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部分
暖通施工图审图要点
![暖通施工图审图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1ae010b7360b4c2e3f64fb.png)
其他
1、部分管道集中区域是否有管道标高较低情况。
2、吊装口及设备运输通道是否已预留。
3、人防区域与非人防区域不应有风管、水管穿越。
10
降低设备噪声的措施
1、机房消声设施是否已设置(建筑图纸复核)
2、消声器是否正确设置。
3、减震器设置是否正确。
3、水泵;形式、扬程、流量、设备承压、是否有变频器。
4、冷却塔
形式、流量、电机运行方式、是否有电加热、噪声。
5、换热器
形式、流量、换热量、阻力
6、空调箱:复核不少于20%设备。
功能段、风压、风量、设备承压、是否有变频器、需根据焓湿图复核冷热量、加湿方式(酒店采用蒸汽、办公及商业采用湿膜)、换热效率、需设置杀菌装置。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核要点
发布时间:
暖通专业的审查要点
序号
项目
审查内容
1
总原则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具体条款略)
2、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3、与扩初及方案确定内容是否吻合。
2
设计说明
1、冷、热总负荷需有计算书对应。
2、材料:风管原则上应采用镀锌铁皮。
4
水系统图
1、水系统平衡阀门设置是否合理,平衡阀阀门流量是否标注。
2、管道热补偿及固定支架是否已设置。
3、复核不少于10%管段,水管道流速不宜过高。>DN300主管≤2.0m/s,其余管道按照比摩阻不大于300Pa/m。
5
风系统图
1、金属风管尺寸Βιβλιοθήκη 否标示。2、与平面图设备、管道尺寸是否一致。
3、定风量阀风量需标明。
6
水平面图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yu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yu](https://img.taocdn.com/s3/m/77edc09414791711cd791784.png)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一)——建筑方案深化阶段1.1地下车库部分1.1.1换热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1.1.2整体热力系统区域划分均衡。
1.1.3换热站设置满足整个项目的使用要求。
1.1.4制冷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1.2主楼各层平面图1.2.1暖井布局紧凑并满足抄表、维修间距。
1.2.2风口直接布置在风井上,竖井风速不小于10m/s。
1.2.3空调冷媒管长度≤7m。
1.2.4有餐饮时已预留排油烟井。
1.2.5主楼内走道长度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1.2.6楼梯间和前室的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二)——建筑条件图阶段2.1地下车库2.1.1防火分区≤4000m²。
2.1.2防烟分区≤2000m²。
2.1.3换热站、制冷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2.1.4换热站、制冷站满足整个项目的使用要求。
2.2主楼各层平面图2.2.1暖井布局紧凑并满足抄表、维修间距。
2.2.2地下室风井出地面处充分利用半高空间(如楼梯平台、空调板下方),平面位置隐蔽。
2.2.3风口直接布置在风井上,竖井风速不小于10m/s。
2.2.4有餐饮时已预留排油烟井。
2.2.5空调冷媒管长度≤7m。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三)——户型综合图阶段3.1暖通3.1.1散热器布置和开关、插座位置不冲突。
3.1.2卫生间散热器(包括位于座便器上方时)位置合理,支管尽可能不穿防水层。
3.1.3户内散热器位置对流效果好、符合房间布局要求。
3.1.4飘窗窗台下不放置散热器。
3.1.5空调室内机位置气流组织好。
3.1.6空调主机位平面尺寸不小于1000X500,高度不小于800(2P)。
3.1.7空调预留洞大小Ф75、壁挂机H+2.2米、柜机H+0.15米。
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
3.1.8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
3.1.9空调插座位置靠近空调。
008--施工图审图要点暖通-技术研发中心
![008--施工图审图要点暖通-技术研发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dfd4cce277232f60dccca174.png)
57
柜上面风口用散流器,卧式冷柜上方风口用平送条形风口;中庭采用喷口形 □是□否 原因:
式,人流应处于回风区。(8.4*8.4柱距设4个送风口)
回风口布置形式:集中回风的回风口不能布置在封闭房间内,应布置在大空间
58
内,超市的AHU机房的回风口高度不能低于货架高度,应在3.0m以上。;回 □是□否 原因:
暖通专业施工图阶段图纸审查要点
说明:此审查内容为技术研发中心针对暖通施工图的审查内容,由项目设计负责人监督设计院落实并审核执行。
序号 1
图纸分 类
审查内容
暖通施工图注明所有管井用途、面积、服务范围
2 图纸要 暖通施工图注明所有预留设备名称、占地位置、面积及功能并标明为预留
求
3
暖通施工图注明所有设备(风机)用途、参数、服务区域
4
图纸应明确版次、日期,并显著标明改动之处
5
图纸目录
6
设计说明
7
各楼层平面图(空调风、空调水、通风平面图)
8
冷冻机房平面图、剖面图
施工图设计院完成情况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对应图纸编号
23
空调机 房
机房地面做柔性防水,预留DN100地漏。
24
电器控制箱设计在方便操作的门口位置。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是□否 原因:
25
地下车库设风机房,风机吊装
□是□否 原因:
26
超市预留管井:
□是□否 原因:
技术研发中心审核意见
备注
27
