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全说(二)】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组织全说(二)】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组织全说(二)】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ILO)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简介

组织宗旨

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保护工人生活与健

康”;主张通过劳工立法来改善劳工状况,进而“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社会正义。

该组织实行“三方机制”原则,即各成员国代表团由政府2人;工人、雇主代表各1人组成,三方都参加各类会议和机构,独立表决。

国际劳工大会是最高机力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闭会期间理事会指导该组织工作,国际劳工局是其常设秘书处。主要活动有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制定公约和建议书以及技术援助和技术合作。

截至2009年7月有183个成员。

组织的原则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在美国费城通过的《关于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和宗旨的宣言》(《费城宣言》),重申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劳动者不是商品;

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是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

任何地方的贫困对一切地方的繁荣构成威胁;

反对贫困的斗争需要各国在国内以坚持不懈的精力进行,还需要国际社会作持续一致的努力。

《费城宣言》明确,全人类不分种族、信仰或性别,在自由、尊严、经济保障和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谋求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为实现此目标而创造条件应成为各国和国际政策的中心目标。国际劳工组织有义务按照此目标来检查和考虑国际间一切经济与财政政策和措施。《费程宣言》通过后,作为《章程》的附件,与《章程》一起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主要出版物

《国际劳工评论》(InternationalLabourReview);《正式公报》(双月刊)(OfficialBulletin),每年三期;《劳工统计公报》(季刊)(BulletinofLaborStatistics);《劳工统计年鉴》(YearBookofLaborStatistics);《劳动世界》(双月刊)(WorldofWork)。以上刊物用英、法、西文出版,《劳动世界》出中文版。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71年该组织理事会根据联大决议,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决议。1983年6月,中国正式恢复了在该组织的活动。1985年1月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负责与中国有关政府机关、工会组织、企业团体、学术单位等进行联系,并实施技术合作计划,协助中国发展职业技术培训。

组织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ILO)1919年根据《凡

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

机构成立。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

国际劳工组织目前有175个成员国。主要负责人是国际劳工局长胡安·索马维亚(智利),1998年当选,1999年就任,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获得连任。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1)国际劳工大会:最高权利机构,每年六月在日内瓦举行。(2)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每三年经大会选举产生,在大会休会期间指导该组织工作,每年3月和11月各召开一次会议。(3)国际劳工局:常设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劳工局总部。国际劳工组织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但在组织结构上实行独特的“三方性”原则,即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成员国代表团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代表组成,三方代表有平等独立的发言和表决权。

主要活动

会议

组织自成立起至2009年共举行了98届国际劳工大会。到2009年6月,该组织共召开了305次理事会会议。近年来理事会的经常性议题主要有:审议通过结社自由、计划财务与行政、法律与国际劳工标准、就业与社会政策等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预算、人事和会议计划等。

除以上例会外,该组织还经常召开各种产业和部门专业会议,研究有关产业或行业在就业、培训、职业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组织的主要活动

1.国际劳工立法:制定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供成员国批准实施。自成立至今的历届劳工大会已制定了188项公约和199项建议书。(2)技术援助与技术合作:向成员国提供劳动领域的资金、技术和咨询援助与合作。(3)研究和出版:开展劳动科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出版散发各类有关期刊、专著和宣传材料。

国际劳工标准

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定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采用两种形式: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公约是国际条约,以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表决通过的方式制定,此后,经会员国自主决定,可在任何时间履行批准手续,即对该国产生法律约束力,对不批准的国家则无约束力;建议书以同样方式制定,但无需批准,其作用是供会员国在相关领域制定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参考。在实践中,多采用在制定一个公约的同时另外制定一个同样名称,但内容更为详尽具体的补充建议书的办法。

分类

国际劳工标准按其内容可分为下列各类:

1.基本劳工人权,指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主要是指建立工会的自由、废除强迫劳动、实行集体谈判、劳动机会和待遇的平等、废除童工劳动,

2.就业、社会政策、劳动管理、劳资关系、工作条件,包括工资、工时、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包括工伤赔偿、抚恤、失业保险;

3.针对特定人群和职业,包括妇女、童工和未成年工、老年工人、残疾人、移民工人、海员、渔民、码头工人等。

长期以来,国际劳工组织重视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促进会员国对国际劳工公约的批准实施,对维护各国工人和其它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9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对公约的批准进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国际劳工标准体系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为基础。因此,尽管国际劳工组织称其为国

