日本饮食文化还注重食材的新鲜度,日本人很重视食材的新鲜度,一般情况下,食材都是当天采购,当天做,当天吃,这样才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度,这也是日本饮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此外,日本饮食文化还注重烹饪技巧,日本人烹饪技术很高,不仅可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还可以把食材的口感发挥到极致,让食物更加美味。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也体现在餐桌礼仪上,日本人非常注重餐桌礼仪,不仅要求尊重长辈,还要求尊重客人,不仅要礼貌的与客人交谈,还要礼貌的表现出来,这也是日本饮食文化中很重。
日本的饮食文化论文
![日本的饮食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36d0b9a5e9856a561260a2.png)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日本的饮食文化---- 00000000000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
在日本,无论是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几千年政治、历史、文化的发展,它又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日本;饮食文化;传统饮食;日本料理“饮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饮食中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
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都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大米是主要食物之一,但受到地理、文化、宗教、历史各方面的影响,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改良,日本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虽然同为东方国家,吃饭时同样使用筷子,恐怕还是有很多人对日本的饮食文化不太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日本饮食的基本特征及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日本料理。
一、日本饮食的特征(日本食の特徴)日本饮食文化有三大特点。
第一,食物是一切文化的基础。
在饮食文化方面,作为“世界第一的杂食族”,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是很值得探究的。
它能反映日本人的精神结构、社会结构及认识事物的方式,反映日本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色。
第二,日本饮食特色是“生”和“鲜”。
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最丰富、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
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
第三,其饮食特点是“追求造型美”。
日本饮食讲究“艺术性”和“优雅感”。
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牡丹饼,以及州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等等。
最近几十年,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剧烈的变化莫过于日常饮食。
今天的日本,随着人们口味的多样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影响,各种食品充斥市场,烹调方式也各有千秋。
二、日本料理的种类(日本料理の種類)日本料理,有关西菜和关东菜之分,关西料理是以京都和大阪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菜系。
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总结
![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a896109b6648d7c1c746e8.png)
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总结一、日本饮食文化日式汤和其他的液体菜肴要直接从碗里吸吮。
尽管在日本吃面可以发出咂咂的声音,但喝汤时不允许发出这种声音,而且直接用碗喝,不用勺,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品味汤汁的味道。
吃天妇罗和生鱼片这类食物时需蘸汁,这时应一手把着盛酱油的碟子,一手执筷把食物夹起蘸汁。
不要将菜蘸大盘里的酱油,而要先把酱油倒在小盘中,一次倒一点,省着点用。
与西方菜肴不同,日本菜相对来说很少用汁浸泡,浓汁浓味吃不出所以来。
如果需要的话,日本人常像西方人那样把酱油浇在食物上,吃饭时先吃完碗里的饭再盛,吃多少盛多少。
人们几乎看不见日本人边走边吃,即使像冰激凌这样无伤大雅的食品也一样。
日本人认为那种边走边吃的习惯很不符合礼节。
人们买了食物或快餐,常常是找一个地方坐下吃完。
不要自己把酒杯添满,别人会为你做这件事。
你的任务不在于你自己的杯子,而是坐在你邻座人的杯子。
这样做有利于团结,促进形成社会团体,无论在朋友之间还是同事之间。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气氛随和且轻松,同行顾客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
如果一群人去喝酒的话,第一杯要等大家举杯说“干杯”后才能喝。
二、日本饮食文化特点要谈日本的食文化,就不能不提到日本的大酱汤。
在日本流传着一句话:“大酱汤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那么,什么是大酱汤呢?为什么大酱汤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呢?日本人为什么爱喝大酱汤呢?原来,大酱汤是日本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它起源于镰仓时代,那时候只有武士才能喝。
直到室町时代末期,大酱汤才登上了普通百姓的饭桌。
大酱汤的做法是先把水烧开,然后放入自己喜欢的配料。
配料可以是豆腐、滑子蘑,也可以是海藻、蛤蜊等海产品,还可以是蔬菜和肉类等等。
总之,根据家庭的不同,大酱汤里放入的配料也不同。
配料不同做出的酱汤的味道就不同。
“大酱汤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这句话也就由此而来。
放入配料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放入大酱了。
这时候要注意的是:放入大酱之后千万别再让酱汤沸腾,因为酱汤如果再一沸腾的话,酱的香味就会挥发,酱汤的香味也会因此而减少了。
日本的饮食文化
![日本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9b1d91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2.png)
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的饮食文化3篇日本的饮食文化1日本食物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近年来,日本食品已尽人皆知,世界闻名了。
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生鱼及肉质鲜嫩之炸暇,更有部分游客已作好准备去日本一嗜各种各样之日本传统美食,享受日本美食已是阁下一生之中最难忘事之一。
饮食习惯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
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夜生活日本人习惯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去喝酒。