熟食加工间:预留独立的排油烟和补风竖井;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237a034a7302768e9939e7.png)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审查内容:1.设计文件审查(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记要、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2)计算书是否完整;(3)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4)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2.地下汽车库(1)地下车库排风;(2)排风系统防火阀;(3)地下车库设送风系统;(4)排风(烟)系统风口。
--------------------------------------------------------------------------------3.高层建筑防、排烟(1)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2)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3)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5)有害气体排放。
--------------------------------------------------------------------------------4.空调、通风(1)系统设置;(2)新风量、正压值;(3)调节阀设置;(4)保温材料。
--------------------------------------------------------------------------------5.锅炉房(1)锅炉房布置;(2)锅炉房泄压面积计算;(3)油、气系统符合设计规范;(4)锅炉房、控制室和化验室等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燃气(1)气管道布置;(2)进户管设置;(3)燃气管坡度;(4)燃气管安装几调试。
暖通专业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暖通专业设计文件审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098e66bed5b9f3f90f1c7c.png)
自然通风,应结合建筑设计,合理利用被动式通风技术强化自然通风。
3
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
(2)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应符合GB50736-20126.3.2的要求;
(3)各种设备用房的通风做法及要求参技术措施;
(4)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且应设置相应的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事故通风的手动控制装置应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分别设置。
5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1)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和通风换气等安全措施,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燃气、防火规范的要求;
(2)由室内供应空气的空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空间0.5次/h的换气次数时,应由室外供应空气。
6
民用建筑集中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人员掩蔽所清洁通风战时人员最小新风量按规范取;
(3)人员掩蔽所滤毒通风应取按规范战时人员最小新风量标准及保持室内超压所需的新风中的较大值;
(4)隔绝通风时,应满足工程内二氧化碳容许浓度和隔绝防护时间的要求。
7
供暖管道设计
(1)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2)当供暖管道利用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
(3)集中供暖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置,并具备室温调控功能;用于热量结算的热量计量装置必须采用热量表。
通风设计审查要点
1
通风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GB50736-20126.1.6的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7)空调冷凝水管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
(8)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应合理。
房企设计部施工图审图要点表(暖通)
![房企设计部施工图审图要点表(暖通)](https://img.taocdn.com/s3/m/e9772e7255270722192ef7dd.png)
关注
间的疏散门。
55
4.风机位置,风口大小、标高等标识 平面图和加压送风流程图一致 。分段加压时,风井隔断位置应特别标识,核实建施、结施表达。
C 错漏碰缺
加压
送风
56
5.将电梯厅的正压送风口与土建预留尺寸高度比对,是否存在控制开 关到吊顶上的情况(吊顶暂按2400控制,项目具体情况各异)
C 错漏碰缺
排烟口
68
1)设置位置过低,低于2米 2)设置在顶部的排烟口、排烟阀未设置手动控制装置
3)排烟口距离最远点水平距离超过了30米
C 错漏碰缺
69
8.加压送风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室外进风口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高 差不小于3米,水平布置不小于10米。
B 执行规范
1.通用说明(1)商铺内横向烟道采用201不锈钢,焊接(宜翻边10mm
16
采用U-PVC,风管采用橡塑保温。风管及水管保温厚度按相关节能规
B 执行规范
范执行。冷凝水管不保温。
17 空调
18
10.凝结水管的走向及坡度有无注明、是否妥善接至水专业排水点。
C 错漏碰缺
11.膨胀水箱、冷却塔,补水管、放空阀、排污等齐全。
C 错漏碰缺
19
12.设备表应明确主机设备、末端设备、水泵及阀门的详细选型参数 (含工作压力等级要求>。
9
要求。(酒店等)特殊项目空调备用容量要求应与建设单位沟通并确 A 技术方案梳理
认。
10
3.各类设备、管道、风口等的定位尺寸、各类管道尺寸是否标注,所 绘图纸是否符合制图规定及设计深度要求。
C 错漏碰缺
11
4.管道布置和设备布置合理,尽量减少管道交叉和机房设置尽可能在 负荷中心。