【国际组织全说(一)】上合组织的简介

上海合作组织简介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从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 上海合作组织{[俄语]ШанхайскаяОрганизация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英语]Shanghai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2001年6月14日~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 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谈,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在次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举行首次会谈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正式签署《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公约》。同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首次会谈。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在会谈中联合决定启动上海和组织多边经济合作进程,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定期会谈机制。 中亚国家除土库曼斯坦外,均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千米,占亚欧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上海合作组织是致力于经济合作的国家间地区性国际组织。 起源和建立 上海合作组织起源于1989年开始的,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的谈判进程的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座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国: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和平伙伴国: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成立宣言(全文)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 和国国家元首,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年来在促进并深化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 和稳定、促进联合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一致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顺应了冷战结束后人类要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展示了不同文明背景、传统文化差异的国家通过互尊互信实现和平共处、团结合作的巨大潜力;特别指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元首1996年和1997年分别在中国上海和俄罗斯莫斯科签署的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国防安全信任和关于在边境地区互相裁减国防武装力量的两项条约以及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1998年)、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1999年)、乌兹别克斯坦杜尚别(2000年)会谈期间签署的总结性文件,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大丰富了当代外交和地区合作的实践,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确信在二十一世纪政治多极化、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将上海合作组织提升到更高的合作层次,有利于成员国更有效地联合利用机遇和应对新的挑战与威胁;兹郑重宣布: 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

常见国际组织机构名称(DOC)

常见国际组织机构名称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Security Council 联合国安理会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经济与社会理事会 United Nation Children’s Fund 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联合国开发计划处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国际原子能组织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国际电信同盟 UNIDO=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 IBRD=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CIO)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贸总协定 常见巴以冲突问题新闻词汇 Jewish settler 犹太定居者 assassination 暗杀cease-fire 停火 Gaza Strip 加沙地带conflict 冲突 withdrawal 撤退 P.L.O (缩)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Fatah 法塔赫(巴解组织最大的一支游击队) West Bank 约旦河西岸Oslo agreement 奥斯陆协定 evacuate 疏散Likud party 利库德集团 Middle East 中东targeted elimination 定点清除 unilateral action 单边行动 2. 灾难新闻 与灾害、灾难有关用词 rescue official 援救人员capsize (特指船)倾覆 volcano eruption 火山爆发flood 洪水 mudslide 泥石流drought 干旱 depredate 掠夺,毁坏death toll 死亡人数 refugee 难民tsunami 海啸 earthquake 地震snowstorm 暴风雪 fatality 不幸,灾祸,天命humanitarian 人道主义者 afflicted district 受灾地区sandstorm 沙尘暴 tornado 龙卷风plague 瘟疫,麻烦,苦恼,灾祸doom 厄运,毁灭,死亡natural calamity 自然灾害

联合国主要机构及主要国际组织名称中英版本

1.联合国主要机构及主要国际组织名称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大会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国际法院 Security Council 安理会 UNDOF(United Nations Disengagement Observer Force) 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 部队 UNPKF(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 联合国维和部队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国际劳工组织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World Food Council 世界粮食理事会 UNCTD(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联合国贸易和发 展会议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BRD(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UPU(Universal Postal Union) 万国邮政联盟 WIPO(World Internation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国际原子能机构 UNHCR(Offic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处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际联盟,(“东盟”)Commonwealth of Nations 英联邦 EC(European Communities) 欧洲共同体 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OAU(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非洲统一组织 OAS(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美洲国家组织

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Abbreviations for the Names of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 ations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ADB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亚洲开发银行 APEC = Asia-Pacific Economic Co operation (group) 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SEAN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 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盟AU = African Union 非洲联盟CARICOM = Caribean Community an

d Common Market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CD = 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裁军谈判会议 CHR =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 s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CIS =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 nt States 独立国家联合体 The Commonwealth =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英联邦 EC = European Community 欧洲共同体(已被EU取代) EFTA =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 ciation 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EP = European Parliament 欧洲议

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 nd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pol = International Crimin al Police Organization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IOC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 mittee 国际奥委会 NATO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 ganization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M = Non-Aligned Movement 不结盟运动 OAS =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美洲国家组织 OAU =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 nity 非洲同一组织(已被AU取代)