在大都市内的娱乐中心区,到处都有酒吧、的士高及夜总会。
日本的酒类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
在夏天,部分百货公司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大量游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那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
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加水(Mizuwari)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制及进口的餐酒。
在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供应。
烧酒: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
饮酒的礼仪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气氛随和且轻松,同行顾客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
如果一群人去喝酒的话,第一杯要等大家举杯说“干杯”后才能喝。
日本的饮食文化2日本料理,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素有主食与副食之分。
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
日本菜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味道鲜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腻,很多菜都是生吃。
更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加工精细,量少质高,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
精美的餐具使人在用餐时,不光满足了饮食要求,还仿佛同时又欣赏了一件件艺术品,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自古以来,日本料理就被称为“五味五色五法之菜”。
“五味”是指甜、酸、辣、苦、咸;“五色”是指白、黄、红、青、黑;“五法”则是指生、煮、烤、炸、蒸的烹调法。
2023年日本的饮食文化分析报告
![2023年日本的饮食文化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6b36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c.png)
06
国际化对日本餐饮业的影响与挑战
国际化趋势
1.西式快餐在日本快速普及,展现国际化趋势
2. 快餐行业的增长:根据食品产业报告,过去十年间,日本的快餐业务规模增长了约35%,其中西式快餐销售额占据重要一部分。
3. 西式快餐店数量的增加:根据日本餐饮协会的数据,目前在日本各地开设的西式快餐店数量已经超过了1.3万家,其中以汉堡店、意式面馆和墨西哥快餐为主导。
1. 餐饮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也推动了新的创新需求。例如,中国的日本料理博览会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次参观,促进中日餐饮创新交流。据统计,博览会参展企业数量和新产品发布数量在过去五年间翻倍增长。
1. 中日餐饮创新的结合,产生了一系列受欢迎的新品类。例如,日式快餐店和中日混搭餐厅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其中日式快餐店的数量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近200%。
2. 食材多样性:日本以其丰富多样的食材而闻名。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日本拥有4,900多种食材,其中包括鱼类、肉类、蔬菜、水果等。这些日本特色的食材不仅满足了本地人的需求,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往品尝。
3. 健康意识:日本的饮食文化注重健康和平衡的饮食方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日本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日本人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例如,他们的传统菜肴通常包含大量的蔬菜、海产品和豆类,且重视食物的色、香、味等方面的均衡。这种健康意识的饮食方式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日本餐饮业的: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
科技进步对餐饮业的挑战与竞争
挑战与竞争
Challenge and Competition
文化交流与创新
1. 受到日本动漫、电影等文化产品的影响,中国日本餐厅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的日本餐厅数量自2005年至2021年增长了超过500%,达到了约20000家。
完整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
![完整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32daae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f.png)
完整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日本,这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
从精致的寿司到热气腾腾的拉面,从传统的和果子到新鲜的刺身,日本的美食世界令人陶醉。
日本饮食文化不仅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品质,还强调烹饪的技巧和美学,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
日本饮食的特点之一是对食材新鲜度的极致追求。
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丰富的海产资源为其提供了大量新鲜的海鲜。
无论是在市场还是餐厅,新鲜的鱼、虾、贝类总是备受青睐。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日本人通常会在当天采购并尽快烹饪食用。
这种对新鲜度的执着,使得日本的海鲜料理成为世界美食中的瑰宝。
寿司,无疑是日本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它以简单而纯粹的形式展现了日本料理的精髓。
寿司师傅精心挑选优质的米饭和新鲜的生鱼片,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一份好的寿司,米饭的温度、酸度和硬度都恰到好处,生鱼片的切割和摆放更是一门艺术。
除了常见的握寿司,还有卷寿司、太卷等多种形式,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刺身,即生鱼片,是日本料理中另一种重要的美食。
新鲜的鱼肉被切成薄片,搭配芥末和酱油食用。
刺身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金枪鱼、三文鱼、鲷鱼等。
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品尝刺身时,人们可以感受到鱼肉的鲜嫩和细腻。
除了海鲜,日本的蔬菜料理也别具特色。
天妇罗就是其中之一,将蔬菜和海鲜裹上面糊炸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部鲜嫩多汁。
还有各种煮物,如煮萝卜、煮南瓜等,通过慢煮的方式保留了蔬菜的营养和原味。
日本的主食也丰富多样。
米饭是日本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其烹饪方式讲究,口感软糯。