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部分
![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ab9883a4028915f814dc27e.png)
《甘肃省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专业部分(2015年1月14日稿)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5。
1 一般规定5.1。
1 设计室外气象参数的基础资料应正确可靠,采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附录A的数据,规范中未列出地区的气象参数应参照气候相近地区参数,或按上述规范附录B规定的方法计算确定。
5.1.2 设计所采用的室内设计标准及参数应符合《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及相关规范和使用要求。
5.1。
3 施工图设计说明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对设计说明编制的要求;同时民用建筑施工图审查应遵循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建质【2013】87号)要求.5。
1。
4 设计说明中应说明工程总体概况、设计范围,设计依据应列出设计依据的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其名称应正确,并为有效版本。
5。
2 采暖设计5.2.1 计算书采暖工程设计应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编制设计计算书;当采用计算机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版本号,并附上相应的计算简图和输入数据。
采暖工程设计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2 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3 管道热膨胀计算。
5。
2。
2 设计说明1 应说明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参数、总热负荷(存在采暖热负荷之外的其它分项热负荷如生活热负荷等,则应分别说明各分项热负荷)、热源状况及热媒参数;2 采暖系统的设计说明按本要点5。
2.3的规定说明;3 应有节能设计、消防设计专项说明,具有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项目,尚应有绿色设计专项内容;4 对施工特殊要求及一般要求;5 应有主要设备材料表。
5.2。
3 采暖系统1 采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供热计量、分室温控的节能设计要求: 1)新建和改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室内散热器采暖系统,应安装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或其它自动温度控制阀进行室温调控.2)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
暖通审图要点XX区域施工图审图要点表(暖通)
![暖通审图要点XX区域施工图审图要点表(暖通)](https://img.taocdn.com/s3/m/d801040149649b6649d74750.png)
C 错漏碰缺
21 22 23
24 空调
25
分体空调
14.层高较低的使用空间,空调风管、冷媒管及冷凝管 (考虑坡度)与梁、消防、桥架的空间关系及对天花标高 的影响。应出具标准层及特殊楼层的各专业管道综合图, 净高要求需与建设单位沟通。 15.对于大堂及电梯厅、前室涉及二装的部位,风口在招 标时补充明确要求喷塑,颜色由精装专业指定(设计说 明)。 1.未特殊说明时,套内面积≤300m2商铺采用分体空调 机,预留空调室外机位置,结合空调室外机位置预埋UPVC 塑料空调套管(建施图表达);套内面积>300m2商铺应与 建设单位相关设计人员协商确定空调形式及做法。 2.设备房设分体空调:地下室设备房(大型商业专用配电 房、弱电机房等)预留电量;电梯机房、中控室和消防控 制室、集中收费亭、带设备的岗亭配置分体空调,并在图 上标识(P数)图上标识安装位置、空调参数(制冷量、耗 电量)及定位预留预埋套管。分体空调均按集采厂家选型 。
体灭火事故通风、电动风口。尾气管设消音器,柴油发电
理
机高温废气须水处理后方可排放。电气设备房内尽可能少
走风管。
重点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重点 重点 重点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重点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重点
重点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部门:
设计分院:
评审时间: 是否满足
C 错漏碰缺
11
4.管道布置和设备布置合理,尽量减少管道交叉和机房设 置尽可能在负荷中心。调、送、排风、正压送风及消防排烟系统系统编号、 主要设备编号、与对应平面图 是否一致。
C 错漏碰缺
13
6.复核外墙百叶和新风接入口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 装困难。
暖通专业施工图交底会审要点
![暖通专业施工图交底会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ef3c2131b765ce04081452.png)
分项
审查要点
备注
是否符合送审要求
1.有图例、说明
2.有审核意见并通过
3.有各层暖通施工设计平面图
是否符合内审要求
1.户内空调形式(分体空调、小型中央空调)
2.大堂设置小型中央空调
3.设置采暖
是否符合设计
3)加压送风口位置、尺寸、标高
7)冷媒管立管位置
8)冷凝水管立管位置
9)冷凝水管立管管径
3.分体空调
1)室外机位大小
2)室内机位置
4.
采暖系统
1)壁挂炉位置
2)集分水器位置
3)采暖热水立管位置
4)地热盘管布置及走向
5)水暖管井大样
5.
燃气
1)燃气立管位置
2)燃气表的设置
3)校核燃气表与电气设备及燃气灶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
4)校核燃气热水器或壁挂炉与电气设备、排水立管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
4)加压送风井面积
5)排烟风机位置
6)排烟风机参数
7)排烟口位置、尺寸、标高
8)排烟井面积
2.