【国际组织全说(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简称WIPO)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使用和保护人类智力作品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联合国组织系统中的16个专门机构之一。它管理着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各个方面的24项(16部关于工业产权,7部关于版权,加上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国际条约。直到2007年6月15日为止,成员国有184个国家。 组织历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根源可追溯到1883年。 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诞生了。这是第一部旨在使一国国民的智力创造能在他国得到保护的重要国际条约。这些智力创造的表现形式是工业产权,即:发明(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 《巴黎公约》于1884年生效,当时有14个成员国,成立了国际局来执行行政管理任务,诸如举办成员国会议等。 1886年,随着《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缔结,版权走上了国际舞台。该公约的宗旨是使其成员国国民的权利能在国际上得到保护,以对其创作作品的使用进行控制并收取报酬。这些创作作品的形式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戏剧;歌曲、歌剧、音乐作品、奏鸣曲;和绘画、油画、雕塑、建筑作品。同《巴黎公约》一样,《伯尔尼公约》也成立了国际局来执行行政管理任务。 1893年,这两个小的国际局合并,成立了被称之为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常用其法文缩略语BIRPI)的国际组织。这一规模很小的组织设在瑞士伯尔尼,当时只有7名工作人员,即是今天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个有着184个成员国和来自全世界95个国家的约938名工作人员并担负着范围不断扩大的使命与任务的充满活力的实体──的前身。 随着知识产权变得日益重要,这一组织的结构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1960年,BIRPI从伯尔尼搬到日内瓦,以便与联合国及该城市中的其他国际组织更加邻近。 1967年7月14日,“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巴黎联盟)和“国际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联盟”(伯尔尼联盟)的51个成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共同建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以便进一步促进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各国和各知识产权组织间的合作。 1970年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经历了机构和行政改革并成立了对成员国负责的秘书处之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变成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197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为联合国组织系统的一个专门机构,肩负着管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任务,这一任务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的承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现今三个最主要的管理知识产权条约的国际组织(后两个国际组织不是知识产权专门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设有联络处。 197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秘书处搬入总部大楼。 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世界贸易组织(WTO)签订了合作协定,从而扩大了其在全球化贸易管理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证明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组织宗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宗旨是: (1)通过国家之间的合作,必要时通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协作,促进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际组织全说(二)】世贸高层论坛

高层论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于2011年12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筱原尚之、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努托出席。这是我国纪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规格最高的一次论坛。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讲话。[3] 附: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4] 女士们,先生们: 10年前的今天,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1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我们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装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不断提高。 10年来,中国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中国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权利,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外部条件,同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进口额累计达到7.5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10年来,中国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们坚定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和完善,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我们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近10年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人民币,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10年来的实践,丰富了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了我们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常见的国际组织

常见的国际组织 Internet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Cargo Handing Coordination Association(ICHCA)国际装卸调协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ICC)国际商会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国际航运商会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 国际民航组织 International Cotton Advisory Committee (ICAC)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E)国际开发协会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Program (IEAP)国际能源组织 International Energy Program (IEP)国际能源计划署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 国际协会金融公司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 国际劳工组织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ILA) 国际法协会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ILC) 国际法律委员会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Tea Committee (ITC)国际茶叶委员会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 (ITC)国际贸易中央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NTRADE)国际贸易发铺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rine Insurance (IUMI) 国际航运保险联合会Organiza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Exporting Countries (ORMEC)原料生产同出口国组织 The Group of 77 77国集团 United Nations Capital Development Fund (UNCDF)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 Fund (UNC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UNCITL)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D) 联合国贸易同发铺会议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UNESC)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nited N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UNEDA) 联合国经济开发署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研究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mergency Force (UNEF)联合国紧急部队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ited Nations Food &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UN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United Nations Fund for Population Activities (UNFPA)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ited Nation High Commission for Refugees (UNHCR) 联合国难民署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 联合国工业发铺组织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V oluntary Service Fund (UNIVSF) 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基金会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1.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2.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亚洲开发银行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group)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南亚国家联盟 AU=African Union非洲联盟 CARICOM=Caribbean Community and Common Market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CD=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裁军谈判会议 CHR=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CIS=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独立国家联合体 The Commonwealth=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 EC=European Community欧洲共同体(已被EU取代) EFTA=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EP=European Parliament欧洲议会 EU=European Union欧盟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关税和贸易协定(已被WTO取代) G-7=Group of Seven(西方)七国集团 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国际原子能机构 IBRD=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联合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组织全说(一)】各国议会联盟