拉面则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快餐美食,浓郁的汤头、劲道的面条和丰富的配菜,让人回味无穷。
乌冬面也是常见的面食之一,粗粗的面条搭配独特的酱汁,别有一番风味。
在日本饮食文化中,餐具和摆盘同样重要。
精美的餐具能够提升用餐的氛围和享受。
食物的摆放注重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甚至在一些高级餐厅,食物的摆盘如同一件艺术品。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9c73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3.png)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日本饮食文化简析日本饮食文化自古以来便深深烙印在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之中。
其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来不断演变和变革。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不仅彰显在精美的料理中,也体现在饮食礼仪、食材的采选、调味和配合上。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简析一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日式料理的特点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就是寿司和刺身,而寿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
中国在公元7世纪时借助船只之后便开始向日本输送寿司和寿司制作技术,至于刺身则是在日本地区独有的食品。
日本人十分注重食物的颜色、口感和味道,所以日式料理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刀工和香料。
日式料理讲究“色、香、味、形”四维,往往要求食材烹调的效果色彩鲜艳、气味宜人、口感独特、造型美观。
这些原则不仅应用在寿司和刺身上,也体现在其他家庭料理中。
例如日本的著名组合套餐“日本料理定食”就体现了“色、香、味、形”四维理念,每种菜品都保证了口感鲜美、香气逸散、色泽艳丽和造型美观。
二、饮食礼仪日本饮食文化十分重视饮食礼仪,对餐桌上的行为和礼仪有着详细规定。
例如,日本人在吃饭时一定要用筷子,而不能用刀和叉,还要控制用筷子的手的方向,不得向人指出或者看着自己手部动作。
另外,日本人在吃饭时,经常会由最年长的人带头,开场白,然后由其他人相继献上礼物。
在吃饭的途中,日本人还注重各种饮料和饮料器皿的使用方法,例如在饮用日本茶时,要使用日式茶具和盛放茶叶的瓷碗。
三、食材的采选,调味和配合日本饮食文化十分注重食材的采集和选择。
他们选择的原则是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
例如,日本人会选择在季节生长的蔬菜、水果和海鲜,这样做烹调出来的菜品会更为美味。
除了食材的选择外,日本人还注重调味和配合。
他们通过调味让单一的食材味道更为丰富、鲜美。
比如糖、盐和酱油是日本料理三大调味品,它们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烹调菜品中。
另外,日本人还强调食材与食材、菜品与菜品相互配合,才可制造出色、香、味、形鲜明的佳肴。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c378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4.png)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日本饮食文化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一种饮食文化。
它非常讲究食材的新鲜、色彩的搭配和味道的独特。
同时,日本饮食文化也十分注重餐桌礼仪和食用方式的规范。
在这篇论文中,将会探讨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影响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和食”(Washoku)的传统。
和食是指传统的日本饮食模式,它由主食(通常是大米)、汤、主菜和副菜组成。
这种饮食模式强调平衡、多样性和节俭,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营养均衡。
此外,和食还强调食物的季节性和新鲜度,以确保最佳的食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餐桌礼仪和食用方式的规范也是该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在日本,人们会用筷子来进食,同时会有一些特定的规矩来遵循,比如不把筷子插进饭中、不直接用筷子拿食物等等。
这些规矩体现了对食物和食用过程的尊重,也给人们的用餐带来了一种仪式感。
日本饮食文化不仅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也对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日本料理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寿司、天妇罗、炸鸡等传统的日本料理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美食。
其次,日本饮食文化的影响也可以在其他国家的饮食中看到。
比如,在许多国家的餐厅中,人们可以找到日本风味的菜肴。
此外,日本饮食文化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日本人注重优雅和清洁,这也体现在他们对饭菜的处理中。
日本饭店的入口处会摆放洗手岩,以及放有纸巾和漱口杯。
这些细致的设计和关注细节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对饮食的态度,也反映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传统价值观。
综上所述,日本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闻名于世。
和食的传统模式、对食材的尊重和做工的精细、餐桌礼仪和食用方式的规范,都是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日本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并将其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fc181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1.png)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拥有丰富独特的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以新鲜、简约、精致的特点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日本饮食文化的浅析。
首先,日本饮食文化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
日本人注重食物的原始滋味,追求一种自然的食欲。
他们追求食材的新鲜度,尽可能只在最好的季节食用特定的食物,以确保食物的原汁原味。
例如,日本人烹饪海鲜时,他们一直坚持使用最新鲜的海鲜,以确保食物的味道和质量。
其次,日本饮食文化注重餐具和摆设的精致。
日本人认为吃饭是一种艺术,食物的摆设和餐具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的餐具通常是精致而古雅的,例如用于盛放饭菜的盖碗和木碗等。
此外,日本餐桌上还经常摆放一些精美的花朵和盆栽,以增添餐桌的美感。
再次,日本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平衡和谐的饮食。
日本人认为饮食应该是新鲜、简约、均衡的。
他们尽量保持膳食的平衡,融入多种食材,并确保膳食中含有适当的营养。
日本人通常在餐桌上摆放各种颜色鲜艳的食物,以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同时,日本人注重餐前餐后的清洁,认为这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内外平衡的重要一环。