小型中央空调系统
1)室外机位置
2)衣帽间、厨房、工人房是否设置空调
3)室内机位置及标高
4)冷媒管及冷凝水管走向
5)冷媒管穿梁、板、墙及剪力墙处预留套管大小、标高、定位
6)冷凝水管穿梁、板、墙及剪力墙处预留套管大小、标高、定位
其他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机电图纸会审要点(三):暖通专业
![建筑工程施工中机电图纸会审要点(三):暖通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7dd4c30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a.png)
建筑工程施工中机电图纸会审要点(三):暖通专业一.设计总说明1设计说明中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及采暖、通风空调管路系统布置形式是否合理。
2管道和阀门阀件选用的材质、敷设方式、冲洗试压、保温防腐绝热施工做法是否符合最新规范。
3设备材料选型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最新节能规范要求,是否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进行技术优化。
4设计说明中的保温材料,厚度及做法能否满足防火及使用要求。
二.总平面图1建筑轮廓、轴线号、轴线尺寸、房间名称、设备位置及编号是否与建筑图符合。
2采暖平面图:立管编号、固定支架、管道坡度、坡向、伸缩器型号、管径、散热器型号、规格、数量;管道管径是否表达齐全。
管道坡度、放空气、泄水是否有问题。
3通风平面图:弯头、检查口、调节阀门、防火阀送、排风口应符合图例,位置尺寸要表示清楚。
标注出风管及风口尺寸,气流方向,系统编号、各种设备、空调小室、设备基础的定位尺寸是否齐全。
4空调平面图:审查设备型号规格、尺寸;风管尺寸(圆风管中心标高、矩形风管底标高)、防火阀、排烟阀的位置是否恰当,数量是否合适。
风口型式、数量、尺寸;消声器型号、尺寸,以及与轴线定位尺寸。
系统编号。
设备检修口、安装口的位置、主要设备、管道的定位尺寸是否齐全、管道尺寸及管径是否齐全。
5各专业管线之间是否存在位置重叠标高交叉的问题。
三.采暖图1建筑轮廓、轴线号、轴线尺寸、房间名称是否与建筑图符合。
2审查系统图与平面图管道位置和方向是否一致。
3采暖立管编号固定、支架、管道坡度、坡向、伸缩器位置、管径、散热器型号、规格、数量是否表达清楚、准确;管道末端跑风、泄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便于日常维护。
4阀门、减压器、疏水器、伸缩器、固定支架及干管变径与图例一致。
5户内采暖立管位置是否与门窗开启冲突,散热器位置是否与电气插座冲突。
6地板采暖管道材质是否按照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要求选用。
7地板采暖分集水器位置、地埋管道布置是否按照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要求选用。
8公共管井中分户热计量表安装位置是否便于查表、检修。
施工图审查要点—暖通
![施工图审查要点—暖通](https://img.taocdn.com/s3/m/e0c20c4e7f1922791788e874.png)
设计单位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集团设计研发中心暖通专业施工图审查要点(住宅类)(满足打“√”不满足打“X ”)项目名称 单体名称 设计单位分项 序号审查要点 设计单位审查情况 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审查情况集团设计研发中心审查情况 备注总图1 与提供的市政热力管线开口管径及位置等保持一致。
设计说明2 空调采暖、通风防排烟等系统说明完整,清晰表述系统情况。
3 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齐全,满足本工程需要。
4设备、材料等在设计图纸中禁止出现特定品牌、厂家的汉字名称。
5设计说明参照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及施工图设计说明进行,涉及新材料新技术的表述清晰完整。
地下车库6是否提供土建排风道计算书。
(排风风道风速不低于8m/s;补风风道风速不低于7m/s )。
7 地下车库采暖管线宜采用自然补偿。
8 采暖管线穿越防火墙处均需设置固定支架。
9 热力小室均需设置排水措施。
10换热站净高应符合当地供热部门要求(一般郑州要求为3.5m ),且应降板300mm ,以便后期设置排水沟。
11所有预留孔洞需在建筑及结构图纸中表达。
并应保证图纸准确性及一致性(建筑图纸还应表示砌体墙留洞)。
12 采暖管道主要分支管设置关断阀。
送排风系统13 送排风井不得遮挡业主窗户。
14 室外百叶风口下皮距室外地面高度不低于500mm 。
15 图纸中显示风机基础,并给出准确定位。
16 图纸资料应完整齐全。
设计说明、平面图、详图、大样图、系统图应完整并能满足施工需要;完整准确的设计计算书。
且应满足交工标准要求。
户内部分17 新风及空调图纸路由与建筑结构留洞图纸一致。
18 新风系统与给排水专业交叉时图纸应表示软连接。
19 新风及空调应满足精装吊顶标高。
20 燃气热水器排烟口距离新风系统进风口距离大于 1.0米以上,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在征得设计师同意后按设计师要求进行设置,但不得低于0.5米。
21 新风及空调检修口是否符合检修要求。
22 新风机设置于厨房或卫生间时,若为毛坯交房,吊顶下净高不应小于2.5米;若为精装交付,则应校核精装吊顶高度,且应考虑8cm 龙骨23新风风帽提条件给建筑专业并应表示在建筑立面上,以防止石材深化时遗漏。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52300e10a6f524ccbf85cb.png)
总则
注:与工程相关的内容画√,若有问题在审核意见处填写具体意见。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二)—建筑条件阶段
工程名称 分项 □ 地下车库 □ □ □ 防火分区≤4000㎡ 防火分区≤2000㎡ 换热站、制冷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换热站、制冷站设置满足整个项目的使用要求。 关键审核项 审核人 审核时 间 审核意见
注:与工程相关的内容画√,若有问题在审核意见处填写具体意见。
□ 地下室风井出地面处充分利用半高空间(如楼梯平台、空调板下 方),平面位置隐蔽 □ □ □ □ 其它: 风口直接布置在风井上,竖井风速不小于10m/s。 空调冷媒管长度≤7m。 有餐饮时已预留排油烟井。 空调冷媒管长度≤7m。
注:与工程相关的内容画√,若有问题在审核意见处填写具体意见。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三)—户型综合图阶段
□ □ □ 会所空调 □ □
冷却塔的选型冷量匹配。 制冷机房内有排水设施。 会所设置独立空调系统。 会所空调主机采用风冷模块或VRV系统。 会所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或全热交换器。
□ 风口调节、检查口、测量孔、风帽及各种异形部件与平面位置是否 通风空调 相符合,与图例是否一致。 管道系统 □ 审查风管管径、标高、坡度、坡向、送、排风口的风量、风帽的型 图 号及设备编号与平、剖面图是否一致。 □ □ □ □ □ □ □ 住宅、商 □ 业通风、 □ 防排烟部 □ 分 □ 面积、高度与建筑一致 一个防烟分区不大于2000㎡。 防烟系统和通风系统合用。 风道内风速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风道内风速不得大于15m/s。 金属风道内风速不得大于20m/s。 送风口风速不得大于7m/s之间。 排烟风口风速不得大于10m/s之间。 防火分区、防烟分区与建筑专业一致。 通风、排风井位置比较隐蔽 屋顶风机位置合理,风机口有防雨措施