各国议会联盟 各国议会联盟(简称“议联”,Inter-ParliamentaryUnion--IPU)原名为“促进国际仲裁各国议会会议”,由英国下议院议员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和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弗雷德里克·帕西联名发起成立,并于1889年6月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大会,来自3大洲9个国家的96名议员参加了会议。 简介 各国议会联盟 各国议会联盟(简称“议联”,Inter-ParliamentaryUnion--IPU)原各国议会联盟名为“促进国际仲裁各国议 会会议”,由英国下议院议员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和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弗雷德里克·帕西联名发起成立,并于1889年6月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大会,来自3大洲9个国家的96名议员参加了会议。1894年通过章程,并设常设秘书处。1899年,在第9届大会上改名为“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1922年改为现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议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一个由议员参加的协会发展为由各国议会参加的国际组织,成为世界上不同政治制度国家立法机构之间进行对话和开展议会外交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议会组织。 曾经领导 各国议会联盟 各国议会联盟主席:塞尔希奥·派斯·贝尔杜戈(智利)(2002.9当选,任期三年)President:SergioPáezVerdugo 秘书长:安德斯·约翰松(瑞典)(1998.7当选,2001年再次当选,任期四年) SecretaryGeneral:AndersB.Johnsson 议联章程 各国议会联盟 议联章程规定,议联是由各主权国家议会组成议员团参加的 各国议会联盟国际议会组 织,作为各国议员之间对话的中心,致力于促进和平、保护人权、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和推动代议制机制的发展。议联赞同联合国的目标,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努力。1996年议联与联合国缔结了合作协议,进一步密切了与联合国的合作,并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议联还与具有共同信念的地区性议会组织以及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 多年来,议联以各种方式在维护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权和妇女儿童权利、加强代议制机构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议联大会作为各国议会和议员进行交流的重要讲坛,讨论了很多重大国际问题,并以决议等形式表达议联的声音,为国际社会所关注。议联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代表性最广泛、最富影响的国际议会组织。 主要机构 各国议会联盟 议 各国议会联盟联设有大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及各国议会秘书长协会。 议联大会由各议员团派代表团参加,讨论有关重大国际问题并通过相应决议。原每年召开一届大会,1984年起改为每年两届,分别在春秋两季召开。大会由委员会协助其工作。理事会是议联的决策机构。执行委员会是议联的行政领导机构,由15人组成。秘书处是议联的常设办事机构。议联总部设在日内瓦。截至2005年9月,议联共有141个成员和

常用国际组织会议名称

常用国际组织会议名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见国际组织会议名称 政治类: 不结盟运动 Non-Aligned Movement - NAM 各国议会联盟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 IPU 阿拉伯国家联盟 League of Arab States - LAS 东南亚国家联盟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 SAARC 欧洲联盟 European Union - EU 西欧联盟 Western European Union - WEU 非洲联盟 African Union - AU 非洲统一组织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 OAU 美洲国家组织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 OAS;Organizacion de los Estados Americanos - OEA 上海合作组织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国际刑事法院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 ICC 国际移民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 IOM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 OSCE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 阿拉伯各国议会联盟 Arab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 AIPU 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 World Fede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 WFUNA 亚洲议会论坛 The Asia-Pacific Parliamentary Forum - APPF 核供应国集团 Nuclear Suppliers Group - NSG

常见国际组织的标志及象征

常见国际组织的标志及象征 (2011-06-11 09:03:30) 转载▼ 标签: 杂谈 联合国(United Nations ),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现有192个会员国,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一幅从北极看去的世界地图,图上标有陆地和海域,象征联合国是一个世界 性的国际组织组织;周围环绕着橄榄枝环,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世贸组织”(WTO),1995年成立,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该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六道弧线组成的球形表示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世贸组织充满活力。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简称国际奥委会(IOC),1894年成立,总部设在巴黎,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一个非政府性的,非盈利性的和永久性的国际组织。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理想,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世界体育运动。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设计,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大洋洲,红色代表美洲)连接在一起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象征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友好相见,欢聚一堂,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Abbreviations for the Names of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ADB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亚洲开发银行 APEC =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group) 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SEAN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盟 AU = African Union 非洲联盟 CARICOM = Caribean Community and Common Market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CD = 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裁军谈判会议 CHR =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CIS =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独立国家联合体 The Commonwealth =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英联邦 EC = European Community 欧洲共同体(已被EU取代) EFTA =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EP = European Parliament 欧洲议会 EU = European Union 欧盟 GATT =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税和贸易协定