最后,日本饮食文化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传统料理。
寿司、刺身、日式火锅、烧肉等都是代表日本口味的传统料理。
这些料理不仅在日本本土享有盛誉,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总体而言,日本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新鲜、简约、精致的特点闻名于世。
对于日本人来说,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更是一种追求艺术和精神满足的途径。
通过对食材的选择、餐具和摆设的精致、饮食的平衡和谐、传统和仪式感的注重,日本人将饮食文化打造成了一门艺术。
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珍视。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b465c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e.png)
日本饮食文化
会席料理
随着日本普通市民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料理店,形成了会席料理。可能是由本膳料理和怀石 料理为基础,简化而成的。其中也包括各种乡土料理。会席料理通常在专门做日本菜的饭馆里可以 品尝到
日本饮食文化
桌袱料理
桌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桌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 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的饭菜都放在一张桌子文化
和食的食材新鲜多样,装盘贴合自然风物,并且被认为能体现四季的分明、地理多样性以 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营养均衡,也与正月、插秧等传统节庆密切相关,代表了日本 独有的价值观、生活样式和社会传统]。由于日本人深信食材有各自最佳时令(日语称“旬 ”╱しゅん),加上日本在四季均产出不同的农作物,因此日本料理经常会因照该季节的时 令农产物而有所不同。日本料理店在不同季节的菜单也会有微妙的变化,例如春天竹笋当 造,就会有若竹煮
日本饮食文化
特点三:喜欢清淡
日本饮食清淡,日本料理素以清淡、少油为特点,日本人不喜欢吃高脂肪食物
因此,做菜不用或 少用油,以生、烤 、煮、以及煎为主
日本人非常喜欢吃 腌制物,如酱菜或 者酱拌的食品
第二,会让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滑 第三,有利于身体排毒 第四,可以提高寿命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和会席料理
日本饮食文化
特点一:喜欢“生”和“鲜”
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最营养的,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是最旺盛的时期,任何生物的最 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和各种植物,而且生吃鸡蛋, 生吃鱼、肉。因为,能生吃的东西必然是新鲜的东西;反过来说,唯有新鲜的东西才能生吃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e6fcc19ec3d5bbfd0a74ef.png)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1、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
存在决定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
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
同时,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日本民族灭绝。
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
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
他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
为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
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
正如大家所知,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
日本人崇敬的圣德太子就极为重视"和",在他主持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
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
加之日本平原少,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
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
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
这就酿就了日本菜肴少加工而吃生鲜的特点。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
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
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
这也符合日本的情况。
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
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
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
[日本,饮食文化]浅析日本的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浅析日本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b2f1eec376baf1ffd4fadbd.png)
浅析日本的饮食文化【摘要】“民以食为天”,因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中国璀璨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文化发根于中国,饮食文化或多或少也一定受到中国的影响。
本文就日本的饮食文化做了简单的概括。
【关键词】日本饮食特点习惯一、日本饮食的特点自古以来,日本不断从中国学习文化,有科学技术,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
这自然和当时中国的强盛密切相关。
在现在的日本料理中不难发现很像中国菜的“野菜炒め”。
崇拜并学习强者似乎是日本的特色。
到了近代,中国逐渐没落,西欧逐渐强盛的时候,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改革,大量学习西方的技术,文化。
在日本科技逐渐发达的同时,日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吃熟菜变为吃生菜沙拉。
说起日本饮食,经常会得到这样的评价,精细,量少,清淡等等,这些词语都大体上概括了日本饮食的特征。
(一)日本饮食文化之“精,少,淡”(1)所谓“精”。
就是无论什么料理,都很好看,至于味道怎么样,那是其次。
中国菜可以不同的菜放在同样的盘子里,但是日本料理就不一样了,基本上不同的菜是放在不同的盘子里的,而且盘子是奇形怪状,摆放的方向也是有讲究的。
做出来的菜基本上都是一个样。
如果不考虑味道的话,日本料理确实很好看。
(2)日本料理的?“少”。
?中国人吃饭讲究的就是个实在。
要吃好,并且还要吃饱。
吃好自然不必说,要吃“饱”,这在吃日本料理时就有点困难了。
中国人吃菜是一筷子,一勺子地吃。
日本人是一片菜叶一片肉地吃。
往往一顿饭吃下来,只有6分饱,过两个小时又想吃饭了。