暖通专业图纸审核要点及施工常见问题答疑
![暖通专业图纸审核要点及施工常见问题答疑](https://img.taocdn.com/s3/m/1b79de4db0717fd5370cdc71.png)
暖通专业图纸审核要点及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审核要点施工前图纸审核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根本要求。
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过失,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本钱。
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后,应认真学习图纸,了解甲方对图纸设计的要求及相关文件,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
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一、建筑给排水及暖通专业与有关方面的关系1、专业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1)给排水暖通设备与电气动力间的匹配是否合理。
(2)电气线路、管道、通风、空调的敷设位置和走向相互有无干扰,埋地管道或管道沟与电缆沟之间有无矛盾。
(3)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控制线路、管(水、暖)路与设备的进线接管位置是否相符。
(4)水暖、电、气、风管道或线路在安装施工中的衔接部位和施工顺序是否明确。
(5)管道井的内部布置是否合理,进出管路有无矛盾。
2、给排水暖通管道安装与建筑结构的关系(1)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
(2)设备根底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管道敷设的需要。
(3)管道沟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管道敷设的需要。
(4)建筑标高是否明确。
(5)给排水、暖通、消防管道敷设位置与建筑、结构标高、位置尺寸等有无矛盾。
(6)有关建筑设计,如主体结构、墙体结构门窗位置、吊顶结构、内外装修材料等与安装有无矛盾。
二、施工图审查要点现将建筑给排水、消防、暖通工程审图的几个大原那么和按图纸目录分述的要点介绍如下:1、总说明(1)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标准及?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设计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给排水、消防各个系统扼要的表达,管材及接口、阀门及阀件、管道敷设、管道试压、防腐汕漆、管道及设备保温等内容。
(3)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整理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e5bc3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d.png)
暖通专业审查要点本章包含内容如下:5.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 5.2《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5.3《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5.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5.5《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5.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5.7《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5.8《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5.9《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序号项目审查内容5.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简称《节能通》5.1.1适用范围1.审查工程是否在规范规定的适用范围内:1)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2)不适用于没有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3)使用期限2年以下的临时建筑不做强制要求,可参照执行;2.审查设计说明中是否明确了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技术的要求。
(《节能通》第2.0.5条)5.1.2设计标准1.审查项目遵循的规范、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是否齐全、准确;(《节能通》第1.0.2条)2.审查设计说明及冷、热负荷计算书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设计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是否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相符。
3.复核围护结构热工参数是否与建筑专业节能计算书一致。
5.1.3负荷计算与水力计算1.审查冷、热负荷计算书。
(《节能通》第3.2.1条)2.审查水力计算书。
(《节能通》第3.2.20条)5.1.4热源1.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的居住建筑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2条的要求。
2.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的公共建筑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3条的要求。
3.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气加湿器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4条的要求。
4.审查锅炉选型:1)锅炉用燃料是否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
工程审图要点(暖通施工图)
![工程审图要点(暖通施工图)](https://img.taocdn.com/s3/m/9d848b3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8.png)
暖通
暖通
住宅厨房设成品烟道(机制烟道)加止回阀;独立的临街餐饮商铺尽量分铺独立设置。当临街 商铺与住宅裙房合建时,应按《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要求,避开对住宅用户影响的区域,设置 餐饮商铺。餐饮商铺此时没有条件独立设置排烟道时,应预留排烟口,由排烟风管集中收集油 烟排入排烟道,此时的排油烟烟道可采用不锈钢或其他满足排放和维护要求的材料作烟道。集 中收集油烟的烟道水平长度不宜大于30米。油烟应高空排放并不应影响住宅业主生活。
