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与金融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抑制与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简述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基础,对我国金融抑制的表现和根源给予解读,并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发展
二战后,以戈德史密斯、麦金农、格里和肖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看到以发达国家为对象建立的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和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难以适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应运而生,合理的正确的使用这些理论对促进我国金融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肖和麦金农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标志着金融分析正式进入学界视野。

麦金农认为,在一定前提下,实际货币数量与投资水平是互补关系,它采用实际利率和货币/国民生产总值两个比率来衡量一国的金融发展,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的根源之一是实际利率的金融抑制,指出实际利率使货币与实物资产存有“互补”与“替代”关系,适度的实际利率有助于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典型特征。

金融抑制的手段主要包括:建立特别信贷机构,实施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严格的利率控制和货币的不可兑换。

金融抑制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积极作用在于: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扭曲了包括利率、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价格和其他手段,妨碍了价格信号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储蓄动员、资本积累从而经济发展。

麦金农和肖多次强烈指出:“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不管由于什么样的良好动机,在最好的情况下,金融抑制顶多是一个拙劣的战略。

而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自我打击的战略”。

二、金融抑制的原因与表现
肖与麦金农认为,金融变量与金融制度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中性的:它既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也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错误地选择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的现象,其表现主要是政府当局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与汇率,导致金融体系实体经济皆呆滞不前。

在金融当局硬性规定存放款的利率上限时,利率就无法准确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供求状况和资金短缺的程度。

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所以,硬性规定的只能是名义利率的上限,实际利率因此成了负数。

在实际利率为负的条件下,储蓄者不愿意增加储蓄;借款者的借款需求却格外强烈,这就必然导致资金的需求严重大于资金供给,金融机构因此只能以“配给”方式授信,并进行资金投机等。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贷款的大多是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或者是与官方金融机构有特殊关系的私营企业单位,这就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大量民营企业只得向传统的非组织市场和高利贷者求贷。

加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民和小工商业者的贷款需求就更加难以得到满足。

发展中国家对外汇市场的管制,高估本国货币的官方汇率,低估外国币值,是金融抑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这样的决策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外汇严重短缺,因为本币的高估阻碍这些国家的商品出口,也不利于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建国以后的工业进程中很明显地存在着储蓄不足,为工业化建设筹集初始资金的需要,从而表现出典型的金融抑制特征。

如在改革开放前是深度金融抑制,不仅存在“弱金融、强财政”的格局,政府的财政收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金融中介的作用,而且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准入也存在着硬性限制。

改革开放后仍然存在金融抑制,只是伴随着抑制程度的放松,财政在货币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下降,金融中介的作用不断加强,形成了“强金融、弱财政”的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松动了利率管
制和金融市场准入限制,鼓励银行竞争。

与这种适度金融抑制相对应的经济增长率显著提高。

中国的实践无疑印证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促进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为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摈弃金融抑制而采取金融深化,具体手段是提高国内私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比率;使政府部门储蓄趋于增加;允许按照金融方式动员与分配储蓄,并在某种程度上以此替代财政方式、物价上涨和外援;促使收入分配平等;促使产出与就业稳定增长。

同期,麦金农指出实际利率使货币与实物资产存有“互补”与“替代”关系,适度的实际利率有助于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不能过分地长期依赖外国资本,必须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求得资金上的“自助”,但金融自由化必须与贸易自由化、税制合理化和正确的政府支出政策相配合。

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

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市场化。

使利率真实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变化,由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资金的供求变化和流向,刺激社会储蓄总供给水平的提高,从而便利资本的筹集和流动,有效地解决资本的合理配置问题,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通过规范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健全金融市场制度,完善与之相关的金融法规,加强监管,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创新性高风险项目提供风险资金支持,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管制使资金价格扭曲,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必然妨碍市场效率的提高。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挥价格的信号指示作用,把风险和收益联系起来,反映并调节资金供求。

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应当在放开和规范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在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成为货币市场主导信号后,应允许商业银行自行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贷款利率,最后放开存款利率,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3.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

在利用目前的管理手段的同时,逐步提高经济的自由度和透明度,渐进地放松资本管制,积极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条件。

4.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

在逐步放宽对利率和银行业经营范围管制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商业银行竞争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正确处理好放松金融管制与加强业务经营过程监管的关系,把握好鼓励竞争与强化监管的尺度,以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这要求管理当局必须转变角色,由干预者转变为监督管理者。

【参考文献】
[1]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3]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4]罗纳德麦金农经济自由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金融控制[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5]阿赫塔尔.霍赛恩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约翰·格利,爱德华·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1]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J],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2]郑泽华等:《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J],《西南金融》,2000
[13]陈柳钦:《风险之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J],《科学决策》,2001年第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