在日本花400日元买的便当,也就是盒饭,往往里面就是3块炸鸡和一片黄瓜,几片腌萝卜。
可别以为有3块鸡肉就很合算了,鸡肉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白菜都比它贵。
正因为蔬菜价格很高,所以日本料理里蔬菜的分量不多。
也不光蔬菜,其它的东西一样很少,往往一样菜是一小口就结束了。
(3)“淡”可以说是日本料理的最大优点。
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估计也和他们饮食的清淡有关。
中国菜基本上每样菜下锅之前都要先往锅里倒油,没有油,也就不会有美味的中国菜。
日本饮食有哪些特点
![日本饮食有哪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916c4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9.png)
日本饮食有哪些特点和风日语 09-10 17:25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人似乎总是吃鱼和寿司等生冷的东西,但实际上,日本饮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哦,本文为大家介绍日本饮食有哪些特点。
日本饮食类型日本的饮食有日本固有的“日本料理”、从中国传去的“中华料理”、从欧洲传去的“西洋料理”等。
日本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独特的饮食习惯,“日本料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鱼、虾、贝类等海鲜品为烹饪主料,或热吃,或冷吃,或生吃,或熟吃。
日本生活中的主食是大米,其他的主要粮食有小麦、大麦、小米、玉米、荞麦、糯米、大豆、小豆、甘薯等。
这些主要粮食有的做成蒸饭、煮饭;稀粥、杂烩粥、炒饭、豆沙饭团、棕子等;有的则做成米粉团、年糕、面包、烤饼、面条、馒头等作为面食用。
他们逢年过生日总喜欢吃红豆饭,以示吉祥。
他们很喜欢酱和酱汤,因为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铁质,且容易消化,适于老弱病残者食用,同时也是日本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菜谱之一。
日本人在饮食嗜好上有以下特点:①注重:讲究菜肴质精量小,注重菜品的营养价值。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甜、酸和微辣味。
③主食:习惯以米饭为主食。
对炒饭、赤豆饭、什锦炒饭、八宝饭、小笼包、水饺、汤面、炒面等都很感兴趣。
④副食:爱吃鱼类,尤为爱吃生鱼片;他们喜食牛肉、野禽、蛋类、虾、蟹、海带、瘦猪肉;也爱吃紫菜、青菜、茄子、白菜、黄瓜、萝卜、竹笋、芹菜、西红柿、菠菜、豆芽、青椒、菜花、洋白菜、鲜蘑、木耳和豆腐等;调料喜用紫菜、生姜、白糖、芝麻、酱油等。
⑤制法:对凉拌、煎、炒、蒸、炸、串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京菜、沪菜、粤菜和不太辣的川菜。
⑦菜谱:很欣赏凉拌海蜇、口蘑锅巴汤、生煸草头、糟溜鱼片、冬瓜盅、蟹肉鲜菇、鲜笋肉丝、芙蓉鸡脯、炒山鸡片、蚝油牛肉、青豆虾仁、干烧鲳鱼、软炸鸡、北京烤鸭、咕噜肉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对中国的绍兴酒、茅台酒极感兴趣;一般人都爱饮绿茶、红茶和香片花茶。
⑨果品:偏爱哈密瓜、白兰瓜、西瓜、柑桔、苹果、梨、葡萄、香蕉、菠萝、桃、杏、草莓等;干果爱吃核桃仁、杏仁、腰果等。
日本饮食的特征
![日本饮食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15093d7240c844769eaee3f.png)
日本饮食文化特征中国餐厅同日本餐厅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般的餐厅不仅有面条、拉面等与韩国类似的亲切的菜单,在日本饮食中也是受到在国内的群众的欢迎。
面条、便当、牛肉馅饼、寿司这样的日本饮食是我们对抓住日本根深蒂固的饮食文化又是以帮助的,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一面体现。
干净的鲜美味道是日本料理的特点,味道和口味也是韩国的成年人非常喜欢的,除了在就餐之际,在就餐之外,饮食文化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早已在日本站稳脚跟。
日式料理的味道清淡,而且十分干净,是老一代餐饮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
因此,中国食品的价格低廉,但我们不会继续之前的口味,抓住日本特点的日本饮食,即使是日食的生拉面,在进军市场的快餐等,也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
新一代的人们现在积极的改良,但是面条或寿司从认识日食的程度和观点来看,对日食的改良还是以原本的根源作为基础,不仅是对日本饮食文化的纪念,也是可以体现出他们非常看重实际。
“日本料理是看着享受的“料理。
日本料理不仅味道好,颜色或模样也不同,看着使人快乐。
日本料理是西方料理和其他东方的料理相比少使用香料的食品,保留食品固有的口味,最大限度地使原味保存下去。
4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在地理特性上,导致日本大多喜欢吃鱼类的美食。
岛上的地理特点,使得料理的主材料比起肉类更喜欢用作鱼类,特别是鱼贝类如生吃,料理十分发达。
这样的倾向是使得日食的味道变得清淡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吃,而且提供快乐。
视觉是日式料理的魅力,在绿林丰富的季节,这是因为日本人很重视感觉。
日本四季分明,日本饮食也变得敏感,因为季节清新,美食的感觉也会不同。
另一位视觉感觉就是,日本的餐具材质也多种多样,形态多样的食物,配合形态多样的餐具,这就是日本饮食的优点。
因此,他给人们许多可以联想的空间,无条件的包含形状和颜色都很好的内容,这就是日本料理的特征。
下面是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和对具体内容的观察1)主食和副食的概念非常明显日本料理也和韩国一样,该主食是大米和蔬菜、大豆等。
日本饮食文化习俗
![日本饮食文化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f1807f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8.png)
日本饮食文化习俗首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的特点之一是饮食讲究精细和平衡。
日本料理非常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质量,并且食物的制作过程精细入微。
日本厨师注重每一个环节,从选材、加工、调味等环节都追求极致的完美。
同时,日本料理也非常注重平衡饮食,追求五谷杂粮的均衡搭配,让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能够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日本人民普遍认为均衡的饮食对健康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会尽量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其次,日本饮食文化习俗非常注重礼仪和规矩。
在日本用餐时,人们一般坐在地板上,用传统的日式座椅进行用餐。
在饮食时,人们需要注意一些礼仪和规矩,例如不吹食物、不含糊地吃饭、不抢夺食物等。
此外,日本人民也非常注重用餐的顺序,通常从淡味开始吃到重味,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特定顺序。
对于中餐,他们一般会按顺序吃汤、饭和菜,而对于日式料理,他们一般会按照面点、煮物、炸物和刺身的顺序进行食用。
其三,日本饮食文化习俗也非常注重食物的审美和装饰。
日本料理是一门需要技巧和艺术的烹饪方式,所以对于食物的装饰和摆放非常讲究。
日本料理通常会将食物摆放在精心设计的盘子里,并且注重颜色的搭配,以及食物的形状和质感的协调。
除了食物的装饰,日本人民还非常注重食物的审美感,追求食物的美味和口感的完美结合。
最后,日本饮食文化习俗还包括一系列的节日和仪式。