工程审图要点(暖通施工图)分类 分项源自审图要点是否满足要求
室内外设计参数、冷源、热源参数是否齐全,是否与任务书一致。
设计依据所引用规范、图集等是否为最新版本。
制冷、空调、采暖、通风、防排烟等系统对自动控制的要求是否阐述清楚,满足使用功能及与 电气专业一致。
图例是否完整及明确,并与图纸中一致(尤其注意各类阀门、风阀、管道高低区系统编号)。 管道材质、阀门、风道、保温做法、防腐做法、管道连接方式等是否明确完整并与设计任务书 一致。 穿越防火分区的防排烟及空调、通风管道应采用厚度2毫米以上焊接钢板焊接连接。
散热器的固定原件安装位置不应采用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应保证暖气片的固定牢固。
寒冷及严寒地区屋顶水箱间应采取防冻措施,建议设置采暖设备。
集中采暖系统的换热站或锅炉房位置应尽量设置在采暖负荷区域中心。
采用散热器的采暖系统,其采暖系统的水处理措施应根据暖气片的材质合理确定。
采暖系统循环水泵应采用变频水泵。
设备表中的设备编号与系统图、平面图应一致。
排烟口应标注排烟量,与防烟分区面积相对应。
穿过防火分区位置(包括管井、机房)设置280度带返回信号防火阀,排烟风机入口设置280度 防火阀,熔断关闭时联动停止风机运转。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4ee768f5335a8102d22075.png)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审查内容:1.设计文件审查(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记要、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2)计算书是否完整;(3)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4)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2.地下汽车库(1)地下车库排风;(2)排风系统防火阀;(3)地下车库设送风系统;(4)排风(烟)系统风口。
--------------------------------------------------------------------------------3.高层建筑防、排烟(1)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2)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3)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5)有害气体排放。
--------------------------------------------------------------------------------4.空调、通风(1)系统设置;(2)新风量、正压值;(3)调节阀设置;(4)保温材料。
--------------------------------------------------------------------------------5.锅炉房(1)锅炉房布置;(2)锅炉房泄压面积计算;(3)油、气系统符合设计规范;(4)锅炉房、控制室和化验室等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燃气(1)气管道布置;(2)进户管设置;(3)燃气管坡度;(4)燃气管安装几调试。
施工图审查要点(暖通空调)
![施工图审查要点(暖通空调)](https://img.taocdn.com/s3/m/044f3a54be23482fb4da4ca3.png)
2.1.1
2.1.2 2.2 2.2.1 2.2.2 2.2.3 2.2.4 2.2.5 2.3 2.3.1 2.3.2
2.3.3
2.3.4 2.3.5
□是□否 □优化 □是□否 是否选用限制和禁止的设备和管材 □优化
2.3.6 2.3.7
2.3.8 2.3.9
采暖系统户内管材采用PB、PE 或 PEX 管 特别注意厨房、卫生间等个别房间 的末端采暖形式,如卫浴型散热器 、厨房散热器设置位置等 注意端头、顶层等房间应与标准层 存在负荷计算差异,空调、散热器 配置应有变化 库房等房间是否设有值班采暖 豪宅地板采暖设智能分室温度控制 系统,主要房间设置温控器,方便 室温调控。地板采暖选用性能稳定 、质量可靠的分集水器 不同朝向、外围护结构面积不同的 房间的地暖管间距不宜相同,应根 据房间负荷调整 地暖分集水器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 户内使用功能,尽量设在厨房或卫 生间 地暖分集水器的数量应能够负担户 内所有地暖区域的的地暖环路,并 且每组分集水器所负担的环路数量 不超过8 组 应明确散热器材质为钢制或铝制
通风室内空调风管应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难燃级橡加压送风口位置是否合理楼梯间应采用自垂百叶风口前室应采用电控风口超过32层的建筑应分段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排烟口距离防烟分区最远点不超过30气体灭火区域所有通风管道上应设电动阀在灭火时关闭应设灭火后排风系统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应设加压送风系统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其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系统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soho办公等中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系统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加压送风系统和送风量应分段设计如剪刀楼梯间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楼梯间需要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设置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楼梯间合用一个加压风道时风量应叠加且均应满足地上地下加压送风系统的要求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应设机械排烟设施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应设机械排烟设施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应设机械排烟设施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专业部分(2015年1月14日稿)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5.1 一般规定5.1.1 设计室外气象参数的基础资料应正确可靠,采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付录A的数据,规范中未列出地区的气象参数应参照气候相近地区参数,或按上述规范附录B 规定的方法计算确定。
5.1.2 设计所采用的室内设计标准及参数应符合《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阪相关规范和使用要求。
5.1.3 施工图设计说明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对设计说明编制的要求;同时民用建筑施工图审查应遵循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建质【2013】87号)要求。
