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福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考核题
1603 汉语言文学刘来凤1、任选《聊斋志异》中一篇,写出小说名,故事梗概,并简单进行
评析
《聊斋志异》之《小翠》
(1)故事梗概:越人王太常幼年曾庇一狐躲过雷霆劫,长大后官运亨通,仕途坦荡。

后育一子,却是个痴儿,至十六岁仍不辨牝牡。

王甚忧之。

忽一日,有妇人挈一绝色少女登门,自请为妇。

王大喜,遂纳之为媳。

女过门后,常与痴儿嬉闹,公婆难免对其出格行为表示了不满。

后,王太常结怨于同僚,险遭馋劾。

幸小翠急中生智,令其化险为夷。

某日,小翠将痴夫置于热汤中闷之,竟令其病癒。

后小翠不慎将公公的一件名贵瓷器打破,遂遭垢骂。

翠大怒,念己屡屡有恩于公家,殊料公家待己如此苛刻。

于是盛气夺门而出。

公子日思成疾,骨瘦如柴。

偶以故自他里归,竟意外邂逅小翠。

两情由是相悦。

期间,女每劝公子别婚,然公子不从。

后年余,女容颜日异。

自称无法生育,央公子他娶。

公子无奈,然之,娶锺太史之女为妻。

后女遗玉匿去,竟不回。

(2)主题思想:狐女小翠为报王太常救母之恩,委身其痴子为妇,数年如一日,含垢忍辱。

其有情有义者,正如异史氏所言: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于破甑,何其鄙哉!作者借狐之重情重义,来反衬人之薄情寡义。

的确振聋发聩。

(3)艺术特色:本文再次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

其真其纯,皆可与婴宁和狐谐女相媲美。

只是,小翠身上多了些克忍。

由于她是为报救母之恩来到王家,所以对王家人的苛刻,更多时候是以含忍之心面对的。

这期间的小翠,尽管时有天性流露,但多少带着些压抑,没能全然放得开。

直到五年报恩期满,她因不慎将一名瓷失手堕地,招来夫家人大骂时,方将本性展露了出来:“女奋而出,谓公子曰:‘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实与君言:我非人也。

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

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

今何可以暂止乎!’盛气而出,追之已杳。

”真乃一刚烈不阿的好女子也!阅至此处,小翠之真性情方才呼之欲出,令人大快朵颐。

可见,小翠同狐谐女一样,身上是有反抗精神的,其重情重义实在叫人肃然起敬!
2、《水浒传》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人物?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神态各异、光彩夺目的英雄群像。

《水浒传》以“众虎同心归水泊”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百川入海,汇集到梁山泊。

他们上梁山的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奔上梁山、逼上梁山和拖上梁山。

第一类是性格豪爽的草莽英雄。

他们大多出身在社会底层,对黑暗社会早已满腔怒火,一触即发,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以一些突发事件为导火线,点燃他们心中的怒火,便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奔上梁山,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李逵、鲁智深、阮氏三雄等。

第二类是如宋江、林冲、杨志、武松、柴进等人,他们虽然对统治阶级有不满,同情被压迫人民,但或因出身高贵,顾念“清白”身世,不肯落草;或有较、好的地位,留恋小康生活,不愿铤而走险。

或因“忠孝”思想束缚,不肯“犯上作乱”,因此一定要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严重的思想斗争,才被动地被逼上梁山。

第三类人物,或是出身大地主、大富豪之家,或是身居要职,是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以消灭农民义军为己任,但是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搏斗中被打败、被俘虏,被客观形势逼得无路可走,又为宋江等人的“义气”感动,只好“暂居水泊,等待招安”。

他们是被拖上梁山的。

他们加入义军,一方面壮大了义军声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极因素,加速了这个英雄群体的解体。

如卢俊义、秦明、关胜、呼延灼等。

《水浒传》继承宋元话本的优良传统,以平民百姓为作品的主人公,小说虽然仍是歌颂英雄,叙写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但与《三国演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

它把出身农民、渔民、城市平民的下层人物作为英雄来歌颂,把他们放在主人公的位置,即使出身高贵的柴进、花荣等人,也把他们平民化了。

《水浒传》包罗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渔民屠夫、和尚道士、小贩小偷、市井无赖、妓女虔婆等,人物角色比《三国演义》要丰富得多。

《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农民、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相结合的产物。

《水浒传》所描写的草莽英雄,一方面继承了古代英雄勇和力的象征,不过他们征服的对象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社会的奸贼。

他们具有蔑视统治阶级权威,蔑视敌人的武力,具有战胜敌人的豪迈气概。

另一方面,他们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道德理想。

他们性格直率、真诚,总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个性赤裸裸地和盘托出,不受敌人的威胁利诱,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对统治阶级无所畏惧,甚至对皇帝也说些大不敬的话,对自己的领袖也不曲意逢迎而敢于直率批评,性格豪爽,不为礼节所拘。

他们“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体现了与封建理学相对立的“童心”。

《水浒传》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要算宋江,在他的身上存在着两极的对立,即义士与忠臣的对立。

从中反映出了正统文化儒家忠孝思想与市民文化侠义思想的对立,也揭示了宋江性格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

宋江一出场,作者就介绍他是“孝义黑三郎”,“为人仗义疏财”,特别强调他喜好结交江湖好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同时他一出场也就受到严峻的考验。

宋江私放晁盖,说明他把“义”当作最高原则,当他“担着血海似的干系”放走了犯有“弥天大罪”的晁盖之时,他实际上也犯了背叛朝廷的“弥天大罪”。

不过此时的宋江放走晁盖主要是出于挽救心腹朋友的江湖义气,主观上并没与反叛朝廷、聚众造反的意思。

而杀惜之后,他经过一番周折奔上梁山,又因为守孝“奔丧”回家被捕刺配江州。

在江州浔阳楼上,宋江题下“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

忠孝观念在宋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不甘屈辱、要施展抱负的豪侠思想同时也在他心中激荡,这
正是宋江的双重人格。

宋江私放晁盖是他人生中一大转折,而江州题反诗是他人生中的又一转折。

之后,他被黄文炳告发,被判死刑,梁山好汉劫法场把他救出,宋江已经无路可走而奔梁山。

宋江虽然上了梁山,带领千军万马与封建王朝进行对抗,但他并没有摆脱忠孝伦理思想的束缚,他把忠与义统一起来,用“义”团结众人,而为的是实现忠心报国的目标。

他在上山之前,曾对武松说:“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为人一世。

”上山后,他不断向义军灌输忠义思想,在晁盖死后,他改“聚义厅”为“忠义堂”,对于归顺梁山的朝廷将官,他一再表示自己上梁山是为了“权时避难”,日后“专等朝廷招安”。

他没有在身陷绝境时向朝廷投降,而是在义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带领梁山泊义军去接受招安,他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报效朝廷,是“顺天”“护国”,是忠义两全,结果带给义军的是毁灭的悲剧。

宋江既是忠臣孝子,又是侠义之士;既是梁山泊的领袖,梁山事业发展的功臣,又是葬送梁山事业的罪人。

在《水浒传》以前小说中还不曾成功塑造出象宋江这样具有复杂性格的典型人物,当然小说夸张了宋江的谦虚,逢人就让位,给人虚伪的感觉,是其败笔。

小说评论家金圣叹对于《水浒传》的人物个性化非常赞赏,他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水浒传》人物的个性化体现在传奇性与现实性、凡人与超人的结合,惊奇与逼真的结合,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