在日本,每年都会有很多与饮食有关的节日和仪式,例如樱花节、赏月节、端午节、七夕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会有各种与饮食有关的庆祝活动,例如吃汤团、赏月宴、插花酒会等。
这些节日和仪式既是日本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团聚和交流的重要场合。
总体来说,日本饮食文化习俗具有精细和平衡、注重礼仪和规矩、追求审美和装饰以及具有节日和仪式的特点。
这些习俗不仅是日本人民的传统文化之一,更是日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日本社会和生活方式。
因此,了解和尊重日本饮食文化习俗是与日本人交往和融入日本社会的重要一步。
日本饮食文化总结
![日本饮食文化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2466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e.png)
日本饮食文化总结1. 简介日本饮食文化作为世界上重要的饮食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日本饮食传统、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特点的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2. 饮食传统日本饮食传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奈良和平安时代。
其中,源自中国的汤食和米饭成为日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饮食传统严格遵循规则和仪式,强调饮食的平衡、色彩和季节性。
3. 生活习惯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对其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人注重节制和规律的生活,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他们通常以小碗盛饭,小口咀嚼,在饭前用开水漱口。
此外,日本人喜欢将饭菜摆放整齐,注重饭菜的摆盘和装饰。
4. 饮食特点4.1 日本料理日本料理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美食之一。
它注重以新鲜、原汁原味的食材制作食品,追求色、香、味的完美结合。
日本料理有各种形式,包括寿司、生鱼片、天妇罗、烧烤等。
4.2 鱼类和海鲜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日本人饮食中的鱼类和海鲜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们通常将新鲜的生鱼片作为寿司的主要配料,并广泛使用鱼干和鱼酱等制品调味。
4.3 温泉煮温泉煮是一种独特的日本料理方式,将食材放入温泉中煮熟。
这种烹饪方式既可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又可以利用温泉中的热量快速烹饪。
4.4 茶道茶道在日本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日本人通过茶道仪式,体现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敬重。
茶道中的茶具、点心和茶道服饰都体现着日本人的饮食审美和内心的净化。
4.5 外卖文化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和繁忙的社会,因此外卖文化在日本十分盛行。
人们可以通过外卖餐厅或自动贩卖机轻松购买到各式各样的快餐和小吃。
5. 总结日本饮食文化凭借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
从传统的饮食习惯到创新的料理方式,日本饮食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传承着日本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
通过学习和了解日本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体验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哪些特征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哪些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44d966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a.png)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哪些特征日本是一个留学热门国,很多人都去日本留学,那么今天就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哪些特征?特征一:杂食众所周知,食物是一切文化的基础。
“杂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特性,是人来维持生存的一种重要手段。
正是这种特性,使人类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中成为强者。
如果说"杂食"是人类的特性,是文明进步的表现,那么,在饮食文化方面,作为“世界第一的杂食族”,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是很值得探究的。
因为它能反映日本人的精神结构、社会结构及认识事物的方式,反映日本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色。
早在绳文时代,日本已经有了明确的两性分工:妇女采撷坚果,男子打猎捕鱼。
以后,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杂食这一基本特性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相反,他们的食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愈加丰富。
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本的畜牧业曾经不太发达。
同时,在历史上,由于牲畜主要用于耕地拉车而非食用,以及佛教禁忌杀生,因此,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人的肉类摄入量一直不足。
但是,最近几十年,这种状况已有改变,肉类作为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与鱼类"分庭抗礼"--日本四面环海,在日本可以品尝到的海鱼达三百种以上,日本人自称"彻底的食鱼民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产品而自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和身高、体重均有显着的增长。
产生这种状况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食物更加丰富多彩。
"日本人在饮食中兼收并蓄的特性,和他们的思想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中国"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日本人认为,万事万物均以"平衡"为第一要义。
由于各种食物均有"阴阳"之分,自古以来,日本人始终贯彻杂食的原则,以保证"阴阳"的平衡。
正是这种观念,使杂食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特征二:“生”和“鲜”日本饮食文化的另一特色是“生”和“鲜”。
达尔文认为,生食变为熟食,在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日本人在这方面似乎甚少"进化".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最丰富,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
相较于中国,日本的饮食文化如何独具特色?