5.1.4 设计说明中应说明工程总体概况、设计范围,设计依据应列出设计依据的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其名称应正确,并为有效版本。
5.2 采暖设计5.2.1 计算书采暖工程设计应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年版)的要求,编制设计计算书;当采用计算机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版本号,并附上相应的计算简图和输入数据。
采暖工程设计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2 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3 管道热膨胀计算。
5.2.2 设计说明1 应说明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参数、总热负荷(存在采暖热负荷之外的其它分项热负荷如生活热负荷等,则应分别说明各分项热负荷)、热源状况及热媒参数;2 采暖系统的设计说明按本要点5.2.3 的规定说明;3 应有节能设计、消防设计专项说明,具有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项目,尚应有绿色设计专项内容;4 对施工特殊要求及一般要求;5 应有主要设备材料表。
5.2.3 采暖系统1 采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供热计量、分室温控的节能设计要求:1)新建和改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室内散热器采暖系统,应安装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或其它自动温度控制阀进行室温调控。
2)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
3)公共建筑集中采暖系统,应具有分室(区)控温调节装置,并应充分考虑能实行分区热量计量的可能性。
4)地面辐射采暖应设自动控温装置,且应按环路分别设置。
2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设安全防护罩。
3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或关断阀。
4 居住建筑室内供暖系统的制式宜采用双管系统;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系统也可采用垂直或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公共建筑供暖系统可采用双管或单管跨越式采暖系统。
5 集中采暖系统中,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应设置于住宅套内。
6 住宅建筑计量供热系统,一个共用供、回水立管所负担的层数不宜超过12 层,不应超过16 层。
超过12 层时宜根据水力平衡需要设置水力平衡阀,超过16 层时应进行竖向分区。
7 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连接层数不宜超过6 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宜超过6 组。
8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应优先采用集中采暖系统。
即使某些地区具备设置燃油或燃用天然气分散式采暖方式的条件,但除较分散的低层住宅以外,仍推荐采用集中采暖系统。
当采用户式燃气炉做热源时,应采用全封闭式燃烧,平衡式强制排烟的系统。
户式燃气系统的排烟口应保持空气畅通,远离人群和新风口。
9 集中供热系统中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的供水、回水管道上设置温度计、压力表、过滤器,并应依据设计条件在回水管道上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其它水力调节装置。
10 应明确集中供热采暖系统热源技术条件,即供热定压方式、定压压力和资用压头值。
5.2.4 管材、阀门、保温材料1 供暖干管和立管上阀门的设置应遵循下列规定:1)供暖系统的各并联环路,应设置关闭和调节装置。
2)供水立管的始端和回水立管的末端均应设置阀门,回水立管上还应设置排污、泄水装置;3)共用立管分户独立循环供暖系统,在共用立管与进户供回水管的连接处应设置关闭阀。
2 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在热力站和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3 供暖管道的种类应根据其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使用寿命、施工与环保性能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4 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
5 为减少设备与管道的散热损失、节约能源、保持生产及输送能力,改善工作环境、防止烫伤,设备、管道(包括管件、阀门等)应进行保温6 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厚度应按《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中经济厚度方法计算确定,必要时也可按允许表面热损失法或允许介质温降法计算确定。
7 当设计要求查选标准图确定保温厚度时,应说明保温管道的敷设技术条件。
5.3 空调通风设计5.3.1 计算书1 采用计算程序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软件名称,打印出相应的简图、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
2 空调设计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1)空调冷热负荷计算(冷负荷按逐项逐时计算);2)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及附件(包括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变制冷剂流量室内机、变风量末端装置、空气热回收装置、消声器等)的选择计算;3)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风系统阻力计算;5)必要的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6)空调系统的冷(热)水机组、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定压补水设备、冷却塔、水箱、水池等设备的选择计算。
3 通风设计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1)通风风量计算;2)通风系统阻力计算;3)通风系统设备选型计算。
4 计算参数1)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应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3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采用。
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A 采用。