(已被WTO取代) G-7 = Group of Seven (西方)七国集团 IAEA =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国际原子能机构IBRD =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联合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CJ =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联合国)国际法院;海牙国际法庭 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pol = 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IOC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国际奥委会 NATO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M = Non-Aligned Movement 不结盟运动 OAS =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美洲国家组织 OAU =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非洲同一组织(已被AU取代) OECD =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 OPEC =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输出国组织 OSCE =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an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国际组织全说(一)】欧盟体制

欧盟体制 欧共体下设: 理事会 包括欧洲联盟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欧洲联盟理事会原称部长理事会,是欧共体的决策机构,拥有欧共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由于马约赋予了部长理事会以欧洲联盟范围内的政府间合作的职责,因此部长理事会自1993年11月8日起改称作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联盟理事会分为总务理事会和专门理事会,前者由各国外长参加,后者由各国其他部长参加。欧洲理事会即欧共体成员国首脑会议,为欧共体内部建设和对外关系制定大政方针。1974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自1975年起使首脑会议制度化,并正式称为欧洲理事会。1987年7月生效的《欧洲单一文件》中规定,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马约则明确规定了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中的中心地位。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 2009年11月19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选举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凯瑟琳·阿什顿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是按照2009年11月3日通过的《里斯本条约》设立的。根据职务特点和内容,这两个职务还被形象地称为“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根据规定,范龙佩将在2010年1月1日正式上任,而对阿什顿的任 赫尔曼·范龙佩(左)和凯瑟琳·阿什顿 命还需要经过欧洲议会的批准。 赫尔曼·范龙佩(左)和凯瑟琳·阿什顿 委员会 欧共体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共体条约和欧共体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建议,处理欧共体日常事务,代表欧共体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委员会由27人组成,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主席由首脑会议任命,任期2年;委员由部长理事会任命,任期4年。 欧洲议会 欧共体监督、咨询机构。欧洲议会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2/3多数弹劾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员共有518名,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各81名,西班牙60名、荷兰25名,比利时、希腊、葡萄牙各24名,丹麦16名,爱尔兰15名,卢森堡6名。议长任期2年半,议员任期5年。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每月一次的议会例行全体会议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特别全体会议和各党团、委员会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 欧洲法院 欧共体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共体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 ⑤审计院。欧共体审计院成立于1977年10月,由12人组成,均由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予以任命。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账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其所在地为卢森堡。 此外,欧共体还设有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欧洲煤钢共同体咨询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 TheEUinstitutions

口译 国际组织简介

1、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4、伊加特 政府间发展组织(Intergovernmental Authority on Development),简称伊加特(英文简称IGAD),1986年1月成立,原名“政府间抗旱与发展组织”,1984年10月4日,东非六国外长在纽约开会,讨论成立抗旱与发

【国际组织全说(三)】国际货币组织概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简称: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组织诞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简称: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是世界银行巨头们私有的欧美 中央银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经济命脉的银行家们所掌握的(欧美中央银行一般是私有的,这些国际银行家们掌握了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这些政府真正的幕后之手)国际金融组织。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华盛顿。 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运营资金 该组织的资金来源于各成员认缴的份额。成员享有提款权,即按所缴份额的一定比例借用外汇。1969 年又创 设“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记账)单位,作为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以缓解某些成员的国际收入逆差。成员有义务提供经济资料,并在外汇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该组织的监督。 机构简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织结构 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织结构银行 行长担任。每年9月举行一次会议,各理事会单独行使本国的投票权(各国投票权的大小由其所缴基金份额的多少决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行使理事会委托的一切权力,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8名由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特阿拉伯指派,其余16名执行董事由其他成员分别组成16个选区选举产生;中国为单独选区,亦有一席。执行董事每两年选举一次;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负责基金组织的业务工作,任期5年,可连任,现任总裁是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另外还有四名副总裁。 该组织临时委员会被看作是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和指导机构。该委员会将在政策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在制订中期战略方面的充分发挥作用。委员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与世界银行共同举行年会。 发行刊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