![相较于中国,日本的饮食文化如何独具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220eff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e.png)
相较于中国,日本的饮食文化如何独具特色?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家,其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格局都与中国有所不同,自然也孕育出了一种不同于中国的饮食文化。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相较于中国,日本的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一、食材的多样性相较于中国,日本国土较小,但是其各地区却孕育出了许多特色食材。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寿司里的生鱼片,以及传统的日式汤和素食料理。
此外,因日本地处海岛周边,海鲜类食材更是种类繁多。
从鲜活的乌贼、章鱼、虾、蟹到各类鱼类,日本用心制作出的各类海鲜料理也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二、食品的审美日本的饮食文化强调食品的美观度和味道,食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口感上,更包含了一种美学和哲学的追求。
从日本传统的烤肉,到现代的点心艺术,每一道美食都是日本人艺术审美的体现。
日本人常讲:"吃饭的苦乐往往由眼睛而起"。
在日本饮食文化中,将料理看成是一件艺术品,注重图案、颜色、质感、形态等因素,力求让每一道料理成为一幅作品,这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独具的审美特点。
三、饮食礼仪在日本餐厅中,食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东西,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
在日本,用餐时的礼仪显得至关重要,例如,首先要洗手、用热毛巾擦脸;一般来客之前会点上一壶茶送上来,请先品尝;食用生鱼时,必须沾鲜姜和酱油、调配出对应口感等等。
这些饮食礼仪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也显得非常具有魅力。
四、清淡健康的美食口味相较于重口味的中国菜,日本的饮食文化强调清淡健康,不喜过油过重口味的美食,而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低脂,且能够保持健康的美食口味。
这与日本地理环境,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
从日本人的传统饭团、味增汤,到现代的寿司、剪刀面等美食,均体现了他们重视食品的清淡和新鲜这一饮食文化价值观。
五、餐馆服务文化在日本,餐厅的服务文化也非常有特色。
常见的是“日本人服务式”:要求服务员在顾客招手或微笑作揖的同时立刻行动,要是前来点餐,必须反覆确认笔记下来,再重复一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徐静波3内容提要:日本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体现在饮食中的日本文化的特征,它涉及日本人的价值观,但更多的是通过饮食揭示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对食物原初滋味和其季节性意味的纤细感受;二是对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三是对食物器具和饮食环境的执著追求。
这三个特征大抵体现出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也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感觉文化的发达。
关键词:饮食文化 审美意识 感性文化 特征3 一 饮食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演进饮食文化无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所论述的日本饮食文化,重点不在饮食本身,而是透过饮食的表象来探讨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以及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关联性。
说到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范围自然极为广泛,论者间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它一定是某一民族之所以能成立的基本前提。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
”①语言是该民族圈内用于交流和表述的基本媒介,其发音、句式结构和词汇自然包含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因子,但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对象。
亨廷顿这里所说的宗教,未必是仅仅由信仰和仪式构成的狭义的宗教,而是基于民族宗教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即该民族全体所认同的基本伦理和对事物(物象)是非美丑的判断基准,其范畴应该还包含了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无疑也是广义宗教的重要内涵之一。
—401—3①作者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 价值观和审美意识构成了某一族群或民族的精神内核。
当然这种精神内核的最终形成都有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一旦基本形成,就将长期成为该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标志(当然它也会随着与外界的交流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最终形成,大致取决于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该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是该民族所得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审美意识更多的往往来自于后者。
也许,自然环境这一词语还不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1889—1960)使用了“风土”一词,并撰写了同名著作,试图从风土的角度来阐释日本人的国民性和艺术。
按照他的理解,风土是某一区域的气候、气象、地质、土质、地形、景观等的总称,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现象,它与生活于这一土地上的人(族群或民族)彼此发生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样式和艺术形态。
食物也是如此。
“与食物的生产关系最深的就是风土。
”风土决定了当地人们的生产形式是畜牧还是渔业,决定了人们是选择兽肉还是鱼肉,“这种料理的样式表现了一个民族在漫长的时期内所形成的风土性的自我理解”。
这一现象在文艺、美术、宗教、风习等所有的人的生活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①囿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于其他的文化领域,日本饮食文化的最终形成和成熟是比较晚的,相对而言,它受其他相关领域文化的影响也颇为明显。
1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遣唐使的废止和唐朝的没落,新的外来文化影响相对减弱,此前传自大陆的文化逐渐与原有的本土文化融通交汇,慢慢催生出一种本土色彩鲜明的新的文化形态,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国风”,以区别于外来的唐风。
那一时期,朝廷的政权操纵在外戚的摄政、关白以及上皇手中,宫廷中的王公贵族和拥有巨大庄园的豪族们则悠游岁月,游园、宴饮、吟诗作歌,差不多成了贵族们的主要生活内容。