5 冷热负荷计算1)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2)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6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通过系统布置和管径选择,减少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2)当异程系统并联环路的计算不平衡率大于15%时,应设置必要的流量调节或水力平衡装置。
5.3.2 设计说明1 冷热源方案1)供暖空调冷源与热源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途、建设地点的能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规定等,按下列要求通过综合论证确定:⑴ 有可供利用的废热或工厂余热的区域,热源应优先采用废热或工厂余热。
当废热或工厂余热的温度较高、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冷源宜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⑵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冷、热源宜优先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当采用可再生能源受到气候等原因的限制无法时刻保证时,应设置辅助冷、热源;⑶夏季室外空气设计露点温度低于14C的地区,应优先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不应采用直接水冷式系统;⑷ 天然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当建筑的电力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能较好匹配,能充分发挥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并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应优先采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⑸ 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低谷电价能够明显起到对电网“削峰填谷”和节省运行费用时,可采用蓄冷系统供冷;⑹ 有天然水等资源可供利用、或者有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且保证能够100%回灌时,可采用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⑴ 冬季设计工况时机组运行性能系数(COP v 1.80的地区,不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风机组。
⑵冬季设计工况时机组运行性能系数(COP v 2.00的地区,不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⑶ 在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当室外设计温度低于当地平衡点温度,或对于室内温度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空调系统,应设置辅助热源。
3)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时,应符合以下要求:⑴ 地下水的持续出水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要求;地下水的水温应满足机组运行要求,并根据不同的水质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技术措施;⑵ 应对地下水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确保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且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2 监测与控制1 )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其内容可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具体内容应根据建筑功能、相关标淮、系统类型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空调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装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
3)全空气空调系统新风量应采用变新风比控制方式。
3 环保要求:选择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时,其制冷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环保的规定。
4 室内空气品质,应符合:1 )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0.8 条的规定。
2)设有机械通风的房间,人员所需的新风量应满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0.8 条的规定。
人员经常停留的房间不设机械通风系统时,应具备自然通风条件。
5.3.3 空调通风系统1 系统设计的合理性1)严寒地区的公共建筑,不宜采用空气调节系统进行冬季采暖,冬季宜设热水集中采暖系统。
对于寒冷地区,应根据建筑等级、采暖期天数、能源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是否另设置热水集中采暖系统。
2)房间面积或空间较大、人员较多或有必要集中进行温、湿度控制的空气调节区,其空气调节风系统宜采用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风机盘管系统。
3)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时,宜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系统。
4)空气调节风系统不应设计土建风道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道和已经过冷、热处理后的新风送风道。
不得已而使用土建风道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漏风和绝热措施。
5)厨房、卫生间宜设竖向排风道,竖向排风道应具有防火、防倒灌及均匀排气的功能,并应采取防止支管回流和竖井泄露的措施。
顶部应设置防止室外风倒灌装置。
6)公共厨房通风应满足以下规定:⑴ 宜设直流式机械通风系统。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送风宜考虑加热措施。
⑵ 排风应设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系统。
全面通风系统通风量宜按热平衡法计算,条件不具备时用换气次数法估算。
局部通风量宜按罩口吸入风速计算。
⑶ 通风应考虑风量的匹配,使厨房保持负压。
通风系统送风量宜小于排风量的90%。
⑷ 机械排风系统必须设置油烟净化设施,其油烟排放浓度及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不应低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蒸煮间排风可不用净化装置,直接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