由此积聚和滋生出的精神,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感受的纤细精致,另一是气象的狭小萎靡,这虽是平安中后期贵族阶级的精神,却对后来整个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另有一个表现在艺术—501—①和辻哲郎 風土 、岩波書店、2005年、9—17頁。
□日本学刊 2008年第5期(尤其是雕塑艺术)上的特征,文化史家石田一良把它归结为“调和的美”,并认为这是该时期成立的日本的古典美,即具有绘画的造型美而缺乏雕塑的厚重质感。
①毫无疑问,这些都会在日后的饮食文化上烙下颇深的印痕。
这一时期前后,假名文字逐渐形成,由此诞生了《古今和歌集》等纯日本式的歌谣集和《土佐日记》、《枕草子》等各类记录个人经历和人生感叹的日记体文学和随笔文学,11世纪初《源氏物语》的问世,标志着日本文学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后来本居宣长(1730—1801)将其美学精神归结为“物哀”,这后来与“幽玄”、“闲寂”等一起构成了日本人的基本审美观念。
其他领域,诸如美术上,大和绘虽然在笔法上尚未完全摆脱中国绘画的影子,但已具有明显的日本风味。
与中国画主要以人物、花鸟、山水为题材的画作有所不同,大和绘主要描绘四季景物的变化,而且往往不是单幅的制作,春花、夏草、秋月、冬雪,注重的是人们对四季变迁的细微而敏锐的感受,这又与日本以海洋性季风为主的风土有关,这一类绘画,人们称之为“月次绘”。
这种美学追求,明显地影响到了日后的日本饮食文化。
镰仓时期,禅宗正式传入日本,其影响已完全突破了佛教本身,渗透到了日本人的国民精神和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领域中,或者说是激活了日本人精神生活中原本就有的相似的因子,并得到了热烈的共鸣,其具体的结晶是室町时期以禅僧梦窗疏石(1275—1351)为杰出代表的造园家的诞生和鹿苑寺、西芳寺等一批禅意浓郁的秀美庭园的出现。
这种在视觉和触觉(尤其是造型和色彩)上对美的精致经营,与日本饮食文化的基本美学追求是一致的。
还应提到的是茶道文化。
在战国时期(约15世纪后半期至16世纪后半期)最终形成的“佗茶”,源头可以追溯到室町时期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唐物数寄”(一种以收藏和展示中国艺术作品为主、兼有饮茶用餐的沙龙活动)和“书院茶”(在书院风格的和式建筑中举行的上流社会的茶会),经过村田珠光(1423—1502)、武野绍鸥(1502—1555)和千利休(1522—1591)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洗去了早期茶会的奢华,融入了深湛的禅风,在形式上(精—601—①石田一良 日本文化史———日本人の心と形 、東海大学出版会、1991年、55—60頁。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 神上是否真的如此,似乎尚难以断言)达到了茶禅一味的境界,茶道本身以及起源于寺院饮食、后经过茶道改良的“怀石料理”,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形式、环境、器皿诸方面都对最终完成于江户时代(1603—1867)的日本饮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若以最后完成于江户时期的日本饮食文化来看,其源流大概有四个方面:其一是炽盛于平安时代的公家(宫廷、贵族)有职料理,其特点为繁琐、精细;其二为镰仓后期逐渐兴起的禅院料理,其特点为雅致而讲究礼仪;其三是镰仓、室町年间的武家料理,其特点为在俭素质朴融入了公家的精致;其四是长期存在于民间、而在江户时期蓬勃发展起来的庶民料理,其特点为形态多样。
在考察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时,应该将其放置于日本的自然风土、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及由此产生的日本文化的总体精神这些背景之下来加以细微的把握。
根据对日本饮食的演进过程和完成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传统饮食的考察,这里将其具有文化意味的特征归结为三点。
二 特征之一:对食物原初滋味和 其季节性意味的纤细感受很多日本学者认为日本式的食物结构是“稻米加鱼类”①。
这里,我们可以将稻米扩大理解为以稻米为主体的谷物和各类蔬果、鱼类,当然也包括了海水和淡水中的各类水产品。
与肉类食物的禽兽相比,谷物、蔬果甚至水产品的生长期和品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要大得多。
自古以来,长期处于湿润温和、植被丰富、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中的日本人,对日月星斗、春风秋露的细微变化养成了非常纤细的感受力,对周围植物的兴衰枯荣倾注了非同寻常的关切,这使得他们对于食物原料的所谓“食材”有着十分细腻的分辨力。
另一方面,在近代以前,尤其在17世纪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海外贸易的不充分,日本—701—①渡辺誠文時代の食べ物 、芳賀登など監修 全集日本の食文化 第二巻所収、雄山閣、1999年。
□日本学刊 2008年第5期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产出非常少,砂糖和各类香辛料也一直是珍稀物品①,在日常食物的烹调中,油料和具有强烈味蕾刺激功能的调味品用得非常之少,这也逐渐养成了日本人对“食材”本身的细致的体味能力。
在日语中,有关食物材料有两个颇有意思的词语,一是“初物”,另一是“旬物”,前者是指谷物、蔬果等在收获季节中第一批采摘的物品,姑且可以译为“时鲜物”,后者是指正当收获季节的时令食物。
这两个词语都可以用来指水产品,但作为肉类食物的禽兽似乎不在其列。
“初物”和“旬物”往往食材滋味最为鲜美。
对“初物”的痴迷,缘起于室町时期的社会风潮。
当时上层社会不少人相信食用“初物”能够长寿,这一风气逐渐浸渗到了民间。
进入江户时期后,随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饮食业发达起来。
宽永七年(1630年),在幕府御膳所当厨师的日根九郎兵卫正重写了一本《鱼鸟蔬菜干物时节记》,根据不同的月份对“初物”作了较为详细地记载。
天明七年(1787年)又出了一本记述“初物”的书《七十五日》,书名源自当时的一句俗谚“吃了初物,可以多活七十五”。
同时期,甚至还上演了一出名为《初物八百屋献立》(“八百屋”为蔬菜铺之意,“献立”是日本料理中的菜谱之谓)的戏剧,可见当时“初物”的人气。
1776年出版的《福寿草初物评判》,则对初物的鲣鱼、鲑鱼、酒、荞麦、鲇鱼、松茸、新茶、茄子等一一作了评判。
为迎合这种心态,当时甚至利用了可能获得的技术和设备(比如用油纸搭建的棚屋、焚烧木炭的取暖设施等)来营造蔬果的温室栽培,以期时令蔬果能卖出高价。
②如此的痴迷者虽然只是一部分的富裕阶层,但作为一种社会风潮,却影响到了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以至于今天的日本人对于“初物”和“旬物”仍然怀着非同一般的醉心。
此外,对于蔬果的产—801—①②日本本土在18世纪前后才开始了砂糖的生产,19世纪初开始白砂糖的生产,此前一直依赖进口,因此日常的用量非常之少。
参见:岡光夫 砂糖 、 講座・日本技術の社会史 第一巻 農業農産品加工 所収、日本評論社、1983年、289—290頁;石川寛子 食生活における砂糖の役割 、芳賀登など監修 全集日本の食文化 第五巻所収、雄山閣、1998年、136—137頁。
原田信男 江戸の料理史———料理書と料理文化 第4章 料理書の時代 、中央公論社、1989年。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 地,也是到了近似挑剔的讲究。
当然,日本以外的民族并非没有这样的区分和感受,但像日本人那样的细腻和讲究恐怕是罕见的。
除了“初物”和“旬物”之外,日本人还非常在意从饮食中获得四季不同的感受。
对四季变化的敏感,至少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古今和歌集》和《新古今和歌集》中,已经有了许多对四季的缠绵的吟咏,以至于在后来的连歌、连句和俳句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季语”,即所谓的季节之语,在诗歌中,甚至都不必出现对季节景象的具体描绘,只需有一个“季语”,就足以令人产生对这一季节的翩翩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